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众传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大众传媒,引领大众审美趋向

——大众传媒视野下文学批评的使命

杨琳

目前,大众传媒批评已经按照自己的操作规程加盟对文学作品的宣传和评价,而且出现多元参与的现象,其社会影响之广泛,信息容量之大,反馈速度之快,使得专业文学批评相形见绌。因而,面对大众媒体文学批评咄咄逼人甚至是先声夺人之势,文学批评家走向大众传媒既有着其内在的必然性,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文学批评走向大众传媒有着其内在的必然性。文学批评走向大众传媒,也就更加接近于大众,媒介的功能使批评的功能得以拓展。

任何时代,大众都离不开文学,正如文学离不开大众一样。文学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建立在大众与作品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传统的文学批评往往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和作家、评论家圈层,难免自说自话,甚至自我欣赏。而当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上占有自己的席位,并大有引领受众阅读、鉴赏的趋势时,文学批评的功能便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发挥。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由于媒体的大众化、互动性、时效性的特点,会更加具有亲和力、灵敏性,会更加及时地捕捉更多、更新的文坛信息。尽管有时稍显仓促、感性,或许有印象批评的痕迹,但正是这些批评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大大的缩短了。尤其是作为一门成熟学科,文学批评所积淀的独特的审美视角、理性剖析,感性诠释,加上大众传媒特有的受众更易接受的话语方式从而使文学批评更接近受众。可以说,媒体的功能使文学批评的功能得以扩展。同样,媒体的关注视野也使文学批评的关注视野突破了传统的纯文学的文本范畴。“文学批评的概念在90年代已经不再关注于纯粹的文学文本,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概念在90年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1)的确,当文学走向跨媒体呈现阶段,文学批评的审视对象也因此扩大到诸如对影视作品的评说、对网络文学的分析,甚至对流行歌曲的艺术与文化的审视。可以说,文学批评的视角已逐渐更加平民化、大众化,这对引导普通读者的审美活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使作品与受众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回馈机制,构建起批评的介入平台。

以往的文学批评更多地集中于研究刊物、各种学报之上,大多是在作品发表一段时间之后,以较为严肃、理性地方式加以评说,随着现代出版节奏的大大加快,文学批评的月刊、季刊的节奏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加之作品一经发表、出版,作者的使命也就随之完成,可供读者抒发感受,作者加以阐释的园地非常有限,批评与对话的媒介通道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要。而大众传媒上文学批评有相当数量的主要内容,恰恰是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大众传媒构建起了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平台,也为批评的介入提供了更直接的途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某部作品刚一问世,一系列评价、介绍文字就会涌上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甚至作品尚未出世,就已被评说者包装、定位。这些评论文章中,虽然有不少打上了发行宣传的烙印,但也不乏文学评论学家的“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接受者对作品的认可、感受,温和或者尖刻的评说,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反馈出来,通过媒体的桥梁达于作者、评论家,而针对这些反馈信息,作家、评论家又会给予相应的反映。其信息的不断回馈、交流,使读者、作者、评论者三方,达到空前的思想交融,形成良性互动的状态。接受美学所追求的文学接受的境界,在大众传播媒体所构筑的互动平台上得以成功实现。

第三、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正在确立自己特有的价值定位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许多人眼中是一种专业化的研究与表述,有着自己独有的不同于大众传媒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很难与大众媒体的通俗化和普及化相谐和。这也许正是近年来面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学批评的经典化、权威化遭遇挑战,以至“失语”的重要原因。而当文学批评走向大众传媒,当其目标受众范围不断拓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其批评宗旨的多元,话语体系的革命性转变。

在大众传媒的平台上,文学批评所扮演的角色既是阐释者,又是评判者;既是引导者,又是理论建构者。作为阐释者,他将文学文本、影视作品放在美学的、历史的、意识形态的的语境中进行阐释,启发受众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作品的价值;作为评判者,文学批评又以其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众多纷纭的作品进行艺术、审美、文化等价值评判,尤其重要的是,他的褒贬判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引导,有可能提供给受众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方法,这也许正是其作

为引导者的意义所在;作为理论建构着,大众传媒文艺批评并不是只注重时效性的应景之作,基于优良的学术传统,结合文艺理论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尤其是结合现实生活所提供的源头活水,并且汲取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不仅不会“失语”,而且还有可能在新的平台上列举新的结构,印证新的原理,确认、休整和完美现有的批评结构和原理,寻求更新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总之,面对在各种媒体以立体交叉的方式冲击下的受众,文学理论家们走出传统的专业刊物、讲台、沙龙乃至纯学理的批评束缚,走向大众传媒,开拓广阔的话语渠道,承担起引领大众审美趋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应成为目前文学批评的必然选择。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应具有审美属性和市场价值判断并存的双重属性,既保持有传统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又充分肯定文学在走向跨媒体阶段所呈现的旨在满足世俗的感性娱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不可忽视文学创作与接受的审美品位的提升,并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与视野体现批评的价值。可以说,文学批评通过传媒建立起与更大范围受众的对话,才能使批评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但就其本质而言,又绝不仅仅只是起沟通的作用。能动作用的发挥,决定了批评的价值与功效。这种能动作用,既作用于作者,又作用于受众。对受众而言,应尽可能地了解与把握他们的审美偏好、层次,使文学批评语言系统与受众语言系统对接,既以富有个性的审美视角,又以鲜活的表达方式读解鲜活的、多姿多彩的作品。而不是以经院式的晦涩的学理或搬用西方的评论语系、概念,来注解原本生动的作品;对作家而言,当文学批评真正走向大众,构建起与受众对话的平台,并迅速有效地获得反馈信息时,批评对创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文学批评不单单只满足于研究者的几篇论文,而是成为社会信息、学术评判的结合时,文学批评才能显现出强大的开放的、连锁的、直接的社会效应。

走向大众传媒的文学批评应具有强烈的精神建构特点,尤其是在媒体批评为市场所左右时,文学批评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则引领着大众审美走向,充当着精神守望者的角色。大众传媒由于商业性的渗入,难免夹杂着各种功利的渗透和制约,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更多挑战。意识形态趋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