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财801经济学“最高分”考研经验心得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上财801经济学“最高分”考研经验心得分享

最近在准备复试,偶尔看看论坛消息,看到论坛上许多学弟学妹需要过来人分享好的考研经验,但是有些经验分享中带有“商业营销”性质的文章,担心大家会被误导,之前我看过一位学长分享的,也曾这么说过,我想这次我也来帮助大家,真正给大家一些有帮助的复习经验和参考,希望大家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合理采纳,不得照搬照抄,那样的话万一不合适到时我心里就有罪过感。

介绍一下,我本科就读于“江浙沪”某二本学院理工科专业,经济学之前没学过。在经过近一年多的刻苦复习之后在今年2012年801经济学应试中,获得了经济学132分的成绩,应该还算比较满意的成绩,但就我所知今年进复试的高分同学大多在100~110分之间,考上财经济学过100分看样子非常不简单,录取的很多也就这个成绩左右,都说财大压分等,但是我个人觉得是为了平衡考试区分度,能够有利于选拔吧,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压分的话大家都一样,最终还是一样,从我考的情况来看,上财经济学确实有些另类,和普通学校考经济学不一样,人大、央财都考很多名词解释和分析等,注重记忆,但是上财的题目很活,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对于理解能力较好的理工科学生比较有利。不过这几年就我对财大真题分析来看,经济学水平明显要求比以前高,之前我模拟都能基本上全对,结果考试才132分,说明在经济学水平方面上升很多,而这点却对跨专业的理工科不利,很多经济学术语我们得慢慢学,而且答题规范和思维模式等也需要根据经济学文科思维来…总的而言,现在上财经济学需要文理科综合思维,缺一不可,希望这些“鄙人拙见”能够给后来的一点提示,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好成绩,平时复习的好并不代表一定能考高分。

我的高中同学这次也参加了上财考研经济学,不过他比我惨,之前复习他都是感觉游刃有余,平时都能考个120分以上,可能因为他有些骄傲,也可能因为上财命题确实出人意料,最终居然只考了92分,查分一看,小题目倒确实蛮高的,大题居然基本上没有得分,据说今年上财阅卷比以往严格很多,导致很多都和预期的差很多,所以改的严格,大家都严格,相对而言还是一样的。考研看重的是相对成绩,所以不能以为平时学的好就肯定考得好……说到这,这就类似英语,很多六级过了的考研不过40多分,而有些四级都没过,考研却能考70多分,所以还望大家不骄不躁,积极备考才行啊。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稍微总结下,考财大经济学一定要高效复习,否则几千页的课本看的都死去活来,更别说拿高分,考研是和别人竞赛,学习效率高一点,平时书多看一点,争取做得比别人快一点,准确率高一点,或许就这么不知不觉比别人高出很多分呢。好像这几句话是去年一位高分学长分享的,我记得在哪看过,想不起来了,后来我也是这样要求自

己的,最终证明这几句话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整天上网,多用心复习,如果感觉自身效率太低,而又必须一次考上的话,那可以找找看看什么资料等能够帮助自己,不管怎么说,一定得宁缺毋滥,我发现现在考研竞争很激烈,考研资料也相当杂乱,搞得都不知道选择什么好,所以如果能够找到针对性最强的资料,就好好吃透,一定能够把财大拿下的,千万不要整天上网找经验找资料等,这样太费时间,单独花一两天好好找找,多对比分析看看,什么感觉对自己比较合适,什么资料针对性强,什么资料对自己提高复习效率有帮助的,确认好后就专心复习。

不过说到这,我倒是想再提提,我发现我们确实很喜欢逛考研论坛,这里也成为一些“商业营销”的宝地,为争夺此地,有互相诋毁的,有很多“托”,这样更加歪曲了事实,甚至很多学弟学妹确实被误导,我的建议是:对于论坛的各类流言蜚语,希望大家不要太在意,对于一些带有“营销性质”的经验分享,大家权当一种参考,毕竟说实话,如果没有他们为我们研究那么多好资料,我们也很难提高复习效率的,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仔细去对比考察,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看到论坛有人诋毁就看都不看,大家要记住,我们是在选择最好的资料来帮助自己考研,又不是任凭别人摆布,别人说不好,我就看都不看,那这样也注定是无法发现最有价值的东西的,考研之所以很多人失败,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什么都没有主见,这种随波逐流一般都容易成为“分母”,所以对于那些真心希望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千万记住“认真选择和鉴别”。这个社会确实因为科技过于发达,让我们变得更加懒惰,想考研居然连考研方面的资料信息等都懒得去对比考察,就听“学长”“学姐”,他们说的都是准确无误的,绝对没有任何错误的。但是,我在这里要告诫大家,我们给大家的经验和推荐真的只能是一种参考,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最终花的是父母的钱,是帮助自己考研,自己人生自己做主,怎么能不加思索直接照搬照抄呢?

