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afcb3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9.png)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一、概述《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石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想,探讨了正义、政治、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主题。
教育理论占据了核心地位,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理想国家公民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个人灵魂升华和认识真理的必经之路。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和身体素质第二阶段是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第三阶段是数学和哲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智和智慧。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道德的培养和灵魂的升华。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实现灵魂的和谐与完善。
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内涵和价值。
1. 介绍《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逝于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
柏拉图的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真理和智慧,构建了一个宏伟而深刻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他主张通过哲学思辨和内心的修炼,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知,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人们的灵魂境界,使人们更加接近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理想国的合格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他主张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将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21385c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8.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曾经撰写《理想国》,其中有关于教育的思想被广泛传播。
总体来讲,
柏拉图对教育的思想涵盖了从“熏陶”精神信念到艺术、文化的内容。
他认为,要想培养出最出色的公民,教育要有品格的整体熏陶,不应仅限于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灌输,而是要朝向健全的“熏陶”来充实公民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原则。
在柏拉图的理想下,“熏陶”思想把健全的道德准则纳入教育范畴,强调培养
学生整体的品德素养。
同时,柏拉图还强调学生在不同学科和技能方面的发展,比如运动、音乐和文学方面的技能,这才是一位真正优秀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各类能力。
柏拉图关于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可以在现实的教育中体现出来。
其一,校园文化
的建设提倡“品格优先”的原则,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重点,以提升学生作为公民品德素养;其二,在课程设置中多加入一些音乐、美术、体育等“雅俗共赏”内容来拓宽学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想及审美能力;其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这意味着教育管理者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和多元能力的发展,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总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为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就是要
以熏陶公民心灵和增强学生能力为核心,为学生们提供综合性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从而有效发挥学生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432d09fad6195f312ba6cf.png)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篇一:《理想国》读后感】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
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
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
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
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904da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9.png)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话的
形式探讨了政治、道德、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首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政治理想——哲人统治。
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真理和美好,因此应该让哲学
家来统治国家。
这种政治理念颠覆了当时的传统观念,让我思考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统治国家,以及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体制。
其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公民品质的关键,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人
们才能认识到真理和美好,从而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社会。
这让我意
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思考了现代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物质世界是虚幻的”这
一观念,强调了理念世界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和智慧,
人们才能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接近真理和美好。
这让我反思了现
代社会对于物质追求的盲目和偏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理
想和真理。
通过阅读《理想国》,我不仅对古希腊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了理
想和真理的重要性,也启发了我对于政治、教育和人生的思考。
希
望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能够更接近理想国的理想。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53d33c4b73f242336c5f46.png)
《理想国》读书报告姓名:韩娇艳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号:201206425127一、柏拉图其人:1.生平: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柏拉图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苏丹(Sulta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第四。
他的家庭据传是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
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
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彻底绝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加等地以寻求知识。
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
