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02e90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d.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6.14•【字号】湘政办发〔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24〕2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6月14日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为推动《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更好落实,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如下措施。
一、定期发布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和榜单。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加大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力度。
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纳入高等院校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作为高等院校领导班子考核、生均经常性拨款、学科项目平台团队支持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将承接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情况纳入对市州的年度考核激励和对产业园区的综合评价。
三、高等院校应完善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分类评价激励制度。
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中试熟化、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成效评价指标,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奖励评选的重要依据并加大权重,不将论文作为评价的限制性条件。
高等院校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可根据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的岗位设置方案,在专业技术岗位中自主设置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技术岗位。
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实行单列考核和评价,在自然科学系列和工程技术系列下增设技术经纪专业开展职称评定。
老工业城市如何重拾制造业竞争优势——来自淄博、株洲和绵阳的探索
![老工业城市如何重拾制造业竞争优势——来自淄博、株洲和绵阳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ec470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1.png)
■中国经贸导刊老工业城市如何重拾制造业竞争优势—来自淄博、株洲和绵阳的探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课题组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保持制造业占国民经 济比重基本稳定,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水平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保 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全国布局建设了 120个以制造 业或资源开发与加工为主导的老丁业城市,为我国 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重 要历史性贡献。
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 境,加快重构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支撑实体 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变得愈发迫切。
笔 者以制造业转型升级较为成功的老工业城市为切人 点,结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差异性 特征,选择山东省淄博市、湖南省株洲市、四川省绵阳市三个城市作为典型研究对象,深人剖析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推进路径,总结提炼主要经验和做法,以期为其他老工业城市以制造业为本寻求优势重塑、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_、推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的路径淄博、株洲和绵阳三市都是典型的老工业城市,拥 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 因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衰退,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
纵 观它们的转型历程能够发现,推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 塑的路径,可以概括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创新驱 动能力、打造转型支撑平台、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扩大 开放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做法C即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不放水”,住宅土地拍卖避免“面 粉贵过面包”;合理管控中介和媒介两个主体,即禁止 房屋中介和媒体炒作房价普涨预期,打击“现在是刚需 最好上车机会”等标题党,推动房价预期回归理性。
(二)搞好住房需求侧管理是关键与住房供给相比,住房需求是快变量。
因此,短期 实现一线热点城市住房供需再平衡,必须加强住房需 求侧管理要严查购房资金来源,防止经营贷、消费贷 等资金违规进人楼市,消除资金面的躁动因子。
株洲市计划每年培训
![株洲市计划每年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aded9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8.png)
株洲市计划每年培训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株洲市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提升人才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株洲市计划每年对各行业进行培训,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确保株洲市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中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
首先,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株洲市将每年举办工程技术人才培训班,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授课,传授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株洲市将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针对企业管理层和中高层管理人才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增强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思维,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
此外,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株洲市将举办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班,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相关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发展。
另外,株洲市还将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总之,株洲市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以每年6000字以上的培训内容为基础,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同时,株洲市还将不断完善各项培训计划,加强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一人一策科技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一策科技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4a01c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6.png)
一人一策科技人才培养方案一人一策科技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提供个性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策略1.调研分析阶段–对科技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分析–调查技能需求和市场趋势,把握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2.个性化评估阶段–针对每位科技人才进行个性化评估,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潜力等方面–设计量化指标,评估科技人才的能力和发展方向3.制定培养计划阶段–根据个性化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每位科技人才的培养计划–结合科技行业需求和个人目标,制定培养方向和目标4.多维度培养阶段–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科技人才的学科水平和专业技能–提供实践机会,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定期评估和调整阶段–定期评估科技人才的培养效果和发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计划和策略,提升培养效果举措•设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培养计划的实施•合作建立科技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开展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互动和学习预期效果•科技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能够满足科技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人才供给•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得到提升,推动科技行业的创新发展•科技人才的个人发展得到支持,实现个人梦想和职业目标以上是针对“一人一策科技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方案资料,旨在提供个性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1.召集相关专家和从业者,组建调研团队。
2.进行科技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收集行业数据和相关文献。
3.分析科技行业的技能需求和市场趋势,了解行业发展方向。
4.总结调研结果,撰写调研报告,为下一步个性化评估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个性化评估阶段1.设计科技人才评估指标和评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潜力等方面。
2.针对科技人才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包括面试、实践考核、学术成果等。
3.通过评估结果,给每位科技人才打分和排名,确定其能力和发展方向。
株洲科技局调研报告
![株洲科技局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0073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5.png)
