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新课标主要的变化2018.9.25
2017版最新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2017版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版对比
2017版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版对比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二、课程目标的不同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对比如下三、数学核心素养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的不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四、课程的结构的不同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构图1.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五、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现形课标内容的对比如下表:与现形课标对比,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删掉了;删掉了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017版高中新课标
2017版高中新课标
从多个角度来看,2017版高中新课标具有以下特点和影响:
1. 教学内容更新,2017版高中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
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涵盖了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2. 强调能力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
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
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
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
习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新课标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实践教学的方
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
际操作能力。
4. 教材选用规范,新课标对教材的选用进行了规范和指导,要
求教材内容要与课标相适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教材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5. 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标的出台为高中教育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它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综上所述,2017版高中新课标对高中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倡实践教学,规范教材选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一、引言最近,教育部发布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调整,其中化学课程也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进行解析,以期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安排和学习要求。
二、知识体系的调整首先,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个模块被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连贯、完整的知识架构。
这一变化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实验要求的增加其次,新的标准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实验已经成为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现象和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因此,新的标准要求增加实验次数和实验内容的难度。
学生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积累更多的实验经验,并能够运用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四、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的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通过选修课程、实验研究或科研竞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五、教学方式的调整最后,新的标准还对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讲授和实验教学仍然是主要教学手段,但要求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讲授、情境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此外,新的标准还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论综上所述,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主要包括知识体系的调整、实验要求的增加、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一、引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从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以前版本的主要变化。
二、知识结构的调整1.知识点的增加和优化:相比以前版本,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电动势与电位差的关系、电流在导体中的传播速度等。
同时,对一些过时的知识点进行了删除或调整,使得物理课程更加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
2.知识内容的深化和扩展:新版标准对一些核心知识进行了深化和扩展,增加了对物理原理的更加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例如,对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学习更加突出其物理本质和实际应用,拓宽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三、能力培养的强调1.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版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新版标准增加了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物理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结论总结。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版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教学方法的更新1.探究性学习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新版标准提倡采用探究性学习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2.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新版标准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变化与教学挑战
1.课 程 目 标 、 内 容 的 深 化 。
实 践 性 创 造 有 利 条 件 。
(1) 4个 “核 心 素 养 ” 描 绘 的 目标 蓝 图 。 高 中
高 一 学 习 内 容 是 7个 必 修 课 程 和 3种 文 化 。 7
课 标 2017年 版 从 语 文 学 科 育 人 价 值 的 角 度 , 用 4个 个 课 程 为 “整 本 书 阅 读 与 研 讨 ” “当 代 文 化 参 与 ”
文 化 教 育 ,都 强 调 应 用 、 审 美 、 探 究 能 力 的 培 养 , 养 深 刻 体 现 了语 文 学 科 特 点 ,强 调 积 极 的 语 言 实 践
课 程 的 实 施 策 略 都 突 出 时 代 性 、 基 础 性 和 选 择 性 , 活 动 与 真 实 的 语 言 运 用 情 境 , 要 求 学 生 通 过 主 动 的
待 改 进 之 处 作 了系 统 性 的修 订 ,积 极 回 应 现 实 问 题 , 素 养 的培 育 贯 串 全 过 程 ,就 是 说 :一 方 面 ,这 3个
凝 练 了高 中语 文 学 科 的 “核 心 素 养 ”,创 造 性 地 提 出 核 心 素 养 始 终 伴 随 着 “语 言 建 构 与 运 用 ”, 须 臾 也
短 板 提 高 鉴 赏 与 语 用 能 力 。
容 ,要 求 中华优 秀传 统文 化 、革 命 文化 和社 会 主义
一 、 高中课标 2017年版的三大主要变化
先 进 文 化 方 面 内 容 的 学 习 贯 串 始 终 ,并 提 出 了 按 年 段 分 课 程 的 学 习 要 求 , 为 促 进 语 文 学 习 的 综 合 性 、
了 18个 “学 习任 务 群 ”,新 增 了 5级 水 平 的 学 业 质 不 曾离 开 ;另一 方 面 ,语 文课 程 必 须 从 这 三个 方 面 对
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一、课程标准整体结构的变化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一)课程性质在2017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1)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
提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提高数学能力转变为发展数学素养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版课程标准
2017年版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是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后形成的。
这次修订历时4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在修订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
3.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4.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反映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高度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内容方面,2017年版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变化: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
2.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
