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合集下载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d5e1818cdaef5ef7ba0d3c34.png)
5.69 7.00 7.50 8.30
30 R.05
5.62 6.17 7.51 8.80
40 R.05
6.22 6.78 8.05 9.39
钢及不锈钢
7.20
6 钢及不锈钢
注明(单位:mm )以上所有括号外的数值为折弯扣除,括号内的为折弯系数(扣除+系数=2X材料厚度)
展开计算方法:①所有折弯边的外尺寸和-折弯数X扣除=展开长度 ②所有折弯边的内边直线长度总和(R〈0.5忽略不计)+折弯数X系数=展开长度
R.05
3.06 3.78 4.41 5.10
3.14
3.29
3.00 3.44
3.74
2.5 LF2-M铝板
钢及不锈钢
4.5(+5.5) 4.13
4.43
3.5 钢及不锈钢
6.40
LF5-M铝板
3
紫铜板
5.5(+7.5) 4.90 4.50
钢及不锈钢
4.74
5.03
4
紫铜板
钢及不锈钢
4.5 钢及不锈钢
6.10 6.35
8.20
6.40
5
紫铜板
折弯扣除表 (折弯角度为90°)
V槽宽
厚度
内R 材料
0.5 钢及不锈钢
6 R.05 1.10
7 R.05 1.18
8 R.05 1.25
10 R.05 1.41
12 R.05 1.56
R2.5
16 R3.5
R.05
R4.5
25 R3.5
0.8 钢及不锈钢 1 LF5-M铝板
钢及不锈钢
1.49 1.60 1.74
1.56 1.82
30 R.05
5.62 6.17 7.51 8.80
40 R.05
6.22 6.78 8.05 9.39
钢及不锈钢
7.20
6 钢及不锈钢
注明(单位:mm )以上所有括号外的数值为折弯扣除,括号内的为折弯系数(扣除+系数=2X材料厚度)
展开计算方法:①所有折弯边的外尺寸和-折弯数X扣除=展开长度 ②所有折弯边的内边直线长度总和(R〈0.5忽略不计)+折弯数X系数=展开长度
R.05
3.06 3.78 4.41 5.10
3.14
3.29
3.00 3.44
3.74
2.5 LF2-M铝板
钢及不锈钢
4.5(+5.5) 4.13
4.43
3.5 钢及不锈钢
6.40
LF5-M铝板
3
紫铜板
5.5(+7.5) 4.90 4.50
钢及不锈钢
4.74
5.03
4
紫铜板
钢及不锈钢
4.5 钢及不锈钢
6.10 6.35
8.20
6.40
5
紫铜板
折弯扣除表 (折弯角度为90°)
V槽宽
厚度
内R 材料
0.5 钢及不锈钢
6 R.05 1.10
7 R.05 1.18
8 R.05 1.25
10 R.05 1.41
12 R.05 1.56
R2.5
16 R3.5
R.05
R4.5
25 R3.5
0.8 钢及不锈钢 1 LF5-M铝板
钢及不锈钢
1.49 1.60 1.74
1.56 1.82
折弯系数表
![折弯系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7d070cebe518964bce847c8e.png)
折弯系数表一、目的
为了统一本公司所有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以方便加工。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薄板类和圆钢类的展开
三、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
1.薄板类的展开尺寸计算方法。
1.1 展开尺寸公式L=A+B-K(如图1)
1.2镀锌板、电解板和不锈钢板与冷轧板的系数一样。
1.3铝板与铜板的系数一样,系数是冷轧板相对应料厚和角度的系数再减0.2,如冷轧板δ
2.0折弯90°
的系数是3.4,则铝板或铜板δ2.0折弯90°的系数是3.2,以此类推。
1.4压死边的展开尺寸公式L=A+B-0.5δ(如图2)
1.5压台阶的展开尺寸公式L=A +0.3δ(如图3)
2.
