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农民之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米勒笔下的农民之美
作者班级:08级美术学油画一班作者姓名:邵美凤指导教师:呼嘻江
文章摘要:米勒的油画作品总是以含蓄而又浑厚有力的画面气氛吸引观众.在看似平常的画面里,他开创了与众不同的新天地,揭示了十九世纪中叶农民的真实生活,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百年来西方油画各种流派风起云涌,让人目不暇接,而米勒那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朴实无华的追求更让人崇敬。
在米勒的画面中描绘的都是非常简朴、自然的生活场景,甚至让人感觉没有美术加工.其实米勒所追求的是绘画上的美,是精神境界的美.这种美存在于他的每幅作品之中,形成了米勒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他笔下的人物与风景息息相关,难以单独分开;他的风景与大自然更是息息相关,令人想起围绕着我们的这广大世界的澎湃生命.这是他继承的古典主义的精神追求,也是他的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语:热情、淳朴、思想感情、热爱生活
(一):我心中的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
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后来到巴黎从师特拉罗虚学习。
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画一些模仿普桑和佛拉贡纳的罗可可风格的香艳体绘画,放在画店里出售。
但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
1848年,他画了一幅《簸谷子的女人》,卖了500法郎。
他同他的朋友画家夏尔·雅克商量,用这笔钱到巴比仲去定居。
当时,画家卢梭已经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们的生活。
于是,米勒毅然迈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驶向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
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阿,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现在眼前。
于是,以卢梭、柯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仲画派”就这样形成了。
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
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作品《播种者》( 1850 )、《牧羊女》 (1852)、《拾穗》 (1857)、《晚钟》(1859)、《扶锄的男子》 (1863)、《喂食》 (1872)、《春》 (1873)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在60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国画坛引起极大的反响,他的作品一次次地被拒绝。
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术的真正价值。
他的一生,物质生活极为不幸,有时甚至几幅作品仅换得一双小孩子的鞋。
而他死后,法国为购回《晚钟》一画,竟花了80多万法郎。
天才和不幸往往在人的命运中伴生。
1875年12月22日,画家在巴比松逝世。
如同卢梭、科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
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
米勒一生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留给后人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八十几幅油画.但他绝不是缺
少创作热情的人.只是他比一般人更富有创作热情和投入精力,往往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因而一再重画.从他的作品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同一题材的各种研究.然而,也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他,使他创作出《拾穗》、《晚钟》、《播种者》和《牧羊女》这样名垂青史的杰作.米勒的绘画艺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真诚与淳朴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境界.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
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曾从德洛罗什(Delaroche)学画,后因不满老师的浮华风格和无力负担学费而片学。
1849年定居巴比松村后从事耕作,以补助生活。
长期接触他所熟悉的农民,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产生。
他曾说一个农民,我愿意到死也是一个农民。
我要描绘我所感受到的东西。
《播种》、《晚钟》、《牧羊女》、《死神与樵夫》和《扶锄的人》等都描绘和歌颂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淳朴性格,也揭露了剥削制度的残酷,曾受到资产阶级的诋毁。
部分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宗教感情。
画风以质朴、凝重、富有抒情气氛著称,但直至晚年,他的作品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
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
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
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
”这使他伤透了心。
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
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
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祷》等名作。
《拾穗者》简介:
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三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
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
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
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浓厚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
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米勒(1814-1875年)简介:
9世纪法国画坛上,与科罗同放异彩的是别具风格、自成一家的农民画家米勒。
让·弗
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
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
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
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
”这使他伤透了心。
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
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
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米勒(1814-1875年)作品选(资料整理中):
《播种者》1850 年,101x82.5cm,布油彩,波士顿美术馆
《播种者》简介:
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
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
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
”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收获者的午餐》1851 - 1853 年,69x120cm
布油彩,波士顿美术馆
《收获者的午餐》简介:
这些为地主打工的农民在高大的麦垛旁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
米勒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粉饰和夸张,用真诚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看他的画就像是看生活本身一样。
米勒所塑造的人物从不着重细节的精微刻画,而以人物的动势传达内在思想感情。
造型的高度概括和简练与杜米埃有相似之处。
9世纪法国画坛上,与科罗同放异彩的是别具风格、自成一家的农民画家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
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
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
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
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
”这使他伤透了心。
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
