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及内容简介_1100字
读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一千字(优秀12篇)
![读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一千字(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ee5fe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d.png)
读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一千字(优秀12篇)读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篇1“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花儿傍晚拾起。
对于鲁迅来说,就是少年时候发生的事情老年去回忆,去拾起那片岁月,拾起那段欢乐的时光。
这本书,是“民族魂”鲁迅写的最著名的一部散文集。
书中共有十篇散文,《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描写了他生活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
鲁迅特别讨厌猫,甚至是仇视与厌恶。
因为猫一旦捕食到弱小的猎物,不会让它一命呜呼,而是慢慢地,慢慢地折磨它,让它生不如死,直到玩厌了,猫才大餐一顿。
鲁迅通过对猫的描写,借物喻人,讽刺了社会上折磨弱小者,欺凌弱小者,剥削弱小者的人。
而鼠则是百姓,无辜的被反动派玩弄于手掌间,让人惶恐、不安。
鲁迅通过这篇*也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描述了一位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
*的主人公长妈妈是一位迷信、爱唠叨的人。
作者起先是感到极度的厌恶,但后来却对长妈妈感激不尽。
我觉得长妈妈是个朴实、善解人意的人,她听闻鲁迅要《山海经》,就在第一时间给他买了,让鲁迅惊讶不已,对她充满了敬意,别人做不到的,她却做到了!记得有一次去西湖玩,我因为幼稚的心灵向大人们提出买泡泡枪,爸爸做出无奈的表情,只说:“都这么大了还玩那个?”外公说:“这好像是幼儿园小朋友玩的。
”只有妈妈默不作声地带我来到了小店,买了泡泡枪,让我惊喜的不知如何是好。
这件事情会让我永远难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们从这本书中,看清了清末民不聊生的画面,联想了欢声笑语的童年,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读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00字篇2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椅子上。
无意中打开鲁迅爷爷的作品,不禁神游其中。
“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将砖头抛到隔壁的梁家去。
”这些都是鲁迅爷爷童年时做过的淘气的事。
这就是鲁迅爷爷的“百草园”所有的人都有童年,并且都有属于自己的“百草园”然而却是各不相同的在草地里捉虫子,拔何首乌,听蟋蟀音乐家们的演奏。
《朝花夕拾》读后感(五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1efa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2.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
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他给我的感触很大。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
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比如范爱农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
有比如“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
这就是鲁迅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的特别手法。
他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
鲁迅不管是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以及对那人的各种看法,都豪不掩饰地写出来。
因此,我比较喜欢他的文章。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长妈妈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讨厌她,特别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极不好,但她也懂得许多有趣的礼节,是我不耐烦的。
之后,她给我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残忍故事,他伟大的神力让我敬佩。
然后,在我极度渴望者〈山海经〉时,阿长为我买来了。
我又一次对她敬佩。
最后,她辞了人世,我默默为她祈祷。
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阿长的朴实。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
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如今,中国还有很多陋习,我想我会改变它们,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他的记叙文、杂文,展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批判。
这本书以《朝花夕拾》为名,意为早晨看到花朵,傍晚捡起落花。
这个标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这本书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思想深度,让我对中国现实的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展示了中国的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优秀12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5325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d.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优秀12篇)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篇1《朝花夕拾》这本书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轨迹。
首先描写的是他的童年生活和同心世界,接着描写他青少年时代所面临的人生抉择,最后描写他很怀念之前的老师和旧友,同时回顾了他走向文学道路的经历。
作者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及文化糟粕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的不公待遇寄予深切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大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爱之情!动物们开会议中发现缺少大象时,而狗把猫看作大象,遭到众人的嘲笑。
从此,猫和狗成了仇家。
对于猫对狗的憎恨,作者表示同情。
同时,对伤害动物们幼小心灵者感到愤怒。
从这件事可以明白当动物们遇到阻碍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它们便会得到长久的回报。
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森林里面的动物。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存在,不可以随便伤害一个生命。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
从“我”不知道“长妈妈”的真实姓名可以看出她的地位很低。
她虽然多管闲事,粗俗又没有文化,又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她对“我”的真诚与热情让“我”记忆铭心,无法忘怀。
“长妈妈”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由此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粗鲁和不拘小节的人。
但是,“长妈妈”已经去世那么久了,鲁迅还写这篇*来,体现了对“长妈妈”的无比怀念与依依不舍之情。
看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位亲人——奶奶,她是我不能忘怀的人。
她一直对我很好,从小到大一直很关心我,给我力量,但有时候我感觉她特别啰嗦。
每次和她谈话时,我说一句,她便会说成百上千句话,使我无可奈何。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奶奶的啰嗦也是一件好事,证明她心里有我,希望告诉我更多的道理。
所以,我至今还铭记着奶奶,我爱她,因为她,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因此,她是我不能忘怀的人。
奸诈的衍太太使“我”饱受世人的冷眼而走上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后来到南京求学。
朝花夕拾8篇主要内容读后感1000字左右
![朝花夕拾8篇主要内容读后感10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c65c99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8.png)
朝花夕拾8篇主要内容读后感1000字左右朝花夕拾8篇主要内容读后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随笔集,其中收录了他早年的一些散文作品,透露出了他对社会、人性和文学的独特见解。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通过对《朝花夕拾》八篇主要内容的阅读和分析,分享我的读后感。
一、《故乡》《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故乡的文章。
他通过对童年时光的再现,表达了对乡愁的思念和对旧时代的怀念。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对思乡之情的共鸣,也让我重新认识到故乡对人的重要性。
