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疗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38b47e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5.png)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疗常规【原理】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EKG)一般指体表心电图,是使用心电图机在体表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体表电位变化图形所形成的曲线。
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
12导联同步心电图(12-lead simultaneos recording of ECG)是指对常规 12导联心电信号同步采集、放大并同步描记的心电图。
【12导联同步心电图具有独特的优越性】1.同步描记、整体观察和测量同一心动周期12导联的波形,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将心电波形的测量数据精确到千分之一秒,能客观的表达各波、段、间期的数据,克服了单导联心电图存在的测量变异性的弊病。
2.同步描记同一心动周期的12导联心电图,有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尤其是单源性或多源性早搏的识别和定位、心动过速的鉴别和分型、旁路的分型及定位、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等,对心肌梗死的定位和范围判断也有优势。
3.利用计算机建立12导联同步分析的数据库,有利于心电图各基本参数标准化的建立和统计学的处理,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促进与国际心电图数据库的接轨和各国间心电信息的交流。
4.心电图粘贴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WHO、国际心脏联盟协会(ISFC)。
欧共体心电图标准化(CSE)工作小组等机构和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
【适应证】1.有心悸、胸闷,疑为心律失常者,可发现和诊断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2.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缺血者,结合临床可作确定诊断或排除诊断。
3.怀疑或已诊断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病人,可协助诊断房室肥大、心脏传导阻滞、心包炎、心肌损伤或心肌损害。
4.观察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协助判断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
5.了解电解质紊乱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6.某些病人外科手术前须进行此项检查。
【方法】1.检查仪器无故障,连接牢靠的电源和地线。
2.一般受检者应休息 5~10 min后进行检查。
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
![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https://img.taocdn.com/s3/m/bbb789e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6.png)
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根据发作时心电图RR间期的特点,室上速可分为规则心动过速(包括窄QRS波心动过速和宽QRS波心动过速)和不规则心动过速。
如何进行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和管理?《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给出解答。
什么是窄QRS 波心动过速?窄QRS 波心动过速是指频率超过100 次/ min,QRS时限≤120 ms的心动过速。
发生窄QRS 波心动过速时,心室激动仍是通过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下传的,即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在希氏束或之上。
由于高位室间隔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也可表现为希氏束部位的激动最早,故也可以产生相对较窄的QRS 波(时限110-140 ms)的心动过速。
如何进行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1.心电图在缺乏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证据的情况下,窦律下的12导联心电图也可为室上速的诊断提供线索,应仔细阅读,不放过任何异常。
相比之下,在心动过速时记录到的心电图虽然有时并不能作出特异性诊断,但在室上速的鉴别诊断方面非常有用,应尽可能鼓励患者在心悸发作时记录心电图。
(1)心动过速的发作和终止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室上速发作时,常可见到房性早搏之后PR间期的突然延长。
虽然房性早搏也可能诱发房速,但常不伴有显著的PR间期延长。
自发性、局灶性房速具有发作后频率逐渐加速(温醒现象),以及终止前频率逐渐减速(冷却现象)特征。
房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中间还可能会夹杂短阵的窦律。
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亦可触发AVRT。
室性早搏是不典型AVNRT常见的触发因素,但很少会触发典型AVNRT,更难触发房速。
(2)心动过速周长的规律性不规则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常见于房颤、局灶房速、房扑伴不同比例下传心室、多源性房速。
有时可以找出不规则的模式,例如房扑以文氏周期下传。
当房扑以固定房室传导比例下传时可以表现为规则的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baa2b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c.png)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概述】1.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指起源于希氏束以下水平的心脏传导系统或心室、至少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6个和(或)以上的心室搏动。
非持续性VT临床表现、预后意义及处理原则相当于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临床上VT是指持续性VT,即持续超过30秒,或伴有血流动力不稳定者。
2.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持续和非持续VT;单形和多形VT;器质性和正常心脏结构VT。
常见的可逆因素包括:心肌缺血、药物(尤其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尤其是低钾、低镁)。
【临床表现】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故症状多种多样。
