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01-01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默读理解教材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词汇,潜移默化。新大纲也明确规定要小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多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成诵,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理解接受。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初读课文也叫表层性朗读,先让学生默读(低年级应朗读)。这时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为了达到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这一训练目的,必须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这是学生在课堂上按一定的阅读程序,以及参考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纲或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初步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安排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渎课文,并反复地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悟出这篇课文是围绕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来写的;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边读边想,你认为桂林的山和水哪个景物美?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段落或句子放声朗读,反复读,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哪些不懂?教学中我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要求
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是对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进行点拨,以增加学生多读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对全文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初步发展了语言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1讨论交流中的感悟读。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自学程序向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解决。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学生自读后,我根据学生各自对课文整体的看法,组合新的学习小组,把分别喜欢山、水的同学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重点和学习伙伴。小组交流后,请喜欢桂林水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情况。他们先齐读相关的段落,接着说说桂林水的特点。生介绍时,我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仪,让全班学生欣赏,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去感悟。接着,请发言的同学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描写桂林水的特点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然后请同组同学一齐有感情地朗读。再请这组同学分别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又请全班同学品味,加深理解。这一组汇报完了,下面请喜欢山的小组接着以不同的形式汇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中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
思想感情。
2.2质疑解疑中强调多读。全班交流后,请各组提出本组尚不明白的问题,请全班同学帮助解决。此时,教师如同主持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引发学生思维,以求得到解决。如果有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一时无法解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反复读相关的句子,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临其境的活灵活现的立体画面,展开想象,然后自由讨论。这么一来,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问题也就解决了。教师安排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疑,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唤起形象思维,悟出佳词妙句的深刻含义,达到对课文深刻含义的理解。
3.细读课文,感受情感
从感情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熟读且要精思,才能有所感悟,学生的情感才能受到熏陶。指导学生读,读出感情来,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的情感,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三通。”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应该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人物去读,去感受情感,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体会词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4.精读课文,感悟文道
学生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对话进行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中领悟到文中所告诉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先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然后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让他们体验人物在对话中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发生语气、语调的变化,通过不同形式的对话练习,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延伸出去,让学生围绕”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想到什么”进行悟理导行,思索想象:或悟出课文所告诉的道理,或谈读书心得,或续编故事,或利用课文中尝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这样的拓展延伸,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这就从角色朗读、对话练习等训练中不仅悟出人生的许多道理,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
5.品读妙句,感悟文采
小学教材中课文文质兼美,是最精美的小学生范文。让小学生把最精彩的片段或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是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必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应设法引导学生多理解形象生动的句子和精彩片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读吟诵。在这一基础上练习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丰富语言,并体会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精美的词句,作者的写作风格,又得到了
审美情操的陶冶,收益匪浅。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朗读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朗读、说话、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又可以使学生思维与表达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