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换瓶实训报告
![胸腔闭式引流换瓶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5b8a2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e.png)
胸腔闭式引流换瓶实训报告患者,男性,27岁。
因“车祸致伤,行胸部挤压伤2小时入院”。
入院后查体: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干湿啰音。
辅助检查:神志清楚,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双肺呼吸音减弱,右下胸壁可及大量湿罗音。
诊断:车祸致双侧多根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胸腔积液(少量)。
手术治疗。
护理计划胸腔闭式引流换瓶目的:了解换瓶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无菌技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实训目的:学习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步骤。
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边看书边练习,遇到疑惑就问老师,虽然现场讲解的次数很少但每当自己亲身经历这些问题时,总会感觉受益匪浅,以前只认为在学校学习就已经足够了,没想到临床上真的用处很大,所以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工作岗位上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更重要的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说什么叫做团队精神?在团队里怎样去配合别人等等.相信今天我的收获将影响着我未来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平常接触的东西较单纯,思维局限于课堂教材范围内,考虑问题的角度狭窄,导致对某些新鲜事物或者是一些突发状况缺乏灵活应变的措施,从而阻碍了我视野的开阔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同时还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常见疾病的发生原因、诱发因素、早期症状等不能准确判断;手术配合能力欠佳;实践操作机会少等。
在实际换瓶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按压的力度不能太大,二是要严密观察引流管的出口处有无漏气现象,若发现漏气则立即停止操作,更换另一套引流装置,以免发生误吸。
三、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性,防止逆行感染。
四、对于体温高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以降低头部的静脉回流,减轻脑组织充血,避免加重脑水肿。
五、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详细记录,定时倾倒和更换引流瓶。
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术(见习)
![胸腔闭式引流术(见习)](https://img.taocdn.com/s3/m/ea5bf924af45b307e871973c.png)
【异常情况分析】 】
2、引流不畅 原因众多,如血块堵塞、胸膜粘连堵塞、 膨胀的肺脏及升高的膈肌堵塞,引流管过软, 被肋间肌夹压闭塞致流通不畅;引流管滑脱, 使引流管内口滑入胸壁组织内堵塞;胸腔内 段的引流管过长,以至打折扭曲等等。
【异常情况分析】 】
2、引流不畅
正常胸腔负压随呼吸变动,引流管通畅 时,水封瓶玻璃柱内的液面平亦随呼吸而上 下移动,范围为3~10 cm当出现液平面停止 不动或波动范围<3 cm时,多半原因就是引 流不畅。一般可通过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盐 水冲管而得到解决。否则应及时报告医生, 以明确原因,及时处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水柱移动<3cm有时并非引流问题,而是肺不 张、膈肌活动受限或胸廓病痛活动减小所致。
【负压吸引装置】
双瓶连接及调压方法 1、按常规将胸腔引流管接引流瓶,此瓶为引流液收 集瓶,瓶中装生理盐水500 ml ,长管的一端与病人胸 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埋入水中2~3 cm ,瓶塞上的1 根短管用像胶管与另1 个瓶子短管相连,第3根管用 塞子堵住,使此瓶为密闭状态。另1 个瓶子作为吸引 调压瓶,瓶塞上的1 个短管与收集瓶上的短管相连接, 另1 根短管接负压吸引系统,剩下1 根长管的一端浸 入水中,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此管为压力调节管。 2、一般调节负压0. 98~1. 47 kPa ,即调压瓶中的 长管水柱高10~15 cm 。此管水柱的深 度代表所给的负压值,如长管水柱为10 cm ,所给的 负压值为10 cmH2O。
【问答】
5、某气胸病人作插管闭式引流术后,气体源 源不断从水封瓶溢出,数量持久不减少,应 想到哪些原因? 答:①如为胸外伤病人,可能有较大的 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②如是自发性气胸, 可能有小支气管与胸膜腔相通;③如插管处 的胸壁切口较大或皮肤缝合不严,吸气时空 气可从管周进入胸腔,呼气时由管内排出。
胸腔闭式引流学习记录表
![胸腔闭式引流学习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ee098c5beff9aef8941e069e.png)
