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特点与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按文献的编辑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
1.图书
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定型的出版物。它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占据整个文献系统的主导地位。
图书一般具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首尾衔接,结构严谨,积叶成册,自成体系,以单行本、多卷书或丛书等形式出版发行。图书的内容系统、论述全面。一般记录一个中心内容或围绕一个问题,以历史为起点而以现实为重点进行论述。因此,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或现实的、理论的或方法的系统知识。
图书反映的知识可靠、观点成熟。一本书的形成往往经过著者的选择、核对、鉴别和融会贯通,包含着著者本人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因此,对于我们查找各种事实、数据、资料的来源与出处,以及查考变迁沿革等,图书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
图书的成书过程较长,从写作到出版,要通过核对、鉴别、筛选、提炼、校对等多道工序,由此图书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不便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它反映的知识内容明显滞后,一般不含最新的信息内容。
图书按照内容、著述目的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种类型。普通图书提供读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知识,适合读者系统阅读或精读,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等。工具书是广泛收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体例或方式编排,提供基本知识和文献线索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大类,具体包括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以及索引、目录、‘文摘等等。
2.期刊
期刊,又叫杂志,它是指有固定的名称、版式、开本,汇集若干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资料或线索,由常设编辑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一定的出版周期,使用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作为时序的标识,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期刊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文献的一种主要类型。
期刊具有内容广泛、知识新颖、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等特点,读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期刊,及时了解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自1665年1月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周刊》和l665年3月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
皇家学会哲学汇刊》问世以来,其发展十分迅速,它在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记载、传播和交流社会文化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根据之一,是科技人员进行信息交流的正式、公开而有秩序的工具。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因此被称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信息载体”。
期刊按其内容性质或使用对象,可以划分为学术性期刊、普及性期刊、检索性期刊。
报纸,也是期刊的一种类型。它和期刊一样,有统一的名称,有常设的编辑机构,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文章、报道、资料、消息。但它比期刊时间性更强,出版周期更短,有日报、双日报、三日报、周报、旬报等不同出版周期之分,是信息报道最及时的一种文献;内容更加广泛,它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评论和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最新成果;版面较大,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现;出版量大,拥有读者面广,人数众多。因此,报纸是重要的情报源和社会舆论工具,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报纸进行内容分析和辑录整理,是资料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报纸报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如图书、期刊等其他文献类型。
3.特种文献资料
特种文献资料,又称丛刊,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是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类型。它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似书非书,似刊非刊。这类文献总的特点是数量大,增长快;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涉及各学科和各领域;保密性强,出版分散,有不同密级程度,有的公开发表,有的内部发行;出版周期很不固定,收集比较困难;现实性强,情报价值高,从不同领域即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进展动态、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它们对于国民经济、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直接参考应用价值。
特种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关于某项科学研究和革新成果的系统总结,或是研究过程中阶段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又称技术报告。
科技报告的信息特点是:形式活泼,每份报告不论篇幅长短,独立成册,冠有总的名称并连续编号;内容详尽专深,往往附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准确可靠,几乎涉及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以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部分人文科学,能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动向和发展水平;时效性强,许多最新的研究课题和尖端技术,首先发表在科技报告上;发行范围严格控制,科技报告初次公布以
保密资料形式内部交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逐级解密,再公开发表。因此,科技报告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是迅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尤其在某些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的重要资料来源。
科技报告的种类很多,按报告所反映的研究进展程度分初期报告、进展报告、中间报告、终结报告;按流通范围划分有机密报告、非密限制发行报告、公开报告等。
