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子方差分析

合集下载

6-2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解读

6-2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解读

三、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1 r s t x xijk rst i 1 j 1 k 1
称为样本总平均;
1 t xij xijk t k 1
xi 1 s t xijk st j 1 k 1
称为水平组合 Ai , B j 下的样本均值; 称为水平 Ai 下的样本均值; 称为水平 B j 下的样本均值。
r r r i 1
s
0
i 1
s
i 1
s
ij uij ui u j u uij ui su i su i 0
j 1 j 1 j 1
所以,如果 H 02 成立,那么因素 B 各效应的水平皆为零; 如果 H 03 成立,那么 ij 0
2 i 1 j 1 k 1
i 1 j 1 k 1 r s t
i 1 j 1 k 1
i 1 j 1 k 1
可以验证上式右边所有的交叉乘积项皆为零 记
SE
SA
2
xijk xij
r s t
2
2
xi x
i 1 j 1 k 1 r s t i 1 j 1 k 1 r s t
rs t 1 2 S A B r 1s 1 ~ F r 1s 1, rs t 1 2 S E rs t 1
2
SB
s 1
,可得 若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x 2 s1 , x 2 s 2 , , x 2 st
……
x r11 , x r12 , , x r1t
……
x r 21 , x r 22 , , x r 2 t
……
x rs 1 , x rs 2 , , x rst

双因素方差的定义和使用条件

双因素方差的定义和使用条件

双因素方差的定义和使用条件
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分析两个因
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方法主要用来检验两个因子对因变量的交互作用。

双因素方差分析特别适用于那些同时受到两个或更多因素影响的因变量研究。

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独立性:各个观测值之间必须相互独立,这意味着每个观测值都不受其他观测值的干扰。

2. 正态性: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3. 方差齐性:各个总体的方差必须相等,即抽样的总体必须是等方差的。

4. 样本容量:每个组中的观测值数量应该足够多,这样才能保证估计的参数接近真实值。

5. 满足其他假设:例如,误差项应该是随机的,并且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如下:
1. 提出假设:包括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假设。

2. 方差分析表:列出观测值的数量、各组的均值和方差以及总均值和总方差。

3. F检验:通过F检验来检验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显著性。

4. 结果解释:如果F检验的结果显著,则说明主效应或交互效应对因变量有影响;否则,说明没有影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咨询统计学专家或查阅统计学相关书籍。

因子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

因子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

因子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两个或更多个因素对一些变量的影响。

在双因子方差分析中,变量被分解为与两个或更多个因素相关的部分和与这些因素无关的部分。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因素对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做出更准确的推断和预测。

双因子方差分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全因子方差分析和简化因子方差分析。

全因子方差分析是指在研究中同时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和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变量的影响。

简化因子方差分析是指只考虑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对变量的影响,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实验设计确定不同因素的水平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组合情况。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计算不同因素水平和组合的均值和方差。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SS (sum of squares)来分解总方差,以了解不同因素和其交互作用对总方差的贡献程度。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F值来检验不同因素和交互作用的显著性。

双因子方差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实验研究中,特别是在比较不同因素对一些测量指标的影响时。

通过双因子方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哪个因素对测量指标有显著影响,并且可以检验不同因素和其交互作用的效应是否显著。

这对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和解释实验结果非常重要。

双因子方差分析的一个例子是研究两种不同的肥料类型(因素A)和两个不同的灌溉方法(因素B)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者可以将试验区域分为四个组合条件:肥料A+灌溉方法1、肥料A+灌溉方法2、肥料B+灌溉方法1和肥料B+灌溉方法2、然后,他们可以测量每个试验组的植物生长情况,并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来确定肥料类型和灌溉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总之,双因子方差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因素对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且可以检验不同因素和其交互作用的显著性。

通过双因子方差分析,我们可以做出更准确的推断和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和解释实验结果。

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

st
xijk
j1 k 1
称为水平 Ai 下的样本均值;
x• j•
1 rt
r i1
t
xijk
k 1
称为水平 B j 下的样本均值。
r s t
考虑总变差平方和 ST 2 xijk x 2 的如下分解:
i1 j1 k 1
r s t
ST 2
xijk x 2
i1 j1 k1 rst
若 H01 成立,即 1 2 r 0 ,那么,虽然 不能苛求做为诸i 的估计值之平方和的若干倍的S A2
rst
r
( xi•• x 2 st xi•• x 2 )恰好等于零,
i1 j1 k 1
i 1
但相对于 SE
2
来说一定不应太大,倘若
SA2 SE2
超过某个界
限值k1 ,我们就有理由拒绝H01 ,故
0.
s
类似地,由 j
j 1
s j 1
u• j u
1 r
s j 1
r i 1
uij
su
0
r
r
r
ij uij ui• u• j u uij u• j ru• j ru• j 0
i 1
i 1
i 1
s
s
s
ij uij ui u• j u uij ui• sui• sui• 0
2
=
xijk xij• xi•• x x• j• x xij• xi•• x• j• x
i1 j 1 k 1
r s t
rst
rst
xijk xij• 2 xi•• x 2 x• j• x 2
i1 j1 k 1
i 1 j 1 k 1

