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
湿地公园特点介绍
湿地公园特点介绍
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公园,它在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旅游娱乐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湿地公园的特点。
一、丰富的生态资源
湿地公园通常都设置在大自然的湿地区域,这种地理位置让它们拥有很多独特的生态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了各种鸟类、鱼类、昆虫、植物等。
游客在湿地公园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观赏这些生命的精彩,尤其适合喜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者。
二、环保教育的基地
湿地公园一般都是为了环保目的而建立的,因此公园的管理方通常会设置各种环保科普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了生态知识、科学教育、自然保护等多个领域。
这种信息不仅能让游客了解自然的奇妙之处,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三、观赏与休憩的场所
湿地公园的典型特点是它可以让游客安排自己适合的行程。
这些行程可以是骑自行车、徒步漫步、绿色野营、休憩休闲等。
这也让它成为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心头好。
四、地方文化的展示
湿地公园一些设置在深度乡村区域的话,就会展示当地的文化,活动和习俗等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游客不仅能够了解自然资源,也让他们认识和了解那些和自然资源中的人们。
五、教育、科研的区域
公园建设的时候,一般都会建立相关研究中心或者教育基地。
这些机
构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科学教育展示,更好地加深人们对于自然研究和科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湿地公园是一种多方面作用的自然公园,它不仅能让人们近距离地接触自然环境,更能够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然科普修养。
如果你喜欢户外性的体验和大自然中的散步和探险,那么到湿地公园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浅议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经济管理邹再进,等:浅议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1971年2月2日诞生的《拉姆萨尔公约》(也称《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湿地凭借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复杂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条件和气象万千的景观,成为现代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迎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特殊需求。
当前,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对象,以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为旅游内容,以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为前提,开展诸如生态观光、科考探险、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健身疗养、文化体验等系列旅游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要。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拥有湿地面积6594万hm2(不包括池、塘等),约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具有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物质基础。
近年来,在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生态旅游渐成潮流和时尚,及各类湿地公园广泛建立的总体背景下,各地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可以说是异军突起且如火如荼,使我国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湿地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广泛开展。
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之际,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开发意识不到位、开发方式不科学及短期利益驱动等原因,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削弱甚至消失、自然景观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以下原则:1保护为主的原则湿地生态旅游是以天然或人工湿地为依托的自然旅游,它强调旅游对象的自然性和原生性,把“天人合一”的开发理念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放在第一位,因此开发时必须以保护为主,强调保护优先,任何开发行为都是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生态效益,既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又不能破坏自然和资源,因此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遵从保护为主的原则,营造浓厚的环境保护氛围。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摘要: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公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章界定了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概念,并阐述了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归纳了区别于湿地公园传统旅游的5个特点:保护性、参与性、专业性、教育性、负责任性。
文章还提出了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7个一般性原则:规模控制、限制性开放、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双赢”策略、利益的长期性。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湿地公园与普通公园的区别
湿地公园与普通公园的区别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所谓‘湿地’湿地兼有水陆两种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其生境特殊,物种多样,是地球上最具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广义的湿地国际上最为公认的湿地是1971年由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在伊朗签署的国际《拉姆萨尔公约》,把湿地定义为“不论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静止的或流动的水域,淡的,稍咸的水域,泥沼地,沼泽地,泥炭地,包括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狭义的湿地1979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学协会将湿地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①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②底层土主要是湿土;③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定义明确指出: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m 为界。
我国也有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湿地的内涵加以说明,认为湿地是“陆缘为含60%以上湿生的植被区,水缘为海平面以下6m的近海区域,包括内陆与外江河流域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枯水期水深2m以上的水域除外,不论区域内的水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间歇的还是永久的”综上所述,狭义的湿地强调水文、土壤以及湿地植被三要素的同时存在,水深一般不超过2m,湿生或水生植被占优势,土壤为水成土,即受地表积水或地下水浸润,具有明显生物积累及潜育化特征,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无氧条件的土壤。
而那些枯水期水深超过2m,水下无湿生植被生长的大型河道,湖泊以及海洋则属于水生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及其内涵湿地公园我国关于湿地公园概念与界定分别由建设部和国家林业局颁布了两套体系,包括四个定义:——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以及《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中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及城市湿地公园进行了限定:■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1. 引言湿地是地球上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湿地公园作为保护和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旅游价值。
本文将探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
2.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指在湿地公园内进行旅游活动的一种形式,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生态保护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堆积和净化水质的功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2 游憩体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游憩设施,使游客能够在欣赏湿地美景的同时,体验到与自然亲近的乐趣。
游客可以进行湿地生态参观、观鸟、赏花、探险等活动,充分感受湿地独特的魅力。
2.3 环境教育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注重向游客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生态讲座、展览和互动活动,引导游客关注和参与湿地保护,促进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
3.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生态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尊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特性。
游客在湿地公园中旅游时,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遵守游憩规则,不破坏植被、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3.2 互动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注重游客与环境的互动。
游客不仅仅是被动地观赏和欣赏,还可以参与到湿地保护和科研工作中,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的沉浸式互动。
3.3 学习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旅游方式。
游客可以通过导游解说、参观展品等方式了解湿地的形成机制、生态特点以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4.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原则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旅游活动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湿地生态旅游如此受欢迎?