通常表现为心悸伴有心排出量减少和低血压的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意识改变(如焦虑)、视觉障碍、出汗、先兆晕厥和晕厥,或者血流动力学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少数较慢频率的VT患者,尤其无器质心脏疾病者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或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无休止性VT长期发作导致原先正常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称为心动过速介导性心肌病。
【诊断要点】1.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是VT诊断的主要依据,多数VT频率在100~250次/分之间,持续性VT多数在180次/分,小于100次/分者通常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单形性VT的RR间期相对规则,多形性VT则可以极不规则。
多数VT的QRS波群时限大于120毫秒,起源于高位室间隔或束支的VT也可小于120毫秒。
仔细阅读记录图有时可见室性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常用采用Brugada标准鉴别宽QRS心动过速的方法为: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 形,诊断VT(否则进行下一步,以下同);心前区导联QRS有RS型,且RS大于100毫秒,诊断VT;存在房室分离,诊断VT;胸前导联V1和V6形态符合VT诊断标准,即V1呈RS型,RS大于70毫秒,V6起始为正向波,R/S大于1即诊断VT。
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分析刘璇玥
![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分析刘璇玥](https://img.taocdn.com/s3/m/a772b5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分析刘璇玥发布时间:2023-06-06T08:47:09.13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刘璇玥[导读] 摘要:目的研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具体分析。
方法:该文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作为研讨年限,将80例此阶段收治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PVT)患者作为分析依据,且80例患者均接受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得以确诊,依据患者的波形特征作为分组基准,甲组(40例,右室起源室速);乙组(40例,左室起源室速),而后对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予以比对。
结果:有关(QRS电轴)甲组显低乙组;但在(QRS时限、QT离散度、平均心室率)等参数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性。
结论:对于PPVT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其价值性较高,通过对QRS电轴的侧量可对起源心室进行鉴别,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疗。
摘要:目的研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具体分析。
方法:该文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作为研讨年限,将80例此阶段收治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PVT)患者作为分析依据,且80例患者均接受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得以确诊,依据患者的波形特征作为分组基准,甲组(40例,右室起源室速);乙组(40例,左室起源室速),而后对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予以比对。
结果:有关(QRS电轴)甲组显低乙组;但在(QRS时限、QT离散度、平均心室率)等参数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性。
结论:对于PPVT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其价值性较高,通过对QRS电轴的侧量可对起源心室进行鉴别,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疗。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价值;分析近年来,受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也导致心律失常发病率随之增加,该病症类型复杂,差异明显,猝死率较高,需高度警惕【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ff5d03c482fb4daa58d4bcb.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I47.101)。
行射频消融术(ICD9-CM-3:37.34001)。
(二)诊断依据。
心电图检查:1.快而规则的QRS波群,通常QRS波群时限正常。
当伴有预激发生逆传型室上速、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阻滞时,则QRS波宽大畸形。
2.心律规则,频率在150–250次/分之间。
3.可见直立或倒置的异位P波,或难以辨认。
4.部分病例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查找引起室上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刺激迷走神经。
3.药物治疗或直流电复律。
4.导管消融治疗5.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7.10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编码。
2.除外缺血、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等造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3.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12导联心电图;(2)胸部正侧位片;(3)心脏彩超;Holter(4)血电解质、肝功、肾功、心肌酶和肌钙蛋白。
(5)凝血功能(6)血、尿、粪常规(7)乙肝、丙肝、梅毒抗体和抗HIV(8)甲状腺功能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气分析;(2)B型脑钠肽(七)选择用药和处理措施。
1.若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选择(心律平、胺碘酮或维拉帕米等)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复律。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日。
1.手术方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心脏射频消融术。
2.麻醉方式:局麻。
3.手术相关材料:十级、四级心腔电极导管、消融大头、三维贴片等。
4.术中用药:局麻、镇静和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三磷酸腺苷、降压药等手术和心血管药物等。
