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文地质总结
水文地质工作个人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工作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25f9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8.png)
水文地质工作个人工作总结在水文地质工作中,我始终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在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的高度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地下水资源勘查、水文地质调查以及水文地质工程设计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在这里,我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首先,我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利用了多种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钻探以及水文地质试验等,全面了解了勘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
通过这些勘查工作,我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也为后续的水文地质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其次,我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着重对地下水的构造、水位及水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全面了解了水文地质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我不仅提高了对勘察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认识,也为后续的水文地质工程设计、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在水文地质工程设计中,我结合了前期的勘查和调查成果,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需求,采用了合理的水文地质工程方案,为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确保了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综上所述,我在水文地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意识到自己在地质勘查技术、水文地质调查分析、水文地质工程设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将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扎实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提高水文地质工程设计水平,为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更大的努力。
在水文地质工作中,勘查地下水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环。
我深入学习了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钻探以及水文地质试验等技术,通过这些勘查工作,更全面地了解了勘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文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
在勘查中,我还学会了合理选用勘探工具和方法,提高了水文地质勘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地下水的构造、水位及水质等方面的情况。
井下水文地质个人工作总结
![井下水文地质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8bd09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f.png)
井下水文地质个人工作总结自从我担任井下水文地质技术员以来,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矿井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在这一年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现在,我想对自己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负责监测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
我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水文地质观测的要求,及时发现并报告突水预兆。
我知道突水预兆是矿井发生突水的前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以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
在这一年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突水预兆,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一直保持稳定。
其次,我负责制定和实施矿井的防治水措施。
我根据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并监督执行。
我知道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是防止矿井发生水害的关键,所以我一直把它作为我的工作重点。
在这一年中,我没有发现任何水害事故,矿井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此外,我还负责矿井的排水工作。
我确保所有的排水设备都正常运行,并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以保证矿井的排水系统畅通。
我知道排水工作是矿井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一直把它作为我的工作重点。
在这一年中,我没有发现任何排水系统故障,矿井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有时候,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分析。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我过去一年的工作是成功的。
我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矿井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但是,我也知道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矿井的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文地质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范文)
![水文地质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0e9fd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49.png)
[
(2).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分层岩(矿)心采取率=分层各回次取出的岩心总长/(分层下界孔深-分层上界孔深)*100%。岩心采取率全孔大于70%,矿层及顶底板围岩5米。
2/64换层孔深计算方法一个回次内换层有下列两种情况:①.本回次换层位置小于岩心长度的50%时:a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②.本回次换层位置大于岩心长度的50%时:a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孔深-本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两个回次间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上回次岩心采取率。
4.水文地质钻孔编录小结怎么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除描述、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发育深度。
1。岩心编录1。
岩心编录程序:2。抄录班报表的回次进尺、施工方法(钻探方法、扩孔孔径、变径及其深度)有关的水文地质现象记载。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训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63940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8.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训总结一、实训的开始。
说起这个水文地质学基础实训啊,那可真是一段超级有趣又特别难忘的经历呢。
刚开始知道要实训的时候,心里又紧张又期待。
紧张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学到的那些水文地质学知识真正运用起来,期待嘛,就是觉得终于能走出教室,去实地探索那些和水、地质有关的奥秘啦。
刚到实训地点的时候,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看到那些不同的地形地貌,心里就在想,这里面到底藏着多少关于水的秘密呀。
那时候就像一个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满脑子都是好奇。
二、实训中的学习与探索。
在实训过程中,那可真是有太多好玩的事情啦。
我们要去观察地下水的露头,就是那些泉水啊之类的。
找泉水的时候可不容易呢,就像寻宝一样。
有时候在山里转了好久,感觉都快没信心了,突然就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那一瞬间的兴奋劲儿啊,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当看到清澈的泉水从地下冒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泉水凉凉的,看着就特别纯净,感觉它像是大地的血液一样,在默默地流淌着。
还有测量水位的时候,大家拿着那些仪器,小心翼翼的。
这个时候就特别考验团队合作啦。
有的同学负责看仪器,有的同学负责记录数据,要是有一个人没做好,那数据可就不准了。
不过大家都很认真,虽然也会有小失误,但是互相调侃一下,接着就又认真干起来了。
我们还研究了地层的结构呢。
看着那些一层一层的岩石,就像在看一本古老的史书。
不同的岩石颜色、质地都不一样,每一种都好像在诉说着它形成时候的故事。
我们一边敲敲打打,一边讨论着这些岩石和地下水的关系,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小小的科学家,在破解大自然的密码。
三、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不过呢,实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天气就特别不给力,下着雨或者大太阳的。