12.成就:柏拉图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纪录,现代学者将柏拉图的对话录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对话录:《申辩篇》、《克力同篇》、《卡尔米德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尤西弗罗篇》、《美涅克塞努篇》、《小希庇亚篇》、《伊安篇》。
接下来几篇则被视为过渡期或转型期的对话录:《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
2.中期对话录:《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斐多篇》、《斐德罗篇》、《会饮篇》、《理想国》、《泰阿泰德篇》、《巴曼尼得斯篇》。
3.晚期对话录:《智士篇》、《政治家篇》、《菲力帕斯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法律篇》。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9fd4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3.png)
《理想国》读后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这部作品不仅涉及到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而且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
在阅读《理想国》的过程中,我深感其论述的理想的国家形态对后世的国家制度、政治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这个国家以正义为核心,追求最高的善。
他强调了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这种国家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而柏拉图所倡导的国家观念,提醒我们要以公共利益为重,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中。
此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还提出了分工合作的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来为国家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分工合作的原则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职业和领域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
柏拉图所倡导的分工合作原则,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除了上述两点外,《理想国》还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美德和智慧的公民,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
这种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资源的丰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良好的教育。
而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观念,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德和智慧,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和人格的提升。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和启示意义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相信,《理想国》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我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贡献、注重教育和品德的修养。
理想国
![理想国](https://img.taocdn.com/s3/m/7bf1d8d4da38376baf1faeac.png)
《理想国》相关资料书中主要是在探讨政治科学,对后来的学者有巨大的影响,成为政治学领域的基本经典。
本篇对话录关心到底什么是“世事的道理”,并且探讨的领域包括了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伦理学、正义及知识。
上述领域都是从研究正义之性质的角度作思考——这就是对话的中心问题:什么是正义?从这个基点出发,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建造一个理想的城市。
这个城市的司法理论是完美的。
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模式是依靠德性,建立在知识和真理之上的贵族政体。
如果理想的贵族政体发生蜕变,荣誉取代了知识和德性,则形成勋阀政体;勋阀政体的荣誉被财富取代,则形成寡头政体;寡头政体蜕变形成民主政体,再蜕变则形成僭主政体。
在《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柏拉图对理想政体和现实政体根据统治者数量进行了区分,分为君主政体、僭主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暴民政体。
此理论被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完善,一直为政治家们所采用。
此外,柏拉图在《法律篇》还提出了“混合政体”。
他认为这是最好最稳定的政体,综合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体的自由。
这个理论被认为是近代分权式政府的理论先驱。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贵族,曾执教40年。
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前427-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
黑格尔说他是人类精神的导师,怀特海把西方2500年来的哲学,归结为对柏拉图哲学的注释,卡西尔说一切构成希腊文化的伟大思想都保存在柏拉图的学说中,……这些评论反映了柏拉图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现存有柏拉图的40多篇对话及一些信札。
柏拉图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这些对话,反映了他思想发展的复杂过程。
学者们对柏拉图庞杂思想的真正特性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40dc4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1.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阐述了自己关于音乐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对于培养公民美德和实现完美社会的启示。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灵魂和品格的重要途径。
他认为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塑造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他将音乐分为两类:合乎理性的音乐和违背理性的音乐。
合乎理性的音乐可以塑造人的道德品格,激发人的美感和情感;而违背理性的音乐则会导致人的道德败坏和情感误导。
柏拉图主张要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接触合乎理性的音乐,以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能力。
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综合艺术,涵盖了声音、节奏和舞蹈等多个方面。
音乐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音乐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他提倡音乐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并贯穿整个人的成长过程。
他强调音乐应该是一个人终身的伴侣,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使音乐教育成为人生的一部分,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还蕴含着一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启示。
他提倡利用音乐来塑造国家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公民的美德和忠诚。
他强调音乐应该是一种具有社会使命的艺术形式,以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
音乐教育应当与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音乐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作用,他认为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灵魂和品格的重要途径,与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政治紧密相连。
