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嗣同_严复的启蒙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论谭嗣同、严复的启蒙思想

邵汉明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作为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谭嗣同、严复均注重民主启蒙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为臣纲”和君主专制,这使他们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第一,阐述君主由来,申明民本君末。第二,抨击专制君主背离了君主的原初职责,成为天下之害。第三,提出废除君主专制的方案。这些构成了两人启蒙思想的主体内容,也成为两人思想的一致性。进而言之,谭嗣同、严复启蒙思想的一致性是谭嗣同、严复两人之间的默契和共识,拉开了他们与其他近代思想家之间的学术分野,同时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是对早期启蒙思潮的深化和推进。

关键词:谭嗣同;严复;启蒙;近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7-0010-07

在众多近代思想家中,谭嗣同、严复都侧重民主启蒙而集中批判君主专制和“君为臣纲”。这使他们的启蒙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一致性。在这方面,无论是对“君为臣纲”的批判、对君臣关系的关注还是对君主由来的说明,都具有与同时代思想家不同的视界和高度。不仅如此,谭嗣同、严复对君臣关系的认识和解决君主专制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些一致性是谭嗣同、严复两人之间的默契和共识,拉开了他们与其他近代思想家之间的学术分野,同时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是对早期启蒙思潮的深化和推进。

一、谭嗣同、严复启蒙思想的一致性

在近代的启蒙思潮中,谭嗣同、严复关注民主启蒙,进而对君主专制和“君为臣纲”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这一点在近代思想家中是较为典型的,也使民主启蒙成为两人思想的一致性。

首先,利用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厘定君主的由来和职责,申明民本君末。谭嗣同、严复揭示君主的由来,指出君主是为民办事者,既非神授也非专有。于是,他们纷纷宣称: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①

且韩子(指韩愈———引者注)胡不云: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相为生养者也,有其相欺相夺而不能自治也,故出什一之赋,而置之君,使之作为刑政、甲兵,以锄其强梗,备其患害。然而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什一之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患害则废;臣不能行其锄强梗,防患害之令则诛乎?②

作者简介:邵汉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

①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39页。

在这里,谭嗣同、严复一致认为,先有民,后有君,这决定了民本君末而不是相反。基于此,他们提出了相同的两点认识:第一,君并非神授。君主的出现源于人类相生相养的需要,其职责是为民“锄强梗,防患害”。第二,民可以选君亦可以废君。如果君主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应当被罢免。从这个意义上说,君主的职位并非专有而是人人共有的。于是,谭嗣同写道:“君者公位也……人人可

以居之。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初无所谓叛逆也。”

①其次,抨击专制君主背离了君主的原初职责,成为天下之害。谭嗣同、严复对君主由来的说明戳穿了君权神授的神话,在厘清君主职责的同时,也使君主专制失去了合法性。在此基础上,谭嗣同、严复指出,现存的君主背离了原初的职责,从为天下办事的利公者蜕化为祸害天下的罪魁祸首。于是,他们对专制君主的种种暴行和君主专制的危害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谭嗣同指出,在君权神授的庇护下,君主背离了为民办事的初衷而压制、残害百姓,造成了君臣、君民之间的严重不平等,“天子既挟一天以压制天下,天下遂望天子俨然一天,虽胥天下而残贼

之,犹以为天之所命,不敢不受。民至此乃愚入膏肓,至不平等矣”②。在他看来,正是“君为臣

纲”以及为此辩护的君权神授使专制君主有恃无恐,专制君主的暴行及其危害表明,“君为臣纲”悖于人道,是最黑暗、最不合理的。“由是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夫彼君主犹是耳目手足,非有两头四目,而智力出于人人也,亦果何所恃以虐四万万之众

哉?则赖乎早有三纲五伦字样。”③在此,谭嗣同不仅指责“君为臣纲”不合理,而且指出造成这一

有悖人道的罪魁祸首是三纲;正是在“君为臣纲”的庇护下君主们可以为所欲为,有恃无恐,乃至所作所为惨绝人寰、禽兽不如。根据契约论关于君是民推举出来的观点,谭嗣同指出,既然君最初也是民而民本君末,那么,便没有任何理由让民为君效忠,臣为君死节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严复认为,长期以来,由于背离了“锄强梗,防患害”的初衷,君主将各种权利集于一身,而剥夺了人民的所有权利。对此,他分析说:“而中国帝王,作君而外,兼以作师。且其社会,固宗法之社会也,故又曰元后作民父母。夫彼专为君,故所重在兵刑。而礼乐、宗教、营造、树畜、工商,乃至教育文字之事,皆可放任其民,使自为之。中国帝王,下至守宰,皆以其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兵刑二者,不足以尽之也。于是乎有教民之政,而司徒之五品设矣;有鬼神郊禘之事,而秩宗之五祀修矣;有司空之营作,则道理梁杠,皆其事也;有虞衡之掌山泽,则草木禽兽,皆所咸若者也。卒以君上之责任无穷,而民之能事,无由以发达。使后而仁,其视民也犹儿子耳;使后而暴,其过民

也犹奴虏矣。为儿子奴虏异,而其于国也,无尺寸之治柄,无丝毫应有必不可夺之权利,则同。”

④按照这种说法,尽管历代统治宽严有别,始终未变的是使人民处于无权的奴虏地位。基于中国的君主“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人民“无尺寸之治柄,无丝毫应有必不可夺之权利”的事实和对中国历

代君主的考察,严复得出结论:“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

⑤这种情况表明,君主的职权发生了异化,已经由原来的“除强梗,防患害”变成了天下最大的“强梗”。这个结局说明,由于君主成了天下最大的强梗,其被铲除也就是必然的了。谭嗣同、严复的议论表明,中国的君主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现行的君臣关系亟待改变。

再次,提出了废除君主专制的方案。鉴于中国专制君主的职责蜕变和倒行逆施,谭嗣同、严复提出了废除“君为臣纲”和君主专制的方案。

为了废除君主专制,谭嗣同主张“废君统”。与此相联系,他将《仁学》的宗旨概括为“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同样,在他所提出的“冲决网罗”的口号中就包括“冲决

1

1论谭嗣同、严复的启蒙思想①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34页。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33页。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37页。严复:《社会通诠》按语,载《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28-92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