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分析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力学性能分析与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力学性能分析与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塑料基体组成。
它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结构等。
本文将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备工艺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GFRP的力学性能。
由于玻璃纤维的高强度和刚度,以及塑料基体的韧性和耐腐蚀性,GFRP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在拉伸强度方面,GFRP的强度可以达到几百MPa,远远高于普通塑料。
而在弯曲强度方面,GFRP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而不断裂。
此外,GFRP还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这使得它在复杂工况下的应用更加可靠。
其次,制备工艺对GFRP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制备工艺包括手工层叠、预浸法和注塑成型等。
手工层叠是最传统的制备方法,但由于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逐渐被其他工艺所替代。
预浸法是一种将玻璃纤维预先浸渍于树脂中,然后通过热固化得到成品的方法。
这种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成本相对较高。
注塑成型是一种将玻璃纤维和树脂混合后注入模具中成型的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
不同的制备工艺会对GFRP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GFRP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轻质化特点,GFRP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飞机的机身和翼面板等结构部件常采用GFRP材料制造,可以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在汽车制造领域,GFRP也被用于制造车身和零部件,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此外,GFRP还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加固和修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结构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汽车轻量化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汽车轻量化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汽车的重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尾气排放,并提升车辆的性能。
在众多轻量化材料中,铝合金、高强度钢、镁合金和复合材料等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汽车设计和制造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特进行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几种常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铝合金、高强度钢、镁合金和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获取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汽车轻量化设计和选材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1、铝合金:选用 6061-T6 铝合金板材,厚度为 3mm。
2、高强度钢:选用 Q345 高强度钢板材,厚度为 2mm。
3、镁合金:选用 AZ31B 镁合金板材,厚度为 25mm。
4、复合材料:选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材,厚度为2mm。
(二)实验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型号为 WDW-100,最大试验力为 100kN,精度为 1%。
2、引伸计:精度为 05%,用于测量材料的变形。
3、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mm,用于测量试样的尺寸。
四、实验过程(一)拉伸试验1、试样制备根据国家标准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分别从铝合金、高强度钢、镁合金和复合材料板材上加工拉伸试样。
试样的形状为矩形截面试样,标距长度为 50mm,原始横截面积通过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计算得出。
2、试验步骤(1)将拉伸试样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头上,确保试样的轴线与试验机的加载轴线重合。
(2)设置试验机的加载速度为 2mm/min,启动试验机进行加载,直至试样断裂。
(3)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引伸计实时测量试样的变形,并记录试验力位移曲线。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其结果解读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其结果解读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是一种用来评估材料力学特性的有效方法。
通过测试不同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延展性等性能参数,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
一、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主要依靠实验方法来获取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力或载荷到材料上,测量材料在这种外力或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以确定材料的力学特性。
常见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和延展性等。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常用参数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等。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界物体穿透、切割、碾压的能力,常用参数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
韧性是指材料能够吸收外力并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参数有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等。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参数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等。
二、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1. 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评估材料抗拉强度和延展性能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将材料制成规定形状的试样,在拉伸机上施加外力,测量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进而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2. 压缩测试:压缩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压强度和韧性。