(2)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公开发表、出版的文件。政府出版物内容广泛,几乎涉及整个知识领域,是了解各国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方针政策及组织规划不可缺少的权威性信息来源和重要参考资料。
就文献性质来看,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文献两大类,前者主要涉及政府法律、经济方面的国会和议会记录、议案、决议、司法资料、听证记录、法律、法令、规章制度、政策、调查统计资料等;后者包括研究报告、技术政策等资料。
(3)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是在国际国内各种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内容新、传递信息迅速。会议文献基本上是在会议上首次公布成果,尚未在其他刊物上刊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成为了解新动向、新发现的重要信息源。会议文献大部分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且经过会议主办者审查、推荐,经过专家学者提问、讨论、评价、鉴定,再由本人修改后出版,因而,会议文献一般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
会议文献的形式有会前产生的预印本、议程和发言提要、论文摘要(有相当多的会前文献不对外发行,只供与会者);有开会期间产生的开幕词、讲话、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以及在会上散发的临时性材料等会中文献;有的会议结束后,经主办单位整理发行正式的会议资料,常以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报告、会议专刊等为名出版,形成会后文献。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了取得学位进行公开答辩并获得学位委员会通过而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般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具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收集大量文献资料,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有的后来发展为一本专著,是重要的参考文献资料。
学位论文是非卖品,一般也不公开发表,通常只在学位授予单位的图书馆和按国家规定接受呈缴本的图书馆保存有副本,故学位论文的收集与利用不如其他类型的文献方便。
(5)专利文献
专利是各国政府用法律形式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一种制度,也是通过经济措施奖励发明创造的一种手段。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和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专利相关的其他文献;狭义的专利文献仅指各国专利局出版的专利说明书,它是专利文献的主体。
专利文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内容新颖、出版迅速。据统计全世界发明创造成果约90%~95%首先公诸于专利文献,故它是获取新技术的最快、最重要的信息源。第二,涉及技术领域广泛、实用性强。在研究开发和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几乎均能在专利文献中得到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第三,具有法律效力。专利说明书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判断专利侵权的主要依据。
专利文献的上述特点,使它在传递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方面发挥极为重要作用。专利文献成为制订科研规划、规划产品组合战略、确定工艺路线、实施技术改造的一个主要技术信息源。
(6)标准文献
标准是标准化组织或有关机构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生产过程及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具有法律约束力。狭义的标准文献指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广义的标准文献指与标准化工作有关的一切文献,包括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的手册以及揭示报道标准文献信息的目录、索引等。标准文献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生产水平、标准化程度和资源开发程度。标准对于我们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改进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起很好的指导作用。
标准文献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它所反映的水平只能是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标准要不断进行修订、补充、替代或废止。一个标准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不同种类和级别的标准只能在其适用的范围内贯彻执行。标准文献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7)产品样本
产品样本是厂商为
向客户宣传和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介绍产品情况的文献,包括产品样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厂商介绍等。其内容主要是对产品的规格、性能、特点、构造、用途、使用方法等的介绍和说明。大多数产品样本以散页形式印发,有的则汇编成产品样本集,还有些散见于企业刊物、外贸刊物中。
产品样本的特点在于技术成熟、数据可靠,有较多的外观照片和结构图,直观性强,是一种宝贵的科技信息源、商贸信息源和竞争情报源,是技术人员设计、制造新产品的一种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是计划、开发、采购、销售、外贸等专业人员了解各厂商出厂产品现状、掌握产品市场情况及发展动向的重要信息源。
4.其他零散资料
主要指档案资料、舆图、图片和乐谱等零散资料。
档案资料包括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是记录各种事实进行过程的卷宗材料,有一定的保密性。原始档案材料以手稿和打字件为主。
舆图包括地图、地形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各种教学挂图等,是各种规格的单张直观材料。
图片包括各种新闻照片美术作品等。
乐谱是一种单张活页式音乐曲谱艺术作品。
上述零散资料,规格不同,外形各异,无法装订成册,通常需专门的方法进行整理和保管。
二、按文献载体形式划分
1.印刷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是以纸质材料为载体,以印刷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传统的文献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的记录知识信息的方式,但是目前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信息载体。
它的优点是便于阅读,可直接、任意翻阅,可在任何场合下阅读;容易携带,便于交流;便于大量印刷,成本较低。
缺点是体积大,分量重,信息存贮密度低,收藏占用空间大;受自然条件和纸张自身限制,难以长期保存;难以实现信息自动化提取和高速度传递。
2.缩微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又称缩微资料、缩微复制品,它是一种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产生的文献形式。
缩微型文献的优点是:体积小,信息存贮密度高,成本低廉,便于保管、检索与传递的自动化;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永久保存。