(九)术后住院,第4-7天。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91662a04693daef5ff73d0a.png)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作者:高潮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9期摘要:目的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在患器质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肌病基础上,发病急、时间短、极易引发心室纤颤至死亡,死亡率极高。
迅速、准确作出心电图诊断对治疗极为重要。
方法当心电图连续出现3次或3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群、且QRS波≥0.12s、无相关P 波、R-R间期不等时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即确定。
结果根据我院心电图室2007年~2012 年对122例器质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追踪观察:其中1年内死亡8例占总数6.5%、2~4年内死亡26例占总数21.3%、5年内死亡53例占总数43.4%。
因而,准确诊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结论因此凡45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心悸、头晕、晕厥等都应及早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迅速进行治疗。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指由心室发出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构成的室性心律失常,频率>100 次/min。
主要见于冠心病,特别是伴发有陈旧性及急性心肌梗塞者。
病情常反复发作(表现有气短、心悸、晕厥甚至心脏骤停),其持续时间、频率、QRS波形可出现较大变化;小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完全无症状。
心性猝死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猝死患者中有82%的直接原因是快速心律失常,其中室速恶化为室颤者占1病因1.1占90%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如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塞、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病史。
1.2心功能状态、有无晕厥和猝死家族、心动过速。
1.3电解质水平如低血钾。
1.4使用影响心室复极的药物。
2临床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2.1少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轻微。
2.2部分患者常感心悸、头昏、头痛、感觉乏力、心跳不适、有漏搏或停搏的感觉。
2.3重者可突发意识丧失、晕厥,心脏骤停、猝死。
3心电图特点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基础是心电图表现,及时获得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特别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6a6b9143186bceb18e8bb20.png)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其他病因包括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长QT综合征等。
室速偶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室速的临床症状轻重视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和心功能状况不同而异。
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短于30秒,能自行终止)的患者通常无症状(图3-3-24)。
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超过30秒,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常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缺血。
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少尿、晕厥、气促、心绞痛等。
【诊断要点】1.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期血压可随心搏变化。
如发生完全性室房分离,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
当心室搏动逆传并持续夺获心房,心房与心室几乎同时发生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律而巨大的a波。
2.室速的心电图特征为:①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②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④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偶尔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⑤通常发作突然开始;⑥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
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对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区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
QRS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图3-3-25)。
3.下列心电图表现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①室性融合波;②心室夺获;③室房分离;④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呈同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
【治疗要点】1.首先判断血流动力学状态。
体表心电图鉴别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_张劲林
![体表心电图鉴别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_张劲林](https://img.taocdn.com/s3/m/4e24d514c281e53a5802ff7a.png)
体表心电图鉴别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张劲林1王方正1马坚1楚建民1方丕华1张澍1[摘要]目的:评价12导联心电图在鉴别左室和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VT)及鉴别左室流出道VT中主动脉瓣上起源的VT和主动脉瓣下起源的VT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射频消融术获得成功的56例流出道特发性VT患者体表心电图特点,右室流出道VT组(RVOT-VT)组40例,左室流出道VT(LVOT-VT)组16例,其中主动脉瓣上组(左冠窦内)10例,主动脉瓣下组6例。
