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岩石的力学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公式 : P t 0.96 2 D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D— 试件直径;cm。 试件直径1.27~3.05cm 要求:(由于离散性大),每组15个,取均值 岩石的抗拉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一般情况下,
1 1 t ( ~ ) c 10 50
23
抗拉强度 :
t
MC I
峰值前应力-应变关系
(1965)
少裂隙、 致密、坚硬、少裂隙 岩性较软
致密、坚硬、多裂隙
较多裂隙、 岩性较软
13
峰值后应力-应变关系
瓦维斯基和法赫斯特根据后区曲线将岩石全过程曲线分为Ⅰ 型和Ⅱ型,Ⅰ型为稳定破裂传播型,峰值后外力做功才能使试件 进一步破坏; Ⅱ型为非稳定破裂传播型。
葛修润院士认为Ⅱ型是人为因素控制,控制轴线应变,峰后 曲线在P点之右。
30
变角板剪切试验缺点是α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易倾倒而 太小不易剪切破坏,一般在30°~60°间选取。
31
32
§3.4 岩石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一、岩石三轴抗压强度
岩石在三向压缩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加
载方式包括真三轴和常规三轴加载两种。
33
一、岩石三轴抗压强度Fra bibliotek围压越大,岩石的三轴极限 强度σ1p (峰值强度)越大。
20.5MPa,25MPa)
44
二、岩石的流变模型
岩石的流变本构模型:用于描述岩石应力-应变关系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它是通过试验-理论-应用证实而得到的。 本构模型分类: 1、经验公式模型:根据不同试验条件及不同岩石种类求得 的数学表达式,这种表达式通常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形式表达。 2、积分模型:是在考虑施加的应力不是一个常数时的更一 般的情况下,采用积分的形式表示应力-应变-时间关系 的本构方程。 3、组合模型:将岩石抽象成一系列简单元件(弹簧、阻尼 器、摩擦块),将其组合来模拟岩石的流变特性而建立的 本构方程。 45
2
10
岩石的抗压强度
11
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及其五个变形阶段
(1)0A段:微裂隙闭合阶段,微裂隙压密极限σ A。 (2)AB段:近似直线,弹性阶段,σ B为弹性极限。 (3)BC段:屈服阶段,微裂隙扩展,塑性变形,σ C为屈服极 限。 (4)CD段:破坏阶段,σ D为强度极限,即单轴抗压强度。 12 (5)DE段:即破坏后阶段,σ E为残余强度。
4
岩石的力学特性概述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不能恢复的性质。
脆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物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能力 的性质。 粘性(流变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间完成,且应 变速度(dε /dt)随应力大小而变化的性质。
2 3 4
剪切破坏,破坏角θ=22°(θ为破坏面与σ1的夹角)。 拉剪破坏,θ≈15°。 拉裂破坏,θ≈0°。
37
4 2 3 8 2 3 8
§3-5 岩石流变特性 一、流变的概念
岩石的流变性是指岩石应力应变关系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蠕变
流变性
松弛 弹性后效
蠕变——当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增大。 松弛——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
42
2、岩石的典型蠕变曲线及其特征
典型的蠕变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
(1)瞬时弹性变形阶段(OA): 0
(2)一次蠕变阶段(AB): d 2 0 2 (瞬态蠕变段) d t (3)二次蠕变阶段(BC): (等速或稳定蠕变段) (4)三次蠕变阶段(CD): (加速蠕变段) 蠕变变形总量:ε =ε
M ——作用在试件上的最大弯矩 C ——梁边缘到中性轴的距离 I ——梁截面绕中性轴的惯性矩
①岩石是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
适用条件: ②满足平面假设的对称面内弯曲
24
岩石的抗拉强度
25
