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于连的形象分析于连是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矛盾人物。

(1) 青年个人奋斗典型:①有平等的要求和出人头地的愿望②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和孤傲反抗的性格③采用“个人主义”的斗争方式,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勤奋学习,从木匠之子到家庭教师到神学院教师再到侯爵秘书,努力谋求个人幸福。

(二)主体世界的对立与冲撞(矛盾性格):《红与黑》真实地展现了个人奋斗者于连的心理演变历史,这5年也是他人格中两种自我的相互压制与抗争的过程。

①既有反抗又有妥协:他短暂的一生,是反抗--妥协--反抗的一生。

他反抗命运,但在谋求个人幸福时多次妥协:勤奋研习神学,向贵族阶级低头。

而法庭上的演说,拒绝乞求赦免,是回归反抗性的体现。

②既自尊又自卑:初出茅庐的于连胆怯、敏感、腼腆,却怀着要出人头地的雄心。

如:为了考验自己的勇气,抓住德·瑞那夫人的手臂,战胜了“自卑”心理;他有才,对《圣经》倒背如流,常以此来获得优越感,自尊和高傲压制了他的自卑心理。

③既真诚又虚伪:对德·瑞那夫人的爱是“心坎里的爱”,在狱中想的还是德·瑞那夫人,在谢朗神父的慷慨大度面前哭泣等,可以看出他的真诚。

他对玛特尔小姐的爱是脑袋里的爱,心里只有拿破仑却勤奋地研究神学,不接受好友富凯的发财方式只为证明自己的才干等,又体现出他虚伪的一面。

④既勇敢又怯懦:他不择手段去追求个人幸福,追求德·瑞那夫人,法庭演说等都是他勇敢的表现。

但他崇拜拿破仑是偷偷的,与夫人的感情败露便逃避进入神学院,在此,他又是怯懦的。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是如何运用美丑对照原则的雨果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情节、场景的对照1、 情节的对照:①两个王国:路易十一封建王朝之下,统治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巴黎高墙环绕,人民怨声载道”。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1.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阶级特征: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1对人类报有美化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哈姆莱特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

要求士兵对自己敬爱。

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

3强调智慧和理性。

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性格特征:(犹豫、延宕) 犹豫: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犹豫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

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

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

(主观) 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反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

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客观) 2.分析答尔丢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

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

如:“一顿饭吃两只竹鸡、半只羊腿、一离开饭桌就睡觉”;看到桃丽娜袒胸露背是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

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的女婿,一边又向奥尔贡的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太多了,一半已经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2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样一个障碍”。

当他的罪行面临败露时,他伪装深受委屈而不予计较,致使奥尔贡盛怒之下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产赠给答尔丢夫。

至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已昭然若揭。

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题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

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

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

外国文学史 上部分 重要简答论述题汇总

外国文学史 上部分 重要简答论述题汇总

1、但丁的《神曲》的思想内容:1、《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总结。

2、《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生活,而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反教会的倾向。

3、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的萌芽。

2、《神曲》的艺术特色:1 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2 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

3 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理想境界。

作品的结构:“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4运用意大利语写成,采用意大利的民歌形式,打破正统的拉丁文写法。

3、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

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只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

“三一律”总结了戏剧艺术的突出特点,规范了戏剧形式,但过分强调这种规范,又严重束缚了作家的创造力。

4、启蒙运动:是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民展,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所谓启蒙,就是要启迪蒙昧,开发理性,给予知识和光明。

当时的先进的思想家把启蒙教化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这种社会思想、社会思潮的形成就叫启蒙运动。

5、“浮士德精神”: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他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

他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就是“浮士德精神”。

精神的体现。

6、分析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他身上既有幽默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1、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①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希腊人展示着人类的自然天性,连神话中的神都是高度人格化的。

一切都是世俗的,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按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但是这种命运观念很快就随着古希腊人对外在和内在自我的认识与把握而淡薄,没有积淀成沉重的民族包袱。

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不同程度地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③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文学样式。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等。

7、简述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等。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塑造的是代表整个氏族的英雄人物,在这些形象中概括了全氏族的力量、智慧和理想。

这些英雄都是神与人之子,是被神化了的人,被奉为神的人。

在思想内容上,希腊神话反映的是希腊社会的世俗生活和希腊人的意志愿望。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

他们不但具有人的性格和形象,还具有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世俗化色彩极浓。

希腊神话还体现出浓郁的人本色彩,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就是对人的肯定与赞扬。

在艺术手法上,既有浪漫夸张,又有现实描写,表现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8、简述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和文学价值。

