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 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
“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 比喻 什么?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
魄。
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能不能写一段夸父
请同学们把本文以小故事的形式给大家
讲一讲,看谁讲得精彩。
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
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弃杖化邓林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 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 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夸父逐日
——《 山海经》
1.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 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
夸父、共工的形象。 3.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 新能力。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
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
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 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 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 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桃在古代被作为美好的象征: 《诗经•国风•周南》 有这样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zhuó)其华。桃之 夭夭,有蕡(fé n)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桃被当作镇邪驱恶的神物。《庄子》中有:“插 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是鬼 智不如童子也。” 桃还是福寿的象征。过去奉桃为“仙果”,认为 吃了可以长寿不老。《神农经》说得更神:“玉桃服 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 朽”。
恶,它只是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信念。 4.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
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②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
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
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桃林
补充注释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到
北饮大泽:向北。 弃其杖:丢弃,遗弃。 化为邓林:变成,成为。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 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 感到口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
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未至,道渴而死。 译文:还没有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1.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以下两个场景。
(1) 共工与颛顼为帝之后,大怒,心中十分不甘,
请描述共工发怒的 情态。(提示从心理、语言、动作、神态)
(2) 共工撞倒不周山之后,天地出现怎样的情景
呢?(指导:抓住语言点、联想、想象,融入自己 新的想法)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因:二雄相斗争帝
经过:败后怒触不周
结果:日月星辰移位
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 淮 南 子 》
《共工触怒不周山》出自
《淮南子·天文》。《淮南 子》又名《淮南鸿烈》,是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 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昔者( 从前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 碰,撞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断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这里,那里 );地 不满( 塌陷 )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流向 )
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
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 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 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共工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人民追求光明的
觉悟;这是一场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无论正义与邪
焉。
补充注释 触:碰,撞。
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
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课文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共工在大战中惨
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 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西 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 向东南方向塌险,所以江湖流水的泥沙都流向东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 邓林。 )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注意下 列粉红色词语的解释。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竞跑,赛跑。
黄河。 大湖。 想要。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问题探讨 :
①和太阳竟跑。
1、文中说夸 ②喝干黄河和渭水仍不解渴。 父神奇在哪 里? ③死后,其手杖化作了一片 桃林。
2、文中说夸父把黄河和渭水一下子喝 干,运用一种怎样的写法?
夸张,表现了夸父气概非凡。
夸父形象分析:
他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志向远 大, 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 大自然; 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 想、有抱负、 有牺牲精神、气魄非凡, 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 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
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
句话?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 暴躁、刚烈。《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 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
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 ‚邓林‛呢?‚邓林‛实有此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 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 ‚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邓林‛
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
角这里。
熟读课文,说说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 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 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 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经过:败后怒触不周山
结果:日月星辰移位
读了课文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 , ‚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
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
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
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 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 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 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 事,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 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原始理 解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 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神话有哪些特点
• 1、神话的主人公往往都是神仙或是神化了 的古代英雄,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 2、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解释。 • 3、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4、神话具有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