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醒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将音乐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并利用音乐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c0f0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6.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之一,他对音乐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音乐对于人类的教育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音乐教育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简要分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并探讨其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对灵魂的教育。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式,其中包括了对音乐教育的论述。
他认为音乐对于人的灵魂具有塑造和影响的作用,因此应当非常慎重地选择对待音乐。
柏拉图将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激发人的激情和欲望的音乐,另一种是陶冶人的心灵和品德的音乐。
他主张在教育中应该优先选择后者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的早期重要性。
他认为,音乐教育应当从儿童时期开始,并且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主张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情、思维和品行,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他认为在孩童时期接受正确的音乐教育可以对个体的品德和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和道德的表达。
他主张音乐教育应该包括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学生不仅应该学会欣赏音乐,更应该学会创作音乐。
他认为只有当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内涵,才能够真正地受益于音乐教育。
他主张音乐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方面。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对于个体全面发展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功利性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情、思维和品行。
柏拉图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音乐教育的全面性,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的理论和实践,而应该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其成为一种全面的人文教育。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现实的意义,其对于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不可忽视。
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教育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教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9843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8.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教育意义摘要:该书论及优生、节育、家庭解体、婚姻自由、民主、专政、宗教、道德、文艺教育、男女平权、男女参政与参军等问题,被法国思想家卢梭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著作。
其所阐述的教育立国精英教育、以心灵改善作为教育目的及以“四艺”为重要教育内容等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想国》集中了作者政治、道德和教育诸方面的观点,表现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可以说是近代“乌托邦”思想的源头。
《理想国》涉及到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
《理想国》讨论了社会公道正义问题、卫国者的教育、教育的效能与领导以及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
此外还分别讨论了哲学家的培养,艺术在教育中的培养。
《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内容及其广泛,它集中讨论了不同阶段的教育,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呈现出许多教育的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在人类社会教育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介绍:《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理想国》以故事为题材,内容为柏拉图。
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及教育思想。
在关于教育的谈论中,理想国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之中。
他的教育思想涵盖了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思想涉及到哲学、艺术、体育以及教育教育中。
《理想国》被法国思想家卢梭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著作。
其所阐述的教育立国精英教育、以心灵改善作为教育目的及以“四艺”为重要教育内容等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书中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精辟卓异,独出机杼,千载之下,犹觉可贵。
2.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他特别强调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等道德品质。
(完整word版)理想国 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完整word版)理想国 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8d2ef3fad6195f302ba66e.png)
作为西方早期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更是为西方学人推崇,研究者甚众且成果颇丰。
本文拟从教育思想方面,评析柏拉图在该书中的有关论述,并探讨今日西方教育思想之成因.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邦由盛转衰时期, 他目睹了当时雅典的内忧外患。
身处乱世,历经动荡,他一度想从政的理想幻灭了,但是他仍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计划纲要,试图找到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式,以挽救希腊城邦的颓势。
在这种情况下,柏拉图写作了《理想国》.在书中,他呼吁必须“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的灾祸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这一点,他深具自信,并以严密的逻辑进行了翔实的论证。
柏拉图展幵论证的起点范畴是“正义"和“不正义"。
在他看来,“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了节制、勇敢、智慧等品质,这样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
而国家和个人是相类似的,国家分成三部分(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个人也相应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
“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一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并且“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谐的整体”,“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而“不正义”则是指国家中的三种人、个人心灵中的三个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之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一切的邪恶,正就是三者的混淆和迷失”。
简言之,“正义”是柏拉图建立一个理想国家的原则,在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形成有秩序、和谐的城邦。
