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里德曼(1912~2006)
生平简介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1912年7月31日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移民的家庭。1932年获得罗特格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从1962年起为该校保罗·斯诺登·罗素讲座功勋教授,1977年退休后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弗里德曼几乎一直在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还在其他很多著名大学讲过学,在美国财政部等政府机构任过职,1969~1971年当过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弗里德曼1967年任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1970~1972年任蒙特·配勒林学会会长。他还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员,获得很多著名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1980年曾来中国访问,受到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2006年11月16日,弗里德曼在旧金山病逝,享年94岁。
弗里德曼的著述很多,他的最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资本主义与自由》、《通货膨胀:原因与后果》、《货币最优数量和其他论文》、《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自由选择》(与他的夫人罗丝·弗里德曼合著)。由于弗里德曼在“消费的分析和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领导的货币主义学派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被称为“20世纪经济学的智慧巨匠之一”。
主要学术思想
弗里德曼的理论体系相当完整,涉及的范围很广,各个部分相互渗透,联成一体。他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既表明了他的哲学思想,又成了他的经济理论得以存在的保证。他对货币理论的研究不仅是他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也是借助他在其他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如消费函数理论的实例。
经济自由主义弗里德曼认为,自由主义的核心是坚信个人的尊严,坚信人们在不损害别人的自由的前提下,有根据自己的智能运用他们的能力和机会的自由。弗里德曼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它的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是通过自由市场中的私人企业的活动进行的,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自由体系,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条件。
弗里德曼主张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他认为政府的职能范围应受到限制,权力必须分散;政府只需扮演规章制度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他建议取消农业支持价格、进口关税和出口限制、最低工资立法和一系列的社会保险计划等。他反对累进税率,认为这种税率有很多弊端,主张代之以一种固定税率的所得税,对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人免税,实行一种所谓“负所得税”,即对收入低于法定标准的家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联邦补助金。
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弗里德曼赞同并详细论述了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实证经济学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研究“是什么”而不是研究“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它的任务是提出一个一般化的体系,用来预测客观情况变化的结果;它的作用的大小应该根据它提出的预测的准确性、范围、与经验的一致性的程度来判定。弗里德曼一再强调,只有经验才能对理论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验证的对象只应该是理论的本身含义,而不是理论所依据的假定真实性。
消费函数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关于消费取决于现期收入的假说与一系列的统计资料不符。弗里德曼在布拉第(Brady)和雷德(Raid)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永久性收入”,解释支出的消费函数理论。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永久性收入。永久性消费与永久性收入之间的简单关系是:永久性消费与永久性收入之间的比率对于所有的永久性收入水平都是相同的,但取决于一些变量,如利率、财富与收入的比率等。
弗里德曼认为,永久收入假说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主义。
在长期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由市场调节的经济只能实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所以,长期的停滞是必然的。但永久收入假说认为,财富与收入之比率W,是影响永久性消费与永久性收入之比率K的一个重要因素,且W的提高将导致K的提高。从而长期中不存在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必然性。
在短期方面,凯恩斯主义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引起的消费不足来解释经济波动,永久收入假说则认为,现期消费并不由现期收入决定,而由永久性收入决定。所以,当前消费与长期收入状况一致意味着当前消费中的较大部分是独立存在的,而较小部分被认为是取决于当前收入,其结果导致了较小的投资乘数及更为稳定的内在循环体系。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政策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的根据。
弗里德曼认为,他与早期数量论者及凯恩斯主义者的不同在于他创立了一种所谓的“名义收入货币理论”。这种理论没有对短期中名义收入的变化在价格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分割作任何假定,因此,名义收入的变化既可表现在产量变化上,也可以表现在价格变化上。弗里德曼为他的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了这种理论的动态特点和调节过程。弗里德曼指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长期的实际收入变化的作用无足轻重,但对长期的名义收入的变化却有决定性的意义,价格水平取决于经济中的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于短期的经济波动来说,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决定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主要因素,所以,“货币最重要”,货币存量的变化成为经济波动的起因。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化与收入的变化在时间上有一个迟延,这个迟延在长短上变化也很大,加上人们现在对引起这些变化的因素了解甚少,因此不能把变更货币数量作为抵消引起经济波动的其他因素的手段,而只能实行一种“货币增长率保持不变”的稳定的货币政策。在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上,弗里德曼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超过总产量的增长率时,通货膨胀便发生了,而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的原因是政府支出的快速增长、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和联邦储备银行的错误政策。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所谓自然失业率是一种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均衡的失业率。如果当局试图借助扩大货币供给把现期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价格变化便会高于预期,实际工资下降,雇主乐于增加产量,于是就业增加。但是,价格变化同时会影响预期,刺激名义工资上升,实际工资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失业率则被拉回到与一个较快的价格增长率相对应的自然失业率水平。这也就是说,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有在短期中才能存在,这种短期的交替关系不是通货膨胀本身造成的,而是价格预期暂时落后于通货膨胀的结果。一旦价格预期赶上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便失灵了。(景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