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
罗斯托故事
![罗斯托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5b940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a.png)
《罗斯托故事》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讲讲罗斯托的故事。
罗斯托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
他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他有一颗充满好奇和勇敢的心。
罗斯托特别喜欢读书,虽然家里的书不多,但他总是想方设法去借。
每次借到一本新书,他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有一次,为了借一本他特别想看的书,他跑了好几里路,去求一个老爷爷借给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斯托的梦想是走出小镇,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努力学习,经常学习到深夜。
别人玩耍的时候,他在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学习。
终于有一天,罗斯托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远方的大学。
在大学里,他也没有放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己。
毕业后,罗斯托回到了家乡。
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家乡的人们改善生活。
他教大家新的种植技术,让庄稼长得更好;他还组织活动,让小镇变得更加热闹和有活力。
罗斯托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努力去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罗斯托故事》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听听罗斯托的故事哟。
罗斯托呀,从小就是个调皮又聪明的孩子。
他住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子里。
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河,罗斯托最喜欢在那里玩耍。
有一回,他看到河对岸有一颗漂亮的石头,特别想去捡。
可是河水有点深,小伙伴们都不敢过去。
罗斯托却不怕,他找了一根长长的树枝,小心翼翼地趟过了河,拿到了那块石头。
上学以后,罗斯托的数学成绩特别好。
老师出的难题,他总能很快做出来。
有一次,学校组织数学比赛,罗斯托代表班级参加。
比赛前,他每天都认真准备,做了好多练习题。
比赛那天,罗斯托发挥得特别出色,为班级赢得了第一名。
长大后,罗斯托离开了村子,去了大城市。
在那里,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不退缩。
他努力工作,慢慢有了自己的成就。
小朋友们,罗斯托是不是很厉害呀?《罗斯托故事》同学们,咱们来了解一下罗斯托的故事。
罗斯托成长的过程可不简单。
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乐观和积极。
有一年冬天,家里的取暖煤不够了,特别冷。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828296c0b1c59eef8c7b410.png)
2、发动阶段具备的三个条件
• (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例如由占国民收 入百分之五或不到百分之五增加到百分之 十以上 • (2)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发展起 来,成长很快 • (3)迅速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 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 以保证成长的持续 性
• 3、发动阶段的内部结构 • (1)发动阶段的资金供应问题 • (2)中坚人物的出现
• • • • •
一、传统社会 二、为发动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三、发动阶段 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一、传统社会
• (一)、特征 • 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 闭或者孤立的经济,资源过多配置在农业,而非 工业;生产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 技术,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是牛顿以前的方式; 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 • (二)、原因 • 没有现代科学及现代科学实用方法,没有经常、 有计划地对生产加以操纵
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 1、定义 • 一个社会已经把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 它的大部分资源的时期。这是发动阶段之 后的一个相当长的、虽有波动但仍持续增 长的时期。
2、特征
• (1)经济方面 • 这个社会有能力重新有效地组织它的资 源和加速一系列新的主导部门的发展。 • 此阶段,经济中已经有效地吸收了当时 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 生产的产品。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 替旧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中有10%~20 %稳定地用于投资,对外贸易的作用加强。
二、为发动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 (一)、定义 • 一个社会自己准备或者外部力量使它准备 作持续成长的过渡时期。这是从传统社会 阶段向发动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 过渡时期的实质:把投资率提高到经常地、 大量地和明显地超过人口的增长的水平。
简述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简述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https://img.taocdn.com/s3/m/175be9d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5.png)
简述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是两位经济学家,他们都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主要包括五个阶段:传统社会、开发中的社会、快速增长的社会、成熟的工业社会和高级经济社会。
马斯格雷夫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演化过程,从传统社会中的农业经济开始,逐渐发展到现代工业社会。
他认为,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需要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政策。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也是五个阶段,但与马斯格雷夫的理论不同。
罗斯托的五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准备性条件、起飞、成熟和高度成熟。
他认为,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并且认为起飞阶段是关键,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两位经济学家的理论都强调了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他们的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
然而,这两位理论家在具体的阶段划分和特征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并且对于发展策略和政策的具体要求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
罗斯托的经济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阶段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aca0360f5335a8102d220ee.png)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提出了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1971年他在《政治和成长阶段》中增加了第6阶段。
