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地理教学在的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地理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发展文明和科技的重要思维工具。
地图具有语言简单、形象生动、信息丰富、易于保存和传播等特点,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本文将从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的运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地图的展示方式等角度,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进行浅谈。
一、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以按表现地体现的方式分类(如等高线地图、气候地图、地质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范围大小分类(如大比例尺地图、中等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种类分类(如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综合地图等)等等。
总体来说,地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图是一种抽象、符号化的信息表达工具几乎所有地图记录下来的都是现实的模型,但是地图的表现方式和要素的符号化程度因地区、数据来源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解读地图必须具有一定的常识和背景知识。
2.地图的表达形式多样地图不仅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柱面、圆柱面、球面等形状,因此,地图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
3.地图的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某个小区域地球由于不同的比例尺,甚至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等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有不同区域规模的地图。
4.地图不是完全客观的地图中某些“符号”,往往体现了制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如编图的方法、要素的标则、符号的颜色、社会意义等等。
二、地图的运用地图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如人口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灾害危险评估等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运用价值。
1.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地图可以使地理现象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影响降水量的地形、降水带的季节性变化等等。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地图能够直接呈现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情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球上气候的分布、地球资源的分布、地球人口的分布等等。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杨心军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17期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
”由此可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也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
因此,如何掌握地图、应用地图进行良好的教学,则是地理教学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一、从现行教材中看地图的重要性现行初中新教材注意了图象的改进和创新。
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图象应有的地位。
图象在旧教材中被称为插图、附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新教材不仅用图象来说明文字,而且把他们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让学生掌握。
其次,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图象量大大增加,仅第一册就有图300余幅,彩色图50余幅;同时图的质量也有提高,图画简洁清晰,信息量多,重点突出。
其三,图象形式多样。
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封面配以卫星照片图;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画,使课文更加生动活泼。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1.准确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了解地理事物在实际地区中的空间分布。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运用经纬网地图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广大地理事物的时空位置,比如国家之间的相邻位置,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等。
以使学生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在头脑中对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形态有一个宏观的印象。
2.可以把零散的地理事物条理化教材图像系统根据高中教育性质和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了繁简的取舍,用照片、图像、符号、表格等图像化的手段进行表述。
把学生难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可使抽象难懂的原理和概念,转化为具体易懂的图像化地理教材,有利于学生认识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掌握地理基本知识。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图是地理学科中形象、直观的材料,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提供了可能。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而图形化更是目前地理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适当的空间,引导他们在研读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其提取有效地图信息的能力,养成读图析图的习惯。
1. 激发兴趣,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地理兴趣和关注度地图是最丰富、最形象的地理教材和工具,它把球形地表上的众多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图形、文字、符号、数字和颜色绘在平面上。
它展示了地理知识间的空间分布、联系和规律,通过地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电脑动画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展示平台的使用,使“图”的范围更广,使“图”的直观性、实效性更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启发他们去积极思维。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地图图像的强化,也有利于心灵地图的形成。
2. 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地图素养,从而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技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在训练有关地图的技能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同时对于一幅复杂的地图,也可分解为几幅简单明了的地图来观察,逐步的有层次的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问题,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能力。
(1)教师引导,培养用图习惯。
让学生熟悉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是地理教学中运用教学地图的前提。
教师应当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引导学生参与到地图教学中去,尽量提取图中信息并加以综合整理,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出特点、规律及成因。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最不缺少的工具。
数年的地理教学使我深深感觉到,如果学生掌握了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等多种思维能力。
地图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使用地图也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能力。