结果:LVOT-VT组胸前导联R波移行均早于V4导联,87.5% (14/16)在V1或V2导联,RVOT-VT组82.5%(33/40)胸前导联R波移行\V4导联,无一例在V3导联前移行; RVOT-VT组V1和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和R/S波幅指数明显小于LVOT-VT组[(30.4?12.6)%B(57.4?14.2)%和(13.8?7.5)%B(58.2?11.4)%,均P<0.01]。
主动脉瓣上LVOT-VT组下壁导联(Ò,Ó,aVF)R波振幅明显高于主动脉瓣下组;V5和V6导联或单独V6导联有s波对确定主动脉瓣下起源的LVOT-VT敏感性100%(6/6),V5和V6导联均无s波对确定主动脉瓣上起源的LVOT-VT特异性90%(9/10)。
结论:体表心电图对初步确定心室流出道VT的起源部位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动过速,室性[中图分类号]R540.41;R54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39(2004)08-0455-03 Identifying the origin of outflow tract id iopathic ventricu lar tachycardiathrough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Z HANG Jinlin WANG Fangzheng MA Jian C HU Jianmin F ANG Pihua Z HANG Shu (Division of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Fuwai Hospital,C AMS and PUMC,Beijing,10003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12lead electrocardiogram(ECG)on differen tiating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LVOT-VT)fro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VOT-VT),and on di fferentiating LVOT-VT ori g i nating from supravalvular region of a coronary cusp(Supra-Ao group)from the infravalvular endocardial region of the aortic valve(Infra-Ao group).Method: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CG of56patients with outflow tract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ho had undergon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successfully,in-cluding40patients with RVOT-VT10patients with Supra-Ao LVOT-VT and6patients with Infra-Ao LVOT-VT.Result:In LVOT-VT group,precordial R wave transiti on occurred all before lead V4,87.5%(14/16)occurred on lead V1or V2,while in the RVOT-VT group,no patients.precordial R wave transition occurred before lead V3,82.5%(33/40)occurred\V4;The index of R-wave duration and R/S amplitude on lead V1and V2in RVOT-V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LVOT-VT group[(30.4?12.6)%vs(57.4?14.2)%and(13.8?7.5)%vs(58.2?11.4)%,P<0.01].The R wave voltage in leadÒ,Óand aVF in the Supra-Ao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the Infra-Ao group;The presence of an s wave in both V5and V6or only in V6identified an infra-Ao origin of LVOT-VT with a100%sensitivity(6/6),absence of an s wave in either V5and V6iden tified a supra-Ao ori gin with an90%specificity(9/10).Conclusion: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can offer great help on identifying the origin of outflow tract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Key words Electrocardi ography;Ventricular tachycardia反复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RMVT)在临床上很常见,表现为频发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反复发作与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的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多发生在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对这类1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室(北京,100037)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很好。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50de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2.png)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室性心动过速(VT)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急诊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时所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相应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室速的诊断标准是典型室速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结合其基础心脏情况即可以诊断。
症状室速的临床表现与室速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有关。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有时可以没有症状,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发作时常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低血压、心绞痛、晕厥等。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心电图表现图1 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速心电图表(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QRS波形态畸形,时限>0.12 s,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根据QRS波形态分为单形或多形室速。