经济发展的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闭或者孤立的经济,生产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社会似乎对现代化毫无兴趣。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一些国家至今还处在这一发展阶段。
(2) 准备起飞阶段这一阶段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它的特征是社会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希望通过现代化来增强国力并改善人民的生活。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创造条件。
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则通常是第一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3) 起飞阶段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
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①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②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③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④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在起飞阶段,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外国投资明显增加,以一些快速成长的产业为基础,国家出现了若干区域性的增长极。
起飞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开始出口大量的服装、鞋、玩具、小工艺品和标准化的家电产品。
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起飞阶段的时期如下:英国1783-1802年,法国1830-1860年,美国1843—1860年,德国1850— 1873年,日本1878—1900年。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_2b8007cf_8bd5_45c7_9bc9_b85d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_2b8007cf_8bd5_45c7_9bc9_b85d](https://img.taocdn.com/s3/m/cdd4e920ed630b1c59eeb548.png)
并设法使其利润大部分再供投资 之用 。 罗斯托分析说今天的发展中 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以往在起飞 时所未曾有过的众多的可采用新 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国际援助 , 这 是有利的一面 ; 不利的一面主要是 今天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大 大超过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的起飞 阶段 , 这造成了发达国家当年所未 曾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 , 诸如粮食 短缺 、 长期失业和半失业等 。 罗斯托认为发达国家当前面 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高额群众 消费阶段走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他认为 , 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政 府的基本政策应当是发展公私混 和经济 , 加强技术创新 , 实行中央 计划调节措施 , 维持世界均势 。 ( 责任编辑 : 杜梅萍)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9765e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f.png)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政策制定者应该关注如何通过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来促进资源的 合理配置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改善教育和健康状况
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健康领域的投入,以提高人民的综 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制定者应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电力 和水利等方面,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
3
罗斯托强调,政府在实现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关 键角色,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来促进 经济增长。
本书的背景和目的
罗斯托写作《经济增长的阶段》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当 时全球经济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增长停滞的问题。
罗斯托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理论框架,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 和过程,为制定经济增长政策提供指导。
教育和医疗资源不均衡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会不平等问题。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 等。
资源枯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一些自 然资源可能会被过度开采,导致 资源枯竭问题。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可能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对经 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 •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 经济增长的挑战和风险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本书的主要观点
1
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分 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起飞、成 熟、大量消费和成熟。
2
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前 提条件:有效的经济部门、投资和政府的作用 。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f9bce719e8b8f67c1cb98e.png)
即:ㅿK /ㅿY= k
或ㅿK = kㅿY
凯恩斯理论认为储蓄恒等于投资 即:S=I 即:sY= kㅿY ㅿY /Y =s / k 用g表示ㅿY /Y 则: g=S/K
哈多模型的应用
如果 储蓄率s = 12% (储蓄率=投资率) 资本—产出比率K = 3 (3 单位的资本才能产 生1单位的产出) 则经济增长率g = 12%/3 = 4%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
线性阶段理论 结构变动模型 国际依附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型 新增长理论
一、线性阶段理论
1。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阶段》一 书中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内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实际上把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发展过程视为一个所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适 用于所有社会的一系列(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理论基础:第一,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公共选择理论 理论评价:第一,该理论把经济不发展完全归因于 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发展中国家盛行的腐败、低效率,这 是不符合事实和现实的。 第二,经济发展除了要利用时常机制外,发展中国 家仍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调节。 第三,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远比自由放任的 经济政策丰富得多复杂得多;一些发展中国家过度干预 失败的教训也应汲取。
