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排烃史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1.3.1《烃的概述》学案
第3节烃第1课时烃的概述[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及组成通式。
2.认识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3.学会烯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方法。
1.烃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链烃的是①⑤⑥,属于环烃的是②③,属于芳香烃的是②。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名称:3.将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填入下表:探究点一 链烃(脂肪烃)1.填写下表:(1)根据烃分子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碳原子,链烃可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烷烃属于饱和烃,烯烃、炔烃属于不饱和烃。
(2)单烯烃与环烷烃通式相同,二者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二烯烃与炔烃通式相同,二者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
2.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
试根据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推测烯烃的物理性质: (1)分子里碳原子数≤4的烯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烯烃在常温常压下则是液体或固体。
(2)烯烃的熔、沸点一般较低。
密度比相同条件下水的密度小。
烯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烯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如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等。
3.烯烃、炔烃的命名(1)写出下列较为简单的烯烃、炔烃的名称 ①CH 2===CH 2乙烯,CH 2===CH —CH 3丙烯; ②CH≡CH 乙炔,CH≡C—CH 3丙炔。
(2)分析下列二烯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名称的对应关系,并填空:(3)给下列有机化合物命名 ①CH 3—C≡C—CH 2—CH 32戊炔;②CH 3CCH 3CHCHCHCH 32甲基2,4己二烯;③CH3CH2CHCH2CH2CH3CC2H5CH22,3二乙基1己烯。
[归纳总结]烯烃、炔烃和其他衍生物的命名步骤(1)选主链,定名称:将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或“某醇”或“某醛”等。
第7章排烃史
表1中的密度均以摩尔 中的密度均以摩尔 密度(mol (mol/ 表示, 密度(mol/m3)表示,密度 的上标表示组分, 的上标表示组分,下标表 示相。并且有右式: 示相。并且有右式: 由于用热力学方法处
m ρo = ρo ∑ 1 m= 8 m ρg = ρg ∑ m= 1 8 9 ρ1 + ρw + ρw = ρw w
初次运移之前的原始运移机制(据Mann,1994) , )
流 体 运 移 与 其 渗 压 实 率 程 度 油 的 水 关 系 对 示 意 透 图 、 率 渗 相 、 透 对 绝 源 岩 烃
二、排烃阶段的划分及孔隙流体组分模型
(一)烃源岩排烃阶段的划分 一
根据烃源岩在地下所处的环境及其排烃特点,可将 根据烃源岩在地下所处的环境及其排烃特点, 油气初次运移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郝石生等,1994)。 油气初次运移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郝石生等,1994)。 第一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浅 是烃源岩埋藏较浅、 第一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浅、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 的浅埋藏期。 的浅埋藏期。烃源岩中的孔隙流体可在压实作用的影响 下顺利地排出而不受阻碍。故称为压实排烃阶段 压实排烃阶段。 下顺利地排出而不受阻碍。故称为压实排烃阶段。 第二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深、孔隙度和渗透率很小 第二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深、 是烃源岩埋藏较深 的深埋藏阶段。此时烃源岩已经成岩, 的深埋藏阶段。此时烃源岩已经成岩,岩石的可压缩性 很小。故压实作用对流体的排出不起主要作用。 很小。故压实作用对流体的排出不起主要作用。烃源岩 由于流体排出受阻以及温度的增高、上覆压力的增大、 由于流体排出受阻以及温度的增高、上覆压力的增大、 粘土矿物的脱水和烃类的生成等原因, 粘土矿物的脱水和烃类的生成等原因,导致形成异常高 孔隙流体压力。除扩散作用外,本阶段烃源岩中的烃类, 孔隙流体压力。除扩散作用外,本阶段烃源岩中的烃类, 主要是在异常高压的作用下,通过微裂缝排出。 主要是在异常高压的作用下,通过微裂缝排出。故称为 微裂缝排烃阶段。 微裂缝排烃阶段。
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排烃史与资源潜力