7、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保持引流通畅:1.任何情况下水封瓶液平面必须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防止液体逆行入胸腔。2.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3.引流管内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或有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表明引流通畅。(2)保持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定时更换引流装置,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每1-2天更换,有分泌物或污染物随时更换。3.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腔。4.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双血管钳相向夹闭引流管近心端,更换时注意连接管和接头处的消毒。(3)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预防脱落是护理的关键点。1.穿刺口用缝线固定。2.引流管固定于床缘,留出适宜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活动,防止受压、扭曲及牵拉滑脱。3.引流瓶悬挂于床沿。4.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在搬动时要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近端。(4)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保持通畅,量:每小时>100ml,持续3小时,提示活动性出血。性状:鲜红色,提示有活动性出血。胃内容物,提示有食管—胃吻合瘘。乳白色浑浊液体,提示为乳糜胸。水柱波动:4-6cm,准确记录。病人可取半坐卧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5)拔管指征:1.术后48-72小时无气体逸出,引流量减少且颜色变淡。2.24小时引流量<50ml,或脓液<10ml。3.X线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不漏气。4.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5.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皮下气肿,伤口渗液及出血。(6)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同时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肺感染和胸腔内感染:监测体温,因开放性损伤易导致胸腔或肺感染,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痰液性状,若病人出现感染现象及时通知医生。(7)意外处理:引流管脱落:1.嘱病人呼气,立即用手捏紧引流口皮肤以凡士林纱布和胶布封闭引流口。 立即通知医生。2.引流管连接处脱落:用血管钳夹住胸壁侧导管,按无菌技术更换全套装置。
四大穿刺记录
![四大穿刺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ec8827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4.png)
四大穿刺记录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记录患者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为缓解肺部受压症状,今15:30行右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具体过程如下:用物准备完毕,嘱患者取端坐位,平静呼吸,避免讲话或咳嗽,正确暴露胸壁。
拟取右/左肩胛下角线第8肋间叩诊为浊音/超声定位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同时作试探性穿刺。
取专用穿刺针斜行指向肋膈角方向刺入胸壁,带负压缓慢进针。
待有突破感且回抽见有胸水流出时停止进针,从穿刺针针管内置入导引钢丝20cm,固定导引钢丝深度的同时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置16Ga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胸膜腔内,深度为15cm。
退出导引钢丝,导管体外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体外部分用缝合固定件和无菌贴膜、胶布妥善固定。
嘱首次引流量不超过800ml。
胸水性质为淡黄、澄清液体,取适量送化验室作相关检查。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特殊不适,操作者:陈国栋。
胸腔闭式引流记录为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今日16:00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具体过程如下:用物准备完毕,嘱患者取半仰俯卧位,平静呼吸,尽量避免讲话或咳嗽,正确暴露胸部,保持体位不变。
拟取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并作试探性穿刺。
取专用穿刺针斜45度向外侧刺入胸壁,带负压缓慢进针,待有突破感且回抽有气体后从穿刺针针管内置入导引钢丝15cm,固定导引钢丝深度的同时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置入16Ga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深度为12cm。
退出导引钢丝,导管体外端接闭式引流瓶持续引流,导管体外部分用缝合固定件和无菌贴膜妥善固定。
嘱注意观察导管通畅情况及患者病情变化。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特殊不适,操作者:陈国栋。