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是:肯定了在与自然和神的抗争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性因素。

在颂扬英雄肯定人的精神的同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新的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风尚以及一夫一妻制。

荷马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优秀作品,是城邦时期公民教育的重要材料,是我们研究希腊史前社会的一部宝贵文献。

外国文学史 上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 上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上编论述题第一章古代文学1、试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特点。

答:1、以神话为基础;2、人本思想与现世思想;3、艺术上的首创性质(体裁、艺术手法)。

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论断:”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答:作为“武库”:神话中生动鲜明的形象和曲折离奇的情节,为以后的希腊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题材。

作为“土壤”:1、神话浸润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2、神话表现出瑰奇的想象力;3、人本主义的思想萌芽。

3、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西方文学的开端;2、表现了古希腊罗马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思考,其中蕴含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内容;3、作为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品种齐全,既有神话、史诗、悲剧、喜剧,又有审言、抒情诗、散文、小说,有的文学样式虽然不够成熟,但为后来欧洲文学提供了范例。

4、试论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并分析其原型意义。

答:《俄》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命运悲剧”。

1、杀父娶母,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其实是反映了古希腊哲学中的一条定律:无形的命运不可抗争;2、个人反抗命运;提示人类悲剧命运的原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世上,他注定要完成一个命运的轮回。

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抗拒死亡的过程。

如何对待生命:我们遵循生命存在的哲学,我们却不屈从于生命。

5、试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

6、人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主题。

试比较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试述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

答:主要思想特点: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2、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3、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艺术特征表现:1、各种题材进入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和反映范围;2、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发展;3、艺术表现手法有了进一步的开拓;4、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一、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运动,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

它强调情感、想象力和个人主义,追求对自然、人类和宇宙的自由和灵性的体验。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远离理性与现实主义,追求非寻常的、超凡脱俗的主题和形式。

浪漫主义的出现是对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反叛。

它鼓励独立思考和个人创造力,并关注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特殊性。

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家有约翰·凯茵斯、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等。

二、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流行的一种思潮。

它寻求以客观、真实和详尽的方式反映社会、人性和现实世界。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性和透明度,呈现人们的普通生活、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

现实主义的兴起是对浪漫主义的反应,它主张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描绘社会和人类行为。

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吐温、托马斯·哈代等。

三、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文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将现实主义的观点推向极端,更为强调社会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自然主义文学关注人类欲望、本能和环境之间的冲突。

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论,它认为人类和社会是受自然力量影响的产物。

自然主义作品通常描述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和悲惨命运。

代表性的自然主义作家有埃米尔·左拉、斯蒂芬·克莱恩、西奥多·德莱塞等。

四、意识流小说(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采用了内心意识和思维的连续流动方式来呈现故事和人物。

这种写作手法试图模仿人的心灵活动,并通过无序的、自由联想的语言结构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

意识流小说强调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和混乱性,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和客观描述方式。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论述题1.试论阿喀琉斯的形象。

此论由5个要素组成,每一要素各占总分的五分之一:①形象的性质;②形象的性格特征;③性格的发展或表现;④形象的意义;⑤理论阐释和表述。

2.俄狄浦斯形象简析。

此论由5个要素组成,•每一要素各占总分的五分之一:①形象的性质;②形象的性格特征;③性格的发展或表现;④形象的意义;⑤理论阐释和表述。

3.试论索福克勒斯对于古希腊悲剧艺术的贡献。

①带领希腊悲剧在情节上摆脱了埃斯库罗斯三联剧的传统,使每一部悲剧都成为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作品,从而使戏剧冲突高度集中;②增加了第三个演员,并使歌队参与剧情,丰富了戏剧的情节和内容,使希腊悲剧基本定型;③创作了世界戏剧史上最早的性格悲剧,•他在剧中不写神,而是写有独立精神的、丰富多彩的人;•④他使希腊悲剧在艺术上高度成熟,首创了倒叙、悬念、突转等艺术手法。

4.试析《神曲》的近代性。

①对基督教会的深刻批判,成为宗教改革的时代先声;②对社会出路上下求索,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号召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向现世,投入变革现实的政治斗争的积极要求;③在文学史上最早透露出人文主义的历史曙光。