[ 键 词 ] 库 车 坳 陷 ;烃 源 岩 ;排 烃 史 ;资 源 潜 力 ;深 盆 气 关 [ 图分 类 号 ]TE 2 . 中 l21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0 2 4 0 6— 5 文 0 0 72 2 1 )0 —0 3 0
库 车坳 陷是 塔里 木盆 地北部 的重要天 然气 产 区 , 自 1 5 9 4年开 始勘 探 ,至 目前 共钻 探井 7 0余 口 ,油 气田 1 6个 ,典型 代表 为克 拉 2大 气 田 ,全 国第 三 次资 评 的 结 果是 库 车 坳 陷 总 资源 量 3 . 2 0 t( 0 7 ×1。 油 4 9 ×1 。、气 2 . 5 0t 当量 ) t 次资评 结果 有较 大增 长 。这 表 明随着 学者 对库 车坳 陷石 油地 . 7 0t 5 7 ×】 油 ,t-
库车 坳 陷位于 塔里 木盆 地北 部 ,南天 山南 缘 ,北 依南 天 山褶皱 带 ,南抵塔 北 隆起 的轮 台断 隆 ,东起
库鲁 塔格 山 ,西至 柯平 断 隆 。整 体呈 NE 向线 状 展 布 ,东 西 长 4 0 m,南北 宽 5 ~ 8 k E 5k O 0 m,轮 廓 面积
2 7 0 k 。库 车坳 陷经 历 多期 构造 运 动 ,尤其 是喜 马 拉雅 中晚期 ( 3 . ×1 m 2 Ma至今 ) 的 构造 运 动 对 库 车
邢 袁 庞 奇( 恩 ,雄 辜 星
;驾
害重实室北, ) 点验, 。 京
肖中 尧 ,张 宝 收 (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新疆 库尔勒 81o) 4oo 郭 继 刚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12 9 2 ) 04
[ 要 ] 为揭 示 库 车 坳 陷 油 气勘 探 潜 力 , 利用 生 烃 潜 力 法分 析 了研 究 区 烃 源 岩 的排 烃 史 与 排 烃 特 征 。 结 果 摘
《油气田勘探》复习知识点
油气田勘探一、油气田勘探的基本特点1.油气田勘探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技术方法的综合2.油气田勘探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3.油气田勘探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地质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油气勘探项目要遵从“成本、储量、产量、效益”四统一原则。
二、油气勘探简史1、油气勘探的初级阶段从人类有意识地开采石油天然气到十九世纪中期。
找油主要依靠地表油气苗或随机发现,几乎没有理论指导。
甚至有时采用占卜、巫术等进行找油、找气。
2、油气勘探的中期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二战结束前)理论上:①提出了“背斜聚油论”;由加拿大人T.S亨特(Hunt, 1861)、美国人D怀特(White, 1885)和奥地利人赫菲尔(Hofer, 1888)先后提出的。
②石油生成仍然处于“有机成因说”和“无机成因说”的争论中,但后期有机成因说逐渐占据上风;③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著作。
美国人D.海格(Hanger,1916)第一部石油地质专著《实用石油地质》俄国H.M古勃金(1937)发表了《石油论》H.O布罗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原理》,它们成为指导近代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基础。
技术装备方面:①1895年,第一台旋转钻机投入使用。
②1914年,地震折射法开始用于地质找矿。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先后出现了磁法、地震反射波法和电测井技术,使油气勘探在理论和技术上日趋完善,石油成为新的动力能源得到普遍应用。
189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1030×10 4 t,到1940年已超过3×10 8 t。
3、油气勘探的现代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理论上:①石油地质理论体系的建立;②全球油气分布规律和盆地找油理论的形成;③背斜聚油论的突破和非背斜找油论的蓬勃兴起;④油气勘探决策与资源评价理论体系的建立。
技术上:①地面地质调查降至次要位置;②地震勘探迅猛发展;③钻井技术和与之配套技术的迅猛发展;④测井技术的迅速发展;⑤井下综合录井和测试技术的完善;⑥非常规勘探方法的不断涌现;⑦综合勘探技术和方法的广泛应用。
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数学问题(沈平平等编著)PPT模板
§A2.1傅里叶 级数
§A2.2傅里叶 积分
§A2.3傅里叶 变换
§A2.4多维傅 里叶级数和傅 里叶变换
§A2.5傅里叶 变换中的基本 定理
§A2.6褶积定 理
附录 数学基 础
附录2傅里叶(Fourier)级数与傅里 叶变换
1 §A2.7互相 关定理
3 §A2.9多维 褶积
§A2.11希
5 尔伯特 (Hibert) 变换
3 §A5.3z变 换
§A5.4快速
4 傅里叶变 换(FFT)
§A5.5将z
5 变换用于 数字系统
6 §A5.6相位 因素
附录 数学基础
附录7滤波
0 1
§A7.1简介
0 4
§A7.4巴特沃 斯滤波器
0 2
§A7.2滤波器 的合成与分析
0 5
§A7.5时窗
0 3
§A7.3频率滤 波器
0 6
§A7.6最佳滤 波器
B
第二章地 震信号数
据处理
C
第三章地 球物理中 的正问题
D
第四章地 球物理中 的反问题
E
第五章地 震反演理 论与方法
F
第六章地 震层析成
像
上篇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
第七章现代数学方法 参考文献
上篇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
第一章引言
§1.1地球物理 学研究