(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5)部分患者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至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
室性融合波的QRS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存在为诊断室速提供重要依据。
(6)室颤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7)室速/室颤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3次。
图2 室颤的心电图表现图3 室速电风暴心电图表现室速和宽QRS型室上速鉴别宽QRS型室上速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以及房室正路逆传型AVRT。
1. 鉴别诊断的原则(1)首先判断血液动力学状态。
若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2)血液动力学稳定者,询问病史,查阅可及的既往病历材料,了解既往发作情况、诊断和治疗措施。
陈旧心肌梗死伴有新发生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极可能为室速。
(3)通过12导联心电图寻找房室分离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0c926c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1.png)
2021/10/10
1
一、病因
(一)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常见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塞患者。 其次是心肌病变、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
(二)其它病因:代谢障碍、药物中毒、延长综合症、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脑心综合症等。
(三) 偶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2021/10/10
阳性标准:
(1)沪波后QRS终末40ms的平均电压幅值<25μv; (2)终末40μv的间期>40ms; (3)处理后并排除心室内阻滞间期>120ms。 VLP阳性与持续性室速有关与室颤无关,阴性的预告价值 高于阳性预告价值。
2021/10/10
3
2复极延缓(QT延长)与QT离散度(QTd):
复极延缓致QTd增大而引起多环路折返可致多形性室速; 离散度: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的与最短的QT之差 (Qtdmax-QTdmin), QT延长伴QTd增加的心律失常危险性增加,反之并不 增加,如胺碘酮,可明显降低QTd。
24
2 预防复发的治疗:
对右室流出道室速:
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β受体阻滞剂和钙 拮抗剂合用可增加疗效;如果无效,可换用Ⅰc类(普罗帕酮、 氟卡尼)或Ⅰa类(如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药物;胺碘酮和 索他洛尔。
对左室特发性室速,可选用维他帕米尔160~320mg/d。
特发性室速可用射频消融根治,成功率很高。
17
Brugada等人根据发作时宽QRS心动过速时的形态学特征, 结合电生理学诊断,提出了判别宽QRS波的四步诊断法:
(1) 若心前导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QRS波不呈RS型(即呈 QR QS R型)强烈支持诊断室速。
(2) 若心前导联有呈RS型波,且其R-S间期>100ms,即可诊 为室速。(R-S为QRS起点到S波底)
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动过速69例分析
![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动过速69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d2d19bdaef5ef7ba0d3c2c.png)
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动过速69例分析通河县中医院(150900)赵凌航关键词:动态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严惩的心律失常,常是引起心脏猝死的原因之一。
我院自2003年以来经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982例次,发现室性心律失常545例次,其中检查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9例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病例为住院门诊患者,男43例,女26例,年龄28~84岁,平均63.4岁。
全部病例均有胸闷、心悸等临床表现,12例有黑、晕厥,20例有心跳暂停感。
基础疾病有冠心病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一快)8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脑梗死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病因不明7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捕48例,间歇性心房纤颤6例。
1.2监测仪美国Mode1423Dynacord TM Cassette Holter Recorder; 美国防大学PMI DP-60000Holer分析系统。
1.3方法胸部安放7枚,连续记录22~24h,佩戴前全部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
监测中对患者的活动情况作详细记录(活动、服药、情绪等)。
佩戴结束后将磁带置入美国PMI DP-6000Holter分析系统,提取心电信号,并进行人机对话取样分析。
2.结果发现有室性心律失常545例次,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9例。
在69例室性心动过速中共有室速1413阵,每例发作1~347阵,发作时间多出现在黎明或清晨4~7时46例,日间出现31例,昼夜均发作者25例。
本组室速度作时室率〈100次/min5例,100~150次/ min61例,151~180次/ min12例,180次/ min以上11例。
发作持续时间0. 72~52s,发作阵数1~347例,每阵3~178次心搏,联律间期0.36~0.93s 69例患者中基础心律全部为窦性,大部分同时伴有其他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早搏20例,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速、间歇性房颤)30 例,房室传导组滞15例。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_0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_0](https://img.taocdn.com/s3/m/454e480bf111f18582d05a36.png)
