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几种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分析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效果分析苏金霏;张道行【摘要】目的:分析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康复效果。
方法对30例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诊断为蜗神经管狭窄的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术中和CI术后3、6、9个月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和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检测,并于术前、术后3、6、9个月行声场测听,其中17例3岁以上(含3岁)患者行封闭式言语识别率测试,分析其听觉康复效果。
结果①30例患者术后3、6、9个月 ECAP 和 EABR 的波形均无明显变化。
②术后3、6、9个月声场听阈分别为65±8、62±4、61±7 dB HL,较术前(100±5 dB HL)明显改善。
③17例术后3、6及9个月的单韵母识别率分别为55%±7%、56%±8%、80%±4%,术后9个月时较术前(52%±8%)明显改善;单声母识别率分别为9%±3%、8%±4%、9%±2%,较术前(8%±2%)无明显改善。
结论双侧蜗神经管狭窄患者CI术中、术后ECAP与EABR检测均不能引出典型波形,术后主观听力及言语识别率较差,语言交流存在障碍。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auditory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ochlear nerve canal stenosis after cochlearimplantation(CI).Methods A cohort of 30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profoun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cochlear neural canal stenosis by high-resolution CT were tested with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ECAP)and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EABR)duringand 3 ,6 , 9 months after CI.Audiometry in sound field was also assessed before and 3 ,6 ,9 months after CI.Among the co-hort,1 7 patients over 3years old underwent postoperative speech recognition rate test.All the auditory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were ana lyzed.Results ① For all 30 patients,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of ECAP and EABR waveforms tested in 3,6 and 9 months after CI.②The thresholds in sound field in 3,6,9 months after CI were 65 ±8 dB HL,62 ±4 dB HL and 61 ±7 dBHL,respectively.The thresholds in sound field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an before CI (100 ±5 dB HL).③ The single vowel recognition rates of 17 patients in 3 ,6 and 9 months after CI were 55%±7%,56%±8% and 80%±4%,respectively.The single vowel recognition rate was signifi cantly improved in 9 months after than before CI(52%±8%).The single consonant recognition rates of 17 pa-tients in 3 ,6 and 9 months after CI were9%±3%,8%±4% and 9%±2%,respectively.The single consonant recognition rat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an before CI(8%±2%).Conclusion ① For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ochlear neural canal stenosis,neither ECAP nor EABR waves were produced during or after CI.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of patients is limited as a result of their poor subjective thresholds in sound field and speech recognition rates.【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24)004【总页数】5页(P386-389,390)【关键词】蜗神经管狭窄;人工耳蜗植入术;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作者】苏金霏;张道行【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Key words】 Cochlear nerve canal stenosis; Cochlea implantation;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研究显示,耳蜗形态正常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有一部分伴双侧蜗神经管狭窄[1,2],这部分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听觉和言语识别效果都很差,不能达到期望值,回顾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才发现蜗神经管狭窄[3]。
耳蜗植入术后X线断层融合成像与DR MSCT的评估对比
确 ,植入的耳蜗电极和其周 围组织对 比度差等原 因应用性 降低 ;螺旋 C 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可 直观观察植入 电极 的形 态 及位置 ,可准确判断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 ,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X 线 断层 融合成像 可清楚地 确定 电极 在耳 蜗
内的位置 ,并且在耳蜗电极纵 向的边缘形态 、临近结构的变化显示更加清楚 ,是一简便 和直观 的方法。
6 Ka n t o r E. Be r C i G. Ha g i i k e M . Op e r a t i n g v i d e o s c o p e f o r mi r c o l a r y n g e a l
9刘 雪冰, 王涛 , 马伟, 等. 支撑喉 镜联合 内窥镜在 暴露 困难 的声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良性肿物切除术 中的应 用冲 国现代 医药杂志, 2 0 1 2 , 1 4 ( 0 6 ) : 9 3  ̄ 9 4
1 O石柱. 支撑喉镜联合膀胱镜 下治疗声带息 肉及 小结的应 用 吉林
医学 , 2 0 t 2 , 3 3 ( 1 0 1 : 2 1 4 4 ~ 2 1 4 5
s u r g e r y . S u r g E n d o s c , 2 0 0 6 ( 2 0 ) : ¥ 4 8 6  ̄ 4 8 7 .