二、《祝福》《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讽刺小说。
他通过描述一个陷入困境的人物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的歪曲和人性的丑陋。
这篇小说让我深刻反思了现实社会的问题,引发了我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思考。
三、《从日本札记》《从日本札记》是鲁迅先生在留学日本期间的游记。
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了深思熟虑的探讨。
这篇文章激发了我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交流的兴趣,也让我了解到了鲁迅先生的广博知识和独到见解。
四、《阿长与珊珊》《阿长与珊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
他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残酷现实的批判。
这篇小说使我深感人类命运的无常和社会阶层的固化,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追求公平正义。
五、《伤逝》《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故人的文章。
他通过表达对已逝友人的思念和敬意,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生死和人情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明白友情的珍贵和深远影响。
六、《自序》《自序》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书开始时所写的自我评价。
他以自嘲和自谦的姿态,诚实地反思了自己以往的成就和不足。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欣赏鲁迅先生的谦逊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也让我从中汲取到了作为一个学习者的鞭策。
七、《伤仲永》《伤仲永》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评论文章。
他通过对古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的探讨,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和对个人意志的赞美。
关于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读后感5篇
![关于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6f696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1.png)
关于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读后感5篇关于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读后感5篇《朝花夕拾》只是一部看似普通的散文集,却蕴含着鲁迅对童年的无限向往。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读后感,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和读后感篇1《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
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
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
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
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
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
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
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
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
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
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
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朝花夕拾》章节简介读后感范文6篇
![《朝花夕拾》章节简介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5cfe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1.png)
《朝花夕拾》章节简介读后感范文6篇《朝花夕拾》章节简介读后感(精选篇1)《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是指鲁迅先生在晚年时回忆自己童年是发生的事。
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描写无常的片段了。
这故事是鲁迅童年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见到的无常的形象,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鬼。
因看见母亲因儿子去世而哭得天昏地暗心生怜悯之心将其“还阳半刻”却被顶头上司阎罗王重打四十大棒。
也从无常也有老婆孩子看出无常富有人情味。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弹在当时那个豺狼当道的社会,是没有公正可言的。
所以,在舞台上那个“鬼而人,理而情”直爽公正的无常形象颇受民众喜爱,也许是一种心灵的慰籍吧,因为公正的裁判只在阴间。
因为恶人得不到恶报,那些打着“正义”,“公理”名号的“正人君子”们便更加地肆无忌惮,民众们是敢怒不敢言,倘若是说了“错话”恐怕就要身首异处了。
在鲁迅先生刻画无常形象的同时,也包含着对那些“人格”不如“鬼格”的“正人君子”们辛辣的讽刺。
在当时那个乱世,国家有难,鲁迅先生因为体弱多病,无法冲锋陷阵,报效祖国,但这并不能阻挡他那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义愤填膺,坚强地拿起笔与敌人战斗着。
在他笔锋下的文章,仿佛倾注了万千老百姓的愤怒在对这个世界不公的控诉!祖国腐败无能,洋人在我们的领土上趾高气昂,欺压百姓,就算撞了人也全是我们中国人的错。
每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却又不敢吭声,只能仰天长叹:“公理何在!”于是,那公正而富有人情味的无常便成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公理”几块钱一斤?在鲁迅先生那看似诙谐的话语中,字里行间却藏着一把尖锐的匕首向敌人刺去,向那所谓的“公正”刺去。
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来说,这把“匕首”却像一盏明灯,照亮心中无尽的黑暗,给他们带来希望。
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所述“九州生气恃风雷”在那样一个没有公正可言的乱世,在神州大地上能挺直腰板的,也许只有风雨雷电了。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为什么呢?因为人间的裁判若是公正,恐怕就得去阴间待着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642d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c.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
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
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
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
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记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a65e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c.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篇《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6篇《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篇1)《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鲁迅先生用了比较与讽刺的手法,借物喻人。
他的仇猫,理由,怎样仇猫都写得惟妙惟肖,趣味十足。
还有鲁迅先生无意中救的那只小隐鼠,看了他的描述,我都想养一只呢!小隐鼠不惧人,很可爱,像小墨猴一般也喜欢舔墨,满足了鲁迅先生一度想养一只小墨猴的愿望。
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天真烂漫。
也让我感受到他对小动物的喜爱。
最趣味的是当他明白心爱的隐鼠并不是被猫吃了,而是被长妈妈踏死时,发觉自我错怪了猫,从而对猫颇为客气。
还有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表达出了儿时最真的想法: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地玩耍,与小虫为友,以冬天捕鸟为乐,生活是多么趣味,多么自在啊!细致的描述让我很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日子。
比起此刻相对紧张的生活,那简直是乐园!可是鲁迅先生被家里人送到了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使他很怀念百草园的一切。
私塾的千篇一律使他有些厌倦,可是他也会自我找乐,让生活多些色彩……《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篇2)“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转眼假期即将结束返校了,而我居然还有一篇作文没写。
心里头不由地一阵慌乱,毫无头绪。
好不容易按捺住心中的不安,静静地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尤其让我感动。
长妈妈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也是鲁迅的保姆。
