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规范标准2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60efc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参考标准、术语和定义、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二、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确保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所有生产、加工、运输和使用商品混凝土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四、参考标准在进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时,应参考以下标准:1. GB/T 25177-2010《商品混凝土》2.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 JGJ/T 23-2011《商品混凝土施工与验收规范》4. JGJ/T 266-2015《商品混凝土运输与泵送技术规程》五、术语和定义在本文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1. 商品混凝土:指按照一定配合比、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生产的混凝土。
2. 配合比: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3. 坍落度:指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的流动性。
4. 强度等级: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5. 试块:指用于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样品。
六、质量控制要求1. 原材料控制a.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并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使用。
b. 砂、石: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砂、石,并进行筛分和洗净处理。
c. 水:应使用清洁、无杂质的水,并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使用。
d. 外加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并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使用。
2. 配合比控制a. 根据工程要求和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b. 配合比应经过试验验证,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符合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a. 搅拌:应使用质量可靠的搅拌设备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均匀和充分搅拌。
b. 浇筑:应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产生分层和分离现象。
c. 养护: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养护期间保持足够的湿度和温度。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f3b20b8762caaedc33d40c.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2011年4月2日颁布2012年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be3ab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2.png)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标准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砂浆含量等指标,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 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原材料,并进行严格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操作,包括搅拌、浇筑、振捣等环节。
搅拌时间、振捣频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测试方法1. 水泥测试:包括水泥标号、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如GB/T 176-2022《水泥标准振实度试验方法》等。
2. 骨料测试:包括骨料颗粒大小、含泥量、吸水率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GB/T 14684-2022《骨料粒径分析方法》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
3. 混凝土强度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GB/T 50081-2002《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抽样检测:对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2. 搅拌过程控制: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均匀搅拌。
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等参数,避免混凝土分层和产生空洞。
及时修补浇筑缺陷,确保混凝土质量。
4. 强度测试: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及时发现强度不达标的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调整施工工艺或者更换原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五、质量记录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记录:记录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参数和计算过程,以备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使用。
2. 原材料检测报告:记录原材料抽样检测的结果和分析报告,以备工程验收和后期质量追溯。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55451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f.png)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商品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以下将详细阐述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
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
其粒径、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细骨料:通常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要严格控制。
3、掺和料粉煤灰:应选用品质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其烧失量、需水量比等指标要符合规定。
矿渣粉: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活性指数、流动度比等参数要满足要求。
4、外加剂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减少用水量,其减水率、含气量等性能要达标。
缓凝剂、早强剂等:根据施工需要选用,且要保证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5、水拌制商品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如使用其他水源,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二、配合比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2、工作性能坍落度:根据工程部位、施工方法和运输距离等确定合适的坍落度。
一般来说,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 180mm 220mm,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适当减小。
流动性: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便于浇筑和振捣,不得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3、耐久性要求抗渗性: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添加外加剂等措施,提高其抗渗性能。
抗冻性: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混凝土,应考虑其抗冻性能,通过控制水胶比、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和料等方法来满足要求。
4、经济性在满足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通过优化配合比,合理利用原材料,减少水泥用量等方式实现。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87827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f.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运输到现场,直接供应施工现场使用的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工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保障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材料要求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其相关标准规定。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离墙壁和地面上10cm以上。
2.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17《硅质粉煤灰及其混合料》和GB/T17432-2010《混凝土用粉煤灰》的相关规定。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粉煤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
3. 石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石子》的相关规定。
石子应清洗干净,无泥土、泥块、浮土等杂质。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4. 砂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石子》的相关规定。
砂子应清洗干净,无泥土、泥块、浮土等杂质。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5.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848-2017《建筑用水》的相关规定。
