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教材第17 页例3、4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喜欢

拍照,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可是你整理过你的照片吗?看!小梦和小欣兄妹俩正在在家整理照片。课件出示教材第17 页例 3 情境图。师:观察情景说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信息并列式:一共有256 张照片,用 2 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相片?算式:256÷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新课教学

1.教学教材第17 页例3。(1)用已有经验,探究竖式计算方法。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计算:256÷2

=?师指明板演。师: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2)

师生交流算法。1 2 8 2 2 5 6 2 5 4 1 6 1 6 0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1 为

什么要写在商的百位上。明确:用 2 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

1 表示1 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5”

写下来,用 2 去除5,商2,将 2 写在商的十位上,除数“2”相乘

得4,将 4 写在 5 下面,5 减 4 得1,将1 写在 4 的下面,再

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6”写下来,6 与十位上的数合成“16” ,2 除

16 商8,将8 写在商个位上,8 与除数2 相乘得16,16 减16

等用于0,将0 写在余数的位置上。(3)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验算一下。师指明板演:其余学生将验算写在教材第17 页的虚线框里。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验算方法探究:

要验证商“128”是否正确,可以列乘法算式12×2 或2×128 进行验算,如果乘得的积等于256,就说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②进行验算。验算过程:256÷2=128(张)验算:128×2=256(张)或2×128=256(张)2.出示信息,教学例4。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师:用竖式计算:256÷6,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被除数百位上的数 2 除以6,商够一百吗?我们该怎么办?(1)生交流办法。生:应把百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也就是用25 个十除6。师:25 个十除6,商应写在哪位上?生:十位上。师:25 除以 6 为什么商是 4 而不是3?生:三六十八,25 减18 余下7,比除数6 还大,所以不能商3。师: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和除数比一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生继续计算。生板演并说计算过程。

教师:25 减24 等于1,这个1 表示什么?然后把个位上的6 落下来,与 1 个十合并起来是16。1 除以 6 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生在小组内说完整的计算过程。3.验算。师:怎样验算?生独立验算,余数怎么办?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师生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我们应该怎样算?(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他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7 页的“做一做” 。学生计算、验算并汇报。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练习题(A4打印版)

<1> 717 X 3 = <2> 653 X 2 = <3> 682 X 2 = <4> 907 X 9 = <5> 75 X 2 = <6> 364 X 2 = <7> 453 X 9 = <8> 161 X 9 = <9> 178 X 8 = <10> 686 X 3 = <1> 873 X 3 = <2> 657 X 6 = <3> 119 X 6 = <4> 448 X 7 = <5> 416 X 7 = <6> 671 X 6 = <7> 380 X 4 = <8> 998 X 2 = <9> 198 X 9 = <10> 244 X 4 = <1> 334 X 5 = <2> 696 X 6 = <3> 476 X 4 = <4> 685 X 4 = <5> 746 X 4 = <6> 421 X 2 = <7> 147 X 8 = <8> 65 X 9 = <9> 270 X 4 = <10> 64 X 5 = <1> 248 X 8 = <2> 724 X 6 = <3> 953 X 9 = <4> 36 X 2 = <5> 457 X 7 = <6> 764 X 5 = <7> 729 X 7 = <8> 761 X 2 = <9> 593 X 7 = <10> 555 X 2 =

