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闻拍摄技巧与应用
五个制作时事相关视频的技巧

五个制作时事相关视频的技巧时事相关视频的制作既具有新闻性,又需要一定的创意和专业技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制作一部引人注目的时事视频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粉丝。
本文将介绍五个制作时事相关视频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视频制作。
1. 确定时事热点和目标受众制作时事视频的第一步是确定当前热门话题,并了解您的目标受众是谁。
通过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您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时事话题,并在制作中加入观众感兴趣的元素。
时事热点可能包括政治事件、社会问题、科技新闻等。
通过精准定位受众,您可以更好地制作出有吸引力的视频内容,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2. 提炼关键信息和角度制作时事视频需要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形式,因此提炼关键信息和角度至关重要。
在选择时事话题后,梳理相关信息,找出最核心的内容。
您可以通过整理提纲、编写剧本来帮助组织思路,并确保视频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和观点。
此外,为了增加视频的吸引力,您可以尝试采用与众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提供独特的见解。
3. 采用多样化的视觉手法视频是一种视觉媒体,因此使用多样化的视觉手法可以增加视频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除了传统的采访、纪录片叙事方式,您还可以尝试使用动画、演示、特效等手法来展现时事信息。
例如,通过动画的形式解释复杂的概念,或者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统计数据。
同时,选择适宜的背景音乐和配乐,可以增加视频的氛围和情感。
4. 加入访谈或评论时事视频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观点,通过加入访谈或评论可以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您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或从业者进行访谈,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时事事件。
此外,您也可以采用社交媒体或网上评论的形式,收集和整理观众的声音和意见,进一步展现时事事件的多样性和社会影响。
5. 注重视频制作质量时事相关视频除了内容的重要性外,制作质量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要注重视频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确保音频质量良好,避免出现噪音和杂音。
此外,视频的剪辑和转场要流畅自然,不要出现突兀或拖沓的情况。
新闻宣传摄影摄像技巧

新闻宣传摄影摄像技巧
拍摄宣传新闻时,摄影摄像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摄影摄像效果的技巧:
1. 角度选择: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包括低角度、高角度和侧面角度,以突出重要元素或传达特定的情感。
2. 光线利用:充分利用自然光或灯光来创造适当的效果。
在室内场景中,可以使用补光灯或反射板来增强光线。
3. 焦距选择:根据拍摄主题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
使用长焦距可以突出主题,而使用广角可以捕捉更多细节和环境。
4. 布置场景:在拍摄前,根据主题进行场景布置。
合理安排元素的位置,以营造出符合要求的氛围。
5. 稳定器的使用: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来增加画面稳定性,避免手持拍摄时的抖动。
6. 运动追踪:对于快速移动的物体或人物,可以使用跟踪焦点或连续拍摄功能,以捕捉到他们的动态。
7. 剪辑手法:在编辑视频时,运用适当的剪辑手法,如过渡效果、分割画面、定格和缓慢运动等,使视频更加生动有趣。
8. 音乐配乐:在视频中加入合适的音乐,以增强氛围和情感。
确保音乐与视频主题相符合。
9. 用心讲故事:通过精心策划拍摄内容和故事情节,使宣传新闻更能吸引观众,并传达出准确的信息。
10. 反复练习:不断练习和探索新的摄影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技术水平,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专业素养。
新闻摄影采访的正确步骤

新闻摄影采访的正确步骤在短视频霸屏的时代用视频记录生活、记录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尤其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视频也是常见的宣传方之一今天小言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新闻宣传中经常涉及到的人物采访视频的拍摄技巧赶紧拿出小本本划重点√一、画面构图在工作中,对人物进行采访拍摄时,通常采取黄金分割构图形式,使用手机平视采访对象,将被采访人的眼睛置于下图中A或B两个位置,头顶留白,画面下方一般拍到“衬衣的第四颗纽扣”。
(手机拍摄时最好使用支架固定手机,防止镜头晃动影响画面效果)(黄金分割构图)二、采访对象1、采访者自然站立,双手放于身前或两侧,不可背手。
稍侧身位,视线自然面对记者。
拍摄时,采访者看向画面留空的位置,记者在这个方向进行采访。
2、短采访一般采用站姿拍摄,因被采访者年长或长时间采访等需坐姿拍摄的,需选择简易的靠背椅,椅背不高于脖颈,提醒采访者坐得挺拔,更有精神。
不宜用沙发。
3、尽量让被采访者提前熟悉采访问题和要表述内容,实现用自己的语言自然表达,眼神自然,还原真实采访场景。
如实在要用提词纸,注意纸面不宜过宽(如A3纸横着打,容易产生眼神扫描感),持提词纸的人员要注意随着阅读上移题词纸(避免产生上下扫描感),同时提醒被采访者,眼神要自然,感觉就像在对着采访记者说一样)。
采访内容较多时可分段录制。
三、拍摄环境1、背景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场景,增强现场性和代表性。
如没有合适的现场情况,建议在较为宽敞的场景进行采访,可使用绿植或其他物品点缀背景。
2、应在光线充足处拍摄,避免使用大逆光、大侧光导致面部光线不足或“阴阳脸”,避免背景亮度太高面部光线不足的情况。
3、采取虚化背景的拍摄方式,让人物主体更加突出,同时也避免背景有不太合适的小细节有问题。
4、若使用电子屏幕为背景时,请调整好快门速度避免屏幕闪烁,避免其他无效的文字信息和明显的Logo等广告性元素,尽量避免使用中国地图、国旗、国徽作为背景。
四、着装与饰物如被访者在户外场景,应视现场情况进行着装,必要时应佩戴安全帽等。
视频新闻拍摄培训课件