水应清洁、无色、透明、无异味、无沉淀物和悬浮物。
其水质检测报告应齐全、清晰可见。
6.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17《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
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1. 水泥的质量检验(1)外观检查:应为细粉末,无结块、凝结现象。
(2)标号、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检验,并与运输单据、入库单据等文件相符。
(3)标准稠度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https://img.taocdn.com/s3/m/e60ea49ce45c3b3566ec8b32.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第二节混凝土强度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第一节计量第二节搅拌第三节运输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第五节浇筑第六节养护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667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9月29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1992年9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b473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b.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高品质的混凝土,由专业生产商使用预先计算的比例和配方制备而成。
预拌商品混凝土通常用于大型建筑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水坝和大型商业建筑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制定一套全面的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材料1.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75-2007《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粉煤灰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96-2017《粉煤灰》,其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骨料(a)粗骨料粗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碎石、碎石料和碎石混合料》,其强度、吸水率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b)细骨料细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机制砂、石粉和石料粉混合料》,其强度、吸水率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水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848-2017《混凝土用水》。
5.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
三、制备1.材料的存储和搬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320-2019《混凝土材料的贮存与搬运》。
2.混凝土应在专业生产商的生产线上制备,生产线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0171-2015《混凝土搅拌站》。
3.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和配方生产,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骨料含泥量、搅拌时间等因素。
4.每批混凝土应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测定》。
5.混凝土应在生产后立即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凝结和泄漏。
四、性能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28天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值。
2.流动性混凝土的流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坍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
3.均匀性混凝土的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坍落度、骨料分布和含泥量等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和GB/T 14684-2011《碎石、碎石料和碎石混合料》等相关标准。
2-2012.3.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2012.3.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https://img.taocdn.com/s3/m/893ebbd6240c844769eaee64.png)
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一、修订背景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是在原GB 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近20年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近二十年来,现代混凝土技术及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1、混凝土生产方式从现场生产逐渐变为工厂生产为主,今后预拌混凝土是发展方向;2、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渐提高,强混凝土应用日益增多,有应用,对混凝土质量保证要求提高;3、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相继修订,配合比设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新老《标准》目录对比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说明: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二、《标准》适用范围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三、混凝土质量性能要求3.1 拌合物性能坍落度、维勃稠度和扩展度的等级划分低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新增新增表3.1.2-2 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等级划分表3.1.2-3 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等级划分F1F2F3F4F5F6坍落度测定维勃稠度测定仪示意图扩展度测定扩展度测量表3.1.2-4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3.1.3 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是施工要求的前提3.1.5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表3.1.8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说明:⏹3.1.9 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含3.2 混凝土力学性能3.2.2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3.2.3 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3.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3.3.2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注:表3.3.2引用自《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说明: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气候分有抗渗要求的结构,应根据所承受的水头、混凝土水化生成物—硫酸盐反应抗硫酸盐侵蚀试验采用干湿循环法:3.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说明RCM法测量混凝阳极NaOH溶液阴极NaCI溶液直流稳压电源有机硅橡胶套说明:在海洋等氯离子侵蚀环境下,氯离子2、当采用电通量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50%时,测试龄期可为56d。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8fee13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3.png)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
在选择搅拌站时,我们经过多年的合作和附近搅拌站的考察,决定采用___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并组织业主和监理进行考察。
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要求:1.水泥:所有施工部位的商品混凝土水泥均采用低碱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2.粗骨料:采用5mm~2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小于1%,石子吸水率小于1.5%。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不宜大于1:2.5(即最大粒径为25mm)。
粗骨料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52-2006)要求,并由厂家提供现场试验报告。
3.细骨料:砂采用中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6~3.7(即平均粒径为0.414mm~0.5mm),含泥量小于3%。
细骨料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52-2006)的规定,并提供现场试验报告。
4.掺合料:选用II级粉煤灰。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有技术规程》(GBJ164)、《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28)和《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01-10-93)的规定。
5.外加剂:混凝土的泵送剂、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其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所有外加剂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标准主要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商品混凝土》。
