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雷华阳
土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
J ournal o f E ngineering G 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1004-9665/2006/14(05) 0620 07土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王国欣 肖树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技术中心上海200135)(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长春130026)摘 要 土本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们已提出数以百计的土本构模型,诸多文献也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评述和归纳。
然而这些土本构模型多是在扰动土或砂土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它们难以描述由于土结构性引起的各种非线性行为,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天然土体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所以有必要建立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土本构模型。
针对这个现实,目前有些学者已基于各种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可以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土本构模型,并得了较好的应用。
但在目前的文献中还很少有对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进行归纳,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下目前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这些本构模型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土 本构模型 结构性中图分类号:P642.1 文献标识码:AREV IE W ON CURRENT SITUAT I ON OF S O I L STRUCTURAL CON S T ITU TIVE MODEL SWANG Guox in XI AO Shu fang( D epart men t of G eotechnical E ngineer i ng,T ongj i Un i ver sit y,Shangha i200092)(onstruction Engineer i ng Colle g e,J ili 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Abst ract It is an i m portant and co m p lex task to constr uct so il constit u ti v e m ode.l Up to no w,t h ere are hundreds of so il constituti v e mode ls wh ich have been pr ov i d ed by scho lars in China and abroad.These m ode ls have been re vie w ed and docum ented i n m any literatures.H o w ever,because they w ere constr ucted and developed m ainly on the basis of dist u rbed soils or sandy soils,these m ode ls are not ab le to descri b e the var i o us nonli n ear behav ior induced by structural property o f so i.l Subsequen tl y,t h e calcu lated resu lts can g reatl y d ifferentw ith the resu lts o f tests per f o r m ed i n situ.Genera ll y,natura l so ils have struct u ra l property.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so il constit u ti v e m ode ls wh ich can take account o f the so il structura l property.So m e scholars have proposed soil constitutive m odels t h at can take account o f struct u ra l property on the basis of a llk i n ds of theories and m ethods,and have ach ieved sat isfactory resu lts.But up to now,there are fe w literatures to g ive a state o f the art revie w on so il struct u ral constit u ti v e m odels.Therefore,the paper presents a rev ie w on th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 il str uctural constitutive m ode ls, po i n ts out so m e issues i n use o f the so il structura l constit u ti v e m odelsK ey w ords Soi,l Constitutive m ode,l Structura l pr operty,So ilm echanics,Geotechn ica l engineeri n g*收稿日期:2005-12-12;收到修改稿日期:2006-05-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092),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034276).第一作者简介:王国欣(1976-),男,博士,主要从事地质工程.Ema i:l cyx w gx@126.co m1引 言近年来,土的结构性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土和冻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
土和冻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概述:土和冻土是地球表层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对于土地利用、地基工程和天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土和冻土在动态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工程设计具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和冻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进行阐述。
一、土和冻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土和冻土的动态力学性能通常指材料在动力加载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包括动态弹性模量、阻尼比、波速、破坏特性等。
土和冻土在动态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与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孔隙结构、含水状况以及加载方式等有关。
具体来说,土和冻土的动力响应是由材料的颗粒间接触、颗粒对墙壁的撞击和孔隙介质内部的惯性作用引起的。
本构模型是研究物质在固体力学领域中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描述。
土和冻土的本构模型研究是为了揭示他们的力学行为,在工程设计和质量评价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土和冻土本构模型包括弹性模量模型、黏塑模型和损伤模型等。
1.弹性模量模型:弹性模量模型是最简单的土和冻土本构模型之一,它假设土体和冻土具有线弹性行为。
常用的弹性模量模型有弹性模量常值模型和应力路径相关模型。
弹性模量常值模型即假设土和冻土的弹性模量是常数,适用于一些已知性质的土层或冻土。
而应力路径相关模型则将弹性模量与加载路径相关联,通过比例因子来反映材料的弹性响应。
2.黏塑模型:黏塑模型是一种描述土和冻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
它考虑了土和冻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应变硬化、静动态强度比等因素。
常用的黏塑模型有Mohr-Coulomb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和Cam-Clay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引入一些参数来描述土和冻土的可压缩性、抗剪强度和应变软化等特性。
3.损伤模型:损伤模型用于描述土和冻土在动态加载下的强度破坏和变形性状。
损伤模型基于材料的微动和损伤累积过程,描述了土和冻土在破坏前后的力学特性。
常见的损伤模型有弹塑性损伤模型、连续损伤模型和非连续损伤模型等。
结论:土和冻土在动态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对于土地利用、地基工程和天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固结黏土本构关系研究综述
正常固结黏土本构关系研究综述摘要:正常固结黏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工和岩土工程中的地质材料,在地基工程和地质灾害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了已有研究中适用于正常固结黏土的本构模型:Mohr-Coulomb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Cam-Clay模型、Bingham模型,并对其进行分类评述。
关键词:黏土;本构模型;综述在土壤力学领域中,对于黏土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
黏土是黏性土的典型代表,具强塑性、吸水性、膨胀性、收缩性、吸附性、冻胀性、烧结性、耐火性等特殊性质。
其性质和行为对于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预测与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本构关系指的是描述土体力学性质与其应力-应变关系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
对于正常固结黏土的本构关系研究,旨在揭示黏土在径向和剪切方向上的变形特性。
本综述旨在回顾当前关于正常固结黏土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涉及的主要观点、方法进行综合概述。
