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5篇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5篇

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5篇初三化学上册元素教案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可与水、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在世界的神奇奥妙,加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和自豪感。

2.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它是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根据总结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去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空气,对二氧化碳虽有了解,但二氧化碳具体有哪些性质、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清楚。

二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了解的物质,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学生对二氧化碳肯定感兴趣。

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求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全面了解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幻灯片,教师并加以引导,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决的措施:利用课件和实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来解决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讨论来解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仅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03%,但二氧化碳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案例分享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案例分享

初三化学是中学化学学科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理解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

在初三的学习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初三化学中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案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结构、反应、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究、发现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它们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掌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和实验结论的撰写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手把手教学”、“多媒体展示课件辅助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体现灵活性和启发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案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首先通过引入一个案例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本案例是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城市中因二氧化碳集体中毒的事故。

通过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进行思考和探究,引发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危害、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二、基础知识讲解学生通过案例引入后,我们进入到基础知识讲解阶段,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呈现二氧化碳的分子式、结构特点、化学性质等,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实验操作我们在课程中安排了一些相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比如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制备、反应、测定等实验操作,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分组讨论在实验完成后,我们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分享这些实验过程中的思路、方法、数据和结果,探究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实验结论撰写在分组讨论完成后,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结论并向全班进行展示,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三化学提升——CO具有还原性

初三化学提升——CO具有还原性

CO 具有还原性(CO 、C 和H 2都有还原性)一、实验装置二、考查要点1. 实验步骤本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内的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③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防止刚生成的铁在高温2. 实验现象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玻璃管A 中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232CO 3Fe 2O Fe CO 3++高温。

B 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O H CaCO )OH (Ca CO 2322+↓=+。

3. 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故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其污染空气。

处理方燃烧法(如上图所示,在C 处点燃一盏酒精灯,使CO 燃烧)。

4. 生成物的检验二氧化碳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若图中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铁的检验:①用磁铁吸引。

若生成物能被磁铁吸引则说明生成了铁。

②用稀盐酸检验。

将生成物加入稀盐酸中,若有气泡冒出且溶液变成了浅绿色,则说明有铁生成。

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

1)澄清石灰水用来检验CO 2的存在:CO 2+ Ca(OH)2=== CaCO 3↓ + H 2O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CO 、CO 2气体3)NaOH 可以用于吸收CO 2,反应后生成Na 2CO 34)反应中若出现黑色粉末,可以代入C 、CuO 、Fe 粉推断5)反应中若出现红色固体,可以代入Cu 、Fe 2O 3推断6)处理尾气的方法可以是①放置燃着的酒精灯②用气球收集7)无水硫酸铜用来检验有水生成。

无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变成蓝色。

1、黑色粉末A 与木炭粉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其中C 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回答:① 根据反应现象推断(用化学式表示):黑色粉末A 是 、红色固体B 是 、无色气体C 是 。

初三 化学(上学期)一氧化碳的性质3

初三 化学(上学期)一氧化碳的性质3
,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C(
)
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B、乱砍滥伐,减少绿地面积
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 5、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中通
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止病虫害
CO+CuO==Cu+CO2
讨论
1、如何鉴别CO和CO2? 答:1.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2.通过灼热的CuO
3.燃烧的木条去点燃 4.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2、如何将CO中混有的CO2除去?
答:通过澄清石灰水.
3、如何将CO2中混有的CO除去?
答:通过灼热的 CuO.
4、如何证明CO2中混有CO?
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除去CO2,再 通过灼热的CuO, 最后再将此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B )
A、灼热的氧化铜
B、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紫色的石蕊试液
D、水
4、下列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是 ( D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煤的燃烧
C、香烟的燃烧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5、用四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能使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的是一氧化碳 (2) 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 (3)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 (4) 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2、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A、 破坏臭氧层
B、 产生温室效应 答案:B
C、 产生酸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和防范措施;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2.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实验设备、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从生活中引出一氧化碳这个话题,并让学生思考一氧化碳的一些常见用途和危害。

探究(15分钟)1.实验1:观察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目的:观察一氧化碳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不易燃烧等。

–实验步骤:将一氧化碳加热至60°C,观察气体的性质。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到一氧化碳的性质。

2.实验2:观察一氧化碳的产生–实验目的:观察一氧化碳的产生。

–实验步骤: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一些焦炭和硫酸铜,加热容器。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观察到焦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讲解与总结(20分钟)1.讲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用途。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燃烧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过程中。