株洲科技局调研报告株洲科技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株洲科技局为了了解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决定对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进行一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情况;2.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存在的问题;3.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前景。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两种方式。
1.问卷调查:我们向株洲市的科技创新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发放了调研问卷,了解他们对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的评价和建议。
2.座谈会:我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株洲市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就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四、调研结果1.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情况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一些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
2.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存在的问题尽管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研发经费紧缺,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高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
再次,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不够,需要更多的政策激励措施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3.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前景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株洲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有利于科技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服务支持。
再次,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具备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入驻的条件。
五、建议与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动株洲市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提高创新能力。
2.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端科技人才。
湖南“三尖”创新人才工程
![湖南“三尖”创新人才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a6ee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f.png)
湖南“三尖”创新人才工程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2024年第06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南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关于印发〈“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的通知》(湘科发〔2022〕34号)要求,开展2024年度“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申报工作。
“顶尖”人才1.支持对象。
面向国家、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依托正在实施或筹建的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培养引进能够统筹和集聚全省领域内重大科技项目、平台、人才团队、资金等创新资源的战略科学家。
以引进人才为主。
2.遴选方式。
根据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支持顶尖科技人才“一事一议”相关办法,采取“落地一个、论证一个、支持一个”的动态遴选模式。
科技领军人才(简称“拔尖”人才)1.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1)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领域;(2)未满48周岁(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对女性及来自企业、临床一线的科技人才放宽至50周岁(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已全职在湘工作;(3)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在所在行业或领域业绩突出,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4)优先从国家和省重大创新项目和重点创新平台担纲领衔者中推荐。
2.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1)申报人为企业主要创办者且为实际控制人,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一家企业限1人申报。
(2)企业在湘注册,依法经营,创办时间为2年以上,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创办5年以上的企业,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万元。
创办不满5年的企业,累计净利润不少于200万元。
(3)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1项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创业项目符合湖南省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或能填补湖南省产业发展空白,或能突破“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具有特色产品或创新性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湖南百人计划
![湖南百人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6276f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4.png)
湖南百人计划湖南省百人计划是湖南省政府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而设立的重要人才项目。
该计划旨在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为湖南百人计划的文档创作者,我们需要了解该计划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方式,以及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支持政策。
首先,湖南百人计划是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湖南省科技厅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实施的人才计划。
该计划旨在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动湖南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对于人才的要求主要包括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和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为了支持湖南百人计划,湖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提供科研经费支持、购房和子女入学等生活保障,以及给予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实施过程中,湖南省科技厅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会建立严格的评审机制,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符合湖南百人计划的要求。
同时,还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发展平台,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为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湖南百人计划是湖南省政府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科技创新实力而设立的重要人才项目。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动湖南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能够为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71476c33687e21af45a96f.png)
佳木斯大学“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根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的精神和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深入推进我校的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学校决定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1234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重点支持投入及引入激励竞争机制,通过实施“1234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领先水平且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不断提升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人才、为学校的可持续和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总体目标是:瞄准一流,强化培养,提高层次,占领高地,引领“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实施“1234工程”,培养100名左右的领军人才和后备领军人才。
(一)选拔培养国内知名的领军人才10名选拔10名左右教学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且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通过超常规的、全面的支持和培养,使其能够接近或达到长江学者后备人选或龙江学者的学术水平,能带领本学科进入国内一流水平行列。
(二)选拔培养省内知名的领军人才20名选拔20名左右科研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通过重点支持、全面培养和扶持,使其接近或达到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能带领本学科进入国内先进水平行列。
(三)选拔培养校内教学科研骨干30名选拔30名左右科研成果达到校内先进水平,通过培养支持,使其接近或达到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水平,能带领本学科进入省内先进水平行列。
(四)选拔培养后备领军人才40名选拔40名左右理论基础雄厚,创新意识强,能够承担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从事较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高学历的优秀青年后备骨干,通过培养扶持,成为后备领军人物。
