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切线野处方剂量点的选择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放疗切线野处方剂量点的选择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1-21T16:00:50.4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作者:沈文同金冶宁[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对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运用治疗计划系统设计不同的处方剂量点,通过剂量分布的比较,得到哪一个处方剂量点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为国内外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上海 200025

摘要:目的对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运用治疗计划系统设计不同的处方剂量点,通过剂量分布的比较,得到哪一个处方剂量点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为国内外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乳腺切线野加楔形板的半野照射技术,首先行CT模拟定位,然后利用PLATO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计划,添加15°楔形板作为组织补偿。在中心层面上设置四种剂量参考点:1、两切线野间距(S)的中点;2、S垂直等分线上胸壁-肺交界处;3、S垂直等分线上h/2处(h-乳房高度);4、PTV中心即S垂直等分线上w/2处(w-射野宽度)。分别给予各参考点处方剂量5000cGy,分割次数25次,经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后评估。对PTV,比较Dmean、标准差SD、V105%、V110%;对肺,比较患侧肺的V20、V30、V40。对于总体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剂量参考点设在PTV的中心,最接近处方剂量5000cGy,靶区的剂量变化最小;靶区的V105%、V110%最低,剂量热点最小,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最好。同时剂量参考点设在PTV的中心,患侧肺的V20、V30、V40最低,对患侧肺损伤最小。结论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应选择在PTV的中心,本研究结论可作为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剂量参考点的选择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保乳术后放疗;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点;剂量分布;剂量均匀性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比例已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且发病率还在不断的提升。近年来保乳术比较流行,而更关键的是术后根治性放射治疗,它作为保乳术后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是预防局部复发的主要手段。有些学者[1]对保乳术后的放疗进行了探索,保乳术后全乳根治性放射治疗一般采用全乳腺切线野对穿照射技术,有的时候附加一定角度的楔形板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乳腺切线野常规采用源轴距方式照射,它的剂量分布应乳房大小、射线能量、剂量参考点的不同、射束调节方式(楔形板、补偿材料)和射束权重的不同而变化[2]。这些变化会对治疗效果(如局控率、生存率、美容效果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肿瘤局控率和乳房美容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总剂量、分次剂量、照射体积、化疗次序和手术过程[3]等。但是放疗的剂量很重要,尤其是超过50Gy的那部分剂量对乳房的美容效果有直接影响,剂量热点可能导致较差的美容效果,而剂量冷点则可能导致较低的肿瘤控制率,即使剂量的微小变化(+5%~-5%)也可以改变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保乳术后患者进行计划设计,设置不同的剂量参考点模式,经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后,在保证靶区达到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对计划靶区PTV,比较靶区平均剂量Dmean、105%等剂量线的体积V105%、110%等剂量线的体积V110%、标准差SD;对肺,比较患侧肺接受20、30、40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V30、V40等指标来分析不同剂量参考点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进而要选择哪一个处方剂量点才是最佳的治疗模式,得出可信的结论,为规范国内外保乳术后乳腺切线野剂量参考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材料:英国医科达公司PLATO计划系统、Oncetra医生工作站、visir放疗网络、Precise直线加速器、飞利浦philiphsCT模拟机。随机选择30例接受乳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年龄29~57岁,中位年龄41岁,其中左乳癌患者17例,右乳癌患者13例。以上设备、材料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

1.2研究方法: 1.

2.1 CT模拟定位患者取治疗体位:仰卧位,用真空袋固定,在CT机下平静呼吸行扫描,扫描范围包括整个乳腺并在上下界至少外放3cm,以完整包括全部邻近正常组织器官如肺、心脏、对侧乳腺等。

1.2.2 靶区勾画全乳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定义为完整乳腺组织、胸肌间淋巴结和乳房下的胸壁淋巴引流区,前界取在皮肤表面下0.5cm;PTV在CTV基础上内界和外后界各扩大7mm,前界仍在皮肤表面下0.5cm,上下界各扩大2cm,后界扩大7mm,但除外肺组织。

1.2.3计划设计采用传统上的乳腺切线野加楔形板的等中心半野照射技术。乳腺切线野的上界为患侧锁骨头下缘,下界乳房皱襞下2cm,内侧缘取体正中线,外侧缘取患侧腋中线。使用PLATO计划系统进行设计,根据上下界可以确定切线野的中心层面,在中心层面上、射野方向观下设置乳腺切线野,调整机架角及机头角大小,找到最优化的内、外切线野入射角度,完整包括靶区;使射野中心轴通过内、外侧缘;射野中心轴前方切过的肺组织不超过2cm;射野中心轴走向与胸壁平行。同时调整射野大小,使射野前界在乳腺皮肤表面外再露空1.5cm。利用准直器将下半野挡去。内、外切线野均添加15°楔形板作为组织补偿,使射野中心层面的剂量分布尽量均匀。射线选用6MVX线,内、外切线野等剂量权重照射。在中心层面上选取四种乳腺切线野处方剂量参考点:1、两切线野间距(S)的中点;2、S垂直等分线上胸壁-肺交界处;3、S垂直等分线上h/2处(h-乳房高度);4、PTV中心即S垂直等分线上w/2处(w-射野宽度)。四种处方剂量参考点(dose reference point,DRP)分别简称为DRP1、DRP2、DRP3和DRP4,分别给予各剂量参考点处方剂量50Gy,分割次数25次。

1.2.4 计划比较各计划完成之后,分别进行比较。对PTV,比较靶区平均剂量Dmean、105%处方剂量的体积V105%、110%处方剂量的体积V110%、标准差SD。对肺,比较患侧肺接受20、30、40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V30、V40。

1.2.5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于总体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2结果 .1 研究数据由于数据量庞大,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举出实验数据。本研究设置乳腺切线野的四种处方剂量参考点,同时进行组织密度不均匀性校正,经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计算采用适应性卷积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