该方法将材料制成规定形状的试样,在压力机上施加外力,测量试样在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从而确定材料的力学性能。
3.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评估材料抵抗外界物体穿透、切割、碾压的能力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利用不同的硬度计测量试样在受载后的硬度值,以评估材料的硬度特性。
三、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解读1. 强度解读:强度是评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通常以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为指标。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点。
汽车零部件检测报告

引言概述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为了确保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
本文旨在对汽车零部件的检测报告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参考。
正文内容1.材料测试1.1材料成分分析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成分检测,检测相应零部件中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以确定材料的组成和质量。
1.2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对零部件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以评估其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
1.3表面质量检测利用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零部件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检测表面质量的平整度、光洁度、裂纹和缺陷等情况。
2.尺寸测量2.1三坐标测量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零部件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以确定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光学测量利用光学仪器如投影仪、激光扫描仪等对零部件进行形状和尺寸的测量,以验证其外形和尺寸的精确性。
2.3表面粗糙度测量通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进行评估,以判断其表面质量和加工工艺的优劣。
3.性能测试3.1疲劳寿命测试对零部件进行循环加载、振动等测试,以评估其在使用寿命内的耐久性和疲劳性能。
3.2环境适应性测试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气候、温湿度等,对零部件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和适应性。
3.3渗透性测试通过渗透测试,检测零部件内部是否存在气体、液体或杂质,以确定其无泄露问题。
4.安全性测试4.1碰撞测试模拟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对零部件进行强度和安全性测试,以评估其在碰撞时的承载能力和保护能力。
4.2燃烧性能测试对零部件进行燃烧测试,以评估其在火灾等极端情况下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性能。
4.3声响测试通过声学测试对零部件进行评估,以判断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噪音和共振问题。
5.可靠性测试5.1可靠性试验对零部件进行长时间的使用试验,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2寿命试验通过模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对其进行加速老化和寿命试验,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
机械工程中塑料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机械工程中塑料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例如汽车零部件、家电产品等。
塑料的力学性能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塑料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拉伸强度测试拉伸强度是衡量塑料材料抗拉断能力的指标之一。
拉伸强度测试通常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
首先,将塑料样品制备成标准尺寸,然后将样品夹于两个牵引夹具之间。
通过施加拉力,逐渐增加载荷直到材料断裂。
测试过程中,记录下拉力和拉伸位移的变化,从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
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二、冲击韧性测试塑料材料的冲击韧性是衡量其抵抗冲击破坏能力的指标。
常见的冲击韧性测试方法有夏比冲击强度测试和缝合剪切冲击强度测试。
夏比冲击强度测试使用夏比冲击强度试验机进行,将样品定位在夹具中央,在弗拉尔奇试样上以标准速率施加冲击载荷,通过测量样品破裂后的能量吸收来评估材料的冲击韧性。
缝合剪切冲击强度测试则是采用剪切冲击试验机进行,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缝合剪切冲击强度,评估材料的冲击性能。
三、硬度测试硬度是一种衡量材料硬度和抗刮伤能力的物理性能参数。
常见的塑料材料硬度测试方法有巴氏硬度测试和仪表硬度测试。
巴氏硬度测试是通过将巴氏针尖压入材料表面,根据巴氏硬度计示数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仪表硬度测试则采用仪表硬度计进行,常用的仪表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等。
四、刚度测试刚度是指材料对应力的抵抗能力,对塑料材料而言,刚度直接影响材料的承载能力、变形行为等。
常见的刚度测试方法有弯曲刚度测试和剪切刚度测试。
弯曲刚度测试通过施加弯曲载荷,测量材料在不同弯曲跨度下的挠度来评估材料的刚度。
剪切刚度测试则是通过测量材料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和应力来评估材料的刚度。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中塑料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对于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拉伸强度测试、冲击韧性测试、硬度测试和刚度测试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塑料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机械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掘锚一体机组的设计与力学特性分析

煤矿掘锚一体机组的设计与力学特性分析煤矿掘锚一体机组是掘进新开采面的主要设备,也是煤矿钻探工作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钻采工作的顺利完成。
为了改善掘锚一体机组设计和性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以一种新研发的煤矿掘锚一体机组为例,进行设计和力学性能分析,为将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掘锚一体机组构造特点煤矿掘锚一体机组有4部分组成,分别为主机、锚机、挖沟机、拆沟机,其中主机为一体机组的柱式构架,由支架、架杆、活动和固定轴承组成,特点是构架的强度大、自重轻、抗倾覆较强。
