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 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 关系。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有 区别的。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一般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是有区别的。
二、教育学的学科分类
从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教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 的科学。它在科学史上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较晚的一门学科。 赫尔巴特在创立教育学体系时,就意识到理论与应用的分化问题。 因之他把教育学划分为“教育学的基础”和“一般教育学”(方 法论)以及教育技能(教育学的特殊方面)等三部分。 继赫尔巴特之后,赖因发展了教育学体系。他把教育学划分为历 史的教育学和系统教育学两部分,而在系统教育学中又划分出基 础论和实际论两大分支。赖因的划分明显的是把应用教育学划分 为实际论部分。然而同时又承认属于理论教育学。
马卡连柯,前苏联教育家。十月革命后创办“工学团”,对流浪儿和 少年违法者进行了成功的教育改造工作。他的教育文艺名著《教育诗》 (1933~1935年出版)总结了“工学团”的教育经验。他以 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总结了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的 实践经验,提出了“平等影响”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教育”的错 误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推进了教育 科学化的进程。
第一章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功能
内容提要: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 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相对为划 分萌芽、独立形态和科学教育学形成三个 阶段。 3.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具有重要的意 义。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方法是理论 实际。
第一节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从语源上看,教育学( Pedagogy )一词是从希腊语 Pedagogue , 既教仆派生而来的。古希腊把照料、陪送年幼奴隶主子弟来往于 学校,并帮助他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奴隶称为教仆。可见,教育学 就是如何照管儿童的学问。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 去 使 用 Pedagogy 逐 渐 转 向 了 使 用 Education 一 词 , 教 育 (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已由 Education取代了Pedagogy。不过在欧洲地区,两词仍区别使用: 把“教育”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理解为研究 教育儿童的学问。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 规律的一门科学。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 1670)撰写了《大教学论》(又译为《大教授 学》、《大教育学》)。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可以 堪称为“学”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这部名著的宗旨 是为了“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 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 彻底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 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 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开掘了 对教育学这门科学进行专门研究的先河,初步勾勒了 这门科学的研究范围和知识框架。一般认为这是教育 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成功地把科学分类的客观性原则同发展原则有机统一起来了。恩格
斯的这一分类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把握科学和学科体系结构及 其演化规律的指导思想。
纵观科学的发展,无论如何分化,从门类结构(即一级结构)上看,都 不外是基础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部分。自然科学如此, 社会科学也是同样。
教育学从一级结构上看也应是分为教育学基础理论科学、教育应用科学 和教育技术科学三大分支。教育学基础理论(过去人们习惯称为总论、 概论、原理)应当独立基础理论学科。教学论、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 等均应划为应用学科。科学的应用须通过技术,所以教育方面的各科教 学法、教育技术学等作为教育技术学科也就成为教育学的另一个大的分 支。这样,教育学的各门学科性质也就明确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 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 《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 精湛的论述。
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也有着丰富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 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都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 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 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 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 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 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 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 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 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 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 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 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 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 作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 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 义。 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M· F· Quintilianus,35—96)写的《论 演说家的教育》(这本书大约写于公元 90年前后,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 1415年在瑞士圣· 高尔女修道院藏书楼,被著名的古籍搜集家波尔齐奥· 布 拉秋利尼(1330—1459 )发现。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1776~1 841)。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教 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著。因为在这本书中,不仅包括了管理、教 学和训练等几个部分,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 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而且从其理论基础来看,包括了心理学和 伦理学,基础较为殷实,并以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 等问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于 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继康德 之后,对教育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便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开 设教育学讲座之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为此,在西方 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看做是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把赫尔巴特的教 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一些重要著作:
英国洛克(1632~1704)的《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1712~1778)的《爱弥儿》 法国爱尔维修(1715~1771)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齐(1746~1827)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德国福录倍尔(1782~1852)的《人的教育》 英国斯宾塞(1820~1903)的《教育论》等
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夫人和战友,根据列宁的指示 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年出版), 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 第一本书。
加里宁,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对共产主 义教育问题发表过许多演讲和论述,汇编成《论共产 主义教育》。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 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革命性变革,特别是 在社会科学方面,开创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对于教育科学来说,同样是一个新的开端 —— 使教育学 走向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亲自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 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综合技术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对资产阶级教育观念和理论,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为工人阶级子弟争取受教育权进行斗争,以及对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教育的设想和预见等,给无产阶级教育事 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保证了教育内容的高度科学性。
百度文库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根据已有的资料考察,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 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弗兰西斯· 培根(156-—1626)。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对“各种科学作了百 科全书那样广博的观测”。并且按照科学的内在特点, 对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范围进行了认真考察。 其中,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 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当今世界即将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 自身也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些都为教育学的分化和综合创造了有 利条件。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我们如果仍再坚持教育学无分化的 综合,使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性质混同,这样必将阻碍教育学的 进一步发展。
教育学应如何划分? 恩格斯曾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原则,就是按照物质运动形式的区 别及其固有次序来进行分类和排列的。正是根据这一原则,恩格斯
人类的教育形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说明:
从纵向上看,有落后原始的原始教育现象,有以四大 文明古国为核心的古代教育现象, 1640 年英国兴起第 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人类生产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飞跃 为采用半机械化的形式进行生产,继而便产生了近代 社会、近代教育,现代社会、现代教育乃至今天的当 代教育现象。
教育学基础理论是基础理论学科。教学论、德育原理以及学校管理学等 是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学科,它们将要创立各自的应用理论和应用 技术以指导教育实践。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指自从教育成为人类独立的社 会活动之后,伴随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经验的日 益增多,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 总结和概括,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的政治、 哲学等思想中有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和说明。如中国古 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 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 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性: (1)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 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的存在物;(2)教育现 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 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 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 (3)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 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
从横向上看,其形式有: (1)学校教育,即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特点是: 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 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 (2)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 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家庭成员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 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 用:奠基性、感染性、针对性、长期性、灵活性、社会性。 (3)社会教育,广义的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 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 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有两大类,一是 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二是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 (4)自我教育,指人们自我组织的自学活动和设施以及自 省、自修行为。 (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 心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