视频新闻拍摄培训课件视频新闻拍摄培训课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视频新闻已经成为了传媒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视台、网络媒体还是社交媒体,视频新闻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然而,要拍摄出一部优质的视频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为了提高拍摄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课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视频新闻拍摄的基本原则在进行视频新闻拍摄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准确性。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给观众。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所拍摄的内容与事实相符,并尽量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
第二,客观性。
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带有个人情感或立场。
第三,简洁性。
视频新闻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尽量精简内容,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核心信息。
第四,多样性。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的呈现,以丰富观众的视听感受。
二、拍摄技巧与注意事项1. 拍摄前准备在进行视频新闻拍摄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拍摄的主题和目的,明确传递的信息。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和时间,以确保画面的质量。
此外,还要检查拍摄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2. 拍摄角度与镜头运动在拍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角度和运动方式可以给观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低角度可以突出被拍摄对象的威严和力量感,而高角度则可以使被拍摄对象显得渺小和无助。
镜头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感和动感。
3. 光线与音效光线和音效对于视频新闻的拍摄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光线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生动,而适当的音效可以增强观众的听觉体验。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光线的亮度和角度,选择适合的音效设备,并合理运用。
4. 合理运用剪辑和特效在视频新闻的后期制作中,剪辑和特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合理运用剪辑和特效,可以使视频新闻更加生动、吸引人。
例如,可以运用跳切、过渡效果等手法来增加观众的观看兴趣。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技巧探究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技巧探究摘要:新闻短视频指的是将新闻资讯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视频。
新闻短视频的功能类似于纸质新闻,本质上仍旧是为读者提供新闻咨询,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传达媒介出现了变化从而更好的应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化传播与网民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因此近年来新闻短视频发展迅速。
但是新闻短视频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视频构图缺乏美感、拍摄的内容不清晰等缺陷,这也限制了其进一步传播。
基于此,本文将对新闻短视频的特点加以阐述,并进一步分析此类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短视频;剪辑;拍摄;引言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得益于其具备短小精悍、短拍摄制作周期等优势,一跃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资讯表达形式。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已经累计拥有9亿人次的网络视听用户,其中短视频网络视听用户更是高达8.1亿人次,成为了即时通信领域的第一大平台。
现阶段,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类APP迅速发展,各类传统媒体纷纷跟进,以期在短视频时代实现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
如今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出现的新闻数量与种类越来越多,行业内部的竞争烈度越来越强,竞争的焦点也渐渐体现在新闻的拍摄与剪辑技巧方面。
而此类视频的拍摄与剪辑者可能也层次不齐,仍需要就如何制作新闻短视频加以学习和研究。
1.新闻短视频特点(一)拍摄、剪辑、传播周期短新闻资讯的公开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等等特征也决定了制作新闻短视频必须快速从简,一切追求速度,对突发事件的新闻短视频从拍摄、编辑、制作完成上传可能最快要求在几分钟之内实现。
以抖音为例,该平台的视频大多时长在二十秒上下,很少超过1分钟。
新闻工作者在此平台发布新闻短视频只需要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录制,然后简单剪辑制作就可以在平台上上传最新的新闻资讯。
发布视频之后,只需通过平台的审核便可以直接与短视频用户产生交互。
正是得益于新闻短视频的快速、简洁、方便的特点,使得新闻媒体在社会发生突发、重大事件时可以快速反映,迅速发布新闻,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拍摄中镜头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15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于电视节目的清晰度、质量、内容等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此需要电视新闻制造方不断提高自身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改进和创新,做好日常素材整理、镜头语言运用、节目制作等工作,更好的运用镜头语言将一些电视新闻思想和内容清晰、完整、高质量传递给观众,以此推动电视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
但是在具体进行电视新闻拍摄的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对观众认知不足,无法巧妙的处理镜头语言,导致在镜头语言表达和运用中缺乏特色,无法吸引观众,无法发挥拍摄的作用和作用,对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反思和改进。