---------------------------------------------------------------最新资料推荐------------------------------------------------------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这几天连续遇见几个宽 QRS 波心动过速的病人,由于能力有限,当时都不能立即给出诊断,心中自然焦躁,就找一些资料看,发觉一些有趣的事情:(1)一些医生还在应用单纯的临床症状(例如血压稳定等)鉴别诊断室速;(2) Brugada 宽 QRS 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标准的每一步都存在一些漏洞,国内专著则很少提及;(3)在心电图已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医生仍处于犹豫不绝的中庸态度,无法作出肯定诊断,给患者滴注不必要的超负荷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
(4)欧美急诊室的一些老外医生面对这些图的时候有时和我们一样的迷茫先看一个病例:64 岁的 White 先生因突发心悸 2 小时送入医院急诊室。
入院时,他有轻度的短促呼吸,但无胸痛。
除高血压外,无其它心血管系统疾病。
体检时发现病人有些焦虑但自感舒适,血压110/70mmHg,心律规整 155 次/分。
除了偶尔颈静脉压增高外无其它心衰体征。
心电图显示其频率 145 次/分规整的节律, QRS 波间期 160ms (见图 1),无患者以往的心电图用于分析。
急诊科的医生对患者当前的心电图诊断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人认为是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患者血压和精1 / 20神状态尚好,因此有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就在患者准备静脉注射腺苷时,心动过速自动转复为频率为 75 次/分的窦性心律。
经过 1 小时的观察,患者临床状态稳定,护送病人回家并知其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安排患者预约心脏科医生。
两周后, White 先生再发心悸,很快出现短促呼吸并晕倒在地。
White 夫人呼叫 911,当复苏人员到达时, White 先生已经出现了顽固性心室颤动,窦性节律再也未能恢复。
手把手解读心电图: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
![手把手解读心电图: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9b2e98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b.png)
手把手解读心电图: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00 次/分时均可以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笼统地可以分为室上性行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两类。
起源自希氏束以上的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源自希氏束以下的称为室性心动过速。
也可以根据心动过速发生时 QRS 波的形态,将其分为窄 QRS 波心动过速和宽 QRS 波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常为窄 QRS 波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常为宽 QRS 波心动过速,当然存在少数例外情况。
心电图入门者及心内科初学者,抑或非心内科医生,常常畏惧心电图解读,尤其碰到心动过速,不管宽窄,首先自己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图没看懂,自己已然心动过速。
下面对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电图表现一一介绍,以使需要者读图不愁、身心舒畅。
图 1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首先看图。
心脏传导系统如图上所示,室上性的结构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和交界区。
因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就发生在这些部位。
下面我们一一描述。
1窦性心动过速首先确定为窦性心律,频率>100 次/分,即为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判断需结合额面6 轴系统及胸导联系统向量分布,II 导联P 波直立且常振幅最高,I 导联 P 波直立振幅常较 II 导联为低,aVR 导联 P 波一定负向。
V1 导联 P 波双向,先正后负。
V4-V6 导联 P 波正向,具体可见《漫话心律失常:窦性心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窦性心动过速示例图见图 2,除了窦速外,您还发现了其他异常吗?图 2 窦性心动过速示例图2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指起源自心房的异位激动导致的心动过速,常为局灶触发及自律性机制,少数于外科及射频消融术后可出现大折返性房速。
频率>100 次/分,多数在 160-180 次/分,具有清晰可见的 P 波,P 波之间具有等电位线(这点很重要),P 波形态和窦性心律不符合者,多为房速。
房速在发作起始及终止过程中,常具有「温醒」及「冷却」现象,也有助于房速的诊断。
呼吸内科学(医学高级):诊断学基础四
![呼吸内科学(医学高级):诊断学基础四](https://img.taocdn.com/s3/m/6e356e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1.png)
呼吸内科学(医学高级):诊断学基础四1、单选第二心音逆分裂是指()。
A.呼气时第二心音分裂变明显B.吸气时第二心音分裂变明显C.第二心音分裂与呼吸无关D.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E.可见于先天性(江南博哥)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正确答案:A2、单选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为10%,首先可排除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急性失血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正确答案:A3、单选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体位正确的是()A.卧位B.卧位C.侧卧位D.侧卧位E.坐位正确答案:A4、单选下列不符合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是()。
A.P波规律的出现B.P-P间期逐渐缩短至P波脱漏C.长P-P间期等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倍数D.传出阻滞的比例可为2:1,3:2,4:3E.P波形态一致正确答案:B5、单选下列引起便血的结肠疾病是()。
A.肠结核病B.急性细菌性痢疾C.消化性溃疡D.Crohn病E.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正确答案:B6、单选在进行腹部检查时,使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可将腹壁和腹内脏器的病变所致压痛进行鉴别()。
A.抓捏腹壁B.作腹部浅部触诊C.作腹部深部滑行触诊D.作腹部深压触诊E.作腹部冲击触诊正确答案:A7、单选有关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不正确的是()。
A.PR间期<0.12秒B.QRS波增宽≥0.12秒C.QRS起始部有预激波D.P-J间期延长E.继发性ST-T改变正确答案:D8、单选低钠血症常见于()。
A.大量出汗B.糖尿病性多尿C.垂体肿瘤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E.尿崩症正确答案:E9、单选男,45岁,近2个月来感胸闷、心悸、气促、乏力,逐渐出现少尿、下肢水肿。