三、遴选条件基础条件:遴选对象要求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诚信守法,为人师表;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热爱佳大,献身佳大,治学严谨,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圆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教学质量好,教学水平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身心健康。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长沙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长沙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2026)》的通知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长沙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长沙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2026)》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29b15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0.png)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长沙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长沙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2026)》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科学技术局,长沙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3.12.08•【字号】长科发〔2023〕37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关于印发《长沙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2026)》的通知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长发〔2023〕9号)、《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长办发〔2023〕14号)、《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长发〔2022〕12号)等文件精神,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对原《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2021-2023)》(长科发〔2021〕39号)进行了修订完善。
现将新修订的《长沙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2026)》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长沙市财政局2023年12月8日长沙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2026)为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长发〔2023〕9号)、《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长办发〔2023〕14号)、《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长发〔2022〕12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计划。
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六大亮点
![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六大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6206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b.png)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国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就《计划》的主要内容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回答了相关媒体记者的采访。
问:新发布的《计划》有哪些不同以往的做法特别值得关注? 答: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作出了战略部署。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高技能领军人才指政治立场坚定、践行工匠精神、解决生产难题、推动创新创造、培养青年人才的骨干中坚技能人才,包括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认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务文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六大亮点04 | 2024年4月上OCCUPATION|职业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七部门结合职能,围绕如何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并支持他们不断成长、发挥作用,研究出台了《计划》。
一是加强对领军人才供给需求的预测,结合经济社会转型、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趋势,制订地方性、行业性领军人才专项培养计划。
二是强化企业是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的主体,通过企业岗位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关键岗位实践、重点项目参与等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领军人才。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f41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c.png)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在2023年,湖南省的高职院校将继续致力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优秀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湖南省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2.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产学研结合:将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现代学徒制:推行现代学徒制,发挥企业导师作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三、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设置模块化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学生评价体系1.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
2.引入企业评价,以企业满意度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
3.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
六、就业与创业指导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3.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七、保障措施1.完善政策支持,为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
3.强化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省创新创业激励政策
![湖南省创新创业激励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c3a9c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2.png)
湖南省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政府创新创业推动不力。
一是缺乏推动创新创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抓手。
现在湖南省有创新规划,有产业规划,有人才规划,但缺少把推动创新创业与人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顶层设计。
下面给大家介绍湖南省创新创业激励政策。
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社会环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全省创新创业工作中,把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社会氛围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适宜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
一是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如2012年以来,中央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多次刊发创新创业的湖南故事。
二是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印发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等指导性政策文件出台。
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2013年举办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今年7月举办了首届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者最高可获得15万元的奖金和最高额度为300万元的贷款扶持。
着力改进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以政府服务提速提质、高度尊重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为导向,2013年10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1项,其中省本级下放行政许可项目50项,为创新创业活动松绑。
二是加强了创新创业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先后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不断加强,上线运行《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启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专项工作。
四是进一步整合了全省创新创业资源,组建了大型仪器协作网、科技文献资料网、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各类检验检测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创新促进平台、创业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五是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了产业专利联盟,鼓励以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专利技术的市场价值,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领军人才计划
![领军人才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33fe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b.png)
领军人才计划
领军人才计划是指国家为了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领军人才潜质的人才,从而推