5.试论《神曲》艺术创作的二重性。

①《神曲》在艺术上继往开来,全面表现了近代艺术从古代脱颖而出的特点;②结构艺术上的严密匀称、无懈可击,数的神秘化与渐进结构带来的立体感、运动感、开放感;③象征梦幻与现实人生(写实)。

6.哈姆莱特形象简论。

此论由5个要素组成,•每一要素各占总分的五分之一:①形象的性质;②形象的性格特征;③性格的发展或表现;④形象的意义;⑤理论阐释和表述。

7.试论《哈姆莱特》的基本主题。

①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王朝的反动统治,反映了生死搏斗的时代;②无情揭露了新生的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的丑恶行径;③歌颂了人文主义者为变革现实、改造社会所进行的悲剧性的斗争精神。

8.试论“莎士比亚化”。

①莎士比亚化是马.恩对莎士比亚戏剧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一般认为这一命题有四全要素;②规模宏大的艺术场景;③丰富生动的情节;④多彩多姿的人物性格刻画;⑤丰富有力的语言。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五、综述题1、《尤利西斯》艺术特色。

答:⑴《尤利西斯》标志着乔伊斯意识流动技巧的成熟和完善,在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上堪称一场革命,被称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

整个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和逻辑联系。

作者使用交错型的意识流,互相交织,体现三个人物的复杂思想变化过程。

⑵《尤利西斯》的特点还表现在作者对内心独白的系统运用上。

⑶《尤利西斯》还运用了类比和象征的手法。

⑷《尤利西斯》集多种文体之集大成,还运用多种语言,独创一些词汇。

⑸《尤利西斯》的结构很奇特。

作者试图通过各章的不同重点各自构成一个整体,然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整体。

2、比较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各种以悖逆传统文学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⑴从哲学思潮、社会思潮看,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化特征。

反对用理性来认识事物,主张靠一种直觉。

现代主义作家热衷于潜意识、性本能、梦境幻觉、自动写作,意识流方式展示内心心理。

⑵从文艺表现的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性异化,非人化现象。

⑶从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看,传统与现代主义作家都要反映现实描写社会,但具体表现不一样。

如传统的作家,批判人性丑恶、金钱的罪恶。

现代主义作家从个人角度、从局外人身份,对社会作笼统的攻击,给人以无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同时又是对社会的全盘否定。

⑷从文学艺术观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论为基础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注重表现。

二、是主体客体化。

而传统文学强调,文学要再现和模仿生活。

⑸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创造,追求形式主义倾向他们对艺术形式和技巧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立异,表现反传统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段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含答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含答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含答案)《外国文学史》练题(一)参考答案一、分析论述题1.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文学发展的异同。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文学的新文学出现也最早。

XXX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是《歌集》,主要歌咏对XXX 的爱情,表现了以现世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诗为主,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XXX的杰作是《》。

该作勇敢地向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挑战。

作品反映意大利社会的现实,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揭露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生活腐朽、道德败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热爱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曾一度繁荣,但总的成就不如早期。

法国: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XXX”具有浓厚的贵族偏向。

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否决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言语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轻视民间言语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XXX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西班牙:西班牙从15世纪末走向统一,但强盛时期非常短暂,16世纪中叶以后便开始衰落。

因此,资本主义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文主义文学出现较晚。

此前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畸形繁荣,直到16世纪、17世纪间,人文主义文学才带来了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XXX。

这一时期的戏剧得到了繁荣。

维加是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代表作为《羊泉村》,描绘了1476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领主压迫的史实。

英国: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在14世纪就已经出现。

最早的作家是XXX。

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影响下,他的诗作显示出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1、试比较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的悲剧(23--2965--68)答案:两大悲剧都是悲剧,但在其产生、形成,取材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各方面均有所不同。

两者主要是一个是命运悲剧,一个属于性格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神话传说,取材于神话传说,将各种传说中的神神话,形成了古希腊的悲剧;而莎士比亚悲剧产生于17世纪初,取材于英国现实社会,作品形式由历史剧转为悲剧;另外,两个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塑造各不相同,如普罗米修斯是一种伟大的形象,他与宙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家把这一斗争提高关系人类命运的高度,歌颂了他为人类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而哈姆雷特在剧中性格不是很完美,有着崇高的理想却事与愿违,在与剧中人物的对照中映衬出其性格特点。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

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

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下面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

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

在戏剧情节方面,莎士比亚完全打破了古代希腊悲剧“三一律”中的情节统一律。

莎士比亚擅长于把幻想与现实统一起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情节线索开展戏剧冲突,展现出既是现实主义、又有浓厚浪漫主义气息的生气勃勃的戏剧。

