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国际礼仪与塑造国家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国际礼仪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特别是针对一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本文首先概况分析了国际礼仪的作用,再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从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两方面考量国际礼仪对国家形象战略的影响,呼吁人们重视践行国际礼仪,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向世人展示更好的自己。
【关键字】国际礼仪;中国;国际形象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素来重视礼仪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扬,已为我们积淀下来众多宝贵的礼仪规范。孔子曾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足见礼仪对提高个人修养、实现以德治国的重要作用。进入到全球化时代,在不同文明之间的礼仪碰撞与融合中,现代国际礼仪规则得到丰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国际礼仪,即涉外交际礼仪,是指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国家或个人应遵循的行为规范1。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交往中,基本的国际礼仪是不可或缺的交际通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时代发展来说,全球化时代下,不同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国际交往中人们接触到风格迥异的不同地域文化成为必然趋势。了解国际礼仪,依循“求同存异、入乡随俗”的礼仪规则,尊重不同风俗习惯,才能顺应发展潮流,使文化得以多元发展,让世界更具包容的胸怀。
对于国际关系来说,国际礼仪是可以体现国家及领导人的政治态度与时局解读,是一种政治信号。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周恩来总理为改善中美关系,曾两次主动向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握手,表达了一个泱泱大国的自信风范和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无政府状态不可改变,但国际社会却不能失去秩序,宏观上,国际社会已依照实力对比,有秩序地进行竞争与合作。细节中,则需要国际礼仪作为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重要补充,对国家与个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保证国与国之间关系构建和发展的有序性。
对于个人来说,尤其是专门从事外交事务的工作人员,衣衫整齐,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外在表现能反映一个人内在的素养,更易给人好感,这样的外交官能
1张明明:《国际礼仪的理论探讨》,《理论前沿》,2008年第9期。
更好地代表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发挥作用。活跃于外交舞台上的众多外交官们无不是重视自身仪表的,他们睿智雄辩、智勇双全,为国家争得利益与荣光。资深外交官沙祖康从来深思熟虑,与人交往,热情内敛,即使国家形象遭到诋毁,也会依照礼仪原则,与人据理力争,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尊重了国际规范。
对于主权国家来说,首先,熟悉并遵循国际礼仪,“按套路出牌”,将符合自身需要的礼仪规则为自己所用,扬长避短,规避限制自身发展的条件,从而使国家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其次,遵守国际礼仪,可使国家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其风貌,扩大国家影响力,促进国家间相互了解,消除不必要的误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尊重国际礼仪、尊重他国文化的国家,才可以得到他国的信任和世界的肯定,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使国家更具信服力和威望,以获得更广阔地发展空间。
维护一国国际形象,从本质上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是一国综合实力的反映,也是国家利益博弈的手段,甚至可将其看做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礼仪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外交政策和活动中,通过践行国际礼仪,开展“人文外交”,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必将使中国国家形象得到良好体现,成为中国实现战略崛起的重要保证。
首先,应明确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建国以来,依据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国家形象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正如胡锦涛在2005年联大发言所说,“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2多极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机遇,全球性问题的亟待解决使和谐理念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中国坚持“主权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并致力于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各国都能协调发展。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在十七大报告中定总结中国国家形象为:对内要树立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形象;对外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树立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形象。具体而言,中国应当是政治上爱好和平的民主国家、经济上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文化上尊重多元化的文明国家,以及社会上追求公平正义的和谐国家。他们所致力于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在总体2/jhsb/html/2009-09/25/content_350779.htm
上呈现出理性、务实、温和与坚定的特点。2011年年初,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出现在美国最繁华的商业区——纽约时报广场,这部中国形象宣传片中既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精英人士,也有代表市民文化的普通百姓,人们彬彬有礼,其乐融融,既反映了中国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敢,树立了繁荣富强、进取拼搏、民主自由、追求和平的中国形象。
其次,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有效维护并推广国家形象,使之持续长久,让更多人信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国形象不能在朝夕间建立,却可能毁于一旦,需要我们的点滴积累和周密部署。
在日常交往中,通过积极的公共外交,贯彻国际交往惯例,以和谐发展为宗旨,加强国家间良性互动,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展示一个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近年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国际盛事。外国人看到了欣欣向荣地北京城,居民热情有度,城市清洁环保,奥运会开幕式恢弘大气。一个古老文明而又开放、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发出友好的信号,这让国人倍受鼓舞,为世界所瞩目。
另外,国家形象还需在危机时刻得到有效维护。危难关头是最考验一国潜力的时刻,一国形象可在危难中得到迅速的转变。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奥运火炬传递受阻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对不同价值观的包容;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我们看到了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在损失经济收益的情况下,担负起节能减排的重任,并为使大会取得实质性进展而辛劳奔波的真诚。危急时刻也是一国践行国际礼仪的好时机。2010年9月中国渔船被撞事件中,中国中央政府保持了高度清晰冷静的头脑,不为群众激昂亢奋的民族情绪所左右而盲目采取极端态度,以区域安定为重,从国家大局出发,依据国际法和通用规则,反复与日方大使及代表沟通,了解事情真相及其态度,同时,向日本当局“表达严重关切,……提出严正交涉”3,化被动为主动,促使日本无条件放人,令日本鲁莽之举不攻自破,内阁颜面大失。
国际礼仪虽不如国际法威严而肃然,也不比道德更令人自制而内化,但是,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国际礼仪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外交领域,倡导践行国际
3/chn/gxh/tyb/fyrbt/jzhsl/t738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