3.在实际工作中如系数表没有与之对应的系数,则用插入法计算。
4.以上系数表适合于折弯内圆角≤δ或φ,>δ或φ则按中性层计展开尺寸。
5.本公司数控折弯机最长可以加工2950mm,最高可以加工270mm。
四、本系数表的有效期为下一个新的版本出现为止。
五、本系数表于2004年5月18日起开始实施。
本系数表起草单位:广州天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系数表最终解释权:广州天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系数表起草人:
本系数表审核人:
本系数表批准人:。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详.doc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详.doc](https://img.taocdn.com/s3/m/71d024dca45177232e60a2b5.png)
V10 90
2.7 3.2
7
120
1.3 1.6
150
0.5 0.5
V12 90
2.8 3.4 4.1
8.5
30
0.5 0.6 0.7
45
1.0 1.3 1.5
60
1.7 2 2.4
120
1.4 1.7 2.0
150
0.5 0.6 0.7
V14 90
4.3
10
120
2.1
150
0.7
V16 90 120 150
V18 90 120 150
V20 90 120 150
V25 90 120 150
V32 90 120 150
4.5 5.0
2.2
0.8
4.6
2.3
0.8
4.8 5.1
6.6
2.3
3.3
0.8
1.1
5.7 6.4 7.0
2.8 3.1 3.4
1.0 1.0 1.2
7.5 8.2
4.0
1.4
11 13 14 17.5 22.0
寸
V4
1.4
2.8
V6
1.6
4.5
V 2.4 3.1
5.5
V10
2.4 3.2
7
V12
2.4 3.2
8.5
V14
3.2
10
V16
3.2 4.0 4.8
11
V18
4.8
13
V20
4.8
14
V25
4.8 5.4 6.0
17.5
V32
6.3 6.9
22.0
fname=折弯系数文档
![fname=折弯系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00a2746ad02de80d4d84052.png)
锐角:
2.37 2.05 1.48 1.03 0.61
厚度 2
90
角度
90 90 3.38 90 92
折弯系数
3.48 3.68 2V108A 4.1 3.32
下模
2V128A 2V168A 2V258A 2V128A
94 96 97 97.3 100 101 101.3 102 105 105.15 108.4 109 113 115 116.6 120 129 132.7 135 137.2 135 140 142 146 148 150 153.4 157.4 162 170 84 84 75 78 60 65 80 45
2.5(实 2.4)
12(30 度)
30 45 60 75 90
1.2 1.8 2.4 3.2 4.4 PVC
3
16
1 折弯系数表适用相应的材质、料厚、角度,不符合表中的料厚、角度可用下表 计算:相应角度的折弯系数=料厚*对应角度的倍数
角度 料厚 的倍 数 60 1 65 1.1 70 1.3 75 1.5 80 1.6 85 1.7 90 1.8 95 1.6 100 1.4 105 1.2 110 1.1 115 1 120 0.8 125 0.7 130 0.6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3.17 3.02 2.95 2.94 2.69 2.65 2.59 2.45 2.45 2.29 2.23 2.03 1.94 1.87 1.71 1.34 1.22 1.12 1.03 1.12 0.89 0.76 0.7 0.65 0.56 0.46 0.34 0.17 3.12 3.18 2.69 2.86 1.99 2.23 2.92 1.4
常用材料90°折弯展开系数表
![常用材料90°折弯展开系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18dfecf3856a561253d36f17.png)
0.48
0.30
0.48
0.48
1.5
R=0.2\0.5
0.53
0.53
0.38
0.60
0.60
R=1.5
3.30
3.30
3.30
3.30
3.30
R=2.0
4.08
4.08
4.08
4.08
4.08
2.0
R=0.5
0.70
0.70
0.50
0.80
0.80
R=1.5
3.61
3.61
3.61
3.61
3.61
材质
料厚
折弯R角
展开系数
SUS
3
R0
0.2倍T
R1.5
3.35(相当于中性层偏移约0.25T0
R2.0
4.33(相当于中性层偏移约0.25T0
*4.33
5.03
5.03
备注:
1.“无”表示暂无此料厚的材质;
2.“R”表示折弯内弯R角,当R=0.2,R=0.5时,以R=0展开;
3.以上数据计算依据来自《展开设计计算标准》:
R=0时:
对于铁件(GI,CRS,EG等)a.当0.3<T<1.5时,K=0.4T;b.1.5≤T时,K=0.35T
