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夏清河

一、必须突出一线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改革当前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

当前学校管理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把本应处于学校核心地位的教师压在了最底层,无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学校中最核心的人应该是教师,他们应该是学校中最受尊敬的人,其它的管理人员应是服务于这个群体,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一心一意扑在教学和研究上,而不是被大量的假、大、空的材料和会议所干扰。

要真正实现懂教育的人办教育,在学校这个层面上,学校的校长和中层应该完全由教师民主选出,他们要上课,由教师对他们进行考评。校长和中层只有被剥除了特权,定位在普通教师,才能破除当前形式主义泛滥、功利思想严重、瞎折腾的现象。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要通过全体教师的表决,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二、修改《教师法》,明确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保证教师的教育权。

国家一刀切式的治理体罚学生问题,没有想到会导致今天教师的不敢“作为”,学生犯了错,教师打不行、骂不行、说不行,学生在学校学不好还不行。作业布置多了不行,学生不完成,教师还说不得,最后考试考不好还不行。再加上一些伪专家,部分官员、校长,把家长定位于教师的衣食父母,教师是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教师哪里还有什么尊严!

试问:怎么算体罚?打一巴掌算体罚,还是点一手指头算体罚?既然没有

规定,谁还敢动学生?教师只要碰着学生了,那可不得了,从校长到中层,要提上当事教师亲自上门道歉,直到家长和孩子满意了。就在前几天,我们学校一位教师因为学生上课维持纪律,摔了一根粉笔,反弹到了一个学生脸上,他的家长来到学校,简直要扇教师的耳光。还有前不久学生杀教师的事件,这些现象的发生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深思。

教师的惩戒权不能废,但是对于惩戒时的"度"怎么掌握,国家应该出台细则,而不应该一刀切式的废掉。比如,学生犯严重错误后,教师只能用很小的木棒打手心,不能超过5下或10下;学生站立不能超过20分钟等等。教师行使惩戒权时,应该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伤害孩子。

三、修改《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小学班额上限,解决班额超大问题。

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超载班”现象,尤其是城区重点学校更为严重,“超载班”的存在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教室内学生活动交流空间太小,集体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学生身心健康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威胁,学生连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成了奢望。从教师的角度来年看,学生过多,教师组织教学困难,教师进行学生管理、学生辅导、作业批改等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量增加,给班级活动的组织带来较大的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时间,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个性和特长的空间,学生全面发展无异于纸上谈兵。

严格控制班额,减少每班学生数量,不仅是对教师身心的关怀,让他们不再每天从事超负荷的劳动,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内在质量,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造成城区小学班容量普遍“超载”的因素较多,但根本原因还是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美国小学的班额一般在16~20人左右,最大班额的哈佛大学附小

是每班35人左右。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班额也都在25人左右,而且,欧美小学的教室面积及空间一般是我们的2倍左右。”要解决“超载班”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校舍供给和教师编制,落实教育经费,公平配置教育资源。

四、建议取消教师职称评比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社会制度更替已司空见惯。大凡一个制度,无论开始实行时有多么优越,但推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很多弊端,以至于最终被废弃而由新的制度代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弊端表现在:

1、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普遍搞重点中小学。这些重点中小学都在城里,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刚开始评定职称时,有的农村中学连一个高级教师名额都没有,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而已,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罢了,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在给教师评定职称以前,原本教师还不那么刻意追求进城,进重点学校。而评定职称以后,由于到城里,到重点学校容易评上高级职称,所以大家就一窝蜂地挖掘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拼命往城里挤,往重点中小学钻。结果造成大量活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迅速集中到城里,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

现在各地又实行教师职称编制管理,根据各地编制管理的文件精神,不仅继续维持这种现状,而且更有所加剧。长此以往不仅城乡教育严重失衡,连城里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对教师都不公平了,还谈什么教育公平。如此发展下去,教育公平就会成为仅仅

说说而已的空话,成为与时俱进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而已。

2、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极大地妨碍了“教育合力”的形成,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

职称分高、中、低,按照职称获得的物质待遇当然也有高、中、低之分了。教师也食人间烟火,当然也要讲求物质利益,人人都希望获得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应该而没有评上相应职称的教师,难免会大失所望、伤心、泄气,从而降低广大教师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不与职称成正比,能力低资历浅业绩差而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评上高级职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能力资历深业绩突出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也不在少数。这种状况,广大教师非常清楚,我们的一些教育管理的官员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职称确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环。现在又来培训各级骨干教师,被培训的骨干也与职称、年龄等条件挂钩。有的被学校推荐上去的骨干原本既不是学那个专业,也没有教那门学科,仅仅是有必备条件的职称和年龄恰当,外加其自愿报名以及学校领导的青睐就获得了各级骨干教师的资格而参加培训,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那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了。如此一来,教师被职称和骨干分成了三、六、九等,哪里还能形成什么“教育合力”,哪里还会有什么教育效果呢?

3、给教师评定职称,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

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是教师不小的支出,当然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可观收入了,职称考试也就成了有关政府部门创收敛财的渠道。

由于教师中、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每年到了评定职称的时候,各位有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