动国家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领军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于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领军人才计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领军人才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
竞争力的核心。
而领军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其作用不可替代。
他们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引领团队攻克重大科技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领军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广泛宣传和选拔,吸引更多有潜质的人才参与到领军人才计划中来。
其次,要加强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政策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荣誉的方式激励领军人才不断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领军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到领军人才的重要性,加大对领军人才计划的支持力度,为培养更多的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bd0f18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b.png)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8.09.29•【文号】国科发政〔2018〕186号•【施行日期】2018.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技部关于公布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8〕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科技部开展了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确定323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附件1)、54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附件2)、212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附件3)和3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附件4)入选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现予以公布。
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2.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3.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名单科技部2018年9月29日附件1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323人)序号姓名所在单位1 丁士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 丁大志南京理工大学3 丁进良东北大学4 丁彬东华大学5 卜军上海交通大学6 于海军烟台药物研究所7 马丁北京大学8 马文会昆明理工大学9 马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10 马晓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 马曦中国农业大学12 王一国清华大学13 王平同济大学14 王业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5 王永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16 王亚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7 王延辉天津大学18 王军强北京积水潭医院19 王志荣南京工业大学20 王灿清华大学21 王昊宁夏医科大学23 王建强清华大学24 王树荣浙江大学25 王战辉中国农业大学26 王俊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 王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8 王勇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9 王振波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30 王晓东华北电力大学31 王晓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32 王浩国家纳米科学中心33 王海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34 王海鹏西北工业大学35 王海滨厦门大学36 王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37 王强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38 王瑞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39 王新兵上海交通大学40 王福吉大连理工大学41 王磊复旦大学42 井立强黑龙江大学43 车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44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45 尹双凤湖南大学46 孔炜北京大学47 邓洪新四川大学48 邓乾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50 石磊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1 卢小玲广西医科大学52 卢明辉南京大学53 卢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4 卢湖川大连理工大学55 卢新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56 田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57 田军同济大学58 史帅星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9 史国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60 白志山华东理工大学61 他得安复旦大学62 冯世进同济大学63 冯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64 兰小中西藏农牧学院65 兰恒星长安大学66 邢孟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7 吕卫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8 朱孝勇江苏大学69 朱锦涛华中科技大学70 乔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71 刘永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72 刘光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73 刘全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74 刘红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75 刘青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6 刘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77 刘学波陕西功能食品工程中心有限公司78 刘宗浩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79 刘建国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80 刘勇中国海洋大学81 刘健华华南农业大学82 刘海鹏厦门大学83 刘润天津大学84 刘智攀复旦大学85 刘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86 刘磊清华大学87 江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8 汤琳湖南大学89 安太成广东工业大学90 许琛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91 孙大军哈尔滨工程大学92 孙华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93 孙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94 孙良丹安徽医科大学95 孙晓明北京化工大学96 孙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97 纪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 麦海强中山大学99 严守升青峰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0 李一博华中农业大学101 李云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02 李水清清华大学103 李先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4 李志波青岛科技大学105 李邵军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06 李欣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107 李建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08 李春保南京农业大学109 李春雷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110 李砚硕宁波大学111 李剑华东理工大学112 李亮清华大学113 李美成华北电力大学114 李海涛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115 李彩霞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116 李鸿一渤海大学117 李朝晖中山大学118 李斌华中农业大学119 杨四海南京大学120 杨仕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21 杨必胜武汉大学122 杨茂君清华大学123 杨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24 杨晓春东北大学125 杨越超山东农业大学126 连运河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7 步文博华东师范大学128 肖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129 肖伯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30 吴文传清华大学131 吴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32 吴克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33 吴迪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134 吴信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135 吴晓宏哈尔滨工业大学136 吴健华东师范大学137 吴蓓丽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38 岑小波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39 何卫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140 何珂清华大学141 余学斌复旦大学142 余贵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3 谷延锋哈尔滨工业大学144 狄增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45 沈其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46 沈锡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47 宋宇飞北京化工大学148 张大伟上海理工大学149 张小红武汉大学150 张凤山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151 张文明上海交通大学152 