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产决策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分析
MRTS= - △K/△L 当 △L→0,A点的 RTS
K Ka Kb △ K ● A ● △ B L La Lb
K dK RTS A lim L 0 L dL
● C
D ●
等产量线Q0 L
O
等产量线上点 的边际技术替 代率等于等产 量线在该点的 斜率的绝对值。
(二)分类 短期生产函数(单变量生产函数) Q=f(L) 长期生产函数(多变量生产函数)Q=f(L,K 短期: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长期:厂商能够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时期。 相对的,因行业而异
二、 单变量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P):一定投入的产出总量; TP=f(L) 2.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的产量; AP=TP/L 3.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 TP 产量。 MP
C
A
B
Q2 = 75 Q1 = 55 4 5
Labor per day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2、分类 书 3、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1)定义: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 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 量,被称为边际替代率。 记下来 例如: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为: MRTSLK= - △K/△L
MPL MPK .... w r
其中,MPL为劳动的边际产量,w为劳动的价格, MPK为资本的边际产量,r为资本的价格。
第三节 规模经济性分析
规模报酬表示: 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方向发生变 化时,与总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假定生产一种产品,一共n种生产要素: Q=f (X1, X2, …,Xn) 规模报酬研究的是:如果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都增长h倍,则新产量随之增长入倍
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已经知道最佳生产阶段在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要 增加投入,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最佳投入量。 在生产中增加1单位的投入会产生一个边际产量, 将这个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相乘,得 (1〕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边际产量×产品价格 MRPL = MPL × P 增加投入虽然增加收入,也增加支出,所以会使支 出发生变化,形成边际支出: (2〕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支出 边际支出= 总成本的变化 / 1单位投入量 的变化 MEL = △TC/△L
(三)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为什么研究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 在一个短期内(short run),企业的厂房、设备都 无法变更,要想增加产量,只有增加劳动力,那 么,增加多少劳动力才是最优呢? • 这就是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即单 一可变生产函数。 •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是假设其他 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量 是可变的,研究这种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量问题。
生产三阶段的关系
第一阶段:增加投入可以提高生产力,因此是 生产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阶段。所以生产不能 停留在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都在下降,但 总产量仍在增加。是生产的经济阶段和合理 区间。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 总产量也在下降。增加投入反而使产量下降。 是生产的不合理区间。
(4)生产的经济区域
K e •
• c
d 脊线
b
a c b 0 a L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二)等成本线
(1)定义: 在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 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2)方程: C=wL+rK 其中,C为常数表示既定的成本,w(wage)为劳 动的价格——工资,L为劳动数量,r(interest) 为资本的价格——利息,K为资本数量。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 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分析: 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边 际产量MP不断下降,而另一种要素的MP不断增 加所致。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四、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
(3)成本线分析 P155
K ○ A
说明: a)由C=wL+rK得:
w C K L r r
C=wL+rK
○D
○ C B ○
b)成本线的斜率为: -w/r c)OA=C/r;OB=C/w
L 思考:A B C D 各点的意 义?
O
四、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
等产量线与 等成本线的 切点为最优 B
1
20 40
2
40 60
3
55 75
4
65 85
5
75 90
1 2
3
4
55
65
75
85
90
100
100
110
105
115
5
75
90
105
115
120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等产量线的绘制
Capital per day 5 4 3 2 Q3 = 90 1 1 2 3
D
E
思考: 等产量线有哪些特征, 与无差异曲线有什么异 同点?
