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2例报告

合集下载

用阿帕替尼对进行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 分析

用阿帕替尼对进行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 分析

用阿帕替尼对进行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分析一、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机制阿帕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受体,通过抑制这些受体的活化和下游通路的信号传导,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针对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也可以发挥治疗作用,尤其是那些已经接受过化疗后仍然进展的患者。

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针对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益处。

在一项针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得到了明显的延长,疾病控制率和部分缓解率也有所提高。

与化疗相比,阿帕替尼治疗在毒副作用上表现更为温和,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也有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阿帕替尼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

一些研究表明,对于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的总体生存期并未得到显著的延长,临床效果不如预期。

这可能与患者的肿瘤分子表型、遗传变异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三、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针对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的效果并不是一概而论的。

个体化治疗策略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样本中的分子学特征进行分析,筛选出对阿帕替尼具有敏感性的患者,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的效果。

也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其他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可能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对阿帕替尼治疗的敏感性,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特征、遗传变异、免疫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四、临床实践中的思考针对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多方面考虑。

除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身体状况外,肿瘤的分子学特征、遗传变异等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1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1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1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1例报告
患者基本情况:男性,63岁,体重58kg,身高1.72m。

主要症状: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

诊断:经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晚期胃癌。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但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癌细胞侵袭较严重,然后患者选择接受化疗治疗,使用了阿帕替尼治疗。

治疗结果:经过约6个月的阿帕替尼治疗后,患者的体重、食欲、精神状态均有较大的改善,并且主要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腹胀、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

此外,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轻,基本上没有严重的副作用。

讨论:阿帕替尼是一种针对胃癌等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并通过靶向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的进展。

我们的病例表明,阿帕替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2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2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2例报告摘要病例1:患者郎某,男性,68岁,于2015年7月因活动后胸闷憋气就诊潍坊市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示:右肺高代谢占位,考虑中心型肺癌征象;左锁骨上、纵膈内及右肺门高代谢淋巴结,考虑淋巴转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示:(右主上叶)符合肺小细胞癌。

免疫组化示:TTF1(+)、CK7(-)、CD56(+)、Syn(-)、P63(-)、Ki67指数(40%)。

诊断为右肺癌Ⅳ期;于2015.07.16始行EP方案化疗8个周期共用依托泊苷4.0g、顺铂1200mg,并于2015年11月2日序贯胸部放射治疗:6MV-X5400cGy/27f/36d,治疗过程中每2周期复查评价:稳定。

于2016年04月22日复查行胸部+上腹部增强CT示:左肺癌,纵膈肿大淋巴结治疗后复查,疾病进展,双肺小结节影,转移不除外,双侧肾上腺转移。

于2016年04月27日因胸闷憋气加重来我院住院治疗,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病理号:C16-000020):胸水低分化癌(倾向于腺癌),免疫组化:CK(广谱)(++)。

肿瘤标记物:血清NSE 88.83ng/ml、胸水NSE 大于370ng/ml;血清CA125 237.40u/ml、胸水CA125 1016.60 u/ml;患者一般情况差,体力状况评分为3 分,未继续化疗;5月17日开始服用阿帕替尼250mg每天早晨8点(餐后30分钟)口服,服用5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减轻,第11天调整计量为阿帕替尼375mg,第21天调整计量为阿帕替尼500mg,服用4周后病情评估:PS评分2分;经1 月治疗后,复查CT 提示疗效为稳定(stable disease,SD),部分肿块缩小(见图1)血清CA125 32.00 u/ml,NSE 77.44 ng/ml。

3月治疗后复查CT提示疗效PD。

该病例服用阿帕替尼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3.2个月。

A:CT 显示的右肺肿块 B:经2月阿帕替尼治疗后较前有所缩小病例2:患者季某某,男性,59岁,2015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咳痰咳血,抗炎治疗无效,于2015年3月在潍坊市附属医院经胸部CT、支气管纤维镜病理活检及经行PET-CT 检查,诊断为左上肺腺癌T3N2M1,IV 期,EGFR 基因检测为野生型。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92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Vol. 9, No.25对照组39例中,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39例中,显效34例,有效3例,无效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泻时间为(2.89±0.58)d,退热时间为(1.95±0.45)d,症状好转时间为(2.71±0.42)d,症状消失时间为(3.54±1.28)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泻时间为(1.62±0.48)d,退热时间为(1.11±0.32)d,症状改善时间为(1.13±0.34)d,症状消失时间为(2.45±0.31)d;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急性肠炎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疾病,其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以及呕吐等,该病发病迅速,发病率较高,如若不及时治疗,可会引发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

