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子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因子试验设计
1
主要内容
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全因子试验设计基本思想 全因子试验设计的步骤 全因子试验设计分析的步骤
DMA I C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DMA I C
1、全因子试验设计的特点 全因子试验设计:所有因子的所有水平的所有组合都至少进行一次试验的设计。
全因子试验设计所需试验总次数较多,但它的优点是可以估计出所有的主效应和所有的各 阶交互效应。所以在因子数不太多,而且确实需要考察较多的交互作用时,常选用全 因子设计。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3、正交试验的概念
例 在提高合成氨纯度(%)的工艺研究中,发现因子A(温度)、因子B(压力)、因子C(反应时 间)三个因子对Y有重要影响。每个因子设定高低两水平,考察这三个因子哪些因子的主效应和交互 效应显著。取值如下: 因子A(温度),低水平:460度,高水平:500度 因子B(压力),低水平:250大气压,高水平:270大气压 因子C(时间),低水平:20分钟,高水平:30分钟 按全因子试验设计安排试验计划,得到下图正交表: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3、正交表的特点可概括为:均衡分散、整齐可比。
A
B
C
1
-1
-1
-1
2
1
-1
-1
3
-1
1
-1
4
1
1
-1
5
-1
-1
1
6
1
-1
1
7
-1
1
1
8
1
1
1
(1)每一列中正负号出现次数各占一半,即在试验中,每个因子取低水平、高水平的次数相同。 (2)任意两列中,、、、四种搭配出现的次数相等。即两列的乘积和为0,也就是代数上所说的 “正交”。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DMA I C
1、全因子试验设计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当因子水平超过2时,由于试验次数随因子个数的增长呈指数速度增长,因而通常只做
2水平的全因子试验。
• 将k个因子的2水平的全因子试验记为: 试验。

是整个全因子试验的记号,而不仅仅是试验次数。当然,也恰好是k个因子的2水平
的全因子试验所需要的最少试验次数。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5、代码化及其计算
例:假定温度低水平为820度,高水平为860度,则:
低水平
真实值
820
中半心间值距((代低高码+-低高值))//22=20
-1
代码值=(真实值-中心值M)/半间距D
真实值=中心值代码值×半间距D
中心值 840 0
高水平 860 1
在本例中,代码值=(真实值-840)/20,真实值=840+20×代码值
回顾:试验设计的步骤
1、计划阶段 (1)阐述目标 (2)选择响应变量 (3)选择因子及水平 (4)选择试验计划 2、实施阶段
严格按计划矩阵的安排进行试验。记录响应变量和试验过程中的所有状况,包 括环境(气温、室温、湿度、电压等)、材料、操作员等。 3、分析阶段
按照所应用设计类型相适应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4、验证阶段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5、代码化及其计算
代码化,就是将因子所取的低水平设定的代码取值为-1,高水平设定的代码取值为+1,中心水平定 为0。 将自变量代码化后的好处: (1)代码化后的回归方程中,自变量及交互作用项的各系数可以直接比较,系数绝对值大者之效应 比系数绝对值小者之效应更重要、更显著。 (2)代码化后的回归方程内各项系数的估计量间是不相关的。 (3)在自变量代码化后,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或称截距)有了具体的物理意义。将全部自变量以 “0”代入回归方程得到的响应变量预测值就是截距值。截距值就是全部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也是全 部试验范围中心点上的预测值。
490 430 245 215 30
B压力 +1(1250) +1(1250) -1(1200) -1(1200)
500 420 250 210 40
产量
+1
270
-1
230
-1
220
+1
200
470
450
235
225
10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计划
4、试验的安排及中心点的选取
试验设计中考虑到三个基本原则: 重复试验:将一个试验条件都重复2次或更多次,可以对试验误差估计得更准确,但却大大增加试验次 数。 常用的方法是在“中心点”处重复3次或4次试验,进行完全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因而可以估计出试验误 差即随机误差,增加了对于响应变量可能存在弯曲趋势估计的能力。 安排因子2水平加中心点,可构成较好的全因子试验设计。
2k
• 当因子数不超过5个时,全因子试验比较合适。
2k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2、试验目的
全因子试验设计可兼有筛选因子和建立回归方程两方面目的。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3、正交试验的概念
30年代,由于农业试验的需要,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先驱工作,从此试 验设计成为统计科学的一个分支。 60年代,日本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试验设计中应用最广的正交设计表格化 。
二、全因子试验计划
二、全因子试验计划
得到标准顺序的试验设计表格。如果选中“随机化运行顺序”,则可以得到随机化试验设计表 格。
三、全因子试验设计的分析
一、全因子试验设计概述
3、正交试验: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计算得到简化。
例 在合成氨生产中,考虑两个因子,每个因子取2水平。A:温度,低水平:7000C;高水平: 7200C。B:压力,低水平:1200帕;高水平:1250帕。以产量y为响应变量(单位:),列表如 下:
编号 1 2 3 4
效应
A温度 +1(720) -1(700) +1(720) -1(700)
进行验证试验。
二、全因子试验计划
阐述目标 选择响应变量 选择因子及水平 选择试验计划 实施试验计划 分析试验结果
拟合选定模 型
进行残差诊 断
模型要改进 吗?
Y
N
对选定模型进行 分析解释
目标是否已 经达到?
Y
进行验证试 验
N
进行下批试 验
二、全因子试验计划
例:在压力成型塑胶板生产中,经过因子的初步筛选后,最后得知,影响成型塑胶板强度的因子有 三个:成型压力()、压膜间距()及压力角()。我们要判断哪些因子的主效应及哪些交互效应 是显著的,哪种生产条件下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型塑胶板强度()。 A:成型压力,低水平:300;高水平:400 B:压膜间距,低水平:60;高水平:70 C:压力角,低水平:20度;高水平:24度 准备做全因子试验并安排4个中心点(即23+4)的试验,如何安排试验计划? (塑胶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