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最新版

合集下载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
电梯电气图的绘制规范
电气图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电气图的绘制应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并确保软件版本兼容
电气图的绘制应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绘制顺序
电气图的绘制应清晰、准确、完整,标注应齐全、准确
常见电梯部件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梯门系统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 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梯门轨道内有杂物、门钢丝绳错位或断裂、门锁电气元件接触不良或损坏等原因导致。 排除方法:清理轨道杂物,检查并调整钢丝绳,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梯门轨道内有杂物、门钢丝绳错位或断裂、门锁电气元件接触不良或损坏等原因导致。排除方法:清理轨道杂物,检查并调整钢丝绳,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电梯门自动开关不正常 原因:可能是由于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门限位开关失灵或损坏、门钢丝绳松动或断裂等原因导致。 排除方法:检查并修复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更换损坏的门限位开关,调整或更换钢丝绳。原因:可能是由于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门限位开关失灵或损坏、门钢丝绳松动或断裂等原因导致。排除方法:检查并修复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更换损坏的门限位开关,调整或更换钢丝绳。电梯门无法正常打开 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梯门被卡住、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故障、门限位开关失灵或损坏等原因导致。 排除方法:检查并清理电梯门,检查并修复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更换损坏的门限位开关。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梯门被卡住、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故障、门限位开关失灵或损坏等原因导致。排除方法:检查并清理电梯门,检查并修复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更换损坏的门限位开关。电梯门关闭时产生异响 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梯门轨道内有杂物、门板松动或变形、门滑块磨损或松动等原因导致。 排除方法:清理轨道杂物,检查并调整门板,更换磨损的门滑块。原因:可能是由于电梯门轨道内有杂物、门板松动或变形、门滑块磨损或松动等原因导致。排除方法:清理轨道杂物,检查并调整门板,更换磨损的门滑块。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图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图
停止
电梯的停止由控制柜接收指令,通过控制曳引机转动速度和方向,使电梯轿厢 平稳地停在指定楼层。
电梯的上下行控制
上行控制
电梯上行时,控制柜根据指令将电梯 轿厢向上移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 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确保电梯运 行平稳。
下行控制
电梯下行时,控制柜根据指令将电梯 轿厢向下移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 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确保电梯运 行平稳。
电梯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由电梯门、门滑轮、 门导轨等部件组成。
门系统的作用是封闭电梯门洞, 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实现
电梯门的开关和锁定功能。
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电梯的 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但通常 都采用滑动门或旋转门的形式。
电梯轿厢系统
电梯轿厢系统由轿厢、轿架、 悬挂装置等部件组成。
轿厢的作用是承载乘客或货 物,同时实现电梯的垂直运
电梯导向系统
电梯导向系统由导轨、导轨支架、导靴等部件组成。
导向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导轨和导靴的配合来控制电梯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确 保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导向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电梯的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采用钢轨或塑 料导靴的形式。
03
电梯运行原理
电梯的启动与停止
启动
电梯的启动由控制柜发出指令,通过曳引机带动曳引轮转动,进而驱动电梯轿 厢开始上下移动。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 图
目录
• 电梯概述 • 电梯结构 • 电梯运行原理 • 电梯维护与保养 • 电梯安全与法规
01
电梯概述
电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机 和钢丝绳等设备,将乘客或货物从一 层楼提升到另一层楼。
分类
电梯按照用途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 电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等;按照 控制方式可分为自动控制电梯和手动 控制电梯。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02
电梯井道
定义与功能
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 ,它提供了电梯上下运行的空间

