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重庆市本级及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年重庆市本级及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一、重庆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重庆市经济实力分析

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突出,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多重政策支持。2017年以来重庆市经济保持增长,但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汽车制造业的持续下行拖累工业增长乏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承压;重庆市消费市场仍维持较快增长,对外贸易有所回暖,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放缓。

重庆市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市土地面积为8.24万平方公里,下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截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075.16万人,较上年末增加26.73万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城镇化率为64.08%。

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市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集水、陆、空交通优势的超大型城市,综合交通网平均密度及公路网、铁路网、内河航运密度均居西部第一,已形成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对外开放通道。重庆市域内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构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水运网,通航河流达136条,沿江建

有万州、涪陵等港口和货运码头数十个,2017年全市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7亿吨,同比增长13.5%,完成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41.7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7%,其中重庆港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和西南地区的水路交通枢纽,是中西部内河港中吞吐量过亿的唯一港口。截至2017年末,重庆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023公里,公路路网密度为179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中西部领先地位;2017年重庆市铁路运营里程达2371公里,已形成“一枢纽八干线”的铁路网格局,“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已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重庆市拥有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和黔江武陵山机场三座民用机场,其中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2017年重庆市完成空港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分别为3966.01万人次和36.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4%和1.5%。同期,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39.46亿元,同比增长8.7%。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依托于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及近年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等政策支持优势,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近十年来增速首次下降至10%以内,居贵州、西藏、云南之后,位列全国[6]第四位,高于全国GDP增速2.4个百分点。人均GDP为6.37万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7

万元)。分产业看,2017年重庆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6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596.61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564.04亿元,同比增长9.9%,自2014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44.2:48.4调整为6.9:44.1:49.0。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3.3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进一步下降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自批准成为直辖市以来的最低水平,增速的下滑主要系受全市电子制造业增速放缓和汽车制造业下滑明显拖累全市工业增长乏力所致;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42.75亿元和7970.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8.9%。

重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现已形成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化医行业、材料行业、消费品行业和能源工业等“6+1”的支柱产业格局。2017年重庆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587.0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上述七大支柱产业中,能源工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及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持续下滑,2017年能源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9%;其他六大支柱产业仍保持增长趋势,同比增速分别为6.2%、27.7%、9.3%、12.6%、7.6%和9.3%。具体来看,作为重庆市制造业的双龙头,汽车制造业和电子

制造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2017年1-10月,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1.2%和22.8%,同比分别增长8.1%和28.6%,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4.5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重庆市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惠普、宏基、华硕、思科、东芝等五大品牌商,广达、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等六大整机商,以及800多家零部件厂商集聚的产业集群;同时重庆也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的手机生产基地,2017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达6095.06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将近40%,同比增长9.9%;得益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回暖及手机增量不断释放等有利因素的影响,2017年及2018年1-8月,重庆市电子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7%和17.5%,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1.3%和129.6%,已替代汽车制造业成为重庆市第一大产业。汽车制造业方面,重庆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已形成以长安体系为龙头,上汽、依维柯、红岩等数十家整车生产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优势汽车产业集群,2017年重庆市汽车产量为299.82万辆,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速为4.4%。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对长安体系等重点企业依赖大,产品多属于中低档次,且目前汽车行业已趋于饱和,全市汽车制造业竞争能力不强,受长安汽车

等企业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影响,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1.6%,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4%)。整体来看,重庆市电子制造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竞争能力较强,可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但汽车制造业、能源产业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目前已处于下行趋势,且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承压。

第三产业方面,近年来重庆市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增长。2017年重庆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13.7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3%,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1.11亿元,同比增长19.1%。近年来重庆市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截至2017年末,重庆市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 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金融类机构总数达1500余家。重庆市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2017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719.46亿元,同比多增308.95亿元,其中本外币银行贷款新增2916.67亿元;医药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位运行,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近年来重庆市房地产销售持续增长,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一定的波动。2017年重庆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7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