地理图像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像。
图像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像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
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许多较为抽象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象的分布、演变规律;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间概念;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能力。
一、地理地图能直观地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地理事物的形象问题,既“什么样的”。
教学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更重要的是,地理课不同于语文课或美术课,他的目的不是形成对某一地理客观事物或景观的想象的或创意的图景,而是认识地理事物的真实面貌,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概念总结。
二、地理地图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视觉刺激产生的兴趣比起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产生的兴趣来得更快。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利用地图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情境,引起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激发探究兴趣。
例如,在讲地球自转及公转意义的时候,让学生用手电筒光照射地球仪,同时拨动地球仪,地球仪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整体移动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等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同时也就把地球自转及公转意义这个教材中的难点给突破了。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 地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 学习习惯和态度,从而进行
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4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启发式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地 图展示地理知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
欲望。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地图帮助学生理解 地理空间的关系和变化,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 析能力:通过地图引导 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 析地理问题,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 过地图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地理知识,促进学生
地图可以帮助学 生提高地理思维 能力和空间想象 力
地图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 记忆地理知识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 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 解地理概念和空间关系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可 以培养空间想象力,提
高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地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图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中 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图展示中 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创 新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评 价中的应用
地图与移动设备的结合
移动设备在 地理教学中 的应用:方 便携带,实
时更新
地图与移动 设备的结合: 提高教学效 果,增强互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地球与人类、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空间系统,而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很难直接感受和把握地球的空间特征。
地图作为地球的平面表现形式,能够将复杂的地球空间转化为简洁的视觉信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解读,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地球空间的感知并培养想象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可以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各地的地貌、气候等信息,从而形成对世界各地特征的概念和认识。
其次,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综合性科学,其中的信息很多且复杂。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传达媒介,可以将大量的地理信息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通过学习地图的阅读和解读,学生可以掌握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标志和比例尺等,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这对于学生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快速获取和理解地理信息十分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地图、卫星地图等新型地图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再次,地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空间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学习者对不同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即空间关系的分析。
地图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刻画地球上各种要素分布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研究地图,学生可以理解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地势和地貌、气候和植被、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等。
而这种空间关系的分析能力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一种用来描绘和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工具。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作为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结构、特征、成因等方面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
本篇文章将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地理技术处理和分析的基础,同时地图也是地理教学中元素之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方便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地图往往是孩子们容易接触到的地理概念,它既是一种直观工具,也是一种知识呈现方式。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适时的引导学生比照地球地图的常见形态如计学图、分形地图等,从而将地壳板块构造、大陆形态、岛链地形等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地图是一种基本的地理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许多独立的、封闭的单元都能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相互关联起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认知方式,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立体视觉和想象力,更好地加深他们对地理概念、现象的理解。
3. 加深学生对地球表面特征探究的兴趣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是地理教育的一大方向。