腹腔穿刺记录(诊断性)患者腹胀明显,胸部CT提示腹腔积液,为进一步明确腹水性质,今日10:00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具体过程如下:用物准备完毕,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半仰卧位,稍向左侧倾斜,正确暴露下腹部。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13070讲课稿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13070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321f201eb91a37f1115cb9.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13070病历续页姓名性别男年龄 65岁住院号 30700832006/6/20 10:30am 胸腔闭式引流术仔细查看患者胸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确定患者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50%,有胸腔闭式引流指针;经刘主任审定确定无误后,遂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同意书;9:30am,患者取半卧位,拟定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为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巾,取2%利多卡因10ml为麻醉药,麻醉满意后,取手术刀片沿肋骨走行切开皮肤致皮下约0.8cm,长约1cm,取血管钳顿性分离进入胸腔,即刻大量气体溢出,患者顿时感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随即用止血钳钳住气囊尿管送入胸腔致壁胸膜下5cm,拔出血管钳,向气囊导管注气端注入气体20ml,将气囊导管连接端连接于事先准备好的气胸箱,可见大量气泡从液面下溢出。
术毕,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死腔形成,既固定气囊尿管,同时也防止了气囊尿管滑出胸腔,碘伏消毒创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稍感切口疼痛,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必要时服用可待因等药止咳、曲马多等药止痛,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作出处理。
操作医师:xx主治医师、xx医师。
2006/6/20 2pm患者自感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也有所恢复,左侧胸壁扪及少量皮下气肿,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胸痛症状轻微,暂未口服止痛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2006/6/21 8am患者昨晚感左侧手术处疼痛,经口服曲马多止痛后症状减轻,夜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无确切干湿罗音,胸壁皮下气肿未有扩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气体溢出,但较入院时有所减少,现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2015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2015](https://img.taocdn.com/s3/m/ca4f041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0.png)
案例
患者男性,73岁,反复咳、痰、喘6年余,加重伴呼 吸困难2小时,查: T36.5℃,P100次/分,R30次/ 分,BP135/75mmHg,血气分析示: PH7.216 PO 52mmHg,PCO267.9mmHg. 第二天胸片示:
喘证(痰热郁肺
胸腔闭式引流术
概念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引流到体外, 且引流系统与大气压不相通,属外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预防胸腔感染
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 每天更换水封瓶液体, 注意观察水封瓶中 液体的量和性状, 每天更换敷料。如有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 剧, 提示有发生感染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拔管的护理
拔管过早会影响疗效, 过晚易造成感染, 因此选择合适时机拔 出引流管十分重要。一般胸部手术后, 如引流液明显减少, 引流管 末端无气体排出, 经X线胸透证实, 肺膨胀良好, 无漏气现象, 可先 夹管24 h, 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若无异常, 即可拔管。拔管24 h内,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对血胸、脓胸的引流, 拔管时间应待 胸腔内出血停止、脓液充分引流干净、脓腔容量少于10 ml, 才可拔 管。拔管后, 患者取健侧卧位,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漏气、皮 下气肿等。如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水封瓶
一个无菌引流瓶, 内装无菌 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 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柱;长、 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 管应在水面下3-4cm, 且保持直 立, 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 相连, 短管作为空气通路。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 进针少许, 再行胸 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 依次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ac8c94fda38376bae1fae2e.png)
.