长妈妈很封建,她让鲁迅新春贺喜,吃福橘,她知道很多规矩道理。
鲁迅因为阿长害死了小隐鼠,还有她的睡相不好,爱唠叨而不喜欢阿长。
后来鲁迅又因为阿长买来了《山海经》而不由地对其产生敬意。
那时候那四本木刻的《山海经》成为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34ff23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4.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他早期的散文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深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对于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更加钦佩。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以饱满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苦难。
他用文字揭露了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呼吁人们觉醒,努力改变现状。
读完这些散文,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于社会的关怀和对于人民的深情。
除了对社会的关注,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还表现出了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他用深沉的文字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琐事和情感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生活的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读完《朝花夕拾》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对社会充满关怀的思想家。
他的作品让人思考,让人感动,也让人对社会充满了希望。
希
望我们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力量,努力改变社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2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c951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0.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2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1暑假的一天,我合上了《朝花夕拾》这本书,脑袋里却还在想着书中的内容。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书。
鲁兴(1881到1936年)。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来才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
浙江绍兴人。
鲁迅出生在士大夫之家,1902年鲁迅去日本留学,去学医,在日期间,鲁迅渐渐感受到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
这使他认识的精神的麻木比身体的虚弱更可怕。
因此,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学来召唤沉睡中的国民。
毛泽东也曾经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朝花夕拾》这本书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世间百态的洞察和同情,也寄托了他对家人和师友的怀念之情。
文集余又是亲切感人。
议论引人深思,文笔清新携永,堪称我国现代文学经典。
鲁迅晚年积劳成疾,于1936年病逝于上海。
鲁迅死后,上海上万民众自发上街为这位伟大作家送行。
毛泽东更是盛赞鲁迅为“民族魂”。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鲁迅是仇猫的吧?鲁迅之所以仇猫,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有一只小的,很可爱的小隐鼠。
有一天,那只隐鼠忽然不见了,长妈妈(他们家的一个工人)告诉他,是被猫给吃了,于是鲁迅并想尽方法去捉弄猫。
虽然这件事最后真相大白,小隐鼠是被长妈妈踩死的。
但并没有打消鲁迅仇猫。
直至今日,鲁迅还是我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许多被选入教科书,而他的文集也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深深喜爱着阅读着,我们要像鲁迅先生学习!《朝花夕拾》读后感篇2捧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悟着鲁迅先生的童年真谛,本书当年出版时拟定的名字是《旧事重提》,读这本书时,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属于鲁迅先生的快乐日子。
《朝花夕拾》读后感例文(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例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201a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f.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例文鲁迅的名字,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读到他第一次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也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我很少去搜索关于他的文章,并不是我不喜欢他的文字,而是我怕自己庸俗的目光看不出他写的哲学。
但他的文笔,总让人感觉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朴实,真诚,平易近人。
当我第一次看《朝花夕拾》,我总是很多感慨。
它真实的记录了鲁迅的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跟那曲折的经历。
回忆那些清末的生活习惯。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
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
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
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
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
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
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有很多人说,写文章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他在现实世界受到的种种坎坷跟曲折,还要在自己的文字里,创建一个世界。
《朝花夕拾》在世人的眼里它是无价的,在我心里,它就是一个曲折老人记录童年的回忆录。
黄金时代的童年如今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能给我们细细去回味。
琐碎的回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
不一样的时代童年,一样的快乐回忆。
惹人怀念的时光,让我们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朝花夕拾》读后感例文(2)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让人凭有感触的。
虽是白话文,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在初一时学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___篇文章。
那个本应该是个快乐的童年却笼罩在那封建社会里,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
于是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骂得淋漓尽致,骂得温和婉转,骂得你都要很难猜他到底在骂什么。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读后感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2248b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c.png)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读后感《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接下来分享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读后感,供参考。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初读鲁迅先生的书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开始时可能会觉得很平淡,但回味后齿唇间都是余香,细想来才能感受到其中之真谛,之后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灵。