或许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我本来就是第一次考研,没有任何经验,不参考过来人的,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呢??好的,那我来帮大家分析如何选择和鉴别资料等: 首先,对于资料,要看“新旧”,也就是是不是最新的,或者来说是不是按照最新形势编写的资料。举个我们都有所了解的“复习指南”为例,这本书我是有所研究的,据说是2007年编写的,当初说是赶出来的,错误量大到惊人,然后一直都卖的还好,因为之前我们也找不到能这么配套的指南,所以只能用这本。但是,这么多年来居然还是和原版的差别甚微,除了经过错误勘误,好像实质性的内容没有改变,导致现在这本书价值不大,我当初就是知道这点就直接买上年的,很便宜,然后基本上全对,感觉对我帮助太小,可能确实是因为过时了,题目太简单导致的。对于出这种书籍的,大家就要想想,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做

到“与时俱进”,说白了这是为了赚钱懒得改的态度去出版的,居然和教材的版本一样,新版就是样子变了,内容基本不变,而且价格还在增加,建议如果不是很看重外观的,买上一年或者前几年的,保证90%以上的内容一样。而且我还发现,特意拿我的老版和我同学用的新版对比下,多了点其他学校真题,但是很少,就这么点变动,说明出书的机构严重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时代,必然被社会所淘汰,拿过时的东西来对付现在的考研,估计真的是够呛,大家说是不是有些道理??以此类推,我估计这种不求上进的机构,其他的也都是以此类推,所有的都是“本质不变”,外貌有一点点改变,还望大家注意!

其次,对于资料的针对性,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国家的考试都是属于应试,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针对性复习获得高分而录取,所以其中必然存在很多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一般都能如鱼得水,没有想通的,怎么复习都想不明白,甚至考完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这就是正确答案??这说明思维模式不对,如果很想考上的,这个一定得想办法解决,否则就算很努力,到时考完也显然是白费功夫,平时的题目都想不通,考研的那就……所以存在一些捷径和技巧,因而资料的针对性很关键,一定是选择针对应试较强的资料,这样复习效果明显改善。这里举个政治的例子,都说任的五个序列很不错,很经典,但是我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不排除编写的确实还不错,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研究,就是发现应试针对性太差,一般应试针对性强的有个典型特征“薄”和“精”,如果资料很厚,什么都涵盖了,那复习起来效率再高也得至少全部看几遍才能掌握吧,这种显然会导致效率低下;如果资料不精,都是泛泛而谈,那么这种怎么抓得到核心点?唯有薄才能说明这本书是融合了各类资料的精华才会这么薄,考研应试如果考前还是抱着几百页的笔记甚至几个序列在那背,那么这种肯定不适合应试的,考研时间少,为了战胜对手那就靠的是应试能力。

再次,对于资料的科学性,也就是这些资料编写的合理和科学性,前面的都做到了,但是有些不专业的人编写的话那伤害就很大了,所以为了评价资料的科学性,得从编写资料的主体和编写时所参考的资料这些客体去总体分析,主体可以是研究生博士生老师教授等,客体就肯定得是和上财经济学相关的考研复习资料,有些是主体写的很明确,客体一笔带过;有些是主体含糊不清,客体写的很明确,这都是不够完善的表现,最终那就只能是通过审核资料的样本或者是去书店看看等方法方式,自我查看,不用担心因为自己经济学水平不高看不出来,你只要用心去看看写的资料,基本上能够看明白的,毕竟这些资料是给普通考生备考的资料,一般正常人都能看明白。不能什么事情都想着找专业人士给自己分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事情需要自身去鉴别的,否则以后怎么在社会立足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