为什么湿地生态旅游如此受欢迎?一、湿地具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和红莲花,吸引了各种鸟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的栖息和繁衍。
在湿地中,可以欣赏到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生态景观,例如清晨的云雾缭绕、傍晚的红日余晖和夜晚的星空闪烁。
这些美丽而独特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让他们在这片纯净而宁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二、湿地能够提供丰富的休闲活动湿地不仅仅是一个生态保护区,还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旅游胜地。
游客们可以选择徒步旅行、划船、钓鱼和观鸟等各种户外活动。
在湿地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宁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游客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意义,并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三、湿地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湿地不仅是一个旅游景区,还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可以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源,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湿地对防洪抗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当的人类活动和环境破坏,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通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湿地保护的关注和重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
四、湿地生态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不仅能够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建设旅游设施、开展导游、餐饮和纪念品销售等相关经营活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湿地生态旅游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业等,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湿地生态旅游推动了环境教育和科普意识的普及湿地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活动,更是一种环境教育的形式。
通过参与湿地生态旅游活动,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相关的导游和讲解员会向游客们介绍湿地的形成过程、物种分布和生态保护管理等知识,提高游客们对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湿地景观的特点
湿地景观的特点————————————————————————————————作者:————————————————————————————————日期: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一)湿地与湿地公园“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 的水域。
”[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
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
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
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
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
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
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
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
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
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
[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
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浅论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浅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湿地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源,在生态旅游上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本文主要通过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探讨,探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及其对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湿地是指水深较浅,地面常年有水,占地面积为地表面积的10%左右的自然生态环境。
湿地资源独特,包括湿地植被、渔业、禽类、动物群落和湖泊、沼泽、河流等景观。
湿地既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又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
湿地作为一种自然生态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维护。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有以下几点可行性:1.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开发多个类型的旅游产品。
例如,对于生态环境为主要卖点的游客,可以开发三角洲环境考察、湿地全景游、露营等旅游产品;而针对爱好刺激和感官刺激的游客,可以开发野外露营、湖泊漂流、滑沙等旅游产品。
这样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品质和收益。
2.经济和生态的平衡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强调旅游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通过湿地生态旅游,可以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毕竟湿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为湿地周围的物种提供了关键的生态功能。
不仅可以提供当地的旅游资源,还可以提供当地的渔业、农业、养殖等方面的后勤支持。
3.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推动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推广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通过湿地生态旅游,可以吸引外来游客,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这可以促进当地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来源。
因此,湿地旅游开发可以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谈谈一般湿地公园与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1
谈谈⼀般湿地公园与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1谈谈⼀般湿地公园及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国家湿地公园指依照相关程序申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特别是具备在国家围湿地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公园⾯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的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可持续性:实例1:赛⾥⽊湖国家湿地公园四周群⼭环绕,构成独⽴封闭的⾼⼭盆地⽔系,为⾼⼭地堑湖。
⾯积458平⽅公⾥,是⼀个融碧湖、湿草甸、⾼⼭、冰川、森林、草原为⼀体,集雄、奇、幽、秀、旷诸美于⼀⾝的海拔最⾼⾯积最⼤的的⾼⼭湖泊,这在世界围也为罕见。
园具备以湖泊湿地为主的,湿地、森林和草原三⼤⽣态系统,其特殊的⽣态、⽣物多样性景观,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是开展科研教学的天然基地。
实例2:洛河⼝湿地公园位于省东南沿海中部,地处湾的湾,惠安县西南部;是湾河⼝湿地⾃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河⼝湿地公园总⾯积8.769km2,低潮时⽔位在6m以⽔域⾯积为8.53km2,占洛湿地总⾯积97.27%,其潮最低潮能⼲出的滩涂7.61km2,占洛湿地总⾯积的86.63%,低潮线以下⾄6m⽔深区⾯积为0.92km2。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属于河⼝湿地为主的湿地类型。
重点保护对象为涉禽、红树林、湿地。
实例3:恰如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省黄南州蒙古族⾃治县赛尔龙乡之中,历史名倾⼭重要⽀脉恰如⼭横亘全境。
境有洮河(不冻河)、延巴两⼤河流和多条⽀流和泉⽔,⽔源充⾜,牧草丰盛。
恰如⼭国家湿地公园总⾯积437 km2。
这⾥⼭上积雪如砌,终年不化,耀⽇⽣辉,⽓象万千,⼭麓灌⽊丛⽣,⼭下苍翠葱茏,云蒸雾蔚;天蓝如染,⼭青如涂。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
( ) 地 景 观 在 公 园 中 发 挥 主 体 性 生 态 作 1湿
用 。湿 地公 园最根 本 的属 性 在 于它 的湿 地 特 征 , 不论 这 种 湿 地 是 天 然 形 成 或 是 人 工 形 成 的 。湿
生 态 旅 游 是 以可 持 续 发 展 思 想 为 指 导 的非 传 统旅 游 模式 , 生态 旅 游把 生 态 保 护 置 于旅 游 开 发 的首 要 位置 , 调 旅游 资 源 的 永 续 利用 , 强 因此 , 在 湿地 公 园 中开 展 生 态 旅 游 是 湿 地 保 护 和 利 用 实 现双赢 的最 佳途 径 之一 。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 已有二 十余年 , 但
其 内涵 界 定 依 然 模 糊 , 说 纷 纭 。有 的 学 者 统 众 计, 国际 上 与 生 态旅 游 相 关 的 概 念 有 10多 种 , 4