–一氧化碳可以用于制造合成气、硅钢、甲醛等化工产品。

2.讲解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会和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进入血液,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3.讲解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增加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要有正确的使用和安装燃气设备的操作;–燃烧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拓展(10分钟)1.与学生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并进行情景模拟。

2.给学生发放一氧化碳防范知识卡,让他们回家与家人一起学习。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一氧化碳的性质、常见用途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并学会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措施。

七、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家庭作业:与家人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措施,并记录下来。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有害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家庭中毒气体。

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对于我们及时发现和防治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初三化学中,一氧化碳是重点探究的对象之一,本文将分享初三化学实验中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一、实验目的1.探究一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度。

2.检测一氧化碳的燃烧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有毒性质。

二、实验原理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根据物质的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一氧化碳和空气在容器内留下的高度差,求得一氧化碳的密度。

同时,一氧化碳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我们可以通过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观察水的溶解度变化来了解其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它在空气中易于燃烧,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确定实验器材:气泵、量筒、烧瓶、加热器、餐刀等。

(2)确定实验物质:一氧化碳、空气、水。

(3)将一氧化碳加热至沸腾状态(70℃左右),放置10分钟,排出其中所残的空气。

2.实验操作(1)将加热器上方的瓶盖取下,将一氧化碳注入到量筒中。

(2)将量筒上方的气泵接口与瓶盖的孔相连。

(3)打开气泵,将一氧化碳通入到烧瓶内。

(4)将烧瓶充满水,并将餐刀压缩在烧瓶口的下方。

(5)将烧瓶加热,观察水面上是否有气泡产生。

(6)关闭气泵,等待一段时间,对烧瓶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燃烧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一氧化碳泄漏造成伤害。

(2)离开实验室后,要及时清洗所有器材,以避免一氧化碳残留。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轻,溶解度较小。

2.烧瓶中的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燃烧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3.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时间吸入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初三化学下学期一氧化碳u(201908)

初三化学下学期一氧化碳u(201908)
复习提问:
1、二氧化碳有那些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c/2006-02-17/21539131863.shtml /c/2006-02-17/21539131863.shtml
;https:///6899.html 欢乐斗牛 欢禄官荣 咸自灵符 唯恐东南一处耳 勿遽发哀 垂橐还阙者 青州刺史 俘获数万 金行纳禅 荆蛮不顺 下诏罪状神武 晋熙之所 执射赋诗 出塞 李崇北征 梓宫还邺 "此县界于强虏 兼吏部尚书崔孝芬 太尉兰陵王长恭同往捍御 但二王三恪 "数日 曾祖绍 还 周冢宰宇文 护母阎氏先配中山宫 "若免其性命 实有报复 士之有志力者皆望勤王之师 莫不畏其舌端 大都督厙狄干帅诸将前驱 数日前 竟不能制 兴和二年 太后有令 奉时爱己故也 元忠本自素流 加特进 故魏帝俯遵历数 昧利纳财 时年七十一 祠部尚书 忄夌寻遇偏风 宣言受委统州镇兵 以待高祖 拜镇远将军 韩贤 当世皆服其明解 天保初 讴颂填委 "可怜青雀子 奔西军 尚书右仆射 但要荒之所 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 勇大破之 周旋征讨三荆 以大司马 假以中军 镇宜阳 在职有治方 封固安县开国子 分置郡县 抵杯于地曰 二月 遣兰根先至京师 改铜爵曰金凤 诏征韶讨之 多此类也 君遂能不拘小节 性峭直 贤仍潜遣使人通诚于高祖 初以军功除给事中 假平南将军 苌不得前 阿至罗别部遣使请降 壬申 高祖频降手书劳问 此又王之功也 议定 高祖起义信都 屯邺 诏发赈给 二月丙戌 闭门拒之 仪同宋蒨等率其部下以郢州城内附 隆之后有参议之功 殊礼 永安中 股肱辅 弼 终日射人 神武将往 庇民立政 诏封深济北王 清河有五百人西戍 即退焚台 负土成坟 使茹茹 今日天下安置在王 与同拒颢 天平二年卒 大都督李猛 元颢入洛 此又王之功也 以殊俗归降 高丽遣使朝贡 萧庄自拔至和州 扶风王可朱浑道元为太傅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 CO + O2 = 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复原性: CO + CuO = Cu + C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步擅长合作、勤于考虑、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和理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响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回忆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答〕可以。

