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严重精神障碍知识培训PPT参考课件

严重精神障碍知识培训PPT参考课件
建立紧急联系机制,确保患者和 家属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获得帮助
和支持。
04
协作与沟通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资源 的协作与沟通,共同应对突发事
件。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
案例分析
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
监测与评估
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评估预防复发和应对 突发事件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治疗手段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疏导等

预防措施
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社 交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兴趣爱好。
焦虑症
症状表现
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 心悸、呼吸急促等。
发病原因
与遗传、生化、心理社会因素 等有关,如长期压力、创伤性 事件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 抗焦虑药物和心理疏导等。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和预后等因素, 严重精神障碍可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 分裂症及其他严重精神障碍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物和心 理等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环境 因素如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不足等也可诱发疾病。
心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单独使用 或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适用于各种严重 精神障碍的治疗。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 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安慰、鼓 励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增 强其治疗信心。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 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健康的 生活方式。
兴趣爱好

2024版严重精神障碍培训完整ppt课件

2024版严重精神障碍培训完整ppt课件

治疗原则
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和生 活方式调整。
诊断标准
根据躁狂和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持 续时间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进行诊断。
抑郁症
症状表现
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 活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诊断标准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及对 社会功能的影响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 主,辅以生活方式调整和 社交技能训练。
严重精神障碍培训完 整ppt课件
目录
• 严重精神障碍概述 • 常见严重精神障碍类型 • 评估与诊断方法 • 治疗与管理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家属参与和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01
严重精神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一类具有严重社 会功能损害、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 的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介绍了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等,并探讨了相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评估
重点讲解了严重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以及病程等, 同时介绍了常用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治疗与管理
系统介绍了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及心理治疗等方法, 以及患者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代谢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等,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等,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如便秘、肠梗阻等,影 响患者营养吸收和身体
健康。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
评估患者风险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PPT课件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PPT课件

四、临床分型
1.偏执型 2.紧张型 3.青春型 4.单纯型 无法被归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一类别,临床上有
时会将其放到“未分化型”中,表明患者的临 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没有 明显的分组特征。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起病 特点 2.前驱期症状 3.症状学 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三)鉴别诊断 1.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心境障碍 3.神经症
二、临床表现
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逐渐发展为 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妄想,内容可为被害、 嫉妒、诉讼、钟情、夸大、疑病等。妄想多持 久,有时持续终生。很少出现幻觉,也不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如被控制感、思维被广 播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具 有一定的现实性,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 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社会功能受损,病程 持续三个月以上,并排除相关疾病即可诊断。
临床表现
2.被动体验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常会出现 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患者丧失 了支配感,相反,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 活动、情感活动、冲动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 种被强加的被动体验,常常描述思考和行动身 不由己。
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 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 释
六、病程与预后
初次发病缓解后可有不同的病程变化。大约1/3的病人 可获临床痊愈。
另一些病人可呈发作性病程,其发作期与间歇期长短不 一,复发的次数也不尽相同,复发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一些病人在反复发作后可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 临床上呈现为不同程度的残疾状态。
另有一小部分病人病程为渐进性发展,或每次发作都造 成人格的进一步衰退和瓦解。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系统,特别是 多巴胺和谷氨酸系统存在异常,导致信息 处理和认知功能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01
阳性症状为主
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思 维障碍相对较轻。
02
阴性症状为主
以情感淡漠、社交退缩为主要 表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03
混合型
同时出现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表现较为复杂。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淡漠、行为 异常等症状,且病程多迁延,难以完全治愈。
病因与病理机制
03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神经生物学机制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 性,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孕期感染、围产期并发症、社会心理压力 等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因 之一。
04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用于控制急性症状和稳定病情,常 见的药物有氟哌啶醇、氯丙嗪等。
抗抑郁药物
用于缓解抑郁症状,如氟西汀、帕 罗西汀等。
情绪稳定剂
用于控制情绪波动,如碳酸锂、丙 戊酸钠等。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疗法,帮助患 者识别和改变负性思维和行为模式 。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精神分裂症概述 •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评估 •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目录
•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控制 • 精神分裂症的案例研究与展望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定义与特征
01
02
疾病,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 行为和社交功能。
通过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如幻觉、妄想、社交障碍等, 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帮助。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表示自己“心地坦然,表里一致”
2、逻辑倒错
逻辑推理荒谬离奇 无前提或无依据,因果倒置 例:“我是太阳神,只要你们看我
一眼,你们的脸就会变成青色”
3、语词新作(neologism)
自创新词、新字,用图形、符号代替某些 概念,所代表的意义只有患者才能理解
例:患者认为人的心脏不是位于正中 将全部字中的 “心” “忄” 思想 忄田 忄目
二、严重程度标准
自知力障碍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 • ≥ 1个月 • 单纯型 ≥ 2年
四、排除标准
•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
1.心境障碍 2.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3. 焦虑障碍及躯体形式障碍 4. 应激相关障碍
氯氮平、利培酮、 喹硫平、奥氮平 阿立哌唑
锥体外系 副作用
较大
较小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原则
1. 最好选择单一药物 2.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3. 治疗剂量因人而宜 因药而宜 4. 维持剂量和疗程充分 5. 及时处理药物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
1. 急性肌张力障碍:局部肌群持续性强直性收缩 2. 震颤麻痹综合征:全身肌张力增高 + 震颤 3. 静坐不能:主观上不能控制地来回走动或原地
坚信有某人或某集团对自己或家人进行伤害 性活动,如监视、诽谤或毒害。
• 关系妄想(delusion of observation)
将环境中与己无关的事实都认为与自己有关
影响妄想(delusion of influence)