1.电视新闻拍摄中镜头语言存在的问题1.1画面夸张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在具体拍摄电视新闻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增强画面感,提高观众的震撼感,便于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情感共鸣,会通过的渲染镜头画面来丰富电视新闻的内容,但是在此过程中工作电视新闻拍摄中镜头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梁林摘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也推动了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促使传统的电视媒体也发生了转型,逐渐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更注重追求镜头语言的丰富性、多样化、个性化,以此吸引关注的注意。
对电视新闻摄影而言,镜头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镜头语言运用的巧妙性、合理性,直接关系着新闻电视节目质量和节目效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对此需要节目方加强重视。
在具体拍摄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需要巧妙的运用镜头语言,科学设计,把握具体的运用规则和要求,以此拍摄出更加高质量的节目。
对此,本文主要浅谈电视新闻拍摄中镜头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拍摄中镜头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视新闻;拍摄;镜头语言;表达和运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电视新闻部 天津河西 300221)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处理镜头语言,导致镜头语言和电视新闻内容出现重复或者矛盾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及剪辑技巧

文化艺术 |泼之感;黄色明朗;绿色自然;黑白情绪较低。
在新闻短视频拍摄过程中借助色彩赋予拍摄画面更多的内涵,形成视觉与情绪的冲击力。
当拍摄环境较为昏暗时,可增加饱和度高的鲜艳色彩,形成视觉的焦点。
当拍摄现场色彩单调时,可适当使用小块的明亮色彩进行搭配,例如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能使色块从整个画面中突显出来,形成视觉中心。
在新闻短视频拍摄中需要本着适度原则,尽量保持现场原貌,不可偏离新闻的本质,带有过多的加工痕迹,必须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1.3 光源运用技巧不同的光源可给予画面色彩不同的表现形式。
正面光的运用可以将整个画面打亮,侧光的使用构建画面的层次感,还有背侧光、逆光、顶光等。
相同的颜色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官,合适的光源选择并辅以色彩将新闻的内涵充分的表达出来,尽可能的营造出新闻主题的氛围,创设出新闻情境,形成新闻与受众的情感共鸣。
比如,常见的人物拍摄手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色画面,正面光突然亮起,直接照射在新闻人物的面部,形成画面的震慑感,吸引受众的目光。
1.4 动静拍摄技巧新闻短视频强调的是短,时长在5min~30s之间,需要在短视频拍摄时做好画面层次关系的处理。
其中,镜头语言是构建画面的关键,像推拉镜头从远至近拍摄,或者摇晃镜头从左到右拍摄,移动镜头动态连续拍摄等,通过进行画面景别、动静关系的处理使受众通过画面的变化了解新闻现场环境。
1.4.1 “静”拍摄新闻画面的内容在选择拍摄过程中要构建画面中心,完成递进关系的处理需要恰当的运用拍摄的“静”“动”处理技巧,将静态和动态进行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控。
静是指镜头保持不动,固定画面的框架,保持动态的是画面中的内容,像新闻人物在画面中走动,各新闻要素在固定的画面框架中移动。
静拍摄出的画面具有沉稳、庄重的视觉感受,对受众进行心理暗示,适用于不同题材新闻的拍摄工作。
1.4.2“动”拍摄“动”是指拍摄时进行镜头的推、拉、摇、移,拍摄出动态、持续性的画面,合理充分的运用镜头进行全景、中景、近景、远景画面关系的处理,左右摇动画面,环视新闻现场的四周。
通过短视频展示社会新闻与时政评论

通过短视频展示社会新闻与时政评论短视频在当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普及,为新闻传播和时政评论带来了新的形式和方式。
短视频以其生动、直观、简明的特点,凭借着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和简洁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一种新的沟通工具。
它不仅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引起大众的注意,还能够深入人心,激发思考。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短视频展示社会新闻和时政评论。
一、短视频的优势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短视频的时间长度短,通常在一到三分钟之间,这使得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消化信息。
其次,短视频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传播形式,能够直观地传递信息,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此外,短视频还具有制作和传播成本低、便于分享和传播的特点,使得它能够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开来,引起广泛的关注。
二、社会新闻的短视频呈现社会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动态和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来源。
通过短视频形式展示社会新闻,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递信息。
在制作社会新闻的短视频时,首先应明确要传达的信息和目的。
然后,选择合适的素材,运用恰当的剪辑和配乐技巧,将重要的信息呈现给观众。
同时,通过文字标题或配音的方式加强对信息的解读,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新闻的要点。
最后,在整体的呈现上,要注意保持短视频的简洁性和生动性,使观众愿意观看并持续关注。
三、时政评论的短视频展示时政评论作为对时事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形式,通过短视频呈现能够更好地触达观众,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在制作时政评论的短视频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通过短视频形式展示时政评论时,可以采用讲述者配音的方式,或者通过文字标题的方式呈现。
在内容表达上,要注意观点的清晰和观众的接受程度,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复杂的词汇和概念,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观点。
此外,配合合适的图片、视频素材或演讲片段,能够增强时政评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使观众更容易被说服和认同。
四、短视频制作的技巧在制作短视频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技巧,以保证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