6.碱集料反应控制: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为二类环境,须采用低碱混凝土,即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措施。
混凝土中所用水泥、砂石料、粉煤灰、外加剂必须有碱含量报告,出据法定检测报告,控制混凝土各类材料总碱含量(Na2O+0.658K2O)不超过3kg/m3.7.氯盐含量: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盐含量,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应小于水泥重量的0.2%。
2-2012.3.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2012.3.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https://img.taocdn.com/s3/m/893ebbd6240c844769eaee64.png)
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一、修订背景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是在原GB 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近20年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近二十年来,现代混凝土技术及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1、混凝土生产方式从现场生产逐渐变为工厂生产为主,今后预拌混凝土是发展方向;2、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渐提高,强混凝土应用日益增多,有应用,对混凝土质量保证要求提高;3、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相继修订,配合比设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新老《标准》目录对比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说明: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二、《标准》适用范围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三、混凝土质量性能要求3.1 拌合物性能坍落度、维勃稠度和扩展度的等级划分低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新增新增表3.1.2-2 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等级划分表3.1.2-3 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等级划分F1F2F3F4F5F6坍落度测定维勃稠度测定仪示意图扩展度测定扩展度测量表3.1.2-4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3.1.3 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是施工要求的前提3.1.5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表3.1.8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说明:⏹3.1.9 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含3.2 混凝土力学性能3.2.2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3.2.3 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3.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3.3.2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注:表3.3.2引用自《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说明: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气候分有抗渗要求的结构,应根据所承受的水头、混凝土水化生成物—硫酸盐反应抗硫酸盐侵蚀试验采用干湿循环法:3.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说明RCM法测量混凝阳极NaOH溶液阴极NaCI溶液直流稳压电源有机硅橡胶套说明:在海洋等氯离子侵蚀环境下,氯离子2、当采用电通量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50%时,测试龄期可为56d。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4a775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3.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工地现场按照一定比例、一定时间内搅拌制成的混凝土,由于其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之一。
为了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材料要求1. 水泥(1)水泥应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或《复合硅酸盐水泥》(GB/T 208-2017)的要求。
(2)水泥应在保质期内使用,保质期以出厂日期为准,超过保质期的水泥不得使用。
(3)水泥应按照规定进行存储,避免受潮、受热、受冻。
2. 骨料(1)骨料应符合《建筑用石料》(GB/T 14685-2011)的要求。
(2)骨料应清洗干净,不得混杂泥土、浮土等杂质。
(3)骨料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过细或过粗的情况。
3. 砂(1)砂应符合《建筑用细集料》(GB/T 14684-2011)的要求。
(2)砂应清洗干净,不得混杂泥土、浮土等杂质。
(3)砂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过细或过粗的情况。
4. 水(1)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GB/T 50123-2019)的要求。
(2)水应清洁无污染,不得混杂化学药品、油类等杂质。
(3)水的用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三、配合比控制1. 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2. 配合比中各材料的比例应按照一定的精度进行控制,不得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
3. 配合比应及时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四、搅拌质量控制1. 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过短或过长。
2.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机的转速和搅拌时间,防止过度搅拌或不足搅拌。
3.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加水量的控制,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4. 搅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搅拌机和车辆,保证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五、运输质量控制1. 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车辆的载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商品混凝土规范标准2
![商品混凝土规范标准2](https://img.taocdn.com/s3/m/9ac72115c281e53a5802ff9a.png)
预拌混凝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供货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
3 术语和定义下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预拌混凝土ready-mixed concrete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2通用品normal concrete强度等级不大于C50、坍落度不大于180mm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 25mm 31.5mm或40mm,无其他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3特制品special concrete任一项指标超出通用品规定范围或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4交货地点delivery place供需双方在合同中确定的交接预拌混凝土的地点。
3.5出厂检验inspection at manufacturer在预拌混凝土出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3.6交货检验inspection at delivery place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4 分类及标记4.1分类预拌混凝土根据特性要求分为通用品和特制品。
4.1.1通用品通用品应在下列范围内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及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强度等级:不大于C50。
坍落度(mm):25,50,80,100,120,150,180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mm):20、25、31.5、40。
4.1.2 特制品特制品应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或其他特殊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除通用品规定的范围外,还可在下列范围内选取:强度等级:C55,C60,C65,C70,C75,C80。
坍落度:大于180mm。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20mm、大于40mm.。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691d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7.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能和方便施工特点的建筑材料,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和房屋建筑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为确保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规定,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通用质量标准1. 成分比例:预拌商品混凝土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生产。
其中水泥、骨料、矿粉、特种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等成分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2. 抗压强度: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标准规范中,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制备后一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通常以28天抗压强度来评估混凝土的品质。