缩微型文献的缺点是必须借助专门的阅读设备,使用很不方便,不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缩微型文献的种类有:缩微胶片、缩微胶卷、缩微卡片。
文献的缩微化,是文献服务工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大型文献信息中心都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珍本、善本等准备长期保存的文献制作成缩微品加以收藏。
3.视听型文献
视
听型文献又称声像资料或直感资料。它是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声像技术和装置,直接记录声音、文字和图像的文献形式。
视听型文献表现和传递那些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信息,让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感受到直观、形象、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复杂或罕见的自然现象、探索物质结构和运动机制等。
视听型文献按人的感官接收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视觉资料、听觉资料、视听资料。
随着声像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视听型文献在文献系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4.机读型文献
机读型文献是将信息以计算机可读的形式,记录在磁性载体(磁盘、磁带等)、光学载体(光盘)上,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进行读取的一种文献形式。现在又多把这种机读型文献称为电子出版物。
机读型文献的问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改变了传统文献的物理形态,开辟了一种新的信息分发渠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与印刷型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信息容量大、密度高,存取方便,能远距离传输文献信息;检索方便,可以进行随意浏览或检索所需信息;出版周期短,内容能够及时更新;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表现力丰富。该类文献主要的问题是需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阅读利用,使用成本较高。
机读型文献内容丰富,类型多。就目前而言,主要包括网络版电子出版物、光盘版电子出版物、软盘版电子出版物等类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机读型文献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
三、按文献加工层次分
1.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就是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而创作的文献。由此看来,判断某一文献是否属于一次文献,是根据文献的内容而不是它的载体形式。只要是作者以工作与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撰写形成的文献,无论它以何种手段记录、何种载体存储,也不论其是否参考、引用了他人资料,均为一次文献。诸如期刊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资料等,均属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的内容比较新颖、详细、具体,记录着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新见解,它直接提供参考、借鉴和使用,可解决生活、生产、科研、设计、试制中的具体问题,有实际使用价值。所以,一次文献是人们参
考学习的最主要的文献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一次文献数量极为庞大,由于在内容上是分散的、无系统的,因此不便于管理和传播。
2.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和提炼压缩之后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积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二次文献不是一次文献本身的汇集,而是一次文献特征的汇集。为了便于人们全面了解和准确查找所需的一次文献资料,将广泛分散的原始文献汇集起来,按照一定的体例编排,描述其形式特征,揭示其内容要点,以便广泛、系统、完整地报道某一学科、专题领域的文献资料。诸如目录、索引、文摘、题录等均属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由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的书目控制过程,系统报道一次文献信息,帮助读者用很少的时间浏览较多的文献信息,提供检索所需要的文献线索。
二次文献具有报道性、检索性、系统性、简明性等特点,是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是检索文献时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本质是打开一次文献知识宝库的钥匙。
3.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评述等深加工而形成的文献,是再生科研文献。
三次文献可以利用二次文献成果作为检索文献的途径,也可以不经过二次文献直接利用一次文献的内容成果。
三次文献可分为综述研究和参考工具两大类型。综述研究类文献是在大量原始文献成果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向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评述的产物,诸如专题述评、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等。参考工具类文献,是在大量原始文献内容反映的原理、定律、事实、方法、公式、数据及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稳定、可靠而有用的知识,编写成供查阅参考的工具书文献,诸如词典、百科全书、手册、年鉴等。
三次文献来源于一次文献,高于一次文献,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知识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它从一次文献中汲取重要内容提供给人们,便于他们高效率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状况、动态、发展趋势和有关情况。同时,它不仅筛选出大量有用的一次文献信息内容加以分析综合、组织编排,而且赋予新的认识和见解,形成为新的文献资料。因此,三次文献内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它既是检索的对象也是检索的工具。
在文献信息的层次结构演变中,一次文献是人们掌握信息的直接对象,二次文献是人们检索原始文献信息的主要工具,三次文献是人们掌握情报源的主要资料。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每个环节都不断融入了著者及文献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是文献信息由博而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化的过程,其可检性、易检性及可获得性在不断递增,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它们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文献信息的这一层次变化,使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有章可循、有径可问。
总之,现代文献的类型突破了纸质载体印刷品的传统模式,采用多种载体材料记录文字、声音和图像,传播知识信息。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将形成各种文献形式长期共存、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