组成部分
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结构构成,确保 电梯的稳定和安全。井道内还装有 导轨、对重装置、缓冲器等。
安全装置
井道中设置有多个安全开关,如极 限开关、层门门锁等,确保电梯运 行在规定范围内,防止电梯冲顶或 蹲底。
电梯轿厢
平衡系统
平衡重:平衡重是电梯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位于轿厢顶部,通过平衡钢 丝绳与轿厢连接,用于平衡轿厢重量,减小电动机的负载。
平衡钢丝绳:平衡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平衡重,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确保电梯平稳 运行。
通过以上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电梯得以实现平稳、安全的上下运行。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
04
电梯的发展和现状
发展历程
自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电梯经历了从蒸汽动力到电力驱动的演变,以及技术 和材料的持续改进,使得现代电梯更加安全、高效和舒适。
现状
目前,电梯已经成为城市高层建筑和公共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技术水 平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电梯行业也面临着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新的挑战 和机遇。
缓冲器
作用
缓冲器是电梯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它 主要用于吸收轿厢或对重在撞击底坑或 顶层时产生的冲击能量,保护乘客和设 备的安全。
VS
工作原理
缓冲器一般安装在底坑或井道顶部,由缓 冲垫、压缩弹簧和触发机构组成。当轿厢 或对重撞击缓冲器时,触发机构会动作, 使缓冲垫迅速压缩,吸收冲击能量。同时 ,压缩弹簧也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减缓 冲击力度。
01
02
03
定义与功能
电梯轿厢是用于搭载乘客 或货物的电梯主体部分。
组成部分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一、电梯工作原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动机驱动,利用钢丝绳和导轨系统实现上下运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动机驱动原理电梯的运行依赖于电动机的驱动。

电梯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通过电源供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电梯的运行。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转动的动力传递给电梯的牵引系统,使其上下运动。

1.2 牵引系统原理牵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和导轨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高速旋转的电动机转速降低,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到电梯的吊舱上。

当电动机运行时,通过钢丝绳的卷绕和放出,使电梯上升或下降。

1.3 控制系统原理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

通过按钮输入乘客的目的楼层,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位置、速度和负载等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电梯结构图电梯的结构图主要包括电梯井道、电梯吊舱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电梯结构图示例:2.1 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的安装空间,通常由混凝土墙体构成。

井道内设有导轨系统,用于支撑和引导电梯的运行。

井道顶部设有天花板,底部设有地板,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2 电梯吊舱电梯吊舱是乘客乘坐的空间,通常由钢板和玻璃构成。

吊舱内设有按钮、指示灯和安全装置等设备,以方便乘客操作和提供安全保障。

吊舱底部设有悬挂装置,用于连接钢丝绳和吊舱。

2.3 导轨系统导轨系统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导轨和导轨支架构成。

导轨用于引导电梯的上下运动,导轨支架用于支撑导轨。

导轨系统通常安装在电梯井道内的墙壁上,以确保电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2.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梯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电梯控制器、按钮和传感器等设备组成。

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乘客输入的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

按钮用于乘客选择目的楼层,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梯的状态和环境,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完整版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完整版

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 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安全
供电系统、电动机、电机调 速装置等 操纵盘、呼梯盒、控制柜、 层楼指示、平层开关、行程 开关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 保护、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 护、上下极限、层门锁与轿门 电气联锁装置等
电梯的总体结构
导靴

导靴分为滑动和滚动
性 滑
导靴两类,滑动导靴一般

是由带凹形槽的靴头,靴 体和靴座组成,在靴头凹
电梯是安装在建筑物内,用于装载人员和 货物的垂直提升机械。曳引式电梯是目前 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其基本结构包括八大 系统,即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 轿厢、质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 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 组成。其中,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源,它包括电动机、联 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及曳引轮等。现在由电动机 直接带动曳引轮的无齿曳引机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它取消 了减速机构。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 (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 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28 操纵箱
29 开门机 30井道传感器 31 电源开关
32 控制柜 33 曳引电机 34 制动器