地图作为一种地理工具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表面,培养学生爱好地理的兴趣。
地图展示了大量地球表面特征的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运用地图进行研究,发现地球的各种地貌和生态景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球特征进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球表面特征的理解和探究兴趣。
二、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地图的科学、有效地教学:1. 简化地图,并使其更加容易理解将地图信息加以分类、分层、排列,使得学生在观看地图时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图是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者理解和研究地球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传授的必备资料。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气候区划、植被类型、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现象,同时还可以看到各种文化地理现象,比如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等。
这些信息在地图上展现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知识内容。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理学中有很多概念和原理,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等,这些概念和原理都可以通过地图来加深理解。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从而更容易理解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是一种抽象的地理表达形式,通过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地图的分析和比较,学生可以培养对地球空间格局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地理观念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地图进行教学,以达到深化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理解的目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2. 对比分析地理数据。
老师可以通过地图对比不同地区的地理数据,比如气候数据、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等,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进行地图解读。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地图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其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1. 直观呈现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地图能够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生物分布、人口分布等。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2. 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空间的关系地图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地球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的组织结构,认识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地图,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其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分析地图时也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2. 分析地理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计相关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通过城市分布图,让学生分析城市布局的规律,从而了解城市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3. 识别地图符号和比例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符号和比例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信息和比例关系。
4. 地图制作与读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地图,培养他们的地图制作能力和读图能力,增强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5. 地图应用技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图工具,培养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三、相关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地图的直观呈现和实地考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地理现象。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通过电子设备展示地图上的信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地图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法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

2017/012017/04SANWENBAIJIA 如果说眼睛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灵,那么地理教学中的地图则是本学科的灵魂㊂现在正值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地图运用得淋漓尽致,显得尤为重要㊂一、地图———教师上课的法宝教学中常用到地理挂图,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内容多,不能突出所讲内容,较详细,影响学生视觉效果㊂这样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个完整形象的表象,无疑是相当困难的㊂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上得活灵活现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的基本技能,而且还应对教材进行精研和深研㊂比如:在讲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节时,对于中国三级阶梯,中国主要气候,中国季风区㊁非季风区分别在哪几个区域?或北方地区包括哪几个阶梯?哪几个气候类型?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如果干巴巴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㊂基于此,我在讲这一节时边讲边画,把刚才的几个问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来,第一阶梯用土色,第二阶梯用黄色,第三阶梯用绿色,哪一阶梯横跨四大区域的哪几个区域?学生便一目了然㊂这样一幅生动活泼的板画,就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都调动起来,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㊂二、地图———学生听课的助手1.看图:我们要求学生图文对应,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的特点㊂首先要掌握地图三要素,熟悉地图符号含义㊂掌握地图事物的各种图例和注记,因为,这是学习地图时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地图语言㊂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讲,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空间观念,是有点难度,所以,我首先训练他们记住地图上的方向,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空间观念㊂比例尺是地理事物㊁地理现象缩小绘制在地图平面上的基础要素,所以,通过练习,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绘制在图上的比例关系,懂得没有比例尺就无法知道所绘制图的大小,同时也使他们学会㊁了比例尺的换算㊂这样,学生就有了读图的基础㊂2.填图:只局限在看图这个高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填图训练㊂一方面使学生在看图填图训练中,逐步掌握一幅图里,需要填充那些地理事物和知识,并根据填充内容从图上查找和阅读,只有完全能够单独填图,这才能说明在学生的头脑中,确实形成了一个完整准确的地理事像㊂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训练,记忆地图中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温习并巩固所学的知识,比如:我在讲 中国铁路干线图 中,我给学生一幅空白的铁路干线图,让学生依次填出主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及所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经过填图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填图能力,也能温故而知新㊂3.