双因子方差分析范文

双因子方差分析范文

双因子方差分析范文1.设置假设:确定双因子方差分析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通常,零假设是两个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并且它们对因变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2. 计算总平方和:计算每个观测值与整体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然后将这些差异平方求和。

这个求和得到的值被称为总平方和(Total Sum of Squares, SS-T)。

3. 计算处理组平方和:计算每个因素和其水平之间的平方和,得到的值被称为处理组平方和(Between-Group Sum of Squares, SS-B)。

它反映了因素的主效应。

4. 计算误差平方和:计算每个观测值与其所在处理组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然后将这些差异平方求和。

这个求和得到的值被称为误差平方和(Within-Group Sum of Squares, SS-W)。

它反映了每个处理组内的随机变异。

5. 计算交互作用平方和:计算两个因素交互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得到的值被称为交互作用平方和(Interaction Sum of Squares, SS-I)。

6. 计算均方:将处理组平方和、误差平方和和交互作用平方和依次除以相应的自由度,得到的值被称为均方(Mean Square, MS-B, MS-W, MS-I)。

7.计算F值:将均方(MS-B,MS-W,MS-I)之间的比值作为F值,用于检验每个因素和交互作用效应的显著性。

8.假设检验:根据F分布表,确定每个因素和交互作用平方和的显著性水平。

9.结果解释:根据显著性水平,确定每个因素和交互作用在因变量上的影响。

如果一些因素或交互作用显著,则说明这个因素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

总结起来,双因子方差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在许多领域(如实验设计、社会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确定两个或多个因素对一些连续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并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双因子方差分析例子

双因子方差分析例子

【双因素方差分析例题】下表数据是在4个地区种植的3种松树的直径.试对松树的直径数据进行种树与地区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模型识别树种和地区是对松树的直径都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两个因子,并且二者之间还有可能产生交互作用,即有可能出现某个地区最适合(不适合)某种松树的生长情况.地区因子有4个水平,树种因子有三个水平,在每一个水平下分别抽取了5个样本.我们先利用MATLAB提供的命令anova2()来对本题作双因子方差分析.再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确定其它问题.MATLAB数据处理clearA=[23 15 26 13 21 25 20 21 16 18 21 17 16 24 27 14 11 19 20 24]; B=[28 22 25 19 26 30 26 26 20 28 19 24 19 25 29 17 21 18 26 23]; C=[18 10 12 22 13 15 21 22 14 12 23 25 19 13 22 18 12 23 22 19]; X=[A',B',C'];⑴双因子方差分析reps=5;[p,Table]=anova2(X,reps,'off')p =0.0004 0.3996 0.4156Table ='Source' 'SS' 'df' 'MS' 'F' 'Prob>F''Columns' [ 352.5333] [ 2] [176.2667] [9.1369] [4.3408e-004] 'Rows' [ 58.0500] [ 3] [ 19.3500] [1.0030] [ 0.3996]'Interaction'[ 119.6000] [ 6] [ 19.9333] [1.0333] [ 0.4156]'Error' [ 926.0000] [48] [ 19.2917] [] []'Total' [1.4562e+003][59] [] [] []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说明:我们看到返回向量p有3个元素,分别表示输入矩阵X的列、行及交互作用的均值相等的最小显著性概率,由于X的列表示树种方面的因素,行表示地区方面的因素,所以根据这3个概率值我们可以知道:树种因素方面的差异显著,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没有某种树特别适合在某地区种植).接下来对树种进一步作单因子方差分析.⑵单因子方差分析[p,anovatab,stats]=anova1(X,[],'on')p =3.7071e-004anovatab ='Source' 'SS' 'df' 'MS' 'F' 'Prob>F' 'Columns' [352.5333] [2] [176.2667] [9.1036] [3.7071e-004] 'Error' [1.1036e+003] [57] [ 19.3623] [] []'Total' [1.4562e+003] [59] [] [] []stats =gnames: [3x1 char]n: [20 20 20]source: 'anova1'means: [19.5500 23.5500 17.7500]df: 57s: 4.4003图三种松树直径的box图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单因子方差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树种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由box图可以看出树种B的平均直径最大,故可认为树种B最好.实际上,作多重比较得出的结论更细腻、丰富一些.。

6-2双因素方差分析

6-2双因素方差分析
– 对地区因素提出的假设为
• H0:m1=m2=m3=m4=m5 (地区对销售量无显著影响) • H1:mj (j =1,2,…,5) 不全相等 (有显著影响)
【例】有4个品牌的彩电在5个地区销售,为分析彩电的品牌( 品牌因素)和销售地区(地区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对每显著 个品牌在各地区的销售量取得以下数据。试分析品牌和销售 地区对彩电的销售量是否有显著影响?(=0.05)
5. 误差项平方和: SSE SST SSR SSC SSRC
SST=SSR+SSC+SSRC+SSE
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表
(基本结构)
误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SS)
(df)
均方 (MS)
F值
P值
F 临界值
行因素 列因素 交互作用
误差
SSR SSC SSRC SSE
k-1 MSR FR r-1 MSC FC (k-1)(r-1) MSRC FRC kr(m-1) MSE
replication)
3. 如果除了行因素和列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单
独影响外,两个因素的搭配还会对结果产 生一种新的影响,这时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称为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或可重 复 双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Two-factor with
replication )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1.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 对于因素的每一个水平,其观察值是来自正态分布
不同品牌的彩电在5个地区的销售量数据
品牌因素 地区1
地区因素 地区2 地区3 地区4
品牌1
365
350
343
340
品牌2
345
368
363