3. 可塑性和坍落度:可塑性和坍落度是衡量预拌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指标。
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流动和浇筑。
4. 密度和孔隙率:预拌商品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和较低的孔隙率,以确保其结构的紧密性和抗渗性能。
5. 抗渗性能:预拌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抗渗性能对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二、不同用途下的特殊质量标准1. 地下建筑:对于地下建筑工程,预拌商品混凝土需要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渗透性和优异的耐久性。
标准规定了地下建筑中采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符合相关要求。
2. 桥梁工程: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材料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包括抗压强度、耐久性、抗震性能等。
3.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标准规定了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裂性能、抗渗性能等指标,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c604e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d.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质量控制细则,旨在规范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施工过程,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适合范围本质量控制细则适合于所有生产、运输和施工商品混凝土的单位和个人。
三、材料要求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其标号应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
2. 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砂: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粒度分布和稳定性。
4. 水: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无污染的自来水或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源。
5. 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使用前应进行试验确认其性能。
四、生产控制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商品混凝土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2.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砂、水和外加剂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生产设备管理: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称量、搅拌和浇筑,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5. 质量记录:记录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检验结果、生产过程控制数据等,以备查证。
五、运输控制1. 运输工具管理: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2. 运输过程控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凝结和泄漏等现象,确保其质量不受损。
3. 运输距离控制: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要求,合理控制运输距离,避免过长运输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六、施工控制1. 浇筑前准备:在浇筑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2. 浇筑工艺控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浮现空鼓和脱模等问题。
3. 养护措施: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干燥和开裂,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商品混凝土执行标准
![商品混凝土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dc10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7.png)
商品混凝土执行标准
商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规范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
首先,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不同的混凝土用途需要采用不同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原材料的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必须按照执行标准进行选择和使用。
其次,生产工艺是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抗渗性。
此外,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多项指标的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执行标准的要求。
再者,对于商品混凝土的使用,执行标准也有详细的规定。
在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保养等过程中,必须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另外,对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执行标准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和规定,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希望广大建筑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都能够重视执行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共同提升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292b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b.png)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1. 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则,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
2. 原材料选择2.1 水泥2.1.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生产厂家资质。
2.1.2 水泥应进行检测,包括外观、标号、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等指标。
2.1.3 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与湿度过高的环境接触。
2.2 骨料2.2.1 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生产厂家资质。
2.2.2 骨料应进行检测,包括粒径、含泥量、含水量、抗压强度等指标。
2.2.3 骨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与湿度过高的环境接触。
2.3 水2.3.1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供水单位资质。
2.3.2 水应进行检测,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含固体物等指标。
2.3.3 水应储存在清洁的水池或水箱中,避免受到污染。
3. 生产工艺控制3.1 配合比设计3.1.1 根据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确保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1.2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3.2 搅拌3.2.1 商品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确保搅拌均匀。
3.2.2 搅拌时间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
3.3 浇筑3.3.1 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清洁和涂抹防粘剂。
3.3.2 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分层、渗漏等问题。
3.3.3 浇筑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4. 质量检测4.1 强度检测4.1.1 从浇筑后的混凝土中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4.1.2 强度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记录并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指标。
4.2 外观检测4.2.1 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表面平整度、颜色、裂缝等指标。
商品混凝土水泥掺量标准
![商品混凝土水泥掺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7a20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b.png)
商品混凝土水泥掺量标准一、前言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水和添加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预制混凝土产品,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掺量的合理性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
因此,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商品混凝土水泥掺量标准,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推动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泥掺量的影响因素1.强度要求:商品混凝土的主要要求是强度,因此,水泥的掺量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泥的掺量过低,混凝土强度不足;水泥的掺量过高,则可能导致混凝土过于脆硬,易开裂,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2.施工性能:掺量适当的水泥可以使混凝土黏度适中,易于施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有利于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和充实振捣。
