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讲读课文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既赞美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又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文化热爱的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了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林子方: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宏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东吴: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 shuǐ l ián huā q ióng rén hé yè

()()()()jué duì hán x iào shān lǐng dōng wú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接天莲叶无穷碧。穷____________________

2.映日荷花别样红。别样___________________

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完成练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1.把古诗写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地点)(时间)的景色。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意思。

四、描写景物的古诗很多,请你把你知道的一首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湖水莲花穷人荷叶绝对含笑山岭东吴

二、1.尽 2.另一样,不同 3.停泊

三、1.映日荷花别样红 2.西湖六月 3.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示例: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创新教案

一、吟诗导入:

1.师:出示《小池》;咱们来美美地吟诵一番,怎样!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另外一首诗,看老师写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解题:

1.师:谁能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2.师: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而且这里面有个读音------“净慈寺”读一下,林子方!很好,把题目再读一遍!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结合课下的注释,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预设:晓:早晨;出:走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是谁?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把他补充进来!

4.现在题目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再来读一下题目,把题目的意思明白地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三、初读感知:

1.师: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读一读!请同学们打开书的71页,自由地读上几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师:都读了好几遍了吧,现在请你们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互相检查一下读对了没有!注意:一定要认真听!

3.师:谁愿意第一个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1,2;

评价预设:

要读得字正腔圆才好听!

读得抑扬顿挫的,真好听!

“竟”这个后鼻音读得真准!

每个字都读准了,真好!

有板有眼的!

3.师:咱们读诗和读其他的课文不一样,诗有她自己的节奏和味道,怎么能读出诗的味道呢,你自己练一练!

师:声情并茂,读出了诗的韵味!我们一起像他那样读一读!

4. 师: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除了诵读,还要领悟大致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插图,发挥想象,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呢?

5.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板书:

西湖六月风光莲叶

荷花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

1.师:诗中又是怎样写莲叶和荷花的呢?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由地读这句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预设:

A、碧绿碧绿的荷叶------(板书)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