1.Mohr-Coulomb模型土塑性力学理论始于1773年法国科学家库伦提出的Coulomb屈服准则1776年库伦总结土的破坏现象和影响因素,提出土的破坏公式为:根据砂土实验结果得到:对于黏性土,可给出更为普遍的表达式:式中c为内聚力,为内摩擦角。
Mohr-Coulomb模型[2]是基于莫尔-库仑准则的一种用于描述土体和岩石的强度和变形行为的本构模型。
该模型假设土体或岩石在发生破坏时遵循弹塑性行为,其中包括两个主要参数: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内聚力越大,材料越难破坏;内摩擦角越大材料越抗剪切破坏。
应力状态:屈服准则:Mohr-Coulomb模型通过在应力空间中绘制Mohr圆来描述材料的破坏准则。
根据Mohr圆上某一点的位置,可以判断材料处于弹性区还是塑性区,以及是否达到破坏条件。
2.Drucker-Prager模型Drucker等提出在Mohr-Coulomb锥形屈服面上再加上一族强化帽形屈服面。
土的本构模型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土的本构模型的通用性与实用性近期思考了一下土的本构模型问题,感觉弹塑性模型比较活跃,很多研究是在剑桥模型上的发展,如改进剪胀方程,改进屈服函数,增加剪切屈服函数,发展双屈服函数模型,如硬化模型(HS模型),沈珠江的南水模型等,还有为避免确定塑性势函数和屈服函数的问题,发展广义塑性模型,即直接定义塑性流动方向和加载方向建立模型。
这些模型之间有联系吗?细想一下发现,这些模型其实也可以统一用广义位势理论来更方便直观的建立,并从中认识各模型的联系和假设,对于发展本构模型有启发,为此写下一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土的本构模型是现代土力学的核心,目前尚未很好解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土的力学特性复杂,二是缺乏合适的本构理论,三是模型的参数多或者确定不方便,影响应用。
现有的建模方法多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改进,像传统的弹塑性理论,是一种特殊理论,要想很好的用于表述复杂材料会使模型复杂化。
由广义位势理论可以建立普遍适用和通用的广义弹塑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依据问题的不同引入假设,简化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建立简便实用的本构模型,用于工程,解决本构模型的工程应用问题,提高岩土工程设计水平。
1 前言土的本构模型是现代土力学的核心,自从1963年发表剑桥弹塑性模型以来,已历经了近60年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模型,但能用于工程设计的模型还是缺乏。
工程中用本构模型计算的结果主要还是参考,且不同的模型计算结果会不同,甚至还会相差大,说明研究还未成熟。
目前总体而言,研究的多,同行公认的模型少,说明还是没有找到共识的模型。
由于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研究者为适应岩土变形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扩展方法,以表述岩土不同的变形特性,因其基于的理论和假设不同,建立的本构模型之间难以比较。
以弹塑性模型为例,比较受追捧的典型模型有剑桥模型、硬化(HS)模型、广义塑性模型、双屈服面模型等,每一个模型依据的理论假设可能不很清楚或不同,如有用关联流动法则的,有用非关联流动法则的,也有直接定义流动方向的,有用一个屈服函数的,有用两个屈服函数的,甚至不同模型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各自也都有试验验证,都表述了一定的变形特点,但难以互相比较。
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
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唐健强【摘要】Through the summary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soil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rock and soil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and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soil dy-nam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model had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analysis on soil engineering prob-lems.%通过对国内外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的归纳总结,分析了现有岩土动本构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土动本构关系模型的研究对正确分析土的工程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35【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动本构模型;动弹性模量;合理性【作者】唐健强【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18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5中国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灾害频频发生,地震灾害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
资料表明,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砂土液化、滑坡等。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所触发的滑坡、崩塌在5万余处以上,其中对城镇、乡村带来直接危害和间接威胁的达4 000余处,大型、特大型滑坡达数百处。
场地的地震破坏作用是由于地面强烈运动引起地面设施振动而产生的。
本构方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构方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构方程是描述物质内部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国内外对于本构方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是在材料科学领域,本构方程的研究对于材料的性能预测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本构方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力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力学等领域。
通过建立合适的本构方程,可以描述材料在不同应力、应变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例如,针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常见的本构方程包括弹性本构方程、塑性本构方程、损伤本构方程等。
这些方程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进行建模,可以预测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在国内,本构方程的研究同样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国内材料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本构方程在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高温合金领域,本构方程被用于描述材料的高温力学行为,以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在复合材料领域,本构方程被用于预测材料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以指导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除了材料科学领域,本构方程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生物力学领域,本构方程被用于描述生物组织的力学行为,以解释生物组织的变形特性和机械响应。
在地质力学领域,本构方程被用于描述地球内部岩石的变形和断裂行为,以研究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本构方程作为描述物质内部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合适的本构方程,可以揭示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变形机制,为材料的性能预测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本构方程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为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模型和方法。
岩土工程中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改进
岩土工程中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改进导言:岩土工程是土壤和岩石力学的应用学科,涉及地质工程、地下工程、堤坝工程等方面。
在岩土工程中,研究土体力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土体本构模型作为描述土体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研究和改进在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传统土体本构模型的局限性传统的土体本构模型常采用线性弹性模型或塑性模型进行描述,但这些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线性弹性模型忽略了土体在较大应力下的非线性变形特性。
其次,塑性模型在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时,仅考虑土体的体积塑性,但忽略了土体的剪切塑性,与实际工程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需要对传统土体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二、复杂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与改进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土体本构模型。
这些模型在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各向异性特性和剪切塑性特性的同时,还能够模拟土体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行为。
例如,Cam-Clay模型以及其改进版本,综合考虑了土体的体积变形、剪切变形和各向异性,适用于模拟粘土和软土的力学行为。