张文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53 张立宪哈尔滨工业大学154 张达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55 张志辉吉林大学156 张希承武汉大学157 张杰鹏中山大学158 张卓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59 张忠华中国农业科学院160 张怡福建农林大学161 张建华上海大学162 张拴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3 张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64 张铁锐华中师范大学165 张爱华南京医科大学166 张娟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7 张朝阳浙江大学168 张锋复旦大学169 张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170 张鹏杰上海交通大学171 陈小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172 陈弓南开大学173 陈发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74 陈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75 陈华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76 陈芳中国农业大学177 陈卓贵州大学178 陈厚早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179 陈勇辉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0 陈海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1 陈瑞润哈尔滨工业大学182 邵长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183 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184 范一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85 范大明江南大学186 范金燕上海交通大学187 范衡宇浙江大学188 林天歆中山大学189 林道辉浙江大学190 尚敬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191 易凡山东大学192 罗志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193 罗克明西南大学194 罗俊航中山大学195 罗海文北京科技大学196 金石东南大学197 周子龙中南大学198 周玉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 周永丰上海交通大学200 周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201 周华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2 周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3 周明华南开大学204 周欣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5 周欣中国农业大学206 周剑华东师范大学207 周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8 庞思平北京理工大学209 郑玉峰北京大学210 郑新前清华大学211 孟军沈阳农业大学212 封小松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213 赵自然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14 赵齐乐武汉大学215 赵玮中国海洋大学216 赵明中南大学217 赵治亚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18 赵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19 赵德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20 胡兆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21 胡宏林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22 胡国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3 胡所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24 胡建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25 胡俊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26 胡新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27 查鲲鹏南瑞集团有限公司228 段书凯西南大学229 禹永春复旦大学230 侯廷军浙江大学231 侯兴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32 侯俊河海大学233 闻利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34 姜炜南京理工大学235 姜潮湖南大学236 洪锦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37 贺永北京师范大学238 贺怀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39 骆宇时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40 秦安军华南理工大学241 秦峰中国农业大学242 秦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43 袁成清武汉理工大学244 袁辉球浙江大学245 袁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46 耿涛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47 聂广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48 聂军胜兰州大学249 贾立军上海中医药大学250 夏军强武汉大学251 柴宏祥重庆大学252 晏向华华中农业大学253 徐正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54 徐淮良吉林大学255 徐鹏厦门大学256 翁文国清华大学257 高玉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258 高伟首都医科大学259 高昊暨南大学260 郭华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61 郭应坤四川大学262 郭国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63 唐江华中科技大学264 唐浩林武汉理工大学265 陶小荣南京农业大学266 陶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67 黄小龙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68 黄正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9 黄印冉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70 黄永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71 黄汝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72 黄勇新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73 龚俊波天津大学274 常国斌扬州大学275 常洪龙西北工业大学276 崔光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77 康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8 康振辉苏州大学279 章志飞北京大学280 章秀银华南理工大学281 梁广温州医科大学282 梁兴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83 梁恒哈尔滨工业大学284 隋少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85 彭木根北京邮电大学286 彭立明上海交通大学287 彭金咏大连医科大学288 彭新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89 彭新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90 董海荣北京交通大学291 蒋金洋东南大学292 蒋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93 韩军伟西北工业大学294 焦宇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95 焦雨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96 焦树强北京科技大学297 鲁向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98 曾大力中国水稻研究所299 曾庆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300 曾勇军江西农业大学301 曾晓洋复旦大学302 温成平浙江中医药大学303 谢少荣上海大学304 谢延军东北林业大学305 靳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306 楚霞湖南大学307 楼宏铭华南理工大学308 赖延清中南大学309 雷震复旦大学310 虞朝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11 蔡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12 裴艳中同济大学313 廖小飞华中科技大学314 廖伍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315 廖晓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16 缪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317 缪峰南京大学318 黎大兵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319 潘波昆明理工大学320 潘湘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321 霍守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322 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323 魏世丞陆军装甲兵学院附件2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54个)序号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依托单位1 中高能核物理前沿研究创新团队马余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 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研究团队王书肖清华大学3 复杂代谢系统的整合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王成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4 网络空间内容安全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王丽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5 金属结构材料环境损伤与控制创新团队王俭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6 岩浆作用与成矿创新团队王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7 神经化学分析与调控创新团队毛兰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8 土壤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仇荣亮中山大学9 大陆架划界技术创新团队方银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0 水工岩石力学与库坝安全创新团队卢文波武汉大学11 对流层与中层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创新团队田文寿兰州大学12 水土流失过程与生态调控创新团队史志华华中农业大学13 