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基本的、终身的语文素养。
同时,也应该注意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强化了课程实施的指导性。
在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性建议。
5.进一步体现了时代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在实施建议方面,增加了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等。
总之,2017年版课程标准是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修订,旨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新课标 语文变化
新课标语文变化
自2017年起,新课标语文开始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阅读能力:新课标语文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
阅读教育,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并通过阅读来进行思考和表达。
2. 实现综合性教育:新课标语文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实现综合性的教育。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3. 强调思维能力:新课标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注重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适应网络时代:新课标语文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网络技
术相结合,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需求。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和交流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交流能力。
总之,新课标语文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些变化的实施,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 1 -。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一、新版课标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1: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2: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3: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4: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变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变化作者:朱鹏飞来源:《化学教学》2018年第10期摘要:基于中学化学教师的视角概述了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背景,阐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本的主要变化。
关键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变化;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0001005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其中,《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是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的修订与完善。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们比较关心的是:为什么要在当前出台修订版课标?修订版课标相比实验版课标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回应化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化学教学2018年第10期····化学教学2018年第10期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背景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首先源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国家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指出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化、细化,首先需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樹人的根本意见》,其指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可以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本质上就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3],因此化学实验版课标需要做一定的修订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相衔接。
课标解读:2017版新课标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
• 1-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 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 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五)挖掘文化精髓,培育家国情怀
文化 自信 主流 价值观 制度 监督
制度 创新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 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 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 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 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 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 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 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 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
(三)搜集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 —— 用好高考真题,强化实战演练
•
17-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 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 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 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 历史记载 •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 可确认历史事实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2. 把握历史纵向脉络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示意图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高中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策略
高中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策略日照实验高中史文武一、2017新课标的变化1、从统一课程到选择性课程2003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有新一轮突破,把数学课程分为四类:必修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高中毕业需要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学分,180课时;限定选修课程为选修1(文科选修课,4学分)和选修2(理科选修课,6学分),这些课程加上必修成为高考的内容;任意选修课包括选修3和修4,选修4为部分进入高考的选修课,选修3为兴趣选修课,计算选修学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做了很大改进,保留了必修课程及其功能,学分压缩为8学分,144课时;把原选修1(文科选修课)和选修2(理科修课)合并为新的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文理不分,这些课程加上必修成为高考的内容;选修课程是自主选择课程,这些课程与大学数学教育接轨、并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考试,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供自主招生参考。
2、面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内容逐步减少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内容在逐步减少,2003年数学必修课程是10学分,180课时,改革后数学必修课程是8学分,144课时;就是说面向全体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在逐步减少。
供不同学生需要的选择性课程在增加,科目在增加,内容也在增加。
这是高中数学课程变化趋势。
3、突出“主线一主题一核心内容”的基本结构以前的数学教学大纲或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是以“知识领域一知识单元一知识点”展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特点,为了与数学应用和进一步学习接轨,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以“主线一主题一核心内容”为结构呈现课程内容。
4、函数成为课程内容主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函数是作为代数的内容呈现在数学课程中。
如前所述,非利克斯・克莱因提出了新的理念,希望重新构架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结构。
中国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改进,经过反复讨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函数及其相关内容作为一条贯穿数学课程的主线。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3---修订的内容和主要变化
2017版《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三)--------------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说明:这里所指2017版新《课标》是2018年1月第一版,2018年9月第2次印刷(以下简称新《课标》),属于最新版本。