§1.2地震方法 简介
§1.3地震成像 及其数学问题
附录 数学基础
附录7滤波
附录 数学基础
附录1基本概念
0 1
§A1.1行列式
0 4
§A1.4最小平 方法
0 2
§A1.2矢量分 析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1.有利生油深坳(凹)陷控制了油气的形成和 分布
2.面临生油深坳(凹)陷的同生二级构造带是 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3.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形成和分布。
6
生油中心控制着油气分布
7
(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 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 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 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 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 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 征来估算资源量。
储、产量分析法: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 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
28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四)油气藏或圈闭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
--解释评价区资源量的结构,评价油气藏个数、最大油气 藏、某级别的油气藏个数;校正由其它方法给出的资源总量。
勘探初期发现的油气藏一般比最后阶段发现的油气藏要大。 应用该方法应具有边界条件: ①给定最小工业油气藏或最小油气圈闭; ②评价区的油气资源总量; ③已发现的油气藏要达15~20个以上; ④最大工业油气藏。
29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五)特尔菲法与专家系统
主要采用概率曲线法,将评价区进行有效划分,进而统计有 关各项资料,分别根据不同专家的认识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平衡 所有专家的认识,给出对某个盆地或区域的可靠的资源量。
•井筒技术 3.录井技术
——多参数、大信息量,现场快速、实时,为识别和及时 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性质、选择试油层段、进行烃源岩的 评价、储层评价、产能预测等提供依据。
沉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四.类型划分
四、 转 换 型 板 块 边 缘
(三)与两条或多条断层活动有关
7. 拉分盆地: 拉分盆地:
由两条或多条近于平行展布、侧向相接的走滑断层, 由两条或多条近于平行展布、 侧向相接的走滑断层, 在走滑运动 后方拉张而形成的盆地。 后方拉张而形成的盆地。
8. 渗漏盆地: 渗漏盆地:
拉分盆地发育的晚期所形成,基底断裂深度很大, 拉分盆地发育的晚期所形成 , 基底断裂深度很大 , 已经出现了洋 壳的盆地。 壳的盆地。
基本思想: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局部沉 基本思想: 降形成盆地。 降形成盆地。 动力来源: 地球物质在不同层次, 动力来源: 地球物质在不同层次,不同尺度 上存在的纵横向上的非均一性. 上存在的纵横向上的非均一性. 不同层次: 不同层次:
垂向上:地壳、 垂向上:地壳、地幔物质分布的不均一 平面上:地槽(复理石建造)、 平面上:地槽(复理石建造)、 大陆边缘(巨厚,不含火山岩, 大陆边缘(巨厚,不含火山岩, 以三角洲或浊流为主的沉积物) 以三角洲或浊流为主的沉积物)
均衡作用
体积变化 由大→ (由大→小) 密度增大
沉 降 盆地形成
热胀冷缩
三、沉积盆地 热力沉降成因 沉积盆地 热力沉降 沉降成因
特征复杂、类型多样。 特征复杂、类型多样。 塌陷型热力构造 早期受热上拱、 早期受热上拱、隆升剥蚀 晚期冷却收缩、 晚期冷却收缩、塌陷沉积 两个特征不同、 两个特征不同 、 性质 截然相反的发育阶段, 截然相反的发育阶段,在同 一地区上、下叠置。 一地区上、下叠置。 其总体构造面貌常呈 放射状或同心圆状。 放射状或同心圆状。 热鼓胀说
沉积盆地地质学沉积盆地地质学-02
沉积盆地形成的 沉积盆地形成的 动力学பைடு நூலகம்制
石油地质学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
2、Dow提出的石油系统 • 1972年,W.G.Dow首次使用Oil system概 念。根据威利斯顿盆地油-油对比和油-源对 比结果,提出了该盆地具有三套性质明显 不同的生—储组合,这三套组合被蒸发岩 分隔开,每个组合是一个石油系统,存在 三套烃源岩-储集层石油系统。 • 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烃源岩运移途径、 储集层、圈闭、盖层。
陆内裂谷盆地 陆内坳陷盆地 大陆边缘盆地 陆间裂谷盆地 新生洋盆
1、裂陷盆地
(1)内陆裂谷盆地
(裂谷 :地壳断裂作用形成的断 层为边界的狭长断陷带 )
一般特点是:
①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②常具有双层结构,下部断 陷,上部坳陷沉积;
③地温梯度高,初期 带有基性喷出岩; ④同沉积正断层控制 着断陷及盆地格架; ⑤主要圈闭类型有滚 动背斜,掀斜断块, 底辟及地层圈闭。
内陆裂谷进一 步拉开,地壳强烈 减薄,形成过渡壳 时,内陆裂谷就演 变为陆间裂谷。
《油气成藏机理》第一章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概论
流体输导体系建立
