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病中医论治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心悸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书中称其为“心动悸”“心下悸”,并认为其主要病因为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书中记载:“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后人将捕之也。”此书提出怔忡病名,并指出怔忡的病因多为先天机体虚弱,心气不足,日久导致心脉气血运行不足而发。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升高,笔者研究了近5年有关心悸的中医文献资料,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现归纳心悸病中医辨治大法如下。1 辛甘温补振心阳

心为阳脏主阳气,在五行中属火。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心为阳中之阳”,心脏就如人身体内的太阳,温煦五脏六腑。《伤寒论》有条文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主之。”此病机为汗出过多,汗为心之液,导致心阳暴虚,心脏缺乏阳气的养护,动力不足,患者发汗过多,汗多出于上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故下部的气急剧上冲,使得心下悸欲按。临床可选择经方桂枝甘草汤治之。刘渡舟临床也常应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型心悸,他认为此方药效精专,应用得当有奇效[1]。尾台榕堂[2]言:“心下悸而上冲急迫,以手亲覆压心胸,觉稍安,故又欲得人按之也。然比诸桂枝加桂汤,冲逆犹轻者也。”他认为临床中心悸较重,心悸有上冲感,以手覆盖在胸前症状可以稍微缓

解者,伴有胸闷、短气、乏力等心阳气不足之表现的患者,宜选择桂枝加桂汤。杨思进认为治疗心悸的关键在于益气温阳[3]。张伯礼教授在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心动过缓)时常用薤白、桂枝、瓜蒌、枳壳、麻黄等药物[4]。薤白性味辛、苦,温,可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桂枝通心阳、散郁结;瓜蒌可宽胸降气、涤痰散结;枳壳与麻黄相配, 一升一降,行气发散。诸药配伍得当,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心阳不振型的心悸治疗,主要是以振奋心阳为主,兼以治疗因心阳不足导致的痰、瘀等其他实证,虚实同治。2 疏肝调血畅心脉

肝属木,心属火,木火母子相关,相互制化胜复调节。肝与心在经络上密切联系。明·薛己《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主藏血,疏泄气机,心主血脉,调畅气血,二者行血藏血互用,共调精神情志。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治疗心悸时尤其注意心肝同调,善用太子参、合欢皮,太子参善清热养阴补心,合欢皮善宁心解郁安神,二者同用肝心同治,临床效果确凿[5]。吕德治疗心悸病倡导肝心同治,治疗原则有疏肝化痰安心、柔肝健脾养心、清肝泄火安神、疏肝活血稳心、滋肝补肾宁心,肝心同调,心安肝和,心悸则平[6]。方和谦善用和法,治疗心悸重视调肝,提出调肝理气补脾肾,疏和养柔止心悸,临床中出现心悸不宁、情绪不畅,或有胸胁不适、舌淡、脉弦者,运用经验方和肝汤(当归12g、白芍12g、白术9g、柴胡9g、茯苓9g、生姜3g、薄荷3g、炙甘草6g、党参9g、苏梗9g、香附9g、大枣4枚治疗,

心悸病中医论治概述

客 蕊1 魏红玉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 研究了近5年来有关心悸的中医文献资料,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归纳心悸病中医辨治六大法:辛甘温补振心阳、疏肝调血畅心脉、补气健脾稳心悸、调肺振心缓悸动、南北通调和阴阳、息风稳心止悸动,并总结具体选方用药经验。

关键词 心悸;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 R 25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9)08-0007-03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科学基金项目(H 201705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yjscx 022)。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19.08.002

效果佳[7]。张文高认为中青年人生活压力大,肝气郁滞不舒常见,因此在治疗中青年心悸时常用疏肝解郁法,效果明显[8]。在《济生方·惊悸》中有文:“夫怔忡者……多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又思所爱,触事不意,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惭成怔忡。”凃晋文临床治疗肝郁化火型心悸,具有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舌红,脉弦滑症状的患者,运用疏肝行气解郁、泻火宁心安神法,拟丹栀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减方14剂后患者心悸减轻[9]。3 补气健脾稳心悸