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记录
郭福贵,男,51岁,因摔伤致右胸背部疼痛半小时于2007年12月13日11AM入院。
入院诊断:1:右侧第5,6,7后肋骨折;2:右肺挫伤;3:右侧胸腔积液。
于今日复查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血量明显增加,肺组织受压明显。
患者伴有呼吸困难,考虑需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取得家属及本人同意后,于2007年12月14日PM时在麻醉下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患者取半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胸部腋中线第8肋间横行切口,长约4CM。
予2%的利多卡因做皮下浸润麻醉。
待麻醉生效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钝性分离肋间肌,进入胸腔,见有大量血液流出,量约500ML,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约15CM,检查引流管通畅后,逐层缝合各层,将胸腔闭式引流管缝固于胸壁皮肤上,外端接密闭水封负压引流瓶。
无菌纱布棉垫包扎切口。
术中出血少,共引流出约800ML血液。
手术顺利。
术毕安返病房。
手术者:某某某。
助手:某某某、某某某。
上级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
胸腔闭式引流术精编版
![胸腔闭式引流术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e64e3f804d2b160a4ec02a.png)
四、方法
(一)细管法
1.体位:
2.穿刺点的选择:
3.消毒、戴手套、铺无菌洞巾。备好穿 刺置管所用器具,测试穿刺针是否通畅、 导丝去冒、调到使用状态,静脉导管单腔 去套管并测试通畅放好备用;
4.局麻,并了解胸壁厚度;
5.深静脉穿刺针连接5ml针管后,以左手食 指与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沿穿刺点下一 肋骨上缘,垂直缓缓进针,有突破感后, 回抽针栓有液体或气体流出后,固定穿刺 针,去除针管,沿穿刺针后孔插入导丝, 进入胸腔8-10cm拔出穿刺针,扩皮后,沿 导丝旋转将插入胸腔8-12cm。左手固定单 腔静脉导管,拔出导丝(不得通过穿刺针 拔出导丝)。针管连接导管针座抽吸见胸 水或气体吸入针管,且无明显阻力时,去 除针管并关闭引流管。针线固定引流管, 敷以无菌敷料,胶布固定。去无菌洞巾, 连接引流器。术毕记录胸腔闭式引流术记 录,标本送检。
七、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1.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密闭性: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高度要低于切口 60cm,以防止引流液逆流而造成胸腔感染 引流管不宜过长,以防止引流管折叠,病 人行走时引流瓶不要提得过高。病人外出 检查时要双向夹管并以纱布包裹止血钳; 跟换引流瓶时要双向夹管,并以纱布包裹 管端。
胸腔闭式引流术
刘云萍
一、目的: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气 减压,或胸膜腔给药已达到治疗目的。
二、分类: 1.肋间细管插管法(6-10Fr) 2.肋间粗管插管法(20-24Fr) 3.经肋床插管法(28-40Fr) 三、适应症: 1.中等量以上的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2.外伤性中等量血胸; 3.持续渗出的胸腔积液; 4.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
(二)粗管法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8f3e066bec0975f565e264.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无菌水封瓶、无菌生理盐水1000ML或一次性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无菌棉签、0.5%碘伏或安尔碘、垫巾、止血钳2把、清洁手套、弯盘、胶布、别针、或S 挂钩、笔。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闭状态,引流瓶低于胸腔。
2、每隔2-3小时做深呼吸锻炼8-10次,促进肺膨胀,将多余的气体、液体排出。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拖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时,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如接负压吸引时,注意压力不得过高。
8、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相关知识:1、胸腔闭式引流目的:1.引流胸腔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胸腔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患侧肺膨胀,防止感染。
2、气胸分类:1.闭合性气胸。
2.开放式气胸。
3.张力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置管位置:1.积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中线第3肋间置管引流。
2.引流积液:腋中线6-8肋间插管。
3.脓胸:常选择脓液聚积的最低位置置管。
4、适应症:1..胸部开放伤的创口经处理后,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引流胸膜腔可能产生的积血、积液,观察有否持续出血,预防感染。
2.创伤性或自发性张力性气胸、部分闭合性气胸均应做胸腔闭式引流。