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Two-way ANOVA with interaction)是一种用于分析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这两个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探究多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况。

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是在传统的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的方法,将实验因素划分为两个或更多的自变量,并考察这些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与传统的单因子方差分析相比,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解释实验结果。

在进行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实验设计矩阵,确定两个自变量的水平以及实验对象的分组情况。

然后,通过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以得到各自变量的主效应(main effects)和交互作用效应(interaction effects)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主效应是指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独立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水平下因变量的均值差异来进行检验。

交互作用效应是指两个自变量同时作用对因变量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组合下因变量的均值差异来进行检验。

显著性检验可以使用方差分析表(ANOVA table)来进行,通过计算误差平方和与因子平方和来判断各效应的显著性。

双因子方差分析的优势在于可以准确地评估两个自变量的影响,并且可以检验出两个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通过交互作用效应的检验,可以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性。

然而,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样本量需要足够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验设计需要合理,各水平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以确保方差分析的准确性。

总之,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通过准确评估各自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可以更加全面地解释实验结果,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双因子方差分析

双因子方差分析
子的主效应, γ ij 表示 A 因子的第 i 水平和 B 因子的第 j 水平在主效应之外,对 y 所 产生的额外的联合效果,称为“交互效应”(intersection)。这样,利用(2.2.2)的 形式,我们可以将因子对响应变量 y 的各种影响表示得很清楚。问题是,在(2.2.2)
中的参数共有 1 + I + J + IJ = (I + 1)(J + 1) 个,已经超出原来参数 µij 的个数( IJ )。 为方便分析起见,我们对因子各种效应的参数施加以下约束:
µij = µ + α i + β j + γ ij ,
(2.2.2)
在上述表达式中, µ 表示响应变量 y 在“标准”状态下的理论均值,称为“总均 值”(grand mean), α i 表示 A 因子的第 i 水平对 y 的单独效果,称为 A 因子的 “主效应”(main effect), β j 表示 B 因子的第 j 水平对 y 的单独效果,称为 B 因
(2.2.3)的约束只有在均衡的试验中才是有效的。在(2.2.3)中共有 I + J + 2 个约束,但 是在后面的 I + J 个约束中,由任意 I + J −1 个可以推出另一个,因此实际上只有 I + J + 1个独立的约束。这样独立参数的个数仍然是 IJ 个( (I + 1)(J + 1) − (I + J + 1)
以解释为 A 因子主效应的总体效果。SSA 中有 I 个平方项,满足一个约束条件:
∑iαˆi = 0 ,因此 SSA 的自由度为
f SSA = I − 1
(2.2.14)
∑ 定义 SSA 的均方为 MSSA=SSA/(I-1)。类似地,由(2.2.10), SSB = IK j βˆj2 , 其中

两因子方差分析

两因子方差分析

两因子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1. 概述本文介绍如何分析多因子方差分析。

先从两因子析因设计开始。

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中,一个处理的每个水平出现在另一个处理的所有水平下。

2 x 3 析因设计如下。

2 x 3 因子有6个单元水平 A 1 出现在B 的所有水平下, 水平 A 2 也出现在B 的所有水平下。

本文介绍如何用GLM: Univariate 过程分析这种类型的数据。

2. 数据数据来源于表演的行为研究。

参与者是24只猴子。

它们的任务是完成一个“单数”的问题。

给猴子出示三个物品,例如两个圆环和一个方块,有一个奖励食物放置在单数物品下的小坑里。

因变量(score ) 是猴子选择单数物品和得到奖励的实验总数。

有两个自变量,奖励 (reward ) 有三个水平(1个葡萄, 3个葡萄, 和 5个葡萄),驱赶 (drive ) 有两个水平(剥夺1小时食物和剥夺24小时食物)。

数据保存在文件glm-2way.sav 中。

变量如表1所示。

3. 假设检验全因子受试者间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如表2所示。

假设1 (独立性).每个设计单元中有不同的参与者,所以数据是独立的。

假设 2 (测量尺度).得分的测量尺度是比率。

假设 3 (正态性).假设数据在6个设计单元中服从正态分布。

如果分布对称,那么方差分析是稳健的。

这个假设能用探索过程检验每个设计单元的正态性。

然而,探索过程默认的分析是在每个选择因子的主效应上计算所需要的统计量。

对这个数据,当在Factor List框中放置reward和drive时,探索过程将在奖励的三个水平和驱赶的两个水平内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