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标》的基础上,融入了30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与研究的经验,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以希望对即将使用新《课标》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以帮助。
这次解读花了笔者半年时间的准备,从“修改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修订内容和主要变化”、“性质和理念”、“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大概念”、“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选修课程”、“学业质量与评价”、“行为动词”、“名词与术语”共16个专题进行解读,与其他专家的解读有较大的不同,参考价值更大。
说明:这里所指2017版新《课标》是2018年1月第一版,2018年9月第2次印刷(以下简称称新《课标》),属于最新版本。
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标》的基础上,融入30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与研究经验,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以希望对即将使用新《课标》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以帮助。
这次解读花了笔者半年时间的准备,从“修改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修订内容和主要变化”、“性质和理念”、“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大概念”、“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选修课程”、“学业质量与评价”、“行为动词”、“名词与术语”16个专题进行解读,与其他专家的解读有较大的不同,参考价值更大。
对比2003实验课标,2017版新《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如下:【关于课程方案】第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高中教育面向大众的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正确认识高中新课标的变化 认真落实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一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定位,带来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上的一系列变化:在“课程性质”中,保留原来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增加了选择性;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增加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且增加了第5条,“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在“课程目标”中,原有的以5个领域来表述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变成了以学科核心素养表述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来进行平行关系分类,以“必修选学”的6个运动技能系列的1~10个模块来进行递进关系的逻辑架构(表1)。
正确认识高中新课标的变化认真落实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作者:孟文砚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09期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2015—2016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先后发布了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修订后的初稿和征求意见稿,2018年1月在大家的期待中,《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终于出台了。
2017版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版对比
2017版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版对比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二、课程目标的不同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对比如下三、数学核心素养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的不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四、课程的结构的不同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构图1.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五、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现形课标内容的对比如下表:与现形课标对比,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删掉了;删掉了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这几个新变化你应该知道
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这几个新变化你应该知道第一篇: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这几个新变化你应该知道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这几个新变化你应该知道2018-01-17点击蓝字关注我们~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提出了哪些新概念?增加了哪些新内容?一起来看小编为你总结的五大变化和两大热点!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那么何为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变化二:由五大课程目标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2003版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五大课程目标,分别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2017版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语言积累与构建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3变化三: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相较于2003年版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新版课程标准新增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即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这三类课程。
2017版新课标主要的变化
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新课标(p14)改为“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第二章:函数 2.1函数
2.2一次函数和二 次函数
2.3函数的应用 2.4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 3.1指数与指数函
数 3.2对数与对数函
数 3.3幂函数 3.4函数的应用
无 “了解
1.本章对函数的应用要求
映射的概 1.旧课标(p10)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新课标(p17)改为“①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最
大值、最小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新旧课标对比研究
内容(单元、章节)
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空间几何体 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新增部分
删减部分
课标要求变化
备注
“三视图”,"平行投影 1.旧课标(p14)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 新课标加强对公式的记
";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 忆和应用.
式)”,
新课标(p22)改为“知道球、棱柱、棱锥、棱
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 式 2.2直线的方程 2.3圆的方程 2.4空间直角坐标系
1.增加“(1)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 “系统抽样”;
2.1随机抽样
及相关概念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①知道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包括:
2.3变量的相关性 统计报表和年鉴、社会调查、试验
设计、普查和抽样、互联网等。” 2.增加“(3)统计图表
如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课标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
内容(单元、章节) 新增部分 选修 无 2-1 第一章常用逻 辑用语 1.1命题与量词 1.2基本逻辑联 结词 1.3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与命 题的四种形式 无 删减部分 1.命题及四种 命题的关系; 2.简单的逻辑 连结词 课标要求变化 1.旧课标第一单元(P31)命题及其关系:②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 义。新课标第一单元(P16)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改为:①通过对典型数学 命题的梳理,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②通过对典型 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③通过对 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 2.旧课标第三单元(P3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 行否定。新课标第三单元(P16)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改为:①能正确 使用存在量词对全称量词命题进行否定。②能正确使用全称量词对存在量词命题进行 否定。 备注(版本)
新课标解读 2018.9
何谓“三新一旧”
三新 新高考改革方案 新课程方案 新课程标准
一旧 旧课标教材
(二)课程目标
1.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 2.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 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 语言表达世界。 3.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 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