i mp l a n t a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we r e a c c e s s e d wi t h DR. M S CT a n d d i g i t a l X・ r a y t o mo g r a p h y s y n t h e s i s . DR u s e d t h e c o c h l e a r — s h o o t i n g p o s t u r e;M S CT u s e d a h i g h — r e s o l u t i o n b o n e a l g o r i t h m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h e r e s u l t i n g d a t a wa s t r a n s mi t t e d t o t h e wo r k s t a t i o n
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的监测
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的监测发表时间:2017-09-15T11:56:49.31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8月作者:黄柱飞商雪林黄玉莫春开卢翠王耀华[导读]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术价格昂贵,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高,术后患者听力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一的声学监测未能完全反映手术的效果。
解放军第303医院放射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探讨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评估,指导临床是否再手术及康复训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已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影像检查及相关的声学检测。
所有患者均行DR内听道像及耳镜检查,其中8例行CT三维重建。
结果 43例DR内听道像显示工作电极全部植入且沿耳蜗螺旋自然弯曲,无滑脱、扭曲,术中、术后的声学检测正常;2例DR內听道像显示工作电极未植入完全,术中检测声阻抗正常,术后恰当刺激神经反应遥测可引出;1例患者内耳先天发育为Mickel型,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蜗内电极位置过深,部分自鼓阶滑脱,部分在底圈与中间圈移行处扭曲,且电极不工作,声学检测不能引出,需行再植入术,另3例CT显示蜗内电极连续,最后一对电极位于圆窗开口处,形态、走行无异常。
结论 DR内听道像廉价、直观监测蜗内电极位置、形态,应作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常规检查;CT可以提供确切的异位信息及内耳、中耳畸形的情况,两者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评估和康复训练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人工耳蜗内听道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监测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structional effect of DR internal auditory canal(DR-IAC)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 three-dimensioned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chlear implantation post-operatively, and to guide the clinical surgery and weather to conduc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Forty-six cochlear implant recipients,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ospital NO.303,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ll of them conducted imaging and acoustics examination and DR otoscopy. Among them, MSCT and three-dimensioned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in 8 cases. Results: 43 cases of DR-IAC showed working electrodes were fully implanted and along the cochlea with spiral natural bent, no slippage or distortion. 2 cases of DR-IAC showed working electrodes were not fully implanted; acoustic impedance worked regularly inter-operatively; the appropriate impulsion of 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could lead to oscillogram post-operatively. 1 case of re-implantation by MSCT belonged to type Mickel in congenital development, and showed the deep location and some slippage in the scala tympani, and some distortion in the bottom and migration part of the cochlear duct. Also the electrode did not work and failed to complete the acoustic detection in this case. 3 cases by CT showed continuous cochlear electrode with the last section located in round window, no abnormal morphology and orientation. Conclusion: DR-IAC is cheap and effective in monitoring location and morphology of electrode, and it should be the general examination of post-operatively. CT can provide exact information of ectopic. Both are of significance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Key words cochlear implantation;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MSCT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Monitoring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术价格昂贵,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高,术后患者听力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一的声学监测未能完全反映手术的效果。
影像学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价值
神 经 放 射 学
影像学在人工耳蜗植入术 中的价值
Applc to o a i e h l gy i o hl a pl nt to i a i n fi g ng t c no o n c c e ri m m a a i n
袁
辉
夏
爽
祁 吉
【 要 】 人 工 耳蜗 移植 术 ( I是 帮助 双侧 重 度 、极 重 度 感 音 性 耳 聋 病 人 改 善 听 力 和 语 言 交 流 能 力 的一 种 有 摘 C) 效手 段 。术 前 了解 耳 蜗 及 内 耳 神 经纤 维 的结 构 与病 变 情 况 , 比较 双 侧 内耳 神 经 的 残 存 功 能 ,选 择合 适 的植 入 耳 , 对 手 术 的成 功 至 关 重 要 。就 不 同 影 像 技 术 在 C 术 前 评估 中 的价 值 作 一 综 述 。 I 【 键 词 】 耳 蜗 移 植 ;体 层 摄 影 术 ,螺旋 计算 机 ;磁 共 振 成 像 关
密度处理 ; 凡是 低 于这 个 阈值 的均 舍 弃 , 用 阴 影 并 技 术 进行 处 理 , 而得 到 从任 意 角度 投 影成 像 的三 从 维 表 面轮廓 影像 。在耳 蜗骨 的螺 旋 C S TS D重 组 中 , 应 选择 恰 当的 阈值 , 以去 除耳 蜗 周 围组织 影 像 的 干 扰, 只保 留耳蜗 骨 , 体再 现 耳蜗 形态 。螺 旋 C 立 T的 S D影像 对 于显示 骨迷 路 的表 面形 态及其 相互 间 的 S 解 剖关 系 非 常直 观 ,但 对操 作 者 有较 大 的依 赖性 , 如 阈值 的 选 择 以 及 操作 者 对 内 耳解 剖 结构 的熟 悉
人 工 耳 蜗 移 植术 (ohe rmpa t in C ) cc la lna o , I前 i t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
·5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R. 2024, Vol.22, No.3 Total No.173【通讯作者】曾宪海,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耳科。
E-mail:***************The Study of Three radiologic Evaluation5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3月 第22卷 第3期 总第173期上缘至外耳道下缘,层厚1mm,间距1mm。
冠状面:基线:垂直于外半规管,范围:面神经膝部至后半规管后缘,层厚1mm,间距1mm矢状面:基线:平行于面神经管鼓室段,范围:包括听小骨和内听道,层厚1mm,间距1mm。
1.2.3 锥体束CT检测和影像重建 检测仪器及扫描参数:(1)设备型号为卡瓦i-CAT FLX,患者保持坐位,头部固定,中心水平线平外耳道,如果患儿哭闹或者不能配合,可口服10%水合氯醛入睡后予以检查。
(2)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5.0mA,扫描野:16×4mm(儿童)——16×6mm(成人),分辨率:0.125mm(儿童)——0.2mm(成人),扫描时间:26.9s。
(3)源图像(薄层图像)重建:横断面:基线:平行于外半规管,范围:岩骨上缘至外耳道下缘,层厚1mm,间距1mm。