它不会在6个设计单元内按照假设要求计算所需要的统计量。

所以,为了生成需要的检验,必须使用语法命令改变这一切。

打开探索过程对话框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 ...将变量score移到Dependent List窗口,变量drive和reward移到Factor List窗口。

§7.4双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共31张PPT)

§7.4双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共31张PPT)

ijk ~ N (0, 2 ),各ijk独立,
i 1,..., r, j 1,..., s, k 1,...,t.
r
s
r
s
交互效应模型
i
i1
0,
j 1
j
0,()ij
i1
0,
()ij
j 1
0.
,i , j(, )ij , 2均未知.
假分 设别
H 01
: 1
2
r 0, H11 :1,...,r不全为零,
ij ~ N (0, 2 ), 各ij独立,
i 1,..., r, j 1,..., s.
r
s
i 0, j 0.
i 1
j 1
,i , j , 2均未知.
分别检验(jiǎnyàn)
假设
H01 :1 2
r 0, H11 :1,...,r不全为零,
H02 : 1 2
s
0, H12
FA
MS A MSE
SB
s 1
MSB
SB
s 1
FB
MSB MSE
SE (r 1)(s 1)MSE SE (r 1)(s 1)
ST rs 1
12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例2 假定对3个小麦品种(pǐnzhǒng)和3块试验地块进行区
组设计试验,得到如下的数据:
rs
Xij2 816759
表 小麦品种(pǐnzhǒng)区组试验数据i1 j1
ij , 2均为未知参数.

1 rs
r i1
s
ij , ——总平均(一般平均)
j 1
i•
1 s
s
ij , i

7.3 双因子方差分析

7.3 双因子方差分析

第七章方差分析武汉大学主要内容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单因子方差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均值估计与多重比较7.1 7.2 7.3 7.47.3 双因子方差分析交互项有统计意义交互项无统计意义对交互效应、主效应进行检验无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因子A 和因子B 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相互关系有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 •因子A 和因子B 是相互起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的检验层次交互项有统计意义交互项无统计意义对交互效应、主效应进行检验•分解为各种水平的组合情况进行检验对总模型进行检验•进行主效应各种水平的两两比较【例】为了研究火箭的射程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时,与推进器型号(因子A)及燃料种类(因子B)的关系,对4种不同的燃料及3种不同的推进器进行搭配,每种搭配各发射了火箭2次,测得射程数据如下表所示:A:燃料B:推进器123158.2,52.656.2,41.265.3,60.8249.1,42.854.1,50.551.6,48.4360.1,58.370.9,73.239.2,40.74 75.8,71.5 58.2,51.0 48.7,41.4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ANOVA过程(均衡数据的方差分析)考虑如下问题:1) 燃料(因子A)、推进器(因子B)对火箭射程y有无显著性影响?2) 因子A和因子B是否有交互作用?3) 使火箭射程达到最大的条件是什么?要用方差分析将不同燃料和不同推进器的影响区分开来。

即检验: H0A:不同燃料对射程无影响,H1A:不同燃料对射程有显著影响H0B:不同推进器对射程无影响,H1B:不同推进器对射程有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的ANOVA过程(均衡数据的方差分析)data pusher;/*建立数据集pusher*/drop i;do a="a1","a2","a3", "a4";do b="b1","b2","b3";do i=1 to 2;input y @@;output;end;end;end;cards;58.2 52.6 56.2 41.2 65.3 60.849.1 42.8 54.1 50.5 51.6 48.460.1 58.3 70.9 73.2 39.2 40.775.8 71.5 58.2 51.0 48.7 41.4run;proc ANOVA data=pusher;class a b;model y=a b; /*未考虑交互效应*/run;双因素方差分析的GLM过程(均衡数据的方差分析)proc GLM data=pusher; /*GLM过程*/class a b;model y=a b a*b; /*考虑交互效应*/lsmeans a b a*b/adjust=t ; /*对交互效应和主效应进行多重比较*/ run;两因子之间有交互效应吗否是结束改用GLM过程用MEANS语句比较用LSMEANS语句进行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多重比较处理平衡数据的方差分析(首选ANOVA过程)原假设H0:各组均值之间无差异不能拒绝拒绝(小概率)双因素方差分析的GLM过程(非均衡数据的方差分析)【例】对表中的假设数据作双因素方差分析:因素B因素Ab1b2b3 a1 3.3 2.6 1.5 3.6 3.1 1.90.8 1.6 3.2 2.6 5.2 4.72.2 1.3 4.2 4.3 5.3 2.8 2.0 2.9 4.43.84.45.1a23.9 2.9 3.1 2.9 3.54.9 2.5 4.8 4.65.6 3.9 3.0data an;do a = 1 to 2;do b = 1 to 3; input n;do i = 1 to n; input x @@; output;end;end;end;drop i n ;cards; 43.3 2.6 1.5 3.643.1 1.9 0.8 1.643.2 2.6 5.24.782.2 1.3 4.2 4.33.9 2.9 3.1 2.9 85.3 2.8 2.0 2.9 3.5 4.9 2.5 4.8 84.4 3.8 4.45.1 4.6 5.6 3.9 3.0 ;proc glm data=an;class a b;model x=a b;run;画散点图观察交互相应•proc gplot data=an;• symbol c=blue w=2 interpol=std1mtj line=1; • symbol2 c=green w=2 interpol=std1mtj line=2; • symbol3 c=red w=2 interpol=std1mtj line=3; • plot x*a=b;•run;检验交互相应:proc glm data=an;class a b;model x=a b a*b;lsmeans a b a*b/ pdiff=all adjust=scheffe; run;修改代码:proc glm data=an;class a b;model x=a b;lsmeans a / pdiff=all adjust=scheffe; run;谢谢观赏3。