下雨的时候路滑得很,大家都得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摔倒了。
那时候就会想,怎么这么倒霉呀。
但是大家互相扶持着,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也就觉得没那么糟糕了。
还有数据处理的时候,那些数据又多又复杂,看着就头疼。
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像在一团乱麻里找线头一样。
水文与地质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文与地质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5438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4.png)
水文与地质专业知识点总结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分布、地下水运动,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学科。
而地质学则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结构、形态、地质变化和地球历史的学科。
两者都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地球资源和环境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水文学和地质学的专业知识点,对这两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水文学的概念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分布、地下水运动,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学科。
水文学主要包括水文观测、水文数据处理和水文模拟等内容。
2.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和蒸散发等过程。
水文循环是水资源形成、分布和转移的基础。
3.水文观测水文观测是指对水文要素如降水、蒸发、流量等进行实测和记录的过程。
水文观测是研究水文循环的基础。
4.地下水运动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的水,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的流动过程。
地下水运动是水文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5.水文模拟水文模拟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对水文循环、地下水运动等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水文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灾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
二、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地质学的概念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结构、形态、地质变化和地球历史的学科。
地质学主要包括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等内容。
2.地球结构地球结构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层次结构。
地球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地球结构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3.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指地球表层和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变化过程。
主要包括板块构造、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和地貌演变等过程。
4.地层和地质年代地层是指地球表层的地质岩层序列,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的时间序列。
地层与地质年代是地质学研究地球历史和演化的重要依据。
5.资源地质学资源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资源形成、分布和开发利用的学科。
主要包括矿床成因、石油地质、矿产勘探和资源评价等内容。
水文地质学实训报告总结
![水文地质学实训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0020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5.png)
一、前言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水的分布、运动、性质和利用的科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文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水文地质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实践应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二、实训目的1. 巩固和深化水文地质学理论知识;2. 提高野外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增强科研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地下水文观测: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温、矿化度等指标的测定;2. 地下水文地质剖面调查:了解地层结构、岩性、地质构造等;3. 地下水文地质实验:进行抽水试验、弥散试验、渗透试验等;4. 地下水文地质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成果分析等。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准备:了解实习区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明确实习任务和目标;2. 实习现场:分组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记录观测数据,完成实验任务;3. 实习后期: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进行成果分析。
五、实训成果1.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完成了各项观测任务;2. 通过实验,掌握了地下水文地质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实习报告质量较高,内容丰富,图表清晰,分析到位。
六、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操作技能的必要性;2. 团队协作是完成任务的保障。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3. 严谨的科研态度是取得成果的关键。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数据都认真负责;4.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更加了解了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七、总结本次水文地质学实训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科研素养。
水文与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
![水文与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56c1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5.png)
水文与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先从水文学知识点开始: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中水在地球上分布,循环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水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1.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地方,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2.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而自大气中降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降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提供了生命需要的水资源。
3. 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海等;地下水是指地下水层中的水资源,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4. 蒸发和蒸腾:蒸发是指地表水面蒸发为水蒸气的过程;蒸腾是指植物体内水分蒸发为水蒸气的过程。
5. 河流和湖泊:河流是一种地表水体系,湖泊是由地表水蓄积而成的水域。
水文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工程地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地质条件对于水文的分布和循环有着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是工程地质知识点:工程地质是研究土地与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以及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关系等内容的科学。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 土体的物理性质:土体是由固体颗粒、液体和气体所组成的多相体系,其物理性质包括土层的密度、孔隙度、渗透性等。
2. 土体的力学性质:土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压缩性、抗剪性、胀缩性等,这些性质对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质构造与地层特征: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形态和地质构造形态的特征,地层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上的地带。
4. 斜坡和岩土工程:斜坡是地面上的倾斜地面,岩土工程是指以岩石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木工程建筑和其他工程等为主要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
以上是工程地质的一些基础知识,工程地质对于水文学的实践和应用有着很大的影响。
