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玛利翁,情感浪漫剧还是现实传奇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格玛利翁》,情感浪漫剧还是现实传奇剧

摘要:萧伯纳剧作《皮格玛利翁》原作本为现实传奇剧,然而其电影和音乐剧版本却均以情感剧面貌问世,结尾更是与原剧背道而驰。这一现象的出现一则是由于原剧母体存有一些可能导致误解的因素,二则是由于英国戏剧一贯以来的情感剧传统。以上因素导致了原剧作为现实传奇剧,在英国戏剧舞台上一度被误解。但这不能抹杀富于教育意义的原作的光辉。原作的现实性启示发人深省:人本无贵贱之分,是经济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也正因为有了萧伯纳注重教育的现实剧革命,英国戏剧不再拘泥于情感剧模式,开始凸显戏剧的现实教育功能。

关键词:萧伯纳皮格玛利翁情感浪漫剧现实传奇剧

萧伯纳剧作《皮格玛利翁》于1912年问世,该剧讲述了两位语言学家希金斯和皮格玛利翁克林之间的一场赌博。希金斯夸耀他可以在六个月之将一位街头偶遇的卖花女培训成为优雅高贵的伯爵夫人。最终,他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改头换面的卖花女伊莉莎却在实验一结束就声称要离开希金斯,嫁给平庸的弗莱迪,并通过教授语音来维系自己已有的社会地位。

尽管多数评论认同《皮格玛利翁》为轻松喜剧,但对这一结局的解读却大相径庭。有的评论家,如eric bentley,借助萧为该剧写的序文来理解结局。他们认为eliza在离开希金斯母亲的书房时也就摆脱了希金斯的控制,势必会投入弗莱迪的怀抱。希金斯从来都不是伊莉莎嫁人的考虑对象。然而萧伯纳的好友john ervine爵士却对此

难以接受。他深信希金斯会娶伊莉莎,认为这有助于增强剧中人物的生动性与吸引力。arthur nethercot对结局的解读则是另辟蹊径。他觉得伊莉莎想委身希金斯,但当她发现希金斯无意婚娶时只好选择了弗莱迪。这是现实的选择,但却不是理想的选择。

对原作结局的不同理解在其电影和音乐剧改版中可谓彰显到了

极致。1938年首映的同名电影和改编音乐剧《窈窕淑女》均大获成功。然而二者的结尾却都与原作大相径庭:荧屏上伊莉莎最终投入了希金斯的怀抱,而原作中的结局却是伊莉莎自此离开希金斯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同时还不忘兼顾自己目前的社会地位所必需的经济来源。不一致的结局体现的实则是对整个戏剧的不同理解:《皮格玛利翁》究竟是情感浪漫剧还是现实传奇剧?电影和音乐剧的结局是情感浪漫剧的典型:男女主角最终幸福结合。这符合情感丰富的观众的期待。而原作的结局则似乎太过现实,忽略了情感煽动效应,因而是现实剧的典型体现。

为什么会出现与原剧如此大相径庭的改版?萧伯纳如何看待这

些改版?他在原作中的意图又是怎样的呢?

一、情感浪漫剧版本的成因

《皮格玛利翁》的影视版本(包括音乐剧)均为情感浪漫剧,这并非对萧伯纳原剧的肆意篡改,而是原剧母体本身存有一些能够导致误读的重要因素。

原剧标题“皮格玛利翁”来源于一个古希腊神话。主人公皮格玛利翁认为世间女子一无是处,因而将全部热情倾注在雕塑事业上。

他创作了一尊完美绝伦的雕像并爱上了这个作品,将其取名为加拉提亚。于是他向爱神阿佛洛狄忒祈祷让这尊雕像复活。女神受其感动实现了他的夙愿。最终皮格玛利翁同他的作品加拉提亚结为百年之好。神话中浪漫美满的结局先入为主影响了观众对该剧的理解。不少观众认为该剧既以神话为名,理所当然会遵循神话模式成为典型的情感浪漫剧。何况希金斯几乎就是皮格玛利翁的化身。他和皮格玛利翁一样有着厌女情结,并深爱自己的事业。而改头换面的伊莉莎也同样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堪当加拉提亚第二。在这种情况下,希金斯出于对事业的热爱转而爱上自己“创造出”的新伊莉莎亦不足为奇。