2。新增长理论: 理论内容:该理论试图从经济系统 内部因素解释技术进步,并结合当前世界 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技术内生化的 思路—具体化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知识的 积累。
理论评价: 意义在于:第一,它有说服力的解释了一国 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增长率和收入水平不断扩大的原因,这 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二,它从理论上更为鲜明地肯定了人力资 本的投资、科技的开发、发明与创新、开放经 济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意义。 第三,在国家贸易理论方面也开拓了新思路。 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了外部效应和收益递增 的重要性,对技术进步过程中制度性因素的分 析较缺乏。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https://img.taocdn.com/s3/m/db0ee730ed630b1c58eeb506.png)
世界各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是一种普遍经济现象。
经济学家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角度研究财政支出膨胀的原因,形成的理论观点有:瓦格纳法则、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官僚行为增长论。
一、马斯格雷夫简介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Richard Abel Musgrave)——现代财政学之父、国际财政研究院创始人之一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简介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Richard Abel Musgrave,1910年12月14号-2007年1月15日),享年96岁。
马斯格雷夫是二十世纪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学家之一,全球著名的现代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家。
作为战后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被誉为现代财政学的真正开拓者之一,是现代财政学之父。
阿贝尔·马斯格雷夫生平马斯格雷夫1910年出生在德国的柯尼希施泰因,于1930年在慕尼黑大学开始了经济学研究。
他于1931年转到海德堡,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3年,他被选为德国的交换学者到罗切斯特大学学习,并在此获得了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1937年从哈佛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留在哈佛大学一直到1941年,然后作为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经济学家工作到1948年。
从1947-1981年,他先后在美国最著名的几所大学,像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担任教职。
1965年被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法学院同时聘为教授,成为了该所大学中被两个学院聘为教授的第一人,目前也是唯一的一名学者。
他在这两个学院中为同学讲授财政学、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直到1981年退休。
马斯格雷夫还多次担任美国政府的顾问,他曾担任许多国家,如玻璃维亚、波多黎哥、韩国等的经济顾问。
经济起飞理论
![经济起飞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a9e841ea76e58fafab00363.png)
贫穷的恶性循环理论
•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资本稀缺, 收入低下,形成了两个“恶性循环” • 从供给方面看: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缺乏—劳动生 产率低—收入低下 • 从需求方面看:收入低—居民购买力低—市场需求不 旺—投资引诱小—投入生产的资本少—劳动生产率 低—收入低。 • 他认为,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穷,过去的穷导致 了现在的穷,现在的穷将造成将来的穷,使贫困成为 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重视资本积累 的作用,并认为它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困难
罗斯托为发展中国家描绘了经济增长阶段序列的诱人前 景,也阐述了怎样创造条件以实现经济起飞。如果发展中国 家都照此办理,能实现经济起飞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实 际情况与起飞理论相差甚远。 自二战以来,全世界15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真正实现 经济起飞的国家或地区只有20多个,如韩国、新加坡、台湾、 香港、巴西等,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举步维艰,还 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然极端落后、贫穷。世 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大多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南 亚地区,那里的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仍然处于“低水平 均衡陷阱”之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起飞的条件 罗期托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主 要条件: 第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增长必须以利润不断重新投资为条件”,要实现经济起 飞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资,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占到10% 以上为经济增长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资本积累是经济 起飞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二,要建立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经济增长总是由某一备受社会关注、首先采取高新技术的 部门开始的,它作为初始的加速力量,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将 它的动力传输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部分,带动整个经济的起 飞。因此这些部门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形成一个“主导部门 综合体系”,它包括相互联系、相互推动和相互影响的若干产 业部门。
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启示
![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330482e0912a21614792961.png)
、
国家转型视角下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是传统社会阶段。在传统社会阶段 , 经济处于
原始状态 , 经济活动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 通常都是封闭
或者孤 立 的经济 。人们 赖 以生 存的产 业 以农业 为主 , 整
个社会生产力低下, 社会似乎对现代化毫无兴趣 , 人均收