空空

载载
下上

行行
对重
空载轿厢
电梯空载运行
八个系统
1.曳引系统
2.导向系统
3.轿厢
4.门系统
5.重量平衡系 统 6.电力拖动系 统 7.电气控制系 统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通用】.ppt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通用】.ppt
(一)曳引机 (P10-主机)
• 1电动机 • 2减速箱 • 3曳引轮 • 4电磁制动器 • 5机座
优选文档
1
• 联轴器
优选文档
2
优选文档
3
优选文档
4
1、减速箱
• 作用:降低电动机的输 出转速和 提高电动机 的输出力矩。
• 构造:采用蜗轮(铜) 与蜗杆(钢)传动
• 润滑:采用齿轮油 • 有齿曳引机(有减速箱)
通常用于1.75M/S以下
电电动动机机
优选文档
蜗轮
5
P51 (四)蜗杆蜗轮传动
电电动动机机
优选文档
蜗蜗轮轮
曳引轮
• 也称驱绳轮 • 作用:是传递动力 • 原理是利用钢丝绳与绳槽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钢
丝绳,使轿厢运行 • 槽形:1、半园槽 摩擦力最小 用于全绕式
2、带切口的半园槽(凹形槽) 摩擦力比半园槽大得多 应用最广
• 额定载重一吨的电梯载客人数为13人
优选文档
39
• 轿厢高2M以上 • 轿厢架 底梁、上梁和立柱组成 • 轿厢壁由 1.5MM钢板制作.
在5平方厘米的圆面上施加 300N力,变形不大于1.5MM
轿厢门 厅门(每一层的大厅) 轿门带动厅门
完毕,将双头螺栓复位优选,制文档动器恢复抱闸状态.
14
电磁制动器
优选文档
15
电磁制动器
优选文档
16
电磁制动器
优选文档
17
电磁制动器
优选文档
18
手动盘车与松闸:可用松闸板手将双头螺栓转
动90°即可,盘车完毕,将双头螺栓复位,制动
器恢复抱闸状态.
注意:松闸前一定要断电
盘车完毕,将双头螺栓复位,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治创编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治创编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一、主要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看出电梯全部结构的组成,区别于卷扬机的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的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是这样工作的:它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的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

所有这些动力驱动是由很多的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的。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的理解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的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的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的电梯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
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的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的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只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轿厢指令起动的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是独立的,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的没有上、下之分是直达(除非路过的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你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的电梯响应是有区别的,电梯做的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特点: 传动比大 噪音小 传动平稳 具有自锁能力
无齿轮曳引机
一系列永磁同步曳引机 这几年电梯行业中最新驱动技术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其体积小、节能、控制性能好、又容易做成低速直接驱动,消除齿 轮减速装置;其低噪声、平层精度和舒适性都优于以前的驱动系统, 适合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很快得到各大 电梯公司青睐,与其配套的专用变频器系列产品已有多种牌号上市。 可以预见,在调速驱动的场合,将会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天下。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机、供电系统、速度
反馈装置等组成。曳引电动机是电梯的动 力源。速度反馈装置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 运行的实际速度信号,以实现速度调节。
2023/10/23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
、控制柜、平层装置等组成。它用来操纵 和控制电梯运行。操纵装置包括轿厢内的 按钮操作箱、层站召唤按钮、轿顶和机房 中的检修或应急操纵箱。控制柜安装在机 房中,由各类电气元件组成,承担电梯各种 信号的逻辑管理和速度控制。位置显示装 置是指示轿厢位置的装置,安装在轿厢内 和层站的层门外。
电梯基础知识
2023/10/23
曳引电梯结构示意图
1 减速箱 2 曳引机 3 曳引机底座
4 导向轮 5 限速器 6 机座 7导轨支架
8 曳引钢丝绳 9 开关碰铁 10 终端开关
11 导靴 12 轿架 13 轿门 14 安全钳
15 导轨 16 绳头组合 17 对重 18 补偿链
19 补偿链 导轮 20 张紧装置 21 缓冲器
绳 夹
构件间的过度连接装置.它也叫绳头
组合,其联接方法有多种形式,安全可
靠的方法有合金固定法(巴氏合金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限制轿厢和对重活动自由度,使 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运动 用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组件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 轮、返绳轮
轿厢和对重导轨、导靴、导 轨架
轿厢架、轿厢
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运行时层、 轿厢门、层门、门锁、开门 轿门必须封闭,到站时才能打开 机、关门防夹装置
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电梯 对重、补偿链(绳) 中曳引绳重量的影响
电梯是安装在建筑物内,用于装载人员和 货物的垂直提升机械。曳引式电梯是目前 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其基本结构包括八大 系统,即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 轿厢、质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 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 组成。其中,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源,它包括电动机、联 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及曳引轮等。现在由电动机 直接带动曳引轮的无齿曳引机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它取消 了减速机构。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 (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 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
有齿轮曳引机