水文与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水文与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地下水文学,水文地质工程等多个方面,对于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工程项目都有较大的影响。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9546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7.png)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地质勘察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工作。
这项工作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采用了地质勘探方法对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地层岩性分析、地下水位测定、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我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等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这为后续的水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其次,我们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地下水文地质进行了深入的探测。
通过地震波探测、电磁法勘探等手段,我们对地下水文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另外,我们还采用了遥感技术对地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获取和分析,我们对地表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等进行了研究,为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中,我们还注重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勘察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勘察工作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我们还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在水资源开发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总的来说,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我们对地下水文地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总结简短
![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总结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04e7a6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0.png)
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总结简短
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水资源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文工作则是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水文与水资源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我们在水文监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网络和
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在水资源保护方面也做出了努力。
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加大了
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障了人民的饮水安全。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甚至出
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治理。
总的来说,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我们要
继续加强水文监测,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水资源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8fcb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1.png)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主要用于对地下
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是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基础。
通过对地下水
文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地下水的分布、流动方向、水质特征等重要参数,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还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从而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对于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是地球
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而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受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
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此外,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还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
意义。
地下水文地质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还可以为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确保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是地质工程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地
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水文地质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职称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477e4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c.png)
水文地质职称个人工作总结在水文地质方面,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一、研究实践在水文地质领域,我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在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开发中,我能够利用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技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项目管理在水文地质项目管理中,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水文地质勘探项目中,我担任项目负责人,能够组织并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同时,我也具有较强的项目风险分析和应对能力,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三、专业交流在水文地质领域,我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曾参与国际水文地质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交流。
在国内水文地质领域的研讨会和培训班中,我也积极参与,与同行交流经验,深化对水文地质学术和技术的理解。
四、技术创新在水文地质工作中,我不断探索创新,利用新技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我尝试应用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等新方法,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也关注国内外水文地质专业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在水文地质领域的个人工作中,我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素养。
将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水文地质专业能力,为地下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水文地质领域的专业人士,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因此,通过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愿意继续努力,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以及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努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致力于以下方面的持续发展:一、深化地下水资源评价能力在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将继续加强对地下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和评价能力。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27c2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7.png)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在地质勘察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应用各种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在此,我将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首先,我们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中广泛应用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可以获取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