5、禁忌症:1.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66261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5.png)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引言胸腔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操作,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维持胸腔压力平衡,促进患者康复。
准确记录引流情况对于术后观察和治疗调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胸腔引流记录的范文,以及其中涉及的重要信息和注意事项。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示例病人信息•姓名:张三•年龄:60岁•性别:男性•病历号:123456•手术日期:2022年1月1日引流管种类•引流管类型:胸腔引流管(A型)•规格:28F•肋间隙位置:第5肋间隙•长度:50cm引流管植入前准备1.验证病人身份,核对手术内容和引流管型号。
2.准备术前皮肤消毒物品。
3.准备好引流管、缝线和引流瓶。
引流过程1.手术开始后,根据手术需要,在正确的位置插入28F胸腔引流管。
2.将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避免漏气或漏液。
3.使用缝线固定引流管在患者身上的位置,确保引流管稳定且不易脱落。
4.手术结束后,将引流瓶放置在患者附近的固定支架上,使引流瓶保持垂直,以保证积液畅通流入瓶中。
5.每隔4小时记录一次引流液量,并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的变化(如颜色、气泡、异味等)。
6.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瓶内引流液的清洁和无菌。
7.根据引流液的情况,调整引流管引流的负压力度(±10cmH2O)。
引流液记录日期时间引流液量(ml)引流液性质引流液外观1月1日8:00 100 渗出液清亮1月1日12:00 120 渗出液清亮1月1日16:00 80 渗出液清亮1月1日20:00 130 渗出液清亮1月2日8:00 90 渗出液清亮1月2日12:00 110 渗出液清亮1月2日16:00 70 渗出液清亮1月2日20:00 140 渗出液清亮引流管护理1.每次记录引流液量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清洁,保持引流管口干净。
2.定期检查引流管固定情况,及时调整缝线或更换固定材料。
3.记录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提醒事项1.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撞击、拉扯等操作。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记录模板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d42054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4.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记录模板
一、患者基本信息
1. 姓名:
2. 年龄:
3. 性别:
4. 诊断:
5. 入院日期:
6. 床号: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记录
1. 引流管的观察记录
(1)引流液颜色、量、性状及气味;
(2)引流管是否堵塞;
(3)引流管是否移位;
(4)引流管固定是否紧密;
(5)引流管连接处是否漏气。
2. 引流系统的观察记录
(1)负压瓶内液位高度;
(2)负压瓶内液体颜色、量、性状及气味;
(3)负压瓶连接处是否漏气;
(4)吸引器的工作状态。
3. 患者情况观察记录
(1)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和方式;
(2)患者咳嗽情况及咳出物的性质;
(3)患者胸部疼痛情况及程度。
4. 护理措施记录
(1)更换引流系统和吸引器;
(2)更换敷料和胶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3)更换药品;
(4)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护理干预。
5. 注意事项记录
(1)保持引流系统畅通,避免引流管移位和堵塞;(2)保持引流系统密闭,避免漏气;
(3)定时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4)定期更换敷料和胶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
三、总结
1. 患者病情观察记录总结;
2. 护理措施总结;
3. 注意事项总结。
四、签名护士签名:日期:。
胸腔闭式引流瓶护理记录范文
![胸腔闭式引流瓶护理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c02e4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0.png)
胸腔闭式引流瓶护理记录范文日期:[年/月/日]患者姓名:[患者姓名]病房:[具体病房号]一、护理评估。
1. 引流瓶外观及装置完整性。
今天一进病房,就看到咱这胸腔闭式引流瓶稳稳地放在床边地上的架子上,像个忠诚的小卫士。
引流瓶外观那是相当清澈透明,没有一点裂缝或者破损的迹象,瓶身标签也乖乖地待在那儿,上面的刻度清晰可见。
引流管呢,就像一条小尾巴一样,从患者胸腔顺顺溜溜地连到引流瓶里,各个接口处都紧紧地连接着,就像手拉手的小伙伴,没有松脱或者漏气的情况。
这一整套装置就像一个精密的小系统,运转得很正常。
2. 引流液的观察。
哇哦,低头仔细瞅瞅引流瓶里的引流液,感觉像是在看一个小小的“宝藏”(这个宝藏可没有那么美好啦)。
引流液是那种淡红色的,有点像稀释过的草莓汁(这只是个玩笑啦,其实看到引流液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患者的)。