双因子方差分析adjustedR强度SSASSESST

双因子方差分析adjustedR强度SSASSESST

双因⼦⽅差分析adjustedR强度SSASSESST
应⽤统计学
⽅差分析的基本假设:
组间组平均与总平均的不同是由treatment引发的。

单个值与组平均的不同是由组内error引发的。

如果没有处理误差SSA=SSE,所以右尾假设如果F>1则处理效应更强
本质上样本⽅差,所以是总体⽅差的⽆偏估计。

描述强度:
增加n(维度),R变⼤,adjusted R变⼤。

但是n过⼤就会出现过拟合的现象,此时R虽然变⼤,但是并不好,并不能反映客观情况,客观情况是变量间差异是本⾝就很⼤,⽽不是因为维度升⾼导致的。

双因⼦⽅差分析除了增加⼀个因素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

6-2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解析

6-2交互作用双因子方差分析解析

无交互作用的 双因素方差分析
假定因素A和因素 B的效应之间是相 互独立的,不存 在相互关系
有交互作用的 双因素方差分析
假定因素A和因素B 的结合会产生出一 种新的效应
二、数据结构
r 个不同的水平 A1 , , Ar , 设因素A 有
s 个不同的水平 B1 , , Bs , 因素B 有
现对因素A 、B 的每一种不同的水平组合: Ai , B j i 1,2, , r ; j 1,2, , s 都安排t t 2 次试验(称为等重复试验) ,假 定各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得到如下试验结 果:
ij相互独立同分布N (0, 2 )
1 r s 记:u uij ——理论总均值 rs i 1 j 1
1 s 记:ui uij —因素A在i水平下的理论平均 s j 1
1 r 记:u j uij —因素B在j水平下的理论平均 r i 1
uij u ui u u j u uij ui u j u
显然
记:i = ui u
记: j = u j u
它是水平 它是水平 Ai 下的理论均值与理论总均值的偏差,称为水平 Ai 下的效应;
Bj
记:rij uij ui u j u uij u i j
所以 r ij
是总效应 uij u 减去 Ai 的效应 i 后的剩余部分,称为水平组合 Ai , B j 的交互效应。
u ij u (视为总效应)是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Ai 下的效应 i ; (1)水平 j ; (2)水平B j 下的效应 A , B ij (3)水平组合 i j 的交互效应 ; ij (4)随机因素引起的随机波动 .

双因子方差分析[1]

双因子方差分析[1]
j 1 r
s
1 yi. yi. , i 1,, r s 1 y. j y. j , r
r
y. j,, s
s
1 1 1 y yij yi. y. j rs i 1 j 1 r i 1 s j 1
由(8.18)可知有
由于多因子问题复杂,而解决的基本方法又类似,为简 单起见,我们仅介绍二因子的方差分析,分两种情况讨 论。

1、无交互作用的二因子方差分析 设在某试验中同时考虑A与B两因子的作用,因 子A取r个不同的水平A1,A2,……,Ar,因子B取S 个不同的水平B1,B2,……,Bs,由于我们在这里 只考虑A、B两因子无交互作用的情形,因此对 每种不同水平的组合(Ai,Bj)均进行一次独立试 验,共得rs个试验结果yij可列成下表形式。
( yijk yij. ) st ( yi.. y ) rt ( y. j. y )
2 2 i 1 j 1 k 1 r s i 1 2 j 1
r
s
2

t ( yij. yi.. y. j. y )
i 1 j 1
S e S A S B S AB
从而
(r 1)(s 1) S A 2 5.29 FA 40.69 (r 1) Se 0.26 (r 1)(s 1) S B 3 2.22 FB 25.62 ( s 1) Se 0.26
对α=0.05,因
FA ~ F (3,6)
查表得F1 F0.95 (3,6) 4.8
B因子 B1 A1 A2 . . . Ar y.j y.1 B2 …… BS y11 y12 …… y1s y21 y22 …… y2s ……………………………… yr1 yr2 …… yrs yi. y1. y2. . . . yr.