会议新闻拍摄的技巧

会议新闻拍摄的技巧拍摄会议新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准备工作,以确保你能够捕捉到重要瞬间并提供高质量的报道。
以下是一些拍摄会议新闻的技巧:1. 选择合适的设备:-使用专业摄像机或高质量的摄像手机,以获得清晰的画面和声音。
-使用稳定器或三脚架以防止抖动。
2. 了解场地:-提前到达会议场地,了解布局和光线情况。
-找到最佳的摄影位置,确保你可以拍摄到重要角度。
3. 打破镜头:-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来捕捉不同的场景,包括整体场景、近景、远景和特写。
-利用广角镜头来捕捉大型会议室的全貌。
4. 照明:-如果可能,利用自然光来获得更好的画质。
-如果需要,使用外部闪光灯或补光灯来改善光线。
5. 音频:-使用外部麦克风以确保清晰的音频记录。
-在会议室的合适位置放置麦克风,以捕捉发言者的声音。
6. 焦点和曝光:-确保你的镜头聚焦准确,以避免模糊的画面。
-调整曝光,确保画面不过暗或过亮。
7. 稳定拍摄:-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避免抖动和不稳定的画面。
-用缓慢的运动来拍摄变焦和移动画面。
8. 角度和构图:-寻找有趣的角度和构图,以增加视觉吸引力。
-避免拍摄背对光源的场景,以防止过曝。
9. 记录重要时刻:-拍摄会议中的重要演讲、亮点和互动瞬间。
-注意参与者的面部表情和情感。
10. 后期制作:-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对素材进行剪辑、调色和音频处理。
-添加必要的字幕和标识以提供额外信息。
11. 尊重隐私和版权:-尊重参与者的隐私权,不要拍摄未经许可的场景。
-确保你有权使用会议中的音频和视频材料。
12. 实践和反馈:-多次练习会议新闻拍摄,以提高技巧。
-接受反馈,不断改进你的拍摄技术。
拍摄会议新闻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非常重要。
此外,与会议组织者和演讲者合作,以确保你能够获得所需的许可和支持。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作者:张正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08期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追捧。
面对竞争,如何提升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水平,进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从视频拍摄前期构思,到拍摄的手法运用,再到后期剪辑,不断结合新技术应用,推出受众喜爱的新闻短视频节目。
关键词:画面构图;镜头运动;剪辑风格;新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8-00-02一、引言新闻短视频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运用短视频呈现方式,在多媒体平台传播的一种视频新闻节目。
新闻短视频区别于一般的资讯短视频,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传统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大家越来越重视移动客户端的矩阵传播效果,多媒体渠道发布的各类新闻短视频成为了受众的新宠。
新闻资讯、舆论监督、深度调查等等,新闻短视频蓬勃发展。
技术的进步使得新闻短视频拍摄越来越便捷高效。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设备,既可以是广播級的电视摄影设备,也可以是手机等便携摄影设备。
无论使用什么设备,在坚持正确新闻价值观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好看” “耐看” “抓人眼球”,就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好看”新闻短视频的拍摄要符合美学规律,拍摄的第一步是进行构图。
在新闻短视频中,构图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视频拍摄时使用的景别。
新闻短视频的景别通常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不同焦距镜头的使用会在视觉造型上构成不同的画面景别。
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空间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主次关系。
在新闻短视频的拍摄中,广角镜头可以用来拍摄较大的画面场景(远景、全景)。
新闻会发生在任何地方,新闻现场有可能在宏大的礼堂,也有可能在狭窄局促的空间内。
广角镜头可以在不大的环境中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全景,能够完整展示出新闻现场的宏观构成。
但是,亮点和细节往往需要更近一步。
相比远景,全景,镜头慢慢推进,中景能更好地交代人物关系,近景和特写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细节。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新闻消费习惯的变化,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技巧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观众迅速理解和掌握事件的关键信息。
本文将重点讨论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制作出吸引人且内容合理的新闻短视频。
一、新闻短视频的拍摄技巧1. 深入采访:新闻短视频需要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记者在拍摄前应充分准备,对事件的背景和相关人物有深入了解。
在采访中,应善于引导被采访者表达核心观点,抓住关键问题,做到言简意赅。
2. 拍摄手法:在拍摄新闻短视频时,摄影师应对画面的构图和角度进行精心设计。
可以运用大、中、小的远近景深,通过变焦和运动的手法增加观看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要注意保持画面稳定,避免出现抖动情况。
3. 合理运用音效:音效在新闻短视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添加音效,如自然环境声、人声等,使画面更具听觉冲击力。
音效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整体观看体验。
二、新闻短视频的剪辑技巧1. 策划剪辑方案:在剪辑前,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剪辑方案。
根据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和目标受众,划定出剪辑的长度、顺序和风格要求。
同时,对于采访录音文件和拍摄素材进行初步筛选和归类,方便后续剪辑工作。
2. 精确剪辑时间:新闻短视频的时效性要求高,因此剪辑时需要准确掌握时间。
可以运用剪辑软件中的时间轴、帧数和切割工具,将采访录音和拍摄片段精准地剪辑到所需的时间范围内。
3. 多角度呈现:为了增加观众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多角度呈现非常必要。
可以在剪辑过程中选择不同角度的拍摄片段进行切换,通过画面切换和重复利用的方式进行剪辑,使得新闻短视频更加生动。