在艺术上,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的。

首先,多线索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如《哈》剧中安排三条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

《李》剧中也有两条平行交错的线索。

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

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

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刻画得细腻真切。

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麦》剧中夜与血的形象贯穿始终,阴森恐怖。

外国文学史 中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 中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中编论述题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概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

答:德国是浪漫主义运动的诞生地;分三个阶段:1、耶拿派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2、以海德堡派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3、以海涅为代表的新浪漫派。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于19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

早期浪漫主义重要作家是夏多布里昂和斯达尔夫人。

全欧性文学思潮。

2、试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答:以1829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欧文、库柏、布莱恩、爱伦.坡;后期: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

3、《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美丑对照原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浪漫主义特色表现:1、故事情节曲折离奇;2、人物形象非凡传奇、极富夸张;3、强烈的对比;4、大胆的虚构与奇特的夸张手法,怪诞、神秘的气氛;5、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美丑对照原则”的表现:1、生活画卷;2、人物形象。

4、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体现了他什么美学思想?试用他的作品举例说明。

答:1、角色安排的对照;2、不同情境的对照;3、情节对照;4、外在形象和内心品质的对照;5、人物性格内部光明面与阴暗面的对照。

5、从《悲惨世界》看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在这部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它既是批判社会罪恶的有力武器,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救世良方。

人道主义的这种两重性,分别体现了雨果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1、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尖锐的阶级对立、国家法律的不公正,暴露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压迫劳动群众的反人民本质,并对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寄予深切同情;2、他试图以人道主义解决上述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立即暴露出这一思想体系的局限性和消极意义。

6、论述《悲惨世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价值:1、小说通过对冉阿让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和芳汀、柯赛特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批判了造成穷苦人民悲惨处境的社会罪恶,猛烈抨击了法律和司法机构的不公正;2、小说对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社会生活面貌做了出色的描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武器是人文主义,它也
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
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
核心就在于对“人”的肯
定,具体来说,首先,
以人反对神,宣扬人性,
反对神性神权。其次,
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
义,再次,以个性解放
反对禁欲主义。第四,
主张统一,反对封建



5《堂吉诃德》的艺术成
就是什么?
答:《堂吉河德》在艺术
1.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什 么 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是什么? 3.试述《神曲》的思想 内容和艺术特色。 4.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 5《堂吉诃德》的艺术成 就是什么? 6.试述《哈姆莱特》的 艺术成就。 7.试述《伪君子》的思 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8.试述答丢夫形象的概 括意义。 9.维特是一个什么样的 艺术形象? 10.试述浮士德形象。 11.试述《浮士德》的 艺术成就。 12.试述美丑对照原 则。 13.简述南果的人道主 义。 14.试述《红与黑》的 艺术成就。 15.试述《人间喜剧》 的艺术成就。 16.试述《双城记》的 艺术成就。 17.试述《死魂灵》的 艺术特色。 18,试述《罪与罚》的 艺术特点。 19.试述吾丝形象及造 成其剧的根源。 20.试述安娜形象及造 成其悲剧的根源。 21,试析《玩偶之家》 中的娜拉形象。 22.试述《玩偶之家》 的艺术成就。 23.试述《母亲》的艺 术成就。 24.试析《静静的顿河》 中葛利高里形象及悲剧 意义。 25.试述布莱希特的 “间离效果"艺术方法。 26.试述《追忆逝水年
人类的出路,并把这种
对现实的满腔忧愤之情
注入了他的《神曲》。《神
曲》的两个主要的人物
形象即维吉尔和贝雅特
丽齐也突出了作品的人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

综合论述题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史诗极力颂扬的理想英雄人物之一。

阿喀琉斯是人与神的儿子,英勇善战,战无不胜。

他看重个人荣誉和尊严,珍视友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也刚愎任性,固执己见。

“阿喀琉斯的愤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第一次愤怒,是出于正义与阿伽门农争吵,并为了部落利益将自己的女奴交给阿伽门农,但未能消气怒而退出战场。

第二次愤怒是在自己的好友帕克洛特罗斯阵亡后,希腊联军也到了危急关头,阿喀琉斯一方面为朋友悲痛,另一方面也出于大局利益,摈弃前嫌,重新回到战场,杀死特洛亚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转败为胜。