¾ 输导格架:沉积盆地中可作为流体运移通道的地质体的三 维几何形态、内外部构成、流体行为及其与封闭层的关系
¾ 流体输导体系的作用与主要介质构成
(二) 内容、方法与技术
2. 研究要点
输导体间流体汇聚面积的分配
(二) 内容、方法与技术
2. 研究要点
烃类在输导体中的运移方式
古热流史图、古地温史图及成 熟史、 生烃强 度平面等值线图,生烃量史直方图
热史研究是成油母质生烃研究的先导与前提,并为后续生、排、 聚烃量的模拟计算提供必要的地质参数,其主要功能是重建含 油气盆地的古热流史和古温度史;烃类生成是油气运移、聚集 及成藏的物质基础。
(二) 内容、方法与技术
排烃模拟系统结构
Thomas Hantschel, Armin Kauerauf, Heike Broichhausen, Robert Tscherny November 2004
©IES Integrated Exploration Systems Ritterstr. 23, 52072 Aachen, Germany
镜煤反射率资料、地质分析法
地层剥蚀恢复 构造沉降分析 构造沉降模式、地球物理参数
地层单元厚度、埋深和沉积速率,构造沉 单井地史图,地质横剖面发育史图,地层埋深 降量和沉降速率,地层孔隙度 平面时间序列图,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图
精细的地史模拟是整个油气地质动力学系统的基础, 盆地的原始沉积与构造特征制约着油气的生成、运移 和聚集过程。地史模拟的主要功能是重建含油气盆地 的沉积史和构造史。
模型: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9 盆地模型:沉积体、构造体、烃源体、输导体、温度场、压力
场及应力场 9 油气运聚控制模型:油气生成动力学、烃类初次运移动力学和 烃类二次运移动力学
含油气盆地分析课件
张宗命的分类
1.地台型盆地
1. 地台内部盆地:发育于地台内 部。如华北、陕甘宁 2. 地台边缘盆地:位于地台边缘
2.地槽型盆地
1. 山间盆地 2. 山前盆地
补充内容
板块构造环境与盆地沉降机制
1. 2. 3. 4. 5. 岩石圈 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两种大陆边缘 板块构造运动 盆地沉降机制
1.1 岩石圈的定义
二、常见的盆地分类 二、常见的盆地分类
按照沉积相分类:海相盆地、陆相盆地 按照盆地的形成方式:断陷盆地和拗陷盆地 按照盆地形成时的受力态:压性盆地和张性盆地、压扭性盆地 根据盆地内沉积作用与盆地沉降作用时间的匹配,分为同生沉积 盆地和构造盆地(沉积后盆地) 同生沉积盆地——盆地的沉积作用与沉降作用是同时期同步运 动的产物。包括补偿型和非补偿型同沉积盆地 构造盆地(沉积后盆地)--盆地是在沉积形成之后,由于断裂和 褶皱作用而形成的,盆地内无边缘相与内部相之分。古水流方向与 岩相带的延伸方向与盆地的结构无关。
含油气盆地分析
主要参考书
田在艺 张庆春编,《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石油 工业出版社 [加]A.D 迈尔 著《沉积盆地分析原理》,石油工业出版 社 信荃麟等《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岩相分析》,石油工业出 版社 何登发等著《克拉通盆地分析》,《前陆盆地分析》, 石油工业出版社 伊恩.勒奇著 《盆地分析的定量方法》,石油工业出版 社 陆克政等著,《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大学出版社
全球主要有大约600个沉积盆地,含 大型油气田者有75个,占13%;含中 小型油气田者约有215个,占37%;其 余尚有约50%的盆地是油气远景不大 的,或有待于进一步勘探的。
9% 50%
大型 中小型 见油气流 未见有意义发现
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及排烃史研究——以东海椒江凹陷为例
C s tde aeb e ar dot nteJ o a gS go eE s C iaSaB s .B sdo em aue r aes is v encr e u l i j n a fh at hn e ai ae nt e sr tn u h i i l a i t n h de—
ac s td nJaj n a , at hn e ai aes yo ioi gS g E s C iaS aB s u a n
T n hg n Z a hg n o gZ ia g, h oZ ia g,Ya gS u h n,Xi a yn n h cu o ig,Ha in n ,Y n me Xi oJa r g o u Yig i
( e ac ntueo N O B ln 00 7 hn ) R s r I i t fC O C, ei 10 2 ,C ia e h st lg
Ab t a t n l w e po a in b sn ,e p ca l f h r n s w l r  ̄ ea d u u l c t n t e h g e o i sr c :I o — x lr t a i s s e il of o e o e , e l a er, n s a y l ae i ih rp s— o y s s r l o h
t e a so y o a e c n o r e r c s i he whoe s g ha e b e d l d.T e r s l h w h tt e ma i h r l hit r fP o e e s u c o k n t m l l a v e n mo ee h e u t s o t a h x - s mu R。o a e c n o r e r c s i h a s2. % ,i d c tn v rmau e sae h e tt mo n fole — m fP lo e e s u c o k n t e s g i 8 n i ai g o e — t r t t .T o a a u to i x l
第5章 盆地勘查和评价
演
化 史
盆地受热史
盆地受热史的类型(地温梯度和 埋藏史类型)
分
析
有机质的成熟度
主要烃源岩的现今Ro等值线图
高温递进型受热史
现今地温梯度大于3.0℃/100m, 埋藏史属持续藏型,无大规模抬升
盆 地
低温递进型受热史
现今地温梯度小于3.0℃/100m, 埋藏史属持续藏型,无大规模抬升