收 稿 日期 :0 8 1 2 2 0 一O —1
基金项 目: 江苏 省科技 支撑一社 会发展 项 目“ 于生态旅 游 的城镇 湿地公 园规划 与 营建 ” B Z 0 6 5 基 ( E 0 87 ) 作者简介 : 辉 ( 9 3 , , 汪 1 7 一) 男 江苏 南京人 , 南京 林业 大学风 景园林 学院讲 师 , 博士 , 主要 研究风 景 园林 规划 设计 。
态 旅游 概 念 的分 析 , 提炼 出生 态旅 游 概 念 架 构所 遵 循 的 8个 标 准 规 则 。笔 者 认 为 这 8个 标 准 规
摘 要: 生态旅 游对 于湿地公 园具有 特别重要 的意义 。文章界定 了湿地公 园与 生态旅 游概 念 , 阐 并 述 了湿地公 园生 态旅 游的可持 续发展 内涵 , 归纳 了区别于 湿地公 园传 统旅 游的 5个特 点 : 护性 、 保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及评估研究概述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及评估研究概述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着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旅游地。
因此,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以及发挥湿地旅游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进行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和评估显得尤为必要。
一、湿地生态旅游的意义湿地是指土地表面覆盖水域或水层深度与土层浅度相当,或在全年或某些季节中土地或水域表面有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生态旅游强调的是通过识别、保护和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体验的同时,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发展。
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它们能为人类提供食物、水、药品、材料、空气净化等重要的资源和服务。
此外,湿地生态旅游还可以吸引各类游客,丰富当地的文化内涵,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湿地生态旅游管理1.湿地区域划分科学合理的湿地区域划分,是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的基础。
由于湿地地貌形态多样、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因此要根据湿地的分布特点、生态类型和功能需求等因素进行区域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湿地旅游的规划和管理。
2.湿地旅游开发规划湿地旅游开发规划是指对湿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目标的明确规划和安排。
规划包括湿地旅游目标的确定、旅游商品的联系、旅游产品的推广和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
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人文历史背景,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对策。
3.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运营完善的湿地生态旅游设施是湿地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
为了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在湿地区域内开发不同的旅游线路、旅游主题和旅游活动,这样可以提高湿地旅游的吸引力。
同时,湿地旅游运营还需要加强对游客的服务安全保障和管理措施,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和生命财产安全。
4.湿地旅游重点保护区的建立为了保障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重点保护区是非常必要的。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一、引言湿地作为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
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机会,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与优势1、生态多样性湿地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赏和学习机会。
2、自然景观优美湿地通常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景,如湖泊、河流、沼泽、稻田等,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3、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对于生态平衡、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的平台。
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三、开发原则1、生态保护优先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放在首位,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湿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2、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实现湿地生态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让他们从旅游发展中受益,提高保护湿地的积极性。
4、文化传承尊重和保护湿地周边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丰富旅游体验。
四、开发策略1、旅游产品设计(1)生态观光游设计专门的观光路线,让游客欣赏湿地的自然风光,观察珍稀动植物。
(2)科普教育游建立科普展馆,开展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生态知识。
(3)生态体验游如划船、观鸟、垂钓等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湿地的生态环境。
(4)文化民俗游挖掘湿地周边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节庆活动,让游客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2、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设施改善通往湿地的道路条件,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2)住宿设施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住宿设施,如木屋、帐篷等,同时鼓励发展民宿。
(3)餐饮设施提供当地特色的生态美食,推广绿色餐饮理念。
(4)服务设施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生态旅游—湿地
在学了生态旅游这门课程后,我对于旅游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生态旅游的湿地这一块。
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而湿地生态旅游也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
湿地生态旅游是指以湿地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
具有自然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的功能。
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旅游模式,诸如“海滨游”、“湖泊游”、“水乡游”、“休闲垂钓”等等。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宗旨是让游客认识湿地、享受湿地的同时提高湿地生态环保意识。
湿地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为目标使湿地生态旅游延伸为绿色旅游。
湿地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是人类与湿地乃是一种伙伴关系应该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这种新型旅游形式逐渐出现,湿地作为生态的重要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向往与推崇。
对于我国来说,湿地面积比较大,在世界排第四位,在亚洲排在第一位。
我国的湿地特点主要是面积大、分布广,类型比较齐全,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区域差异非常明显。
尽管我国湿地面积很大,但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只占3.77%,远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马逛仁,2011)。
我国湿地主要是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保护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我国已经建立了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37块,国家级的湿地公园100处。
使得我国已经有49.6%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虽然我国开始重视湿地的保护,但是我国湿地仍然面临:面积逐渐减少、功能逐渐退化、污染越来越严重、基础较薄弱这四方面的严峻挑战,尤其是位于城镇周边的湿地,应该采取什么保护措施,以更好的发挥其湿地的功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湿地公园知识点归纳总结
湿地公园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湿地公园概述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最具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公园是专门用于保护和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公园,是人们了解湿地生态、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场所。
湿地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可以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教育科普等服务。