我们采用了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我们成功地发现了一些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其次,我们还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中采用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通过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
我们通过对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掌握了地下水的主要离子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等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我们还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中应用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对地表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可以获取地表水文地质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GIS技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地下水资源信息的空间分布和关联性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综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总的来说,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应用各种先进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不断提高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文地质工年终总结范文
![水文地质工年终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0011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水文地质工年终总结范文地质工年终总结一、总结概述地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地质勘探、地质灾害、地质调查等多个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以地质工作为主要职责,认真履行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技能和能力。
在这篇年终总结中,我将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新的一年制定改进和发展计划。
二、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1.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在过去一年里,我主要负责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部门安排的任务,我完成了多个地质调查和勘探项目。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某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我成功地确定了该矿区的矿藏储量,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方案。
2.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工作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勘探地点地形复杂,工作环境恶劣,为了保证勘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需要克服困难、耐心勘探。
另一方面,由于地质勘探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我需要在勘探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操作,并对勘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地完成了勘探工作。
3.个人成长和提升在过去一年里,我参加了几次地质勘探培训班,并学习了新的勘探技术和方法。
通过这些培训,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加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地质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和技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三、经验和教训总结1.经验总结a.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地质工作需要耐心和勇气,对于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不轻言放弃。
b.注重团队合作。
地质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积极沟通和协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c.学习和提升自己。
地质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2.教训总结a.工作中注意安全。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不仅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还要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其造成破坏。
水文地质报告总结范文
![水文地质报告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2b83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1.png)
一、前言本次水文地质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的结合,使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总结。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野外调查、勘探、测试等基本技能。
3. 了解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地点:XX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区。
2. 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3. 实习过程:(1)野外调查: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分布、水质状况等。
(2)勘探测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区域进行了勘探测试,包括钻孔、测井、水质分析等。
(3)资料整理与分析:将野外调查、勘探测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1. 掌握了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了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熟悉了野外调查、勘探、测试等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撰写了实习报告,对实习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
五、实习体会与收获1.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为我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2. 野外调查、勘探、测试等技能的学习,使我对水文地质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建议与展望1. 加强水文地质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2. 加大对水文地质工作的投入,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工作水平。
3. 推进水文地质学科研究,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4. 培养更多优秀的水文地质人才,为我国水资源事业贡献力量。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3f8f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2.png)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总结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水文地质的调查和分析,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
通过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仪、地下水取样器等设备,我们能够准确地获取地下水位、水质、地质构造等信息,为水文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还结合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后续的水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我们在勘察工作中注重了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
我们与当地水利部门、地质部门等单位进行了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了勘察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了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勘察过程中,我们还与当地的农民和村民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用水需求和地质环境,为勘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我们在勘察工作中积极探索了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创新应用。
我们尝试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勘察,实现了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位的快速监测和测量。