Hardening Soil模型则引入了孔隙压力的影响,并考虑了土体的强度衰减效应,适用于模拟岩土体在变动应力下的力学行为。
这些复杂的土体本构模型在改进了传统模型的同时,也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难度,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和计算技术支持。
三、新型土体本构模型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土体本构模型得到了研究和应用。
这些模型不仅考虑了传统模型所忽略的土体力学特性,还能够模拟土体在较大应力下的非线性变形,并提供更为准确的力学参数。
例如,基于塑性势函数理论的非线性本构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土体在应力路径变化下的力学行为。
另外,细观尺度下的离散元模拟方法也为岩土工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将土体划分为离散的颗粒,并考虑颗粒间的作用力,模拟土体的宏观力学行为。
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本构模型:目前岩土类材料常用的本构模型包括弹性模型、塑性模型和粘弹塑性模型等。
这些模型已经在岩土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无法精确描述材料的非线性行为、依赖于实验数据等。
2. 分子动力学模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方法基于分子尺度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材料本构模型。
3. 非线性本构模型:针对岩土类材料的非线性行为,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精确的非线性本构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考虑材料的强度、应变硬化、损伤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材料行为的影响。
未来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
1. 多尺度本构模型:将不同尺度的模型进行耦合,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例如,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宏观本构模型相结合,以获得更准确的材料本构模型。
2. 数据驱动的本构模型: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观测数据来构建本构模型。
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适用性。
3. 损伤模型:研究人员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岩土材料的损伤行为研究上,以提高本构模型对材料失效的预测能力。
4. 特殊环境下的本构模型:考虑材料在特殊环境下的行为,如高温、低温、高压等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总体来说,岩土类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多尺度、数据驱动和考虑材料特殊环境影响的方向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岩土工程领域提供更科学、可靠的模型和方法。
基坑开挖土体的变形性状及本构模型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坑开挖土体的变形性状及本构模型试验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城市建设中,基坑工程的开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开挖
基坑后,土体的变形性状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基坑开挖土体的变形性状及其本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基坑开挖土体的变形性状及本构模型的研究颇为丰富,但是不同类型的土体,在不同的开挖条件下,其变形行为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基坑开挖后土体的变形性状,分析各
种影响因素对土体变形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本构模型,为基坑工程的
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
(1)基坑开挖实验的设计与搭建
本实验将建立一个模拟基坑的实验模型,采用不同材质、不同厚度
的土层进行填充,然后进行开挖试验,观察土体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2)土体变形性状的测试与分析
在进行开挖试验时,将通过位移传感器和应变计等设备,对土体的
变形和应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然后对土体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
和总结,以寻找规律。
(3)本构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在对土体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建立相应的本构模型,并将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以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和精度。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基坑开挖土体的变形特征,建立相应的本构模型,并为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以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浅谈土的本构模型发展简介
浅谈土的本构模型发展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广泛地用于土力学计算,土的本构模型也被大量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现有的土的本构模型。
【关键词】土力学;本构模型土体是一种地质历史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在外荷作用下,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具有弹性、塑性、粘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性状[1]。
为了较好地描述土的真实性状,建立土的应力-应变-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有必要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某种数学模型,把特定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这种数学模型称为本构模型[1,2]。
广义上说,本构关系是指自然界-作用与由该作用产生的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土的本构关系则是以土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土体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为核心内容,以土体工程问题的模拟和预测为目标,以非线性理论和土质学为基础的一个课题[3]。
1.线弹性模型经典土力学将土体视为理想弹性体,在进行变形计算时采用基于广义虎克定律的线性弹性模型,假定土体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成正比,通过测定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或者体积变形模量K和剪切模量G来描述其应力一应变关系。
土的线弹性模型简单,适用于不排水、安全系数较大、土体不发生屈服的情况,工程中可用:(a)计算地基中的垂直应力分布;(b)计算地基在不排水加荷情况下的位移和沉降;(c)基坑开挖问题计算,用于估计基坑在不排水条件下的侧向压力与侧向位移;(d)计算软粘上地基在加荷不排水条件下的沉降和孔隙水压力[5]。
2.非线性模型线弹性模型只适用于安全系数较大、土体不发生屈服的情况。
实际上土体要发生屈服,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
土体发生屈服后除了弹性变形之外还有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因此,实际土体在加荷与卸载时变形的特性是不同的。
土的变形不仅随着荷载的大小而异,而且还与加荷的应力路径有关。
土的这种非弹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用弹塑性模型模拟较好,但是弹塑性模型用于实际工程较为复杂,非线弹性模型是为了避免用弹塑性模型的一种方法。
(完整版)土的本构模型综述
土的本构模型综述1 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内容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
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非线性、流变性、各向异性、剪胀性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为土体的本构关系。
自Roscoe等1958~1963年创建剑桥模型以来,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数百个土的本构模型,包括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线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和考虑时间因素的流变模型等。
本文将结合土本构模型的研究进程,综合分析已建立的经典本构模型,指出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土本构模型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2 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进程早期的土力学中的变形计算主要是基于线弹性理论的。
在线弹性模型中,只需两个材料常数即可描述其应力应变关系,即E和v或K和G或λ和μ。
其中邓肯张双曲线模型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非线弹性模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土塑性力学的发展为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Drucker等(1957年)提出在Mohr-Coulomb锥形屈服面上再加一组帽形屈服面,Roscoe等(1958年~1963年)建立了第一个土的本构模型——剑桥模型,标志着土的本构模型研究新阶段的开始。