1.旧课标第一单元(P22)任意角、弧度:①了解 1.结合三角函数,了 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 解周期的概念和几何 互化。新课标第一单元(P21)角与弧度改为:① 性质;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 度的互化,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2.重视三角函数的实 际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 兴趣、自信心、学习习惯、科学精神 • 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 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
1、课程定位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高考的 内容要求。
(2)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3)选修课程
新旧课标对比研究
内容 (单元、章节)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整章删掉 新增部分 删减部分 课标要求变化 备注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3变量的相关性
1.增加“(1)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 “系统抽样”; 及相关概念 ①知道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包括: 统计报表和年鉴、社会调查、试验 设计、普查和抽样、互联网等。” 2.增加“(3)统计图表 如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 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描述, 体会合理使用统计图表的重要性。” 增加“④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 百分位数,理解百分位数的统计含 义(参见案例14)” 3.增加“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 4.增加②针对实际问题,会用一元 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无 几何概型
第二章圆锥曲 线 2.1曲线与方程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直线与圆锥 曲线
1.2.1 曲线与 方程; 2.2.5 直线与 圆锥曲线
1.旧课标第一单元(P31)圆锥曲线:②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抛物线模型 虽然删去了直线和圆锥曲 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及简单性质。新课标第三单元(P44) 线的关系,但在学习和复 圆锥曲线与方程改为:②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 习时只能加强而不能忽视。 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2.旧课标第一单元(P31)圆锥曲线:③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知道双曲线的有关性质。新课标第三单元(P44)圆锥曲线与方程改为:③了解抛物线 与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3.原课标第一单元(P31)圆锥曲线:④ 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 几何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实际问题。新课标第三单元P44)圆锥曲线 与方程改为:⑤了解椭圆、抛物线的简单应用。 1.旧课标第二单元(P40)空间向量的应用:③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 空间向量的应用中,不但 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新课标第四单元(P42) 空间向量的应用改为:③ 要求学生会求简单的线线、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 线面、面面的夹角问题, 2. 旧课标第二单元(P40)空间向量的应用:④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 还要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 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新课标第四单元(P42) 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 空间向量的应用改为:④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 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 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参见案例16)和简单夹角问题,并能描述解决这一类问 平面的距离问题。 题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章:函数 2.1函数 2.2一次函数和二 次函数 2.3函数的应用 2.4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 3.1指数与指数函 数 3.2对数与对数函 数 3.3幂函数 3.4函数的应用
无
1.本章对函数的应用要求 “了解 1. (p10) 映射的概 旧课标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有所加强. 2. 增加“结合三角函数, 念”; 新课标(p16)改为“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2.旧课标(p10) “⑤ 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了解周期性的概念和几何 (p17) 新课标 改为“理解函数图像的作用”; 意义”,这个需要放到三 3.旧课标(p10) “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 角函数中去学习和理解。 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新课标(p17)改为“①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最 大值、最小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无
无 无 1.旧课标第一单元(P24)三角恒等变换:(1) 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新课标 第四单元(P22)三角恒等变换改为:①经历推导 两角差余弦公式的过程,知道两角差余弦公式 的意义。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无 3.1和角公式 3.2倍角公式 3.3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 与和差化积
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
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新旧课标对比研究
内容(单元、章节) 必修一 新增 删减部分 课标要求变化 备注(版本) 部分 1. 旧课标(p10):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一章:集合 无 无 1.1集合与集合的 新课标(p14)改为“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2.旧课标(p10) “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表示方法 1.2集合之间的关 新课标(p14)改为“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3.旧课标(p10):“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放到了新 系与运算 课标(p14)第一单元中,作为新课标第三条; 4. 旧课标(p10) “③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 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新课标(p14)改为“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立意
四基
四能
六素养
三会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数据分析
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 界 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 界 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 界
新旧课标对比研究
内容(单元、章节) 必修五 第一章:解三角 形 1.1正弦定理 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 2.2等差数列 2.3等比数列 新增部分 无 删减部分 无 课标要求变化 备注(版本) 1.旧课标第一单元(P26)解三角形:①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 强调向量的工具作用。 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新课标第四单 元(P26)向量与解三角形改为:②借助向量的运算,探索三角形 边长与角度的关系,掌握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体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与一次函数、指数 1.旧课标第二单元(P26)等差、等比数列:①通过实例,理解 函数的关系。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新课标第二单元(P38)等差数列 改为: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的意义。第三单元(P38)等比数列改为: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2.旧课标第二单元(P26)等差、等比数列:②探索并掌握等差 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新课标第二单元 (P38)改为:②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差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新课标第三单元(P38) :②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
新课标(p35)对最小二乘原理要求更 高“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 小二乘估计方法,”
第三章:概率
没有变化
新旧课标对比研究
内容(单元、章节) 必修四 删减 部分 1.三角函数应用。 无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 会用三角函数解决 制 简单的实际问题,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体会可以利用三角 1.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 函数构建刻画事物 质 周期变化的数学模 型 新增部分 课标要求变化 备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