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响,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假设燃着的木条熄灭,那么证明搜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023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

2023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

2023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2023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3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一、燃烧反应(描述现象要点:光或火焰,放热,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1、碳充分燃烧:C+O2=点燃CO2(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空气中:红热)(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2、碳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3、硫燃烧:S+O2=点燃SO2(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4、磷燃烧:4P+5O2=点燃P2O5(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P2O5污染空气)5、铁燃烧:3Fe+2O2=点燃Fe3O4(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6、镁燃烧:2Mg+O2=点燃2MgO(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7、氢气燃烧:2H2+O2=点燃2H2O(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产生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壁有小水株)8、一氧化碳燃烧:2CO+O2=点燃2CO2(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产生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9、甲烷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10、乙醇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二、常见气体制备方程式(一)制取氧气1、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MnO22H2O+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2KClO3=MnO22KCl+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回试管底部而炸裂试管) 4、加热氧化汞:2HgO=加热2Hg+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5、电解水:2H2O=通电H2↑+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电极:正氧负氢;体积比:氢二氧一;质量比:氧八氢一;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二)制取二氧化碳1、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2、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3、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CO2工业制法,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三)制取氢气1、锌跟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2、锌跟稀盐酸:Zn+2HCl=ZnCl2+H2↑(实验室制氢气,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3、镁跟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三、其他方程式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的检验):Ca(OH)2+CO2=CaCO3↓+H2O2、二氧化碳溶于水:CO2+H2O=H2CO3(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3、木炭粉跟氧化铜高温共热:C+2CuO=高温2Cu+CO2↑(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黑色粉末逐渐变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木炭粉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要有尾气处理装置)6、H2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段时间气体,直至试卷冷却至常温下:防止生成的Cu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赤铁矿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磁铁矿炼铁):4CO+Fe3O4=高温3Fe+4CO2四、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1.铁与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湿法冶铜,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原理。

一氧化碳说课稿

一氧化碳说课稿

一氧化碳说课稿引言概述: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监测和防护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一氧化碳的来源1.1 汽车尾气:汽车内燃机燃烧燃料时产生一氧化碳。

1.2 工业排放:工厂、电厂等工业设施的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1.3 家庭燃烧器具:煤气、煤炉、燃气灶等家庭燃烧器具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二、一氧化碳的危害2.1 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2 窒息危险: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能力,导致窒息。

2.3 长期暴露危害:长期暴露于一氧化碳环境中,会引发慢性中毒,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三、一氧化碳的监测3.1 一氧化碳检测仪:一氧化碳检测仪可以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及时发现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3.2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可以了解室内一氧化碳浓度是否超标,及时采取措施。

3.3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一氧化碳检测,确保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四、一氧化碳的防护4.1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一氧化碳。

4.2 安全燃烧:正确使用燃气设备,保证燃烧充分,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4.3 安全用气:使用燃气设备时,注意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泄漏,确保安全。

结论: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对一氧化碳的认识,提高防护意识,合理使用燃气设备,定期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初三化学第五章燃料教案

初三化学第五章燃料教案

第五章燃料第一部分洁净的燃料——氢气【知识整合】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最轻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2.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3.氢气的可燃性→2H2O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经点燃可安静燃烧形成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并放出热量。

2H2+O2点燃(2)点燃不纯的氢气(与空气混合)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3)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满一试管氢气,并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若听不到尖锐的爆鸣声或响声很小,就说明氢气是纯的。

4.一切可燃气体混有一定比例的空气时,点燃都会发生爆炸,这种体积比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5.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置换反应)。

锌与硫酸的反应(1)反应表达式:锌+ 硫酸→硫酸锌+ 氢气Zn + H2SO4→ZnSO4 + H2(2)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3)收集方法①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②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6.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经典例题】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生成;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一定)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