70年代到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非线性力学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和土工试验的发展,为在岩土工程中进行非线性、非弹性数值分析提供了可能性,各国学者提出了上百种土的本构模型,包括考虑多重屈服面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和考虑土的变形及内部应力调整的时间效应的粘弹塑性模型。
此外,其他本构模型如土的结构性模型、内时本构模型等也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土本构关系,有的学者则借用神经网络强大的自组织、自学习功能来反演土的本构关系。
3 几种经典的土本构模型3.1 Mohr-Coulomb(M-C)理想弹塑性模型Coulomb 在土的摩擦试验、压剪试验和三轴试验的基础上,于1773年提出了库仑破坏准则,即剪应力屈服准则,它认为当土体某平面上剪应力达到某一特定值时,就进入屈服。
土的本构关系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土的本构关系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作者:吴玺杨觅来源:《武汉科技报·科教论坛》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历程,概述了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常见的理论模型,讨论了经典模型的建立依据和适用条件,分析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并对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土力学;土的本构模型;现状;发展方向一、土的本构关系的概述土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
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在受到外界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以下特性:1.土体的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如:土体的压缩试验e-p曲线、三轴剪切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现场承载板试验所得p-s曲线等;2.土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应变,同时球应力也引起塑性应变;3.土体尤其是软粘土,具有十分明显的流变特性;4.由于土体的构造或沉积等原因,使土具有各向异性;5.紧砂、超固结粘土等在受剪后都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6.土体的变形与应力路径有关,证明不同的加载路径会出现较大的差别;7.剪胀性等。
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土体的本构关系。
二、常见的土的本构模型(一)线弹性本构关系线性弹性模型是假设土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强度是无限的。
线性弹性模型对计算地基中的垂直应力分布是很有用的,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但是计算地基的位移和沉降,该模型只适用于不排水加荷的情况,并且对破坏要有较大的安全系数,不能发生屈服。
土的线弹性模型简单,但适用范围有限。
(二)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土的非线弹性模型理论可以分为三类:弹性模型、超弹性(Hyper Elastic)模型(又称Green超弹性模型)和次弹性( Hypo Elastic)模型。
其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邓肯一张( Duncan- Chang)(即D-C)模型。
这类模型理论基础有局限性,不能反映不同应力路径的影响,不能反映土的剪胀性等。
粗颗粒土及其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和前景设想
粗颗粒土及其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和前景设想佚名【摘要】论述了粗颗粒土材料的工程特性、分类及其本构模型的主要成就和研究价值,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结合未来的岩土工程要求以及粗颗粒土本构模型的发展前景,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categories and major constitutive model components and research value of coarse grained soil,and analyzes its research status. Combining with futu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mands and constitutive model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oarse grained soil,and makes a prospect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trend,with a view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26【总页数】3页(P71-72,73)【关键词】粗颗粒土;本构模型;土工试验方法;发展趋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1.3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海洋平台、防波堤、高土石坝、高速公(铁)路、机场跑道、桥梁墩台、核电站等水利设施和大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粗颗粒土这种土体材料被广泛的使用;同时,粗颗粒土也被应用于深基坑工程、建筑物软弱地基的处理等岩土工程问题中,为保证工程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是由于粗颗粒土具有抗剪强度高、密实度高、变形小、透水性强且不易液化等工程特性,而且其在自然界广泛的分布,极易就地取材,可以大幅度减少工程成本。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讨论
中圈分 类号 :14 19 1J l.2
文献标 识码 : A 年 ) , 立 了 第 一 个 土 的 本构 模 型 即剑 桥 模 型 ( a -l 模 l 1 建 Er Ca n y
1 概述
土作为天然地质材料在组成及构造上呈现出高度的各向异
弹性数值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各国学者提出了上百种土的本构模
型, 包括考虑多重屈服 面的弹塑性 本构模 型和考虑 土的变形及 内 上 的严 格 性 、 数 上 的 易 确 定 性 和 计算 机 实 现 的 可 能 性 。 自 参 [ ] 创建剑 桥模 型至 今 , 国学 者 已发 展数 百个 土 的本 部应 力调整的时间效应的粘弹塑性模 型。 1等 - 2 各 此外, 考虑原状土体的结构性及其对土的力学性质影响, 有 构模型, 其中包括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线弹性模型、 非线弹性模型、 学者 提出了土的结构性模型 。 弹塑性模 型和近来发展起来 的内时模 型 、 伤模 型及结构性模 型 损 另外 , C V l i于 17 年 提 出 内蕴时 间 塑性 理 论 ( 称 K. . a n a s 91 简
土的本构模型研 究现状 与发展 的讨 论
王 涛 宗长龙
摘
李春林
要: 简述 了土 的本构模 型的一般 建立方 法, 介绍 了土 的本 构模型 的研 究历程 , 阐述 了 目前应用广 泛 的几个 经典的土
的本构模型 , 出了这些模 型的优缺 点和适用 性, 提 对土的本构模型研 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进 行 了评述 与展望 。
4 常用土 的本 构模 型
2 土的本构模型的建立方法
土的本构模型研 究在理 论 上属 于连续介 质 力学本 构理论 的
土的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土的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土的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吴道祥,蓝天鹏,刘秋燕,陈瑞,王国强,WU Dao-xiang, LAN Tian-peng, LIU qiu-yan, CHEN Rui, WANG Guo-qiang作者单位:吴道祥,WU Dao-xiang(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蓝天鹏,刘秋燕,王国强,LAN Tian-peng,LIU qiu-yan,WANG Guo-qiang(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陈瑞,CHENRui(合肥市勘察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刊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009,32(12)被引用次数:5次参考文献(96条)1.沈珠江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1996(01)2.胡瑞林粘性土微结构定量模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3.施斌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1996(01)4.沈珠江关于土力学发展前景的设想[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1994(01)5.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2007(03)6.张礼中;胡瑞林;李向全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系统及应用[期刊论文]-地质科技情报 2008(01)7.周翠英土体微观结构研究与土力学的发展方向--若干进展与思考[期刊论文]-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02)8.陶秀珍室内模拟海成粘土的研究[期刊论文]-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0(01)9.吴义祥工程粘性土微观结构的定量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1(23)10.蒋明镜;沈珠江结构性粘土试样人工制备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1997(01)11.谢定义;齐吉琳;朱元林土的结构性参数及其与变形-强度的关系[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1999(10)12.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非饱和黄土的结构性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06)13.