阿喀琉斯的性格比较丰富,除了上述特点,还表现出残忍的一面,比如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绕城三圈;但当赫克托耳之父请求归还尸体时,望着老人的白发,又流下同情的眼泪,答应其请求,表现了极富人情味的一面。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阿喀琉斯的英雄品质和鲜明个性,同时在他身上体现了部落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奥德修斯是《奥德修纪》的主人公。

他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回到故乡。

在战争中,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曾多次献计建功。

在海上漂泊期间,凭着他的无穷智慧,闯过一道道难关,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

漂泊中不但有艰险,而且还有荣华富贵、美女的诱,惑,但都动摇不了他一心返乡的决心。

但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的一面。

比如他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又怀疑妻子的忠贞,假扮乞丐刺探家中实情,在设计杀死那些求婚者之后,又将不忠于他的奴隶割耳削鼻以泄私愤。

另外,他财产观念颇重,归家之前先把所带财物藏起来才去见家人。

所有这些特点都丰富了一个早期奴隶主的艺术形象。

史诗通过奥德修斯的经历,充分歌颂了人的奋斗、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赫克托耳是史诗《伊利昂纪》中的英雄人物,是特洛伊军的主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长子。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论述题1.结合《变形记》节选,论述这篇小说如何体现卡夫卡小说的主要特征——总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 总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是卡夫卡小说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在《变形记》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疑是具有荒诞色彩,但是卡夫卡通过精细的描写却使这一荒诞的情节显得真是可信。

这取决于卡夫卡的细部的写实原则和艺术手法。

作为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所注重的不在于展示外部世界,而注重内心心理表现,在《变形记》中表现出虚妄荒诞与细节真实相结合的特色。

作品虚实交融,人虫合—,穿插的故事和场景常常游离于情节之外,有时记录瞬间的直觉,有时显示离奇的梦幻。

人在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一方面有人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又逐渐具有了虫性。

读来看似荒谬离奇,但在异化社会中,人丧失谋生能力,被社会遗弃,无异于一只甲虫,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本质揭示。

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最初的反应尚不是对自己变成甲虫这一残酷现实感到惊恐,仿佛变成大甲虫是个自然不过的事,而是担心老板会炒他的鱿鱼。

他像平常一样,想着他的工作,想去赶车。

他形变心不变,虫形人心,时时还在关心家人,为自己不能上班赚钱造成家境贫困而内疚。

这一切使小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荒诞性,情节虚幻怪异。

但对荒诞事件描述的细节,人物内心心理的表述,却是现实的,真实可信的。

家人从希望他好起来到完全失望;从小心翼翼地照顾到残忍无情地置他于死地,这一切都通过格里高尔的感受与心理活动,描绘了一幅现实的家庭生活图景。

细细品位,便觉真实无比。

卡夫卡将荒诞不经的事件安置在极为平常的家庭生活之中,同时又以极为真实自然的日常生活内容去进一步展示荒诞不经事件的全过程。

《变形记》写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

社会现实是一个使人异化的存在,格里高尔为了生存而整日奔波,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

社会甚至家庭、人伦都使他感到陌生,最终使他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被社会与家庭抛弃。

这就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生存处境的变形化的写照。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 试论《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答:①小说具有精细而富于特征的环境描写。注重物质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反映时代风貌,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紧密联系。围绕拉斯蒂涅来往于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院子这两个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拉斯蒂涅在两个引路人的唆使之下,完成了他野心家的性格发展。
从整部作品来看,于连的反抗虽然受自由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反对等级压制,谋求个人出路,有时也不免有正义感,但他从不是革命者,他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不要求推翻封建王朝,所以玛特儿说:“他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罢了”他憎恶贵族和教士的虚伪和卑鄙,但是双羡慕他们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他要飞黄腾达,但生不逢时,不得不屈从封建势力,这样形成他又反抗又妥协,又热情又虚伪的矛盾性格,而他的反抗和妥协都出于个人动机。当他受压时他的反抗性就占上风,当他认为对自己向上爬有利,或统治阶级肯抬举他时,他就妥协投降了。于连的形象反映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妥协的动摇态度。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正如司汤达指出的,当时“法国有二十万个于连”,司汤达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社会风尚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表现也反封建的主题。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答:《红与黑》写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故事,于连是法国外省一个木匠的小儿子,从小就崇拜拿破仑,不满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一心想飞黄腾达,而最终出人头地的希望没能实现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人生。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对比之中,显示出哈姆莱特的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
·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哈姆莱特的独白有六次之多,这些独白安排在人物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从而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