用图;做到 静图活用 ㊂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一幅或几幅图之间的关系,掌握地图上各要素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分析和总结出一些地理规律㊂例如:我在讲授 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时,让学生对比这几幅图之间的不同,从而分析出自五月 九月季风进退的时间㊁地点,与雨带的移动规律,这样就培养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㊂三、地图———师生互动的桥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地图为法宝来引导学生看图,学生以地图为助手,在教师指导下填图和用图㊂一方面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锻炼了分析㊁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另一方面使教学灵活不呆板,有趣不枯燥,丰富不单调㊂有些地理事物在时空分布上没有数量的大小变化,但它们在时空分布上也反映出明显的规律性㊂利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㊂例如:洋流在全球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洋流的分布规律在教学中属于难点,好多学生难以掌握㊂如果利用地图从成因上去分析它,最终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就易掌握了㊂洋流分布的规律性是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㊂在中低纬海区,即赤道到南北纬40ʎ间,受信风和赤道暖流驱动,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同时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赤道南北南侧,出现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趋向,受中纬西风影响,洋流在南北纬40ʎ附近自西向东流去,又受地转偏向力及海陆轮廓作用,回到赤道出发区,中高纬地区同样受极地东风㊁地转偏向力㊁海陆轮廓共同作用,北半球出现了与中低纬运行方向相反的洋流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洋流分布规律为;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顺南逆㊁东(大洋东岸)寒西暖;中高纬度海区北逆南顺㊁西寒东暖;北印度洋海域夏(季)顺(时针)冬逆㊁皆为暖流;南半球中高纬为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㊂以上师生共同分析的步骤为:首先找出影响某一地理事物形成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影响相互的空间范围及空间变化尺度;其次概括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最后,将此分布规律放在全球分布图中加以检验㊂总之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她不仅是眼睛,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她更是心灵,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更能增长才干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学习地理丢掉地图,等于丢掉了地理中最精华的部分 灵魂㊂浅谈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白丽娜河北省赵县第三中学Ң教学研究ҢSANWENBAIJIA201。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中包含了大量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在地理教学中,图文结合,以图导学,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用地图“教”,学生用地图“学”,可以这样说,地图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教学。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一、要重视地图“学习地理必须运用地图”,这是由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
地图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利用地理图像。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处的“渔”,我想应该就是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师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具备自学地理的能力。
现行的地理教材,文字表述更为精简,既重视地理知识的表述,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多地把用文字直接叙述、由老师直接讲授的地理知识负载于图片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查阅地理图表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地理图表中发现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解答地理图像的能力。
怎样阅读地图?一看图表标题。
图表标题指明了此图表的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
教材中各章节都有大量图片,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图片,不然有可能会造成张冠李戴的局面。
二看图表图例、注释。
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
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看一下这些要素,接下来要根据提供的图表特点,判断这是哪一类地图,是地形图、政区图、分布图、原理图,还是统计图、景观图或是其他类型的地图,根据地图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读图方法。
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及运用方法

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及运用方法标签:中学;地理教学;地图;作用;运用教学地图就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地图,可按用途划分类型,它的基本特点就是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传递地理信息。
教学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载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学地图,优化地理课堂。
一、地图的作用1. 直观地显示地理事物形象。
教学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利于学生接受。
2. 显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进行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的教学,最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教学地图,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地图本身是平面的,但其颜色、符号和注记却表示着地理事物的立体形象特征,经过形象思维可以从地图的二维平面中想象出地理事物的三维形象。
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通过国界、山峰符号和国名注记确定珠穆朗玛峰的位置,通过颜色和数字注记可以确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等。
3. 渲染气氛。
如果地理课教室的大屏幕上有与所教内容相关的教学地图,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地理課堂教学特殊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地图的特点是比例尺大,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全面发展。
二、地图的运用1.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应转变“重文轻图”的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地图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愿意借助地图工具。
教师要将地图的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2. 教学地图不应该太复杂,内容不要太多,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
因为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让他们在太复杂的地图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干扰因素太多,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观察的主要目标。