先进超导材料及磁体应用技术创新团队冯勇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4 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技术创新团队刘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5 减数分裂与精子健康创新团队刘默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16 发动机燃烧基础研究创新团队齐飞上海交通大学17 天基探测与应用技术创新团队江碧涛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18 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许平中南大学19 北方旱地耕作制度创新团队孙占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 风险评估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孙红文南开大学21 石油化工过程智能制造杜文莉华东理工大学22 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创新团队李国通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23 纳米材料化工创新团队李春忠华东理工大学24 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创新团队李首滨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 海上交通安全与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团队李颖大连海事大学26 渗水地膜杂粮旱作高产技术创新团队杨三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27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创新团队杨岳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8 基于靶标的创新药物研究创新团队杨波浙江大学29 大气污染的环境与气候效应创新团队宋宇北京大学30 微纳信息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宋宏伟吉林大学31 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光纤陀螺及应用技术团队宋凝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2 肿瘤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和靶向干预创新团队张志谦北京肿瘤医院33 航空铝合金板张力拉伸装备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张超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34 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陈秋飞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35 对地观测传感网与智慧城市创新团队陈能成武汉大学36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防控创新团队陈新平西南大学37 烧伤救治研究领域创新团队罗高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38 高效能源转换与存储无机材料创新团队赵文俞武汉理工大学39 家禽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赵桂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40 含氮多环类药性化合物库构建及其创新药物研究柳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4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禹卫东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42 寒区旱区环境变化与季风气候创新团队侯书贵南京大学43 无机膜创新团队顾学红南京工业大学44 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团队徐明伟清华大学45 谷物食品组分与物性研究徐学明江南大学46 安全高效作物基因组编辑创新团队高彩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7 复杂地海环境电波传播与散射创新团队郭立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8 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郭兰萍中国中医科学院49 超低功耗智能器件及电路技术创新团队黄如北京大学50 人工微结构材料光声调控创新团队彭茹雯南京大学51 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创新团队韩洪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52 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创新团队鲁仁全广东工业大学53 电磁能武器技术创新团队鲁军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54 畜禽消化道健康与养殖生态安全创新团队谭支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附件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212个)序号姓名所在企业1 丁俊洋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 丁锐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3 丁毅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 于德翔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 万龙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6 王仁鸿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 王文礼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8 王仕锐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9 王有治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 王刚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 王宇翔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2 王阳鲲鹏通讯(昆山)有限公司13 王志刚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14 王轰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15 王贤文江门市优巨新材料有限公司16 王珣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17 王海波珠海国佳新材股份有限公司18 王彬江苏稻源微电子有限公司19 王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20 王维东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 王喜英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 王群长春永固科技有限公司23 王馨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24 方海洲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5 方毅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 方曙光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 尹向阳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28 邓泽平湖南华腾制药有限公司29 石峥映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 田刚印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31 白小青苏州爱科博瑞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2 白慧宾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3 冯仲科北京环球森林科技有限公司34 邢国良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35 吕仕铭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 吕名礼上海华维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37 吕鸿图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8 朱兴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9 任晋生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40 刘天文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41 刘东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42 刘至寻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43 刘虎军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44 刘国耀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 刘建芳常州高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46 刘海明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7 刘喜荣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48 刘锋广州帝奇医药技术有限公司49 齐俊桐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50 江浩然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 江铭福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52 安旭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53 阮江军武汉黉门电工科技有限公司54 孙占标山东三华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55 孙立新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56 孙武文长春博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7 严建林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 苏农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59 苏恩本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 苏道一广东曼克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61 李卫国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62 李志刚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3 李完小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4 李宏彦河南龙旺钢化真空玻璃有限公司65 李国勇黑龙江特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6 李忠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7 李泽晨赛赫智能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8 李洪谊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9 李振斌江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0 李晔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1 李海周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72 