冠状面:基线:垂直于外半规管,范围:面神经膝部至后半规管后缘,层厚1mm,间距1mm;矢状面:基线:平行于面神经管鼓室段,范围:包括听小骨和内听道,层厚1mm,间距1mm;CT与CBCT获取原始图像后,数据导入飞利浦EBW后台,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分别重建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具体重建规范如上;电极的MIP重建图像:基线平行于耳蜗底周长轴(颞骨岩部长轴),层厚5mm,范围显示电极全貌,在此基础上,通过曲面重建(curved reconstruction),使电极以直线形式显示出来,并能显示周围结构,冠状、横断MIP 显示,层厚20mm,适当调节窗宽窗位,暴露植入体。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曾晓霞;曾宪海;赵海亮;王鹏;韩晓东【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24(22)3【摘要】目的分别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情况,以及内耳精细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进行评估。
方法选取103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术后应用X线数字减影摄片、颞骨高分辨率CT、以及锥体束CT(CBCT)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重建技术,对于电极植入耳蜗内达到的位置、植入电极的数量、植入角度和深度以及对耳蜗内细微结构可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
结果有关植入电极在耳蜗内位置的显示,不同检测方法的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DR检查比较简便,观察耳蜗植入位置比较直观,但是对于细节显示不足,螺旋CT能清晰显示植入电极的位置以及耳蜗的精细结构,但是对于单个电极显示欠清晰。
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后,CBCT可以精确显示植入电极的形态和植入位置,但是尚不能清楚反映耳蜗内在微细结构。
结论 CBCT对于耳蜗植入电极的显示很清晰,操作相对简单,可以作为人工耳蜗术后的常规检查方法。
【总页数】3页(P55-57)【作者】曾晓霞;曾宪海;赵海亮;王鹏;韩晓东【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相关文献】1.影像学评估对耳蜗骨化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术后效果的影响*2.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3.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4.影像学检查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锥体束CT影像评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层融合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
厦门长庚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卓明英 2010 12
CI术后影像学检查目的
评估植入的电极的位置、深度及电极数 是否有手术并发症发生—导线有无断裂、
电极扭曲、电极穿出耳蜗 指导术后开机、调试
术后影像评估方法
X线平片: Stenver’s position、Arcelin’s position cochlear view
该技术在多层CT 广泛应用之前,在放射科用的很 多
颞骨传统体层摄影(Conventional tomography of the temporal bone)
1960年开始应用,多轨迹体层摄影 (Multidirectional tomography)
主要有冠状位体层摄影及矢状位体层摄影 可显示外耳道、鼓室、上鼓室、锤骨头、鼓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 年7月~2010 年10 月人工耳蜗植入病患。
患者31例,男17 例,女14例,语前聋30例, 语后聋1例。
30例植入Cochlear 公司Nucleus 2 4 Contour Advance 多道人工耳蜗。1例植 入Cochlear 公司Nucleus 2 4 K 多道人 工耳蜗
王武庆, 陈懿婧, 王正敏.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X 线投照位置的探讨[ J ]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 0 0 3 , 1 7 ( 4 ) : 1 9 6 - 1 9 7 . 蔡艺, 汤建国, 陈斌. 改良X 线耳蜗平片投照位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 [ J ]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 0 0 3 , 1 7 ( 1 0 ) : 6 2 5 . Xu J , Xu SA , Cohen L T ,et al . Cochlear view : Post operative radiography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 J ] . AM J Otol ,2000 ,21 : 49.
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
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摘要】目的:了解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说明这项技术应用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83例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来说明。
结果:在聋哑儿童(1~12周岁)组检查出4耳Mondini畸型I型2例、6耳Mondini 畸型II型3例、未发现内耳结构畸形5例;语后聋成人(12.5~78周岁)组检查出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2耳内耳骨化1例、2耳蜗硬化1例。
结论: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影像学检查技术中综合应用螺旋CT扫描、MR三维重建像技术、X线检查技术可以全面的评估患者全耳聋的病因、病况及术后结果,该种检查技术能够避免医师在治疗前出现判断误差,提高术后评估的质量。
【关键词】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影像学检查技术;螺旋CT扫描;MR三维重建技术;X线检查技术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能帮助一部分双侧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觉,这对全聋患者来说是一种医学福因。
因为人耳的颞骨结构复杂,耳蜗植入的手术部位在耳内深部,为了了解患者耳聋的病况,评估术后的结构,需详细了解患者耳部结构的信息,影像学信息是为这类手术提供客观准确信息的依据。
本次研究以我院83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说明这项技术应用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83例,患者最低年龄1岁,最高年龄78岁,平均年龄7.46岁。
患者的资料如表1:表1: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患者资料1.2治疗方法对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性耳聋患者作术前影像评估,应用螺旋CT颞骨三维重建及MR成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述前评估;应用MR三维重建技术及X线检查技术进行术后评估。
CT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64机型。
嘱患者取仰卧位,两耳对称。
让未成年的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5-10mm,图像绘制软件为CT-inner。
高分辨率CB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内电极评估价值研究
听力障碍患者的治疗与听力康复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 ,CI )技术与耳蜗装置的不断改进为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聆听世界提供了机会。
但不同患者在CI 术后听觉和言语康复情况差别较大,这与患者的耳蜗、听神经的自身条件、不同人工耳蜗的性能、手术植入技术及听力和言语的康复治疗等因素有关[1],这也与耳蜗电极植入的空间位置、电极的深度及有无电极折叠、电极滑脱等一些术后并发症有关。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CI 术后植入电极的相关情况。
随着人工耳蜗电极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观察内容从单纯评估耳蜗内电极向探讨电极位置与相关功能关系上延伸,为了能精确观察耳蜗内电极的形状、部位和数目,对影像学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高分辨率锥形束CT (CBCT )与64排螺旋CT 对耳蜗内电极的显示与测量数方军杰胡宝华王建锋丁忠祥孙微干放邬亦椒郑建军高分辨率CBCT 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内电极评估价值研究doi :10.12056/j.issn.1006-2785.2018.40.19.2017-2569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7KY139)作者单位:315010宁波市第二医院放射科(方军杰、孙微、干放、邬亦椒、郑建军),耳鼻喉科(胡宝华、王建锋);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丁忠祥)通信作者:郑建军,E-mail :zhjjnb2@【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锥形束CT (CBCT )对人工耳蜗植入(CI )术后耳蜗内电极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因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行CI 术患者16例,术后行高分辨率CBCT 检查和64排螺旋CT 植入侧扫描,比较两种检查在测定耳蜗内电极的位置、计数电极数、测量电极植入深度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8例患者植入COCHLEAR 公司22个电极人工耳蜗(NucleusCI512),8例患者植入NUROTRON 公司24个电极人工耳蜗(CS-10A )。
人工耳蜗后可以做核磁吗?