二、湿地公园的特点1. 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大量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鸟类等,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代表,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2. 生态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包括水质净化、防洪调蓄、自然气候调节等,湿地公园可以展示和保护这些重要的生态功能。
3. 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对水资源、土壤资源等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湿地公园也要具有很好的资源保护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教育功能:湿地公园应当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通过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优美、丰富和脆弱性,教育公众关注湿地保护,增强环境意识。
5. 公众服务:湿地公园要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服务,提高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三、湿地公园的分类1.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湿地公园可以分为内陆湿地公园、沿海湿地公园以及高山湿地公园。
2. 按照生态类型划分:湿地公园可以分为沼泽湿地公园、河流湿地公园、湖泊湿地公园以及人工湿地公园等。
3. 按照保护目的划分:湿地公园可以分为自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湿地公园以及景观湿地公园等。
四、湿地公园的建设原则1. 生态原则: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尊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尽量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
2. 教育原则:湿地公园应当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展览、科普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可持续原则:湿地公园的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
4. 公众参与原则: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当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
湿地公园特点介绍
湿地公园特点介绍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同时具有观赏、教育、科研等多重功能的公园。
湿地公园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多样性:湿地公园内生物种类繁多,不仅有各种湿地植物,还有众多水禽、鱼类、昆虫等动物。
这些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生态学习和观察的场所。
2. 水体景观:湿地公园的核心在于水体景观,其水质和水量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湿地公园的水体景观包括湖、池、河、渠等多种类型,游客可以通过游船、划船等方式近距离观测水生生物和水体景观。
3. 环境教育:湿地公园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
通过设置展板、标识牌、讲解员等方式,向游客介绍湿地的生态、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湿地的意识。
4. 园林景观:湿地公园不仅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区,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因此,湿地公园也设计了各种园林景观,如花园、健身步道等,为游客提供了美景和身心健康的机会。
5. 科研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因此,湿地公园也具有科研功能,可以吸引专家学者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推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公园,它不仅可以保
护湿地生态系统,也可以提供环境教育、休闲娱乐和科研研究等多种服务。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意义及开发要求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意义及开发要求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院长方起东城市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与综合利用的极好形式,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以下从游憩的角度谈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意义及开发要求。
一、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便捷性、游赏性、康健性、教育性四大基本特征,是城市市民高品位的游憩场所,直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城市湿地公园因处于城市中或城市边缘,市民可快捷进入。
这种便捷性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把市民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城市湿地公园的第一意义。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赏性主要表现为生态性的游览与观赏的特点,湿地公园的河、湖、沼泽等水景观,各种陆生及水生植物,鱼、蛙、鸟、昆虫等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的观赏使湿地公园成为游憩者的乐园。
尤其是观鸟,鸟的栖息、觅食、飞翔更令人欣喜振奋。
观鸟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康健性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以及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养生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
湿地公园可以成为人们追求自然、放松、宁静的生活空间,可以成为养生的重要场所。
湿地公园的康健性主要表现为自然的生命的环境、负离子的含量、植物芬多精、舒适小气候等方面。
绿色的森林植被、流动的小溪、荡漾的湖泊、鸟语花香、蛙叫虫鸣、变幻奇特的云雾等,可使人获得生态的构图美、色彩美、音响美、动感美等全方位的美的享受,十分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空气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湿地负氧离子含量其浓度比城市街区高得多,对健康十分有利。
一般认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在700个/cm3以上可以满足人体生理需求,1000个/cm3以上对健康有益,10000个/cm3以上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湿地的负离子浓度一般均在1000个/cm3以上,在密集的植被、溪流、跌水、瀑布处,负氧离子浓度可达到每立方厘米数万个。
湿地公园特点介绍
湿地公园特点介绍
湿地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的综合性公园,具有以下特点:
1. 湿地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湿地是
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有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自然环境平衡。
2. 湿地公园提供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
价值。
湿地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包括各种湿地景观,如沼泽、湖泊、河流等,还有各种植被和动物,如鸟类、鱼类、水生植物等。
同时,湿地公园还会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3. 湿地公园具有很高的教育和科普价值,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
意识。
湿地公园可以开展各种环保教育和科普活动,如生态讲座、科普展览、环保实践等,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和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
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可以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可以作为连接城市和自然的生态廊道,实现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
总之,湿地公园是一种重要的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教育和科普价值,是人们享受自然、了解环保的重要场所。
- 1 -。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成为了热门话题。
湿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天然的水资源调节功能,还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因此,湿地保护不仅关乎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在于其对水资源的调节功能。
湿地可以吸收降雨水分,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并且能够在旱季释放储存的水分,维持周边地区的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湿地还能够过滤水中的杂质,净化水质,提供优质的水源,保障人类的生活用水。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湿地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湿地被填埋、开垦,水质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了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保护湿地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行动,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认识。
生态旅游开发是保护湿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态旅游将湿地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开发,提供给游客独特而自然的旅游体验。