§3.3 岩石剪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岩石的抗剪强度是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它 是岩石力学中重要指标之一,常以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υ 这两个抗剪参数表示。
2
本章重点:
1、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2、岩石的单轴压缩变形特性,应力-应变全过程曲 线的工程意义;
3、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及其实验 室测定方法; 4、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5、莫尔强度理论、格里菲斯断裂强度理论及判据; 6、岩石的流变性。
本章难点:岩石的流变性。
3
岩石的力学特性概述
P c A 单轴压缩试验试件标准:
圆柱形试件:υ 4.8-5.2cm,高H= (2-2.5)υ 长方体试件:边长L= 4.8-5.2cm, 高H=(2-2.5)L 试件两端不平度0.5mm;尺寸误差±0.3mm 两端面垂直于轴线±0.25o
7
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1)承压板端部的摩擦力及其刚度 (2)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形状:圆形试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好加工
34
二、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
1、围压对岩石刚度的影响
当岩性较弱时,弹模随围压增大而增大,表明岩石存在的空 隙在围压作用下闭合使得岩石刚度增大。
35
二、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
2、围压对岩石破坏方式的影响
围压较小时(σ3≤60MPa),峰值 应变小,峰值与残余强度差异大。
围压较大时(σ3=85~105MPa), 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后破坏,破坏后 有一定应力降。
0
E
d 2 0 2 d t
d 2 0 2 d t
0+ε 1(t)+ε 2(t)+ε 3(t)
式中:ε 0为瞬时弹性应变;ε 1(t),ε 2(t),ε 3(t)为与时间有关的一次蠕 变、二次蠕变、三次蠕变。ε v 为粘塑性应变, ε Q 为粘弹性应变。 43
3、岩石的蠕变曲线类型
稳定蠕变。曲线包含瞬时弹性 变形、瞬态蠕变和稳定蠕变3个 阶段(压应力10MPa,12.5MPa) 典型蠕变。曲线包含4个阶段 (压应力15MPa,18.1MPa) 加速蠕变。曲线几乎无稳定蠕 变阶段,应变率很高 (压应力
P ——压力机上施加的总垂直力,kN; N ——作用在试件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压力,kN; Q ——作用在试件剪切面上的切向总剪力,kN; f ——压力机垫板下面的滚珠的摩擦系数,
可由摩擦校正试验决定; ——剪切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将上式分别除以剪切面面积即得:
f
P (cos f sin ) A P (sin f cos a ) A
17
d、弹塑性类岩石
Ee e
变形模量 :
E0
e p
1 1 1 E0 Ee EP
式中:Ee——弹性模量; Ep——塑性模量
18
§3.2 岩石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拉力作用下抵抗破
坏的能力,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
1、直接拉伸试验
5
s
o
o
理想弹性体
s
理想弹塑性体
o
o
d dt
线性硬化弹塑性体
理想粘性体
6
§3-1 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作用下(无围
压,只在轴向加压力)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单轴抗压强度
等于达到破坏时最大轴向压力除以试件的横截面积,即
大,则蠕变速率愈大。
41
稳定蠕变:岩石在较小的恒定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就趋于稳定,不再随时间增加而变化,应变保持 为一个常数。稳定蠕变一般不会导致岩体整体失稳。 非稳定蠕变:岩石承受的恒定荷载较大,当岩石应力超过 某一临界值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其变形速率逐渐增大, 最终导致岩体整体失稳破坏。 岩石的长期强度:岩石的蠕变形式取决于岩石应力大小, 当应力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岩石产生稳定蠕变;当应力大于该 值时,岩石产生非稳定蠕变。则将该临界应力称为岩石的长期 强度。