同时,过于复杂的地图、过多的读图目标,也增加了读图难度,容易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
3. 注意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
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教学地图,避免为使用地图而使用地图;在使用现成的教学地图,如地图或地理景观图时,一堂课使用的数量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当堂绘制地图、板画时,以简明、清晰能表达教学意图即可,不可因过于讲究绘画技巧而占用时间。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摘要】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帮助传授地理知识,还促进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实际运用案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地理信息。
地图也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和技能,激发了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教学、运用、作用、地理知识、传授、理解、认知、促进、案例、培养、思维、技能、启发、兴趣、探索欲望、发挥作用、教学工具、学习效果、影响。
1. 引言1.1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地图以图像形式展示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信息,通过地图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地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比如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等。
地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地图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的重要性地图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一种具有视觉化效果的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现地理空间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看到整个地球的地理情况,了解各个地方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地图中的符号、比例尺、方向标志等元素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时更加直观和具体。
地理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地图的辅助。
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展示一些地理概念,例如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特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来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地图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加深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xxx地图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知识容量大。
地图是运用符号系统及数学方法表现地理事物的,可以在有限篇幅内容纳入丰富的地理知识。
(2)知识精确度高地图具有定位、定量的功能,在表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联系及空间结构等地理特征时,表现出很高的精确度。
(3)知识易于辨认、理解地理事物用符号代替,其地理特征可以直观地表现于图中,具有很强的自明性和对比性。
(4)表现形式能引起兴趣地图可以生动、形象、鲜明、科学地反映地理特征,精心绘制出的地理教学地图,从科学内容、图象、色泽等各方面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中学地理教学要重视利用地图和声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空间和形象的地理概念,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能力,并通过对地图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图不仅是地理教学最直观、最有价值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园地。
引导学生不断地对地图进行查阅、分析和综合,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和思维等能力,提高爱国主义思想。
具有空间素养的人的基本特征:1)具有利用空间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他们知道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运用空间思维。
2)具有在获取足够信息的情况下运用空间思维的能力———对空间概念和空间呈现方式有广泛且深入的了解,掌握空间推理方法,以及利用辅助工具和技术进行空间思维。
3)批判地利用空间思维的能力———能根据空间数据的来源及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空间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在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时,能够利用空间数据提出、表达或支持自己的推理或观点;能根据空间信息评价观点的合理性。
地理空间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有关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格局、空间上的成因联系等内容的过程中,在掌握地理空间知识和形成地理空间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解决有关地理空间问题的内在修养。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特有手段。
经常运用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具有的重要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
运用地图,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
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得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因此,能否用好教学地图,常常成为教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2、运用地图,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是具有空间性的。
在水平分布上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大小,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
例如,某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形状、面积、河流、山川、湖泊等地理事物。
只有运用地图,才能确切地建立起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的概念。
3、运用地图便于使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
地理事物的规律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例如,把植被分布图和气候图相对照,就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巨大影响,再如,讲授城市和居民点的分布时,若与交通路线、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相对照,就会使学生发现,城市是在交通较发达、地势较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借助地图就比较容易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规律性。
可见,地图不仅是联结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纽带,也是启迪人们认识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的钥匙。
4、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包括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例如,让学生根据经纬网来辨别地图上的方位;利用比例尺量算各地之间的水平距离、线性地物的长度;利用等高线、等深线、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陆地和海底的地形类型、高低起伏、山脉走向、坡度陡缓;在气候图上根据等值线识别各地的气温、气压、风向、降水量的分布及其规律;在地图上分析地理事物的性态特征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及因果关系等。
5、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
在地图上地理事物是用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符号表示的;它的经纬度位置是用经纬线来确定的。