4. 关注故事情节:每个新闻都有一个情节,剪辑师应该抓住故事情节的关键节点,通过片段重组和叠加音效的方式,使故事更有吸引力,并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与艺术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与艺术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而拍摄技巧和艺术则直接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这个时代,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视频平台的兴起,人们对新闻视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和艺术水平,已成为媒体从业者需要不断探索和提升的问题。
一、拍摄技巧1. 摄像机的运用摄像机是拍摄电视新闻的重要工具,熟练的操作和灵活的运用能够为新闻视频带来更为丰富和生动的画面。
在新闻现场,摄像机应当被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能够捕捉到新闻事件全貌,并且要能够根据事件的发展及时调整角度和焦距,以便更好地呈现新闻的全貌和细节。
2. 光影的运用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光影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光影可以带来更生动和有力的画面效果。
在室内拍摄时,要确保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出现过度曝光或者过暗的情况;在室外拍摄时,要合理利用自然光的角度和亮度,使画面更加饱满和生动。
镜头是拍摄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新闻的接受和理解。
在拍摄电视新闻时,要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和重点,选择合适的镜头,如长焦镜头可以聚焦细节,广角镜头可以呈现全貌,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新闻事件呈现给观众。
4. 技术设备的运用在拍摄电视新闻时,摄像机、灯光等技术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熟练掌握这些设备的操作和运用,能够为新闻视频带来更为专业和高质量的呈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拍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涌现,掌握这些新技术,可以为电视新闻的拍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二、拍摄艺术1. 角度的选择在拍摄电视新闻时,选择合适的角度能够为新闻事件带来更加生动和立体的呈现。
不同的角度能够突出不同的场景和情感,例如从高角度拍摄可以展现整体风貌,而从低角度拍摄可以突出主体的力量感。
2. 空间的构图合理的空间构图能够为新闻视频带来更为舒适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在拍摄电视新闻时,要注意场景的布局和物体的摆放,使画面看起来更为自然和美观。
3. 节奏的把握在拍摄电视新闻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合理的镜头切换和画面呈现,能够为新闻视频带来更为生动和紧凑的效果。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第3卷第08期H硌谂ti广电罙焦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张正(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追捧。
面对竞争,如何提升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水平,进而实现更好 的传播效果。
从视频拍摄前期构思,到拍摄的手法运用,再到后期剪辑,不断结合新技术应用,推出受众喜爱的新闻短 视频节目。
关键词:画面构图;镜头运动;剪辑风格;新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8-0069-02一'引言新闻短视频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运用短视频呈现 方式,在多媒体平台传播的一种视频新闻节目。
新闻短视频区 别于一般的资讯短视频,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
伴 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传统电视媒体 还是平面媒体,大家越来越重视移动客户端的矩阵传播效果,多媒体渠道发布的各类新闻短视频成为了受众的新宠。
新闻 资讯、舆论监督、深度调查等等,新闻短视频蓬勃发展。
技术的进步使得新闻短视频拍摄越来越便捷高效。
新 闻短视频的拍摄设备,既可以是广播级的电视摄影设备,也 可以是手机等便携摄影设备。
无论使用什么设备,在坚持正 确新闻价值观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好看”“耐看”“抓人眼 球”,就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好看”新闻短视频的拍摄要符合美学规律,拍摄的第一步是 进行构图。
在新闻短视频中,构图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视频拍摄时使用的景别。
新闻短视频的景 别通常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不同焦距镜头的使 用会在视觉造型上构成不同的画面景别。
不同的景别会产生 不同的视觉空间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主次关系。
在新闻短 视频的拍摄中,广角镜头可以用来拍摄较大的画面场景(远 景、全景)。
新闻会发生在任何地方,新闻现场有可能在宏大 的礼堂,也有可能在狭窄局促的空间内。
广角镜头可以在不 大的环境中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全景,能够完整展示出新闻 现场的宏观构成。
浅谈新闻现场采访的摄像技巧

百家述评•226【参考文献】[1] 王福寿.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与情感因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8(13):135.[2] 谭教华.浅谈电视新闻记者摄像技巧[J].新闻传播,2014,8(9):98.[作者简介:何建,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
]浅谈新闻现场采访的摄像技巧内容摘要 新闻现场的采访中摄像通常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准确、形象、生动,其中主要的技巧有挑、等、抢,这也是作为一个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其认真钻研、运用和总结,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而促进新闻采访中摄像水平的提升,使采访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电视摄像;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电视摄像记者是电视现场的第一亲历者及记录者,主要的职责就是将现实对象的体积形态质感等所发生的变化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具象符号。
提升电视新闻采访的摄影技术水平,有利于更好的呈现出事件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