锚机安装在主机的底部,由弹簧杆、滑轮、挡板等零部件组成,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挖沟机安装在锚机上,由挖沟机底座和挖沟器组成,可以有效地完成挖沟工作,并能准确控制挖沟深度,操作稳定性好。
拆沟机安装在挖沟机上,由拆沟机头和手柄组成,能迅速完成拆沟工作,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能。
二、煤矿掘锚一体机组的设计煤矿掘锚机一体机组的设计应考虑到机组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保证机组有足够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首先,根据煤矿新开采面的工作组合,设计出合适的机组结构形式,确定主机的结构尺寸,使之符合机组自身重量和负载要求。
其次,按照机组性能及使用要求,确定各个零部件及其尺寸和重量,特别是弹簧杆、滑轮、挡板等组件的尺寸和质量,以确保机组的滑动性能比较稳定,工作可靠性高。
最后,根据机组的结构形式、尺寸和重量等信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E)对机组进行静力学分析,以确保机组结构各部分不会产生裂纹、变形和破坏等现象。
三、煤矿掘锚一体机组力学特性分析煤矿掘锚一体机组的力学特性分析主要包括掘锚机组的动态分析、结构强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和性能分析等内容。
其中,掘锚机组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转动惯量和转动刚度,这两项性能是掘锚一体机组有良好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在结构强度分析方面,应对机组的各个零件进行强度试验,以确定部件本身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考虑掘锚机组的承载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和损坏现象。
轮胎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

轮胎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而轮胎的动态力学性能则是衡量轮胎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探究轮胎动态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和优化途径。
一、轮胎动态力学性能分析方法1. 实验法实验法是评价轮胎动态力学性能的常用方法,在实验中可以对轮胎的滑移、溢出、横向力、滚转阻力等性能进行测试。
常用的实验设备有滚筒试验机、角动量试验机、会车试验机等。
滚筒试验机是一种用于测试轮胎滚动阻力和抗侧滑性能的设备,可以模拟不同的道路情况,比如湿滑、干滑、铺设不同路面材料的路面情况。
角动量试验机则是一种用于测试轮胎抗旋性能的设备,主要测试轮胎急弯时的旋转惯量和动态响应特性。
会车试验机则是一种用于测试轮胎湿滑道路行驶性能的设备,可以模拟不同的湿度和道路情况。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轮胎动态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数值模拟法可以采用有限元法、多体系统动力学法等,将轮胎的力学性质抽象为数学模型,再进行仿真模拟。
在仿真中,可以调整轮胎材料、结构、路面情况等参数,对轮胎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优化。
二、轮胎动态力学性能的优化途径1.材料优化轮胎的材料包括胶料、钢丝和纤维等,材料的优化可以提高轮胎的强度、耐磨性、抗老化性能等。
例如,采用新型材料如硅橡胶、低能损耗材料等可以提高轮胎的抗磨损性能。
2. 结构优化轮胎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轮胎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例如,采用更高强度的胎面和侧壁结构、增加胎纹深度、优化轮胎胎面和侧壁的纹路形状等可以提高轮胎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
3. 设计优化轮胎设计的优化可以提高轮胎的性能和降低轮胎的制造成本。
例如,通过改变轮胎尺寸来减少轮胎胎肩的应力集中,提高轮胎抗侧滑性能;通过优化轮胎胎面和侧壁的纹路设计,来提高轮胎的抗滑性能和降低轮胎噪音等。
4. 模拟优化数值模拟法可以用于轮胎动态力学性能的优化,通过对轮胎结构和材料参数进行仿真模拟,可以评估轮胎的性能指标并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从而提高轮胎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降低轮胎制造成本。
低碳钢和铸铁力学性能分析

低碳钢和铸铁力学性能分析题目: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分析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号:xxxxxxxxxxx 姓名:专业班级:xxx 指导老师:xxx 日期:2019年4月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分析作者:xxx作者单位:255000 山东理工大学摘要: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抵抗能力。
由于载荷形式的不同,材料可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塑形、韧度、疲劳强度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零件设计、材料选择及工艺评定的主要依据。
本文主要讨论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在拉伸和压缩情况下的影响。
关键词: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一)材料微观组成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几乎决定了外在性能,所以要了解研究材料的性能必须深入研究材料的组成成分。
而研究材料的组成成分需要从下面这张铁碳合金相图说起。
这张图记录了奥氏体在在不同温度下的恒温转变时组成成份和物质状态的变化。
低碳钢是指碳含量低于0.3%的碳素钢;铸铁是指碳含量在2.11%-6.69%的金属,其中用于拉伸和压缩试验的铸铁为灰口铸铁,成分一般范围为Wc=2.5%-4.0% Wsi=1.0%-2.2% Wmn=0.5%-1.3%Ws≤0.15% Wp≤0.3%。
低碳钢经过奥氏体转变的基体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灰口铸铁的基体是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
铁素体和工业纯铁相似,塑形韧性较好,强度硬度较低。
渗碳体是一种复杂的间隙化合物,硬度很高,但塑性和韧性几乎为零,是钢中的主要强化相。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常见的形态是两者呈片层相间分布,片层越细强度越高。
铸铁中的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其中渗碳体较多,脆性大,硬度高,塑形很差。
12(二)拉伸试验12A :奥氏体 F:铁素体 P:珠光体 Fe3C:渗碳体 Ld:莱氏体δ:固相区 L:液相区1低碳钢碳含量较低,请强度硬度低,塑形较好,拉伸实验结果3如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对应应力大小分别为ζe、ζs、ζp,材料的变形程度逐渐变大。
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

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评估材料的质量及可靠性,为工程工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一、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1. 强度测试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常用的强度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拉伸试验是最为常见的强度测试方法,它通过施加拉力来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和伸长性能。