*对于SUS,0.3<T<3.0时,K=0.25T(薄材:T≤0.3时,K=0.35T)
材质
GI
CRS
SUS
AL
CU(含C7521,C5210)
料厚
0.2
R=0.2\0.5
无
无
0.07(仅薄材)
无
0.07(仅薄材)
0.3
R=0.2\0.5
0.30
0.48
0.48
1.5
R=0.2\0.5
0.53
0.53
0.38
0.60
0.60
R=1.5
3.30
3.30
3.30
3.30
3.30
R=2.0
4.08
4.08
4.08
4.08
4.08
2.0
R=0.5
0.70
0.70
0.50
0.80
0.80
R=1.5
3.61
3.61
3.61
3.61
3.61
材质
料厚
折弯R角
展开系数
SUS
3
R0
0.2倍T
R1.5
3.35(相当于中性层偏移约0.25T0
R2.0
4.33(相当于中性层偏移约0.25T0
*4.33
5.03
5.03
备注:
1.“无”表示暂无此料厚的材质;
2.“R”表示折弯内弯R角,当R=0.2,R=0.5时,以R=0展开;
3.以上数据计算依据来自《展开设计计算标准》:
R=0时:
对于铁件(GI,CRS,EG等)a.当0.3<T<1.5时,K=0.4T;b.1.5≤T时,K=0.35T
*对于SUS,0.3<T<3.0时,K=0.25T(薄材:T≤0.3时,K=0.35T)
材质
GI
CRS
SUS
AL
CU(含C7521,C5210)
料厚
0.2
R=0.2\0.5
无
无
0.07(仅薄材)
无
0.07(仅薄材)
0.3
R=0.2\0.5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ebd269d1f34693daef3ecd.png)
0.5
1.4
V8
2.4
1.5
8
0.9
2.5
2.75
2.3
0.5
1.6
6
2.55
8
2.65
2.0
12
3.4/3.3
3.55
3.1/3.15
1
2.3
12
3.8
16
4.0
2.5
16
4.5/4.2
1.15
4.2
1.15
2.9
12
4.6
16
4.8
3.0
16
/5.1
4.75/4.8
1.55
3.2/3.4
R1,V16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详)
注:以上折弯系数(K)是在折弯内角(R)为0.5--1.0左右时的侧量值,当折弯内角改变时,系数改变,一般,内角增大,系数增大。
针对现有材料测试折弯系数数据如下:
料厚
槽宽
铁料(SPCC/SECC)折弯系数
不锈钢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子来表示)有关系。
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2)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Y因子公式:Y=K*(π/2)。Proe中Y因子默认为0.5。
铝料(AL)折弯系数
45°
90°
135°
90°
45°
90°
135°
1.4
V8
2.4
1.5
8
0.9
2.5
2.75
2.3
0.5
1.6
6
2.55
8
2.65
2.0
12
3.4/3.3
3.55
3.1/3.15
1
2.3
12
3.8
16
4.0
2.5
16
4.5/4.2
1.15
4.2
1.15
2.9
12
4.6
16
4.8
3.0
16
/5.1
4.75/4.8
1.55
3.2/3.4
R1,V16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详)
注:以上折弯系数(K)是在折弯内角(R)为0.5--1.0左右时的侧量值,当折弯内角改变时,系数改变,一般,内角增大,系数增大。
针对现有材料测试折弯系数数据如下:
料厚
槽宽
铁料(SPCC/SECC)折弯系数
不锈钢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子来表示)有关系。
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2)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Y因子公式:Y=K*(π/2)。Proe中Y因子默认为0.5。
铝料(AL)折弯系数
45°
90°
135°
90°
45°
90°
1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5.53
4.0
R1,V25
6.7
4.5
R1,V25
7.3
6.0
R4,V32
9.7
8.0
R4,V60
14.25
8.5
R4,V60
15.2
9.0
V50
16.7
热镀锌板系数(由样开组于2002-6-17提供)
1.0
排折弯系数:
V12
V16
V25
V32
V60
2.0铜板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
如图2中钣金的展开长度L=L1+L2+L3
L2=(π/2*R+Y*T)θ/90
其中π=3.1415,R为钣金内侧折弯半径,T为钣金厚度,θ为折弯角度(单位度)
常用材料Y因子和K因子数值:
材料:软黄铜、铜,Y因子:0.55,K因子:0.35。
材料:硬黄铜、铜、软钢、铝,Y因子:0.64,K因子:0.41。
每折一道弯,便减去一个折弯系数.