<1> 927 X 4 = <2> 177 X 2 = <3> 117 X 7 = <4> 234 X 4 = <5> 762 X 5 = <6> 242 X 8 = <7> 627 X 6 = <8> 200 X 6 = <9> 843 X 8 = <10> 425 X 4 = <1> 364 X 9 = <2> 621 X 8 = <3> 668 X 6 = <4> 214 X 7 = <5> 711 X 4 = <6> 928 X 5 = <7> 127 X 5 = <8> 612 X 4 = <9> 688 X 9 = <10> 319 X 2 = <1> 0 X 5 = <2> 636 X 8 = <3> 459 X 2 = <4> 258 X 2 = <5> 456 X 8 = <6> 820 X 8 = <7> 826 X 7 = <8> 973 X 2 = <9> 557 X 8 = <10> 713 X 5 = <1> 735 X 5 = <2> 959 X 2 = <3> 754 X 5 = <4> 381 X 8 = <5> 768 X 9 = <6> 477 X 9 = <7> 390 X 4 = <8> 903 X 4 = <9> 651 X 8 = <10> 51 X 6 =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松滋市西斋小学吴春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方法与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小导游聪聪准备带我们到美丽的云南(在我国的西南边)去玩一玩,大家说好吗?(出示课件) 二、复习迁移 聪聪说:“从昆明机场到石林参观还得乘车去呢。这两辆车共有82个座位,车上已经坐了34人,还剩多少个空座位?”] 这时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列竖式计算:82—34= 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 三、自主探究 1、情境转化,引入线段图。 课件出现“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简单路线图”这是我们的主导图。

A:师:现在,我们上车先去参观昆明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电脑播放:石林景象的片段)石林美吗?云南的大理、丽江还有很美的景观,想去看看吗? B:(出示课件)这是昆明到丽江的旅游线路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C:引入线段图: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线路图拉直了来看。 D:教师示范作线段图。(电脑演示)①从昆明出发,就在昆明下面写0千米。②到丽江是517千米,丽江下面写517千米。③(闪动昆明到丽江这条线段三次)说明:这条线段表示昆明到丽江是517千米。④那大理大概在哪里呢?猜猜看。⑤(分别闪动昆明到大理,大理到丽江的线段三次)提问: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2、结合情境,估一估。(略) 3、自主探究,尝试笔算。 A: 学生自主尝试笔算。 B: 师问:你怎么算的?(请一学生说计算过程) C: (出示一错题):517—348=179聪聪也做了这题。咦!不一样,是谁算错了呢?错在哪里? D:强调:517—348= 那谁来说说十位上的数该怎么算? E: 请你和同桌说说十位上的数怎么算? F:新旧知识比较:517—348= 跟82—34= 笔算完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G: 小结:这题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这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哪一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但这道题计算十位上的数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会容易出错的。 四、巩固提高 1、看图提问题,巩固计算。 A: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大理三塔。(电脑播放)大理三塔真壮观啊(是由三座塔而得名)!今天除了我们,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来参观三塔呢。你们看,(出示统计图)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今天到大理三塔参观的小朋友人数统计如下:(略)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1.本届课的教学是围绕一位数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本节教学内容在本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是接一位数乘两位数后的教学,学生掌握较好,通过教学、练习、作业等检查发现学生掌握较好,95%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能清楚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3.少部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连续进位掌握不够,有忘进位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提供了一个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一)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笔算竖式的演算过程。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寒假中一定去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吧。小梦和小欣是同学,又是一对好朋友。开学了,他们商量着把照片整理一下,插在相册里。你们看他们多认真啊! 提问: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平均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生列式:256÷2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出示学习目标

利用知识迁移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 二、学 出示自学提示: 认真看课本17页的例3,根据已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独立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并思考: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是从被除数的()位往()位依次运算。 2.256÷2的商是()位数字 3.除法的验算方法是什么? 十分钟后比一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三、议 1.自学后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全班同学核对黑板上同学的书写,有不同意见的,举手后上前更正。(用红笔画出错误,在旁更正) 2.师生共同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位上;每次求出的余数比除数小。 简称: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3.怎样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生汇报:128×2=256 小练:432÷2 522÷3 857÷5 635÷4 师:通过对比这几道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有余数,有的没有余数 师渗透判断一个数除以2,除以3,除以5有没有余数的判断方法。 四、练 1.基础题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17÷3= 925÷5= 332÷3= 640÷3= 2.综合题 (1)三年级有248名学生,每2人共用一张长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 (2)公园里有松树4棵,柳树456棵,柏树708棵。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1.本届课的教学是围绕一位数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本节教学内容在本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是接一位数乘两位数后的教学,学生掌握较好,通过教学、练习、作业等检查发现学生掌握较好,95%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能清楚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3.少部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连续进位掌握不够,有忘进位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场有关的生活场景,从中提出两个不同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试一试”则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

