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第 33 卷 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一)词目词的翻译 1.直接提供对等词 针对一些在两种语言间语义、语用、语体对等的词汇, 也就是章宜华所提出属于“完全等值”的词汇,可以直接给 出对等词。章宜华认为完全对等的词汇主要存在于专业语 言、专名和理据性较强的新技术、新事物、新概念的命名中。 另外,刘宓庆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也详细列出 5 种 英汉对等的词汇,包括有:“(1)人称代词;(2)数词及其组合 式和各种数理公式;(3)无歧义的科学技术名词及专业术语; (4)无歧义的人名、物名、地名;(5)无歧义的名词、无歧义的 定式搭配及常用的自由搭配,如太阳→sun;白雪→white snow;rainy season→雨季,等等”。⑤这些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大致能一一对应的词汇,在词典中可给出对等词就能再现 源语的意义,方便用户理解词义。如(本文例子均取自《牛津 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 (1)carrot: 1 [U,C] a long pointed orange root vegetable 胡萝卜 (2)music: 1 sounds that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is pleasant or exciting to listen to. People sing music or play it on instruments.音乐;乐曲 (3)window: 1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r roof of a building, car, etc., usually covered with glass, that allows light and air to come in and people to see out; the glass in a window 窗;窗户;窗口;窗玻璃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目的语的对等词能忠实并全
功能对等论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汉英习语翻译
功能对等论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汉英习语翻译摘要: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
而交往中,习语被广泛使用。
因此,对习语的理解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
所以对习语的准确理解显得尤为必要。
然而,在翻译习语的实践中,不同翻译家有不同的理论。
而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却能够更好地指导习语翻译以实现源语读者和与接受语读者反应上的最佳对等,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从对《圣经》的翻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功能对等”理论,其核心意思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对等”(1993:118)。
功能对等理论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
首先,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就是将源语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不仅要传达源语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引申义也传达出来。
唯此,目的语读者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源语信息。
其次,功能对等理论将读者的反应作为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
它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要求“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形式是次要的,功能是主要的。
二、功能对等与汉、英习语翻译习语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在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习惯用的形式简单而意思精辟的、定性的词组或句子,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
习语的整体意义并非是其构成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引申意义、比喻意义,所以富含有的文化含义。
这种文化含义往往与一个民族生活其中的生态有关,也与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出自文学的、宗教的典故有关。
由于生态、地理环境、宗教等方面的不同,英语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而,作为文化浓缩的习语也存在很大差异。
奈达的功能对等强调翻译要实现源语读者与接受语读者在反应上的对等。
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只有充分地考虑并准确处理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功能对等要实现的目标。
(一)社会文化差异和汉英习语翻译汉语习语“木已成舟”若直译为“wood has been made into ships”,英语读者就不知道其意。
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关系
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关系摘要:本文基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资料内容开始结合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和内涵。
具体指出了在翻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应用,并运用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并结合了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准确性;完整性一、绪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以下简称《牛津》)由于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3月出版,共收集183500单词、短语。
释义:英美并重;85000示例:英汉对照;2000新词:如life coach,offshoring;7000同义词、反义词:有助于扩充词汇;5000专科词语:涵盖文理、工商、科技;700世界各地用语:如 sticky beak、godown.2006;文化词语:如 walter mitty capitol hill;2000图解词语、图文并茂;400用法说明:辨析常见疑难;130研习专页:全面介绍应用知识;44彩页:提供实用帮助。
就像《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序言所示,该词典准确至上,繁略适中、追求直观、言必有招、提要纲新。
由此可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编译者的工作量极大,时间紧、任务重,达到如此准确的程度,其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可想而知。
二、奈达动态翻译理论简述尤金·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翻译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其理论要求在翻译时用最贴切的语言再现原语要表达的内容,不拘泥形式上的对应而是对作者意图的再现。
这种理论充分地考虑了读译文的人对译作的反应,把这种反应和在译作前读原文的读者的反应相比较看看是否一致。
奈达对译作的准确性的定义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对等,在内容准确的同时也考虑形式。
在内容的对等上不是单词的逐个对应,而是包含着文化和语言的表达习惯,在形式上也尽量做到读起来自然流畅。
如果在内容上、文化上、形式上都能做到对等,那么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几乎也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作者:田童蓉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8期作者简介:田童蓉(1988.9~),女,黑龙江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在读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摘要:尤金·奈达(Eugene·Nida)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著名学者和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成就在于“功能对等论”翻译理论的提出。
本文将从词汇和句子的角度分析“功能对等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汉译英一、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尤金·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把信息论和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翻译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
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标准。
第三,他用新的眼光看待翻译过程,认为翻译过程还应包括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评价。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如今在各种文体的英汉互译中应用十分广泛。