针对该疾病,临床以综合治疗方法为主,主要以调整患者饮食结构、纠正电解质紊乱,然后联合抗生素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但上诉药物均为喹诺酮类药物,对肝肾的损伤较大,不适合长期服用,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其在进入人体后,通过结合亚单位蛋白质,可有效减少细菌合成蛋白质,对于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等都有很强的抗菌效果[5]。

此外,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使得阿奇霉素在体内广泛分布,渗透性较强,药效可迅速到达病灶位置,起到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且其还有很长的半衰期,在患者停药后,还能发挥抗菌抑菌的效果[6]。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二例临床经验分享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二例临床经验分享

Ⅲ~Ⅴ度不良事件n(%)
8(11.4) 7(13.7) 8(11.4)
8(15.7) 3(4.3) 7(13.7) 1(1.4) 2(3.9) 13(18.6) 5(9.8) 4(5.7) 4(7.8) 6(8.6) 7(13.7) 3(4.3) 2(3.9) 4(5.7) 3(5.9) 4(5.7) 0(0.0) 3(4.3) 2(3.9)
口服阿帕替尼治疗过程 2015-01-15 ~2015-02-25
2015-01-15口服阿帕替尼 850mg qd 2015-01-25 10天 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恶心:血常规:血小板:
76×10^9/L AST :45.3U/L,总胆红素:52.5umol/L 直接胆红素: 14.9umol/L 间接胆红素:37.6umol/L。 2015-01-29 14天:血小板:29×10^9/L,停服阿帕替尼 2015-02-09 23天:中性粒细胞:0.8×10^9/L 2015-02-12 26天血常规及肝肾功正常范围口服阿帕替尼425mg 。 2015-02-23 37天 中性粒细胞:0.8×10^9/L 白细胞:2.5×1010^9/L 血 小板156×10^9/L 2015-02-25 腹泻III度 ,自觉胸闷、憋喘,停用阿帕替尼。 AFP:260ng/ml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二例临床 经验分享
• 病 例 分 享(一)
病史简介
2003-01-15 ~2014-12-31
患者男性,64岁,乙肝病史17年。 2003年查体发现肝左叶占位:3×3cm,01-15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
:肝细胞性肝癌,术后口服索拉菲尼2个月,因III度手足综合症停药。 2013年8月发现左肺转移病灶,行伽马刀治疗。 2014年3月肺转移病灶介入治疗 2014-05-20 肺部病灶进展 FOLFOX化疗2周期,化疗后因转氨酶升高,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11
8
损害 对照组(n=50) 29
12
6
2 3
1 0
1.547 0.818
外周神经 观察组(n=50) 45
4
毒性 对照组(n=50) 45
3
1 1
0 1
0 0
1.143 0.767
表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 )
项目
CEA
治疗前
(ng/ml) 治疗后 2 个月
CYFRA21-1 治疗前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患
者给予多西他赛 + 奈达铂方案化疗,具体 为第 1 天多西他赛 75mg/m2,静点,第 2、 3 天 给 予 奈 达 铂 75 mg/m2, 静 点,21d 为 一个周期,患者至少完成 2 个周期。
观 察 组: 在 对 照 组 治 疗 方 案 基 础 上 给 予 甲 磺 酸 阿 帕 替 尼 片 治 疗。 甲 磺 酸 阿
(ng/ml) 治疗后 2 个月来自VEGF治疗前
(ng/ml) 治疗后 2 个月
MMP-9
治疗前
(ng/ml) 治疗后 2 个月
观察组(n=50) 21.54±6.52 13.29±2.09 8.47±1.52 4.29±0.53
739.46±102.33 244.36±71.28 1574.36±149.29 984.36±103.22
6
对照组(n=50) 43
5
2 1
0 1
0 0
1.436 0.697
消化道 观察组(n=50) 29
12
5
3
1
反应 对照组(n=50) 27
10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

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

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标签:阿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疗效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五垂芍物的发展,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受体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其中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2],其可高度选择性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3-4]。

1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8市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标准主要为:1)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既往接受过化疗、靶向等三线治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病情进展;3)至少存在一处可测量病灶。

排除标准:1)ECOG评分≤2分,初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既往神经或精神病史;3)存在严重呼吸、心血管和肝肾疾病。

2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例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截止2017年6月,客观缓解率为19.56%,疾病控制率为54.34%,中位无进展牛存时间为3.5个月。

