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肖鑫学号:2011161018 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摘要: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头衣、体衣、两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演变、发展
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因此,归纳、梳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对了解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和提高全民族的自信心很有必要。
1 头衣
头衣,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头上所戴物品及饰品的总称。头衣古代又称元服,因为元的本义是头。之所以用头衣这个古代的说法而不用今天人们常说的帽子,是因为帽字产生较晚。先秦以前,各种头衣都有自己的专名,而用帽代替头衣则是汉以后的事。
上古时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区别很严格,贵族戴冠、弁、冕,平民则戴巾。冠在上古年代是贵族服饰的标志,但它又只是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头衣。《礼记·曲礼上》言:“男子二十,冠而字。”①即男子长到二十岁时要行加冠之礼,同时取字,也就是古人所谓的“成人礼”,它标志着行礼之人已长大成人。于是社会和家庭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之,其言行就应符合封建道德规范。那么,戴冠既然是成人的标志,该戴冠而不戴冠者即为“非礼”。发展到后来,无故摘冠则是降低身份的象征。冠既然是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的头衣,也就成了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再到后来就引申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在贵族阶层,冠在日常生活中虽经常使用,但它不像后人戴的帽子那样把头完全罩住,而是以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一根冠梁复在头顶上。冠的作用主
要是把头发束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冠圈两旁有丝绳,叫缨,它把冠固定在头顶上,在颌下打结,打结后垂在颌下的部分称纬。系冠还有一种方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又叫弁。
弁作为头衣与冠的区别是:弁是较高贵的头衣;一般为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弁又有皮弁、爵弁之分。最初,皮弁多用于田猎战伐,后来武官多服皮弁。而爵弁为文士冠,多为祭祀所戴。作为祭服的头衣,含有重视礼义、敬事神明之意。冕,是最尊贵的头衣,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们所戴。冕是冠之上另加的一块长方形木板,即冕板。它前端略呈圆形,后呈正方状,文化隐义为“天圆地方”。冕前后沿都挂着一串串小圆玉,称为旒。先秦时,士大夫以上均可戴冕,但到了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于是“冕旒”就成了皇帝的代称。
古代男子中,小孩、平民、罪犯、异族人等四种人不戴冠。平民不戴冠,一是等级制度的需要,再是贫困使然。平民的发髻上平时多裹以黑色的麻布做成的巾,也叫帻。虽然冠礼是人生中第一次大礼,应该重视,但贫苦百姓由于条件所限,比照贵族程序也只能简化了。男子到了结冠之年,将长发盘在头顶用一块黑色布巾裹结,也算标志成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头衣上的等级制度也在逐渐变化,最有趣的现象是平民头上的巾帻后来反而为士大夫们所时尚。再如帕头本是俗人的头衣,隋唐时期称幞头。但据《新唐书·舆服志》记载,幞头自后周起就进入了上层社会并加以美化,且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创造出了多种形式。起先是用黑色纱罗做成的软胎帽,将发髻的后部裹住,稍稍突出向前微倾,两条帽带系于帽顶前部。唐后五代,前面这两条帽带演变成结。两条帽带挪至后面,长短不一,自然下垂。到了宋代,幞头后边的两条带子被加宽变成两脚,用金属丝扎起并衬以木片,左右展开的部分