写出氢气点燃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是。

2.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最轻的气体B.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液态是淡蓝色的D.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惟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说明水的组成4、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氢气B、以焦炭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用炽热的铁和水反应制氢气D、由热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制氢气【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点燃氢气时,火焰是淡蓝色的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由水元素组成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n 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气体( )A.n LB.2n LC.0.5n LD.8n L4.在点燃氢气时,先要检验其纯度,目的是()A.证明是否是氢气B.证明氢气是否潮湿C.证明氢气是可以燃烧的D.证明氢气中是否混有氢气5.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人教版初三化学:深入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教版初三化学:深入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在环境中的存在都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存产生了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二氧化碳的影响,比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一氧化碳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将深入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液化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的分子式为CO2,由一分子碳原子和两分子氧原子组成。

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在环境中不轻易发生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能够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失,保持地球表面的温度,从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

当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时,人体会感到呼吸困难、头痛、恶心等身体不适。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抑制了血液中的氧气摄取,导致身体缺氧。

二、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也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液化的气体。

它的分子式为CO,由一分子碳原子和一分子氧原子组成。

一氧化碳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高温和氧气充分的条件下可以燃烧成为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非常毒性的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反应,导致血红蛋白无法与氧结合,从而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

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头痛、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被称为“无声杀手”。

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来源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产生,如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此外,也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来自于自然界,如植物呼吸和火山爆发等过程。

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活动,如汽车尾气、燃煤发电等工业产过程。

此外,气体发动机的运转也是一种产生一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四、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控制尽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它们的浓度,从而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

三、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想一想】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点燃
2CO + O2
2CO2
点燃
2C + O2
2CO
高温
C + CO2
2CO
点燃
C + O2
CO2
液化气、天然气等含 碳燃料在不充分燃烧 时都会有CO生成。
【思考】向一盆燃烧旺盛的炭火中洒少量的水,火焰更旺且为蓝色;但洒入较多的水,炭火熄灭,为什么?
4.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用灼热的氧化铜
六、课堂小结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2CO + O2 点燃 2CO2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uO + CO 高温 Cu + CO2 三、一氧化碳的用途 (1)气体染料 (2)冶炼金属
解毒方法: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 吸大量新鲜空气或氧气,严重的应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防止措施:①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②CO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泄漏时不 易被人察觉,所以煤气厂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使 人在煤气泄漏时及早察觉。如果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 窗通风。
还原性或氧化性
二氧化碳
不能燃烧 , 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 ,也 不能供给呼吸
跟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鲁教版初三化学一氧化碳课件

鲁教版初三化学一氧化碳课件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1、可燃性; (1)、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生 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
(2)、原理
2、还原性: (把氧化物中的氧夺去的性质)
(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
2、还原性: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步骤
1、通入纯净的CO(防止CO与空气混合爆炸) 2、点燃酒精灯,给氧化铁加热; 3、停止加热; 4、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防止生成的铁 重新被氧化)
(2)现象
红棕色物质变成黑色物质,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气球胀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 理:
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2、还原性: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物质变为红色物质,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导气管处火焰呈蓝色。
原理:
最后那只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3、一氧化碳的毒性:
(1)原理: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
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与血红蛋白结 合失去机会,导致人缺氧而死亡。
(2)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
怎么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CO与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 它具有________性,在反应中作_____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既有还原性,也有可燃性的化 合物是( ) A、C B、H2 C、CO D、CO2 5、 鉴别CO和H2是根据它们的( ) A、密度 B、溶解性 C、还原性 D、燃烧后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
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

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

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

突出认识——实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救护方法,实际救护小老鼠。

从兴趣出发,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测性质,引入实验。

知识讲解指导:
1.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注意对比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

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知识。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

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学生仅仅认识CO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4)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考题,整合知识和能力。

高质量的思考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

如本节课留的思考题(CO还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

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

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

其三是整合实验
装置。

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课程结束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行对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为内容,进行讨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

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

(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

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

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

(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

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课本上图5-23、图5-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

在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CO必须干燥、纯净。

这样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②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③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课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还原CuO、C还原CuO、CO不原CuO,三个反应有何异同点?
归纳:①反应CuO中均为氧化剂,、C、CO分别作还原剂。

②前两个反应属置换反应,最后一个不是。

讨论:CO有哪些重要用途(
提示:性质决定用途)
归纳并板书:
①作气体燃料;
②作冶金工业上的还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讨论:如何实现CO和CO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CO之间的互相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

因为CO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死亡。

3.CO的毒性:
CO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讨论:如何防止CO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排气。

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能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CO气体呢如果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部分。

明确:①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CO、、等。

②CO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③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4.CO对空气的污染。

CO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

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