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皮疹、蛋白尿、疲乏、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等,多数为Ⅰ级或Ⅱ级,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2.1 临床疗效分析三组口服不同药物剂量组中,随着口服药物剂量的增加未见有更长的PFS (F=0.641,P=0.532)(表一)。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总结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分析组30例)与单用多西他赛(对照组30例)应用,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EA、VEGF、CYFRA21-1、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可见明显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中,采用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方案有助于缩小患者肿瘤标志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帕替尼;多西他塞;晚期肺癌;疗效肺癌(lung cancer)是一组全球范围的恶性肿瘤疾病,存在较高发生率与死亡率,特别在近年来临床中反应,受多因素影响,肺癌发生率表现出逐年高发态势。

晚期肺癌预后较差,患者死亡率更高,治疗难度更大。

化疗方案仍是当前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线方案,但由于患者存在耐药等因素导致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存在药力降低,总体疗效并不可观,因此临床指出,为预防肺癌病情的进展,需启动三线化疗方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1]。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的治疗方案,但就其具体效果尚缺乏临床报道证实。

本文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肺癌TNM分期标准(第八版)[2]对晚期肺癌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资料均完整;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禁忌症者、伴有其他肿瘤疾病者;本组患者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58.15±3.45)岁,其中分型为鳞癌者13例,腺癌者47例;分期为ⅢB期17例,Ⅳ期43例;依据患者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0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院方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药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60),进行试验1组、试验2组分组。

试验1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试验2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

对比试验1组与试验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各项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试验2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试验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各项细胞因子水平优于试验1组,P<0.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整体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生存质量【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60)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Jul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trial group 1 and the trial 2 group. Thirty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receive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3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plus lapatinib mesyl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dverse reaction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cytokine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RESULTS: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the cytokine level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P<0.05). Conclusi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significant and safe.【Key words】: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afety Quality of life肺癌是典型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病死率高。

晚期肺癌治疗临床病例报告

晚期肺癌治疗临床病例报告

服用阿帕替尼前的诊断
• 左肺鳞癌 • 纵膈淋巴结转移 • 左颈部淋巴结转移 • 双肺转移瘤 • 肝转移瘤待除外 • 左侧胸腔积液 • 左锁上淋巴结肿大
基线时的影像学资料
胸部CT; 2015-09-24
基线时的影像学资料
肺CT; 2015-9-24
腹部CT; 2015-10-30
肺CT; 2015-10-30
活质量评分(QoL)
2012 ASCO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7548.
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Ⅱ期临床研究
1.00
0.75
阿帕替尼
对照 0.50
无进展生存患者比例
0.25
0.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时间(天)
分组 试验组 对照组
例数 90 45
mOS(月) 4.70 1.90
P值 <0.0001
HR (95%CI)
0.278 (0.170-0.455)
研究关键结论: 明显改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PFS,阿帕替尼4.7个月 V.S 安慰剂1.9个月 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主要为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多为轻中度
2012 ASCO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7548.
201509患者发现左颈部肿物约11cm触痛伴左臂皮肤青紫行ct检查提示病情进展改为口服阿帕替尼500mg治疗至今服用阿帕替尼前的诊断?左肺鳞癌?纵膈淋巴结转移?左颈部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瘤?肝转移瘤待除外?左侧胸腔积液?左锁上淋巴结肿大基线时的影像学资料胸部ct
晚期肺癌治疗临床病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研究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80例入组,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化疗治疗(对照组),对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0.00%(28/40),(p<0.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肿瘤,相较于其他肿瘤,肺癌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明显更高。

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咳血以及胸痛等,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早期病情较为隐匿,导致大部分患者在最终确诊时病情以至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时机,此时只能通过化疗、放疗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1]。

本次研究由此展开,综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应用优势,以对比模型的形式,入组案例对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80例入组,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一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化疗治疗(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4-80岁,平均(65.56±3.44)岁,周围型肺癌22例,中央型肺癌18例,腺癌29例,鳞癌1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8-78岁,平均(65.75±3.55)岁,周围型肺癌21例,中央型肺癌19例,腺癌27例,鳞癌13例,输入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意义,统计学结果可比较(p>0.05)。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目的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化疗组,各42例。