人工耳蜗后可以做核磁吗?最近看到一些文章,也听到不少家长在议论关于植入人工耳蜗后能否做核磁共振的事儿。
其实,核磁共振这东西,有些人一辈子可能也做不了一回,但凡事都有个万一,但凡要做,就要把事儿考虑周全。
对于人工耳蜗的用户尤其如此,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不排除在一生中面临这样的情况。
那到底能不能做呢?咱先来了解一下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MRI),俗称核磁,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用来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进行绝佳的诊断。
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能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
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场成像,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人体是无害的,非常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核磁共振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磁场强度,单位特斯拉(T)。
理论上来说,磁场强度越强,拍摄出来的检查结果就越清晰,目前主要有1.5T 和3.0T 两种。
正是因为磁场强大的吸附力,医生会要求人们在做核磁时摘掉身上所有的金属异物,以避免它们在强磁场中发生移动、扭曲,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因为磁场强度越大,对金属异物的拉力就越大,所造成的伤害也越大。
那么问题来了,人工耳蜗植入体内的磁体能“扛”住吗?通过调查了解到,不同品牌的人工耳蜗在这方面的技术特点也不同。
就目前市场现有的三款进口人工耳蜗而言,三者在1.5T 和3.0T磁场强度下,处理方式如下:美国AB美国AB现有的1J 90K Advantage、MS 90K Advantage植入体,在1.5T的磁场强度下,不需要取出磁铁,只需要加压包扎即可进行核磁共振,磁场强度不会对植入体磁体造成影响;而在3.0T的磁场强度下,可通过手术的方式取出磁铁,而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后再将磁铁放入。
1.5T:无需取出磁铁,只需加压包扎3.0T:可取出磁铁后进行检查奥地利奥地利现有的C40+、Pulsar、Sonata、Concerto植入体在1.5T的磁场强度下,也是只要加压包扎即可进行核磁共振,但遇到3.0T的磁场强度时则比较困难,因为植入体中的磁铁是不能取出的。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CT评估
螺旋 C T人 工 耳 蜗 植 入 术后 影像 学 评 估 的作 用 。 材 料 与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了 在 我 院 行人 工耳 蜗植 入 术 术 后 进 行 颞 骨 H R C T检 查
的患 儿 共 计 1 5例 。 扫描 仪 采 用 飞 利 浦 2 5 6层 B i r l l i a n c e i C T, 后 处 理工 作 站 为 E B W, 采 用 螺 旋 扫 描模 式 。 对 人工 耳蜗 植 入 侧 进 行 回顾 性 小 视 野 重 建 , F O V为 9 e m。 采 用 Y — s h a r p ( C ) 图 像 序 列 分 别 做 垂 直 及 平 行 于 蜗 轴 轴 位 的斜 冠 状 面及 斜 矢状 面 的 MP R图 像; 采用 S m o o t h ( A) 图像 序 列 做 V R T图像 。在 斜 冠 状 面 及 斜 矢 状 面 MP R 图像 上 进 行 电 极 显 示 清 晰 度 的评 估 并 进 行 电极 计 数 。
( 上海 交 通 大 学 医学 院附 属 新 华 医 院放 射 科 , 上海 2 0 0 0 9 2 )
Hale Waihona Puke 【 摘 要】 目 的 : 利 用 多 种 后 处 理 重 建 方 法 显 示 人 工 耳 蜗 电 极 以及 计 数 植 入 电极 , 对 电极 显 示 清 晰 度 进 行 评 分 . 探讨 2 5 6层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i m a g i n g o f c o c h l e a r i m p l a n t s n e e d s t o p r o v i d e d e t a i l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n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 i n —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CT及MRI影像学评估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C T 及M R I 影像学评估曾智萍作者单位:611135四川成都,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ʌ摘要ɔ目的㊀探析人工耳蜗植入术前C T 及M R I 影像学评估效果.方法㊀选取我院13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 T 和M R I 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㊀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上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㊀M R I 及C T 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对手术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的评估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临床选择最合适的植入耳,减少手术风险.ʌ关键词ɔ多层螺旋C T ;M R I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鉴别诊断ʌ中图分类号ɔR 445㊀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4-5511(2018)02-0453-01㊀㊀耳聋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听觉障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耳聋疾病的病历十分复杂,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耳聋疾病多为遗传基因的影响,先天性耳聋疾病往往也是一种比较难以根治的病症,对于先天性耳聋患者而言,不仅对其听力会有所影响,往往由于其听力会影响其语言能力[1].人工耳蜗植入术作为治疗神经性聋的最佳方法,医务人员在手术治疗前应对患者内耳形态结构加以了解,有利于术前患者的有效筛选.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38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C T 及M R I 两种诊断手段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见下文.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我院138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选研究对象均采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疾病,所选研究对象男性86例,女性52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3.82ʃ2.63)岁;在所有患者中,耳蜗不发育者为50例,内耳发育畸形38例,半规管发育不良30例,脑脊液内耳漏28例.对于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表示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1.2㊀方法㊀C T 采用G E 公司16层B r i g h t s pe e d 螺旋C T 扫描仪,扫描参数:电压120K V ,电流180m A s ,准直器宽度为0.625mm ,窗宽4000HU ,窗位700HU ,螺旋容积扫描,高分辨骨算法.M R I 采用T O S H I B A1.5TE x c e l a r tV a n t a ge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相控阵头部线圈,扫描参数:T R2600m s ,T E400m s,反转角60ʎ或90ʎ,激励次数(N E X )=4,视野(F O V )21c mˑ21c m ,矩阵352ˑ352,层厚1.0mm ,层间距1.0mm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 a x i m u mi n t e n s i t yp r o j e c t i o n ,M I P )进行后处理重建.结合轴位原始图像重点对内耳膜听道结构仔细观察[2].1.3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 P S 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ʃs )表示,采用t 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 2检验.当P <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㊀结果2.1㊀图像基本特点㊀总共检出耳蜗不发育者为57例,内耳发育畸形38例,半规管发育不良23例,脑脊液内耳漏20例,原始图像经处理重建均能完整显示出双侧内耳膜迷路精细结构.半规管共分为组,均呈 C形,互相垂直,凸向上方者为前半规管,垂直位凸向后外方者为后半规管,水平位凸向外侧者为外半观管.三个半规管近端两脚膨大.