下文将分别从词汇和句子的角度对其在汉译英中的应用做出分析。
(一)词汇层面在翻译一些新词、成语、网络词语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译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等同的心里感受和对词汇的理解。
这时,“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些词汇的翻译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爆冷门:a dark horse bobbing up“冷门”指出人意料的结果。
原文中并没有提及“黑马”或“跳出”等词语,而其翻译出现了“a dark horse”和“bob up”等词,虽然形式与原文不尽相同,但却能使译语的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相似的“出乎意料”的感受。
菜鸟:green hand“菜鸟”属于网络词语,比喻在某些方面应用水平较低者,兼有新手或者生手的意思。
而“green hand”恰巧指“生手;没有经验的人”。
奈达_功能对等_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_以_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_第七版为例已读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双语词典是语言学习者、翻译工作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因为双语词典涉及到两种语言,所以它的编纂质量与其翻译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词典翻译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文学、科技文章等的翻译有很大的区别。
词典翻译不仅仅是语义对等的问题,还关系到语用、语体及文化的对等,它们两者之间的对等可加强词典用户对所查词语的理解和认知。
换言之,词典中源语和目的语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求词典翻译功能上的对等。
因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词典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词典翻译的特点词典是一种工具书,其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与文学、法律章程、科技文章等的翻译有很大的差异。
“词典翻译以词目词为核心,以词、短语、句子为独立处理单位;”①词目词的翻译,是以源语为依据,围绕着源语的语义、语用、语体以提供对等词。
在词典翻译中,根据源语与目的语的对等,章宜华将其分三类不同的对等关系,它们分别是:完全等值、部份等值、零等值。
这里所说的“等值”是指“目的语与源语词目词的语义特征、功能特征、文体特征、语域范围和使用规则等都基本相等。
”②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及翻译专家。
他认为,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一定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一个民族使用的“落后”的语言结构并不会“限制”它对世界的认识能力,而不同“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
③奈达的翻译思想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而“功能对等”理论是在第三阶段,也就是社会符号学阶段提出来的。
奈达在其1964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中第一次提出“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这是经过他对《圣经》的翻译实践所得经验提炼所得的翻译观点。
“动态对等”指的是“最切近的话自然对等”及“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论翻译中词典的使用
论翻译中词典的使用
黄燕萍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贸文化往来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
日益重要起来。
作为语言类的工具书的词典,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该文阐述了词典发展的历程和类别,从词典使用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词典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当之处,并给出了相关的改正建议,希望对词典使用者有所帮助。
【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黄燕萍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习语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翻译对比研究——以LDCE3,MDCE和OALD6三部词典为例 [J], 赵丹
2.转换翻译法在词典例证翻译中的使用和局限性 [J], 刘颖颖
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J], 邓丽晖
4.英汉词典中的例证选择与翻译--写在《英汉大词典》修订之际 [J], 唐文卿
5.从《汉英词典》谈产出型双语词典中例证的翻译应具有的特色 [J], 张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本文根据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了英汉习语的对等问题并对其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释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功能对等;英汉习语;翻译一、引言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
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习语通常包括俗语,谚语,成语,典故,格言,英语中还有俚语,汉语中有歇后语等。
习语不仅使用形象而且寓意深刻,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各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习语,人类的语言就没有生气,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习语,人类的文化显得单薄,索然无味。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习语的翻译更是值得研究。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是大家公认的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有代表的理论是“动态对等”理论,后发展为“功能对等”。
他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及文体对等四个方面。
到了20世纪90代,奈达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和文化等因素的不同,提出对等中有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
在奈达看来,翻译的目的就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
索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三、英汉习语中的对等不同国家的习语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蕴含着其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及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在形式和内涵上,英汉两种语言有三种对等关系: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零对等。
1、完全对等完全对等是指形式和含义(包括句法含义和文化含义)完全等值。
这在英汉语中的比喻中经常见到,比如,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as cold as ice 冷若寒冰;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crocodile’s tears 鳄鱼的眼泪;dark horse 黑马;sour grape 酸葡萄;be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like father,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等。
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
- 20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齐鑫【摘要】本文根据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以及形式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差异以及举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英汉翻译 功能对等 形式对等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作为现代翻译理论的鼻祖,主要倡导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翻译,1969年,他与塔伯合作完成了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动态对等,意义的分析、翻译的步骤等话题进行了阐述,书中提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 即翻译是在接收语中寻找和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术语:(1)对等,即指向源语言信息;(2)自然,即指向受体语言;(3)最切近,是在极度相似的基础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首先是意义上“最切近”,而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即形式对等。