浅谈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浅谈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摘要:地理是高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包含了较多复杂难懂、零碎抽象的理论概念等知识,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教学效果较低,学生对地理缺乏兴趣。
而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位置图、剖面图、地形图等各种内容,能够通过图形、文字、数字、符号等形式将地理信息更加系统、详细地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
本文将阐述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探究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广大地理教师参考。
关键词:地理;地图;作用;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地图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养成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充分发挥地图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一、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理论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依靠地图将地理信息直观全面地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1]。
例如,在“大气环流”的教学中,如果不借助地图,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和学生的想象,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也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对这一知识点难以掌握。
而通过地图能够直观地将大气环流的信息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很好地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将地图与地理知识当作两部分知识,认为这两个是不同方面的知识,在解决地理问题时,不能将两者有效结合。
而地图与地理知识是相互结合的,地理文字知识和图形分别是知识的理论与形象两种表达形式。
因此,在地理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地图解决问题。
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地图解决地理学习或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应用地图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象思维和 使用一般的景观图片 、 灯片、 幻 电影等直观教具有
所不 同。地图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是概 括的表 象 , 这种表 象
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 。 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之中。 4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 学生 在 地图上可以看到祖国辽 阔的疆域、 壮丽的河山 、 丰富的物 产资源 、 广大的森林和 草原 等 , 这些都可 以激发起 学生热 爱 祖国、 建设祖国和保卫祖 国的热 情。
体的方法就是在平日学习中“ 寸 勤用地 图 养成运 用地图学 习 , 地理的 习惯 。使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尽 可能地去接触 地
图, 如多填图、 描图 、 插图和在地图上旅行等等。中学地理 填 充图册就是一个 令学生熟悉地图的很好 的载体 。 3分析地图 。 . 分析地图就是要使学生能够 通过地图上的 各种符 号线条 、 颜色 、 注记和 比例尺等与已有的地理知识 联 系起来 ,能在地图上分析一些地理事物和现 象的内在联 系, 继而能得出正确 的结论 ; 能够对照几种不同内容 的地图 , 综
置。
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 出来的 。 教师要注意引
导学生通过观 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 。同时 , 通过 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 象联 系起来 , 出 找 其 间的相互关系 , 查明其地理规律。使用地图发展 学生的形
为了使学生熟悉地图 , 牢记必要 的地理名称和位置 , 具
地图、 悉地图 、 熟 分析地图等。
1 . 认识地图。 地图是由图像 、 注记 、 符号以及色彩等要素 组成 的一种图形语言。对于初学看来说 , 这如同一 门读不懂 的外语 。因此认识地图是掌握地图能力的第一步。 识 图的内容 , 主要是使学生认 识什么是地图 , 道构 成 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地图就是地理学科独有得一种语言,教学中运用好各种类型得地图、培养读图技能,提高读图能力,提升地图意识,提出培养中学生得地图素养。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培养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得地理素养”得理念。
“地图”就是地理教学中得“第二语言”,中学生得地理素养得养成与其地图技能与地图意识密不可分。
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得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得基本技能,就是地理教学得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就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
地理图象系统就是地理课本得两大内容之一,它与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得始终。
可以说地图就是许多地理知识得载体,就是地理教学得第二语言。
图象系统包含着丰富得地理知识,直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得内容。
由此可见,地图与地理教学得关系就是十分密切得,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地图就是地理知识得一种形象、直观、综合得表达,也就是地理学科独有得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得显性与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与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就是地理教学得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得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
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引发学生得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得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得效果,地图就是学习地理得工具。
1、了解基本类型,构建地图体系地理教学中,常见得地图类型有: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概念图、因果图及演变图等,学生要先分清各种地图得类型,再有针对性得去取舍地图得信息。
分布图就是表示某种地理要素分布得地图,也就是各类图中数量最多得一种。
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我国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等,其内容主要反映某种地理要素得范围、地点、特征及规律。
要求学生联系学过得有关知识结合分布图,进行归纳、总结,掌握该地理事物得分布规律,同时培养了空间概念与想象能力。
剖面图按表示地理事物得类别,有地质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大气剖面图等。
剖面图主要反映了地理事物得水平分布规律、内部构造等地理规律。
景观图就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得图与照片。
景观图有表示地表形态得景观图,如新月沙丘、风蚀蘑菇、火山等景观图;有表示典型植物得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得榕树、热带草原得波巴布树等;有自然带典型动物得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得河马,热带草原得斑马与长颈鹿、澳大利亚得袋鼠,南美洲得大食蚁兽等;也有由自然环境、植物、动物构成得自然景观图;还有地质时代图,典型生物或化石图。
在新教材中,这样得图很多,目得就是为了给学生地理事物以形象、真实得形态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进而通过表面得图示去深究与了解事物。
地理示意图就是用简明形象得图形说明地理事物得成因演变与地理原理等,要仔细钻研,掌握判读得要领。
如“地球日照示意图”判读得内容有太阳高度计算、昼夜长短得判断、昼长与夜长得计算、极昼与极夜得判定、时差计算、经纬网坐标点得确定等。
统计图有许多类型,如:柱状、曲线、折线、扇形、圆面分布图等。
统计图用以表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素得时空分布与变化。
如降水各月分配及气温变化曲线图、人口增长示意图、气温得垂直分布图、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