常规化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

比较两组的总缓解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总缓解率高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可减少常规化疗出现的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4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hemotherapy regimen,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The total remission rate,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artesia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 (P<0.05).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artesian scor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chemotherapy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exact,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and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safe and effective,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linical effect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胸腺癌1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胸腺癌1例报告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胸腺癌1例报告发表时间:2018-12-24T11:33:18.3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1期作者:张建波[导读](南京扬子医院内二科 210048)关键词:胸腺癌;阿帕替尼胸腺癌是一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疾病进展隐匿,发病时多已达晚期,长期以来,因其发病率较低,报道有限,尚无标准治疗模式,规范和指南中推荐的治疗方案疗效有限,影响了胸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对于胸腺癌的治疗期待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模式的加入。

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晚期胸腺癌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吴XX,男性,55岁,2016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伴有干咳,查胸部CT提示上纵隔占位,肺内占位及右侧肋骨转移可能,进一步行纵隔占位穿刺活检病理示胸腺癌,建议患者行化疗,当时患者惧怕化疗反应,放弃化疗,仅口服中药治疗。

2016年7月出现双下肢浮肿,胸闷气喘、干咳较前加重,查胸部CT示纵隔占位,临近肺组织及纵隔血管受累可能,胸膜多发转移结节,左上肺多发结节,心包及胸腔积液,右侧第三后肋转移,行心包及胸腔穿刺,并予以重组人白介素-2心包及胸腔灌注,患者仍拒绝化疗,于2016-07予以阿帕替尼250mg,QD,患者胸闷气喘、干咳明显减轻,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2017年1月患者出现面部浮肿,复查胸部CT纵隔占位较前增大,将阿帕替尼加量至500mg,QD,患者症状面部浮肿缓解,同时出现手部皮肤轻微皲裂,予以尿素软膏外涂后缓解。

2017年7月复查颈胸部CT提示纵隔病灶增大并侵犯前胸壁,心包积液增多,予以阿帕替尼750mg,QD口服,病情基本稳定。

2017年12月患者胸闷较前明显,复查时发现脑转移,拟行全脑放疗,但患者因胸闷无法耐受放疗,仅累计放疗6Gy,予以阿帕替尼维持治疗,定期复头颅、胸部CT,胸腔积液较前增加,肺部转移灶增多,心包积液减少,患者胸闷气喘逐渐加重,体力明显下降,予以对症治疗,病情逐渐进展,于2018年6月患者死亡。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86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单药化疗,观察组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治疗,随访并记录 2 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以及疗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1)值分别为(14. 01 ±1.04、 4. 42 ±0. 35)ng/mL,均优于对照组(18. 05 ±1. 86、 18. 05 ±1. 86)ng/mL(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值分别为(285. 49 ± 35. 47 ng/L、 1008. 28 ± 85. 16 ng/mL),均优于对照组(494. 82 ± 50. 16 ng/L、 1459. 54 ± 119. 75 ng/m L)(P <0. 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 35%,高于对照组 76. 74%(P <0. 05)。

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肺癌是呼吸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患者病死率高,而我国又是肺癌的高发国家。

文献报道我国肺癌是男性致死性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因素,在女性则位列第二位,其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占全部肺癌类型的 80% 左右,由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与发现手段,且非小细胞肺癌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呈隐匿进展,故发现时大部分患者已处于肺癌晚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非常高。

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1],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超过85%,患者存在胸痛、咯血、咯痰、咳嗽等多种临床表现。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此病症已经严重威胁了居民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隐匿,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2]。

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用含铂类药物两药联合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有研究DOI:10.16662/ki.1674-0742.2020.35.075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王彦超,郑艳清,李清琛,孙莹,张文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山东济南250010[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该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11月,共方便选择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将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参照组16.00%对比明显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332,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治疗总缓解率74.00%与参照组52.00%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0,P<0.05);研究组患者内皮生长因子(296.35±24.31)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018.96±74.03)ng/mL、癌胚抗原(14.32±0.92)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指标水平(4.29±0.44)ng/mL与参照组(500.97±46.01)ng/L、(1461.23±108.31)ng/mL、(18.21±1.74)ng/mL、(5.66±0.87)ng/mL对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4、23.837、13.975,9.936,P<0.05)。

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有阿帕替尼、贝伐单抗、雷莫卢单抗、恩度及其它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s)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YN968D1)系小分子TKI,能高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2,与其酪氨酸激酶ATP结合致其激活失败,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于2014年10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FDA)批准上市,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有较好的生存获益,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

除恶性肿瘤外,阿帕替尼在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等肿瘤中也有相对不错的疗效。

现将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性分析,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来源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

对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1.2 检索策略本次研究中文检索词为“阿帕替尼”,英文检索词为“apatinib”。