李晶世熠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73 李锋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74 杨茂义吉林省金塔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5 肖必祥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76 吴丰礼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7 吴佳晔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8 吴勋贤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79 吴锦华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80 吴耀军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 邱兆文黑龙江拓盟科技有限公司82 何旭斌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83 何恩培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4 余荣清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5 狄绍文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86 张国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7 张忠凯哈尔滨东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88 张艳朋北京普凡防护科技有限公司89 张晋芳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0 张根升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91 张浩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2 张琴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93 张韶峰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94 陆思嘉上海亿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95 陈大明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96 陈刚广东爱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7 陈学敏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98 陈贵才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99 陈维茂山东华成集团有限公司100 陈维强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1 陈智松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2 陈渝阳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3 陈磊浙江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4 邵丹薇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5 邵泽华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6 邵宗凯昆明联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7 范东睿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108 范兰江苏兰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9 林大甲金钱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0 林万君通化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1 林守金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112 林桂江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113 罗帅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领军人才计划
![领军人才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c99d5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d.png)
领军人才计划领军人才计划是指国家对于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计划,旨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作为领军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在特定领域内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领军人才计划需要从国际上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先科研水平的杰出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能够为我国科技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理念,还能够促进我国与国际科研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引进国际领军人才,可以填补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研究空白,推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其次,领军人才计划也需要重点培养国内优秀的科技人才,激励他们在特定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鼓励国内优秀科技人才在领军人才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攻关,提升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还能够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此外,领军人才计划还需要加强对于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政策。
通过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人才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领军人才计划,激发其在科研创新上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领军人才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鼓励其在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总的来说,领军人才计划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可以推动我国在特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领军人才计划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领军人才计划,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湘发(2012)1号文件有关责任分工的通知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湘发(2012)1号文件有关责任分工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587ab3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6.png)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湘发(2012)1号文件有关责任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公布日期】2012.05.14•【字号】湘办发[2012]17号•【施行日期】2012.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湘发〔2012〕1号文件有关责任分工的通知(湘办发〔2012〕17号)省直机关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湘发〔2012〕1号),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责任分工通知如下: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 树立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配套完善的反哺机制。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农业厅、省林业厅。
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为责任单位,下同)2. 突出抓好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强化耕地保护,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认真抓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涔天河灌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重大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
积极推进粮食优质高产创建行动,重点抓好52个县1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新增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建设,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抓好40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建设。
(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科院)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抓好2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
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工程和池塘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工程。
(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畜牧水产局)进一步优化蔬菜、油料、棉花、柑橘、食用菌等生产布局,加快油茶、茶叶、竹产业发展步伐,培育一批丰产基地县。
关于支持东吴科技领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支持东吴科技领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623d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d.png)
关于支持东吴科技领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东吴科技领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一、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东吴科技需要吸引和引进一流的科技人才,以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 设立科研经费支持计划:为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可以设立科研经费支持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加入公司。