因M R 水成像难以对内外淋巴液有效区分,球囊则显示为1个高信号囊,其外形也与骨迷路中的前庭相吻合.2.2㊀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㊀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表1㊀两种检查诊断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检出率对比(%)方法总例数耳蜗不发育内耳发育畸形半规管发育不良脑脊液内耳漏例数/57382320C T 13852(91.23%)35(92.11%)20(86.96%)17(85%)方法总例数耳蜗不发育内耳发育畸形半规管发育不良脑脊液内耳漏M R I 13854(94.74%)33(86.84%)21(91.3%)18(90%)x 2值0.53770.55880.22440.2286P 值0.46340.45470.63570.6326㊀㊀根据表1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 T 检测的检出率为:耳蜗不发育91.23%㊁内耳发育畸形92.11%㊁半规管发育不良86.96%㊁脑脊液内耳漏85%;采用M R I 检测的检出率为:耳蜗不发育94.74%㊁内耳发育畸形86.84%㊁半规管发育不良91.3%㊁脑脊液内耳漏90%.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各项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检出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明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鉴别诊断效果并无实质区别.3㊀讨论通过螺旋C T 扫描,能够清楚显示出耳蜗形态,并及时发现内淋巴管的扩张㊁狭窄与中断.并且应用图像的后处理技术,能够显示出病灶和周围组织关系[3].M R I 在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诊断中,主要优势是组织的分辨率比较高,能检出急性慢性中耳炎,内耳结构的严重畸形与耳蜗的纤维骨化.待手术实施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患儿接至病房,仔细观察患儿意识是否清醒,观察相关引流管㊁治疗通道是否保持良好通畅,使用冰袋对患儿颈部或鼻根部进行冷敷,降低手术部位不适感.对切口㊁外耳道进行仔细观察,保证患儿外耳道能够保持良好通常与清洁[4].本次研究选取138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 T 和M R I 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采用多层螺旋C T 检测的检出率为:耳蜗不发育91.23%㊁内耳发育畸形92.11%㊁半规管发育不良86.96%㊁脑脊液内耳漏85%;采用M R I 检测的检出率为:耳蜗不发育94.74%㊁内耳发育畸形86.84%㊁半规管发育不良91.3%㊁脑脊液内耳漏90%.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各项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检出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明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鉴别诊断效果并无实质区别(P >0.05).综上所述,在诊断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价值方面,多层螺旋C T 和M R I 并无显著差别,通过联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检出率和准确率[5].参考文献[1]㊀马瑞阳,赵宁,李巍,田颖,冯帅,王铮,姜学钧.多层螺旋C T 及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评估[J /O L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10):878-881.(2015-05-14)[2]㊀王全,周航,朱琳,姜洪,孙臣义,宋长悦.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C T 和M R I 杂志,2015,13(04):16-19.[3]㊀郑慧,李玉华,李惠民,刘明,曹雯君,汪登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C T 评估[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01):9-12.[4]㊀洪闻,王玉丽,李原.影像学检查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06):328-330+333+320.[5]㊀陈纲,马强华,杨晓萍,叶建军,罗樱.M R I 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01):86-88.354。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电极阻抗与影像学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在临床上,对重度感音神经性耳 聋患者来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 植入人工耳蜗,具有操作简单、手术
成功率高等特点[1]。目前人工耳蜗植 入术价格昂贵,术后患者听力恢复效 果还有待确定,为此需要积极监测耳
蜗内电极形态[2-3]。目前,通过测试电 极阻抗,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植入的人 工耳蜗是否具有正常的电级功能,对
时间
例数 (n )
共地模式
单极 1 模式
术中
34
6.75±1.45
8.35±1.34
术后 1 个月
34
12.15±2.09
13.98±2.44
术后 3 个月
34
8.76±2.10
10.84±2.55术后 6 个月 Nhomakorabea34
7.38±1.84
10.14±2.51
F值
8.244
9.043
P值
<0.05
<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lectrode Impedance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in Cochlear Implant / LI D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ode impedance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in cochlear implant. Methods: Us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February 2013 to January 2017, 34 patients of cochlear implant in our hospital were given electrode impedance detection during implantation, and were given postoperative 6 months CT and MRI examination, and were to the judgment of correlation. Results: Cochlear implants 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in all patients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e impedance values were the lowest in intraoperative, and the impedance value were the highest in postoperative 1 month, and showed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in postoperative 3 months and 6 months, and the compared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 <0.05). The postoperative 6 months of CT of 4 patients were showed abnormal electrode implant, 3 patients were showed abnormal electrode implantation by the MRI;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stoperative 6 months of CT, MRI showed the electrode position were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the intraoperative values(P <0.05). Conclusion: CT and MRI imaging can determine the morphology and patency of the artificial cochlea, they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impedance changes in cochlear implantation, so they have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cochlear implant evaluation effects. Keywords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 impedance, imaging examination, correl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Affiliated Dongfeng Hospit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 442008, Hubei Province, P.R.C.