心脾在五行中关系为:脾胃属土,心属火,二者相应,心之于脾胃乃母子关系,若子病及母或子盗母气,均可因脾胃失调而波及心脏。脾与心在经络上也是密切相关的。心与脾的关系还表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气强健,气血生化有源,心血才能充盈;另一方面,心阳也可温运脾土,二者相辅相成。现在人们生活饮食结构改变,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司,痰湿内盛。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滋养心气,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脉,气虚不能自护则心悸不宁。另外,脾虚痰湿内盛易上蒙胸阳,胸阳不舒则心悸胸闷不适。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心悸实则为本虚标实的疾病,常因实致虚,虚实夹杂为病[10]。邓老以调脾护心、补气除痰为治疗原则,拟方温胆汤加减:党参24g,茯苓12g,丹参12g,法半夏10g,珍珠粉10g,竹茹10g,橘红6g,枳壳6g,甘草5g。《证治准绳》中指出:“补肾不如补脾,以脾上交于心,下交于肾故也。”临床上阴虚火旺型心悸以交通心肾为主,而脾胃为心肾交通的枢纽,故固护中州尤为重要。刘莉等[11]以此理论为原则选择人参芍药汤(麦门冬10g、黄芪40g、当归15g、太子参15g、白芍20g、五味子10g、炙甘草6g)治疗心悸不适、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的患者,效果显著。朱丹溪[12]认为:“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漉,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是则为悸。”王晓筱等[13]认为心脾失调引起的心悸主要有两个原因:心脾两虚和水饮凌心,分别选择归脾汤、苓桂术甘汤治疗。刘建设治疗心悸病的重要原则为“补心兼治五脏,脾胃是治疗重心”,尤其注意顾护脾胃在心悸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14]。当代名医路志正擅长从中焦脾胃论治心悸,尤其是使用健脾益气法治疗,临床疗效明显[15]。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治疗疾病时,多数医家都会注重脾胃的调理,因为无论是在位置上还是功能上,脾胃都是至关重要的,心与脾胃关系密切,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心与脾胃同治。 4 调肺振心缓悸动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气,为相傅之官,佐心主治节,宗气布于胸中,心肺之气相合,为血脉运行提供了动力,气若布达全身,必贯注于血脉之中。若心气不足,气虚不运,血脉痹阻,郁遏于肺,肺失朝百脉之功,心的血脉损伤,终相互为病,发为心悸。曾学文以此认识为理论基础,主张益气敛肺、和络止血治疗此病证,处方:党参20g、黄芪30g、南沙参15g、天冬10g、麦冬10g、玉竹10g、五味子5g、款冬花10g [16]。《金匮要略·惊悸吐衄》曰:“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肺主宣发与肃降,主通调水道,肺功能受损则水聚肺中,水饮凌心抑制心阳发为心悸,故选择半夏麻黄汤温肺化饮,振奋心阳。王丽杰等[17]认为半夏麻黄丸适合治疗饮盛阳郁之心悸病。5 南北通调和阴阳

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水火既济,南北交通。肾为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主一身之阴阳,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素问·五脏生成论》中有言:“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心肾二脏皆为少阴经脉,心在上,肾在下,心阳源自肾阳,依靠下焦肾阳得以温煦,心阳仍需下降于肾,来温煦肾水,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同时濡养心阳,佐制心阳偏亢。华明珍治疗心悸尤其重视从肾论治,以补肾为主,有补肾阳、滋肾阴之分,在以温补肾阳为主要治疗原则时,强调加益气养心之品,方用自拟强心复脉饮(川芎10g、炮附子6g、人参10g、麻黄10g、细辛3g),强调在调补阴阳时遵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原则,阴阳互补,加之活血化瘀之品,使补而不滞,虚而易补[18]。朱进忠治疗朱某,男,30岁,因肾虚水饮上冲所致心悸,脉促而细,舌红苔净,心下悸甚急,予十味地黄汤加减(生地28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附子10g、肉桂10g、玄参15g、白芍10g)6剂,心悸豁然消失,1个月后诸症皆无[19]。心主血脉,肾主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互生,相互为用,互为根本,水火既济,协调平衡。二者若失去平衡,则会出现心肾不交的病理状态。治疗上应当心肾同治,交通心肾,泻南补北,恢复二者阴阳平衡状态。《灵枢·终始》提道:“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用来指导心肾不交的治疗恰到好处,上下交通,补心阴以滋肾阴,壮肾阳以补心阳。6 息风稳心止悸动

风邪为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心悸主要表现为心中悸动,跳动剧烈,惊慌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