入仅维持在生存的状态。社会结构的疆硬阻碍着经济上 的变革 , 生产活动 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 , 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 。旧中 国的各个朝代、 欧洲中世纪的各个国家都是传统社会阶
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变革为为发
展创造条件。政治上须统-, n 趋于稳定 , 以促进统一市 场的形成和大笔资本的积累。经济上发展的障碍正在逐
和深刻的变化。他探讨了各个阶段的条件 、 特征、 经济政 策、 增长的动力、 出现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 试图证明所 有现代化的国家都要经过他所说叙述的这六个阶段。此 书被视作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过程学派的代表著作。
力发展经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尤其正在加速转型期的国家, 在增长阶
段 的转换期 , 要把 防控风险放到 比以往 更加重要 的位 置上。
关键词 :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发展 中国家; 增长换挡期
作者及单位 : 魏志奇, 中国 人 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研究方向为政府治
义理论。 ( 北京 1 0 0 8 7 2 )
国家都在 这一 阶段。
第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 9 7 1 年, 罗斯托在其
《 政治和成长阶段》 一书中又补充了第六阶段 : 追求生活
高 一 有 蒴 题 堤 一 上 一 并 踺 一 革
rostow's modernization theory
![rostow's modernization theory](https://img.taocdn.com/s3/m/78fd79c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c.png)
rostow's modernization theory
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理论,旨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问题。
其主张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等方式,实现现代化。
在罗斯托看来,现代化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传统社会、准现代社会、早期现代社会、成熟现代社会和大众消费社会。
然而,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遭到了很多批评。
首先,其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上的,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
其次,现代化的过程不是线性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特点,不能简单复制他国的成功经验。
此外,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也忽视了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
现代化并不等于社会进步和幸福,而是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平衡和协调。
总之,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虽然提出了一种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的思路,但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之处。
在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策略,注重社会公正和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 1 -。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以固原市经跻发展为例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以固原市经跻发展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82c316e009581b6ad9ebc7.png)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以固原市经跻发展为例作者:暂无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0年第8期《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撰写的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
今天,重新学习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对于准确把握当地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基本观点罗斯托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成长过程,要经历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包括牛顿以前的整个世界。
在牛顿以前的阶段,人类不懂得利用外在的环境,这个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制造业的水平低下、亲缘意识浓厚。
为起飞作准备阶段。
市场空间的扩大推动着经济的成长,科学知识得到了应用。
起飞阶段。
制造业部门的建立,对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走向成熟的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每一个领域,生产的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持续推进时期。
高消费阶段。
经济的发展,持续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许多人的收入已使他们能购置超过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这一阶段是“高度的大众消费时代”。
在这六个阶段中起飞阶段是最重要的,起飞阶段相当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初期。
这一阶段的时间只有20~30年,但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非常剧烈的。
罗斯托认为,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积累率,资本积累率要达到10%以上。
二是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起飞准备阶段的主导部门是饮食、烟酒、水泥等工业部门;起飞阶段的主导部门是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如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走向成熟阶段的主导部门主要是重工业和制造业;高消费阶段的主导部门是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主导部门主要是服务业。
各个地区都根据本地的具体条件,建立了起飞的主导部门。
主导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本身有较高的积累率,而且还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都叫什么 谁能告诉我 谢谢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都叫什么 谁能告诉我 谢谢](https://img.taocdn.com/s3/m/8dc37f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e.png)
内容介绍
3、经济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其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严重过剩, 销售量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大 扩展资料 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 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 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内容介绍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经济周期 百科——经济发展