压缩试验则通过施加压力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缩性能。
剪切试验用于测试材料的抗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性能。
2. 硬度测试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永久变形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这些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并测量压痕的大小来评估材料硬度。
3. 韧性测试韧性是材料在受力作用下抵抗断裂或破坏的能力,常用的韧性测试方法有冲击试验、弯曲试验等。
冲击试验通过在标准温度下施加冲击力来评估材料的韧性。
弯曲试验则通过施加弯曲力来测试材料的弯曲韧性。
二、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标准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ISO为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工程和科学领域的组织,它制定了许多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相关的标准。
例如ISO 6892-1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ISO 6506-1标准则规定了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测试方法。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例如汽车行业的ISO 16750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元器件的耐久性和环境要求,电力行业的IEC标准则规定了电力设备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3. 国家标准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和工程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例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228.1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一般要求,GB/T 231.1则规定了金属材料硬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三、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意义与应用1. 材料选择与设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工程师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指标,从而选取最合适的材料用于特定工程设计。
力学性能 概念

一,强度定义:金属材料在外力作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按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用弯强度等,工程常用的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出。
机械上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
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的强度一般可以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和蠕变、胶合强度等项目。
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材料学上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根据受力种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材料、机械零件和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失效的能力。
强度包括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两方面。
强度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
狭义的强度问题指各种断裂和塑性变形过大的问题。
广义的强度问题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时还包括机械振动问题。
强度要求是机械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材料强度:指材料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各种力学性能指标。
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应力状态,载荷性质、加载速率、温度和介质等。
1、按照材料的性质,材料强度分为脆性材料强度、塑性材料强度和带裂纹材料的强度。
①脆性材料强度:铸:钦钢等塑性材料断裂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它在卸载后不能消失,也称残余变形。
塑性材料以其屈服极限为计算强度的标准。
材料的屈服极限是拉伸试件发生屈服现象(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变不断增大的现象)时铁等脆性材料受载后断裂比较突然,几乎没有塑性变形。
弹簧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优化

弹簧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优化弹簧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零部件,在许多机械装置和设备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储存和释放力量,具有稳定和可靠的特性。
本文将从弹簧的力学性能出发,探讨弹簧的设计优化。
一、弹簧的力学性能分析弹簧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恢复力的特性。
首先,我们来分析弹簧的变形特性。
弹簧的变形是由于外力的拉伸或压缩而引起的,它的变形量与外力成正比。
弹簧的变形可以通过胡克定律来描述,即弹性变形与外力成线性关系。
但是随着弹簧变形的增加,弹簧的刚度会发生变化,这称为非线性变形。
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弹簧的刚度变化,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弹簧的变形特性。
其次,我们来分析弹簧的恢复力特性。
当外力消除后,弹簧具有恢复原状的能力,这是由于弹簧储存了一定的弹性能量。
我们可以通过胡克定律来计算恢复力,即恢复力与变形量成线性关系。
然而,实际情况中弹簧的恢复力并非完全线性,而是存在一定的非线性。
这是由于弹簧的材料性质以及变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弹簧的非线性恢复力进行分析,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弹簧的力学性能。
二、弹簧的设计优化在弹簧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追求弹簧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优化弹簧的材料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因此会对弹簧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弹簧,以使其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变形和恢复力特性。
其次,我们需要优化弹簧的结构设计。
弹簧的结构包括弹簧线径、螺距、圈数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优化可以使弹簧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例如,增加弹簧的线径可以增加其刚度,从而提高弹簧的负荷能力;调整弹簧的螺距可以改变弹簧的刚度和变形范围等。