拍摄者恰当运用摄影技巧 ,与新闻记者相互配合,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如此便可以提高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1 电视新闻采访摄像特点及其摄像技巧1.1 电视新闻采访的摄像特点社会事物复杂多样,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拥有清晰的辨别能力,并可以利用摄像机记录下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动态事件。
而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所运用的摄像技术与普通的摄像技术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即等、挑、抢是其必备的技巧。
这里的“等”就是指等待,一名合格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必须综合素质良好 ,而在这些综合素质中耐心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电视新闻采访都要求等待很长时间,因此要求有足够的耐心,不可烦躁操之过急。
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拍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伺机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选择最佳的时机加以拍摄,从而真实地体现新闻事件的关键情节,客观地提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挑”指的就是挑选,摄像人员要根据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选择最具价值的部分进行拍摄 ,确保拍摄的作品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被公众所接受和信服。
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GRASS ROOTS LINE的价值。
提升新闻的深度价值,要求新闻记者能够结合采访环境,深入当事人的内心,通过有效的提问挖掘内心信息,从而提高采访内容的深度。
在挖掘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新闻记者要机智的化解问题,将尴尬化为幽默,及时调整采访的氛围,从而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知名人物怒忒记者的现象,有的采访对象甚至会暴力记者,不仅无法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而且阻碍了采访的进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记者具备反应能力,能够在采访过程调节氛围,时刻感知被采访人的情绪,结合情绪适当的提出问题,从而获得独家信息,确保新闻采访的深度。
2.4 针对新闻当事人情绪选择提问方式针对新闻当事人情绪选择提问方式,考察了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记者要控制采访流程,当感觉到新闻当事人情绪焦躁时,要懂得以退为进,给与被采访人员缓冲的时间,使其处于舒适的采访氛围,从而开展采访工作。
优秀的记者除了高效完成新闻采访工作,还能够照顾被采访人的情绪,与对方建立有好的关系,获得被采访人的信任,对于新闻记者人脉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采访要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尤其是针对大型新闻事件采访,记者要控制当事人的情绪,避免其崩溃或者发脾气。
在采访过程,记者要保持敏感度,能够灵活的掌握被采访人的情绪,从而调整提问方式,使得提问的内容与形式在当事人接受的范围内,确保采访可以顺利进行。
例如,某某地区发生地震,给居民带来了巨大伤害。
记者通过采访当事人了解信息,此时的被采访者内心脆弱,记者要选择适合的提问方式,在新闻当事人感到痛苦时,记者要引导其关注未来生活,帮助其调整心态。
2.5 不断提升新闻识别能力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新闻识别能力,通过无数的新闻采访积累工作经验,总结新闻采访的规律,抓住行业的特点,从而更加准确的对事物做出反应,制造热点新闻。
面对新闻采访,记者要快速的识别新闻,能够快速的掌握哪些内容是新闻需要挖掘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与价值性。
互联网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及剪辑方法与技巧探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及剪辑方法与技巧探究互联网时代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及剪辑方法与技巧探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内容创作的形式也在逐渐改变。
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正在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与喜爱。
然而,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拍摄和剪辑新闻短视频,才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拍摄新闻短视频的方法与技巧1. 定位目标受众:在拍摄新闻短视频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受众是谁。
因为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我们需要针对目标受众调整拍摄风格、角度和语言表达方式。
2. 确定新闻角度:新闻短视频需要具备新闻的迅速性和时效性。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新闻事件的最有吸引力和争议性的角度,以便引发观众的兴趣和讨论。
3. 抓住关键时刻:新闻短视频的魅力在于可以通过镜头来将复杂的事件简化,充分展示事情的关键时刻,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
因此,拍摄时要时刻保持警觉,抓住关键的瞬间。
4. 讲好故事:拍摄新闻短视频并不是简单地呈现事件的经过,而是要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和引导观众。
选择一个好的故事线索,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去叙述事件,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5. 多角度拍摄:为了丰富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和视觉效果,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事件。
比如,可以同时拍摄主角的表情和现场的情景,以及观众的反应等等。
通过多角度的切换,可以增加视频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二、剪辑新闻短视频的方法与技巧1. 首尾抓重点:由于新闻短视频的时长比较短,因此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首尾两端的内容要设计得更为精彩。
可以在开头展示关键画面或者刺激的音效,以及在结尾处留下悬念或者反转,让观众更加期待。
2. 精简内容:新闻短视频要求内容简洁明了。
在剪辑过程中,要剔除冗长的场景和不必要的细节。