3.环保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混凝土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
水泥掺量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生产中的排放物增加,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商品混凝土水泥掺量标准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制订一套合理的商品混凝土水泥掺量标准,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
下面,我们就针对不同用途的商品混凝土,提出相应的水泥掺量标准。
1.普通商品混凝土普通商品混凝土主要用于一些不特殊要求的基础、地面、墙体等建筑结构,一般掺量为200kg/m³~350kg/m³。
2.高强度商品混凝土高强度商品混凝土适用于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需要承受大荷载和较高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一般掺量为350kg/m³~500kg/m³。
3.特殊商品混凝土特殊商品混凝土主要包括耐酸碱混凝土、耐高温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根据不同的特殊要求,掺量也不同,一般在500kg/m³以上。
四、掺量调整原则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原材料的不同、施工环境的不同等因素,掺量会存在一定的浮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掺量调整的原则:1.按照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进行掺量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商品混凝土常用标准规
![商品混凝土常用标准规](https://img.taocdn.com/s3/m/ace7fbbbad02de80d5d8409d.png)
水泥胶砂试模
JC/T726-2005
93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JC/T727-2005
94
JC/T729-2005
95
JJG1021-90
96
97
JCG244-2009
98
工具书
科学出版社
9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Fra bibliotek0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员实用读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1
实用建筑材料试验手册
GB/T50496-2009
4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49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
50
JGJ3-2002
51
JGJ4-80
52
JGJ6-99
5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10-2011
5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JGJ15-2008
55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62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8-2009
63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193-2009
64
钢纤维混凝土
JG/T3064-1999
6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55-2011
66
混凝土路缘石
JC899-2002
67
CCES 02:2004
68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
CECS13∶2009
69
CECS28:90
70
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38-2004
71
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
![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9bcd4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3.png)
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商品混凝土是指按一定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其材料和配合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确定,并且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对于保障混凝土质量、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应当遵循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以及《混凝土拌合料》(GB/T 14685-2011)等相关标准。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加工、运输浇筑等方面,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其次,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还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不同的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高强混凝土、耐久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等特殊混凝土,其执行标准应当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制定。
此外,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还应当注重施工管理。
在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等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和时间、浇筑温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同时,对混凝土的养护、试块制作、强度检测等工作也需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进行管理,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最后,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还应当注重质量监督。
在混凝土生产企业、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执行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的执行标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执行,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才能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要求,为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拌混凝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供货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
3术语和定义下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预拌混凝土ready-mixed concrete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2通用品normal concrete强度等级不大于C50、坍落度不大于18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 25mm31.5mm或40mm,无其他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3特制品special concrete任一项指标超出通用品规定范围或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4交货地点delivery place供需双方在合同中确定的交接预拌混凝土的地点。
3.5出厂检验inspection at manufacturer在预拌混凝土出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3.6交货检验inspection at delivery place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4分类及标记4.1分类预拌混凝土根据特性要求分为通用品和特制品。
4.1.1通用品通用品应在下列范围内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及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强度等级:不大于C50。
坍落度(mm):25,50,80,100,120,150,180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mm):20、25、31.5、40。
4.1.2特制品特制品应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或其他特殊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除通用品规定的范围外,还可在下列范围内选取:强度等级:C55,C60,C65,C70,C75,C80。
坍落度:大于180mm。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20mm、大于40mm.。
4.2标记4.2.1用于预拌混凝土标记的符号,应根据其分类及使用材料不同按下列规定选用:a)通用品用A表示,特制品用B表示;b)混凝土强度等级用C和强度等级值表示;c)坍落度用所选定以毫米为单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值表示;d)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用GD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值表示;e)水泥品种用其代号表示;f)当有抗冻、抗渗及折强度要求时,应分别用F及抗冻等级值、P及抗渗等级值、Z及抗折强度等级值表示。
抗冻、抗渗及抗折强度直接标记在强度等级之后。
4.2.2预拌混凝土标记如下:X CXX XXX GDXX-P·X水泥品种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坍落度强度等级,抗冻、抗渗或抗折等级值(有要求时)预拌混凝土类别示例1: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坍落度为15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无其他特殊要求,其标记为:A C20-150-GD20-P·S示例2: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8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坑渗要求为P8,其标记为:B C30P8-180-GD25-P·05原材料及配合比5.1水泥5.1.1水泥应符合CB50204的规定。