施斌;姜洪涛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分析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06)14.Simms P H;Yanful E K A 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s,including an evaluation of its use to estimate volume change in compacted clayey soils[期刊论文]-Géotechnique 2004(06)15.Thom R;Sivakumar R;Sivakumar V Pore size distilbution of unsaturated compacted kaolin:the initial states and final states following saturation[期刊论文]-Géotechnique 2007(05)16.Casc-Barbier M;Tessier D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a hard deep clayey rock due to hygro-mechanical solicitations[外文期刊] 2007(03)17.施斌;姜洪涛在外力作用下土体内部裂隙发育过程的CT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2000(05)18.蒲毅彬;陈万业;廖全荣陇东黄土湿陷过程的CT结构变化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2000(01)19.吴紫汪;马巍;蒲毅彬冻土蠕变变形特征的细观分析[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1997(03)20.李晓军;张登良路基填土单轴受压细观结构CT监测分析[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2000(02)21.Li Xiaojun;Wang Zhiren;Yin Jingze CT discrimination of fabric change of unsaturated compacted loess during compression process[期刊论文]-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2(01)22.Al-Raoush R I;Willson C S Extraction of physically realistic pore network properties from three-dimensional synchrotron X-ray microtomography images of unconsolidated porous media systems[外文期刊] 2005(1/4)23.Elliot T;Heck R A comparison of optical and X-ray technique for void analysis in soil thin section[外文期刊] 2007(1/2)24.Elliot T;Heck R A comparison of 2D vs 3D~-thresholding of CT imager[期刊论文]-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725.Lin C L;Miller J D3D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article shape using X-ray mierotomography(XMT)[外文期刊] 2005(1)26.Taud H;Martinez-Angeles R;Parrot J F Porosity estimation method b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期刊论文]-Journal of Petroleum Seiance & Engineering 200527.施斌粘性土击实过程中微结构的定量评价[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1996(04)28.Tovey N K;Krinsley D H Mapping of the orientation of fine-grained minerals in soils and sediments [期刊论文]-Bulletin of IAEG 199229.王清;王凤艳;肖树芳土微结构特征的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04)30.李向全;胡瑞林;张莉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特征[期刊论文]-地学前缘 2000(01)31.Moore C A;Donaldson C F Quantifying soil microstructure using fractals[外文期刊] 1995(01)32.Vallejo L E Fractal analysis of granular materials[外文期刊] 1995(01)33.Anandarajah A;Kuganenthira N Some aspects of fabric anisotropy of soil[外文期刊] 1995(01)34.Papadimitriou A G;Bouckovalas G D Modeling sand fabric evolution during cyclic loading[期刊论文]-Lisse:Balkema 200135.Anandarajah A On influence of fabric anisotropy on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of clays[外文期刊] 2000(01)tham J P;Liu Y;Munjiza A A random method for simulating loose packs of angular particles using retrahedra[外文期刊] 2001(10)37.刘熙嫒;窦远明;闫澍旺基于分形理论的土体微观结构研究[期刊论文]-建筑科学 2005(05)38.李兰;王兰民;王峻黄土微观结构特征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甘肃科学学报 2006(01)39.熊承仁;唐辉明;刘宝琛利用SEM照片获取土的孔隙结构参数[期刊论文]-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03)40.许勇;张李超;李伍平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力学 2007(zk)41.张小平;施斌石灰膨胀土团聚体微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 2007(05)42.Borsic A;Comina C;Foti S Imaging heterogeneities with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laboratory results[外文期刊] 2005(07)ina C;Foti S;Musso G EIT oedometer:an advanced cell to monitor spatial and time variability in soil[期刊论文]-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2008(05)44.Burland J B On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shear strength of natural clays[期刊论文]-Géotechnique 1990(03)45.沈珠江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1998(01)46.龚晓南;熊传祥;项可祥粘土结构性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形成原因分析[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2000(10)47.Cotecchia F;Chandler R J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clays[外文期刊] 2000(04)48.吕海波;汪稔;孔令伟结构性对琼州海峡软土压缩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岩土力学 2001(04)49.房后国;肖树芳;汪士锋天津海积软土结构强度及其对力学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01)50.张诚厚;袁文明;戴济群软粘土的结构性及其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1995(05)51.Callisto L;Calabresi G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a natural soft clay[外文期刊] 1998(04)52.洪宝宁;胡昕;周宇泉三轴应力下黏性土微细结构试验[期刊论文]-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6(06)53.胡昕;洪宝宁;周宇泉三轴压缩条件下黏性土微细结构随荷载变化动态调整的定量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6(06)54.胡昕;洪宝宁;周宇泉三轴应力下黏性土的微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 2007(03)55.石刚;支喜兰;马建秦黄土的组分及微观结构特征与地基承载力[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 2005(12)56.汤连生;廖化荣;张庆华土的结构熵及结构性定量化探讨[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0)57.陈宝;钱丽鑫;叶为民高庙子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04)58.叶为民;钱丽鑫;陈宝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59.谢定义;齐吉琳;张振中考虑土结构性的本构关系[期刊论文]-土木工程学报 2000(04)60.Qi Jilin;Xie Dingyi Soil structure and its quantitative parameter[期刊论文]-Lisse:Balkema 200161.肖树芳;雷华阳;房后国近代海积软土结构性及弹-塑性模型研究[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 2000(04)62.王常明;肖树芳;夏玉斌海积软土固结变形的结构性模型研究[期刊论文]-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04)63.Baudet B A;Stallebrass S E Modeling the destructuration of soft natural clays[期刊论文]- 200164.Liu M D;Carter J P Modeling the destructuration of soils during virgin compression[期刊论文]-Géotechnique 2000(04)65.Liu M D;Carter J P Virgin compression of structured soils[外文期刊] 1999(01)66.Liu M D;Carter J 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odel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structured soils[期刊论文]- 200167.