4-两因子方差分析

4-两因子方差分析

5.07 4.13
3.21 3.50
3.17 2.47 3.07
Hale Waihona Puke 3.75 2.84 3.10
2.50 3.09 1.99
2.65 2.90 2.42
2.62 2.75 2.37
1
6.17 4.07
5.12
3.78 4.22
5.31 3.92 4.78 4.64 5.26 3.78
3.75 3.63 3.51 5.22 4.35 5.23
i 1 j 1 p 1 r c
r
c
m
2
SS I m ( y ij . y i .. - y. j . y )
i 1 j 1 r
2
SS A cm ( y i .. y )
i 1
2
SS B rm ( y. j . y )
j 1
c
2
定理2 在双因子方差分析模型 中,有
故在不存在交互作用的 前提下,考察 因子的各个水平 A 均值是否一致,等价于 检验 H 0 A : a i . 0, i 1, , r vs H 1 A : 至少有一个 i . 不为0 a
(3)B因子各水平对结果的影 响有无显著差别
同理在不存在交互作用 的前提下,考察 因子的各个 B 水平均值是否一致,等 价于检验 H 0 B : a. j 0, j 1, , c vs H 1 A : 至少有一个 . j 不为0 a
3.46 3.78 5.13 4.12
2.75 2.70 3.13 2.86
3.70 3.90 4.18 3.91
分析
毒素C对肺活量影响严重,毒 A对三个工厂的 素
工人作用不同三种毒素对工厂 的肺活量影响顺序是 . 1 C,B,A,而工厂3的肺活量影响顺序是 ,A,B, C 故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3考虑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

3考虑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

§6.3 考虑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在前一节中,我们介绍了无重复观测、不考虑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

在这种方差分析中,我们设随机变量 j i ξ 的均值 j i j i βαμμ++= ,也就是说,假设因子A 和因子B 的作用只是简单的叠加关系。

但是,在很多实际问题中,A 和 B 的作用并不只是简单的叠加关系。

例如,某种农作物有1A 、2A 两个品种,分别施以 1B 、2B 两种不同的肥料,每种组合进行1从表格中第1列数据来看,品种 2A 比 1A 好,从 1A 改为 2A ,产量大约可以提高216485=- ;从表格中第1行数据来看,肥料 2B 比 1B 好,从 1B 改为 2B ,产量大约可以提高346498=- 。

如果因子A 和 B 的作用,即品种和肥料的作用,是简单的叠加关系,那么,从组合),(11B A 改为 ),(22B A ,产量大约可以提高到119342164)6498()6485(64=++=-+-+ 。

事实上,在水平组合 ),(22B A 下,产量只有 77 ,与 119 相距甚远。

由此可见,品种和肥料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

对于品种 1A 来说,肥料 2B 比 1B 好,对于品种 2A 来说,则恰恰相反,肥料 1B 比 2B 好。

在品种和肥料之间,显然有一个如何搭配组合的问题,搭配得好,产量就高,搭配得不好,产量就不高。

我们把这种由于各个因子的各种水平的搭配组合而产生的作用,称为交互作用。

在实际问题中,交互作用是经常存在的。

但是,在前面介绍的的双因子方差分析中,因为没有重复观测,很难把交互作用与随机误差区分开来,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考虑交互作用。

如果我们在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时,对每一种水平组合多作几次重复观测,就能比较容易地辨别出,哪些是交互作用,哪些是随机误差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有重复观测、考虑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应如何处理。

问题 设某个指标的取值可能与 A 、B 两个因子有关,因子 A 有 r 个水平:r A A A ,,,21 ;因子B 有 s 个水平:s B B B ,,,21 。

双因子方差分析[1]

双因子方差分析[1]
双因子方差分析
上面我们讨论了单因子试验中的方差分 析,但在实际问题中,更多出现的却是 多因素试验,往往需要同时研究几种因 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比如农业生产中 需要同时研究肥料和种子品种对农作物 产量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就存在两个因 子:一个因子是肥料的种类,一个因子 是种子的品种。
它们两者同时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我们 希望通过试验选取使产量达到最高的肥料 种类和种子品种。由于有两个因子的影响, 就产生一个新问题:不同种类的肥料和不 同品种的种子对产量的联合影响不一定是 它们分别对产量影响的迭加,也就是说肥 料类型和种子品种要搭配得当才能得到最 高产量,这类各因子的不同水平的搭配所 产生的影响在统计学中称为交互作用。各 因子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是多因子方差分 析中产生的新问题。
ESe (r 1)(s 1) 2
因此在H01和H02为真时,
SA , SB r 1 s 1
分别是σ2的无偏估计,为此构造统计量
FA
Se
SA (r
(r 1) 1)(s 1)
~
F ((r
1),(r
1)(s 1))
FB
Se
SB (r
(s 1) 1)(s 1)
~
F((s 1),(r 1)(s 1))
变一下,令
1 rs
r i1
s
ij ,
j 1
称为一般平均。
i.
1 s
s j 1
ij
,
i 1,2,,r
. j
1 r
r i1
ij
,
j 1,2, s
i i. , i 1r , 称i为因子A的第i个水平的效应。
j . j , j 1s , 称 j为因子B的第j个水平的效应。

双因子方差分析

双因子方差分析

双因子方差分析一、数据为了帮助一家企业确定各地区牛排的订货量,节约成本。

现就其不同地区的几家连锁店在同一段时间内不同价格的牛排销售量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如下:二、计算这里研究的是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模型。