通过数据库进行篇名检索。

1.3 提取标准纳入标准:①前瞻性或者回顾性研究(包括单臂研究);②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③每项研究的病例数均≥10;④相关数据完整,结局指标至少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 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不良事件(adverse effects, AEs)其中之一。

排除标准:①重复文献、基础研究、Mata分析等;②统计学方法错误。

1.4 统计学分析采集原文中的ORR、DCR、AEs。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临床探究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时,使用磺酸阿帕替尼片的可行性、优越性。

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86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按双盲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观察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同时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8.8%,治疗组为67.4%,对照组较治疗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低,P<0.05。

结论:临床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改善扩散,在治疗时可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不良反应;化疗;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效;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09-02Clinical effect of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Li Qiju.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xichang, 61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siblity and advantages of ApatinibMesy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 8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treated from June 2014 to Jul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3 cases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on the basis, the treatment group took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The control rate of cancer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48.8%)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reatment group (67.4%); the control rate of cancer for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reatment group (P<0.05).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nd control the metastasis of cancer, the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can reduce the adverse event rat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Adverse reaction; Chemotherapy;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Clinicaleffect; NSCLC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发病率、致死率较高的肺癌类型,其早期症状亦如其他恶性肿瘤不明显,不易被发现检查出时多处于中晚期[1]。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edl
a
t
es
t
age NSCLC ha
sc
e
r
t
a
i
nt
he
r
apeu
t
i
ce
f
f
e
c
t wh
i
chi
ssupe
r
i
o
ri
nt
he
t
i
en
t
s wi
t
h P53 p
r
o
t
e
i
npo
s
i
t
i
veexp
r
e
s
s
i
on I
t
sadve
r
s
er
e
a
c
t
i
onc
anbet
o
l
e
r
a
t
eda
f
t
e
rsymp
t
【关键词】
甲磺酸阿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1
t
i
onandana
l
s
i
so
ft
h
ec
l
i
n
i
c
a
le
f
f
e
c
t
so
fapa
t
i
n
i
bme
s
l
a
t
et
ab
l
e
t
si
nt
h
et
r
e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2例报告发表时间:2017-07-17T14:26:10.3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6期作者:隋黎丽1 丁伟娜2 刘晶1 朗福凯1 [导读] 肺癌的发病率仍稳居目前全球癌症的首位,在中国发病率也是最高的恶性肿瘤。

1山东省潍坊阳光融和医院 261061;2山东省潍坊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肺癌的发病率仍稳居目前全球癌症的首位,在中国发病率也是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其中80%一85%以上,发现时多为晚期,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一般40岁以后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到75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有所下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直不尽人意,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如果不给予抗肿瘤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仅4-5个月【1】。

随着对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人们对肺癌的发生、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针对特定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药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这类药物往往低毒、高效,为治疗肺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肺癌靶向治疗涉及肿瘤细胞生长的多个重要环节,针对的靶点超过5个,但目前较为成熟并且进入临床应用药物,主要针对2个作用点,一个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另一个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来启动下游通路导致血管内皮增殖,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从而促进肿瘤生长。

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多种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2】。

阿帕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口服抗血管生成药是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于2014 年11 月获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其作用靶点主要为VEGFR-2。

阿帕替尼能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3】。

近年来在化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实践日益增多,不少患者从中获益,但相关报道极少。

现将本院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阿帕替尼的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病案摘要病例1:患者郎某,男性,68岁,于2015年7月因活动后胸闷憋气就诊潍坊市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示:右肺高代谢占位,考虑中心型肺癌征象;左锁骨上、纵膈内及右肺门高代谢淋巴结,考虑淋巴转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示:(右主上叶)符合肺小细胞癌。

免疫组化示:TTF1(+)、CK7(-)、CD56(+)、Syn(-)、P63(-)、Ki67指数(40%)。

诊断为右肺癌Ⅳ期;于2015.07.16始行EP方案化疗8个周期共用依托泊苷4.0g、顺铂1200mg,并于2015年11月2日序贯胸部放射治疗:6MV-X5400cGy/27f/36d,治疗过程中每2周期复查评价:稳定。

于2016年04月22日复查行胸部+上腹部增强CT示:左肺癌,纵膈肿大淋巴结治疗后复查,疾病进展,双肺小结节影,转移不除外,双侧肾上腺转移。

于2016年04月27日因胸闷憋气加重来我院住院治疗,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病理号:C16-000020):胸水低分化癌(倾向于腺癌),免疫组化:CK(广谱)(++)。