量大概有[X]ml,和昨天相比,量好像稍微少了一点,这可能是个好兆头呢。
引流液比较澄清,没有看到有血块或者絮状物在里面捣乱。
3. 水柱波动情况。
再看看那神奇的水柱波动,就像一个小喷泉一样,有规律地一上一下跳动着。
水柱波动的幅度大概在[X]cm左右,这说明胸腔内的压力和引流系统的压力处于一种和谐的互动状态。
这就像两个人在有节奏地跳舞,要是这个节奏乱了,那可就麻烦了。
二、护理措施。
1. 引流瓶位置的调整。
我仔细检查了一下引流瓶的位置,按照要求,引流瓶必须低于胸腔平面至少60cm,就像让水往低处流一样的道理嘛。
咱这个引流瓶的位置摆放得非常标准,稳稳地待在低于患者胸腔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引流顺畅,可不能让那些不好的东西再回到患者胸腔里去。
2. 引流管的护理。
沿着引流管轻轻捋了捋,就像在给它做按摩一样,确保它没有扭曲或者受压。
这个引流管可是患者的“生命线”之一呢,得小心呵护着。
然后用胶布把引流管又加固了一下,让它在皮肤上粘贴得更牢固,就像给它系上了安全带,防止不小心被拉扯到。
3. 倾倒引流液。
因为引流液已经积攒了一定量,按照规定,该给引流瓶“减负”了。
呼吸科操作记录
![呼吸科操作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dfb4c1a2b160b4e767fcff9.png)
胸腔闭式引流记录留底备用患者右肺挫伤合并液气胸,急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于9:30am在局麻下于右腋中线第五肋间进针,放置F16闭式引流管一条,外接水封瓶,引流官插入胸廓深度6cm,插入水封瓶水面下2cm。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水柱波动良好。
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管深度。
术者:赵锋利主治医师,程宇星副主任医师指导。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患者入院后急查床边胸片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考虑患者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为胸腔积液所致,予床边B 超定位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以左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以0.2%利多卡因经皮逐层麻醉后,以手术刀在皮肤上平行肋骨方向作一约1C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以弯钳钝性分离肋间肌肉至壁层胸膜,持消毒直钳夹持引流管垂直刺入,至直钳有落空感,引流管进入皮下及胸腔部分约7cm,即可见浅黄色液体流出,接水封瓶即见液体引流顺畅,在切口处引流管两侧各缝1针并固定引流管,凡纱及灭菌纱块外敷,胶布固定,观察引流通畅。
术程顺利,术中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
术者李惠东主任。
胸腔穿刺抽液术今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在病房行胸腔穿刺抽液术。
嘱患者取骑跨位,取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局部消毒后铺巾,用2%利多卡因从皮肤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以12#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膜腔,术中发现患者肋间隙较窄,穿刺针入针困难,强行入针恐怕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停止胸穿抽液过程,拔出穿刺针后,予消毒胶布覆盖穿刺口。
术中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
操作者:劳卫国副主任医师,周凤娇研究生。
今日下午4点左右在病房行胸腔穿刺抽液术。
嘱患者取骑跨位,取下午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局部消毒后铺巾,用2%利多卡因从皮肤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以12#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膜腔,固定穿刺针后开始抽液,未抽出液体,拔出穿刺针后,改用以16#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膜腔,共抽出黄褐色微浑液体约550ml,后期抽出约100ml 气体,拔出穿刺针后,予消毒胶布覆盖穿刺口。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c32d72127d3240c8447ef89.png)
病历续页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30700832006/6/20 10:30am 胸腔闭式引流术仔细查看患者胸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确定患者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50%,有胸腔闭式引流指针;经刘主任审定确定无误后,遂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同意书;9:30am,患者取半卧位,拟定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为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巾,取2%利多卡因10ml为麻醉药,麻醉满意后,取手术刀片沿肋骨走行切开皮肤致皮下约0.8cm,长约1cm,取血管钳顿性分离进入胸腔,即刻大量气体溢出,患者顿时感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随即用止血钳钳住气囊尿管送入胸腔致壁胸膜下5cm,拔出血管钳,向气囊导管注气端注入气体20ml,将气囊导管连接端连接于事先准备好的气胸箱,可见大量气泡从液面下溢出。