而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要最大可能地接近正义的标准,接近理想状态,就必须依靠哲学家来治理,因为他们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他们爱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们。
仓桥惣三幼儿教育思想研究
![仓桥惣三幼儿教育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a4f0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6.png)
仓桥惣三幼儿教育思想研究仓桥惣三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幼儿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在日本乃至全球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对仓桥惣三幼儿教育思想进行详细的研究,以期为当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仓桥惣三幼儿教育思想是基于他对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
他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阶段,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个阶段的教育。
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尊重儿童的权利和个性。
仓桥惣三认为,儿童是有独立人格和权利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和。
同时,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幼儿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发展全面的教育内容。
仓桥惣三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他主张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各种有益的游戏和活动,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仓桥惣三认为,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参与。
他强调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通过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仓桥惣三的幼儿教育思想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实践。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日本东京的一个社区幼儿园中,教师们运用仓桥惣三的教育思想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师们根据每个儿童的性格、兴趣和特长制定了个性的教育计划。
在计划中,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还着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引入了各种有益的游戏和活动。
例如,通过户外探险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大自然,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们也积极组织各种社会性活动,如定期的社区服务、角色扮演游戏等,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教师们还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定期举行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通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仓桥惣三幼儿教育思想之所以具有重要价值,是因为它基于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
理想国读后感2000字范文5篇
![理想国读后感2000字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3b1c289b6648d7c0c74632.png)
理想国读后感2000字范文5篇理想国读后感1《理想国》为柏拉图著,其内容是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口吻讲述的,主要有《苏格拉底的申辩》,《裴多》,《克里多》,《国家》,《巴门尼德》,《智者》,《法律》等。
是一本辩论的记述书。
《理想国》有很多版本,我读的是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的。
虽然比较旧,但是比较全,这样保留了更全面的思想。
说实话,这是我读得非常痛苦的一本书,大概哲学类的书籍皆如此吧,之前花了八九个月时间读完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祥龙著的《西方哲学笔记》并且做了笔记,感觉也不是很难。
我感到,在短时间内读完《理想国》是很难的,这正是我感到痛苦的原因。
远不如读小说有趣,一本200多页的小说,我可以在一天内读完。
但这本《理想国》我花掉了一周的时间,才算是粗略的读了一遍。
首先,我要说,苏格拉底在书中大部分都在讲一个理想的世界,理想国。
这个理想国过去没有,现在也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出现。
就和共产主义社会似的,不大可能实现。
书中提到,妇女儿童公有,这种想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妇女、儿童他们是财务吗?苏格拉底站在男性主义的角度上,做出此等事来,简直是荒谬。
为什么不说男人儿童公有?这是一个父系社会的产物,男权的产物。
说实话,在公元前,古希腊是公认的民主之地,民主程度在这里很高。
古希腊所在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民主辉煌的时代。
这里有很多城邦,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相比于同时期的中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民主程度,与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切入正题,我读《理想国》,感受到的是苏格拉底那让人无可奈何的辩论之术,不知道有没有诡辩的成分,还有通本书上其他几个人,其回答完全是赞同的。
也就是说,是苏格拉底一个人在说教。
别人随声附和。
他给自己提问,然后自己早有准备,给自己回答,无头无尾。
书中很多论点有其历史局限性,作为一个在儒教影响下的中国人,我要批判的是:“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
”这与中国儒学积极入世完全背道而驰。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2526f5bf12d2af90342e607.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张琳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其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包罗万象,涉及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更是涉及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将就《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06-03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为贵族之后,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在与苏格拉底交往后,便潜心哲学研究,拜苏格拉底为师。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在海外漫游,宣传并希望实现他坚持的政治理想。
十几年后,约公元前387年,柏拉图政治理想失败,回到雅典,设立了学院并执教于此,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大量著作,其中早期作品《理想国》是柏拉图著名的代表作。
一、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一)学前教育思想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涉及到对“护卫者”这一群体的培养时,柏拉图指出“凡事开头最重要。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1]。
为此他特别建议以做游戏、听故事和音乐熏陶等多种形式来教育儿童,以达到培养儿童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好品质,实现个人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柏拉图着重强调的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他指出,带领儿童做的游戏必须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给儿童听的故事、音乐都必须是经过严格审定的,符合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最优美高尚的作品,而那些描写虚伪、丑恶、妒忌等的故事必须被剔除,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理想国》读后感领会心得