徐永福;刘斯宏;董平粒状土体的结构模型[期刊论文]-岩土力学2001(04)68.Cuccovillo T;Coop M R On the mechanics of structured sands[外文期刊] 1999(06)69.Koliji A;Laloui L;Cuisinier O Suction induced effects on the fabric of a structured soil[外文期刊] 2006(2)70.胡瑞林;王思敬;李向全21世纪工程地质学生长点:土体微结构力学[期刊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9(04)71.胡瑞林;李向全;官国琳土体微结构力学--概念@观点@核心[期刊论文]-地球学报 1999(02)72.油新华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北方交通大学 200273.油新华;李晓;贺长俊土石混合体实测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技术[期刊论文]-岩土工程界 2003(08)74.油新华;何刚;李晓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细观处理技术[期刊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1)naro F;Tolppanen P3D characterization of coarse aggregate[外文期刊] 2002(1)76.Yue Z Q;Chen S;Tham L 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geomaterials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外文期刊] 2003(05)77.Li Xiao;Liao Qiulin;He Jianming In-situ tests and stochastic structural model of rock and soil aggregat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China[外文期刊] 2004(03)78.Lebourg T;Riss J;Pirard E Influence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terogeneous moraine formations on their mechanical behaviour using image and statisticsl analysis[期刊论文]-Engineering Geology 200479.徐文杰;胡瑞林虎跳峡龙蟠右岸土石混合体粒度分形特征研究[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 2006(04)80.徐文杰;胡瑞林;王艳萍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模型[期刊论文]-煤炭学报 2007(04)81.徐文杰;胡瑞林;岳中琦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及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02)82.徐文杰;王玉杰;陈祖煜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岩土力学 2008(zk)83.徐文杰;胡瑞林;岳中琦基于数字图像分析及大型直剪试验的土石混合体块石含量与抗剪强度关系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5)84.徐文杰;胡瑞林;岳中琦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85.孔位学;郑颖人三峡库区饱和碎石土地基承载力研究[期刊论文]-工业建筑 2005(04)86.徐文杰;胡瑞林;曾如意水下土石混合体的原位大型水平推剪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 2006(07)87.赵川;石晋旭;唐红梅三峡库区土石比对土体强度参数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公路 2006(11)88.石卫民;郑宏录;刘文平三峡库区碎石土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重庆建筑 2005(02)89.徐文杰;胡瑞林循环荷载下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野外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工程地质学报 2008(01)90.李维树;丁秀丽;邬爱清蓄水对三峡库区土石混合体直剪强度参数的弱化程度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力学2007(07)91.李晓;廖秋林;郝建明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的原位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12)92.吴旻硕;李晓;赫健明土石混合体原位水平推剪试验[期刊论文]-岩土工程技术 2007(04)93.唐晓松;邓楚键;郑颖人三峡库区碎石土地基浸水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02)94.刘良梧;茅昂江钙质结核放射性碳断代的研究[期刊论文]-土壤学报 1986(02)95.龚晓南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期刊论文]-岩土工程学报2000(02)96.曹亚娟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期刊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9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1.欧阳振华.李世海.戴志胜.OUYANG Zhen-hua.LI Shi-hai.DAI Zhi-sheng块石对土石混合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实验力学2010,25(1)2.王涛.宗长龙.李春林.WANG Tao.ZONG Chang-long.LI Chun-lin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讨论[期刊论文]-山西建筑3.郭忠滨.苗兴旺寿光地区钙质结核富集层的形成及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岩土工程界2009,12(1)4.雷华阳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世界地质2000,19(3)5.于玲.王式成淮北砂姜黑土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期刊论文]-治淮2001(6)6.周晖.房营光.李勇.ZHOU Hui.FANG Ying-guang.LI Yong珠三角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分析[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18)7.黄土震陷变形特征的细观分析[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z2)8.ZHANG Lang.LIU Dong-sheng.SONG Qiang-hui.LIU Shan-wen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reliability solution for Druker-Prager criterion[期刊论文]-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2008,29(1)9.于小军.施建勇.徐杨斌考虑软粘土各向异性的扰动状态概念本构模型[会议论文]-2008引证文献(5条)1.徐冬生.吴道祥.施国军.王国强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与高氟地下水成因关系分析[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2)2.蓝天鹏.吴道祥.杨远杰.李莉.王国强钙质结核土及其大型直剪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3.刘文白.黄晓健.魏晓添.游建平基于DPDM技术的室内双层地基承载试验及变形场分析[期刊论文]-水运工程2011(8)4.施国军.吴道祥.徐冬生.王国强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结构类型和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1)5.师林.朱大勇.陈龙飞酸碱度值对土体液、塑限的影响[期刊论文]-工业建筑 2011(7)引用本文格式:吴道祥.蓝天鹏.刘秋燕.陈瑞.王国强.WU N Tian-peng.LIU qiu-yan.CHEN Rui.WANG Guo-qiang土的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
(2 3 +(3 )] ; 一 ) ~ { 对于摩擦类材料 M =
。
力达到某一特定值时 , 就进入屈服。其形式一般 为 :
r =f C , ) (, () 1
R so , ul d 16 oceB r n (9 5年 ) 别 研 究 了 C m 模 型 屈 服 面 与 临 界 a 分 a 状 态线 及正 常 固结 线 的关 系 , 据 能 量 方 程 对 C m 模 型 屈 服 面 根 a
M—c准则仍被广泛应 用 , 该准则在 平 面上 的拉 、 压轴相等时 即
为 广 义 T ec 则 。M_c 准 则 比 较 符 合 试 验 , 此 较 为 可 靠 , rs a准 因 但 它 的缺 点 在 于 三维 应 力 空 间 中 的屈 服 面 存 在 角 点 奇 异 性 , 数 给
C m 模 型 只有 3个参 数 , 易 于 测 定 , a 且 因此 是 当 前 应 用 最 广 的 模 型 之 一 。模 型 的 主要 缺 点 是 受 到 传 统 塑 性 理 论 的 限 制 , 没 有 且 充 分 考 虑 剪切 变 形 。 于是 , 们 提 出 了许 多 推 广 以及 修 正 方法 。 人
正 C m 模 型 的屈 服 面 是 通 过 原 点 的 椭 圆 形 曲线 。屈 服 面 函 数 为 : a
,
r( p q/ +M ]
,
…
Pl —— _ _l P 0
)
在 平 面 上 的 屈 服 曲 线 为 一 封 闭 的 非 正 六 角 形 。 如 今 ,
中图分类号 : U4 1 T 1
文献标识码 : A
的 C uo 屈 服 准 则 与 不 考 虑 静 水 压 力 P 影 响 的 Mi s 则 联 olmb s 准 e
土的本构模型文献综述1
LOGO
6 结论
极限状态是指剪切过程中不产生应力和应变变化的状态。实 验表明在极限状态下,非饱和土的比水体积vw(= 1+ Sr e)在 剪切过程继续增加,只是增加速率有所降低。vw的增加意味着 力的增加,产生塑性体积。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极限状态是不 存在的,即间塑性本构模型的理论基础不存在。 以Alonso为代表提出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不能反映非饱和 土的所有变形特征[16],如剪缩软化特性等。因此,准确描述 非饱和土变形行为的本构模型还没有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 究。
土的本构模型综述
综述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汇报提纲
一、引言 二、各个模型类型
三、结论
LOGO
1 引言