因此,在设计弹簧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参数的优化,以使弹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弹簧的加工工艺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例如,采用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弹簧的强度和韧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负荷能力和耐久性。
机械零件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分析

机械零件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分析一、引言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效率。
而机械零件的性能则与其材料组织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角度对机械零件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的关系。
二、材料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 晶体结构材料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力学性能。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六方晶系、正交晶系等。
不同的晶体结构对于其强度、韧性和硬度等性能有直接影响。
2. 晶粒大小晶粒大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晶粒越小,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但韧性相对较低。
相反,晶粒越大,韧性越好,但强度和硬度则相对较低。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平衡晶粒大小的影响。
3. 相结构材料中的相结构也是影响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是指在化学成分相同的情况下,晶体或非晶体的固态结构。
相结构的不同会对材料的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4. 化学成分材料的化学成分直接决定了其性能。
不同元素的加入会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碳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因此,在材料的配方设计中需要考虑化学成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三、力学性能与材料组织的关系分析1. 强度与组织材料的强度与其组织紧密相关。
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晶粒大小以及相结构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材料的强度。
例如,细小均匀的晶粒分布和相分布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
2. 韧性与组织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延展变形的能力。
晶粒大小、相结构的形状和分布等因素对材料的韧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晶粒越小,晶界的数量越多,能够增加材料的位错滑移路径,从而提高韧性。
3. 硬度与组织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和划伤的能力。
晶粒的大小、相结构的形状以及硬度相差较大的相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材料的硬度。
晶粒越小,位错移动的距离越小,从而增加了其硬度。
4. 耐磨性与组织材料的耐磨性是指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
晶体结构的稳定性、相结构的分布以及硬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材料的耐磨性。
42crmo力学性能标准

42crmo力学性能标准42CrMo力学性能标准。
42CrMo是一种优质合金结构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和工程结构。
它的力学性能标准对于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42CrMo的力学性能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42CrMo的抗拉强度为1080-1170MPa,屈服强度为930MPa,延伸率大于12%,硬度为217HB。
这些性能指标表明42CrMo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满足在高强度工作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其次,42CrMo的冲击韧性为≥78J/cm2,断面收缩率为≥55%。
这些指标反映了42CrMo在受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拉伸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保证了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42CrMo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经过正火处理后,42CrMo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均得到提高,同时保持一定的延展性和冲击韧性。
而淬火处理则能进一步提高42CrMo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延展性和冲击韧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总的来说,42CrMo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冲击韧性,使其在机械制造和工程结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其力学性能标准进行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和使用设计,以确保其性能的充分发挥和安全可靠的使用。
综上所述,42CrMo的力学性能标准对于保证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其力学性能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用和发挥42CrMo的优异性能,为工程和制造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力学性能标准

力学性能标准力学性能标准是指对材料、零部件或产品在受力作用下的性能指标和要求。
力学性能标准对于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力学性能标准主要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疲劳性能等指标。
首先,强度是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通常用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来表示。
强度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用途、工作环境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强度不足的问题。
其次,硬度是材料抵抗划痕、压痕的能力,通常用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等来表示。
硬度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范围、表面处理方式、使用环境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硬度,不易受到外部磨损而损坏。
再次,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通常用冲击韧性、断裂韧性等来表示。