边际产量(MP〕的计算 例:工人人数由5人增加到6人,总产量由 134增加到156,边际产量: MP = (156-134)/ (6 - 5)= 22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0 15 10 5 0 0 -5 2 4 6 8 10
TP 0 AP 0 MP
TP AP MP关系分析
总产量
三、多变量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Q=f(L、K) 其中,劳动L和资本K都是变化的,即企业的生产 规模发生变化。 (一)等产量线 1、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表达式 如下: Q=f(L、K)=Q0(常数)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Labor Input Capital Input
生产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Q 0—L1 (2)第二阶段: L1—L2 (3)第三阶段: >L2
TP
Ⅰ Ⅱ Ⅲ
AP O L1 L2 L MP
• 生产的三个阶段
D
第一阶段 C 第 二 阶 段 TRL
第三阶段
APL
MPL
三个阶段的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关系
生产的第一阶段: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但边际产量从递增到递减,平均产量达到最 高点,总产量仍在上升。 生产的第二阶段: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但仍为正值,平均产量虽然在减少,但总产 量仍在上升。 生产的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不但递减,而且 是负值,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在下降。
边际收入 = 边际支出或边际成本 MRP = ME(MC) 这时,企业的利润为最大,可变投入要素的 投入量为最优。 如果,MRP>MC,说明此时企业利润不是最大, 再增加投入,还能增加利润; 如果,MRP<MC,说明此时企业的利润也不是 最大,简少投入,还能增加利润。
考虑一家电子设备生产厂商有一套固定设备,它可 以在固定设备上改变使用的劳动力数量。 已知:每天生产的电子器件数量和工人人数之间的 关系是Q = 98L-3L2 。这家公司可以用每件20元 的批发价格卖出能够生产的全部产品,因此这家厂 商的边际收益等于20元。它也可以每天40元的工资 雇佣愿意使用的工人。问:这家公司每天可以雇佣 多少工人? 首先确定边际产量收入:MRP = 20MP 由于边际收入20元,又MP = dQ/dL MRP = 20d(98L – 3L2)/ dL= 20(98 – 6L) 如果MRP=MC,工人人数必定是: 20(98-6L)=40 解上式,L为16人。
[案例] 制针市场的劳动分工
• 1776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国富论》: • 未经训练的工人很难一天做出1根针。若进行分工: 一人拔丝;一人拉直;一人切断;一人磨针尖; 一人抛光;另外,制作针头需要两到三个工 序……这样,制针作业被分为18个不同的工 序……一家小工厂只有10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 48000根针,人均生产4800根针。 • 亚当· 斯密已看到大量生产的高效率。
第三章 生产决策理论
第一节
Fra Baidu bibliotek
要素组合
生产:把投入要素(如土地、原料、设备、劳动 力和资金)转变为市场需求的产出(产品或劳 务)的过程。 学习生产函数的目的: 怎样组织生产才能使生产效率最高。 生产要素 劳动 L: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土地 N: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 K:资本品或投资品和货币资本; 企业家才能 Ne: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 企业的才能。
h
表示: 产量增长的倍数恰好等于投入增长的倍数。
(2)规模报酬递增
(3)规模报酬递减
表现为:入 > h
表现为:入 < h
表示:产量的增长大于投入的增长。 表示:产量增长的倍数小于生产投入增长的倍数。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规模报酬递增因素 书131 生产规模经济、交易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效益 (二)规模报酬递减因素 书131 生产能力限度、管理能力限度、人的能力限度 (三)规模效益与品种效益 书132 适销性+可生产性+生产率=盈利性 辩证统一
一、 生产函数
(一)概念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 的最大产量Q之间的关系。
关系符
Q f ( K , L, N , Ne)
最大的产出 各种要素的投入量
假定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 则生产函数为:Q=f(K,L)
一、 生产函数
L
当投入要素L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L→0时有:
T P( L) dTP ( L) MP lim L 0 L dL
单变量生产函数
L 0 1 2 3 4 5 6 7 8 TP 0 3 8 12 15 17 17 16 13 AP 0 3 4 4 3.8 3.4 2.8 2.3 1.6 MP -3 5 4 3 2 0 -1 -3
112
D
100 60
C
△ TP △L
A:总产量
B
B: OB的斜率 = AP (20) C: 切线OC的斜率 = MP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投入量
TP AP MP关系分析
AP MP
30
边际产量
结论:
在E点左侧: MP > AP & AP 递增; 在E点右侧: MP < AP & AP 递减; 在E点时: MP = AP & AP 达到最大值。
入Q=f (hx1, hx2, ------hxn) 或:入Q=f (hl,hk,)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 规模报酬要求所有投入以同样比例扩大,在 实践中非常少见; • 规模经济只是生产规模扩大,比规模报酬概 念更具一般性,适用范围更广。
一、规模与收益的关系(规模报酬的种类)
(1)规模报酬不变 表现为: 入 =
K C/r
●
K
B A
●
C=wL+rK
●
C=wL+rK 90 75 55
A C/w (1)等成本线 L O
●
O
L
(2)等产量线
四、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则:在多种投入 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 要素每增加1元所增加的产量都相等时,各种投入 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
练习
在前面印刷车间的例子中,假定印刷品价格为每单位0.3元, 工人的日工资为2.4元。若假定工人是该车间惟一的可变投 入要素,该车间应雇佣多少工人? 人数(1)1 2 3 4 5 6 7 8 9 10 MP (2)13 17 30 44 30 22 12 8 4 0 MR ME 2· 2· 2· 4 4 4 2· 4 2· 2· 2· 2· 2· 2· 4 4 4 4 4 4
20
E
平均产量
10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三者的关系 书
Q
TP e
收益递增 X1 收益递减 X2
b
收益为负 X3
AP
MP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保持技术不变和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某一 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要素 的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量后,再增加投入量 就会引起边际产量递减。 分析:随着某一种要素的不断投入,如劳动的更多 单位增加到固定的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上,劳动 可使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土地变得更加拥挤, 机器超负荷运转,所投入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越来 越少,从而引起收益递减。 前提:A、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固定不变,只变动 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B、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C、不是数学定理,是一个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