围压很大时(σ3>145MPa),岩 石屈服后发生很大塑性变形,没有 明显应力降。 脆性破坏:变形很小时,由弹性 变形直接发展为急剧、迅速的破坏, 应力降较大。
塑性破坏:岩石发生较大的永久 变形后破坏,应力降很小。
36
三、真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特征
在低应力区内,σ1p 随着σ2的增加而增长,增 长程度比σ3的影响小;超 过特定区后,σ1p 随着σ2 的增加而下降。
基本概念:
屈服:岩石受荷载作用后,随着荷载的增大,由弹性状态过 渡到塑性状态,这种过渡称为屈服。
破坏:把材料进入无限塑性增大时称为破坏。 岩石强度:是指岩石抵抗破坏的能力。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便发生破坏,这个极限值就是岩石
的强度。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三轴抗压强度 变形模量、泊松比、切边模量、应力应变关系
尺寸:大于矿物颗粒的10倍;
高径比:研究表明;h/d≥(2~3)较合理 (3)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度越高
规定加载速度为0.5 ~0.8 MPa/s (4)环境 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强度越低;岩石越软越明 显,对泥岩、粘土等软弱岩体,干燥强度是饱 和强度的2~3倍。 温度:温度增加,岩石强度降低。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岩体力学》课程
第三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
1
本章内容
§3-1 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2 岩石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3 岩石剪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4 岩石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5 岩石流变特性 §3-6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3-7 岩石的强度理论
割线模量: E割
工程上常用E50 :
50 E50 50
16
初始模量反映了岩石中微裂隙的多少。 切线模量反映了岩石的弹性变形特征。 割线模量反映了岩石的总体变形特征。 c.具有粘性的弹性岩石 由于应变恢复有滞后
现象,即加载和卸载曲线 不重合。P点加载弹模取过 P点的加载曲线的切线斜率, P点卸载弹模取过P点的卸 载曲线的切线斜率。
P t A
不易成功,夹具两 端应力集中引起试 件两端破裂
19
2、间接拉伸试验
① 劈裂法(巴西试验法)
圆饼试件:
2P x t dt
6P y dt
20
方形试件:
2P t ah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d— 试件直径;cm;
t—试件厚度,cm;
a,h—方形试件边长和厚度,cm。
8
岩石单轴压缩时的常见破坏形式
单轴压力作用下试件的劈裂; 单斜面剪切破坏;
多个共轭斜面剪切破坏
破坏形态是表现破坏机理的重要特征,由应力状态和试验条 件等因素决定。
9
对于风化严重,难以加工 成试件的岩石,可根据点荷载 试验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
c 24I s
式中:Is—点荷载强度指标
Is P / D
弹性——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
38
1939.01
1940.05
阿尔卑斯山谷反倾岩层中蠕动
39
40
二、岩石的蠕变性能
1、岩石的蠕变特性
通常用蠕变曲线(ε -t曲线)表示岩石的蠕变特性。
蠕变曲线与所加应力的大 小有关系,在低应力时,蠕变 可以渐趋稳定,材料不致破坏; 在高应力时,蠕变则加速发展, 终将引起材料的破坏。应力愈
21
不规则试件(加压方向应满足h/a≤1.5 ):
t
P V 2/3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a—加压方向的尺寸; h—厚度; V—不规则试件的体积。 由于岩石中的微裂隙,在间接拉伸试验中,外力
都是压力,必然使部分微裂隙闭合,产生摩擦力,从
而使测得的抗拉强度值比直接拉伸法测得的大。
22
②点荷载试验法
14
岩石变形特性参数的测定
1、弹性模量E的确定 a、 线 弹 性 类 岩 石 ——σ ~ ε 曲线呈线性关系,曲线上任一点 P的弹性模量E:
E
15
b.σ ~ε 曲线呈非线性关系
d 初始模量: E初= d
切线模量(直线段):
0
a 2 a1 E切= a 2 a1
26
①剪切面上无压应力的剪切试验
27
②剪切面上有压应力的剪切试验
试件尺寸:直径或边长不小于50mm,高度应等于直径或边长。 改变P,即可测得多组σ 、τ ,作出σ ~τ 曲线。