只保留最有观赏性和表达力的画面,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并提高观看度。
3. 节奏把握:新闻短视频的节奏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剪辑速度的快慢、镜头切换的频率和画面的配乐等手段来调整节奏感。
会议新闻拍摄技巧

会议新闻拍摄技巧
拍摄会议新闻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和场景给观众。
以下是一些会议新闻拍摄的技巧:
1. 预先了解会议议程和重要演讲者:在拍摄之前,仔细研究会议的议程和重要的演讲者,以确定要专注的重点和主题。
2. 找到合适的位置:选取一个对拍摄来说合适的位置,并确保可以全面地捕捉到发生在会议上的重要活动。
这可能需要提前到场并找到最佳的摄影点。
3. 使用稳定器或三脚架:稳定器或三脚架可以帮助拍摄更稳定、平滑的镜头,避免抖动和模糊。
4. 关注演讲者:对于重要的演讲者,要全程关注他们,拍摄他们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以捕捉到他们的演讲内容和重要信息的传达。
5. 捕捉重要时刻:会议上可能发生一些重要的时刻,例如签署协议、合影或重要演讲的瞬间。
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能够捕捉到这些关键时刻。
6. 多角度拍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拍摄,以提供更多的视角和细节。
这样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和体验。
7. 快速编辑和发布:会议新闻必须在短时间内发布,因此需要尽快编辑和处理拍摄的素材。
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确保
内容质量和时效性。
8. 添加解说和背景音乐:为了增加拍摄的吸引力和信息传达的效果,可以添加解说和背景音乐。
这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会议的内容。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您拍摄会议新闻时有所帮助!。
新闻视频拍摄的技巧

新闻视频拍摄的技巧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的高速发展,各种多媒体信息蜂拥而至,视频作为一种主要的多媒体形式在人们的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新闻视频拍摄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新闻视频拍摄的技巧:镜头要稳,少用推拉摇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
原因是: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3、使新闻节奏明快。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二、新闻视频拍摄的技巧:镜头要有连贯性,关键环节都要有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
a、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
b、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
c、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
三、新闻视频拍摄的技巧:拍摄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角度,是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夹角。
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
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
角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某个事物的表现,也能减弱某个事物的表现。
新闻中的运动镜头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
因为新闻要求单位时间的信息量要大,而运动镜头少则5,6秒,会大大降低新闻的信息携带量和节奏。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
例如去参加一网络会议新闻发布会,开会的人一边是真人,另一边是通过网络传输来的视频影像,这个时候从电视屏幕到真人的一个摇会显的非常的有意义。
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所以拍摄之前最好确定移动镜头是否有必要.有很多人把两个没有必要的两个画面用运动镜头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为了运动而运动的做法,当没有明确的意图和感觉的时候,不要随便移动,.随意的运动只会给看到你东西的人留下坏印象。
时政新闻拍摄技巧

时政新闻拍摄技巧
哇塞,朋友们!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时政新闻拍摄技巧。
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要是咱能拍出超棒的时政新闻照片或视频,那得有多牛啊!
就说选角度吧,这就好比做饭选食材一样重要!你得找到那个最独特、最能展现事件核心的角度。
比如拍摄一次重要会议,你不能光拍正面呀,还得找找那些大家不太注意到的细节角度,说不定就能捕捉到某个领导人专注的表情或者一个代表认真做笔记的瞬间呢!就像你在人群中一眼就能发现最闪亮的那颗星星一样。
还有光线!这简直就是时政新闻拍摄的魔法棒啊!你碰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那拍出来的画面得多美呀,蓝天白云下的重要活动,多吸引人呀!可要是光线不好咋办呢?这就考验你的本事啦!得学会利用各种灯光设备或者调整角度来找到最佳的效果呀。
好比在黑暗中找宝藏,你得有耐心和技巧才行。
拍摄时机也超级重要呢!要是错过了关键时刻,那不就白忙活啦。
比如说一场重要演讲,领导人讲到最精彩的那部分,你就得赶紧按下快门,把那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记录下来,这可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这就跟短跑比赛中冲刺的那一刻一样,你得精准把握。
说到设备,那也是不能马虎的呀。
好的相机、稳定的三脚架,这些都是拍出好作品的得力助手呀!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好武器一样。
总之,时政新闻拍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掌握好这些技巧,就一定能拍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就是我的观点,朋友们努力去尝试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新闻拍摄技巧与应用
电视媒体以画面和声音的双重优势带给观众独有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相比其他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而言,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现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
电视新闻记者手中的摄像机和麦克风就是观众的眼睛和耳朵,由摄像机所记录的有声画面就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