查体:颈静脉充盈,血压90/60mmHg,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并随体位而改变,心音低钝,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X线提示心脏阴影普遍性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
体检时可能出现的脉搏是()。
A.正常脉B.无脉C.水冲脉D.交替脉E.奇脉正确答案:E10、单选女性,30岁,身高164cm,体重75kg,BMI27.9,该患者属于以下哪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几天连续遇见几个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病人,由于能力有限,当时都不能立即给出诊断,心中自然焦躁,就找一些资料看,发觉一些有趣的事情:(1)一些医生还在应用单纯的临床症状(例如血压稳定等)鉴别诊断室速;(2)Brugada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标准的每一步都存在一些漏洞,国内专著则很少提及;(3)在心电图已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医生仍处于犹豫不绝的中庸态度,无法作出肯定诊断,给患者滴注不必要的超负荷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
(4)欧美急诊室的一些老外医生面对这些图的时候有时和我们一样的迷茫先看一个病例:64岁的White先生因“突发心悸2小时”送入医院急诊室。
入院时,他有轻度的短促呼吸,但无胸痛。
除高血压外,无其它心血管系统疾病。
体检时发现病人有些焦虑但自感“舒适”,血压110/70mmHg,心律规整155次/分。
除了“偶尔颈静脉压增高”外无其它心衰体征。
心电图显示其频率145次/分规整的节律,QRS波间期160ms(见图1),无患者以往的心电图用于分析。
急诊科的医生对患者当前的心电图诊断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人认为是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患者血压和精神状态尚好,因此有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就在患者准备静脉注射腺苷时,心动过速自动转复为频率为75次/分的窦性心律。
经过1小时的观察,患者临床状态稳定,护送病人回家并知其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安排患者预约心脏科医生。
两周后,White先生再发心悸,很快出现短促呼吸并晕倒在地。
White夫人呼叫911,当复苏人员到达时,White先生已经出现了顽固性心室颤动,窦性节律再也未能恢复。
图一white先生发作时的心电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患者出现宽QRS波心动过速时,医生作出诊断时经常遇到的些困难。
一个基本的错误——认为患者血压正常和精神状态良好,节律应该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诊为相对良性的心动过速,而White先生实际是有心脏猝死危险的室性心动过速(其特殊的颈静脉模式是大炮A波),不幸的是,两周后悲剧发生了。
实际上,其急诊室的心电图强烈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正在发作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病人往往也使我们医生处于异常的焦灼状态:我们必须快速行动并作出判断(但经常我们对行动是否正确缺乏自信),误诊有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为最佳的长期治疗依赖于正确的初始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正确诊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基础准备:有关定义】宽QRS波心动过速:节律QRS波间期≥120ms,频率≥100bpm。
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需要希氏束以下部位参与。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需要希氏束以上部位参与。
左束支阻滞形态:QRS波间期≥120ms,V1导联显著负向。
右束支阻滞形态:QRS波间期≥120ms,V1导联终末部分显著正向。
二、导致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可能原因有以下一个方面1):室性心动过速:基于人群的所有研究均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是导致宽QRS波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80%。
大部分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有明显心脏疾病的背景下,很多患者在心律失常发作时病情加重或感到虚弱。
这些病人病情严重的表现以及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确立也是部分上导致医生看到宽QRS波心动过速后出现焦躁的原因。
由于心室激动不是通过正常希浦系统传导的(希氏束、束支和分支),而是依赖于肌肌传导,室性心动过速时QRS波通常并不类似真正的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
图2:各种原因导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形态V1和V6图形举例。
一个很牛B级的人物推荐我收藏并牢记图2介绍的各种宽QRS波心动过速常见的典型图形,说这是我们临床急诊中经常会遇到的也是学习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基石。
曾经遇到一个病例,100%的室速而主管医生还在进行食道电极插管鉴别,这是我们深入学习后应该避免的。
不过仔细分析了这个图发现也不是很完美,比如左束支阻滞图形的室速和差异性传导两者的图形基本相似。
图2 牛人推荐要烂熟于心的图例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a.差异性心室间传导:束支阻滞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包括平时心电图即有束支阻滞图形(永久性)或仅在宽QRS波心动过速发作时因一侧束支不应时出现(暂时性)。
原因可能单纯归因于频率快速(频率相关性)或基础频率突然增加(功能性)。
由于心室激动由希浦系统非阻滞部分介导,室上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类似于已知束支阻滞和分支阻滞模式。
室上性心动速伴差异性传导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第二大原因。
b.利用房室旁道形成的异常心室激动:例如WPW综合症,这些所谓的预激心动过速心室激动至少部分上是旁道优先于房室结激动的。
这些旁道通常几乎插入到近房室沟心室肌外膜面或希浦系统远端;与室性心动过速一样,心室激动也是肌肌传导。
成人中预激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对不常见。
c.基础QRS波形态异常——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基础心电图QRS波异常,一旦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至心室时呈现相同异常的QRS 波模式。
产生奇异QRS波模式的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以及修补后的先天性心脏病。