术毕,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死腔形成,既固定气囊尿管,同时也防止了气囊尿管滑出胸腔,碘伏消毒创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稍感切口疼痛,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必要时服用可待因等药止咳、曲马多等药止痛,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作出处理。
操作医师:xx主治医师、xx 医师。
2006/6/20 2pm患者自感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也有所恢复,左侧胸壁扪及少量皮下气肿,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胸痛症状轻微,暂未口服止痛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2006/6/21 8am患者昨晚感左侧手术处疼痛,经口服曲马多止痛后症状减轻,夜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无确切干湿罗音,胸壁皮下气肿未有扩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气体溢出,但较入院时有所减少,现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2006/6/22 8am【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泗张中心卫生院病历续页第 3 页精品文档交流。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fa2e1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3.png)
胸腔引流记录范文胸腔引流记录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男/女住院号:XXXXX 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出院日期:XXXX 年XX月XX日引流管种类:单腔胸腔引流管/双腔胸腔引流管引流管位置:第X肋间隙/第X肋间隙引流液性状:血性/浆液性/乳状液性/脓性/其他(请注明)引流量(ml):XX年XX月XX日 XX时 XXmlXX年XX月XX日 XX时 XXml...总计 XXXml引流观察及处理:1. 引流口周围皮肤红肿、渗液情况:在观察期间,患者的引流口周围皮肤未见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2. 引流管有无移位、堵塞情况:在观察期间,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未见移位或堵塞现象。
3. 引流液量及质地变化:在观察期间,患者的胸腔引流液量逐渐减少,并由血性转变为浆液性。
引流液量稳定在XXml左右,质地未见明显变化。
4. 引流管固定情况:在观察期间,患者的胸腔引流管固定可靠,未见松动或脱落现象。
5. 引流管护理及更换:每日对引流口进行消毒,并定时更换引流袋。
在更换过程中,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状态,避免感染交叉。
6. 患者症状及体征观察:在观察期间,患者无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不适症状。
体温、呼吸频率及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7. 引流管拔除情况:XX年XX月XX日 XX时引流量减少至少于10ml/h,并持续24小时以上;XX年XX月XX日 XX时 X线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已排除;XX年XX月XX日 XX时医生评估患者无胸腔积液复发风险;于XX年XX月XX日的X时拔除胸腔引流管。
8. 患者出院情况: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出院,病情稳定,胸腔引流管已拔除。
出院时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备注:1. 引流液性状:血性(鲜红/暗红)/浆液性(黄色/清亮)/乳状液性(乳白色)/脓性(黄绿色)/其他,请注明。
2. 引流量的记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准确记录患者的引流情况。
以上为胸腔引流记录范文,仅供参考。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https://img.taocdn.com/s3/m/9a4b584fa58da0116c1749ff.png)
5、放引流管:选择直径lcm以上的韧度适 宜的橡胶管,内端剪成斜面,并剪两个侧孔, 以利引流,将引流管插入脓腔内2~3cm。切口 各层松松缝合,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外端立 即连接水封瓶。
6、开放引流及拔管:经闭式引流2~3W, 肺膨胀,粘连固定、脓液不多,即可将引流管 自皮肤外剪断,加一别针固定,变为开放性引 流。按常规换药,逐渐剪短引流管、直到伤口 愈合。
3、剥离骨膜,剪除一段肋骨,约4cm,用2%普 鲁卡因封闭及切除肋间神经。缝扎肋间血管。
4、切开脓腔:用空针自肋骨床穿刺胸膜腔, 确定脓液存在后,切开脓腔壁,吸出脓液,手 指伸入脓腔,剥离脓腔内之粘连,并检查引流 口位置是否合适。当切除小片壁层胸膜。注意 病人有无心慌,憋气等反应,缓缓将脓液吸净。
3)胸壁切口狭窄压迫引流管;
4)是引流管侧孔紧贴脓腔壁或膈肌上升顶住 引流管;
5)是包扎伤口时折压引流管等。找到原因及 时处理。一般采取挤捏、转动、松解、或用无菌 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等方法,使之保持通畅。