《简·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的形象。

1、疯女人是简·爱心中隐藏着的阴暗面。

一方面,简·爱少年时被关在红屋子里,曾象疯子似地歇斯底里大发作,与后来疯女人的处境和行为不无相似。

这是简爱的阴暗面。

另一方面,以简·爱在劳渥德学校的女友海伦为代表。

海伦善良、谦卑、坚忍。

这个代表的是简爱的善良的一面。

然而,到最后,疯女人和海伦都死了,代表了简·爱逐步超越、克服这两种对立的极端——即社会划定的天使和恶魔的角色——便是她成熟的标志。

简爱发疯时的地点都是在阁楼之上,表示了简爱将自己的阴暗面束之高阁。

而简爱心中很多无法完成的是都是借助疯女人来完成。

比如说简爱内心摧毁罗切斯特的大宅的潜在愿望。

2、疯女人是《简爱》中的实际受害者,因为疯女人是失语的,缺席的,是被塑造、被控诉的,她没有思想,没有话语权,没有申辩的机会。

她的一切都是通过罗切斯特和弟弟梅森的描述走进读者的视野,就连小说中其他人物对她都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她的形象是“死”的,她没有自己的声音,除了可怕的笑声。

而她的描述者罗切斯特是造成她不幸的参与者,仅凭一面之辞而对此形象进行分析是缺乏论据的。

她是作者的奴仆,随时听候命令出场,来帮助作者塑造新女性简·爱。

她是一个陪衬、工具,没有独立意识。

3、疯女人是叙述情节的推动力。

《简·爱》的中心故事不是关于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情,而是她与疯女人相逢遇、相认知并相冲突的过程。

从书中可以看出,疯女人的每次显现都与简·爱心中骚动的不满相关。

她来到罗切斯特的住宅桑菲尔德教家馆,生活如一潭死水,不禁感到窒息,渴望着更充实、更丰富的人生。

她不时独自到三楼踱步,于是听到了疯女人的令人耸然的神秘的笑声。

她与罗切斯特订婚之后,罗切斯特对她虽百般宠爱,却不自觉摆出了“主子”的姿态,一会儿赠首饰,一会儿赐衣衫。

简·爱敏感地嗅出了日后婚姻中的不平等,很有点惴惴不安。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解答,论述题

一、单选1.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2.《诗艺》的作者是贺拉斯。

3.最有名的骑士抒情诗是《破晓歌》。

4.龙沙属于七星诗社。

5.“英国诗歌之父”是乔叟。

6.弥尔顿的诗剧《力士参孙》取材于《圣经·旧约》。

7.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布瓦罗(洛)。

8.斯威夫特在英国文学中开创了讽刺传统。

9.“种我们自己的园地要紧”这句名言出自小说《老实人》。

10.英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流派是湖畔派。

11.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奥勃洛摩夫,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奥涅金。

12.19世纪英国宪章派诗歌属于无产阶级文学。

13.马克·吐温后期的创作由幽默客观转向悲观嘲讽,主要体现在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14.意识流小说的先驱者是普鲁斯特。

15.“他人就是地狱”这句名言出自萨特的剧作《禁闭》。

16.现代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反传统和非理性。

17.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左拉。

18.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19.《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它开篇写的是阿克琉斯的愤怒。

20.欧洲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一般指的是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文学。

21.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麦克白杀死国王,目的是满足权欲和野心。

2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潮是人文主义文学。

23.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通篇贯穿的主线是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24.莫里哀的《吝啬鬼》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守财奴形象,这个形象的特征是爱钱,要女儿嫁给富有的老头,丧失人性。

25.拉辛的代表作《安德罗马克》中的主要人物,除同名主人公外,其余大多都是被情欲淹没理智的反面人物。

26.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肯定创造和劳动的名句是“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做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27.华盛顿·欧文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其代表作《见闻札记》大部分内容写的是英国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论述题于连的形象分析于连是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矛盾人物。

(一)青年个人奋斗典型:①有平等的要求和出人头地的愿望②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和孤傲反抗的性格③采用“个人主义”的斗争方式,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勤奋学习,从木匠之子到家庭教师到神学院教师再到侯爵秘书,努力谋求个人幸福。

