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学教材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学教材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6b59809770bf78a64295481.png)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能够是任意形状的,不用然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拦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 *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F 1L 1= F 2L 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OF1L1L2F2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地址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地址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能够省一半的力,但不能够够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 /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Fl l2 O 11 l1Ol2F F F2 2 1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 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单位: W五、机械效率〔实验〕1.适用功:为到达目的必定做的功。
2.额外功:为到达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到达目的实质做的功W 总= W 有+W 额。
〔适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适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江苏版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江苏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6392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9.png)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江苏版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九年级上物理是他们拓宽知识面、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一年。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一下九年级上物理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用牛顿(N)表示。
2.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状态,包括平衡力、不平衡力、摩擦力、弹力等。
二、能量与功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或产生变化时所具有的物理量,单位为焦耳(J)。
2.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单位也为焦耳(J)。
3.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率 = 功 / 时间,单位为瓦特(W)。
三、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一些力的作用。
2. 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利用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四、压强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计算公式为压强 =力 / 面积,单位为帕斯卡(Pa)。
2. 压强的应用:压强的大小会影响物体的变形和破坏,常见的应用有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
五、热与温度1. 热的传递方式: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2.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单位为摄氏度(℃)。
3. 温度计的使用: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六、声音与光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遵循一定的规律。
七、电与磁1. 电路基本概念:电路由电源、导线、电器等组成,遵循电流守恒和电压守恒的原理。
2. 电磁铁原理:将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场可以使铁磁物质具有吸附、排斥等特性。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以上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苏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7a9d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b.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苏科版
目录
第一章:走进物理课堂
物理学与生活
物理学家与物理
物理学的探究方法
测量与单位制
第二章: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物质的三态
物质的温度和温标
汽化与液化
升华与凝华
物态变化的解释
第三章: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测量
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的应用
第四章: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现象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第五章: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现象
蒸发和沸腾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与应用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第六章: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应用
人造雨的方法
生活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电荷与电流
电荷的概念及其性质
电荷的相互作用和转移现象电荷量与电场力之间的关系电荷的量子化与物质电结构电荷的流动与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测量与电路元件的作用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其规律
欧姆定律与电路计算方法
电荷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案例静电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案例
电容器的概念及充放电现象分析。
九年级上苏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苏科版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2efa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2.png)
九年级上苏科版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的科学,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趣和实用的物理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运动,无论是物体的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都可以通过一些基本概念来进行描述。
例如,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概念。
位置是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表示。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表示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变化,可以用位移公式Δx = x2 - x1来计算。
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求得,即v = Δx / Δt。
加速度则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比值求得,即a = Δv / Δt。
二、力的作用和性质力是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可以说,力是物理世界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甚至是方向。
根据力的性质,可以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通过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我们推车、拉绳子等。
摩擦力是接触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阻碍物体沿着表面滑动。
重力则是非接触力的一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重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可以用公式F = mg来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是物理世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表示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能量的两个基本特征。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机械能是我们最常见的能量形式之一,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动能公式K = 1/2mv²来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位置所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四、电的基本现象和电路电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电和电路的基本现象和规律。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f053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4.png)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苏科版九年级上的物理教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力和压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作用,其大小可以通过牛顿的定律进行计算。
而压力则是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力的大小,常用帕斯卡表示。
我们常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压力的应用,比如均匀打压的橡皮筋,或者踩在高跟鞋上的脚。
2. 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位置改变的过程,而力则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而牛顿第二定律则告诉我们,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就是为什么小车上坡比下坡慢的原因。
3. 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工的能力,也是物体运动、变形或发光的原因。
苏科版九年级上介绍了多种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传递给其他物体,如水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能够转化为热能。
4. 电与磁苏科版九年级上的物理教材还涉及电学和磁学。
关于电学,可以学习到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等概念。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电,比如电灯的点亮、电风扇的旋转等。
而关于磁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磁场的概念以及磁场对磁性物质的作用。
磁铁吸引铁钉就是磁场的体现。
5.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规律的学科,也是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材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探究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以及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等现象。
在现代科技中,光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6.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知的科学。
在苏科版九年级上,声学也是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我们可以学习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的频率和音调等概念。
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声音,了解声音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我们周围的环境。
通过掌握苏科版九年级上的物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科学,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一)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8c0f45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8.png)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一)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整理