韧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断裂形式、断裂机理、温度影响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受到冲击或挤压时不会出现过早断裂。
此外,塑性是材料受力后发生形变的能力,通常用屈服强度、延伸率、收缩率等来表示。
塑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成型方式、变形极限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塑性。
最后,疲劳性能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抗疲劳能力,通常用疲劳极限、疲劳寿命等来表示。
疲劳性能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组织结构、应力水平、循环次数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疲劳损坏而影响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力学性能标准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企业在制定力学性能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报告

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质量,并提供有关质量控制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对于整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持续的质量监测和改进非常重要。
2. 质量评估方法为了进行质量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2.1 产品抽样我们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汽车零部件样品,并对其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
2.2 功能测试我们对零部件进行了功能测试,确认它们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2.3 外观检查我们进行了外观检查,以确保零部件表面没有瑕疵、划痕或其他不良影响外观的问题。
2.4 耐久性测试我们对零部件进行了耐久性测试,模拟长期使用条件下的负荷和挑战。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评估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2.5 材料分析我们对材料进行了分析,以确保其符合所需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 质量评估结果基于以上的评估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质量评估结果:- 功能测试:所有抽样的零部件都通过了功能测试,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 外观检查:大部分零部件表面没有瑕疵,但有少量样品出现了划痕和小的不良问题,需要加强生产线上的外观质量控制。
- 耐久性测试:大多数零部件在耐久性测试中表现良好,能够承受长期使用带来的挑战。
然而,我们发现了一些样品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早期磨损或断裂的问题,这可能与材料质量或生产工艺有关。
- 材料分析:样品的材料分析结果符合预期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我们发现材料的密度存在一定的波动,这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导致的。
4. 质量改进建议和措施基于上述质量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质量改进建议和措施:- 外观质量控制:强化生产线上的外观质量控制,确保零部件表面没有瑕疵和划痕。
- 生产工艺改进:分析早期磨损和断裂问题的原因,并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零部件的耐久性。
- 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对材料密度的控制,确保生产的零部件在材料属性上符合要求。
- 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他们提供的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机械零部件失效机理与分析

机械零部件失效机理与分析引言机械零部件是构成机械设备重要组成部分,其失效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给生产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理解机械零部件失效的机理并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零部件失效的机理和分析方法。
一、机械零部件失效的机理机械零部件失效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疲劳失效在机械装置中,通常会不断受到交变的载荷作用,使得零部件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变化。
长时间内反复交替的应力作用会导致疲劳失效。
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是疲劳失效的重要原因。
2.磨损失效磨损失效是机械零部件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主要包括磨粒磨损、磨磨损和疲劳磨损等。
机械零部件由于长时间的摩擦会出现表面变得粗糙,导致零部件之间的相互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加速磨损过程。
3.材料腐蚀机械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介质的侵蚀,导致材料表面的腐蚀和损害。
腐蚀会使材料表面产生裂纹和孔隙,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最终导致失效。
4.过载失效过载失效是指机械零部件在超出其正常工作范围的载荷作用下发生力学性能的突然变化,从而导致零部件失常甚至破裂。
过载失效通常发生在突发事件或设计错误等情况下。
二、机械零部件失效的分析为了准确分析机械零部件失效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外观检查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零部件的外观是否有裂纹、变形或腐蚀等情况。
通过观察表面痕迹和形貌,可以初步判断零部件可能的失效原因。
2.材料分析通过对零部件材料的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可以判断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或异物存在。
这对于进一步了解零部件失效的原因非常重要。
3.断裂分析如果零部件发生断裂,可以进行断裂分析,分析其断口的形貌和特征。
通过断口分析,可以了解断裂发生的形式,如韧性断裂、脆性断裂等,从而进一步判断失效原因。
4.力学性能测试针对机械零部件的失效,可以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来检测零部件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参数。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是材料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与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力学性能1. 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强度高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等能力,常用来制造承重结构或需要抗外力作用的零部件。
2. 韧性: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情况下能够吸收能量的能力。