(二)主体世界的对立与冲撞(矛盾性格):《红与黑》真实地展现了个人奋斗者于连的心理演变历史,这5年也是他人格中两种自我的相互压制与抗争的过程。

①既有反抗又有妥协:他短暂的一生,是反抗--妥协--反抗的一生。

他反抗命运,但在谋求个人幸福时多次妥协:勤奋研习神学,向贵族阶级低头。

而法庭上的演说,拒绝乞求赦免,是回归反抗性的体现。

②既自尊又自卑:初出茅庐的于连胆怯、敏感、腼腆,却怀着要出人头地的雄心。

如:为了考验自己的勇气,抓住德·瑞那夫人的手臂,战胜了“自卑”心理;他有才,对《圣经》倒背如流,常以此来获得优越感,自尊和高傲压制了他的自卑心理。

③既真诚又虚伪:对德·瑞那夫人的爱是“心坎里的爱”,在狱中想的还是德·瑞那夫人,在谢朗神父的慷慨大度面前哭泣等,可以看出他的真诚。

他对玛特尔小姐的爱是脑袋里的爱,心里只有拿破仑却勤奋地研究神学,不接受好友富凯的发财方式只为证明自己的才干等,又体现出他虚伪的一面。

④既勇敢又怯懦:他不择手段去追求个人幸福,追求德·瑞那夫人,法庭演说等都是他勇敢的表现。

但他崇拜拿破仑是偷偷的,与夫人的感情败露便逃避进入神学院,在此,他又是怯懦的。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是如何运用美丑对照原则的雨果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情节、场景的对照1、情节的对照:①两个王国:路易十一封建王朝之下,统治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巴黎高墙环绕,人民怨声载道”。

而“乞丐王国”,虽穷困,却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甚至为救艾丝美拉达围攻巴黎圣母院。

②法庭审讯:审判卡西莫多,聋子与聋子的滑稽对话,法庭充斥着权欲与虚伪,没有公正可言。

而乞丐们对格兰古瓦的审讯则体现着宽容和善良,虽滑稽却民主,允许为自己辩护。

情节的对照,更体现出雨果“反封建”的主旋律。

2、场景的对照:小说第三章用了较大篇幅写巴黎圣母院,“鸟瞰巴黎”,宏大的场景雄伟的建筑,笼罩着圣洁的光环。

然而在这建筑之下,是“低矮、黑暗地狱般的坟墓”的地下工程。

这也是黑暗与光明的对照。

(二)人物的对照人物之间的对照:①艾丝美拉达与卡西莫多:艾丝美拉达的惊艳和卡西莫多跛、聋、驼、瞎的奇丑外貌形成鲜明对照,而两个人都是弃儿,因为成长环境不同而待遇不同,艾丝美拉达受到喜欢、热爱,而卡西莫多则受尽嘲笑、鄙视。

艾丝美拉达是至善至美的化身,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

卡西莫多则是外丑内美的丑美典型。

②艾丝美拉达与克洛德:同样是为了爱,艾丝美拉达对弗比斯忠贞不渝,为情人受伤而自责难过不已;克洛德则为了得到她而不择手段,近乎疯狂,最后甚至陷害她,害她被判绞刑。

艾丝美拉达善良、天真,而克洛德却被宗教扭曲了人性。

③卡西莫多与另外三个男人:卡西莫多对艾丝美拉达的爱是纯粹而自卑的;而弗比斯的爱则是轻浮的,只是玩弄、逢场作戏,姑娘被判刑他竟无动于衷;克洛德的爱是兽欲的爱,道貌岸然,内心邪恶,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指使养子绑架姑娘,后来还多次乞求、威胁她(这论证了“丑怪藏在崇高背后”);而格兰古瓦的爱则是干瘪的无品行的爱,贪生怕死,不愿帮副主教救艾丝美拉达。

人物自身的对照:1、外在形象与内在品格:①卡西莫多外表虽丑陋吓人,内心却善良、忠诚,为了爱不顾一切,甚至把养父推下钟楼,抱着艾丝美拉达尸体殉情。

②弗比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外表下是卑鄙龌龊的灵魂。

2、人物内心、前后期的对照:①克洛德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缠:曾经是个善良热心,充满仁慈的教士,爱护弟弟约翰,收养卡西莫多,人性扭曲后被艾丝美拉达唤醒情欲,然而却被欲望控制,不择手段。

②格兰古瓦:文人的外表,庸人的灵魂。

③艾丝美拉达美丽的外表光环下,是无知、平庸和狭隘,她宁愿做弗比斯的情妇、奴仆,又体现出她性格中的懦弱和卑贱。

莫里哀在《伪君子》中是如何塑造达尔杜弗形象的他是剧本的中心人物,是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代表,是一个典型的宗教骗子,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伪善。