1. 运动和力
•运动的概念
•运动的分类
•力的概念和特征
2.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衡和不平衡
3. 动量和冲量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动量守恒定律
•冲量的概念和计算
4. 动能和机械能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5. 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守恒定律
6. 重力和弹力
•重力的概念和计算•弹力的概念和计算7. 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8. 压力和浮力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浮力的概念和计算9.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杠杆的概念和分类
•力的乘积和移动距离的比值
•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以上是九上物理苏科版的主要知识点概要,涵盖了运动和力、动量和冲量、动能和机械能、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重力和弹力、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压力和浮力、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结合教材中的详细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57ba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0.png)
九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上物理苏科版的知识点包括:
1. 物理量的测量:介绍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如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测量。
2. 运动和力: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特点;介绍牛顿的运动定律和力的概念。
3. 能量与功: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功等;介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4. 压强和浮力:介绍压强和浮力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5. 电流与电路:介绍电流、电路和电阻的概念;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6. 电能与电功: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介绍电功率和电能转化。
7. 磁场与电磁感应:介绍磁场的特点和电磁感应现象;介绍楞次定律和电动势的概念。
8.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介绍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介绍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点。
9. 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和成像规律;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10.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征:介绍声音的传播规律和声音的特点;介绍声音的反射和共鸣现象。
以上是九上物理苏科版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14节电阻九年级物理上册讲义(苏科版)
![第14节电阻九年级物理上册讲义(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8cff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1.png)
第14课 电阻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了解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2.了解电阻的大小影响因素。
3. 掌握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
1、通过阅读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试验探究并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
知识点01 电阻电阻(1)定义: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不同,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2) 符号和单位:电阻常用字母R 表示,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Ω)、兆欧(M Ω)。
(3) 换算:1K Ω=1000Ω 1M Ω=1000K Ω。
(4)电路符号:(定值电阻)。
(5)常见的电阻: ①实验用小灯泡:5~50Ω②实验用导线(每根)0.01~0.1Ω③照明用灯泡:100~2000Ω④人的双手:潮湿时,200~800Ω;干燥时,1000~5000Ω【即学即练1】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知识精讲目标导航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D.一般情况下导体都有电阻答案 B解析A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般情况下导体都有电阻,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故AD 正确,不符合题意;B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决定导体大小的因素为: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电阻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知识点0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因素(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2)影响因素:①在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前提下,导体的材料不同,导体的电阻不同。
②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的前提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③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前提下,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8978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9.png)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
本文档为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要:
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描述方法:位置、速度、加速度
-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 图象表示法: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
-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规律
第二单元:力的概念和作用
-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 力的作用:力的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 绳索和滑轮系统
第三单元:功和机械能
- 功:功的定义、功的计算
- 功的应用:提升功、摩擦功、机械能守恒定律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转化和损失
第四单元:流体的性质和流体静力学
- 流体的性质:流体的定义、流体的压强、流体的浮力- 流体静力学:帕斯卡定律、浸没法测定物体密度
- 血压和水压的应用
第五单元: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 镜面和光学反射定律
- 光的应用:平面镜和曲面镜
第六单元:光的折射和光的颜色
-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 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彩色的反射和折射
第七单元:电流和电路
-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电路的基本要素
- 连续电流和直流电路:电流的方向、电流大小的测量、简单直流电路
-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征、总电阻的计算
以上是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3598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7.png)
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探索并解释了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自然现象。
作为九年级学生,我们将在物理课上学习一系列的知识点,从最基础的运动到电磁学等高深领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
在运动学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相等长度的位移相等的运动。
而变速直线运动则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运动。
2. 力学力学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基础。
在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牛顿力学的三个重要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说明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力。
3. 动能和动量在物理中,动能和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量。
动能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量则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学习了动能和动量的概念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运动的本质和物理规律。
4. 静电学静电学是研究静电现象和静电力的学科。
我们将学习静电带电的原理和性质,包括静电的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电势能以及电场的概念。
了解静电学后,我们能理解为什么在干燥的天气中会感到静电的刺痛,或者为什么一些物体能吸引或排斥彼此。
5.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电流的学科。
在九年级物理上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电荷与电场、电路和电阻的相关内容。
学习电学,我们能够理解电流是如何流动的,以及它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深入研究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电器的工作原理。
6.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的学科。
苏科九年级物理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反射和折射。
苏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苏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d30a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7.png)
苏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苏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包括运动、力学、能量、光学等。
本文将概述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等。
在运动学中,我们会学习以下概念:1.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6.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力学中,我们会学习以下知识点:1.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静止或运动中)的原因。
2. 弹力:当物体被压缩或伸展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3. 引力: 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质量和距离的函数。
4.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5. 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三、能量能量是物理系统所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苏九年级上册物理中,我们将学习以下能量相关的知识:1. 功和功率:当力作用于物体上时所做的工作,以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
2. 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和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恒定。
四、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本册物理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光线从光源发出,经过反射、折射等现象。
2. 镜面反射:光线照射在光滑平面上,按照反射定律的规律进行反射。
3. 折射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4. 球面镜:球面镜由曲面构成,根据曲率的不同,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6598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8.png)