![《理想国》读后感领会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2c47e4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3.png)
《理想国》读后感领会心得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作品。
书中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也就是所谓的理想国。
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一、国家组成柏拉图认为的理想国,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统治者,国家保卫者,普通劳动者三个阶级组成。
1、哲学王“除非哲学家当上国家的国王,或者说目前统治我们这个国家的国王,王子们都具有哲学家的那种认真和严肃的追求精神,以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结为一体,并坚决地请那些只安于两者之一的无为之辈统统靠边站,我想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有得见天日的可能性,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无宁日。
”书中说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
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这就是哲学王的思想,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充满智慧的!2、保卫者而作为国家的保卫者,就是应该为国家或城邦尽职尽责,守卫国家。
他们应当是勇敢的。
国家的保卫者“没有必要拥有私人的土地或其他财产,因为他们的报酬来自国内的人民,他们的事物也是人民给的,他们不该有私人的花消,我们需要的是他们真正地像个保护者的样子!”勇敢就是作为国家保卫者的品性,这样才能是作为保卫者的样子。
3、劳动者“国家兴旺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自己自足的”,“我们群居在一起,帮来帮去,大家都能从别人身上满足各自的欲求。
于是,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正义观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正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4dded0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6.png)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正义观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个人正义是指每个人在灵魂深处拥有一种基于理性和智慧的道德品质。
这种道德品质使得每个人能够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拥有自己的欲望和目标,同时不会与其他人产生冲突。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对比不同阶层的人的灵魂来阐述个人正义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领导,因为哲学家拥有最高尚的灵魂,他们能够通过思考和追求真理来达到个人正义。
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性质和特征:个人正义是基于理性和智慧的。
在柏拉图看来,理性和智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理性和智慧,一个人才能达到真正的正义。
因此,柏拉图主张人们应该通过思考和哲学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理性和智慧。
个人正义是与善相一致的。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善是一种最高的理念,它是所有事物的本质和目的。
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就是追求善的理念,从而使得个人和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
个人正义是普遍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正义品质,从而使得整个国家达到和谐的状态。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
柏拉图的个人正义观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的内在和谐。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外部的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内心的和谐。
柏拉图的思想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理性和智慧的训练,我们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从而在外部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柏拉图的个人正义观强调了社会和谐的基础在于个人的和谐。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只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柏拉图的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整个社会才会处于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
柏拉图的个人正义观提醒我们要追求一种普遍的正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只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利。
柏拉图的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中拥有相同的正义品质,整个社会才会处于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b06443f121dd36a22d8294.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张琳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张琳琳(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其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包罗万象,涉及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更是涉及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将就《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06-03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为贵族之后,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在与苏格拉底交往后,便潜心哲学研究,拜苏格拉底为师。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在海外漫游,宣传并希望实现他坚持的政治理想。
十几年后,约公元前387年,柏拉图政治理想失败,回到雅典,设立了学院并执教于此,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大量著作,其中早期作品《理想国》是柏拉图著名的代表作。
一、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一)学前教育思想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涉及到对“护卫者”这一群体的培养时,柏拉图指出“凡事开头最重要。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1]。
为此他特别建议以做游戏、听故事和音乐熏陶等多种形式来教育儿童,以达到培养儿童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好品质,实现个人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柏拉图着重强调的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他指出,带领儿童做的游戏必须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给儿童听的故事、音乐都必须是经过严格审定的,符合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最优美高尚的作品,而那些描写虚伪、丑恶、妒忌等的故事必须被剔除,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a07d9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a.png)
《理想国》读书心得
在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时,我被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所震撼。
这本书探讨了许多重要的议题,包括正义、政治、教育和道德。
柏
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让读者深入思考这些议题,并提出了他自己
的观点。