所以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尽管功能对等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也是一个逐渐递变的概念,因为奈达认同内容和形式等传统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非总能轻而易举的解决。
奈达强调如果要确定对等效应,意义的对应必须优先于文体的对应,这是处理这种冲突的总体原则。
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文体,句法,篇章和词汇对等。
在实践中,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少于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译者就需要拉长信息的表达形式,为使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与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趋于对等。
尤金·奈达的对等原则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尤金·奈达的对等原则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运用作者:舒静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6期舒静(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637000)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医学学术交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给这两种语言间的转换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对等原则是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一套翻译理论,对于医学英语的翻译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奈达的对等原则出发,探讨对等原则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策略。
关键词:对等原则;功能对等;医学英语;英译汉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32—02收稿日期:2014—01—25作者简介:舒静(1988—),女,重庆人。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医学翻译隶属于科技翻译,作为信息型科技文本,重在达意,以实现传递信息为主,并且必须做到明确、通顺、简练。
奈达曾在论著中提到,“形式对等的翻译基本上是以原文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它试图尽可能地显示出原文信息的形式和内容”。
因此,“形式对等”会尽力复制以下几种形式方面的因素,包括:1.语法单位;2.词语用法的连贯性;3.就原文文本而言的意义。
然而,医学英语文本由于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结构、专业术语和长句等,过分强调汉英双语的形式对等就会造成词不达意、扭曲原意的后果。
基于此,译文在形式上并不要求与原文一一对应。
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医学翻译的可行策略。
一、功能对等下的医学英语翻译策略(一)词汇作为文本表达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词汇在医学术语中与现实生活中所指代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因而,在翻译表达这类共性的词语时,容易根据人类的常识实现这类词语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对等。
例如,表示人体器官的单词“kidne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中的意思是“either of the two organs in the body that remove waste products from the blood and produce URINE”;而“肾脏”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人和某些高级动物分泌尿液的器官”,虽然两种字典对该器官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利用常识推断出“kidney”和汉语中的“肾脏”的意思是对等的,因此,“kidney”应翻译为“肾脏”,实现了词汇意义上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
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科技英语长句汉译为例
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科技英语长句汉译为例[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科技英语翻译在过去二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主要限制在理论层面。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功能对等理论是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将功能对等理论应用于科技英语实际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对科技英语长句汉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科技英语文本在词汇、句法、语篇方面的特点,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并举例分析。
通过讨论,笔者指出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能有效提高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功能对等理论;长句汉译一、引言作为专业英语的一个子范畴,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广泛应用于书写科技文献、交换科研理念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科技信息交流与交换、设备引进日趋频繁,科技翻译愈显其重要性。
因此,深入探讨研究科技翻译理论、策略和技巧,以及如何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奈达的对等理论尤金·奈达(Eugene Nida)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意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1]67奈达指出翻译有两种对等形式: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2]167奈达强调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源语语意和形式的双重对等,而非仅仅强调语意对等。
这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真实准确表达源语信息时,还要兼顾形式、文体等方面的对等。
(二)科技英语文体的特点科技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文体,与通用英语有很大的不同。
随其发展,科技英语逐步演变成一个独立分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摘要,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
本文通过介绍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并以Limbo为例,来阐释该理论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以及对翻译实践起到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奈达,动态对等,翻译实践,Limbo1. 引言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对当时的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奈达的翻译理论中最有贡献的是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把中心放在译文的读者身上,要重视读者的反应,强调的是译文对目标读者或听众所起的作用2. 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20世纪60年代,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的理论。
形式对等,很明显的,追求的是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尽可能的一致。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形式对等有许多的局限性。
因此,奈达把形式对等理论发展成了动态对等理论。
奈达认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
”,《翻译科学探索》,1964,2.1 动态对等翻译的层次性动态对等,即“从语义到语体,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包含形式上的对等、意义上的对等和风格上的对等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首先是形式上的对等,这是翻译时的最低标准,强调我们在做翻译时要字对字、句对句、概念对概念的对等,从而使得译语和源语之间实现字序、词性和句序上的完全对应意义上的对等是翻译的根本性的要求,是准确地传达信息的保障,在翻译实践中居于中心地位2.2 动态对等理论之于翻译实践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忠实于原文,力求译文的读者能够获得和读原文一样的感受。