谢谢观看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都叫什么~ 谁能告诉我 谢谢
参考资料:经济成长阶段论
经济成长阶段论又称作“罗斯托模型”、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是 经济发展的历史模型。
内容介绍
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 标志。 1、经济衰退(Recession),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 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 而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增长连续两个或两 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2、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 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63a432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6.png)
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也称古斯塔夫·罗斯托经济学模型,源自前苏联经济学家古斯塔夫·罗斯托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该理论意味着,当社会的总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会经历三个一般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期,随着工业板块发展,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第二阶段是工业学习时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收入水平;第三阶段是经济繁荣时期,收入陷入停滞期,受到产业部门的制约。
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描述世界经济的大致发展情况。
在19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发展使欧洲国家进入繁荣阶段,但随着二战沉重的打击,欧洲国家陷入经济萧条,受到失业、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在196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以及政府的政策援助,欧洲国家迅速投入繁荣期。
而若干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也正在走上繁荣的道路。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提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收入差距的基本原因。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无法与发达国家在关键领域进行技术和经济竞争,因此表现出较大的收入差距。
罗斯托的理论着重强调了联邦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合作、技术创新和教育投资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其理论,政府可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政府也可以利用该理论来制定有效的贸易和投资策略,以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从总体上看,古斯塔夫·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是一种有效的理论模型,它为研究应用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由于古斯塔夫·罗斯托经济理论涵盖了政策、技术和行政方面,它不仅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起飞的政治条件----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唯物史观研究(可编辑)
![经济起飞的政治条件----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唯物史观研究(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dfaf3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7.png)
经济起飞的政治条件----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唯物史观研究1摘要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使其不仅以“经济起飞’’概念而蜚声世界,而且从理论上提示了一国经济成长的内在规律及战略选择,对中国的改革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批判地分析研究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无论是对于我国发展的政治哲学思考,还是对马克思哲学回应当代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在对罗斯托关于经济起飞的政治条件的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阐释的基础上,尝试性探索和研究了经济起飞阶段政治条件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
论文第一章在全面综述了学术界关于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研究的新视角??政治条件沦研究。
国内学术界关于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一种经济学研究,主要关注对我国经济起飞的时间、主导产业等具体问题的分析,很少有人注意到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中所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而这一方面恰恰是理解经济起飞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章从唯物史观关于政治对经济反作用的角度,对经济起飞的政治条件作了深入且较为全面的分析,意在从新的角度对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中所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梳理。
本文从经济起飞的政治前提和政治动力两个层面,论述了政治条件对经济起飞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分析和阐释了政治条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内2在机制和作用方式。
本文从规则体系、组织范式和文化作用三个角度入手,揭示了政治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起飞的内在机制,提出经济起飞必须得到相应的政治条件的满足才能实现。
第四章在批判地分析了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贡献与缺陷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经济起飞需要相应的政治起飞这一理论观点,并简要勾勒出政治起飞的目标与路径。
关键词:经济起飞,政治起飞,唯物史观3,. .¨ ’..,., ,, .,, ’. ??. ?,. ;.’? ,,’4.?,, ?’..,’. ’一,’’. ’?,.?,.. ’.. ,?5. .,.’?. : ?, ?67目录第一章问题的缘起?. 一、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研究及其缺陷二、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唯物史观研究的现实意义??。
罗斯托[指南]
![罗斯托[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dd84f9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7.png)