在书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著名理论——“哲人统治”。
他认为,只有那些经过哲学训练的人才能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因为他们
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并以公正和智慧来治理国家。
这一理论引发
了我对政治和领导力的思考,使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发展与
其领导者的素质息息相关。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正义的本质。
柏拉图认为,正义不仅仅是
一种道德准则,而是一种社会秩序,它要求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职责,以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和义务,以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公民。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教育的探讨。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
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人们才能成为有思想、有道德、
有能力的公民。
这引发了我对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思考,使我开
始关注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理想国》,我不仅对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本书不仅开拓了我的思维,也激发了我对哲学和政治的兴趣。
我相信,这些思想将继续影响和指导我的人生。
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3cf0f7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a.png)
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与影响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一(一)古希腊教育思想强调国家控制教育,注重教育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作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重视教育对于维护奴隶主国家政治统治的作用,因而都将教育看作是国家重要的事业。
•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专门而系统地讨论教育与国家政治问题的巨著。
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中,也将教育看作使人民生活美好和国家治理良好的必要手段。
国家应当使每一个分子从幼年时就开始受到适当的教育,最后培养出极少数的优秀分子,来担负治理国家的责任。
(二)崇尚理性教育•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强调心灵的训练和智慧的启发。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崇尚理性教育,认为人的心灵的高度发展,根本上要依靠理性教育。
•他们都把人看作理性的动物、能动的主体,其根据就是人具有其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点,即理性。
教育就是要把人培养成高尚的人、富有理性的人。
为了培养理性高尚的人,围绕理性教育,古希腊教育思想中提出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
(三)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主张人的心灵和身体的和谐发展,既重视 知识学习,又注重身体的锻炼。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三)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有理性的人,就是知识广博、品德高尚的人,也就是富有“善德”的人。
这种人的心灵中具有节制、正义、勇敢、刚毅等优良品质。
而所有这些“美德”都必须通过合适的理性教育加以训练后,才能获得。
不论天赋好的还是天赋欠佳的人,都必须受到合适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性的人。
柏拉图(三)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前半部分论述的是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后半部分则主要论述理性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训练人的心灵和培养人的理性。
柏拉图(三)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他非常重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对于培养人的理性的重要作用,尤其强调哲学的学习是理性教育及其完善的重要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西方早期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更是为西方学人推崇,研究者甚众且成果颇丰。
本文拟从教育思想方面,评析柏拉图在该书中的有关论述,并探讨今日西方教育思想之成因。
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邦由盛转衰时期,他目睹了当时雅典的内忧外患。
身处乱世,历经动荡,他一度想从政的理想幻灭了,但是他仍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计划纲要,试图找到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式,以挽救希腊城邦的颓势。
在这种情况下,柏拉图写作了《理想国》。
在书中,他呼吁必须“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的灾祸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这一点,他深具自信,并以严密的逻辑进行了翔实的论证。
柏拉图展幵论证的起点范畴是“正义”和“不正义”。
在他看来,“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了节制、勇敢、智慧等品质,这样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
而国家和个人是相类似的,国家分成三部分(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个人也相应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
“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一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并且“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谐的整体",“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而“不正义”则是指国家中的三种人、个人心灵中的三个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之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一切的邪恶,正就是三者的混淆和迷失”。
简言之,“正义”是柏拉图建立一个理想国家的原则,在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形成有秩序、和谐的城邦。
而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要最大可能地接近正义的标准,接近理想状态,就必须依靠哲学家来治理,因为他们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他们爱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们。
那么哲学家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势必涉及教育的问题。
柏拉图的教育主张是以对人的心灵、天赋的了解和分析为基础的。
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欲望和激情。
理性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部分,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亦即种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激情则是介于两部分之间的一种。
当这三部分能够保持节制和协调时,个人就会自己主宰自己。
而人的这三部分并非天生就能够保持平衡的,“靠理智和正确信念帮助,由人的思考指导着的简单而有分寸的欲望,则只能在少数人中见到,只能在那些天分最好且又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中间见到。
”而一般的人,则不是灵魂中较好的部分控制较坏的部分,就是灵魂中较坏的部分控制较好的部分。
那么柏拉图所^说的天分又是什么呢?柏拉图认为,人的天赋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
在农民以及其它技工身‘上加人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