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知识。
下面是本册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第一章:力的作用和质点的运动1. 什么是力?什么是质点?2. 力和质点的运动有什么关系?3. 力的种类和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是什么?4. 什么是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第二章:力的合成与分解1. 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2. 如何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3. 如何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计算合力?第三章: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测定1. 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测定?2. 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如何确定力的方向?第四章:作用力、反作用力和牛顿第三定律1. 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3. 如何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万有引力1. 什么是万有引力?2. 万有引力定律如何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3. 如何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第六章:运动的描述1. 什么是位移和路径?2. 速度和加速度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3. 如何计算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第七章:二维运动1. 什么是二维运动?2. 如何利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3. 如何计算物体在二维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第八章:力和运动的关系1. 力和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什么关系?2. 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第九章:动能和动能定理1. 什么是动能?2. 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3. 动能定理如何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第十章:机械能守恒1. 什么是机械能?2.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何描述能量守恒的现象?3. 如何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苏教物理九年级上册中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苏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2971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d.png)
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苏科版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换和宇宙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学期,按照苏科版教材的学习内容,我们将探讨几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一、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速度和传播的特点。
它可以直线传播,也可以通过反射和折射改变传播方向。
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光线可以聚焦或发散。
二、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例如空气、水或其它固体。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通常在空气中为约340米每秒。
声音具有频率和振幅两个重要特性,分别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三、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是由电子流动产生的,可以通过导体进行传导。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电阻是电流流过物质时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会影响电阻和电流的分布。
四、电能与电功率:电能是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能量,单位是焦耳。
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单位是瓦特。
根据功率公式,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或电压来调节电器的功率和能耗。
五、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量。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单位是牛顿。
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摩擦力、重力、弹力等。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六、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重力场有关。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不变。
七、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利用力的原理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等。
这些机械可以增加力的作用效果,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八、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是帕斯卡。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单位也是帕斯卡。
九年级上苏科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苏科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b174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7.png)
九年级上苏科物理知识点详解九年级上学期的苏科物理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九年级上学期涉及的苏科物理知识点。
一、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单位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物理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单位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例如,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是描述物体特性的基本概念。
质量用千克(kg)作为单位,体积用立方米(m³)表示,而密度用千克每立方米(kg/m³)来衡量。
二、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相关的特性。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
一维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我们将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
二维运动则涉及到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例如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等。
三、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力学性质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静力学和动力学等内容。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它们分别阐述了物体的惯性、受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多个力的作用效果。
在静力学中,我们将学习平衡条件和弹力等概念。
动力学则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四、能量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和进行工作所必需的物理量。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研究机械能和能量转化等概念。
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则与物体的位置和形态有关。
了解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物体间的能量转换和利用。
五、声学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效应等现象。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了解声音的频率、波长和速度等特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声音的吸收、反射和干涉等现象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六、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光学器件的学科。
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5c1f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e.png)
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中,我们将学习一系列的基础物理知识,涉及到力学、运动、静电学、光学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来逐一探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是力和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力的大小由牛顿(N)来表示,力的方向可以是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等。
力的作用有三种类型:引力、弹力和摩擦力。
引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它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有关。
弹力是物体的变形或伸缩所产生的力,例如弹簧的弹力。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表面接触时的阻力,它会减慢物体的运动。
第二个知识点是运动。
运动是物体位置相对变化的过程。
根据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置的变化是相等的,速度恒定。
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置变化的大小不等,速度不恒定。
曲线运动是物体在曲线轨道上的运动,例如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
第三个知识点是静电学。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
物体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斥力,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能够引起物体间的作用力,例如静电吸附、静电放电等。
在静电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电场。
电场是指物体周围存在的电荷所产生的力场,可以通过电场线来描述。
第四个知识点是光学。
光是一种能量传播的形式,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的传播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形式。
直线传播是光在直线上传播,例子有直线投影。
反射传播是光撞击物体后的反射,例如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折射、散射和吸收等,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除了以上的知识点,九年级上物理苏科版还包括了热学、声学等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知识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2233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1.png)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知识点九年级物理上,我们将探索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从基础的力学、热学、电学到光学、声学,深入了解物质和能量的本质。
本文将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在九年级物理上,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加速度和速度、质量与重力等概念。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是如何运动的,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科学,涉及到热力学、热传导、热辐射等方面。
我们将学习热与温度的关系、热传导的原理、热传导和导热性质等知识。
通过学习热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热的本质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3.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现象和电场等方面的科学。
在九年级物理上,我们将学习电的基本特性、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电阻和欧姆定律、电能和功率等知识。