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罗斯托通过对于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态的研究,把经济发展进行了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为依据,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世界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罗斯托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他又对经济成长阶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实很多学者都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过划分划分,如,德国历史学派毕夏尔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三个时代,希尔德布兰德把经济划分为,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三个阶段,施穆德把经济划分为,村落经济,城市经济,地区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五个阶段,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凡勃伦则把经济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手工业时代和机器时代。
不同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罗斯托认为经济活动的变化不是渐进的量变,而是一种带有起飞性质的剧烈的变动,通过主导部门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在不同的时期,与时俱进的选择新的主导部门,这就与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有某种相似之处,赫尔希曼认为不发达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弱,所以应选择联系较大的部门进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二者都强调联系效应,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带来的发展经济的希望,否定了“贫困恶性循环论”和“低水平均衡陷阱”,同时也与“依附理论”相对立,罗斯托并不认为存在着依附,也不认为在贸易体系中存在着不公平,甚至有意的回避了殖民国家对与殖民地的掠夺。
罗斯托的单向历史观把复杂过程过分的简单化,把特定的发展阶段过分的普遍化,往往引起学者的批评。
罗斯托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时,使用了生产动的理论,就是不把生产要素看做是固定的,不仅把收入在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开,而且直接而又相当详尽地集中注意于投资的构成和经济在各具体部门内部发展的情况。
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7b85e0dfab069dc512201c8.png)
International FinancingMarch 2020 国际融资●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进程Rostow’s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蓝裕平根据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对于各阶段的划分标准,解读中国经济发展进程。
中国已经在本世纪初完成了经济起飞阶段,并进入了趋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特别重视推动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并继续重视投资驱动因素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用历史的方法,总结很多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划分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这个理论提供了一面“魔镜”,有助于对中国经济过去、现状的分析并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本文尝试从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对于各阶段的划分标准,解读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并希望从中发掘对于中国未来制定经济政策的启示和指引。
罗斯托及其增长阶段理论瓦尔特·怀特曼·罗斯托(W a l t W h i t m a n Rostow,1916~2003)根据对很多国家发展历史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经济现代化的五个阶段理论,被称为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Rostow's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罗斯托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W. W. 罗斯托著,郭熙保 王松茂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以及199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史》(W.W. 罗斯托著,陈春良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著作中,把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划分为五个基本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转型社会、起飞、趋于成熟、大众化高消费阶段。
他还对这五个阶段做了具体描述。
传统社会(Traditional society)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经济体通常以农业、狩猎和采集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基本属于自给自足,技术含量很低,甚少劳动力的社会流动。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aa72cc5fbfc77da269b155.png)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掌握)1960年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 的著作经济成长的阶段经济成长的五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1)含义:它的社会结构是在生产功能有限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以牛顿以前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牛顿以前的对物质世界的态度为基础的。
(2)特点:按人均计算的、可以达到的生产水平有个最高限度。
(3)产生最高限度的原因(4)与农业制度相适应的是僵化的社会阶层结构(5)举例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1)是个过渡阶段(2)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两种情况(3)一系列变化(4)两个主导部门3.起飞阶段(1)含义:社会获得持续增长,即增长成为社会正常情况(2)必要条件:净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由5%增到10%以上。
(3)起飞的标准(4)起飞的资金来源与措施(5)企业家才能起飞阶段中主导部门的作用:国民经济的总增长率是由各经济部门的不同增长率造成的,而各经济部门的不同增长率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为此,有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类经济部门:(1)主要成长部门和主导部门(2)补充成长部门(3)派生成长部门实例罗斯托给起飞阶段下的定义:起飞阶段是一种工业革命,和生产方法的剧烈改变直接有关,在比较短的一段时期内产生有决定意义的后果。
4.向成熟推进阶段(1)含义:是一个社会已经把当时的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配置的时期。
(2)实例(3)此阶段的三种变化:A.劳动力的变化B. 领导的性质变化C. 社会对于工业化的奇迹开始感到厌倦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1)含义:当社会快要达到成熟阶段或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时,社会的主要注意力就从供给转向需求,从生产部门转到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福利问题。