人教版三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WORD版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号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成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谈话:今天,智慧老人想带咱们班的小朋友一起走进一个新的数学王国,探索数学的奥秘,想一起来吗?智慧老人在大山的那一头,大家必须翻过这些大山才能见到他,咱们赶紧前进吧!(黑板上从左往右出现数座大山,山坡上依次填有算式) 竖式计算:32×3 48×2 19×5 请3人板演。其余学生可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 结束后由学生评讲板演题,回忆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计算中的注意点。 口算:3×8+5 7×4+2 2×6+3 学生独立口算后指名口答。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智慧老人这一具有童话色彩的人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障碍重重的小山”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在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复习回忆中,孕伏着即将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对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方法起到一定的迁移和渗透作用] 二、延续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听智慧老人在说话:今天的数学之旅中,很多新的知识要大家一起合作探究来发现,有信心参加吗?我还带来两位新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小华和大生。看,小华和大生他俩参加了冬季长跑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出示挂图),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讨论,提出问题 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而善于提出数学问题则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意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而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师:要解决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52×4=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生自主探究152×4的计算方法。 1.怎样计算152×4,请你独立思考,列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教案

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第7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熟练地计算。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提高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商场里的一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例3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说说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信息?(已知:微波炉758元/个;电饭煲368元/个。问题: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元?) 2.学生思考: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元?”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指名回答:758×3,也就是求3个758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758×3=) 二、自主探究 1.估一估。 提问:你能估计一下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元吗? (1)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买1个微波炉要用758元,可以看作800元,3个微波炉要用2400元,3个微波炉要用的钱一定比2400元少。 2.算一算。 思考: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精确的结果看一看。 (1)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答题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选出两名用竖式做,而结果不相同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板演竖式。) 3.议一议。

讨论: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都是竖式计算,结果却不同呢? (1)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 (学生1乘完百位后,忘记加十位进上来的数了。) 4.说一说。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个计算过程。 (个位上3×8=24,向十位进2后,个位写4;十位上3×5=15,表示15个十,15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2个十,就是17个十,向百位进1后,十位写7;百位上3×7=21,表示21个百,21个百还要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个百,就是22个百,千位和百位上都写2。)(2)教师:3与7乘得21,加上十位的进位数1得22,要向千位进2,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千位,所以向千位进的2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千位上。 5.归纳算法。 教师:根据所学知识,你能仿照加、减法计算法则说说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吗? (1)一名学生试着归纳,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同桌互相说一说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学习例题 ⑴观察图中小华从家道学校的场景,说说小华在做什么。 问:根据刚才看道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⑵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笔算,小组交流。 ⑶班级汇报: 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⑷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试一试” 出示大生骑车从家道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复杂之处在哪里? 3、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想想做做1 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想想做做2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交流订正。 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问: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想想做做4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 5、想想做做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1)