我们还尝试采用地下水位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勘察区域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勘察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精度。
总的来说,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意识到还有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水平,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实习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969f77168884868762d69b.png)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水文与工程地质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水文地质处个人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处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7b6d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c.png)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本人在水文地质处工作已有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下,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二、工作回顾1.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水文地质工作标准,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
2. 水文地质调查与监测(1)负责组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为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对重点区域进行水文地质监测,掌握水文地质变化规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参与编制水文地质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技术研究与推广(1)积极参与水文地质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2)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水文地质工作效率。
(3)参与编写技术规范,为水文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 团队协作与沟通(1)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3)关注同事成长,共同提高团队整体实力。
三、工作总结1. 成就与收获(1)通过认真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参与多个水文地质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3)与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2. 存在的问题(1)在工作中,对部分技术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2)沟通能力有待提高,有时无法及时解决团队内部问题。
(3)时间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紧跟行业发展。
2. 提高沟通能力,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协作,共同推进工作。
3. 优化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4.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为实现部门目标而努力。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水文地质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ce2e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a.png)
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作为水文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水文地质知识点涉及地下水的形成和储集、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利用及保护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就水文地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下水的形成和储集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岩石裂隙、岩洞、岩溶缝隙中的自然水源。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漏和地下岩石中的储水层组成。
地下水是地表水向地下渗漏产生,也可以是通过降水、河流渗漏、湖泊、沼泽、水库等地表水渗漏到地下所形成。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多集聚在地下含水层中。
地下含水层是地下水运动中的一种特征变质,是由吸水能力很强的岩石层构成的一个地下水储集地。
地下水的形成和储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岩层的渗透性、受压缩水层的特性、地下水的抬升,还有地下水循环和地下水固有的水源特性等。
二、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是一种天然资源,它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水文地质条件是指通过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状况。
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下水的水位、地下水流动的方向、流速等。
地下水的水位是指地下水位于岩层中的位置情况。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是指地下水在地下的流动方向。
而地下水流速是指地下水流动的速度。
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可以掌握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状况,提高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三、地下水的利用及保护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水资源。
地下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水源。
地下水的利用主要包括饮用水、工业水、农业水、城市供水等方面。
对地下水的利用,需要合理的开采和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的保护主要包括减少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污染是指在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中,因为人类活动或其他原因,导致地下水中的各种物质浓度增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地下水的补给是指地下水的源头水源,减少地下水补给,会影响地下水资源。
以上是水文地质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水文地质知识。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总结范文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20e5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3.png)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总结范文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总结。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是地质勘探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文地质钻探工作中,我们首先要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情况。
这包括对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下水位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水位变化规律;通过水质的采样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适用性;通过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产出条件和利用潜力。
其次,我们要进行地质钻探工作,获取地下水文地质数据。
地质钻探是获取地下水文地质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钻孔取土样、取水样、进行水位监测等方式,可以获取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详细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剖面等,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要对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水文地质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总之,水文地质钻探工作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它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的水平,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两类。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水的地质循环。
径流与径流系统基本概念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径流系统: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水流的总体,也称水系;流域:某一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有关空隙的几个基本概念孔隙:组成松散岩石的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裂隙:应力作用下坚硬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可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孔隙度n:某一体积V岩石中孔隙体积Vn所占的比例= Vn / V裂隙Kr率:裂隙体积Vr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的比值= Vr / V溶岩率K:溶穴的体积Vk与岩石总体积V的比值= Vk / V[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一般说来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的水的体积。