韧性高的材料能够在受到冲击或弯曲时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常用于制造需要抗冲击或吸能的零部件。
3. 延展性:材料的延展性是指材料在受力情况下能够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即能够被拉长或压扁。
延展性高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和适应性,常用于制造需要复杂形状或变形的零部件。
4. 脆性:材料的脆性是指材料在受力情况下发生断裂的倾向。
脆性高的材料容易发生断裂,常用于制造需要刚性和脆性的结构或零部件。
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弹性模量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
1. 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值。
杨氏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即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越强。
2. 剪切模量:剪切模量是指材料在剪切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剪应力与剪应变之间的比值。
剪切模量描述了材料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3. 泊松比:泊松比是指材料在受力方向上的拉伸或压缩与垂直方向上的应力变形之间的比值。
泊松比描述了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对材料的破坏和失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材料选择和应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的。
不同的材料在力学性能和弹性模量上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建筑结构和汽车零件等需要抗拉、抗压和抗冲击能力的领域。
2.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常用于制造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和纤维材料等需要复杂形状和变形能力的领域。
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分析

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分析精密机械零部件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设计与制造的关键在于保障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其中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提升工件寿命与性能方面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探讨表面涂层对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在机械零部件的运行过程中,摩擦与磨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而表面涂层在其中扮演着保护层的角色。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与结构,表面涂层能够有效降低工件与其它零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通过减小表面粗糙度和提高表面硬度,表面涂层能够有效减少工件与其它零部件之间的接触应力,从而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其次,我们来讨论表面涂层对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
精密机械零部件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载荷,而表面涂层的存在能够增加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通过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的高硬度涂层,表面涂层能够有效提高零件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表面涂层还能够提高零件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提高零件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表面涂层的应力分布对于零件的力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在制备表面涂层的过程中,涂层与基体之间产生的残余应力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涂层的脱落、开裂等问题,进而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需要仔细控制涂层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合理调整涂层的组分和厚度,以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
此外,表面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对于零件的力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表面粗糙度不仅会影响零件的润滑性能和磨损性能,还会对涂层的附着力产生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表面粗糙度都会导致涂层的附着力下降,进而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在涂层制备过程中精确控制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以确保涂层与基体之间的良好结合和减小磨损。
总的来说,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与结构、优化工艺参数和控制表面粗糙度,我们能够有效提高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从而提升零件的寿命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Q F
FQ A
58
在剪切面上,假设切 应力均匀分布,即
剪切变形的特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相 距极近;在此力作用下,发生错动。 挤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两个零件在接触表面上相互压紧的现象
59
4.6 扭转
扭转变形是杆件一种基本变形,以扭转为 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轴。
BC段
F
0 FN 2 F2 F1
25
F4
CD段
FN 2 F1 F2 10 20 10kN Fx 0
FN 3 F4 25kN
10
x
2、绘制轴力图。
40
目录
4.4.4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杆件应力的概念 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两根粗细不同的杆件, 在大小相同的拉力作用下,细的杆件比粗的杆 件容易被拉断。杆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否破坏, 不仅和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有关,还和杆件的粗 细——截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FN [ ] A
剪切强度条件:
Q [ ] A
利用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以下三类强度问题:
•校核强度:已知外力, ,A,判断是否能安全工作?
max
F ? A
•截面设计:已知外力,
,确定杆件的截面尺寸
•确定承载能力:已知A,
,确定
Fmax A
51
例6
压力机在物体C上 所施加的最大压力为 150kN,已知立柱A和 螺杆B所用材料的许 用应力[σ]= 160 MPa,螺杆B的螺纹小 径d1=40 mm。试校核 螺杆B的强度,并设 计立柱A的直径。