此外,原剧完整的标题为“pygmalion,a romance in 5 acts”。在维基百科中,romance 可以有两种涵义:其一可指浪漫的爱情,这种爱情通常有着“感情上令人满意的完美结局”;其二可指“其他作品,这些作品被称为romance是因为沿用了中世纪传奇所具备的某些元素”,譬如“令人惊叹的神奇”,因而在该剧中也可指卖花女摇身变为伯爵夫人的神奇经历。就这一意义而言,《皮格玛利翁》是一出传奇剧。其中romance的第一种意义更为大众化。《皮格玛利翁》的影视版本显然在通过这种意义来理解标题,认为标题意味着该剧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因而不满原剧含混不清的结局。

最后,受英国传统情感剧影响,原剧的结局在许多读者看来并未旗帜鲜明地否认浪漫剧的可能。

伊莉莎:(无可奈何)啊,你真是个忍心而专制的人。我没办法

跟你辩论:你说话都有理,我说什么都不对。可是你自己始终很明白你不过是欺负人。你知道我没法回到大街上去,像你所说的,你知道我在世界上除了你和辟克林上校以外没有真正的朋友。你很清楚在跟你们住过以后我跟一个下等的普通人在一起是过不来的,你假装不知道,来侮辱我,这是很没良心的。你觉得我非回温波街不可,因为除了我父亲那里我没有其他地方好去。可是你不要太有把握,以为你可以把我放在脚底下踩,可以欺负。我就要嫁给佛莱迪,我决定嫁给他,只要他能养活我[1](p301)。

虽然伊莉莎最后口口声声说她会嫁给弗莱迪,但不少读者感到这不过是气话而已。因而当该剧结束时,感情上没有得到满足的读者仍会继续遐想之后会发生什么,伊莉莎所说不一定是她所想;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可能性——学生会回到相伴已久的老师身旁来。而已经习惯了舞台上的情感剧的维多利亚观众更是难以接受男女

主人公如此现实冷淡的分开,认为原剧的结局索然无味。他们希望男女主人公能最终结合,这样才有足够的戏剧效应,令人兴奋,也更切合标题。因而,由于原剧的结局完全不符合情感浪漫剧的设想,电影和音乐剧都颠覆了原剧的结局,观众最终看到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爱情。绝大部分维多利亚观众认为这种改变提升了整部戏剧,使其成为了一出感人的情感浪漫剧。

但是这符合萧伯纳的设想吗?在原剧看似“索然无味”的结局后,萧伯纳想要传达什么呢?

二、现实传奇剧版本中的意图

原作《皮格玛利翁》是现实传奇剧主要是基于三点。第一,虽然卖花女摇身变为伯爵夫人这一经历堪称传奇,萧伯纳让这一传奇在现实中显得有理有据。卖花女伊莉莎是一个典型的下层女孩,她渴望改善自己的社会境遇。这一抱负只有当她遇上希金斯才可能实现。希金斯门第观念淡薄,却对自己的语音实验兴致勃勃。加上他孩童般的性情,使得他会为一场赌博而颇费心思。所以希金斯会不遗余力地改造伊莉莎的语音和外形,为她迈入上流社会提供一名片。第二,原作讲述的实则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女子一次次现实的抉择。希金斯无视伊莉莎做人的尊严,一如其母所言,伊莉莎不过是希金斯和皮克林摆弄的一个洋娃娃而已[2](p185)。然而伊莉莎为了改变命运,甘愿忍辱负重充当玩偶,甚至不惜冒失去贞洁的风险(伊莉莎的父亲其实已经将伊莉莎以五美元卖给了希金斯)。故事伊始,伊莉莎以离开抗议希金斯对她的不尊重,但当希金斯将一块巧克力塞入她的嘴中并许诺她日后舒适的生活时,她选择了留下。伊莉莎的选择从来都是不甚高尚但却绝对现实。若伊莉莎选择了尊严而非现实,那就不会有传奇。因而甚至可以说有“现实”才有传奇。鉴于伊莉莎一贯现实的观念,在戏剧结尾时她选择嫁给弗莱迪并通过教授语音学获得经济独立,也在情理之中。第三,萧伯纳笔下,希金斯对伊莉莎的欺凌犀利放肆,萧一贯以来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暗藏其中。“这东西(指伊莉莎)是我拿寺院广场的烂菜叶做成的”[3](p261)。因而伊莉莎灰姑娘式的传奇寄托了萧伯纳社会改良的心愿。但出于对舞台效果的追求,萧伯纳在反讽、幽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