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文章来源:人民网文章作者:孙薇发布

时间:2008-03-04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

网络环境

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接受新闻联播节目采访,会不会是被“摆布好的木偶”?这些疑问得不到解答,网友们心里急呀!于是有了“人肉搜索”,于是有了“深度恶搞”。①

这样的辩解只停留在事件现象层面,远远没有涉及到这起事件的本质。这起事件从本质上说,属于典型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迄今没有科学的定义,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1.参与网民数量成规模,事件在网络上有相当大的声势;

2.它的实施方式主要是发动网民调查出当事者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对其行为进行道德审判,经常伴随侮辱、漫骂等语言暴力;

3.它侵犯了当事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给其生活造成相当大的不便.

“网络暴力”现象畅行于WEB2.0时代的中文互联网,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暴力事件当属“高跟鞋虐猫事件”,主人公虐待猫咪的行为引起了网民的公愤,在网络追缉令的强大攻势下,丢掉了工作,付出了代价。当时的人们还为网络时代的舆论力量之强大,欣

喜不已。继而,网上追缉令越来越频繁,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私密,甚至涉及到私人情感(比如“铜须门”事件),事件的真实客观性得不到保障造成了一系列冤假错案(比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在思考这些事件时,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暴力”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下文我将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解读。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提出的“场理论”为我们探究网民行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根据场论,行为必须用个体的心理场来解释.勒温在场理论中提出了重要的概念“生活空间”(life space).生活空间指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即行为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比普通的刺激——反应模式更能真实地反映受众心理的复杂性、变动性和主观能动性。②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对“网络暴力”成因从网民、网络环境两方面作尝试性的分析。

一、网民

参与“网络暴力”的网民,可以分为发起者、响应者两类,发起者发布消息有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利用网络舆论强势去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出于道德、正义感,替他人声诉。因为发起者是个例,所以笔者将着重分析作为响应者的大多数网民的心理特征。

1、集体无意识与道德审判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分析心理学用语。它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集体无意识”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强调人类的共性,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意愿,他认为人们表现出了大体相似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回到“网络暴力”,首先不论发布者披露的事件真实与否,至少它触动了大众的神经,引起了公愤,否则不会有大规模的人自发参与。大多数网民都秉持一颗善良的心,出于正义感而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为何网民都对事件有强烈的愤慨呢,这是缘于人类的共性,比如对真善美的颂扬,对乱伦、残忍行为的批判。拿“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来说,发布者披露了小女孩被后妈凌辱后的图片,还配发了添油加醋的说明,让普通网民看得揪心,无一不想为小女孩出气,所以谩骂“恶毒后妈”。

有人拿出于正义心、道德感为自己所参与的“网络暴力”辩解,认为“网络暴力”是个伪命题。其实不然,道德审判的确有净化社会环境、弘扬正气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道德和法律,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没有道德支持的法律是无法实施的法律,仅靠法律调整,不靠道德调整的社会将是极其暴虐和专制的社会;但是我们要看到法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法治既规定着社会主流道德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又决定着道德实现的程度。因此,作为法治社会的一员,我们应有的共识就是在表达自己的道德观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否则对他人的道德审判不仅是不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网络暴力”现象虽然发生在网络,但它是民众“道德审判”的传统在网络上的折射。集体无意识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地方引起的反响会不尽相同。拿“铜须门”事件来说,起因是一个丈夫发帖,谴责妻子与游戏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有一夜情,并公布了两人的网络聊天记录和铜须的QQ号。他的帖子很快激起了热烈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