P A
T A
tan c
28
29
③变角板剪切试验
N P cos Pf sin 0 Q Pf cos P sin 0
D— 试件直径;cm。 试件直径1.27~3.05cm 要求:(由于离散性大),每组15个,取均值 岩石的抗拉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一般情况下,
1 1 t ( ~ ) c 10 50
23
抗拉强度 :
t
MC I
峰值前应力-应变关系
(1965)
少裂隙、 致密、坚硬、少裂隙 岩性较软
致密、坚硬、多裂隙
较多裂隙、 岩性较软
13
峰值后应力-应变关系
瓦维斯基和法赫斯特根据后区曲线将岩石全过程曲线分为Ⅰ 型和Ⅱ型,Ⅰ型为稳定破裂传播型,峰值后外力做功才能使试件 进一步破坏; Ⅱ型为非稳定破裂传播型。
葛修润院士认为Ⅱ型是人为因素控制,控制轴线应变,峰后 曲线在P点之右。
30
变角板剪切试验缺点是α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易倾倒而 太小不易剪切破坏,一般在30°~60°间选取。
31
32
§3.4 岩石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一、岩石三轴抗压强度
岩石在三向压缩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加
载方式包括真三轴和常规三轴加载两种。
33
一、岩石三轴抗压强度Fra bibliotek围压越大,岩石的三轴极限 强度σ1p (峰值强度)越大。
20.5MPa,25MPa)
44
二、岩石的流变模型
岩石的流变本构模型:用于描述岩石应力-应变关系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它是通过试验-理论-应用证实而得到的。 本构模型分类: 1、经验公式模型:根据不同试验条件及不同岩石种类求得 的数学表达式,这种表达式通常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形式表达。 2、积分模型:是在考虑施加的应力不是一个常数时的更一 般的情况下,采用积分的形式表示应力-应变-时间关系 的本构方程。 3、组合模型:将岩石抽象成一系列简单元件(弹簧、阻尼 器、摩擦块),将其组合来模拟岩石的流变特性而建立的 本构方程。 45
2
10
岩石的抗压强度
11
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及其五个变形阶段
(1)0A段:微裂隙闭合阶段,微裂隙压密极限σ A。 (2)AB段:近似直线,弹性阶段,σ B为弹性极限。 (3)BC段:屈服阶段,微裂隙扩展,塑性变形,σ C为屈服极 限。 (4)CD段:破坏阶段,σ D为强度极限,即单轴抗压强度。 12 (5)DE段:即破坏后阶段,σ E为残余强度。
4
岩石的力学特性概述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不能恢复的性质。
脆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物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能力 的性质。 粘性(流变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间完成,且应 变速度(dε /dt)随应力大小而变化的性质。
2 3 4
剪切破坏,破坏角θ=22°(θ为破坏面与σ1的夹角)。 拉剪破坏,θ≈15°。 拉裂破坏,θ≈0°。
37
4 2 3 8 2 3 8
§3-5 岩石流变特性 一、流变的概念
岩石的流变性是指岩石应力应变关系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蠕变
流变性
松弛 弹性后效
蠕变——当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增大。 松弛——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
42
2、岩石的典型蠕变曲线及其特征
典型的蠕变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
(1)瞬时弹性变形阶段(OA): 0
(2)一次蠕变阶段(AB): d 2 0 2 (瞬态蠕变段) d t (3)二次蠕变阶段(BC): (等速或稳定蠕变段) (4)三次蠕变阶段(CD): (加速蠕变段) 蠕变变形总量:ε =ε
M ——作用在试件上的最大弯矩 C ——梁边缘到中性轴的距离 I ——梁截面绕中性轴的惯性矩
①岩石是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
适用条件: ②满足平面假设的对称面内弯曲
24
岩石的抗拉强度
25
§3.3 岩石剪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岩石的抗剪强度是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它 是岩石力学中重要指标之一,常以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υ 这两个抗剪参数表示。