(一)结构艺术:莫里哀为了塑造达尔杜弗的形象,集中笔力,以从间接介绍入手,再层层深入让人物自我暴露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突现人物性格特征。

全剧五幕三十一场,每一幕每一场都围绕达尔杜弗伪君子形象的塑造这一中心来组织情节。

①剧本开场后整整两幕,达尔杜弗没上场,但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谈和行动,间接介绍了他的严厉、身份。

②第三幕则直接描写,让人物自我暴露。

③剧本写了两次跌宕,他对奥尔恭年轻妻子欧米尔的两次求欢,按捺不住情欲的冲动,花言巧语地勾引欧米尔,更是他丑恶灵魂和流氓本性的大暴露。

第一次被奥尔恭儿子达米斯告发,他以退为进,反复自责,造成一种自己含冤受屈的假象,迷惑了奥尔贡,使自己摆脱了困境,又得到了奥尔贡的财产继承权。

第二次奥尔恭在妻子设计下桌下偷听达尔杜弗调情。

他阴险狠毒的真面目暴露,反客为主,要将奥尔恭一家赶走。

他的伪善、荒淫无耻和贪婪形象暴露无遗。

(二)对比艺术:①与奥尔恭的对比:奥尔恭是真信徒,对于宗教有着发自内心的狂热,而达尔杜弗却是个假信徒,他以伪装的虔诚骗得奥尔恭和他母亲的信任,他明明是地地道道的好色之徒,却偏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苦修士。

实际上他贪吃贪睡,贪财贪色。

②达尔杜弗自身的对比:言行不一,表里两样。

假装虔诚,一边贪食、贪色、贪财,一边嘴里说着最为圣洁的言辞,利用教会行骗。

浮士德形象分析《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被看成是一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300年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史。

歌德塑造了浮士德这一富于哲理意味的典型人物。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不断超越和否定自我的执著探索者的形象。

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走出书斋,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政治悲剧使他逃避现实;追求古典美,只得到海伦的衣裳,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追求事业,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听到百姓移山填海的声音误以为是群众在劳动,灵魂最终升入天堂。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体现了西欧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的精神发展史,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①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②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

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

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

这正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两重性的表现,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

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的主题和艺术成就1、《浮士德》的主题是歌德将浮士德作为全人类命运化身加以塑造。

通过浮士德的体验、追求和发展,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在德国民族式中加以艺术概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

体现出人类历史的道路:怎样摆脱中世纪的蒙昧时期,探寻新生活道路,和一切困难、障碍搏斗,克服内在和外在的矛盾,最后实现目标,展望美好远景。

2、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肯定创造和劳动,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

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

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

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

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

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

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

3形式多样化。

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

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

从《高老头》看《人间喜剧》的思想主题(一)历史主题①再现法国封建贵族的衰亡史:《高老头》通过鲍赛昂夫人的情场失意和隐退,以及贵族子弟拉斯蒂涅的堕落和资产阶级化,揭示了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②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高老头》里被女儿榨干的高里奥,虽可怜,在大革命期间做生意,靠的却是发国难财成为富翁。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高明的发财手段,《纽沁根银行》里的银行家纽沁根采用倒闭的方式使储户上当,最终成为“欧洲最伟大的金融家”等,都再现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二)金钱主题①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

《高老头》里,高里奥的两个女儿除了要钱就不会找父亲,甚至在高里奥临终前女儿也不来看一眼,只是叫女仆过来取钱。

而高里奥还可悲地希望自己更有钱,这样自己的女儿就会来吻他的脸。

可她们已经泯灭了亲情,没有良心可言。

②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

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

高里奥的两个女儿的婚姻都没有爱情,娶他的女儿只是因为想得到高里奥的财产。

再如《夏倍上校》中夏倍被误传为阵亡,其妻便兴高采烈地改嫁他人,可见金钱已毁灭了爱情。

③毁灭社会、败坏国家。

金钱犹如无孔不入的黄色魔鬼渗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买了当权者的人心,使大人物堕落为"衣冠禽兽"。

金钱毒染了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

金钱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杠杆,无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

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分析《神曲》的矛盾性但丁是作为一个人借助理性的力量反思、清理自己的灵魂,以期达到光明之境,却又将这种过程嵌在基督教的框架中,本身即表示了新旧交替时期的矛盾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