52
解:
1. 校核螺杆的强度 F1=150 KN =150×103N
7
2.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working capability): 机械零件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 影响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factors): 载荷:工作能力又称为承载能力。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机械零件的强 度和机械零件的刚度。
8
3.机械零件的强度(strength)
61
扭转
• 受力特点: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一
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T。 • 变形特点:各横截面形状大小未变,只是绕轴线发生 相对转动。这里,将两个横截面相对转动的角度称为扭 转角,用φ表示,其物理意义是用来衡量扭转程度的。
FN 2 20 103 2 2 6 A2 15 10 89 106 Pa 89MPa
56
目录
FN 2 45° B
F
x
4.5 剪切
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等值、反向、互相平行且距 离很近的力称剪力,构件受到剪力作用情况称为剪切。
57
两块钢板通过铆钉连接,在外力作用下,铆钉 在截面将发生相对错动,称为剪切面。
F1 F1 4F1 4 150 10 1 2 119 MPa [ ] 2 2 A1 d1 d 1 40 4
3
该螺杆满足强度要求。
53
2 截面设计: 两立柱A受拉,其总拉力F1=150kN, 单根立柱所受拉力为F2 = F1/2=75kN
F2 D F2 [ ]....则.... A2 A2 4 [ ]
42
正应力
FN A
式中:
FN
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横截面上的轴力 —横截面积
43
剪应力
式中:
Q A
Q
A
— 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 横截面上的剪力 — 横截面积
44
应力的单位
为 N / m ,又称帕(Pa),在实际应用 中这个单位太小,因此常用兆帕 ( Mpa)或吉帕(GPa)。
l
6
41
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直杆受拉或压时的内 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通常把总应力P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是沿截 面法线方向(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正应力 或法向应力,以表示 ; 另一个是沿截面切线方向(或平行于截面)的分 量,称为剪应力或切向应力,以表示 。
车床主轴变形,工件圆柱面被加工成圆锥面,降 低工作精度。主轴轴承偏磨, 降低寿命。
15
刚度问题
16
刚 度 问 题
17
5. 设计机械零件必须满足的要求
有的机械零件以强度为主
有的机械零件以刚度为主
有的考虑耐磨性、稳定性、可靠性、温度等。
Hale Waihona Puke 184.2 杆件的基本变形
拉伸和压缩变形 剪切变形 扭转变形
2
D
4F2 [ ]
4 75 10 3 24.4mm 160
可取直径D=25mm
54
例6
A
图示结构,试求杆件AB、CB的应力。已 知 F=20kN;斜杆AB为直径20mm的圆截面杆, 水平杆CB为15×15的方截面杆。
1
45°
B F F
解:1、计算各杆件的轴力(设 斜杆为1杆,水平杆为2杆)用 截面法取节点B为研究对象
塑性变形:外载荷去掉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强度:指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破坏 或过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9
强度问题
10
1999年1月4日,我国重庆市綦江县 彩虹桥发生垮塌,造成…
40人死亡;
1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
11
12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脚上的力量
12500N
37
例2:计算杆件的内力并画轴力图。
F
1
2
F
A
a
1 B
3F
C
3
解: 由平衡方程: Fx 0 AB段
2
a
a
3
D
FA1 F 0 FA1 F
FA2 2F
F F F
FA
1 1
FA1
2 2
BC段 CD段
FA3 F
F F
FA2
3F
3 3
FA 3
F
x
F
2F
38
画图步骤
1 分析外力,判断对哪段分析方便 2 对每一段取截面 3 以截面右侧(左侧)部分为分析对象,建 立平衡方程。 4 确定轴力的大小和方向(符号) 5 做图
39
已知:F1=10kN;F2=20kN; F3=35kN;F4=25kN;
例题3
试画出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A
1
B
2 C 2
3 D
F1 F1 F1
FN kN
1 F2
F3 3
F4
解:1、计算各段的轴力。 AB段
0 FN1 F1 10kN
x x
FN1 FN2
F
F2
FN3
10
6000N 4500N 3000N 3500N 假设人体重量为750N
13
4. 机械零件的刚度(rigidity)
弹性变形(elastic distortion): 外载荷去掉后可以恢复的变形. 刚 度:指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 过大弹性变形的能力。
14
外载荷去掉后能恢复变形,但变形过大超过了 限度,导致机械不能正常工作。
26
变形的基本形式
弯曲
(bending)
27
弯曲实例:火车车轮轴
28
变形的基本形式
组合受力
29
4.3 杆件的内力与截面法
1.内力的概念 外力:作用在杆件上的载荷和约束力。 内力 :杆件在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的外力作用下,杆件内部各质点间要发生相对位 置变化,从而引起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抵 抗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变形或断裂,这种力叫 做内力。
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求任意截面I—I处的内力(轴力)。 解:列平衡方程:
X 0
P N1 0
N1 P
如果算出的为负值,说明实际的方向与事先假设的方 向相反。
36
4.4.3 拉压杆件的轴力图
为了表明轴力沿杆轴线变化的情况,用平行于 轴线的坐标表示横截面的位置,垂直于杆轴线 的坐标表示横截面上轴力的数值,以此表示轴 力与横截面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称为轴力图。 (1)轴力图的位置应和杆件的位置相对应。轴 力的大小,按比例画在坐标上,并在图上标出 代表点数值。 (2)习惯上将正值(拉力)的轴力图画在坐标 的正向;负值(压力)的轴力图画在坐标的负 向。
⑶ 表面失效:磨损、腐蚀和接触疲劳等都会导致零件表面失效。
5
1. 主要失效形式(failure classes)
(4)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
例如带传动发生打滑、齿轮传动噪声过大等。
带传动(tape handler)
6
1.主要失效形式(failure classes)
(5)松动(联接) (6)泄漏(容器、管道) (7)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8
根据失效的准则,将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通 称为极限应力, u 用表示。
为了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一般把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系数n,作为设计时 应力的最高限度,这个构件能够安全工作的最大应 力,称为许用应力 。
[ ]
u n
n称为安全因数
2. 强度条件
拉压强度条件:
2
45
例4一阶梯形直杆受力如图(a)所示,已知横截面面积 为 ,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1)计算轴力,画轴力图 利用截面法可求得阶梯杆各 段的轴力为 : F1=50kN,F2=-30kN, F3=10kN,F4=-20kN。 轴力图如图(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