(2)三个目标:第一,国家追求在国外的势利和影响第二,福利国家第三,提高消费水平(3)主导部门:耐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4)美国第一个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罗斯托通过对于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态的研究,把经济发展进行了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为依据,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世界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罗斯托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他又对经济成长阶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实很多学者都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过划分划分,如,德国历史学派毕夏尔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三个时代,希尔德布兰德把经济划分为,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三个阶段,施穆德把经济划分为,村落经济,城市经济,地区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五个阶段,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凡勃伦则把经济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手工业时代和机器时代。
不同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罗斯托认为经济活动的变化不是渐进的量变,而是一种带有起飞性质的剧烈的变动,通过主导部门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在不同的时期,与时俱进的选择新的主导部门,这就与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有某种相似之处,赫尔希曼认为不发达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弱,所以应选择联系较大的部门进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二者都强调联系效应,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带来的发展经济的希望,否定了“贫困恶性循环论”和“低水平均衡陷阱”,同时也与“依附理论”相对立,罗斯托并不认为存在着依附,也不认为在贸易体系中存在着不公平,甚至有意的回避了殖民国家对与殖民地的掠夺。
罗斯托的单向历史观把复杂过程过分的简单化,把特定的发展阶段过分的普遍化,往往引起学者的批评。
罗斯托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时,使用了生产动的理论,就是不把生产要素看做是固定的,不仅把收入在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分开,而且直接而又相当详尽地集中注意于投资的构成和经济在各具体部门内部发展的情况。
1,传统社会中,现代科学和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可能的方法不是还没有,就是没有得到经常和有计划的利用,它的结构师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个阶段,生产可能在增长,人均量增长却很慢,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很小,不过也可能有短期选择带来的变化。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的阶段,私人经济中或政府中或两者都出现了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人,银行和其它筹集资本的组织也出现了,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至关重要,农业不仅是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而且要通过技术升级转移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到工业部门中,投资规模要超过5%,这阶段属于过度阶段,英国由于其有利的条件,是第一个内生的进入这个阶段的国家,更为普遍的是由外来冲击引起的。
3,起飞阶段,投资规模就要超过10%,工农业技术上有很大发展,社会经营资本积累,形成一个愿意现代化的政治集团,妨碍不断成长的旧障碍物和阻力最终被克服,促进经济进步和引起现代化活动的力量扩大并成为控制社会的力量,形成具有活力的主导部门,并带动补充成长部门和派生部门的发展,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0年的时间。
4,成熟阶段是指经济起飞之后一段相应长的,虽有波动但持续增长的时期,经济表现出超出原有的、推动它起飞的各种工业之外的能力,吸收现代技术最先进的成果,并把这些成果有效率地应用于开发各种资源,投资规模在10%—20%之间,农业人口下降到40%—20%,城市人口增加,熟练工人增加,文职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政治高度官僚化合精密分工,实行有效率的专业管理,这一阶段大约需要40年的时间。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主要注意力从供给方面转向需求方面,从生产转向消费,主导部门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经历阶层成为新的“中心人物”。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时期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大量使用,城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们开始向往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生活的舒适和精神方面的享受,主导部门转向提供生活质量的部门,如服务业、旅游业、环境保护业等等。
当然,经济成长的这五个阶段并不一定是先后的次序发生,例如加拿大就在进入成熟阶段之前进入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而澳大利亚则在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形成成熟的经济体系,中东一些石油输出国在经济完全不成熟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每个阶段所需时间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罗斯托只是把历史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所经历各个阶段时间经行了一个梳理,并不能排除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实现赶超的可能性,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经济成长的这几个阶段并不是完全隔离的,各个阶段外在表现上可能有重合。
此外,如果继续沿用六个阶段的划分,我们很有必要对于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实行新的标准和参数。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还是有很多的现实意义的,首先,罗斯托非常看重主导部门的作用,认为主导部门最先采用先进技术,扩大市场,增加利润和积累,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主导部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经济成长中变换,这就要求优先发展具有竞争力的、辐射范围广的部门。
其次,罗斯托认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积极推动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在推动经济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罗斯托认为在推动主导部门形成和转化的过程中,企业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人物。
其次,罗斯托关于农业在经济成长中的论述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消除隐蔽性的失业,不仅能够为现代化发展提供资本和劳动力,还能够扩大消费市场,再次,罗斯托认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是在经济成熟阶段之后出现的,因此我们要防止早熟消费,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收入分配很不均衡,贫富差距悬殊,很可能形成一部分人进入高消费阶段,而另外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状态,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控和社会舆论的引导。
最后,注意在经济发展中社会需求和心理的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