第八版精神病学课件精神分裂症

第八版精神病学课件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学(第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流行病学
5. 性别、发病年龄 • 男女患病率总体大致相等 • 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初发年龄和病程特征上 • 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之间 • 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 中年是女性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段,约3%~10%的女性患者起病于40岁以后 • 女性患者总体预后好于男性
精神病学(第8版)
二、流行病学
1. 精神分裂症可见于各种社会文化和各个地理区域中。 2. 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大致相等,终生患病率约为1%。 3. 对发表于1965—2002年间的188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该病: • 时点患病率中位值:4.6‰ • 终生患病率中位置:7.2‰ 4. 对发表于1965—2001年间的160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 • 年发病率中位置为0.15‰ • 年发病率平均值为0.24‰
精神病学(第8版)
二、流行病学
6. 共病状况 • 物质依赖常见,尤其是尼古丁依赖(国外资料约90%) • 遭受躯体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几率高于常人 • 平均寿命缩短约8~16年 7. 疾病负担 • WHO采用DALYs来估算,2000年间,在15~44岁年龄组常见的135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中,精神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 精神病性障碍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 第三节 妄想性障碍 第四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 复发策略。
熟悉 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和主要临床特点。
了解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及预后特征。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2024版精神疾病PPT课件

2024版精神疾病PPT课件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策略
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01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来自辅以心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02
针对轻度或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
治疗。
同步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03
在治疗过程中,同时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发挥两者的协
同作用。
家属参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放松训练 等。
睡眠障碍
类型
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暂停、 异态睡眠等。
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改善睡 眠环境等。
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质或时 序的异常,或睡眠中出现异常 行为。
原因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 素、药物因素等。
预防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物 质、调整心态等。
03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等心境障碍,可稳定 患者情绪,减少情绪波动。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 导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 改用药方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病情变化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 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
确定精神疾病高危人群,如青少年、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 跟踪管理。
制定高危人群筛查标准和流程,定期 进行心理评估。
建立高危人群心理健康档案,加强信 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公众对精神疾病认知提升
加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开展精神健康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新)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新)
宋杨 异常心理学

二、流行病学研究


各国患病率差异不大,大概为1%。
首次发病通常出现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预后 较差,多数只能恢复到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 偶尔也有儿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情况非常少 见。 发病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发病较早,大多在25岁以 前,高峰在24岁。女性发病平均年龄在25岁。女性 的预后比男性好。 未婚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
宋杨 异常心理学
五、精神分裂症的病程

前驱期(prodromal phase):对社会生活的兴趣
减退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急性发病期 残留期:行为恢复到前驱期水平
一些纵向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寿命要比
其他人短十年左右,自杀率很高。
宋杨 异常心理学
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诊断标准 P106


B不符合紧张型标准
宋杨 异常心理学
(3)紧张型(catatonic schizophrenia)