受
热
史 类
高温退火型受热史
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地质评价
地层综合表
评价结果
是储 平 平 成 地 古 岩 孔 岩 古
否层 均 均 岩 温 地 石 隙 石 水
储沉 孔 渗 阶 梯 表 骨 流 密 深
层积 隙 透 段 度 温 架 体 度
相度率
度热热
导导
率率
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地质评价
基础图件
评价结果
盆地各层系的构造图 盆地各层系的等厚图 盆地各层系的砂岩百分含量图 盆地各有效烃源岩等厚图 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图 各烃源岩层有机质类型分布图
中高勘探程度盆 地油气系统分析
含油气系统划分
同一套烃源岩在 盆地的不同成熟 烃源岩体,形成 不同的油气系统
同一套烃源岩的 不同演化阶段, 形成的油气系统 的个数可以是变 化的。
中高勘探程度盆地油气系统分析 含油气系统静态要素研究
有效烃源岩等厚图
有
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图
效
有机质类型分布图
烃
源
烃源岩Ro等值线图
中生代变质岩基底
前寒武纪结晶岩基底 早古生代结晶岩基底 晚古生代结晶岩基底
中生代结晶岩基底
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地质评价
地层综合表
评价结果
地地 地 开 主 平 平 是 有 有 成 层层 层 始 要 均 均 否 机 机 熟 名代 类 年 岩 厚 埋 源 质 质 度 称号 型 龄 性 度 深 岩 类 丰
AF件沉积盆地动力学及其进展
含油气盆地分析-01沉积盆地动力学及其进展杨斌谊博士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二、大陆动力学的核心——盆、块、带系统动力学三、沉积盆地动力学成因机制1.成因机制1.2.演化过程演化过程2.区域环境3.区域环境3.定量研究4.定量研究4.研究系统5.研究系统5.四、相关术语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1.重要位置(1)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1)地球表面组成:大洋和大陆特殊巨型盆地..71%,特殊巨型盆地大洋-占地球总面积的占地球总面积的71%,500m以下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占大陆--盆地:海拔500m大陆主要为沉积盆地;;海拔500m52.2%52.2%主要为沉积盆地的山地和高原,,较大面积为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盆地所占据..盆地所占据一般呈狭长带状展布..造山带造山带::一般呈狭长带状展布分布面积小..地盾:分布面积小(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 1.重要位置(2)(2)重大国际地球科学计划国际地球物理年(IGY,1957(IGY,1957--1959)国际地球物理年(IUMP,1963--1971)国际上地幔计划(IUMP,1963国际上地幔计划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IGP,1972(IGP,1972--1980)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ILP,1980--1990)国际岩石圈计划(ILP,1980国际岩石圈计划(1991--1995)年代科学规划(1991国际岩石圈计划90国际岩石圈计划90年代科学规划美国提出大陆动力学计划其中盆地动力学位置重要中国造山带研究和立交桥模式从地表油气苗从地表油气苗::油气区::-油气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盆地科学研究: 翔实地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运动过程,时间连续、信息丰富;目前正在发生的地球动力过程和事件。
物质需求: 蕴藏人类必需的油、气、煤、:铀、膏盐、水等矿产资源。
生存环境: 人类主要生息活动的场所;自然:灾害及评价、环境变迁、环境污染与防治等。
潮水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生排烃史
潮水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生排烃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潮水盆地的概述
2.侏罗纪烃源岩的特点
3.生排烃史的研究意义
4.侏罗纪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结果
5.对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启示
正文
潮水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生排烃史
一、潮水盆地的概述
潮水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大型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侏罗纪是该地区的主要烃源岩时期,因此研究侏罗纪烃源岩的生排烃史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二、侏罗纪烃源岩的特点
侏罗纪烃源岩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灰岩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1.岩石类型多样,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
