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责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责任

1、通信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意义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由来己久。二战以来,随着科技发展、生产社会化加深,以企业为核心的经济力量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同时基于公司治理引发的劳工问题、消费者问题、环境问题等关涉公益的问题也频频增多,逐渐引起社会、政府、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局部性的市场竞争逐渐扩展

到全球性、全方位的竞争。全球化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一方面,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导致了市场整合状况和竞争规则的必然差异,增加了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交易规则的不统一、不规范导致部分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目标,利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法律空隙、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忽视企业社会责任,造成较多国际性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何看待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当前各国经济发展中理论界、实践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移动等大型国企经济影响力的提歹,通信企业影响力将越

来越多地渗透到政府和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对通信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我国具有典型性,研究通信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对我国整体大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有借鉴意义。

2、企业社会责任感

2.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我国的传播,与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一致。从90年代中期开始,在华跨国公司的“工厂守则”运动在中国肩动,家乐福、耐克、锐步等跨国公司对其供应商开始进行社会责任审核。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翻译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中国的理论界,主要是法学界,从法律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代表性观点如下:

刘俊海博士认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卢代富博士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我国台湾地区刘连煜博士在其<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一书中将公司社会责任认定为营利性公司之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对于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性之后,该公司应以社会公众之利益为导向而不计较营利之义务。

在我国政府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企业社

会责任的概念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引起了政府、企业与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2005年10月我国《公司法》做了重大修订,新《公司法》在追求股东价值的同时,强化了社会责任。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公司制的现代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强制性规定的基本商事法律。

2.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从以上对企业责任发展路径的描述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发展,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经济责仟扩展到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正如美国学者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指出:“公司的基本责任是在遵守社会契约的前提下行使权力,而这种契约是不断变动的,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同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的。”

在当今,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虽然不同的组织、学者对

于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各有所侧重,但其核心内涵是可以确定的,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牛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2.3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产生后,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企业广泛认可并实践,最初发展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民间团体及责任消费运动推动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企业逐渐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而开展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活动。于是跨国公司通过制定实施生产守则加入到推动力量中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挑战,欧美国家政府、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也开始重视和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立了相关机构和组织,采取措施,社会责任的发展开始呈现多种力量共同推行的局面。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实践,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赢利至上

从1950年至1973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余年间持续稳定增长,年平

均增长率达4.9%,远远超过1870年至1913年的2.6%的增长率,开创了被称之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绝大部分企业奉行的是“盈利之上”宗旨,认为“在自由社会中,企业仅存在一种、而且是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旨在增加其利润”,这时期,消费者的关注点只是单一关心产品质量。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一90年代:关注环保、人权、劳工

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人权和劳工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的关注点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一些涉及绿色和平、环保、社会责任和人权等的非政府组织以及舆论也不断呼吁,要求社会责仟与贸易挂钩。迫于日益增大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欧美跨国公司纷纷制定对社会做出必要承诺的责任守则,或通过环境、职业健康、社会责任认证应对不同利益团体的需要。比较典型的案例是:1979年,三英里岛事故之后,美国核工业创建了核能运

行协会,在内部对这一行业实施标准和监督;80年代,强生公司平安度过扑热息痛危机。这主要得益于其创始人罗伯特·伍德·强生于1943年撰写的公司规范;1984年,发生印度旁遮普邦毒气事故后,美国成立了化工行业责任倡议会;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导致美国和欧洲一系列核能组织联合创建了世界核能发电站协会。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责任运动兴起

1991年,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在被攻击其产品是利用“血汗工厂-制度生产而被新闻媒体曝光后,为挽救其公众形象,率先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此后,在劳工和人权等组织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许多知名品牌公司,如通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