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
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米勒(1814-1875年)作品选(资料整理中):
《拾穗者》1857 年,83.5x111cm,布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
《拾穗者》简介:
1857年画家43岁时,完成了《拾穗者》。
在已经收割后的田野里,3个贫苦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
画中没有庞杂的场面,也没有过多细节,十分单纯,令人一目了然。
3个农妇神态疲惫,头顶着盛夏的烈日,在似火的骄阳烧烤着的大地上寻找失落的麦穗,辛劳的汗水已浸透了粗布衣衫。
画面的背景是堆成小山似的麦垛,主人骑在马上监督农民们干活,丰收远景和前景3个农妇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就暗示在丰收的年景,农民们仍然不得温饱。
重大的社会问题,严酷的阶级对立,在这幅画中被画家用具体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作品问世以后产生了惊人的社会反响,资产阶级评论家凭着他们的敏感,从政治上作出论断:“画里有农民的抗议声。
”“这3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3个同命运的女神。
”还有人惊呼道:“在这3个突出在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事实上画家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多,他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画出来而已。
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
所以作为写实主义画家的米勒使资产阶级感到害怕。
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
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米勒是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的艺术是公认的农村生活的庄严史诗。
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而争斗的喜悦与悲哀。
人们称米勒是“乡巴佬中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开朗琪罗”。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
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后来到巴黎从师特拉罗虚学习。
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画一些模仿蒲珊和佛拉贡纳的罗可可风格的香艳体绘画,放在画店里出售。
但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
1848年,他画了一幅《簸谷子的女人》,卖了500法郎。
他同他的朋友、动物画家夏尔·雅克商量,用这笔钱到巴比仲去定居。
当时,画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们的生活。
于是,米勒毅然迈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释车,驶向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
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阿,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现在眼前。
于是,以卢梭、狄亚纪要普勒、科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仲画派”就这样形成了。
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
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作像《播种者》( 1850 )、《牧羊女》(1852)、《拾穗》(1857)、《晚钟》(1859)、《扶锄的男子》(1863)、《喂食》(1872)、《春》(1873)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如同卢梭、科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
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
“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罗曼·罗兰语)。
《晚钟》1857 - 1859 年,55.5x66cm,布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
《晚钟》简介:
法国画家米勒有一副著名的画《晚钟》:橙红色的夕阳,洒在田间树梢,铺满了那遥远又空旷的原野,瑟瑟的秋风游走着,卷来远处教堂的钟声,年轻的农妇停下手中的活计,低头抱手默默祈祷,而她的丈夫摘下帽子,虔诚又真挚的神情定格在暮色的静谧里。
很多人说这画里是表现了米勒的宗教信仰,而我却觉得,这种对内心信仰的虔诚和真挚,虽然是底层劳动人民,却仍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真实更让我感动,毕竟经典的解读可以是个体化,从接受美学上来讲。
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垂立着一对夫妇,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与地平线相交,酷似竖着的两付十字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用汗水浇灌这贫脊的土地。
远远地平线上,教堂钟楼传来晚祷的钟声,该收工了,他们和往常一样默默地祈祷上帝的保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无怨无悔、平静地生活着。
教堂的钟声在大地上回响,空旷的宇宙一片宁静,整个画面展现一派庄严圣洁的气氛。
这对农民夫妇心平气和,顺天安命,从不为生活的艰辛而谴责命运,对未来也无奢望,这就是米勒笔下的法国农民。
画面情调低沉,在米勒的画中从不见欢乐,因为在画家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过欢乐,他自己曾说过:“欢乐从不在我面前出现,我从未见到过它,我所知道最愉快的事情就是静谧和沉默。
”
《播种者》1850 年,101x82.5cm,布油彩,波士顿美术馆
《播种者》简介:
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
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
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
”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收获者的午餐》1851 - 1853 年,69x120cm
布油彩,波士顿美术馆
《收获者的午餐》简介:
这些为地主打工的农民在高大的麦垛旁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
米勒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粉饰和夸张,用真诚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看他的画就像是看生活本身一样。
米勒所塑造的人物从不着重细节的精微刻画,而以人物的动势传达内在思想感情。
造型的高度概括和简练与杜米埃有相似之处。
论文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副标题(四号楷体、居中) 音乐学院 2010级音乐学2班 赵钱孙(四号宋体、居中)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不超过三百字,将论文所论述的核心要点、主要结论等集中反映在内容提要之中。
切忌在内容提要中堆放文章的意义等与提要无关的内容。
(五号楷体、两边缩进大约四个字符) 【关 健 词】一般不超过五个(五号楷体) 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5) 文中注释使用上标“①、②、③……”等带圆圈的数字序号,且一律使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
如:这家伙是个“叶子手”。
1 再如:她戴的那块手表是个“大一钻”2等等。
注释使用自动生成方式,步骤:按顺序点击word 文档的“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然后选择需要的选项,按“确定”即可生成。
文中的参考文献一律使用上标“【1】、【2】、【3】……”等带有方括号的数字序号。
如:“民间歌曲是佚名作者代代口头流传、没有伴奏演唱的歌曲。
……民间歌曲一般流传在乡村居民中,但是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民间歌曲也传播到城镇和工厂。
”【1】
再如: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指出: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把重点放在音乐本体的建构规律、音乐品种的民俗内容等方面外,可否将有关民间歌手、乐手的深入研究也纳入于其中呢?……因为歌手、乐手也是全部民间文化传承的中心环节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基因”。
【2】
所有的参考文献一律附在文后,且使用五号楷体。
【参考文献】
[1] 茅于润.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Z].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 345。
[2] 乔建中. 序[A]. 朱仲禄. 爱情花儿[M].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
…… 1 “叶子手”,西北方言,形容心狠手辣,做事干练等。
2 “大一钻”,兰州土话,指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