2.沉积环境复杂,为烃源岩的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含油性高,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三、生排烃史的研究意义
生排烃史是指烃源岩中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成到排出的过程,研究生排烃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气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侏罗纪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结果
通过对潮水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侏罗纪烃源岩的生排烃过程经历了长期的地质作用,包括沉积、成岩、油气生成和运移等过程。
2.侏罗纪烃源岩的生排烃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油气运移等因素的控制。
3.侏罗纪烃源岩的生排烃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于寻找同类型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_电脑基础知识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
盆地模拟方法涉及盆地的沉降史、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二次运移聚集史等多 个地质概念模型。而作为盆地模拟总体的地质概念模型则可用图表模型(图1一1)来描 述。
让我们来考虑盆地中某单元的地质体,并假设此地质体是由砂岩和泥岩层组成的。在地 质历史中,盆地内将发生一系列的地质事件:沉积盆地由于拉张作用及沉积物负荷的增 加而发生沉降,在盆地沉降和盆地内沉积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上述地质体不断发生变 化,它们包括:
1.2 盆地模拟的概念与内涵
盆地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热力一动力学、地质流 体动力学等学科的概念、知识和方法结合进来,首先在盆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描述和表 征盆地内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有关的各基本地质过程的概念模型(地质模型)。然 后,根据概念模型的特点,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等方程来描述相关的地质过程, 即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盆地类型及地质特征确定定解条件、选择合理的数 值解法,输入恰当的模拟参数,从时间一空间上对盆地的地质演化、有机质热成熟以及 油气的生成、排驱、运移乃至聚集过程进行历史分析和定量描述。
4.1 成熟史 4.2生烃史 4.3 排烃史
4. 源岩成熟史及生排烃史
5.运移聚集史模拟
5.1 概述 5.2 超压分析 5.3 流体势模拟 5.4 古水动力学概念模型 5.5 油气运聚模拟专家系统
6.盆地模拟的工作流程
6.1 盆地模拟参数 6.2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6.3 盆地模拟计算
地质模型( )是地质学家根据对盆地大量地质资料的实际观察和理论研究所作的关于 盆地形成、演化及其石油地质过程的概括描述。将地质模型的物理特征用一系列的数字、 符号来表征,同时用一定的数学表达式去描述或逼近这些特征间的定量关系,这种数学 表达式就称为数学模型。
排烃史模拟专题知识讲座
BASIMS:考虑泥岩、灰岩、煤三种源岩旳 临界饱和度;由顾客定义。
二、排油史计算
排油驱动力
油相运移模式
临界饱和度
排油时间
排油量
{ 压实排油 压差排油
二、排油史计算
►压实排油法
基本原理:逐次沉积压实排烃,骨架体积不变原理。 合用范围:只研究排油,合用于孔隙度-深度呈正常规律压实地域 计算过程:首先求排出系数,然后求排油强度和排油量。
0.9
0
1.0
2.0
3.0
4.0
5.0
含水量(水克/粘土克)
二、首次运移旳动力
►烃类生成旳增压作用——压力差
在生油门限深度下列,干酪根热降解而生成烃类。在大量 生烃旳同步,有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生成。当生油 层埋藏深度增长,干酪根大量降解生成液态烃和气态烃。
对于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旳烃源岩,其孔隙流体压力增 高旳效果更明显。许多地域往往在生烃门限处开始产生异 常孔隙流体压力。
2023.5网上
上海社科院近期完毕旳能源报告,以为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且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是原油需求连续膨胀:202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1227亿吨, 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旳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估2023年、2023 年、2023年和2023年中国原油需求分别增长至 2.7亿吨、3.1亿吨、3.5亿 吨和4.0亿吨。
一、天然气物质平衡运移原理 二、排气史计算模型
第一节 首次运移旳机理
油气运移:地层中旳 油气当受到某种动力 旳驱动而发生流动旳 生 过程,涉及首次运移 烃 和二次运移两阶段。
扩散作用
解吸作用
首次运移:油气自生 油层向储集层或运载 层旳运移,即排烃。