这个模型要检验的假设有两个:若检验结果拒绝 (或 ),则认为因子A (或因子B )的不同水平对结果有显著影响。

若二者均不拒绝,那就说明因子A 与因子B 的不同水平组合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0:2101====r H ααα 0:2102====r H βββ 01H 02H计算表 r=5 s=4 n=rs=202175477利用上述结果计算各偏差平方和,得: 217544-215788.05=7888.95,1721 2961841 1739 3024121 1685 2839225 142420277761356 1321 1357 1273 12626569108529631838736 1745041 1841449 1620529 15926448638399.iy .2iyjy .2.jy =∑∑ijij y =∑ii y 2.=∑jjy 2.=∑∑ijij y 27888.95215788.05-217544==T S方差分析表三、结论由于所以,在显著水平下,因子A 的不同水平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因子B 的不同水平对结果又显著影响。

即地区对牛排的销售没有显著影响,而价格对牛排的销售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牛排订货时,应注意不同价格牛排的订货数量,节约成本。

7.287255.130047.201195.7888=--=e S 26.3)12,4(2.1095.0=<F 49.3)12,3( 18.1195.0=>F 05.0=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双因子方差分析
2.1 双因子试验
当试验条件中涉及到两个因子时,就称为双因子试验。设 A 为一个因子,有 I 个水平:A i , i =1,L, I ; B 为另一个因子,有 J 个水平:B j , j = 1,L, J 。在设计试 验方案时,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两个因子的水平搭配起来。首先,可以考虑每个 因子(A 或 B)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分别会有影响。其次,两个因子不同的水平 组合会有特殊的影响(并不是两个因子水平分别影响的简单叠加)。在这种情况 下,为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作全面考察,应该对两个因子所有可能的水平组合作试 验。这样的试验就是双因子交叉分组试验。交叉分组试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双因子试 验。
= IJ )。
在双因子试验的模型中,我们所关心的是:
1) A 因子的主效应是否显著。对此可以检验假设:
H0 : α1 = α 2 = L, = α I = 0 2) B 因子的主效应是否显著。对此可以检验假设:
(2.2.4)
H0 : β1 = β2 = L , = β J = 0 3) AB 因子的交互效应是否显著。这时我们检验假设:
∑ αˆi =
1 J
J
µˆij - µˆ= yi•• - y•••
j=1
(2.2.9)
类似地,固定 j,对(2.2.2)式两端关于下标 (i, k) 求和,并根据约束(2.2.3),可以得到 B 因子的第 j 个主效应 β j 的估计为
∑ βˆj
=
1 I
I i=1
µˆij
- µˆ=
y• j • - y•••
yijk = µ ij + eijk , k = 1,L, K; i = 1,L, I; j = 1,L, J .
(2.2.1)
其中 eijk , k = 1,L, K; i = 1,L, I; j =1,L, J 为独立的随机误差,服从相同的正态分布 N (0,σ 2 ) 。在模型(2.2.1)中,两个因子不同水平的组合对响应变量的影响的差异表 现在分布的理论均值 µij 之间的差异上。为了更清楚地看清 µij 之间差异的含义,我 们将它们作变换,重新表为
yijk
=
1 IJ
I i =1
J j =1
yij•
=
1 I
I i=1
yi••
,=
1 J
J
y• j•
j=1
它们分别是:水平组合上的样本均值 ( yij• )、单个因子水平上的数据平均值 ( yi•• 和 y• j• )以及数据的总平均值( y••• )。根据模型(2.2.1),在同一水平组合上 的试验数据可以看成是来自同一总体的简单样本,因此 yij• 为 µij 的估计:
2.2 双因子均衡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
设 A 为一个因子,有 I 个水平:Ai , i =1,L, I ; B 为另一个因子,有 J 个水 平:B j , j = 1,L, J 。将 A 因子的任一水平 A i 与 B 因子的任一水平 B j 搭配,则总 共有 I J 种组合:
(A i ,B j ), i =1,L, I ; j = 1,L, J . 在所有这 I J 种组合上各作 K 次试验,当 K > 1 时,就是均衡有重复试验。设在水平 组合(A i ,B j )下所得到的响应变量观测值记为
µˆij = yij• , i =1,L, I ; j = 1,L, J
(2.2.7)
利用约束(2.2.3),对(2.2.2)式两端关于下标 (i, j, k) 求和,得到总均值 µ 的估计为
∑ ∑ µˆ= 1 IJ
I i =1
J
µˆij
j =1
= y•••
(2.2.8)
固定 i ,对(2.2.2)式两端关于下标 ( j, k) 求和,并根据约束(2.2.3),得到 A 因子的第 i 个主效应α i 的估计为

yij1,yij2,…,yijK

yiJ1 , yiJ2 ,…, yiJK






I
yI11,yI12,…,yI1K

yIj1,yIj2,…, yIjK

yIJ1 ,yIJ2 ,…, yIJK
在双因子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称为“按两种方式”(two-way)分组的数据。
对这样的数据,最一般的假定是:在同一水平组合下的数据可以看成是取自同 一总体的简单样本,相当于在一个理论均值上加上独立同分布的随机误差;而不同 水平组合下的数据的理论均值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建立如下的模型:
∑ yij• =
1 K
K k =1
yijk
,
∑ ∑ ∑ ∑ ∑ ∑ yi••
=
1 IK
I i=1
K k =1
yijk
=
1 I
I i=1
yij• ,
y•
j