2
本章重点:
1、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2、岩石的单轴压缩变形特性,应力-应变全过程曲 线的工程意义;
3、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及其实验 室测定方法; 4、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5、莫尔强度理论、格里菲斯断裂强度理论及判据; 6、岩石的流变性。
本章难点:岩石的流变性。
3
岩石的力学特性概述
P c A 单轴压缩试验试件标准:
圆柱形试件:υ 4.8-5.2cm,高H= (2-2.5)υ 长方体试件:边长L= 4.8-5.2cm, 高H=(2-2.5)L 试件两端不平度0.5mm;尺寸误差±0.3mm 两端面垂直于轴线±0.25o
7
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1)承压板端部的摩擦力及其刚度 (2)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形状:圆形试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好加工
34
二、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
1、围压对岩石刚度的影响
当岩性较弱时,弹模随围压增大而增大,表明岩石存在的空 隙在围压作用下闭合使得岩石刚度增大。
35
二、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
2、围压对岩石破坏方式的影响
围压较小时(σ3≤60MPa),峰值 应变小,峰值与残余强度差异大。
围压较大时(σ3=85~105MPa), 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后破坏,破坏后 有一定应力降。
0
E
d 2 0 2 d t
d 2 0 2 d t
0+ε 1(t)+ε 2(t)+ε 3(t)
式中:ε 0为瞬时弹性应变;ε 1(t),ε 2(t),ε 3(t)为与时间有关的一次蠕 变、二次蠕变、三次蠕变。ε v 为粘塑性应变, ε Q 为粘弹性应变。 43
3、岩石的蠕变曲线类型
稳定蠕变。曲线包含瞬时弹性 变形、瞬态蠕变和稳定蠕变3个 阶段(压应力10MPa,12.5MPa) 典型蠕变。曲线包含4个阶段 (压应力15MPa,18.1MPa) 加速蠕变。曲线几乎无稳定蠕 变阶段,应变率很高 (压应力
P ——压力机上施加的总垂直力,kN; N ——作用在试件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压力,kN; Q ——作用在试件剪切面上的切向总剪力,kN; f ——压力机垫板下面的滚珠的摩擦系数,
可由摩擦校正试验决定; ——剪切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将上式分别除以剪切面面积即得:
f
P (cos f sin ) A P (sin f cos a ) A
17
d、弹塑性类岩石
Ee e
变形模量 :
E0
e p
1 1 1 E0 Ee EP
式中:Ee——弹性模量; Ep——塑性模量
18
§3.2 岩石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拉力作用下抵抗破
坏的能力,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
1、直接拉伸试验
5
s
o
o
理想弹性体
s
理想弹塑性体
o
o
d dt
线性硬化弹塑性体
理想粘性体
6
§3-1 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作用下(无围
压,只在轴向加压力)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单轴抗压强度
等于达到破坏时最大轴向压力除以试件的横截面积,即
大,则蠕变速率愈大。
41
稳定蠕变:岩石在较小的恒定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就趋于稳定,不再随时间增加而变化,应变保持 为一个常数。稳定蠕变一般不会导致岩体整体失稳。 非稳定蠕变:岩石承受的恒定荷载较大,当岩石应力超过 某一临界值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其变形速率逐渐增大, 最终导致岩体整体失稳破坏。 岩石的长期强度:岩石的蠕变形式取决于岩石应力大小, 当应力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岩石产生稳定蠕变;当应力大于该 值时,岩石产生非稳定蠕变。则将该临界应力称为岩石的长期 强度。
围压很大时(σ3>145MPa),岩 石屈服后发生很大塑性变形,没有 明显应力降。 脆性破坏:变形很小时,由弹性 变形直接发展为急剧、迅速的破坏, 应力降较大。
塑性破坏:岩石发生较大的永久 变形后破坏,应力降很小。