Cycle Diagram源自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 料,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非线性、流变性、各 向异性、剪胀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 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 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为土体的本构关系。本 文将结合土本构模型的研究进程,综合分析已建立的经典本构 模型,指出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土本构模型的未 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2 非线性模型 Cycle Diagram
LOGO
3 损伤力学模型
LOGO
4 广义吸力模型
LOGO
5 弹塑性模型
5.1 Karube模型
LOGO
5 弹塑性模型
5.2. Alonso模型
LOGO
5 弹塑性模型
5.3. 弹塑性模型的试验验证结果
rackley指出非饱和粘性土的粘粒不是均匀分布的,粘粒组成一个 个“封闭”的团块,团块内的孔隙充满了水,团块与团块之间的孔隙 充满了空气。非饱和土的这一结构决定了其力学特性[18]。由于吸力的 存在,在剪切和压缩过程中,非饱和土的结构保持不变。Wheeler和 Sivakumr用三轴试验研究了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①极限状态下,比体积g与平均净应力p的对数呈直线相关,极限线 (CSL)的斜率M几乎不变; ②屈服状态时,应力p随S呈曲线相关,试验结果与理论曲线一致; ③屈服面在(q,p)平面上的投影可以近似地用椭圆曲线表示。
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1.题目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2.背景与意义土体在受力或温度变化作用下的行为是地质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由于土体具有复杂多变、非线性、各向异性等特性,其力学和热学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工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针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已经涌现了许多有效的本构模型,例如Mohr-Coulomb、Druck-Prager、Cam-Clay等。
但目前研究土体热学性质的本构模型相对较少,主要针对不同物质的热传递参数进行描述,缺乏全面、统一、适用于各种土体的热力学本构模型。
因此,开展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改进和研究,有助于完善地质工程中土体热学性质的分析和预测,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对工程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模拟,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内容和步骤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建立和改进。
通过对现有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提出新的本构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体。
(2)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土体热学性质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其受力和温度变化时的响应和变化规律。
(3)研究结果的验证和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际工程案例对所建立的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和限制。
预计研究步骤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与总结。
对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综述,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第二阶段: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结合现有的土体热力学特性数据和实验结果,建立新的本构模型并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第三阶段: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采用ANSYS等有限元软件对土体热学性质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其受力和温度变化时的响应和变化规律。
第四阶段:研究结果的验证和分析。
本构方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构方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构方程是描述物质的力学性质的重要数学模型,它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就国内外对本构方程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本构方程是一种描述物质力学性质的数学模型,它可以用来预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本构方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我们来看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研究者们在本构方程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
他们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研究不同材料的本构方程。
例如,材料工程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变形,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材料的本构方程。
这些本构方程在工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在国外,本构方程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一些西方国家的研究者们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各种复杂材料的本构方程。
他们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各向异性等因素,提高了本构方程的预测精度。
这些成果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除了在材料力学领域的研究,本构方程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对生物组织的实验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研究了生物组织的本构方程。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组织的力学行为,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本构方程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材料和生物组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者们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本构方程。
这些本构方程在工程设计、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材料和生物组织的本构方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本构方程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
其次,一些复杂材料和生物组织的本构方程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雷华阳(长春科技大学环境与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6)摘要:从两方面总结了前人关于土体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一方面,从宏观现象学角度介绍了剑桥模型、弹性-硬化塑性模型以及为描述循环荷载条件下土的本构特性所建立的多重屈服面模型和边界面模型;另一方面,阐述了土的微观结构和土微结构力学模型的研究状况。
认为今后的土本构模型研究趋势必将与土的结构性研究紧密相联,成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
关键词:土本构模型;宏观力学;微观结构中图分类号:P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89(2000)03-0271-06收稿日期:2000-01-04作者简介:雷华阳,女,1974年生,博士生,主要从事地质工程方面研究11 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内容土体是一种地质历史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在外荷作用下,表现出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具有弹性、塑性、粘性以及非线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等性状[1]。
为了较好地描述土的真实性状,建立土的应力-应变-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有必要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某种数学模型,把特定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这种数学模型称为本构模型[1,2]。
广义上说,本构关系是指自然界一作用与由该作用产生的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土的本构关系则是以土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土体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为核心内容,以土体工程问题的模拟和预测为目标,以非线性理论和土质学为基础的一个课题。
纵观土力学70余年的发展历史,人们常将岩土本构关系分为宏观本构关系和微观结构本构关系两个方面。
前者是建立在宏观现象学基础上的本构关系,而后者则是从土的微观结构角度来建立土的本构关系。
通过微观结构的研究,使得众多结构研究成果与其力学性状发生定量意义上的联系,对解释宏观力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现状早在1773年Coulomb 就提出Coulomb 屈服准则,用以模拟土的应力-应变性质。