有三要素:时间、空间、地理要素。
要指导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概念图就是为某些较难理解得概念而配置得。
如“恒星日与太阳日”、“黄赤交角”等。
引导学生利用相应地理概念得关键点或要素,进行认真得读图分析,加深对概念得理解。
地理原理图就是用不同得符号,图示了地理事物得演变规律与过程。
常用得地理原理图如:褶曲成因图、地球公转图、地形雨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等。
因果图就是将有复杂因果关系得地理事物用图示表示出来。
如“到达地面得太阳辐射”等,引导学生分清因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得分析问题得抽象能力。
地理模式图就是分布图、原理图、联系图得特定形式。
如洋流模式分布图、风带与气压带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等。
演变图就是一种随时空变化使地理事物发生变化得动态图示。
如“沉积岩与化石得生成图”等,要引导学生按一定得顺序去分析、理解、掌握,形成以发展变化得眼光瞧问题得能力。
加强图图联合,强化地图能力在具体得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形式,形成图图联合得形式,不断得给学生以“图”得意识,以提高学生得识别地图、运用地图等得地图能力。
在具体得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得常用地图形式主要有:教学挂图、黑板略图与课本插图等。
地理挂图就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得直观教具,能起统帅作用。
其基本特点就是图幅大、远程效果较好。
图上所反映得地理事物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内容单一、重点突出。
利用地理挂图,有利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得具体位置及分布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得掌握必要得地理知识,提高知识掌握得速度与准确性。
地理黑板略图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简明得手法把复杂得地理事物迅速绘制成简略得黑板图。
这种图只突出主题,不计细节,就是对教学挂图得补充,颇受学生欢迎。
这种有形有意、显示在学生面前得地图不再就是静止得,而就是有动感得,就是学生得视、听同时结合,达到较好得效果。
课本插图就是地理教材得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与文字相结合,针对性强,具有目得明确、内容简明、主题突出等特点,对教材得文字起了“画龙点睛”得作用。
实践证明,在实践得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地图就是地理教学得重要特点与独特风格,能一张一弛得恰当运用地图,肯定能达到更好得教学效果。
地图册在教师得指导下进行配合教材在教学中得运用。
填充图供学生作业用得,一般只有区域轮廓与少量重要得地理符号,如经纬网、海岸线、国界线、主要山河、城市等,没有文字注记。
运用填充图可以帮助学生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2、阅读与运用地图、图表得技能在教学中教师用地图“教”,学生用地图“学”,让学生在读地图、分析地图过程中自行获得知识,这对于学生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2、1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一般得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瞧一下这些要素。
接下来要根据提供得图表特点,判断这就是哪一类地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景观图还就是其她得图。
根据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读图。
如等值线图就包括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等。
但就是平常见得最多得就是前三类。
等值线图阅读中应抓住这几点:等值线得疏密、等值线得弯曲、等值线呈闭合曲线时得现象(中心数值比四周大或小所表示得地理现象)、等值线数值大小得排列方向、图中得极值、某条或某几条等值线得延伸方向等。
如等高线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等。
究竟读哪几个方面要视题目要求而定。
通过对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地阅读,让学生一起来总结还有哪些地理现象可以用等值线来表示,阅读时从哪里入手。
那么今后遇到类似题,学生就知道从哪里入手。
读图时,还要注意地图得名称、图例及重要得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得类型、地域范围等。
对地理图像要有目得、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得地理现象进行积极得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得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得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得目得。
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2、2引导识图,获取新知一般来说,学习一个地方得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矿产资源、农作物、交通、城市、地形、气候等内容,利用地图学,比读课文要直观、形象,容易形成空间观念。
而直观原则就是学生认知规律得反映,地图能使书面文字形象化,易为学生感知与理解。
例如:读出图中地理事象得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这可以通过图中得经纬线来阅读。
另外还能从地图中读出海陆位置与地理事象之间得相对位置。
读相对位置得时候要会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
一幅《中国地图》,我们可以通过经线读出中国位于大约52°N—4°N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北半球,通过纬线读出位于大约73°E—135°E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注记,可以得知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2、3培养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阅读地图得过程与文字学习不同,读图不就是简单得感知,不一定像读文字一样逐行阅读,必须有学生得思维活动参与,学生得读图能力就是由图表感知能力、空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图像基础知识与基本读图方法等因素构成,就是在对一幅新得地理图表得综合、整合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得。
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一幅没有读过得地图中获取知识得能力,也可以叫做地图得判读能力。
读图能力得认知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能力层次:①表层信息得获取能力,即获取“那里有什么”得一般分布知识得能力,如地名、位置、数字、零散得分布知识等。
此阶段不需要思维加工,直接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事物得表面特征,该过程反映了读图得感性认知过程,即地图得初读阶段。
②显性与隐性信息得获取能力,即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分布规律、解释原因得能力。
如在“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得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得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出“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得表层信息就是指那些具体得水土流失严重得地区,而深层信息则就是指水土流失严重得地区位于我国得中部地区,这一分布位置,恰好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得转换地带,又就是大江大河得中游地段等。
学生地图表象积累得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学生得地理思维能力就会越强,所能获取得深层信息量就越丰富,学生得读图能力相应会越强。
2、4形成空间概念,理解空间关联,揭示时空演变利用重要得地理事物来描述另一事物得位置,这反映得就是地理事物间一种相对关系。
如中国位于太平洋得西岸、亚欧大陆得东部。
不同描述型位置具有不同得地理意义。
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其中蕴含得地理意义:海陆性质对比强烈,季风气候典型;缺少地中海气候得分布。
还可以用经、纬度来描述地理位置;利用方位与距离相结合来表征地理事物得空间位置。
将洋流分布图与世界渔场分布图对照进行空间分析,可以理解洋流与世界主要渔场之间得关联;将等温线图与地形图对照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地形与气温间得某种关联。
对于反映同一要素得地图来讲,把不同地区得地图放在一起通过对比与联想,能反映地理事物空间演变。
如对某台风进行追踪监测,通过对台风所经过得不同海域得卫星遥感图进行对比,可以预测台风得移动方向、路径、速度与暴风雨出现得范围。
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得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地理事物得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