耳蜗植入术后的影像学评估进展
聋的中耳病变 ( 包括鼓室导抗测量、镫骨肌反 射、L D V 的诊断依据,精确地评估听力 图中低 于0 d B 的骨导听 闽非常重要;②镫骨肌声反射,真正的中耳疾病该反 检 测、V E M P 、耳声发射和鼓 室探查) 。扩大的前庭导 水管可能在骨性前庭和颅腔间提供 了大的病理交通, 射消失 ,而第三窗病 变则可引出;③激光多普勒振动 导致类似于S C D 的低频气一 骨导差。5 、D F N 一 3 :D F N 一 3 仪( L D V ) 对患者鼓膜 活动进行测定 ,能精确 鉴别 中耳 的特点是临床表 现为混合性聋和在镫骨开窗时出现外 与内耳病变所引起 的传导性耳聋,但国内似 乎还未广 淋 巴井喷 ,低 频气一 骨导差较大 ,可有镫 骨肌反射, 泛开展;④强声或压力产生的眩晕和眼震可能是半规 T 检 查 。 在这 些功 能检 查 c T 检查 内耳道 明显扩大,通常在 内耳道和耳蜗 间有骨 管 裂 的信 号; ⑤ 高分辨 颞 骨C 缺裂,成为病理性第三窗,从而使 气导听阈提高,骨 中,镫 骨肌声反射是最实用和简便 的方法,应作为重 导听阈下降,但骨导听力的改善可能被疾病本身的感 要 的诊 断方 法 。 音神经性聋所掩蔽 。6 、耳蜗颈 内动脉管 裂:K i m 于 5 治疗 2 0 0 6 年报道一例 ,镫骨切除术后听力无改善,仍存在 内耳第 三窗病 变有 些可通过手术 的方 法修 补裂 气一 骨导 差 ,后 行 c T 检 查 发 现 耳蜗 和 颈 内动脉 管 间有 孔,但有些尚无可靠治疗 办法。 裂 隙,这 一裂隙扮演 了第 三窗,使 声能从耳蜗分 散。7 、M 0 n d i n i 畸形 :M o n d i n i 畸形属 于先天性 内耳 参考文献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X线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双耳极重度耳聋手术治疗的主要方 式。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了解耳蜗电机的正确位置,是临 床手术医师及后期言语康复治疗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影 像学检查是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装置是否在位及发 现术后并发症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收集 2015 年 1 月— 2016 年 6 月间 1 ~ 5 岁儿童 126 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 影像学资料并参考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更好为临床 提供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07-0096-04
The value of X-ray imaging in children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Wang Xiaolong,LI Yaga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Sichuan 81 rehabilitation center, Sichuan Chengdu,61113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X - ray imaging in cochlear implantation in children. Methods The X-ray DR images of 126 cases of artificial cochlea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electrodes in 126 patients were implanted in the cochlea,none of the electrodes was displaced and broken, electrodes were not curled in 2 cases, electrode curl. was not enough and showed C-shape of electrode in 3 cases.Conclusion X-ray plain film is commonly used to observe the children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to be a simple and Less expensive, low radiation imaging method. 【Key words】Internal ear lesion; Perceptive deafness; Cochlear; Digital radiography; Manual cochlea implantation
耳蜗植入术后X线摄影位置的探讨
耳蜗植入术后X线摄影位置的探讨
王鹏辉;张敏;魏世栋;杨景成;王宗成
【期刊名称】《影像技术》
【年(卷),期】2010(022)005
【摘要】目的:为评价耳蜗植入术后电极的形态、所处的空间位置和插入耳蜗的深度,设计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最佳X线摄影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分别拍摄耳蜗正、侧位CR片,经测量、分析及临床选择,最终确定耳蜗正、侧位片摄影位置及角度.结果:20例图像均能显示耳蜗内植入的电极,其中2例显示
电极略有重合,位置及角度欠佳,其余18例均能清晰显示电极数目及排列顺序.结论:耳蜗正、侧位可充分满足耳蜗植入术后检查的临床需要,而且具有摆位简单、快速
和经济、辐射剂量小等优点,为临床术后评估手术质量的重要标准.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王鹏辉;张敏;魏世栋;杨景成;王宗成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天津300192;天津市河东区妇幼保健所,
天津300170;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天津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天津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天津3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3
【相关文献】
1.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位置分析 [J], 欧阳建龙
2.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模式探讨 [J], 龙墨
3.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高T值、C值原因初步探讨 [J], 姚敏敏;高建莉;胡宝华
4.MSCT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及位置的初步研究 [J], 袁丽琼; 牟肖霖; 肖亮
5.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探讨 [J], 刘静;邱建新;张标新;王萌;赵德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孔维佳;马辉;韩萍;乐建新;熊新高;朱立新;戴陈凯【期刊名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年(卷),期】2004(039)002【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人工耳蜗植入电极方法,并比较X线摄片方法与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的耳蜗内电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全部作术后X线摄片检查.其中9例用经眼眶前后位摄片,9例采用侧斜位60°摄片.3例患者施行术后螺旋CT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方法.结果 2种投射头位的X线摄片均可显示电极形态及单个电极对,可间接判断电极在耳蜗内的植入深度.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可直观地显示耳蜗形态、电极形态及其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可清晰识别单个电极对.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可准确判断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4页(P81-84)【作者】孔维佳;马辉;韩萍;乐建新;熊新高;朱立新;戴陈凯【作者单位】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影像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影像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相关文献】1.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 [J], 孔维佳;马辉;韩萍2.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X线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J], 王晓珑;李雅刚3.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X线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J], 王晓珑;李雅刚;4.MSCT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及位置的初步研究 [J], 袁丽琼; 牟肖霖; 肖亮5.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电极阻抗与影像学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J], 李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蜗植入后的X线摄影