之后,建立在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基础上的各种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下面就宏观力学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阐述土的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2.1 建立在宏观现象学基础上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是土工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土的变形规律作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本构模型。
近30年来,由于工程实际的需求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经典的弹性模型的假定,纷纷探求符合土的客观实际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第19卷 第3期 2000年9月 世 界 地 质WORLD GEOLO GY Vol.19 No.3Sep.2000272世 界 地 质 2000年建立在现代塑性理论[3]基础上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是土本构模型中发展得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模型。
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来源于希尔等列出的塑性理论的概念。
1958~1963年间,英国剑桥大学的Roscoe和Burland等提出了卡姆(Cam,也即剑桥)粘土的本构模型,标志着人们在土体力学特性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他们将“帽子”屈服准则、正交流动准则和加工硬化规律系统地应用于Cam模型之中,并且提出了临界状态线CSL、状态边界面、弹性墙等一系列物理概念[4],构成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塑性模型。
Burland对剑桥模型作了修正,认为剑桥模型的屈服面轨迹应为椭圆。
之后,Roscoe和Burland又进一步修正了剑桥模型,给出了现在众所周知的修正剑桥模型[4]。
Lade和Duncan根据砂土的真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凝土的弹性-硬化塑性模型。
后来,Lade又对屈服面函数作了修正,将该模型推广应用于正常固结的粘土中。
帽盖模型[2,3]是Dimaggio和Sandler在Drucker等人的研究以及在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
帽盖模型最初被用来描述砂土的本构性状。
后来被延伸应用于粘土、岩石等其他地质材料。
由于帽盖模型能给出唯一、稳定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材料参量可以方便地从几种标准试验资料中确定。
由于其明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近几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模拟地质材料在塑性屈服前的非线性性状,提出了变模量帽盖模型[3]。
该模型只是在公式中增加了与非线性弹性常数相关的项,并没有给计算增加多大的困难,但模型却具有了更广泛地适应性,因为该模型不仅能描述塑性屈服前的非线性、剪胀性等等特性,还能描述屈服后的各种破坏性状与塑性硬化性状。
这就使得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实践中,特别是关于地下激波运动的计算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Lindholm用试验方法证实了当加载的应力率(或应变率)较高时,其应力应变的响应明显依赖于加载的应变率。
章根德[3]发展了Perzyna提出的动力帽盖模型对地质材料的动力响应给出了恰当的描述。
为了比较真实地描述循环荷载条件下土的本构特性,Iwan,Mroz 提出了多重屈服面弹塑性模型。
Prevost采用多重屈服面的概念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粘土的本构模型。
之后,又将此模型推广用于研究排水条件下土的性质。
边界面模型最早由Dafalias和Popov提出并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循环加载。
Krieg等发展了较为简单的土的各向异性应变硬化塑性力学模型。
Dafalias和Herrmann采用边界面模型的公式来描述粘土在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性状。
相比于多重屈服面模型,边界面模型无需记忆多个屈服面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地比较简单。
无论是塑性理论还是流变理论都难以全面反映土的客观性质。
Scibel和Pomp、Deutler 和Harding等分别采用各种材料进行试验证实了地质材料具有弹性、塑性和粘性性质。
为了全面反映土的本构关系,就必须同时考虑土的弹性、塑性和粘性性质。
Y in和Graham在研究次固结变形时推导出了弹-粘-塑性(EVP)本构模型[5],模拟粘土与时间相关的应力∃应变性状,并用于一维的固结分析。
M.M.Morsy和D.H.Chan等提出了描述粘土蠕变的具有双屈服面的有效应力模型[6],并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计算机和数值技术的迅猛发展,有限元、边界元等方法引入了土工计算。
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方法也为复杂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资料,促使了土本构模型的研究愈来愈深入。
从简单加载条件下的一个屈服面本构模型,如:Drucker-Prager模型,Cam-Clay模型,到复杂荷载条件下双屈服面的本构模型。
如:Drucker模型、Prevost-Hoeg模型等。
模型的求解从解析解发展到数值解,模型参数的确定不仅可利用试验方法,还可通过反演分析技术等非线性理论来确定。
2.2 土微观结构力学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观土结构研究的历史,20年代到50年代以手持放大镜为工具,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出现了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 -射线衍射等技术开始注意到土结构的定量化指标[7]。
直至80年代,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描述微结构形态诸要素的方法和反映结构性影响的力学模型,显示出将微观力学变量和宏观力学变量相结合起来,建立土本构模型的企图。
目前,在国际上,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在微结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Mitchell 、K.Collins 和Mc G own 提出了许多微观结构的概念,分析了其工程意义。
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被引入到土结构的研究中,使土结构的定量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Tovey 等首次对土结构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了定量分析尝试。
Mitchell 出版了《Fundamental of Soil Behavior 》一书。
书中对粘土类和岩石微观结构及其控制因素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粘性土微观结构定量化研究中一个了不起的突破的标志是以Bazant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
他们相继对粘性土的变形、蠕变、岩石和混凝土断裂等方面建立了微观力学模型[8]。
虽然在粘性土微观结构参数选取方面还有许多欠缺,但是毕竟第一次在建立粘性土本构关系中考虑了微观结构因素,它标志着土结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期。
我国开展土微观结构的工作要比国际上晚几十年,但研究的技术手段起点较高,取得的成绩也是另人欣喜的。
高国瑞、王永炎、腾志宏等对黄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类,并与黄土湿陷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9,10]。
胡瑞林等通过微结构要素定量分析,研究黄土在压力作用下的微结构要素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黄土宏观变形的微结构控制机理[11]。
谭罗荣、施斌、李生林等对膨胀土的微观结构与工程性质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12,13]。
李向全、胡瑞林、张莉从粘性土土体结构系统观点出发,建立了土体结构形态概念模型,对软土力学特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4]。
李生林、吴义祥分别成功地研制了冷冻真空升华干燥仪,填补了我国微观结构备样技术的空白。
谭罗荣、施斌利用X 光衍射仪对粘性土中扁平粘土矿物颗粒定向排列进行了定量测定。
吴义祥、施斌应用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土的微观结构角度来建立土的本构关系,只是近十几年的事。
它的基本思路出自Taylor (1938)提出的材料中不同方向微滑面上的应力应变关系。
这些关系的建立有两个前提[15],即微滑面上的应力是宏观应力张量的分量(静态约束),微滑面上的变形是宏观应变张量的分量(动态约束)。
Zienkiewicz 和Pande 、Pande 和Sharma 、Pande 和Xiong 应用塑性理论描述了土的结构性状。
但他们只考虑了静态约束,未考虑土的应变软化性。
Bazant 和Oh 、Bazant 和G ombarova 发现土在静态约束下,当应变软化发生时,其微滑面是稳定的。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微观结构模型主要有二类:一类是由Batdorf 和Budiansky 创立的经典塑性滑动理论发展形成的重叠片和微滑面模型;另一类为Cundall 和Cundall 和Strack 建立的颗粒模拟模型,近年已应用到了水泥、纤维和砂等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中。
国内,施斌曾利用上述第一类微观力学模型建立了各向异性粘性土(软土)蠕变的微观力学模型[16],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
考虑到天然粘土的结构性,有的建议使用两种模型[17],一种是复合体模型,另一种则是堆砌体模型。
前者是引入损伤力学概念以后得到的,该模型能较好反映结构破损过程,但不372 第3期 雷华阳: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472世 界 地 质 2000年能模拟三轴试验中低围压下的剪张现象。
后者假定总的应力增量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有效应力增加而引起,另一部分由于颗粒破损的结果,该模型可以反映低围压下的剪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