容水度-持水度=给水度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孔隙大小是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
影响岩层透水性的因素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孔隙直径愈小,透水性愈差。
当孔隙直径小于两倍结合水层厚度时,在寻常条件下就不透水。
只有在孔隙大小相等的前提下,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孔隙度愈大,透水性愈好。
当包气带中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在局部隔水层上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自由水,这便是上层滞水。
(1)定义: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潜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叫作层间水,亦称地层水、承压水。
、达西定律年,法国水力学家达西(H.Darcy)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线性渗透定律。
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列关系式:=KWh/L = KWI (4-1)式中:Q-渗透流量(出口处流量,即为通过砂柱各断面的流量);-过水断面(在实验中相当于砂柱横断面积);-水头损失(h=H1-H2,即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渗透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距离);-水力梯度(相当于h/L,即水头差除以渗透途径);-渗透系数。
此即达西公式。
从水力学已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Q 等于流速V与过水断面w的乘积,即: Q=WV (4-2)即V=Q/W。
据此及公式(4-1),达西定律也可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之:=KI 4-3)称作渗透流速,其余各项意义同前。
、水力梯度(I)水力梯度I为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水在空隙中运动时,必须克服水与隙壁以及流动快慢不同的水质点之间的摩擦阻力(这种摩擦阻力随地下水流速增加而增大),从而消耗机械能,造成水头损失。
因此,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途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将水力梯度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既然机械能消耗于渗透途径上,因此求算水力梯度I时,水头差h必须与相应的渗透途径L相对应。
二、绘制流网的步骤(1)首先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或流线(边界包括水头边界、隔水边界及地下水面边界)(2)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的,因此,根据补给区(源)和排泄区(汇)可以判断流线的趋向。
渗流场中具有一个以上补给点或排泄点时,首先要确定分流线,分流线是虚拟的隔水边界(3)根据流线与等水头线正交这一规则,在已知流线与等水头线间插补其余部分、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地下水中常见的气体成分有O2、N2、CO2、CH4、及H2S等,尤以前三种为主。
——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中气体含量不高,每公升水中只有几毫克到几十毫克。
——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很有意义。
一方面,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另一方面,地下水中的有些气体会增加水溶解盐类的能力,促进某些化学反应。
——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较多的离子共七种,即: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重碳酸根离子(HCO3-)、钠离子(Na )、钾离子(K )、钙离子(Ca2 )及镁离子(Mg2 )。
——构成这些离子的元素,或是地壳中含量较高,且较易溶于水的(如O2、Ca、Mg、Na、K),或是地壳中含量虽不很大,但极易溶于水的(Cl、以SO42-形式出现的S)。
Si、Al、Fe等元素,虽然地壳中含量很大,但由于其难溶于水,地下水中含量通常不大。
——一般情况下,随着总矿化度(总溶解固体)的变化,地下水中占主要地位的离子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
低矿化水中常以HCO3-及Ca2 、Mg2 为主;高矿化水则以Cl-及Na 为主;中等矿化的地下水中,阴离子常以SO42-为主,主要阳离子则可以是Na ,也可以是Ca2 。
——地下水的矿化度与离子成分间之所以往往具有这种对应关系,一个主要原因是水中盐类的溶解度不同。
★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
溶滤作用的结果,岩土失去一部分可溶物质,地下水则补充了新的组分。
★溶滤作用的强度,即岩土中的组分转入水中的速率,取决于一系列因素:(1)取决于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
显然,含岩盐沉积物中的NaCl将迅速转入地下水中,而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石英岩,是很难溶于水的。
触,溶滤作用便也无从发生。
(3)水的溶解能力决定着溶滤作用的强度。
水对某种盐类的溶解能力随该盐类浓度增加而减弱。
某一盐类的浓度达到其溶解度时,水对此盐类便失去溶解能力。
因此,总的说来,低矿化水溶解能力强而高矿化水弱。
(4)水中CO2、O2等气体成分的含量决定着某些盐类的溶解能力。
水中CO2含量愈高,溶解碳酸盐及硅酸盐的能力愈强。
O2的含量愈高,水溶解硫化物的能力愈强。
(5)水的流动状况是影响其溶解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流动停滞的地下水,随着时间推移,水中溶解盐类增多,CO2、O2等气体耗失,最终将失去溶解能力,溶滤作用便告终止。
地下水流动迅速时,矿化度低的、含有大量CO2和O2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不断入渗更新含水层中原有的溶解能力降低了的水,地下水便经常保持强的溶解能力,岩土中的组分不断向水中转移,溶滤作用便持续地强烈发育。
浓缩作用★溶滤作用将岩土中的某些成分溶入水中,地下水的流动又把这些溶解物质带到排泄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平原与盆地的低洼处,地下水位埋藏不深,蒸发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去路。
由于蒸发作用只排走水分,盐分仍保留在余下的地下水中,随着时间延续,地下水溶液逐渐浓缩,矿化度不断增大。
★随着地下水矿化度上升,溶解度较小的盐类在水中相继达到饱和而沉淀析出,易溶盐类(如NaCl)的离子逐渐成为水中主要成分。
——水中CO2的溶解度受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控制。
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而减小,一部分CO2便成为游离CO2从水中逸出,这便是脱碳酸作用。
★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阳离子。
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这便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从形成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分出发,可将地下水分为三个主要成因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生水。
★下面以海相淤泥为例说明其变化:——海相淤泥通常含大量有机质和各种微生物,处于后缺氧环境,有利于生物化学作用。
——海水的平均化学成分是矿化度35g/L的氯化钠水(M35γNa/γCl=0.85,Cl/Br=293 )。
——海相淤泥沉积水与海水比较有以下不同:(1)矿化度很高,最高可达300g/L;(2)硫酸根离子减少乃至消失;(3)钙的相对含量增大,钠相对含量减少(γNa/γCl <0.85);(4)富集溴、碘,碘的含量升高尤为显著,Cl/Br变小;(5)出现硫化氢、甲烷、铵、氮;(6)pH值增高。
——变化机理(1)海相沉积水矿化度的增大,一般认为是海水在泻湖中蒸发浓缩所致。
(2)脱硫酸作用使原始海水中的SO42-减少以至消失,出现H2S,水中增加,水的pH值提高。
出,Ca2 与Mg2 减少。
(4)水中Ca2 与Mg2 的减少,水与淤泥间阳离子吸附平衡破坏,淤泥吸附的部分Ca2 转入水中,水中部分Na2 被淤泥吸附。
(5)甲烷、铵、氮等是细胞与蛋白质分解以及脱硝酸作用的产物。
(6)溴与碘的增加是生物富集并在其遗骸分解时进入水中所致。
(7)海相淤泥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上覆岩层压力而密实时,其中所含的水,一部分被挤压进入颗粒较粗且不易压密的相邻岩层,构成后生沉积水;另一部分仍保留于淤泥层中,这便是同生沉积水。
(8)埋藏在地层中的海相淤泥沉积水,在经历若干时期以后,由于地壳运动而被剥蚀出露地表,或者由于开启性构造断裂使其与外界连通。
经过长期入渗淋滤,沉积水有可能完全排走,而为溶滤水所替换。
在构造开启性不十分好时,则在补给区分布低矿化的以难溶离子为主的溶滤水,较深处则出现溶滤水和沉积水的混合,而在深部仍为高矿化的以易溶离子为主的沉积水。
、化学元素间的比例系数及其地球化学意义(1)重量比★ Cl/Br比值:——正常海水: Cl/Br大约为300——高矿化, Cl/Br小于300的地下水为富溴的残余海水的沉积水(海水浓缩,NaCl沉淀,Br相对富集),或封闭程度较好的地层水——Cl/Br大于300,与溶解NaCl沉积物有关的水★ Br/I系数——一般地下水中Br/I系数很小——正常海水中Br/I大约为1300——海相淤泥沉积水:I富集, Br/I系数降低★ Ca/Sr系数——溶滤碳酸盐类沉积物所形成的地下水,/Sr系数近200——海水及与海水有关的沉积水中, Ca/Sr系数较小,为33(2)毫克当量比★γNa/γCl——海水:γNa/γCl 大约为0.85——经过阳离子交替吸附的沉积水:γNa/γCl小于0.85——岩盐层溶滤形成的地下水γNa/γCl 大约为1.0——一般地下水γNa/γCl 大于1.0★γNa/γCl——钠氯系数(rNa /rCl-)是地层封闭性、地层水变质程度和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但与油气没有直接关系,属于环境指标。
——在海相沉积层中,若地下水rNa /rCl->0.87,可能是渗透水(现代渗透水、古渗透水)、现代渗透水与沉积水的混合水,或受岩石中钠与其他盐类(非氯化物)影响的沉积水。
★γSO4/γ( SO4 Cl)或rSO42- 102/rCl表征脱硫酸作用程度,作用完全,此系数为0,封闭程度好。
对于脱硫系数(rSO42-×100/rCl-)而言,一般认为在油田水中,由于生物化学作用及碳氢化合物的参与反应,使SO2-4离子还原成H2S而失去,发生脱硫酸作用,致使油田水中SO42-离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