原始运移:油气从生 油母质中析出和脱离 母质表面旳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热膨胀是造成水体积增大的另一个原因。 水的热膨胀是造成水体积增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不同 状态下,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的变化可用状态方程描述: 状态下,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的变化可用状态方程描述:
1 V2 = V1eβ (T2 T1 )κ (P2 P )
式中V1为水在压力P1和温度T1下的体积;V2为相同质量的 式中V 为水在压力P 和温度T 下的体积; 水在压力P 和温度T 下的体积, 水在压力P2和温度T2下的体积,β和κ分别为水的膨胀 系数和压缩系数。利用此式可算当温度、 系数和压缩系数。利用此式可算当温度、压力发生变化 时水体积的变化。 时水体积的变化。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假定在dt dt时间内的排烃是在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假定在dt时间内的排烃是在 +dt时刻一次完成的 故在t 时刻流体排出前, 时刻一次完成的。 ti+1=ti+dt时刻一次完成的。故在 i+1时刻流体排出前, 孔隙系统内各组分的摩尔数为: 孔隙系统内各组分的摩尔数为: n' im = nim + dnim 水的体积为: 水的体积为:
(一)基本假设
(1)岩石骨架是不可压缩的,压实流体的排出量等于 (1)岩石骨架是不可压缩的, 岩石骨架是不可压缩的
压实前后烃源岩孔隙体积的减小量孔隙流体体积的增加量 之和; 之和; (2)烃源岩孔隙系统处于静水压力状态 烃源岩孔隙系统处于静水压力状态; (2)烃源岩孔隙系统处于静水压力状态; (3)孔隙系统内的流体至多呈油 孔隙系统内的流体至多呈油、 水三相存在, (3)孔隙系统内的流体至多呈油、气、水三相存在, 流体的相态和各相饱和度服从流体相平衡准则; 流体的相态和各相饱和度服从流体相平衡准则; (4)油 (4)油、气、水各相的排出量与各相可动部分的饱和 度成正比。 度成正比。
(二)压实排烃模型及压实排烃量的计算
1、孔隙流体组成 在烃源岩取一单位面积的体积元,设在t 在烃源岩取一单位面积的体积元,设在ti时刻体积元 的温度、压力和孔隙体积分别为T 的温度、压力和孔隙体积分别为Ti、Pi和Vi;孔隙系统内 油气水的饱和度分别为S 油气水的饱和度分别为Soi、Sgi和Swi;各组分在油相和气 相中的密度分别为ρ (m= 相中的密度分别为ρoim和ρgim(m=l,2,…,8)。则这时孔 ,8)。则这时孔 m m 隙系统内各组分 nim = Vi (Soi ρoi + Sgi ρgi ) 的摩尔数为: 的摩尔数为:
8
理三相体系比较复杂,为了简化计算,甲烷和二氧化碳 理三相体系比较复杂,为了简化计算, 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按其溶解度计算。 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按其溶解度计算。这样实际参加热力 学计算的只有二个相和8个组分, 学计算的只有二个相和8个组分,而水的饱和度按水的 体积直接计算。 体积直接计算。
三、压实排烃模型的建立
P= RT a[T] V b V (V + b) + c(V b)
及流体相平衡准则: 及流体相平衡准则: T = T = T o g
P =P =P o g fom = f gm
表 1 烃源岩孔隙流体各组分 在不同相态中的密度
源 烃 岩 孔 流 隙 体 C1 C2 C3 C4 C5 C6 C7+ CO2 H2O 相 水 ρ1 w — — — — — — ρ8 w ρ9 w 相 油 ρ1 O ρ2 O ρ3 O ρ4 O ρ5 O ρ6 O ρ7 O ρ8 O — 相 气 ρ1 g ρ2 g ρ3 g ρ4 g ρ5 g ρ6 g ρ7 g ρ8 g —
水的体积为: 水的体积为:
Vwi = Vi Swi
在dt时间内各组分的生成量为dnim(m=1,2,…,8), dt时间内各组分的生成量为dn (m= 时间内各组分的生成量为 ,8), 水的体积的增加量为dV 其中dn 由生烃模型给出; 水的体积的增加量为dVwi。其中dnim由生烃模型给出; 由两部分组成, dVwi由两部分组成,即粘土转化脱出的水以及由温度的 增加造成的水的体积的膨胀, 增加造成的水的体积的膨胀,它们分别由粘土脱水模型 和水热膨胀模型给出。 和水热膨胀模型给出。其中粘土矿物蒙脱石向伊利石的 转化,可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级反应描述。 转化,可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级反应描述。在某一时 地层中蒙脱石的含量可用下式表示 刻t地层中蒙脱石的含量可用下式表示:
(二) 烃源岩孔隙流体组分模型
为了用热力学方法描述孔隙流体的相态及其在烃源 岩演化过程中的变化, 岩演化过程中的变化,采用组分模型描述了孔隙流体的 组成。烃源岩的孔隙流体可分为9个组分。 组成。烃源岩的孔隙流体可分为9个组分。它们是甲烷 乙烷(C 丙烷(C 丁烷(C 戊烷(C (C1)、乙烷(C2)、丙烷(C3)、丁烷(C4)、戊烷(C5)、已烷 庚烷以上烃类(C 二氧化碳(CO 和水(H O)。 (C6)、庚烷以上烃类(C7+)、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三个相态出现 个组分至多呈三个相态出现,即水相、油相和气相。 这9个组分至多呈三个相态出现,即水相、油相和气相。 因为重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为了简化计算,假定在 因为重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为了简化计算,假定在 上述各组分中,只有C 可以溶于水, 上述各组分中,只有Cl和CO2可以溶于水,而水组分只存 在于水相中。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分布关系如下表。 在于水相中。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分布关系如下表
