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内心的忧思与落寞一级深沉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3.感受作品的画面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把握秋情,品味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
2.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1.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问法、点拨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的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变》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故都的秋》,走近他的的心灵世界,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
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参与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传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有时流露出颓废的色彩。
2、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题目解说: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思念、眷恋之意,暗含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以“故都的秋”为题,文章的主题明确而又深沉。
三、整体把握
1、读课文,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明确:关键词语:清、静、悲凉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段:总写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
第2段:对江南秋的感受
第3段:庭院秋景
第4段:秋槐落蕊
第5段:秋蝉蝉声
第6—10段:秋雨话凉
第11段:秋日胜果
第12段:议论感秋
第13段:留住北国之秋
(3)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明确:3到11段
(4)写“北国之秋”为什么要写到“南国之秋”?
明确:。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想饱尝一尝”;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对比北国秋和南国秋,抑彼扬此,以南衬北,突出作者对故都秋的深切眷恋与向往之情。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这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5)划分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2)作者通过对比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文首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具体研习
1、解读秋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赏析“庭院秋景”图
在这段写景的文字中,作者是怎样写出秋味的?(写了哪些景物?各自用了哪些修饰的词?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用了哪些修辞?)
(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明确:这几个描述性的名词性短语,生动的展现出了“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神往之情。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明确:这几句写了视觉形象(天色、日光、牵牛花)及听觉形象(驯鸽的飞声),有静景,也有动景,以动衬静,更好的表现出了故都之秋清晨的幽静。同时也写了观赏的心态、动作,“细数”“静对”透露出作者悠闲、惬意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3)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明确:紫黑色、淡红色是暖色,白色、蓝色属于冷色。作者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给人一种清冷之感,真切的反映了作者当时情感上的孤寂冷落。
(4)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明确: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写出了秋草的形态。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来陪衬牵牛花的蓝朵,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秋的悲凉。
3、鉴赏“秋槐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明确:落蕊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落蕊,写触觉形象。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描写景物:槐树、落蕊、扫帚的丝纹
人的感受:极微细极柔软。
“清、静、悲凉”的体现:
萧瑟清静:极微细极柔软
清闲:踏蕊、观丝纹凄清闲逸(视、听、嗅、触觉)
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孤独悲凉)
“微细”“柔软”——静;“细腻”“清闲”——清;“落寞”——悲
4鉴赏最后三幅图
(1)这三幅图中描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蝉声、秋雨、都市闲人、果树(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