铝料(AL)折弯系数
45°
90°
135°
90°
45°
90°
135°
0.6
4
R1=1.2/R0.2=1.0
R1=1.2/R0.2=1.0
0.8
6
0.35
1.6
0.25
1.0
6
0.6
1.8
0.4
1.85
0.6
1.8
0.25
1.2
4
1.95(HCR025)
8
0.75
2.2/2.0
2.25
0.75
2/1.9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详)
注:以上折弯系数(K)是在折弯内角(R)为0.5--1.0左右时的侧量值,当折弯内角改变时,系数改变,一般,内角增大,系数增大。
针对现有材料测试折弯系数数据如下:
料厚
槽宽
铁料(SPCC/SECC)折弯系数
不锈钢
3.8(R3)
3.0铜板
5.3(R3)
4.0铜板
6.4(R3)
5.0铜板
7.9(R3)
8.1
6.0铜板
9.1(R4)
8.0铜板
12.5(R4)
10.0铜板
16.2
15.0铜板
22.4
15.4铜板
23.6
覆铝锌板系数
1.0
1.75
1.2
2.2
1.5
2.45
1.6
1.6
2.8
2.0
3.35
说明:
计算展开长度时,所有尺寸均以外皮计.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子来表示)有关系。
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2)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Y因子公式:Y=K*(π/2)。Proe中Y因子默认为0.5。
0.5
1.4
V8
2.4
1.5
8
0.9
2.5
2.75
2.3
0.5
1.6
6
2.55
8
2.65
2.0
12
3.4/3.3
3.55
3.1/3.15
1
2.3
12
3.8
16
4.0
2.5
16
4.5/4.2
1.15
4.2
1.15
2.9
12
4.6
16
4.8
3.0
16
/5.1
4.75/4.8
1.55
3.2/3.4
R1,V16
4.0
R1,V25
6.7
4.5
R1,V25
7.3
6.0
R4,V32
9.7
8.0
R4,V60
14.25
8.5
R4,V60
15.2
9.0
V50
16.7
热镀锌板系数(由样开组于2002-6-17提供)
1.0
排折弯系数:
V12
V16
V25
V32
V60
2.0铜板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
如图2中钣金的展开长度L=L1+L2+L3
L2=(π/2*R+Y*T)θ/90
其中π=3.1415,R为钣金内侧折弯半径,T为钣金厚度,θ为折弯角度(单位度)
常用材料Y因子和K因子数值:
材料:软黄铜、铜,Y因子:0.55,K因子:0.35。
材料:硬黄铜、铜、软钢、铝,Y因子:0.64,K因子:0.41。
每折一道弯,便减去一个折弯系数.
铝料(AL)折弯系数
45°
90°
135°
90°
45°
90°
135°
0.6
4
R1=1.2/R0.2=1.0
R1=1.2/R0.2=1.0
0.8
6
0.35
1.6
0.25
1.0
6
0.6
1.8
0.4
1.85
0.6
1.8
0.25
1.2
4
1.95(HCR025)
8
0.75
2.2/2.0
2.25
0.75
2/1.9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详)
注:以上折弯系数(K)是在折弯内角(R)为0.5--1.0左右时的侧量值,当折弯内角改变时,系数改变,一般,内角增大,系数增大。
针对现有材料测试折弯系数数据如下:
料厚
槽宽
铁料(SPCC/SECC)折弯系数
不锈钢
3.8(R3)
3.0铜板
5.3(R3)
4.0铜板
6.4(R3)
5.0铜板
7.9(R3)
8.1
6.0铜板
9.1(R4)
8.0铜板
12.5(R4)
10.0铜板
16.2
15.0铜板
22.4
15.4铜板
23.6
覆铝锌板系数
1.0
1.75
1.2
2.2
1.5
2.45
1.6
1.6
2.8
2.0
3.35
说明:
计算展开长度时,所有尺寸均以外皮计.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子来表示)有关系。
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2)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Y因子公式:Y=K*(π/2)。Proe中Y因子默认为0.5。
0.5
1.4
V8
2.4
1.5
8
0.9
2.5
2.75
2.3
0.5
1.6
6
2.55
8
2.65
2.0
12
3.4/3.3
3.55
3.1/3.15
1
2.3
12
3.8
16
4.0
2.5
16
4.5/4.2
1.15
4.2
1.15
2.9
12
4.6
16
4.8
3.0
16
/5.1
4.75/4.8
1.55
3.2/3.4
R1,V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