与传统旅游项目相比,生态旅游注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倡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
然而,即便是生态旅游开发,也需要注意平衡发展的原则。
一方面,要确保旅游开发不会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破坏,不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确保他们能够从旅游业中获得实惠,增加自身的收入来源。
只有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才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
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湿地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对湿地环境的破坏。
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利用设计
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利用设计作者:刘雪梅,李青军来源:《商情》2013年第10期摘要:人工湿地公园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旅游项目。
人工湿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生态旅游上,更是大自然中的宝贵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
重点讨论了人工湿地公园具有什么样的生态旅游价值,如何规划和建设好人工湿地公园或湿地旅游区。
关键词:人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价值利用设计湿地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它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它的自然景观如诗如画,气候宜人,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天然基地。
下面我们从湿地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两方面进行阐述,谈谈人工湿地公园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
一、人工湿地公园的功能1、自然景观功能。
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形成的科普知识、生态功能利用和历史文化等为主题,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基地,以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自然景观主题公园。
这种自然景观功能可以拉动旅游消费,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形成一种生态保护的价值观,有利于向人们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2、对调节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可以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防止土壤被侵蚀、降低环境污染等。
建设湿地公园要保留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使之不被人为破坏,并尽量保留自然景观状态,维持湿地内部系统不同动植物种类的平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建设出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的人文景观设施。
把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和大自然保护教育的若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既合理开发了自然资源又使生态环境得以利用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二、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湿地公园的自然条件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具有特色,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此外,它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具备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
这些因素决定了,人工湿地公园具有相当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摘要: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公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章界定了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概念,并阐述了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归纳了区别于湿地公园传统旅游的5个特点:保护性、参与性、专业性、教育性、负责任性。
文章还提出了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7个一般性原则:规模控制、限制性开放、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双赢”策略、利益的长期性。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一)湿地与湿地公园“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
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
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
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
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
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
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
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
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
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
[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
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
[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1)保护性。
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
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
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
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
[4](3)专业性。
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
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
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
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1)规模控制。
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
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
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
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
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
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外围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
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外围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外围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
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
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
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
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
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
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
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
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
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6](7)利益的长期性。
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
[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
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
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
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
[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
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8] 陈克林. 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 湿地科学,2005(4):299-301.[9]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