引流瓶及其组件,在使用前应进行灭菌,24h~ 48h更换1次引流瓶。记录引流量,更换时夹住引 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术后处理
经常观察闭式引流的情况,注意引流量 和性质。鼓励病员咳嗽和深呼吸,或吹 “双水瓶”。以促进肺膨胀,胸部X线透 视或摄片检查,了解肺膨张情况,脓胸 引流2~3W后,改为开放引流。
引流期间,注意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的波动。 无波动表明引流管不通,
常见的原因:
1)脓块或残渣堵塞;
2)引流管扭曲;
若系包裹性脓胸,经胸部透视确定部位先 做诊断性穿刺定位,如脓腔不大,不可将脓液 抽净,甚至保留穿刺针头,以免手术时找不到 脓腔。
手术步骤
一、肋间切开插管法: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https://img.taocdn.com/s3/m/fb4238f619e8b8f67c1cb9e7.pn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海南分院保亭县人民医院同家属、单位术前或操作前谈话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工作单位家庭地址住院日期诊断拟定手术或操作对手术中及手术后操作中及操作后可能发生地问题加以说明1)麻醉药物过敏,药物毒性反应或其他麻醉意外;2)心血管并发症,如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发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跳呼吸骤停等;3)胸膜反应:如胸闷、心悸、头晕、出汗、低血压休克等;4)胸壁切口部位局部出血、渗液、渗血、感染或血肿形成;5)术中损伤肺脏,导致气胸、血胸、血气胸、皮下气肿,或已存在的上述病情加重,置管过程中损伤其他组织、器官;6)置管失败,或置管位置不佳,引流不畅,必要时二次置管;7)留置胸引管折叠、折断、遗留、堵塞、滑脱等;8)置管后复张性肺水肿,严重时危及生命;9)术中损伤或置管刺激肋间神经,导致术后疼痛、麻木等;10)胸腔引流液持续增多,或肺持续漏气而不能撤管;11)置管处皮肤坏死、窦道形成、胸膜粘连,撤管后伤口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影响美观;12)除上述情况外,该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能发生的其他并发症或者需要提请患者及家属特别注意的其他事项,如医师签名:日期:手术志愿书病人姓名:因患病经你院医师详细检查和诊断后,认为需要施行手术、操作,有关手术、操作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后遗症和意外以致危及生命等情况,你院医师已与我们详细讲清,家属和单位完全明白了解,并要求你院医师施行手术、操作。
此致保亭县人民医院病人家属签名:与病人关系:单位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备注:请家属和单位慎重考虑,统一思想后填写此表,并交病区附在病案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续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3070083
2006/6/20 10:30am 胸腔闭式引流术
仔细查看患者胸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确定患者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50%,有胸腔闭式引流指针;经刘主任审定确定无误后,遂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同意书;9:30am,患者取半卧位,拟定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为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巾,取2%利多卡因10ml为麻醉药,麻醉满意后,取手术刀片沿肋骨走行切开皮肤致皮下约0.8cm,长约1cm,取血管钳顿性分离进入胸腔,即刻大量气体溢出,患者顿时感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随即用止血钳钳住气囊尿管送入胸腔致壁胸膜下5cm,拔出血管钳,向气囊导管注气端注入气体20ml,将气囊导管连接端连接于事先准备好的气胸箱,可见大量气泡从液面下溢出。
术毕,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死腔形成,既固定气囊尿管,同时也防止了气囊尿管滑出胸腔,碘伏消毒创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稍感切口疼痛,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必要时服用可待因等药止咳、曲马多等药止痛,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作出处理。
操作医师:xx主治医师、xx 医师。
2006/6/20 2pm
患者自感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也有所恢复,左侧胸壁扪及少量皮下气肿,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胸痛症状轻微,暂未口服止痛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2006/6/21 8am
患者昨晚感左侧手术处疼痛,经口服曲马多止痛后症状减轻,夜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无确切干湿罗音,胸壁皮下气肿未有扩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气体溢出,但较入院时有所减少,现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2006/6/22 8am
川西南石油医院病历续页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