第2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1) 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1)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后,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继续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分别教学被除数首位够除、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的两种情况。本节课例3通过创设插照片的情境引入第一种除法情况,即商是三位数的除法。教学时,鼓励学生笔算后进行验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 2.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学习难点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前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 钟) 1.笔算:84÷6。 引导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两 位数的过程。 2.揭示课题:今天继续学习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1) 1.学生笔算后交流方法。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8 9×()<70 5×()<42 7×()<60 6×()<39 答案:9 7 8 8 6 2.列竖式计算。 726÷6=426÷3= 876÷6= 答案:121 142 146 3.育新小学共有学生834名, 现组织全体学生参观博物馆。要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20分 钟)教学例3。 1.课件展示例3的情境图,交流 获得的信息。 2.解决问题。 (1)根据信息,你能列出算 式吗? (2)观察算式,根据一位数 除两位数的笔算算法,尝试计 算这道题。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笔算, 并交流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方法。 3.验算结果。 (1)小组交流:可以怎么验 算? 1.获取并交流信息。 2.(1)点名交流列出的算式:256÷2。 (2)学生尝试笔算,交流汇报解题 过程。256÷2=128(张) (3)师生共同总结笔算方法:①先 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得的商 写在百位上;②然后将百位上的余数与十 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如果百位无余 数,直接用除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 写在十位上,再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748 212 - 352 -108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提问:个位2减8不够减,你是怎么算得? 小结:笔算三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出示课题:退位减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2000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隆重举行,你知道我国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吗?(点击计算机)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我们来看看豆角老师是怎样说的?(点击计算机) 2、继续教学例题。 ⑴谈话: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少多少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2-108= (名)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怎么算?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仔细观察十位上是几?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十位上又是0,小辣椒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试一试吗?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并且汇报:你用拨珠的方法怎样计算?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拨珠? ②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拨上10颗算珠,接着怎样拨珠? ⑶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提问:你能根据拨珠的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你在书上计算。 汇报计算过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 与复习题212-108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巩固练习:403-158= 汇报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小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只有9个十。 2、教学“试一试”:1000-537= 谈话:我们已经会算这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的算式,1000-537你会算吗?看一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⑴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在小组内交流。 ⑶在班内汇报。让学生写出计算的竖式,指着竖式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4、巩固练习:600-347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二)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二) 主备人:李倩倩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8页的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笔算前,通过大估确定大致结果,体会不同算法的互补作用。 3.能根据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4.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时,当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时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当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算理。 2.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导入 (1)口算 30÷ 6 35÷7 63÷9 45÷5 80÷8 320÷8 630÷9 420÷6 640÷8 12÷6 54÷9

(2)指名用竖式板演 436÷2 526÷2 ①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②学生说计算过程。 ③师生小结: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时的注意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出示学习目标 ①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时,当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时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②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大小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二、学 出示主题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收集信息,板书:一共有2556张照片,每页可插6张。 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列式:256÷6 师:为什么用除法来算? 明确“可以插满多少页”就是求256里面有几个6,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出示自学提示: (1)请你估一估,大概需要多少页?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56看成240, 240÷6=40;把256看成300,300÷6=50, 所以40<256÷6<50 师:要知道究竟需要多少页,我们应该怎么办? (2)请你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出竖式,当除数的首位小于除数时,我们该从被除数的前几位算起?同桌讨论,探索方法。 (3)怎样检验你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小结:商的位数判断方法。 三、议 (1)先用6去除几?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练习

. 第1天、 <1> 717 X 3 = <2> 653 X 2 = <3> 682 X 2 = <4> 907 X 9 = <5> 75 X 2 = <6> 364 X 2 = <7> 453 X 9 = <8> 161 X 9 = <9> 178 X 8 = <10> 686 X 3 = 第2天、 <1> 873 X 3 = <2> 657 X 6 = <3> 119 X 6 = <4> 448 X 7 = <5> 416 X 7 = <6> 671 X 6 = <7> 380 X 4 = <8> 998 X 2 = <9> 198 X 9 = <10> 244 X 4 =第3天、 <1> 334 X 5 = <2> 696 X 6 = <3> 476 X 4 = <4> 685 X 4 = <5> 746 X 4 = <6> 421 X 2 = <7> 147 X 8 = <8> 65 X 9 = <9> 270 X 4 = <10> 64 X 5 =第4天、 <1> 248 X 8 = <2> 724 X 6 = <3> 953 X 9 = <4> 36 X 2 = <5> 457 X 7 = <6> 764 X 5 = <7> 729 X 7 = <8> 761 X 2 = <9> 593 X 7 = <10> 555 X 2 =第5天、 <1> 927 X 4 = <2> 177 X 2 = <3> 117 X 7 =