5.1.2水泥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
5.2集料5.2.1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2.2集料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集料应按JGJ52、JGJ53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按批进行复验。
但对同一集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的集料时,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
在使用海砂以及对集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或有氯离子含量要求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
5.3拌合用水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规定。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设备的冲洗水在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作为混凝土部分拌合用水使用。
5.4外加剂5.4.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4.2外加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外加剂应按批进行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GB50119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5矿物掺合料5.5.1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应分别符合GB1596、GB/T18046、JGJ/T112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必须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5.5.2矿物掺合料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其掺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5.6混凝土配合比5.6.1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由供方按JGJ5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5.6.2按5.6.1设计的配合比配制出的混凝土质量必须满足第6章的要求,并应按第10章的规定检验合格。
6预拌混凝土质量要求6.1强度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GBJ107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6.2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与合同规定的坍落度值之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坍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规定的坍落度允许偏差≤40 50—90≥100±10±20±306.3含气量混凝土含气量与合同规定值之差不应超过±1.5%。
6.4离子总含量(表2)表2氯离子总含沙射影的最高限值单位为百分数混凝土类型及其所处环境类别最大氯离子含量素混凝土 2.0室内正常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 1.0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0.3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0.2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0.1滨海室内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室内正常环境0.06下的钢筋混凝土注: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所用水泥(含替代水泥量的矿物掺合料)重量的百分率。
6.5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混凝土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应满足GB6566标准的规定。
6.6其他当需方对混凝土其他性能有要求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无相应标准时应按合同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标准及合同要求。
7制备7.1材料贮存7.1.1各种材料必须分仓贮存,并应有明显的标识。
7.1.2水泥应按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同时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
7.1.3集料的贮存应保证集料的均匀性,不使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将不同品种、规格的集料分別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
集料的贮存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
7.1.4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贮存,并应具有防止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措施。
7.1.5矿物掺合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存,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杂。
7.2搅拌机7.2.1搅拌机应采用符合GB/T9142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
7.2.2计量设备应按有关规定由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校准。
7.2.3计量设备应能连续计量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并应具有实际计量结果逐盘记录和贮存功能。
7.3运输车7.3.1运输车在运送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7.3.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JG/T5094标准的规定。
翻斗车仅限用于运送坍落度小于80mm的混凝土拌合物,并应保证运送容器不漏浆,内壁光滑平整,具有覆盖设施。
7.4计算7.4.1各种原料的计量均应按重量计,水和液体外加剂的计量可按体积计。
7.4.2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表3第1项或第2项规定的范围。
表3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单位为百分数No原材料品种水泥集料水外加剂掺合料1每盘计量允许偏±2±3±2±2±2差2累计计量允许偏±1±2±1±1±1差a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材料计量和的偏差。
该项指标仅适用于采用微机控制的搅拌站。
7.5生产7.5.1预拌混凝土应采用符合7.2.1规定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并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7.5.2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在制备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b)当采用翻斗车运送混凝土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7.5.3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搅拌站机房宜为封闭的建筑、所有粉料的运输及称量工序均应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并应有收尘装置。
砂石料场宜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7.5.4搅拌站应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的排放。
7.5.5搅拌站应设置专门的运输车冲洗设施,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及壁料斗壁上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
7.6运送7.6.1预拌混凝土应采用7.3规定的运输车运送。
7.6.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
7.6.3当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7.6.4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7.6.5混凝土的运送时间系指从混凝土由搅拌机卸入运输车开始至该运输车开始卸料为止。
运送时间应满足合同规定,当合同未作规定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5h内卸料;采用翻斗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0h内卸料;当最高气温低于250C时,运送时间可延长0.5h。
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
7.6.6混凝土的运送频率,应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7.6.7运输车在运送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遗洒。
7.7质量管理供方为使其制备的混凝土达到第6章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具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8供货量8.1预拌混凝土供货量以体积计,以m3为计算单位。
8.2预拌混凝土体积的计算,应由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除运输车实际装载量求得。
注:一台运输车实际装载量可由用于该车混凝土中全部材料的重量和求得或由卸料前后运输车的重量差求得。
8.3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运输车的发货总量计算.如需要以工程实际量(不扣除混凝土结构中刚筋所占体积)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应不超过+2%。
9试验方法9.1强度混凝土抗压及抗折强度试验应按GB/T50081的有关规定进行。
9.2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应按GB/T50080的有关规定进行。
9.3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试验应按GBJ82的有关规定进行。
9.4氯离子总含量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总含量可根据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氯离子含量计算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