耳蜗植入后的X线摄影
孙德国;曹殿波;徐红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1)002
【摘要】@@ 我国目前有近二千万听力残疾人士,其中有许多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而多导人工耳蜗的成功应用为帮助该类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克服听力障碍,重返有声世界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孙德国;曹殿波;徐红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线科;130021,长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线科;130025,长春,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3
【相关文献】
1.语后聋患者国产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初步评估报告 [J], 刘敏;欧阳亚莹;陈锡辉;熊观霞;吴旋
2.耳蜗植入术后X线摄影位置的探讨 [J], 王鹏辉;张敏;魏世栋;杨景成;王宗成
3.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短期内失匹配负波的表现 [J], 陈涛;梁茂金;郑亿庆;李湘辉;黄秋红;张雪媛;张志钢;陈穗俊
4.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感知能力的测评 [J], 于萍;S.Roman;J.M.Triglia
5.语后聋成人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效果及影响因素 [J], 解飞;刘伟;钱宇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几种影像学检查的比较[颞骨高分辨率CT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耳蜗和内耳道的形态,已成为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前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随着CI的广泛开展,CI术后影像学评估越来越受到关注,检查方法从单一的二维图像向三维影像发展,观察内容从单纯评估耳蜗内电极向探讨电极位置与相关功能关系上扩展。
本文就近年来CI术后耳蜗内电极影像学评估进展和应用综述如下。
1 术后影像学检查方法1.1 X线平片——二维图像观察。
乳突侧斜位和岩部斜位都可显示CI术后人工耳蜗的接收器、连线和电极全貌,可以了解电极形状,如是否打折及卷曲,间接估计电极是否植入耳蜗内。
由于一般的X线片分辨率低,显示内耳细小结构有限,评估耳蜗内电极的位置和长度受到一定限制。
数字化X线片(digital X-ray)问世提高了内耳影像分辨率,在合适的摄片平面上可分辨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可看清电极是否在耳蜗内及在耳蜗内的长度,比较适合CI术后电极评估。
Xu等[1]在测量经扫描并三维重建的颅骨标本基础上,设计出观察电极植入状况的耳蜗片(cochlear view)摄片方法。
拍摄标准的耳蜗片时,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做后前斜位投照,头颅矢状面与胶片的夹角调整为50°,CI侧靠胶片侧,X线通过未植入侧的枕部,经植入侧的外耳道前方3.0 cm、上方0.7 cm 处直接到达胶片中心。
如采用仰卧位,做前后斜位投照,头部的转向、X线入颅和出颅的点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拍摄出的耳蜗X线片除可以清晰显示电极的形状外,还可分辨出上半规管、前庭及耳蜗的形状。
定位上半规管和前庭,取上半规管顶点与前庭中心点连线并延长与电极串相交,交点即为蜗窗位置,据此可数出耳蜗内电极数;同时,可以找出蜗轴中心点并作经中心点垂直于前述的上半规管-前庭中心点连线的直线,测出植入耳蜗内电极角度,估计电极植入长度。
耳蜗X线片在显示CI术后电极方面具有下列优点:①一张X线片上可同时显示人工耳蜗的接收器、连线和蜗内电极;②能够显示蜗内电极走形及位置;③患者接受X线剂量少、费用低、操作简便,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
但由于耳蜗片显示的耳蜗内电极的形状受头位和投照角度影响大,如拍摄平面有偏差,电极在片上显示的形状就会变形,影响计算电极植入的角度或深度;同时由于X线片分辨率低,尚无法直接显示电极在蜗内的具体部位位置。
1.2 高分辨率CT检查——三维重建观察。
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颞骨骨性结构及内耳基本形态,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很好显示骨迷路与内耳淋巴腔隙的位置关系,是CI术前必备的检查内容之一。
虽然植入电极后会对CT扫描图像产生不同程度的伪影,但与X线片相比,CT扫描可以直接显示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和长度[2]。
随着16排、64排等多层扫描CT的问世,扫描图像层厚更小、速度更快,能减少由于患者不配合造成的运动伪影,获得的大量横断面扫描信息,经后台工作站三维图像技术处理,可对任意方位平面进行观察。
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有任意方位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 )、表面阴影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CT仿真内镜(VE)成像等,多种重建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图像更为清晰易辨。
耳蜗结构精细,除蜗轴、骨螺旋板为骨性结构外,大部分为膜性结构及淋巴腔隙。
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图像能否显示植入电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大家所关注。
Lane等[3,4]通过对比植入电极的尸体颞骨标本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及相对应的切片图像,确定在合适平面上重建的三维图像可以分辨出电极在鼓阶或前庭阶的位置,为研究CI蜗内电极的空间位置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内耳CT扫描大多为轴位扫描,选取合适平面重建对定位植入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非常重要[5,6]。
临床上常用的观察平面有:①垂直蜗轴并与耳蜗基底周平行的平面,重建后可观察电极在耳蜗内的走形情况,并可观察电极与蜗轴和耳蜗外侧壁的关系;②耳蜗横断面平面,可观察到电极位于鼓阶或前庭阶的情况;③曲面重建拉直电极进行直接测量,可观察电极植入耳蜗内的深度。
我们通过64排螺旋CT轴位平扫及三维重建,观察了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CI24R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的位置和形态,图像显示清晰(图2)。
虽然高分辨率CT图像还存在电极扫描伪影和三维重建数据虚化缺陷,但从重建后显示电极的效果看,已能非常直观的定位电极在耳蜗的空间位置,是X线片所不能及的[7]。
因此,在CI术后影像学评价评估时,应根据需要选择进行X线片或高分辨率CT检查。
2 CI后影像学评估的应用2.1判断电极是否植入耳蜗内。
人工耳蜗是对耳蜗特性的一种模仿,其功能是取代病变的内耳毛细胞直接刺激听神经而产生听觉。