. <5> 762 X 5 = <6> 242 X 8 = <7> 627 X 6 = <8> 200 X 6 = <9> 843 X 8 = <10> 425 X 4 =第6天、 <1> 364 X 9 = <2> 621 X 8 = <3> 668 X 6 = <4> 214 X 7 = <5> 711 X 4 = <6> 928 X 5 = <7> 127 X 5 = <8> 612 X 4 = <9> 688 X 9 = <10> 319 X 2 =第7天、 <1> 0 X 5 = <2> 636 X 8 = <3> 459 X 2 = <5> 456 X 8 = <6> 820 X 8 = <7> 826 X 7 = <8> 973 X 2 = <9> 557 X 8 = <10> 713 X 5 =第8天、 <1> 735 X 5 = <2> 959 X 2 = <3> 754 X 5 = <4> 381 X 8 = <5> 768 X 9 = <6> 477 X 9 = <7> 390 X 4 = <8> 903 X 4 = <9> 651 X 8 = <10> 51 X 6 =第9天、 <1> 198 X 7 = <2> 877 X 6 = <3> 750 X 4 =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2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李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P54—55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遇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1”,以“1”当10,在本位加10再减。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独立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能有意识的利用已有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旧知解决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实现新旧知识的类推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快乐;在认真倾听、大胆发言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条理完整地表述;学着关心国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教学实录: 【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海宝”)。大家认识吗?(学生中立刻有人认出是“海宝”,十分激动。)海宝是这次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想去参观呢!海宝现在就带我们去世博园看看……(课件显示世博会特色展馆图,背景音乐为张韶涵演唱的《海宝来了》,曲调欢快。) 师:(画面停留在山西展馆上)这是山西馆,美不美?世博会一召开全世界都会认识咱们山西。你想不想去看看?(生大声回答:想去!满脸的兴奋和喜悦。)我也很想去,不过,那得有门票才行。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世博会门票的销售情况。(课件出示“上海世博会四月份某三天网上售票情况”统计表)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陌生,这里改变了教材原有的情境,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配以欢快的背景音乐,第一时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唤起他们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出现山西馆后,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为家乡自豪,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自豪,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此时活跃而积极。数学本就源自生活,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我们的一贯宗旨。) 师问: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我知道这是“上海世博会四月份某三天网上售票情况”的统计表;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在本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已经能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包括不退位、连续退位和总结计算法则的学习。 (二)核心能力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学习重点 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 (五)学习难点 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名师课件、《减法》课时作业。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设计意图:对第二单元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什么动画片? 师:现在的国产动画片越来越多啦,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问题探究 (1)引入减法 出示教材第41页的统计表中的一部分。 师:仔细观查,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再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分类,重点研究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预设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预设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预设3:2011年和2009年一共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预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再研究第二个问题。 【设计意图:只出示部分统计表便于学生集中提几个问题,引出教学重点内容。在例题教学完成后,再出示完整的统计表,让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以巩固和拓展知识。】 2.问题探究 (1)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师: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多少?同学们能估算吗? 预设1:435-322≈120(部)预设2:435-322≈100(部) 440 320 400 300

三位数乘1位数计算题100道

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作业 第一天(60道) 124×4= 273×4= 90×7= 558×5= 54×7= 242×5= 296×2= 198×7= 354×2= 557×7= 267×3= 524×7= 164×7= 154×6= 89×3= 475×3= 142×5= 153×4= 527×5= 124×8= 354×7= 557×3= 326×4= 381×4= 577×2= 273×4= 290×7= 558×5= 554×7= 242×5= 296×2= 198×4= 354×2= 557×6= 267×3= 524×7= 164×7= 154×4= 109×3= 475×3= 142×5= 153×4= 207×5= 124×8= 354×7= 557×3= 326×1= 381×4= 577×2= 214×3= 190×2= 565×6= 253×5= 272×3= 236×4= 872×9= 190×6= 129×7= 169×7= 275×8= 完成日期: 签字:

第二天(60道) 712×5= 275×4= 204×5= 155×5= 107×4= 581×9= 704×9= 219×4= 110×5= 407×5= 78×6= 163×2= 282×6= 152×4= 333×8= 138×7= 179×8= 832×6= 313×2= 432×2= 895×2= 206×4= 493×9= 485×4= 362×3= 887×8= 627×4= 662×3= 763×8= 606×7= 898×4= 446×4= 626×2= 608×5= 734×4= 385×5= 206×6= 441×7= 798×4= 273×3= 136×5= 201×6= 328×8= 431×2= 616×7= 553×8= 146×8= 183×9= 603×4= 714×2= 418×2= 104×5= 244×7= 480×6= 196×5= 672×7= 360×9= 672×6= 572×7= 415×4= 完成日期: 签字: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doc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 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2、能估算三位数乘 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 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 问题。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 看,小华和大生他俩也参加了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出示挂图), 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 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生:小华每分钟跑 152米,用了4分钟,算式:152×4= (教师板书)二、合作探究,解 决问题㈠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师:你能估算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 多少米吗?师:到底有多少米?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生:需要计算才 能知道。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师:怎样计算152×4,请你独立思 考,列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师: 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3、全班汇报。教师把竖 式板书完整。 1 5 2 × 4 6 0 8师: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师:刚才哪位同学估 计600多米,介绍一下你的经验。㈡、探究学习248×4=的计算方法。1、

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师: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列式?生:248×4=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248× 4 9923、观察、比较。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生汇报。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提出的其他问题我们能解决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解决提出的问题,能口头解答的就口头解答。)三、迁移练习1、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算一算,看一看积是几位数。261×3 8×3621×3 8×321师:你们想怎样计算这几道题?生:口算;估算;笔算。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各题的积。(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得数。)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四人小组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完成第73页第5、6题。四、质疑反思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练习题1200道1200题

(2)9×615= (3)2×992= (4)5×175= (5)1×193= (6)6×633=(8)528×6= (9)8×329= (10)696×7= (11)808×8= (12)898×1=

(14)4×806= (15)5×445= (16)406×9= (17)835×1= (18)4×313=(20)4×154= (1)524×1= (2)451×2= (3)9×992= (4)5×519=

(5)7×165= (6)6×909= (7)5×589= (8)8×178= (9)283×6= (10)633×7=(11)5×391= (12)527×2= (13)1×594= (14)796×1= (15)6×248= (16)8×324=

(17)377×9= (18)6×588= (19)5×288= (20)7×541= (1)9×537= (2)918×5=(3)8×825= (4)139×9= (5)5×888= (6)9×417= (7)955×6= (8)897×6=

(9)1×554= (10)351×6= (11)831×2= (12)529×3= (13)455×9= (14)8×404=(15)6×942= (16)2×924= (17)3×350= (18)8×364= (19)387×4= (20)426×9=

(1)815×7= (2)959×5= (3)352×9= (4)4×437= (5)136×8= (6)419×6=(7)2×228= (8)965×2= (9)4×825= (10)3×159= (11)4×458= (12)844×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三(2)孔令普 一. 教材分析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点运算思路和竖式书写方法。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估算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六.教具:小棒,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 激趣导入 小梦和小欣正在整理这些照片,(出示主体图)你在图中都了解到什么信 2.出示导纲

(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算式? (2)谁来估一估,大约能插多少? (3)如果要准确的知道能插多少页怎么办呢? (4)尝试计算。 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算不下去?怎么办? 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质疑解难 还有什么问题? (二)合作互动 1.小组交流 2.展示评价 (1)(利用小棒操作)2个百在百位不能平均分成6份,但是如果把这2个百拆开放到十位上就会变成()个十,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就能分了。( 2)用竖式算:2个百除以6商不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919456698.html,1个百,可以把这2个百看作20个十,这20个十正好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个十就能除以6了。 点拨: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把百位的数与十位的数合并成几十个十,再去除以除数。 (3)与估算的结果对比。 (4)小结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的()位数字去除以除数,如果不够商一个百,就把()位数字与()位数字合起来再去除以除数。 3.质疑解难 关于本节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 (三).导学归纳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1.学生归纳 2.教师指导 (四).拓展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