2. 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根据市场行情和行业竞争情况,给予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厚的薪酬待遇,以保持人才的竞争力,并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可以提供优质的办公环境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如员工宿舍、健身设施等,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4.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为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可以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鼓励他们在东吴科技内不断学习、成长和提升,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1. 加大高校合作力度: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项目,为东吴科技输送优秀的科研和创新人才。
2. 建立实习生培养计划:与各高校合作,建立实习生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指导,培养科技人才,并在实习期间对优秀学生进行选拔,留用于东吴科技。
3. 引进留学生人才:引进留学生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他们能够在东吴科技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为东吴科技带来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思维。
4. 吸纳技工人才: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东吴科技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技工人才来支持生产和研发工作。
为此,可以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技工人才培训和输送,增加技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三、激励人才创新1. 设立创新奖励制度:建立创新奖励制度,对在研发过程中提出创新想法、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的员工予以奖励,激励员工积极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2.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将一部分股权分配给优秀的科技人才,使他们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64f435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0.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02•【字号】湘政办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4〕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2月2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促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扣“三区一极”战略定位,以创新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推进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为抓手,持续放大“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到2025年,将自创区打造成为引领长株潭都市圈现代化建设的主引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主阵地、全国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形成,长沙稳居全国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前十,株洲、湘潭实现保位进位,长沙、株洲、湘潭国家高新区的全国排名稳中有升,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原始创新策源力大幅跃升。
长株潭地区高水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142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
产业科技支撑力显著增强。
自创区技工贸总收入超3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双破万”,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7000亿元。
创新人才体系持续优化。
每年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700人,持续做强“科技湘军”品牌。
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4c5689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b.png)
T8传媒甘健整理提供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和基础,综合国力的根基。
在我国装备制造领域中,不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而且相当数量的企业居于装备产业链上游或者是基础支撑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装备产业链所能达到的高度。
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当中,中小企业面临着信息变革、战略转型与继续成长的挑战。
为帮助我国中小企业高层人员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中小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信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简称赛迪集团)根据工信部统一部署,特开设“工信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依靠赛迪集团丰富的智力资源,结合赛迪集团培训中心多年的培训经验,努力将学员培训成为新一代拥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经营管理领军人才。
【课程设计】赛迪将结合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并对课程模块化、网络化,突出了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专题培训安排为6个阶段,共计约160个课时。
同时,赛迪拟开通中小企业网上培训平台,由学员自学,根据学员需要开通多项选修课程,帮助学员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学习自主化、个性化。
每期培训将根据主题安排不同模块的内容,平衡不同模块的课时,培训内容也将根据学员需求及形势变化不断调整。
海外游学(费用另计): 期间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境外知名企业考察参观,并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先进管理经验;给予学员最前沿、实用的行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分享,帮助学员了解国外的政策环境和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渠道,有效开展经贸和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
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分布及其优化
![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分布及其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dfc508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6.png)
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分布及其优化刘芳;彭耿【摘要】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显著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但通过对基地的高校分布、空间分布和学科分布的分析,可知湖南省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还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地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二是基地的高校、空间和学科分布还需进一步优化.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基地的发展,应该采用一些对策与措施来优化基地的分布.【期刊名称】《高教论坛》【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107-110,114)【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分布;优化;基地硕士点比【作者】刘芳;彭耿【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3·研究生教育·2014年11月5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创新驱动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端人才”。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合作单位共同建设、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校外培养基地,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联合具有大量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1]。
早在2013年3月29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对参与研究生培养和建设实践基地的企业,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以此来促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增强高校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和能力。
2013年9月14日,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在全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动员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也提到,“各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两个队伍,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自2006年以来,湖南省在企业、科研院所遴选建立了106个〈截止到2014年底〉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人选推荐表
被推荐人:
一级学科
从事专业:
二级学科
所在单位:
主管部门:
填报日期:
中共株洲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表须知
1、本推荐表用于推荐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推荐单位盖章生效。
2、本推荐表由推荐单位(县市区、省直和中央在株单位)提供,并对推荐表的真实性负责。
被推荐人对本人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在表四签字确认。
3、本推荐表的填写内容及其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
不得报送绝密材料。
4、本推荐表的内容要准确、清楚、全面,如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表内项目中本人没有内容的,一律填写“无”;对应框格“□”有的,在框格内打“√”。
本推荐表采用文档格式按A4纸规格双面打印,并按顺序用胶固定装订成册。
5、本推荐表所附的相关证明材料由被推荐人所在单位对原件进行审核,签署“原件已审核”意见和盖章确认,必要时推荐人(单位)可以进行复核。
证明材料的身份证明、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按表中填写顺序编号附复印件;著作、论文、译文将刊物名称、目录及发表论著的首页按表中填写顺序编号附复印件。
所有复印材料均用A4纸装订成册,如不便装订,可以另附。
6、本推荐表上报时一式三份。
所有材料不作退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