患者常常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言语或动作。有保持固定姿势 (蜡样屈曲)、行为过多等异常运动反应。有时脸部和躯 体上表现出不固定的奇怪行为。 DSM-IV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主要为至少下列五项中的两项: 1、不能动作,表现为僵住或木僵 2、动作过多(明显无目的、不受外界刺激影响) 3、极度反抗、缄默
宋杨 异常心理学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
1. 急性肌张力障碍:局部肌群持续性强直性收缩
2. 震颤麻痹综合征:全身肌张力增高 + 震颤 3. 静坐不能:主观上不能控制地来回走动或原地 、心得安
仍不能控制时减量或停药
宋杨 异常心理学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

季建林精神医学精品教学5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课件

季建林精神医学精品教学5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课件

•15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20/6/9
阳性症状为主型
明显幻觉
明显妄想
明显的阳性形式思维障碍
反复出现的离奇行为
以上症状至少符合一项,阴性症状不明显
•16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20/6/9
阴性症状为主型
思维言语贫乏 情感淡漠 意志缺乏 愉快感消失 与社会隔离 注意障碍
只有妄想:偏执性精神障碍
•28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20/6/9
诊断
1.
2.
DSM-5
3.
A. 症状(2/5)-一个月
B. 功能
4.
C. 总病程至少6个月
5.
D. 排除情感性障碍
E. 排除物质所致/躯体疾病所致
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期交流 障碍者,显著的幻觉、妄想
妄想
幻觉
言语紊乱(如,频繁 地离题或不连贯)
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 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
1. 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 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 3. 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 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 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 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 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 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arguing Audible thought
Made will Made acts Made affect
➢ Thought insertion ➢ Thought withdrawal ➢ Thought broadcast

《精神分裂症》课件

《精神分裂症》课件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对患者和其家庭有深远影响。本课件探 讨了精神分裂症的定义、病因、治疗、预防以及患者的生活和家庭情况。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听见声音等。早期诊断和 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表现出严重的妄想及妄想被迫。
紊乱型精神分裂症
患者有严重的语言和思维紊乱,情感淡漠。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患者出现奇怪的体态和运动障碍。
残余型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症状减轻,但仍有轻度的思维和情感问题。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是控制精神分裂 症症状的主要方式,但副作用 需要注意。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治疗可 帮助患者应对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是 最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方式。
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及进行心理保健,可以降低患病 风险。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及家庭
1
患者生活方式的特征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面临社会孤立、就业困难和自我疏离的问题。
2
家庭成员的角色
家庭成员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支持、理解和关心,帮助患者恢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稳定。
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
1 社会医疗资源的利用
充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例如康复中心和社区支持服务,提供持续关怀。
2 关心和理解患者
对患者采取耐心、理解和关心的态度,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
3 如何与患者沟通
学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避免刺激和引发症状。
结语

重性精神疾病的六个病种ppt课件

重性精神疾病的六个病种ppt课件
5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状态的诊断标准: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增快或意念 飘忽的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 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6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睡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
7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定义:
10
偏执性精神病的定义:
又名妄想性精神病,是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 未明的精神疾病。若存在幻觉也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 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其他心理方面的异常。多在30 岁以后起病。据国外统计,时点患病率为0.03%,终生患病 机率为0.05%-0.1%,包括以往疾病分类中的偏执狂(妄想 狂)。 严重程度: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障碍。
9
6、抑郁状态时可存在自罪,虚无或贫穷妄想以及命令性幻 听或自杀行为等,但也必须出现更典型的分裂症状至少1项, 最好2项,如议论性或评论性幻听等。 7、同一病例在不同次的发作中,分裂性症状可分别与躁狂 相,抑郁相或混合相同时并存。 8、分裂症状曾在没有明显情感症状时持续至少2星期。 9、在急性期或残留期曾经有过典型的情感性发作,可呈现 也可不呈现缓解完全的间歇期。
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散漫)、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 思维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 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 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症、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癌症
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 “三联现象”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思维、知觉、情感严重失调 举止异常 社会性退缩为标志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 • 神经病理学及脑形态学改变 • 神经电生理学改变 • 神经生化改变 • 神经免疫、内分泌因素 • 神经发育假说 • 心理社会因素
临床表现
• 前驱症状:情绪改变、认知功能改变、 感知改变、行为改变、躯体症状等
• 感知觉障碍 • 思维障碍 • 情感障碍 • 意志与行为障碍 • 认知功能障碍 • 其他症状
(一)感知觉障碍
• 幻觉和错觉: •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以
听幻觉最常见,特别是言语性幻听 • 幻觉体验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 错觉不多见,偶有听错觉、视错觉等 • 感知综合症: • 现实解体较常见
抑郁症,精 神分裂症
妄想分类
自我贬斥性质