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就是要他们做后代的好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
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工人农民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从柏拉图上面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确知几点:首先,柏拉图认为人的天赋是有很大差异的,每个人生而各异。
其次,他提出不同天赋的人应做不同的事,担当不同的职务。
天赋好的人应占据较髙的职位。
据此,他反对世袭论,也反对极端的遗传决定论。
以前有人把柏拉图说成是遗传决定论的始祖,这种说法曲解了柏拉图的本意,至少是未能完整地理解柏拉图的思想。
再者,柏拉图重视人的理性,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这就为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方面,他认为人生而异禀,天赋是教育的基础,“各种的天赋一一我们曾主张他们应具备它们作为受教育的基础……”。
另一方面,他认为教育,尤其是合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对个人而言,教育可以增加人内在的理性和激情的力量,使人达到和谐。
“这两者(理性和激情〕既受到这样的教养、教育并被训练了真正起自己本份的作用,它们就会去领导欲望一一它占每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并且本性是最贪得财富的一它们就会监视它,以免它会因充满了所谓的肉体快乐而变大变强而不再恪守本分,企图去控制支配那些它所不应该控制的部分,从而毁了人的整个生命。
"由此可见,柏拉图认为教育并不是凭空地在人身上产生善,消灭恶,教育必须以人的天性为基础,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他意识到,只有合适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使好的天赋有好的结果。
“如果得到的是不合适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到的结果更坏。
”构成哲学家的天赋所得到的那些品质本身如果受到坏教育或坏环境的影响,就会成为某种背离哲学研究的原因……”对于国家而言,教育是“当政者注意的一件大家常说的所谓大事"。
教育抓好了,人们就会安守本分,各司其职,国家就能稳定,从而达到柏拉图所谓的“正义”。
很显然,柏拉图关于天赋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是一分为二的,他认为天赋是教育的基础,也认识到只有经过合适的教育,天赋才会最好地发展。
在这二者之中,他更强调教育的作用。
其二,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到道德方面,使之实现善的理念。
他认为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
但是大多数是不自觉的,缺乏对于善的信念,只有哲学家才具有这一点。
因此,柏拉图最高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其三,围绕着培养哲学家的教育目的,柏拉图对教育分析阶段进行了论述。
对于儿童教育,柏拉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认为儿童出生前的各种事情,也值得我们考虑: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第193页〉,“儿女应该出生在父母年轻力壮的时候”(第193页〕。
这无疑含有朴素的优生思想的萌芽。
在儿童出生后,就应当开始教育他们,“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
在幼儿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第71页)柏拉图认为早期教育是关键性的,决定着儿童以后发展的方向、他的这种看法得到了后来儿童心理学家们关干“关键期”研究的证实.在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他提倡对于3至6岁的儿童,应准许他们游戏,用游戏把儿童的趣味导诸工作方面,并陶冶儿童的品性;同时,给儿童听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6岁以后,应对儿童进行音乐和体育方面的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和体育的目的就是使一个人达到内在精神状态和外在体. 态举止相调和的美。
“我注意到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过度软弱。
"(第121页)“……有两种技术一一音乐和体育(我要说这是某一位神赐给我们人类的〗一一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一一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
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得当,达到和谐。
”(第 123页)对于儿童来说,他认为在儿童阶段文艺教育至关重要。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侵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到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在理性方面的教育还未能奏效的时候,音乐最能使人发生高尚的冲动,最能使人景羡4』。
《理想国》对于 20岁之前的教育并未详加论述。
到了 20岁,就要挑选表现得最能干的人,进行综合学习,研究各种内容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的本质的关系,然后做第二次挑选。
从30岁起,用辩证法考试他们,用5年培养他们“跟随真理达到纯实的本身”(第305页〉;然后用十五年时间,让他们进行实践,接受考验,积累实际经验。
到50岁时,那些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考验,然后,他们就在剩下的岁月中,研究哲学,并轮流管理政治事务。
这就是柏拉图提出的哲学家的分阶段培养过程。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每一阶段,他提出不同程序的教育任务,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入的年龄成正比。
同时我们从这一培养过程中,可以看刭关于按能力进行教育分流的最早论述。
其四,柏拉图在书中注意到了男女两性之间教育的差别。
柏拉图承认男女之间禀赋有异,但同时他又说:“我们所说的禀赋的同- 异,决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而只是关连到行业的同异。
"(第185页)“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
根据自然,各种职务,不论男的女的都可以参加,只是总的说来,女的比男的弱一些罢了。
”(第187页)据此,柏拉图认为要让女子受到与男子同样的教育,无论是音乐体育还是军事训练,并且从事与男子一样的工作,只不过,在这些工作中她们承担比较轻些的。
可见,柏拉图对于女子教育的态度是十分开明而合理的,他意识到了男女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让女子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然而,他关于妇女儿童公有的看法,则只是囿于当时奴隶制城邦社会条件的一个理想,不可能付诸实践。
整体上来说,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建立及其有关的教育方面的论述,都是以他对人' 性的认识剖析为基础的,这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点。
他将人的心灵分为理性、欲望和激情,同时又把理性分为想象、知识、理智和理念,把欲望分为必要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
而且,在不必要的欲望中有些是非法的,“非法的快乐和欲望在我们大家身上都有;但是,在受到法律和以理性为友的较好欲望控制时,在有些人身上可以根除或者只留下微弱的残余,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留下的还比较多比较强。
”(第352页)柏拉图还明确提出这些非法欲望往往是在睡梦中呈现出来的。
显而易见,柏拉图并非一位持简单的“性善论”或“性恶论”的哲学家,与同时代的东方哲人相比,他对于人性的了解具有更多的科学成分,这也许是中西哲学家对人的看法的差别的发端。
他把人作为特定的、可分的对象,认为人性中既有向善的因素,又有向恶的因素,两种力量之间〈必要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之司以及理性与欲望之间)在:彳、断地斗争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天生的,而是可以增强和削弱的,可以转化的。
而达成这些效果的主要手段就是教育,教育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心灵和谐、有序。
这样,柏拉图就突出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对教育的贡献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的信念: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帮助学生的心灵走向光明,这是完全自然的运动。
后世西方教育中的“内展说”便是由柏拉图的这一思想发展而来的。
‘柏拉图同时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政治联系起来考察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