36
三、真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特征
在低应力区内,σ1p 随着σ2的增加而增长,增 长程度比σ3的影响小;超 过特定区后,σ1p 随着σ2 的增加而下降。
基本概念:
屈服:岩石受荷载作用后,随着荷载的增大,由弹性状态过 渡到塑性状态,这种过渡称为屈服。
破坏:把材料进入无限塑性增大时称为破坏。 岩石强度:是指岩石抵抗破坏的能力。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便发生破坏,这个极限值就是岩石
的强度。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三轴抗压强度 变形模量、泊松比、切边模量、应力应变关系
尺寸:大于矿物颗粒的10倍;
高径比:研究表明;h/d≥(2~3)较合理 (3)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度越高
规定加载速度为0.5 ~0.8 MPa/s (4)环境 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强度越低;岩石越软越明 显,对泥岩、粘土等软弱岩体,干燥强度是饱 和强度的2~3倍。 温度:温度增加,岩石强度降低。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岩体力学》课程
第三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
1
本章内容
§3-1 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2 岩石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3 岩石剪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4 岩石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3-5 岩石流变特性 §3-6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3-7 岩石的强度理论
割线模量: E割
工程上常用E50 :
50 E50 50
16
初始模量反映了岩石中微裂隙的多少。 切线模量反映了岩石的弹性变形特征。 割线模量反映了岩石的总体变形特征。 c.具有粘性的弹性岩石 由于应变恢复有滞后
现象,即加载和卸载曲线 不重合。P点加载弹模取过 P点的加载曲线的切线斜率, P点卸载弹模取过P点的卸 载曲线的切线斜率。
P t A
不易成功,夹具两 端应力集中引起试 件两端破裂
19
2、间接拉伸试验
① 劈裂法(巴西试验法)
圆饼试件:
2P x t dt
6P y dt
20
方形试件:
2P t ah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d— 试件直径;cm;
t—试件厚度,cm;
a,h—方形试件边长和厚度,cm。
8
岩石单轴压缩时的常见破坏形式
单轴压力作用下试件的劈裂; 单斜面剪切破坏;
多个共轭斜面剪切破坏
破坏形态是表现破坏机理的重要特征,由应力状态和试验条 件等因素决定。
9
对于风化严重,难以加工 成试件的岩石,可根据点荷载 试验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
c 24I s
式中:Is—点荷载强度指标
Is P / D
弹性——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
38
1939.01
1940.05
阿尔卑斯山谷反倾岩层中蠕动
39
40
二、岩石的蠕变性能
1、岩石的蠕变特性
通常用蠕变曲线(ε -t曲线)表示岩石的蠕变特性。
蠕变曲线与所加应力的大 小有关系,在低应力时,蠕变 可以渐趋稳定,材料不致破坏; 在高应力时,蠕变则加速发展, 终将引起材料的破坏。应力愈
21
不规则试件(加压方向应满足h/a≤1.5 ):
t
P V 2/3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a—加压方向的尺寸; h—厚度; V—不规则试件的体积。 由于岩石中的微裂隙,在间接拉伸试验中,外力
都是压力,必然使部分微裂隙闭合,产生摩擦力,从
而使测得的抗拉强度值比直接拉伸法测得的大。
22
②点荷载试验法
14
岩石变形特性参数的测定
1、弹性模量E的确定 a、 线 弹 性 类 岩 石 ——σ ~ ε 曲线呈线性关系,曲线上任一点 P的弹性模量E:
E
15
b.σ ~ε 曲线呈非线性关系
d 初始模量: E初= d
切线模量(直线段):
0
a 2 a1 E切= a 2 a1
26
①剪切面上无压应力的剪切试验
27
②剪切面上有压应力的剪切试验
试件尺寸:直径或边长不小于50mm,高度应等于直径或边长。 改变P,即可测得多组σ 、τ ,作出σ ~τ 曲线。
P A
T A
tan c
28
29
③变角板剪切试验
N P cos Pf sin 0 Q Pf cos P si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