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脚在脑后相交的部分,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因为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更因为幞头在宋代演变成了文武官员的帽子,所以后世又常以乌纱帽代指官位。
元代蒙古族人入主中原后,服饰风格为之一变。蒙古族的男子将顶发从额前垂下一小络似桃形,余发编成大环或麻发状垂在耳边,体现游牧民族剽悍之风。而汉族男性,在官府供职的官员仍穿戴唐式圆领和幞头,这和身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的蒙古族官员区别极大。明朝政府曾颁令天下要求恢复唐朝衣冠,但有所简化。清代则推行剃发易服制度,统治者强迫蓄发绾髻的汉族男子按满人习俗将头上四周头发剃去,将头顶部头发编辫垂于脑后。官员的礼帽有冷暖之分,即夏天戴凉帽,冬天戴暖帽。帽子上的顶珠随品级不同颜色质料各异。一二品红色,三四品兰色,五品白色,六七品金色,八九品银色。军功之人,皇帝还赏以孔雀毛做的花翎,置于帽顶垂向后方。
2 体衣
古代服饰远古与近古区别很大,与今天相比更是大相径庭。上古时期,狭义的“衣”专指上衣,与“裳”对举。如《诗经·邶风·绿衣》所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②这里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
短上衣叫襦,襦不是单衣,而是一种比较厚实的短袄,是御寒之衣,为一般人平时所服。襦也有长短之分,膝以上为长襦,又称褂;达腰部为短襦。古代作品中一般只称襦,不分长短。既然襦本身有长有短,为什么又说襦是短上衣呢?这是与‘深衣’相对而言的。深衣是衣与裳连为一体且下面垂到踝部的衣服。因此,即使是到达膝部的长襦与之相比也自然为‘短衣了’。从其制作要求“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③看,背缝要垂直,交领要方正,象征政治公平、义理正直。深衣显然是士阶层以上人士的常服。庶民着深衣则为礼服。
古代人上衣的领子有两种。常见的是交领,即衣领直连左右襟,因衣领与衣襟是同一幅布连裁下来的,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随之相交。所以古人说的‘交
领’也就指‘襟’,进而襟又可指衣领。古装戏中男子服装多是这种交领。另一种是直领,领子从颈后沿左右绕到胸前,平行垂直而下。即古装戏里的女子服装或官员、员外等闲居时所穿的那种衣服。
衣襟与领子相对应。交领的衣襟向右掩,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用两根带子相系。衣襟又称衽,衽的作用是掩裳,即用来遮掩下裳中的开口处。右衽,即衣襟向右掩,为中原地区华夏人的习俗,在当时是文明的象征;而左襟即衣襟向左掩,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
古人的衣袖较长,垂臂时不露手。所以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说长袖、修袖。又因袖子宽大,所以又称广袖、大袖。古人还常说奋袖、振袖、挥袖、拂袖等,也都是因为袖子长。古人的上衣外面要系带。带有大带、革带之分。大带束衣,革带上拴有佩物,然后再系到大带上。大带通常用丝制成。缙绅是由古代官员的装束派生出来的词汇。笏是竹或象牙所制的大臣上朝时所持的狭长的板子,又称手板,主要也是为记事备忘之用,不用时可插在腰间。由绅发展为笏,而笏又只有高官才使用,因而,‘缙绅’就成了高官的代称。
古人的下衣主要有裳、裙等。裳又写作常。严格地讲,先秦时代只有裳没有裙。裳是由上古先民的遮羞布演变而来的。其功用首先是蔽体遮羞,然后才是保暖御寒。裙是汉代才出现的字。裙者群也,二字是同源派生词。就是把几幅布帛缝合起来成一筒状。裳流行在前,裙兴起于后,二者可能有过短暂的并行期,但很快裙代替了裳,那是汉代以后的事了。周代人还穿有深衣,深衣就是衣连裳,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拉长,掩住后面,大领、宽袖、长衫。此种形制一直延续到解放初,今天的连衣裙除受国外的影响外,深衣的影响恐怕也在其中了。
在劳作和生活实践中,古人后来发明了裤子。但在很长时间里,裤子和我们今天的形制是不同的。古代的裤子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系在腰间,类似现在的套裤。“裤”字古代写作绔。
古人御寒之服主要有裘、袍等。古代的御寒之衣还有袍、茧。袍是絮了的乱麻或旧丝绵制成的长衣。以上所谈,大多是贵族官员或有钱人的衣着,他们大多穿贵重的皮衣或帛衣;至于一般的贫民,则通常穿由粗麻或兽毛制成的“褐”或“布”
上古时期没有棉花,衣服都是丝、麻、毛或皮革所制。丝织品统称为帛或缯。有时,达官贵人的衣服不仅质料精美,而且还要加上文采。在复杂的织造技巧与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