《朝花夕拾》原名叫作“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文章。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了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前边在百草园愉快的生活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日子,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的日本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地……”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鲁迅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这个对比手法,写出了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敬仰和敬佩。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例(五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cc6f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b.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例闲得无聊, 一向不喜欢看散文的我, 从书柜里拿了一本鲁讯的《朝花夕拾》, 准备以此解闷, 没想到这一看却使我从此迷上了散文, 且按照我的习惯, 写下了一篇——《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___年___月至___月间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 前后仅十篇, 却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人情世态以及社会风貌: 《狗·猫·鼠》表现了鲁迅先生同情弱小以及对虐待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无常》中又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与戏台上所见道的“无常”现象, 并借此辛辣地嘲讽了“正人君子”;《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儿时与保姆相处的情景, 在文中, 鲁迅先生充满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怀念之情;《五猖会》把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描写得惟妙惟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父亲的病》回忆了儿时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
以上的四篇, 鲁迅先生采用了亲切动人的笔墨, 记录了社会生活的一面, 构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 浓淡相同的风俗画卷。
又如《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三篇, 记述了鲁迅先生远离故乡先后到达南京, 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 不仅留下了鲁迅先生追求真理的足迹, 还反映了海外生活和革命运动的片段, 是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重要材料。
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 总题目叫《旧事重提》, 待___年___月编订成书时, 改成现名。
如此说来,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优秀的散文珍品, 宝贵的文化遗产。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例(二)在以前虽然看过一些回忆录, 但是几乎都是透露着闲情逸致的气息与韵味。
而这本《朝花夕拾》却是通过作者童年的生活与求学的历程来反映作者对往日的人和事的深切怀念, 同时对于那些反动势力和守旧的操守也表明了自己坚决反对的立场。
《朝花夕拾》1200字读后感
![《朝花夕拾》1200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4c25c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a.png)
《朝花夕拾》1200字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散文集集中了他对旧中国社会的批判和对新文学运动的探索。
读完全书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他对于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批判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和无奈。
鲁迅以个人经历和观察点出旧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他的文字朴实而真挚,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此外,鲁迅对于新文学运动的探索和发展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提倡文学要接地气,要关注社会现实,要有对于人民生活的关怀。
他的言行举止都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人格,让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
总的来说,读完《朝花夕拾》后,我不仅对于旧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于文学的力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鲁迅先生的思想,言行和作品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关心社会,珍爱生活。
这部作品将永远影响着我,让我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朝花夕拾》读后感(11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1b456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7.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
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
书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视为鲁迅的杂文笔法向散文的渗透,不仅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现实关怀的一面,这也是真正的鲁迅。
这本书确实非常好看。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
《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五猖会》回顾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
《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日子。
《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
《琐记》记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读书的经历。
《藤野先生》怀念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
《范爱农》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记述了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挚诚怀念,寄予了对现实的思考。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
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读后感(2)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
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体现。
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朝花夕拾简介概括优秀读后感(5篇)
![朝花夕拾简介概括优秀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2e083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1.png)
朝花夕拾简介概括优秀读后感(5篇)对于宠爱阅读的人来说,阅读是一种享受,他们往往能够轻易的将身心投入书中,吸取学问。
那看过朝花夕拾的小伙伴们不妨也来写写读后感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朝花夕拾简介概括优秀读后感(5篇),盼望大家喜爱。
朝花夕拾读后感【篇一】他的作品数不胜数,有《彷徨》、《呼喊》、《朝花夕拾》……他的文章抑扬顿挫,他的文章留连忘返,他的文章针针见血。
最令我感爱好的,非《朝花夕拾》莫属。
《朝花夕拾》是鲁迅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一日,写完于广州。
这本书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美丽的散文珍品。
撷取那些难以忘记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独特的情节和详情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布满深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亮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本书共有十篇文章,这十篇文章的语言都是清爽、朴实,亲切感人。
本书原名叫《旧事重提》,但鲁迅觉得不太美丽,于是将它改为《朝花夕拾》。
这个题目带露折花,色香好了许多。
这本书都是鲁迅回忆童年美妙时间而写下。
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
这篇文章是鲁迅回忆自己在童年时,在百草园的美妙时间。
这篇文章多次用了景色描写,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一句话就用了景色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的景色美丽与奇妙,表现出对百草园的回忆。
这篇文章还加入了《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加了一份奇妙的面纱。
幼时的鲁迅受此影响,每天等待着美女蛇的消失,等待着老和尚给他一个奇妙的盒子,但是终究没有消失。
这实在是太天真了。