这种情况只占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很小部分,但在修补后先天性心脏病成年期和寿命延长的严重心肌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这种情况少见但属于重要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组;正确的诊断依赖于掌握良好的病史和临床上强烈怀疑这些特殊的疾病。
d.电解质或药物引起的非特异性QRS波增宽——除了药物影响(普鲁卡因酰胺和其他IA或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等),高钾血症和酸中毒等暂时性代谢异常也能导致QRS波增宽,使窄QRS波心动过速转变为宽QRS波心动过速。
这是少见而重要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组;正确的诊断依赖于良好的病史采集和临床高度怀疑。
高钾血症一个线索是宽QRS波心动过速时正常或甚至缩短的QT(通常伴特征性高峰T波),相对于通常宽QRS波时QT间期轻度延长。
e.心室起搏——尽管心室起搏患者可以出现心室率>100bpm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但起搏信号通常易于识别(尖峰),因此可以明确节律。
然而,一些病人起搏器信号非常小,起搏时不能明确识别节律。
这种相对不常见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原因因起搏器技术(电压正好调节在阈值之上,等等)的不断发展变得有些常见。
在所有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研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室性心动过速(高达80%),其次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其他诊断占小部分。
从临床的角度看,主要的鉴别诊断在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
在大部分其他诊断中,QRS 波与典型的差异性传导形式不同。
因此建立正确宽QRS波心动过速诊断的一个方法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QRS波形态是否类似于某些形式的差异性传导?”如果回答是,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果不是,节律可能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其它依赖于临床背景可能的诊断(起搏器、疑诊高钾或药物效应等等)。
三、12导联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已有一些鉴别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标准。
在临床急诊环境下我们难以回忆这些标准;然而,一旦我们回想起这些诊断标准的基石——QRS波形态与差异性传导是否一致?就可以较为容易的“重建”这些标准并运用之。
先前的研究发现这些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多变而且一些研究纳入病例相对较少。
以下为最新研究的一个系列:650例宽QRS波心动过速病例,并依次重新评估了已建立标准的准确性。
每一个病例均有诊断明确的电生理研究;心电图来自385名病人(279名男性,79%),年龄9~89岁(平均53±19岁),54%有器质性心脏病(38%有心肌梗死病史,13%有心肌病,2%为先心病修补术后)。
在这个系列中,473例宽QRS波心动过速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73%),132例(20%)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6例(<1%)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基础QRS波异常,2例(<1%)为心室起搏伴难以识别的起搏信号;这个系列中无一例电生理研究证实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药物/电解质紊乱产生的。
预激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比例在健康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病人中应该较高一点,但我们的病人未发现此类患者。
)QRS波间期——已经注意到大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在右束支阻滞时QRS波间期≤140ms,左束支阻滞时可达160ms。
因此,QRS波宽度大于以上标准时较少可能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更有可能为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正如上面提到的,药物效应非特异性增宽QRS波可降低这个规则的价值。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最早激动室间隔时QRS波可以相对较窄(甚至<120ms)。
最新研究统计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病人中,QRS波平均值(±标准差)为136±18ms(而室性心动过速为166±38ms,P<0.001);58%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QRS波间期≤140ms,而室性心动过速为125/473例26%;因此,74%室性心动过速QRS波间期>140ms。
此外,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病例中只有21%QRS波间期>160ms,而室性心动过速为64%。
(表1)2)QRS电轴——大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中,QRS波电轴既有正常(0°~+90°)的,也有左前分支阻滞(0°~-90°),也有左后分支阻滞(+90°~180°)。
在我们的系列中,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94%额面电轴位于这些区域内,室性心动过速为80%。
然而,任何合并右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时电轴不容易达到-90°~180°(右上),因此不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因此为室性心动过速)。
这个指标容易在12导联心电图识别,因为Ⅰ、Ⅱ、Ⅲ导联主波全部向下(见图3)。
在此系列中室性心动过速20%电轴在-90°~180°,室上性心动过速仅有4%(P<0.001),敏感度0.20,特异度0.96。
因此,尽管这是一个高度特异的标准,但预激QRS波异常也能产生右上电轴,如能获其先前静息时心电图将有助于诊断。
图三电轴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3)QRS波一致性——QRS波一致性是指胸前导联所有QRS波主波全部正向或负向。
这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相对不常见的模式,因为左束支传导阻滞,V1和V2导联负向QRS波在V4~6变为正向;右束支传导阻滞时,V1和V2导联高的终末R波在V3、V4导联消失。
在该研究的系列中,88%QRS波一致模式的心电图为室性心动过速(见图3)。
虽然对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相对特异,但仅有15%的室性心动过速有此表现。
这个标准在右束支阻滞型QRS波(“正向”一致性)中更为有用:右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18%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5%一致(P<0.001,敏感度0.18,特异度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