=
1 JK
J j =1
K k =1
y ijk
=
1 J
J
yij• ,
j=1
∑∑ ∑ ∑∑ ∑ ∑ y•••
=
1 IJK
I i=1
J j=1
K k =1
以解释为 A 因子主效应的总体效果。SSA 中有 I 个平方项,满足一个约束条件:
∑iαˆi = 0 ,因此 SSA 的自由度为
f SSA = I −MSSA=SSA/(I-1)。类似地,由(2.2.10), SSB = IK j βˆj2 , 其中
βˆj 为 β j 的无偏估计。因此 SSB 可以解释为 B 因子主效应的总体效果。由于
∑ j βˆj = 0 ,因此 SSB 的自由度为
f SSB = J − 1
I
∑αi = 0 ,
i=1
J
∑βj =0,
j=1
I
J
∑ ∑ γ ij = 0 , j = 1,L, J ; γ ij = 0 , i =1,L, I
i=1
j=1
(2.2.3)
这些约束的实际含义是很清楚的。以第一个约束为例,它的含义是:A 因子的 主效应有正有负,但从总体上看是正负相抵的。若某个α i 为正,则表明 A 因子的 第 i 个水平对响应变量的影响为正效应;反之,若 α i 为负,则表明 A 因子的第 i个 水平对响应变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对其它约束也有相同解释。这里需要说明:
(2.2.12)
交互效应平方和:
∑ SSAB = K γˆi2j ij
随机误差平方和:
∑ SSE = ( yijk − yij• )2 i, j,k
由上述平方和的定义不难解释它们的含义。需要指出,在计算平方和时,不要
忘记前面的系数。此系数与相应的水平或水平组合上的试验次数有关。对每个水平
组合,重复试验次数为 K ,因此在 SSAB 的定义中前面有系数 K 。对于 A 因子的每 个水平,在其上的试验次数为 JK (对应 B 因子的 J 个水平各重复 K 次),因此在 SSAB 的定义中前面有系数 JK ,等等。我们不难对上述的平方和给出解释,并计算 自由度。首先看总平方和 SST,它刻划合样本对于样本总均值 y••• 的总离散程度, 共有 N=IJK 个平方项,满足一个约束条件:
∑ ∑ ∑ i j k ( yijk − y••• ) = 0
因此,SST 的自由度,即 SST 中独立平方项的个数为
f SST = N −1 = IJK −1
(2.2.13)
∑ 对 SSA,由(2.2.9), 有 SSA = JK iαˆi2 , 其中αˆi 为α i 的无偏估计, 从而 SSA 可
(2.2.3)的约束只有在均衡的试验中才是有效的。在(2.2.3)中共有 I + J + 2 个约束,但 是在后面的 I + J 个约束中,由任意 I + J −1 个可以推出另一个,因此实际上只有 I + J + 1个独立的约束。这样独立参数的个数仍然是 IJ 个( (I + 1)(J + 1) − (I + J + 1)
(2.2.10)
最后,固定 (i, j) ,对(2.2.2)式两端关于下标 k 求和,并根据约束(2.2.3),可以得到
AB 因子的第 (i, j) 交互效应 γ ij 的估计为
γˆij = µˆij - µˆ-αˆi - βˆj = yij• - yi•• - y• j • + y•••
(2.2.11)
不难验证,这些参数的估计也满足约束(2.2.3)。为表示数据的总变化、由主效 应和交互效应引起的变化、以及由随机误差引起的变化,我们定义以下的平方和:
总平方和:
∑ SST = ( yijk − y ••• )2 i , j,k
∑ A 因子主效应平方和: SSA = JK αˆi2 i
∑ B 因子主效应平方和: SSB = IK βˆj2 j
(2.2.5)
H0 : γ 11 = γ 12 = L, = γ IJ = 0
(2.2.6)
双因子方差分析主要解决对上述三个假设的检验问题。对上述假设的检验方法 与在单因子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类似,就是将数据的总平方和分成 若干平方和,其中一个表示随机误差的影响,其它的平方和,有的表示主效应的影 响,有的表示交互效应的影响,然后用适当的 F 统计量进行检验。我们首先来给 出参数的估计。记
子的主效应, γ ij 表示 A 因子的第 i 水平和 B 因子的第 j 水平在主效应之外,对 y 所 产生的额外的联合效果,称为“交互效应”(intersection)。这样,利用(2.2.2)的 形式,我们可以将因子对响应变量 y 的各种影响表示得很清楚。问题是,在(2.2.2)
中的参数共有 1 + I + J + IJ = (I + 1)(J + 1) 个,已经超出原来参数 µij 的个数( IJ )。 为方便分析起见,我们对因子各种效应的参数施加以下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