电视记者需要对新闻内容的整体布局进行分析,在拍摄中充分体现电视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手法。
影视摄影中会有很多因素决定画面的最终呈现效果,对于摄像师而言,需要学习美学、布光、构图、声学、场面调度的多种知识,还要了解设备操作属性和技术艺术处理。
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规范
1.光线与色彩
光线是画面的灵魂,色彩是画面的情绪。
光线,简单地说就是自然光和室内光。
摄像机与入射光线的角度决定了电视画面的气质。
光线的强弱会影响摄像机的光圈,光比的大小会影响画面的质感、光线的投影则会直接影响画面的构图。
光线会影响色彩,拍摄室内采访应使用色温稳定的光源,误用节能灯易导致肤色惨白或偏蓝。
而暖色灯源则可以有效地还原人物肤色,营造轻松的访谈氛围。
摄像机都具备自动调色功能,只要我们选择适合的滤光片,就能够拍到正确的画面色彩。
户外采访常常会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光线和色彩的控制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
如阴雨天气,色彩明度低而饱和度高,拍摄人物肤色易偏色;大晴天光比过大,则容易造成画面阴影区明显。
2.景别及注意事项
景别通常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五种规格。
运用远景要注意构图,拍摄目的要明确,镜头稳定足够长,并与新闻整体节奏相一致。
运用全景时要注意主题突出,有所取舍,保持拍摄对象的外部轮廓相对完整。
运用中近景时要注意重点表现有典型性的画面。
运用特写要注意拍摄的主体清晰稳定,可适当虚化背景,且保持拍摄环境的相对统一。
应当注意的是,景别的取舍和组合是摄像师必须掌握的必杀技,也是后期制作人员的基本功。
因此,在运用上还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景别的变化不要太强烈,防止“两极镜头”;二是尽量不用同机位、同景别的画面,防止“跳镜头”;三是景别的转换应该有内在的规律,从特写到远景适合展现宏大的气势,而由远景到特写则适合重点介绍;四是景别转换的时候,画面内的拍摄主体应该在同一场景、相同场次中保持连贯统一。
3.构图的原则
一个讲究构图的画面必然是吸引眼球的。
无论是拍摄者还是后期制作人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构图原理。
从构图手法上来说,如L型构图、S型构图、圆形构图、斜线构图、对称性构图等等,有静态的构图基础,拍摄动态画面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简单地说,构图有几个原则:一是单一原则,即应该有单一的视觉中心;二是突出主体原则,即主体的位置安排应该相对突出;三是对比原则,通过强调差异来凸显主题;四是均衡原则,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上下左右应该保持视觉上的均衡稳定。
繁简、疏密、形状、方向、位置、明暗、虚实的不同,都会影响画面的均衡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让人产生误会,生出歧义。
从易于掌握的角度来说,构图就是掌握好“黄金分割线”,即1:0.618。
4.拍摄角度及运用技巧
拍摄角度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站立点和摄像机朝向面的关系。
俯仰、前后、正侧、倾斜、倒置等多种角度的选择,将会呈现不一样的画面语言。
摄像师进入拍摄场地,首先就要选择拍摄角度。
站位决定了能拍摄的距离远近,画面内所能包含的内容多少、人物关系、前景大小、遮挡面积、光线强度、投影规避、同期声优劣等很多要素。
应根据具体拍摄场所,灵活处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地选择“不是唯一,却是最适合”的位置。
5.运动摄影
拍摄电视新闻固定镜头较多,而运动摄影在新闻摄影中较少运用,因为新闻画面以介绍说明为主,力图给观众全面、系统、清晰的视觉呈现。
但是,在有些场合运动镜头可以起到很好的介绍说明效果。
比如在介绍会场时,使用摇镜头;在纪实跟拍时采取移镜头;在晚会上使用升降镜头、急速推拉镜头等。
不过,运动镜头都需要稳定的起幅落幅,即从稳定的画面开始录制2~3秒后再进行摄像机的运动,在运动结束后稳定保持2~3秒,再停止录制。
常用拍摄技巧及注意事项
电视新闻拍摄中,对摄像机的熟练操作和对电视画面拍摄要领的掌握,是保证电视新闻画面质量的关键环节。
1.注重画面的稳定性
(1)牢记四字要诀“平准稳匀”。
平指的是画面平正,横平竖直;准指的是镜头言之有物,拍摄主题突出;稳指拍摄画面不抖动,按照认知规律进行拍摄;匀指镜头运动变换速度均匀,运动镜头之间节奏协调,快慢有序。
(2)慎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
电视新闻的篇幅不长,应以固定镜头为主,固
定镜头的时间长度可控,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多用固定镜头便于观众短时间获取信息。
运动镜头可有目的地使用,以期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3)熟练使用摄像机和三脚架。
电视画面的“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务必保证在镜头移动变换时保持画面的稳定。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三脚架,无论是在室内室外,无论是采访人物还是拍摄活动。
抢拍重要场合和重要时机的镜头,常常来不及调整三脚架,可采取肩扛和手举等方式进行拍摄,但也尽量找到依托物(比如靠墙),双臂尽力支开并离开胸,尽量保持呼吸均匀,来保持身体和设备的平稳。
2.把握画面的方向性
拍摄过程中要保持拍摄方向的统一,正确处理镜头的关系,使观众对于镜头里的空间和人物位置有一个统一的感觉。
固定活动场所中则应注意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人物面对面访谈时,要注意观察画面中人物的面部和目光朝向,以正反打手法交代人物。
3.录制现场的同期声
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声音的拾取和画面拍摄同样重要。
使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烘托报道现场的真实气氛,有环境声的活动画面增强了现场感,增加了信息量。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最适合新闻现场的话筒,测试机头麦克风和手持话筒的线路是否通畅,手持无线麦克风的电池电量、摄像机实际收音的音量等,避免贻误重要时刻和关键话语。
其次,内置话筒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防止外置话筒线路突然中断,可做到万无一失。
再次,使用耳机进行监听。
在新闻现场声音录制环境复杂,因此摄像人员必须始终带好耳机随时监听,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4.中心镜头拍摄成组
中心镜头,是反映新闻主要内容的镜头。
所谓“做活做全套,拍摄拍成组”。
围绕中心镜头,还需要拍摄介绍性镜头、背景资料镜头、关键要素镜头等,包括介绍时间、地点、主题、过程、主要人物、环境、标志物等镜头。
可根据新闻要素来设计镜头内容。
5.以后期编辑为拍摄依据
影视界有一句行话:“不懂编辑的人就不会拍摄。
”说的是没有编辑意识的人员很难拍出好的画面。
摄像师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开机关机前做好预留。
二要拍摄足量的转场镜头。
三要尽可能地做好场记。
四要提前拍摄环境镜头,或返场补拍空镜头。
五要细心选择拍摄的背景,避免喧宾夺主。
六要始终关注和突出拍摄主体。
七要合理运用光线。
八要精心捕捉有典型价值的视听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