行 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轮 曳 引 机
蜗 轮 蜗 杆 曳 引 机
下 置 式 蜗 轮 蜗 杆 曳 引 机
.
减速器种类 斜齿轮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
特点: 效率高 寿命长 发热少 外型较大
特点: 减速比大 传动效率高 结构紧凑 加工精度高
.
特点: 传动比大 噪音小 传动平稳 具有自锁能力
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 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安全
供电系统、电动机、电机调 速装置等 操纵盘、呼梯盒、控制柜、 层楼指示、平层开关、行程 开关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 保护、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 护、上下极限、层门锁与轿门 电气联锁装置等
.
电梯的总体结构
导向轮用于拉开曳引轮两侧曳引绳的距离,使曳引绳垂直 作用于轿厢与对重。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架上或承重梁上。 当曳引比大于1时,应在轿厢顶或底和对重架上设置反绳 轮。
.
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 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 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 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 有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器传递到 曳引轮上的曳引机,其中的减速箱通常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也有用斜齿轮传动),这种曳引机用的电动机有交流的, 也有直流的, 无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的减速器而是 直接传递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
28 操纵箱
29 开门机 30井道传感器 31 电源开关
32 控制柜 33 曳引电机 34 制动器
.





空空

载载
下上

行行
对重
空载轿厢
电梯空载. 运行
八个系统
1.曳引系统
2.导向系统
3.轿厢
4.门系统
5.重量平衡系 统 6.电力拖动系 统 7.电气控制系 统
8.安全保护装 置
功能
组成的主要构件
.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作用是向电 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 运行.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 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等组 成,是电梯运行的根本,是电 梯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曳引机 曳引系统
曳引绳
导向轮 反绳轮
.
.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轨支架和导靴等组成
。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 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做升降运 动。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导轨安装在导 轨支架上;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 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 轨的直立方向。
.
导轨
导轨是电梯上下行驶在井道的安
全路轨,导轨安装在井道壁上,被 导轨架,导轨支架固定连接在井道 墙壁。电梯常用的导轨是“T”字型 导轨。刚性强、可靠性高、安全廉 价等特点。导轨平面必须光滑,无 明显凹凸不平表面。由于导轨是电 梯轿厢上的导靴和安全钳的穿梭路 轨,所以安装时必须保证其间隙。 同时导轨在电梯出现超速事故时要 承受制停电梯的要任,所以其刚性 不可忽视。从导轨的定义可知,导 轨是垂直电梯、自动电梯、自动人 行道梯级的重要基准部件,它控制 着电梯轿厢、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 道梯级运行轨迹,保障操作信号的 传递,它又是涉及电梯安全及运行 质量的重要部件。
.
导靴

导靴分为滑动和滚动
性 滑
导靴两类,滑动导靴一般
电梯基础知识
.
电梯历史与发展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升降工具来运送人和货物, 并大多采用人力或畜力作为驱动力,到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 程发展,蒸汽机成为了重要的原动机,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 工具的动力,并不断地得到创新和改进.
1852年,美国纽约杨可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 (Elisha Graves Otis)在一次展览会上,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发明,从此 宣告了电梯的诞生!
4 导向轮 5 限速器 6 机座 7导轨支架
8 曳引钢丝绳 9 开关碰铁 10 终端开关
11 导靴 12 轿架 13 轿门 14 安全钳
15 导轨 16 绳头组合 17 对重 18 补偿链
19 补偿链 导轮 20 张紧装置 21 缓冲器
22 底座 23 层门 24 呼梯盒 25层楼指示
26 随行电缆 27 轿壁
无齿轮曳引机
一系列永磁同步曳引机 这几年电梯行业中最新驱动技术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其体积小、节能、控制性能好、又容易做成低速直接驱动,消除齿 轮减速装置;其低噪声、平层精度和舒适性都优于以前的驱动系统, 适合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很快得到各大 电梯公司青睐,与其配套的专用变频器系列产品已有多种牌号上市。 可以预见,在调速驱动的场合,将会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天下。
电梯从问世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了,由最早的简陋不安全,不舒 适的升降机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改进提高,其技术发展是永无止境 的.
21世纪,随着人口数量与可利用土地面积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 将会大力发展多用途,全功能的高层塔式建筑,超高速电梯继续成为 研究方向.
.
曳引电梯结构示意图
1 减速箱 2 曳引机 3 曳引机底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