肿瘤标记物:血清NSE 88.83ng/ml、胸水NSE 大于370ng/ml;血清CA125 237.40u/ml、胸水CA125 1016.60 u/ml;患者一般情况差,体力状况评分为3 分,未继续化疗;5月17日开始服用阿帕替尼250mg每天早晨8点(餐后30分钟)口服,服用5天后患者上述症状减轻,第11天调整计量为阿帕替尼375mg,第21天调整计量为阿帕替尼500mg,服用4周后病情评估:PS评分2分;经1 月治疗后,复查CT 提示疗效为稳定(stable disease,SD),部分肿块缩小(见图1)血清CA125 32.00 u/ml,NSE 77.44 ng/ml。

3月治疗后复查CT提示疗效PD。

该病例服用阿帕替尼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3.2个月。

A:CT 显示的右肺肿块 B:经2月阿帕替尼治疗后较前有所缩小病例2:患者季某某,男性,59岁,2015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咳痰咳血,抗炎治疗无效,于2015年3月在潍坊市附属医院经胸部CT、支气管纤维镜病理活检及经行PET-CT 检查,诊断为左上肺腺癌T3N2M1,IV 期,EGFR 基因检测为野生型。

2015 年3 月~2015 年12月行“长春瑞滨+顺铂”化疗6 周期,疗效评价疾病进展(PD),改行“多西他赛”二线化疗,疗效评价PD。

2016 年4 月自觉胸痛,伴轻度气促。

2016年4 月27日就诊于我院,胸部CT:①左肺上叶前段肿块影,考虑肺癌;②左侧胸腔积液。

于5 月~6 月行“吉西他滨+奈达铂”三线化疗2 周期。

2015 年7 月复查胸部CT 示:左肺上叶前段肿块明显增大,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

疗效评价PD。

于7 月25 日开始口服阿帕替尼500 mg每日一次,于早上8点餐后30分钟服用。

服用4周治疗后复查CT提示疗效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3 月后复查CT 提示疗效SD(见图2)。

现仍在随访中,该病例目前PFS 为6 个月。

讨论:传统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两药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加入第三种化疗药物并不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获益,反而可能增加药物毒性,这使我们相信单纯化疗已进入平台期【4】。

早在20 世纪末,血管生成在肺癌中的地位就已被多项研究所确立,研究认为微血管密度的增高与肿瘤生长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5】。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

如今国内被批准运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是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恩度(endostar)。

ECOG4599 研究纳入了878 例复发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IIB 或IV 期)患者,随机进入紫杉醇加卡铂的单纯化疗组或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组,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

结果表明,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组的OS 较之化疗组得到延长(12.3 个月vs10.3 个月,HR:0.79,P=0.003),相对应的中位PFS 两组分别为6.2 个月和 4.5 个月(HR:0.66,P<0.001)【6】。

一项meta 分析将15 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恩度对比单纯化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统一分析,结果显示恩度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客观缓解率(ORR)、疾病缓解率(DCR)、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均带来了显著的获益【7】。

一项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的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 期临床研究已完成,相信结果不久揭晓。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研究,研究观察:明显改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PFS,阿帕替尼4.7个月 V.S 安慰剂1.9个月,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主要为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多为轻中度。

我们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了500 mg qd 以4周一个周期的剂量给予阿帕替尼治疗。

两例患者经一段时间的阿帕替尼治疗后定期进行复查(基于Recist 标准)疗效评价均达到过SD,并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高血压,但均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结语:对于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阿帕替尼的安全性、耐受性好,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的结果为我们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方向。

以上两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运用阿帕替尼的病例尚属个案,但表现出一定疗效。

我们期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1] 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2] Fontanella C,Ongaro E,Bolzonello S,et al. Clinical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VEGFR2 inhibitors [J].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4,2(12):123.[3] Li et al. BMC Cancer 2010,10:529.[4] Delbaldo C,Michiels S,Syz N,et al. Benefits of adding adrug to a single-agent or a 2-agent chemotherapy regimen in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J].JAMA,2004,292(4):470-484.[5] Fontanini G,Bigini D,Vignati S,et al. Microvessel countpredicts metastatic disease and survival in non -small celllung cancer [J]. J Pathol,1995,177(1):57-63.[6] Sandler A,Gray R,Perry MC,et al. Paclitaxel-carboplatinalone or with bevacizumab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06,355(24):2542-2550.[7] Wang J,Sun Y,Liu Y,et al. Results of randomized,multicenter,double-blind phase III trial of rh-endostatin(YH-16)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