通过学习电学,我们可以理解电的产生、传输和利用,探索电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和光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九年级物理上,我们将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的色散和波长等知识。
通过学习光学,我们可以理解光的行为和特性,探索光与我们视觉世界的关系。
5.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行为和声音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九年级物理上,我们将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强度和音阶等知识。
通过学习声学,我们可以理解声音的本质和特性,探索声音与我们听觉世界的关系。
通过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的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九年级物理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九年级物理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加油!。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 材 梳 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 材 梳 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07201a10a6f524ccbf85f5.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材梳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力学重点,本册重点)《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践中的应用4、理解机械效率。
5、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道”的含义:要求介于理解和了解之间。
《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了解”的含义: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所用的行为动词:了解、描述、说出“理解”的含义: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主要内容及课时建议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简单机械:杠杆和滑轮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做功的多少、快慢和效率课时建议第一节、杠杆(本章重点)(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抽象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观察、经历、体验、感知、学习、调查、探究二、本节的引入方法:三、教学重点: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突出重点的方法:(一)作力臂的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二)做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三)举例说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的方法(1)、找“五要素”。
(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四、教学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突破难点的方法:(一)作力臂的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二)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九年级物理上苏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苏科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5ded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9.png)
九年级物理上苏科版知识点九年级物理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门物理课程,学习物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工作原理和事物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上苏科版的一些重点知识点,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学习。
第一部分:物理基础知识在物理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比如,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等。
此外,九年级物理课程还介绍了重要的物理量和单位,如时间、长度、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理解这些基础概念,能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机械学机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九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质点的运动、力的作用、功和能等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如何受到力的影响的,以及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使用。
例如,杠杆原理、滑轮原理等。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量传递和热现象的学科。
在九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热和温度的概念,研究了热膨胀、热传导、热辐射等现象。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了解热量是如何传递和转化的,也能够理解热能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与热有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金属物体在受热后会膨胀?为什么湿度大的时候感觉更热?通过学习热学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
第四部分: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规律的学科。
九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现象。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了解光是如何与物体相互作用的,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在现实中,我们身边充满了光的信息,通过学习光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也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第五部分:电学电学是研究电和电荷的性质以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静电、电流、电阻、电功等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了解电荷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电流是如何传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五、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 总= W 有+W 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 有/ W 总。
动物物G G G +=η1 F2 L 1 L 2F 1 F 2 l2 l 1O F 1 F 2 Ol1 l2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动能、势能、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二、内能、热传递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
(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条件:有温差;实质:内能的转移;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焦耳)三、物质的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的不同。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Q吸=cm(t-t0) 温度下降时:Q放=cm(t0-t)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热传递)2、热机(热力发动机)—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五、燃料的热值: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
1、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单位:q(J/Kg)Q放=mq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1、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直流电源:电池(正级流向负极)交流电源:220V 家庭电路。
3、电路:连接电路:注意事项①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以保证接触良好。
③连接电池的两极的导线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通路:在小电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中有电流流过,使电灯发光。
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灯熄灭。
4、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
——串联电路: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方式。
——并联电路:①有多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I,单位:安培A——电流表测量大小。
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
③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
④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⑤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电路中有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U 单位:伏特V。
(干电池:1.5V)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③在使用双量程电压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压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
与电流表有一点不同: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到电路中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串并联电路识别方法电流流向法:①途中不分流---------串联②途中要分流---------并联或混联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①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串联②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还能工作------------并联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所谓“节点法”:就是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兆欧(M Ω)、千欧(K 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 ”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
④ 正确使用: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 接线要“一上一下”;C 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R U I = ( IUR IR U ==⇒;) 单位:I →安(A);U →伏(V);R →欧(Ω)。
1安=1伏/欧。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 、U 和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 、U 和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④分析论证⑤得出结论. 电路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串联) ①电流: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 1+U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 1+R 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有R 串=nR 0 电路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并联) ①电流:I=I 1+I 2(干路上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 1=U 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③电阻:21111R R R +=或2121R R R R R +=。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有R 并=n1R 0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原理:I=U/R步骤: 电路图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③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④算出三次R 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⑤整理器材。
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