依据耳蜗对语音的部位编码原理,将若干个微电极经蜗窗植入耳蜗基底周的鼓阶或前庭阶内,或贴附于耳蜗外面骨壁上,体外的声音信号经语音处理器处理后产生相应电极的电刺激脉冲,直接兴奋耳蜗内不同部位电极附近的听神经,可使全聋患者感受到声音,进而恢复初步的言语交流能力。
因此,电极是否植入到耳蜗内并尽可能靠近听神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解剖结构正常的患者中,CI按规范操作,植入电极并不困难,但严重耳蜗畸形患者手术时常会出现电极未能植入耳蜗内或植入不完全,导致手术失败。
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耳蜗畸形患者的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而术中和术后影像学检查能够直接观察电极是否植入耳蜗内,为再次植入提供依据,也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8~10]。
有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植入耳蜗内的电极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各种原因可出现电极脱出现象,导致人工耳蜗失效,是术后严重并发症[11]。
因此,进行术后电极的影像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2判断电极是否植入鼓阶。
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耳蜗电极都是经耳蜗开窗植入鼓阶的,即电极应该植入鼓阶内。
近年来借助高分辨率CT观察CI患者,无论植入何种机型和电极,均发现少数患者的电极不在鼓阶内[4,12,13]。
观察发现完全植入耳蜗内的电极在耳蜗内有3种情况:①完全位于鼓阶内,②位于前庭阶内,③经鼓阶再穿过骨螺旋板和基底膜移行前庭阶。
电极位于鼓阶内是CI最理想的状态,它不仅能使电极更靠近听神经,同时提示手术操作未损伤骨螺旋板和基底膜的完整性。
如果电极位于前庭阶或经鼓阶移行到前庭阶则提示电极经蜗窗插入到了前庭阶,耳蜗内的内外淋巴液通过受损的骨螺旋板和基底膜而相通,导致内耳的内环境失衡。
骨螺旋板和基底膜的完整性受损对全聋患者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全聋患者的耳蜗已丧失了对声音的感知,即使耳蜗内外淋巴液相通,内环境改变也不会影响CI患者对电刺激的感知。
目前,CI适应证已从极重度聋扩大到具有一定残余听力的患者。
保留这些患者残余听力,可为术后应用双模式听觉(人工耳蜗加助听器)奠定基础,能提高CI术后言语分辨率。
目前,医师已意识到手术操作对保留残余听力的重要性,采取了“柔手术”技术等方式,减轻手术操作对耳蜗的损害,尽量保留残余听力,使大部分患者通过术后同时配戴人工耳蜗和助听器而受益。
尽管如此,仍有少部分患者残余听力在术后无法保留[14,15],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推测术中植入电极穿透骨螺旋板和基底膜进入前庭阶应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CI患者行高分辨率CT扫描定位电极位置具有现实意义。
2.3指导耳蜗内电极的设计开发。
人工耳蜗装置由最初为22道直电极发展到24道弯电极就是例证。
虽然,开发电极都经过尸体耳蜗植入的论证[16],但CI术后电极在耳蜗内的空间定位仍是显示电极特性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有研究比较直电极与弯电极植入后位于耳蜗内的状况,发现弯电极多位于鼓阶,而直电极则多位于前庭阶,结果提示弯电极对保护耳蜗骨螺旋板和基底膜的完整性比直电极好[12]。
还有研究观察了术后言语分辨率与植入电极位置和深度的关系,结果提示言语分辨率差的患者可能与电极植入过深或植入前庭阶有关。
通过这些研究有望发现不同植入电极的优劣,为开发新型电极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层螺旋CT参考文献1. Xu J,Xu SA,Cohen LT,et al. Cochlear view:post-operativeradiography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Am J Otol,2000,21:49-56.2. Chen J,Farb R,Hanusaik L,et al. Depth and quality of electrode insertion:a radiologic and pitch scaling assessment of two cochlear implant systems.Am J Otol,1999,20:192-197.3. Lane JI,Driscoll CL,Witte RJ,et al. Scalar localization of the electrode array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a cadaveric validationstudy comparing 64-slice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Otol Neurotol,2007,28:191-194.4. Lane JI,Witte RJ,Driscoll CL,et al. Scalar localization of the electrode array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clinical experience using 64-slice multidetectorcomputed tomography. Otol Neurotol,2007,28:658-662.5. Verbist BM,Joemai RM,Briaire JJ,et al. Cochlear coordinates in regard to cochlear implantation:a clinically imdividually applicable 3 dimensional CT-based method. Otol Neurotol,2010,31:738-744.6. Trieger A,Schulze A,Schneider M,et al. In vivo measurements ofthe insertion depth of cochlear implant arrays using flat-panel 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Otol Neurotol,2010,32:152-157.7. 孔维佳,马辉,韩萍,等.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81-84.8. 韩德民,李永新,赵啸天,等.不同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2004,39:589-593.9. 韩东一,武文明,郗昕,等.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85-88.10. Ito K,Ishida R,Karino S,et al. Rotating computed tomographic movie for evaluationg partially ossified cochlea. Otol Neurotol,2008,29:124-130.11. Connell SS,Balkany TJ,Hodges AV,et al. Electrode migration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Oto Neurotol,2008,29:156-159.12. Aschendorff A,Kromeier J,Klenzner T,et al. Quality control afterinsertion of the nucleus contour and contour advance electrode in adults. Ear Hear,2007,8:75-79.13. Finley CC,Holden TA,Holden LK,et al. Role of electrode placementas a contributor to variability in cochlear implant outcomes. Otol Neurotol,2008,29:920-928.14. 郭梦和,陈浩,钱宇虹.柔手术技巧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经验.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045-1047.15. 叶青,Kiefer J,杨仕明.有低频残余听力感音神经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7:221-225.16. Huttenbrink KB,Zahnert T,Jolly C,et al. Movements of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s inside the cochlea during insertion:an X-ray microscopy study.Otol Neurotol,2002,23:1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