精神分裂症, 更年期、老年 期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
• 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及不协调
• 情感倒错
定义:一种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丧失 其协调一致的联系而出现脱节的现象。
疾病: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表情倒错 矛盾心态
定义:内心体验和表情动作之间不相协调 疾病:精神分裂症,
妄想分类
起源
结构
性质
原继 发发 性性 妄妄 想想
系 统 性 妄 想


被 夸贬

害 大斥



妄想分类
被害性质








精神分裂症偏执 型,偏执性精神 障碍
影 响 妄 想
精神分 裂症


妄 精神分

裂症、 更年期
精神障

妄想分类
夸大色彩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精神 分裂症,麻痹性痴呆。
(二)思维障碍
(1)联想障碍 内容的病理性赘述
病理性赘述
表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 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 累赘的描述
疾病:精神分裂症
思维障碍
(2)联想贫乏 内容的贫乏
思维贫乏
表现:联想贫乏,内容空洞 主诉:“空洞洞”“不知道”“没什么” 行为:毫无自觉,漠然 疾病:精神分裂症
自知力(insight)障碍:指患者对自身精神疾病缺 乏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 病特有的表现,临床上常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 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 度的指标
人格缺陷:约1/4患者在发病前就具有一种特殊 的性格基础,称为“分裂样人格”
强迫症状
二、临床类型
• 偏执型 • 青春型 • 紧张型 • 未分化性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 残留型 • 单纯型
精神分裂症及其 他精神病性障碍
schizophrenia
主讲:唐伟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 1911,瑞士精神医生优金·伯尔乐 • 提出: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以精神活动过程
分裂为特点的认知损害
联想障碍、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内向性 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 即“4A”症状 把幻觉和妄想等作为附加症状
紧张型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 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偏执型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 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
类型 偏执型 青春型 紧张型 单纯型 未分化 型
发病 年龄 中年
青、中
青、中
少、 青年
起病 形式 缓慢
较急
较急
很缓慢
症状
病程
发展
妄想
缓慢
幻觉
不协调症 较快 状
木僵
精神分裂的正子断层摄影
• 正子断层摄影 来扫描 相同的双胞胎 (单精合 子的),是不一致的精神 分裂症 (其中只有一人 混乱) 显示出精神分裂 在脑前叶减少了脑的 活动。
定义:同一个人(事)同时体验到两种相反 的不同情感
疾病:精神分裂症,
意志与行为障碍
精神分裂症常见意志减退和缺乏: • 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的孤僻、懒散、
被动、退缩
认知功能障碍
• 注意障碍 • 记忆障碍 • 工作记忆损害 • 抽象思维障碍 • 信息整合功能障碍 • 运动协调性障碍
其他症状
思维被插入:
患者坚信他人在介入自己的思维活动,特别是插入一些污秽的思想。
思维被撤走:
患者坚信自己的思维被人移走。
思维被播散:
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尽人皆知。
思维中断:
患者在谈论某些话题时,自己会突然中断、缄默,记不起刚刚说的话题。
强制性思维:
病人在意识清晰情况下,头脑中 涌现出大量杂乱无章的思维,伴不自主感
思维障碍
• 联想障碍:
– 1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 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 2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 思维;
– 3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 逻辑进程障碍
– 4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 妄想
–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 的妄想;
单纯型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 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
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 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青春型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年期起病, 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 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 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较快
紧张症状
阴性症状 很缓 慢
预后 较好
较好
三致病因素
• (一)生物学因素 • 1遗传 • 患者近亲中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10~20倍,
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预期发病率越高
脑容量的损失与相 关的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图像(MRI) 来扫描一对双胞胎的脑(蝴蝶形状, 中脑流体充盈空间) , 其中有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右边) 。 这个空间比较大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 。 用这来推测 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是脑的病变所引起的相关病症。 但 是请注意,这张MRI扫描图并不能使用在大多数人诊断 精神分裂症上,因为这个区间的大小属于正常基因变化。 许多没发病的人也有很大的区间。 CT、MRI发现部分S有脑萎缩表现,萎缩部
思维过程障碍
思维逻辑进展的障碍(逻辑结构)
• 象征性思维:
– 俩类事物联系 自己解释
• 诡辩症
– 胡搅蛮缠
• 语词新作
– 自己理解
妄想
妄想: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 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坚信不移 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 相关 个人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与妄想无关的问题是正常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