这本书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童年回忆,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等,都能表达出鲁迅幼时的天真可爱,和他对幼时美妙时间的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947bb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的一些散文作品。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在书中,鲁迅先生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种种不幸和悲剧。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呼吁人们觉醒和奋起反抗。
同时,他也对人民的疾苦和悲哀深表同情,呼吁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还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他用心灵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文字记录生活,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民的爱,也更加明白了生活中的珍贵和美好。
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希望我们都能像鲁迅先生一样,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22f73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3.png)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的一些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在阅读《朝花夕拾》这部作品时,我深受其感染,对其中的一些散文作品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对封建迷信、官僚腐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以犀利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除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外,鲁迅先生在作品中还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对他们的疾苦和困境深表同情。
他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社会的弊病,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我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我相信,《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将会继续影响着后人,激励着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读后感及内容简介_11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及内容简介:曾几何时,我已经离童年远去,但我还时常梦见自
己五彩缤纷的童年。
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在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
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
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
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上,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中,作者表现出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感情。
童年的无忧无虑,在他的心中
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是啊,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在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代,莫
过于懵懵懂懂的孩提时代了。
那时候,很天真,很快乐很快乐,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曾
几何时,童年早已离我远去,进入了少年时期,每天都处于忙忙碌碌的学习中。
但童年的
美好,始终在我心中,不曾离去。
不仅这些,读完这本书后还让我明白了友情的可贵以及当时清政府的昏庸,百姓对政
府的痛恨,对我实在是受益匪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
乏味生活,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开头的几段写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
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回忆保母阿长的善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
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和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日子;《琐记》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在南京读书的
经历;《藤野先生》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怀念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写了作者弃医投文
的经过。
这样一直继续到他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在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鲁
迅不愿意解剖尸体。
藤野先生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的鲁迅极大的鼓舞,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
当然,这本书的点睛之笔在于鲁迅童年时的回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
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
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虽然那个时代残酷,那也并不代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好的。
那些帮助他人的人反
而变成可伤害他人的人,这让许多人热爱帮助的这颗心都逐渐消失了。
更可恶的是,有些
人为了钱,做一些伤害他人伤害社会的事。
更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把别人踩在
脚下,任意的玩弄。
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现状,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的,他们有
他们的生存方式。
种种与此,都表明了我们大家还需努力,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努力争
取改变这不好的现状。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
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
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体现出藤野先生是
个真正的君子,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
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鲁迅在《琐记》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让孩子做
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
表
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
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
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了《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鲁迅的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
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无常》这篇文章,主人公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
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
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
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这个星期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书——《朝花夕拾》。
这本书是作者晚年是回忆自己5岁
时的事情,犹如清早的鲜花到了天黑时采摘回来。
《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于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
读鲁迅的文章,我深切体会到了他童年所散发出的童真童趣的气息,感受到了他对自
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曾几何时,我已经离童年远去,但我还时常梦见自己五彩缤纷
的童年。
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在繁忙的学习中抬起头来,
天空上的童年已是一个遥远的梦。
重温鲁迅的童年,就仿佛自己的童年正在我眼前微笑。
《朝花夕拾》指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的作者回忆少年时代的他,犹如清晨开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我们可从这些文章中,透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
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