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

物理实验教案

上册

【实验一】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

【步骤和记录】

【探究归纳】

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

(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

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如图3.4-1所示。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2)使用秒表的方法

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

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3)秒表读数的方法

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2.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用秒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利用了 =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仪器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硬币

【步骤和记录】

一,刻度尺的检查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

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表格及数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长方体的长/cm

长方体的宽/cm

长方体的高/cm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测量示意图:表格及数据:…… 3.测量硬币的直径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 进一步地研究: 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并与步量的结果比较? 3.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出炒菜锅的深度。 4.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你自己所穿鞋子鞋底的面积。

声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目的和要求】

认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仪器和器材】

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支架(吊着一个轻质小球)。【实验方法】

实验一:声是怎样产生

用音叉槌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用音叉跟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接触,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图1.54-1),表明叉股在振动。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可以直接感觉它的振动。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实验二:声音怎样传播的

将音叉从共鸣箱上取下,用木、铁、铜、玻璃或其他物质做成长约30-50厘米、直径与音叉手柄直径相同的杆,插在共鸣箱上。把敲击后的音叉手柄放在杆上(图1.54-2),共鸣箱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这些固体传播。把装满水的量筒放在共鸣箱上,在音叉柄上套上一个直径比量筒小1-2厘米的软木塞,把敲击后的音叉柄放入量筒的水里(使塞子浸没1-2厘米)如图1.54-3所示。共鸣箱也会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

声音的特性

【目的和要求】

了解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和响度大小与声源振

幅的关系。

【仪器和器材】

发音齿轮(齿数为40、50、60、80),转台,硬纸片,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

【实验方法】

1.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把发音齿轮固定在转台上,摇动转台,使齿轮匀速转动。再拿一块硬纸片接触其中一个齿轮的锯齿,如图1.55-1所示。纸片就振动起来,发出声音。改变转台的转速,可以听到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也随着改变。转速越大,音调越高。保持齿轮的转速不变,用硬纸片接触不同的齿轮,纸片就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齿轮的齿数越多,硬纸片和它接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实验表明:声音的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将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将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贴近音叉的一叉股。用音叉槌轻敲一下音叉,小球被推开的幅度不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小;重敲一下音叉,小球被推开的幅度增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增大。表明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光的直线传播

【目的和要求】

1.观察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2.观察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光的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

【仪器和器材】

光的全反射实验器,如图2.1-1所示,包括光源和长方水槽。光源是直丝灯泡,外边用开有与灯丝平行缝隙的铁筒遮闭。长方水槽的前壁用玻璃镶成,后壁是涂有白漆的光屏。光源可插在水槽上方的圆孔内,也可插入水槽底部的玻璃圆筒内。

【实验方法】

1.在水槽中盛一半水。将光源插到水槽上方的圆孔中,接通电源,转动缝隙的位置,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光在水槽上半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带;再转动缝隙的位置,使缝隙朝下,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光带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偏折的情况。

2.将光源插到水槽底部的玻璃圆筒内,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光在水槽下半部水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带;以及光从水进入空气中光屏显示的光带发生偏折的情况。

光反射时的规律

【目的和要求】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仪器和器材】

光的反射演示器,其结构如图2.3-1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镶在一块木板上,白色光屏E垂直固定在木板上,白色光屏F可以绕垂直于镜面的ON轴转动,E、F屏上画有以O 为圆心的圆弧,上面标有刻度。

平行光源,低压电源。

【实验方法】

1.调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E内任一直线A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绕ON轴转动平面F,寻求由O点反射的光线,只有当平面F和平面E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在F上见到反射光线,平面F在其他位置时,F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得出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

2.平面F和E处在同一平面时,观察到光的反射,从E、F 屏上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值,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平面E内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重复步骤2。总结得出反射定律。

4.先使平面F和E成任一夹角。转动光源的位置,在E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转动平面E找到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加深对反射定律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