上述两个排烃阶段的划分界限, 上述两个排烃阶段的划分界限,可参考烃源岩出现 超压的深度。 超压的深度。 与这两个阶段相适应, 与这两个阶段相适应,分别建立了压实排烃模型和 微裂缝排烃模型。由于两个阶段都可发生扩散运移, 微裂缝排烃模型。由于两个阶段都可发生扩散运移,故 扩散模型适用于烃源岩排烃的整个过程 适用于烃源岩排烃的整个过程。 扩散模型适用于烃源岩排烃的整个过程。
压的成因可有欠压实作用、水热增压、 压的成因可有欠压实作用、水热增压、粘土矿物转化脱 烃类生成等因素。运移通道以微裂缝为主, 水、烃类生成等因素。运移通道以微裂缝为主,也包括 孔隙系统。相态包括油相、气相、油气水单独渗流和混 孔隙系统。相态包括油相、气相、油气水单独渗流和混 等多种。 合渗流等多种 合渗流等多种。 (3)“扩散排烃 模式:由甲、乙两地的浓度差驱动, 扩散排烃” (3)“扩散排烃”模式:由甲、乙两地的浓度差驱动, 通道包括孔隙和裂缝系统, 通道包括孔隙和裂缝系统,这种运移方式尤其对天然气 分子有效。 分子有效。 在这三种基本模式中,目前看来第二种最为重要, 在这三种基本模式中,目前看来第二种最为重要, 并已成为主流的初次运移理论。 并已成为主流的初次运移理论。 李明诚(1994) Mann(1994)认为 (1994)和 认为, 李明诚(1994)和Mann(1994)认为,在初次运移和二 次运移之前可以划分出原始运移 原始运移(Initial migration)阶 次运移之前可以划分出原始运移(Initial migration)阶 段,它是指油气从生油母质中析出和脱离母质表面的过 见下图) 程(见下图)。这种原始运移具有与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 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
初次运移之前的原始运移机制(据实 率 程 度 油 的 水 关 系 对 示 意 透 图 、 率 渗 相 、 透 对 绝 源 岩 烃
二、排烃阶段的划分及孔隙流体组分模型
(一)烃源岩排烃阶段的划分 一
根据烃源岩在地下所处的环境及其排烃特点,可将 根据烃源岩在地下所处的环境及其排烃特点, 油气初次运移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郝石生等,1994)。 油气初次运移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郝石生等,1994)。 第一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浅 是烃源岩埋藏较浅、 第一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浅、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 的浅埋藏期。 的浅埋藏期。烃源岩中的孔隙流体可在压实作用的影响 下顺利地排出而不受阻碍。故称为压实排烃阶段 压实排烃阶段。 下顺利地排出而不受阻碍。故称为压实排烃阶段。 第二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深、孔隙度和渗透率很小 第二阶段是烃源岩埋藏较深、 是烃源岩埋藏较深 的深埋藏阶段。此时烃源岩已经成岩, 的深埋藏阶段。此时烃源岩已经成岩,岩石的可压缩性 很小。故压实作用对流体的排出不起主要作用。 很小。故压实作用对流体的排出不起主要作用。烃源岩 由于流体排出受阻以及温度的增高、上覆压力的增大、 由于流体排出受阻以及温度的增高、上覆压力的增大、 粘土矿物的脱水和烃类的生成等原因, 粘土矿物的脱水和烃类的生成等原因,导致形成异常高 孔隙流体压力。除扩散作用外,本阶段烃源岩中的烃类, 孔隙流体压力。除扩散作用外,本阶段烃源岩中的烃类, 主要是在异常高压的作用下,通过微裂缝排出。 主要是在异常高压的作用下,通过微裂缝排出。故称为 微裂缝排烃阶段。 微裂缝排烃阶段。
' Vwi = Vwi + dVwi
2、孔隙系统内各相饱和度和各组分密度 由于烃源岩所处的温度和压力的改变, 由于烃源岩所处的温度和压力的改变,流体组成的 变化,将引起系统内流体相态及其饱和度的变化。 变化,将引起系统内流体相态及其饱和度的变化。这种 变化应遵循热力学中的状态方程: 变化应遵循热力学中的状态方程:
表1中的密度均以摩尔 中的密度均以摩尔 密度(mol (mol/ 表示, 密度(mol/m3)表示,密度 的上标表示组分, 的上标表示组分,下标表 示相。并且有右式: 示相。并且有右式: 由于用热力学方法处
m ρo = ρo ∑ 1 m= 8 m ρg = ρg ∑ m= 1 8 9 ρ1 + ρw + ρw = ρw w
第七章 排烃史模型
初次运移模式总结 排烃阶段的划分及孔隙 流体组分模型 压实排烃模型的建立 微裂缝排烃模型的建立 扩散排烃模型的建立
一、初次运移模式总结
初次运移是一个复杂过程, 初次运移是一个复杂过程,油气在不同条件影响 可以呈现多种相态, 下,可以呈现多种相态,通过孔隙或裂缝系统而排出烃 源岩。驱动因素、相态和通道有多种组合, 源岩。驱动因素、相态和通道有多种组合,每种组合型 式实际上就代表一种初次运移模式,但概括而言,有三 式实际上就代表一种初次运移模式,但概括而言, 种最基本的模式,其他则是这三种的延展。 种最基本的模式,其他则是这三种的延展。 (1)“压实排烃 模式:指在正常压实的作用下, 压实排烃” (1)“压实排烃”模式:指在正常压实的作用下,油 气溶解于水中,呈水溶液形式随水一起被压实出来。 气溶解于水中,呈水溶液形式随水一起被压实出来。即 油气初次运移的驱动因素、相态和通道分别是正常压实、 油气初次运移的驱动因素、相态和通道分别是正常压实、 分子溶液相和孔隙系统。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如果油气 分子溶液相和孔隙系统。在此模式的基础上, 呈胶体溶液,或者在欠压实作用下, 呈胶体溶液,或者在欠压实作用下,都可延伸其他具体 模式。特别是为了解决溶解度过低, 模式。特别是为了解决溶解度过低,人们还提出了孔隙 中心网、干酪根网络等几种模式。 中心网、干酪根网络等几种模式。 (2)“微裂缝排烃 模式: 微裂缝排烃” (2)“微裂缝排烃”模式:指在异常高压作用下岩石 产生微裂缝,通过微裂缝排出游离石油或天然气。 产生微裂缝,通过微裂缝排出游离石油或天然气。异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