动态对等要求译文能够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尽可能地完美再现原文的含义,限制翻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奈达主张翻译时以意义为主,形式上做出退步,不仅合理,而且是必要的。
这与我国传统译论中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以及“得意忘形”的观点有相似的地方2.3 动态对等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动态对等理论和其它理论一样,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也就是说,它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引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翻译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对于俄汉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具体实例,阐述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对等”思想,即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信息、文体等方面应达到一定的对等。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在俄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关注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力求使译文在功能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中的应用1. 词汇层面的应用在词汇层面,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寻找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近义词或表达方式。
在俄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差异较大,词汇的对应关系并不总是直接的。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灵活选择合适的词汇,使译文在功能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例如,在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关注俄罗斯文化中的一些独特表达方式,如“посолить вечером”在汉语中可译为“夜晚降临的安宁”,而不是简单地翻译为“晚上撒点东西”。
这种处理方式使译文在词汇层面上与原文保持了功能对等。
2. 句子层面的应用在句子层面,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
在俄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译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例如,在翻译长句时,译者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原文的复杂结构进行拆分和重组,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同时,还需要注意两种语言中的语序、时态、语气等语法特点,力求使译文在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3. 文本层面的应用在文本层面,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整体意义和文化内涵。
双解词典对应词的翻译
双解词典对应词的翻译
周彩萍
【期刊名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10)2
【摘要】通过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中对应词的等值翻译经验的研究,分析双解词典在翻译对应词时容易忽视的错误,从而对出版英汉双解词典和双语
词典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周彩萍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北京1007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商务英语学习词典术语词目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以《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新版)为例 [J], 李镔;何家宁
2.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J], 邓丽晖
3.对应词翻译当细酌——浅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的对应词翻译 [J], 周彩萍
4.从《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看词典翻译 [J], 许剑雄
5.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对应词翻译策略研究 [J], 李大国;周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汉双语与双解词典微观结构比较研究
英汉双语与双解词典微观结构比较研究
宋志勤
【期刊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英汉双语词典和双解词典的明显区别在于释义及其它微观结构上,前者以汉语为注释语,而后者以英语为注释语并加上汉语对应词。
此外,两者在标注、例证、插图和附录的差异使其语用功能也有所不同。
文章运用社会认知主义观点,以国内
出版的有代表性的10部英汉双语词典和双解词典为例,就两种词典的微观结构作比较研究,揭示两种词典的外语教育作用,提高词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用者在选择和使用词典时的目的性更高。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宋志勤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6
【相关文献】
1.三部英汉双解词典微观结构对比研究 [J], 李慧
2.文化语境视角下双语词典的例证翻译——基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个案研究 [J], 刘峰
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J], 邓丽晖
4.一本极具特色的英汉双语词典——评《朗文英汉双解活用词典》 [J], 谭家祥;解建和
5.双语词典编纂质量亟待提高——以《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为例 [J], 宋伟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光盘使用技巧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光盘使用技巧洪宗海【期刊名称】《软件》【年(卷),期】2016(037)012【摘要】The disk of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eventh edition) has all the advan-tages of its printed dictionary.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consult words and listen to their pronunciation. The search result can be arbitrarily copi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 the search result can be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the simplified Chi-nese with some software such as Word and TextPro.%《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光盘版具有纸张版的全部优点,不仅查询起来更为方便,而且可以收听所查询单词的真人发音,查询结果也可以任意复制。
至于查询结果中的繁体中文可以用 Word、TextPro 等软件非常方便地转换为简体中文。
【总页数】5页(P77-81)【作者】洪宗海【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J], 邓丽晖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与第六版同义词表达对比分析 [J], 董辉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推出第七版 [J], 韩阳4.论词典的认知构架及其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兼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 [J], 项凝霜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新书发布会举行 [J], 王运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奈达“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应用文翻译
奈达“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应用文翻译奈达“对等”理论是一种指导商务英语应用文翻译的理论框架,该理论强调译文应该在语言和文化上与原文保持等价性。
在商务英语应用文中,准确地传达语言内容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文档通常包含了商业合作、市场推广和其他商务交流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奈达“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应用文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奈达的“对等”理论,译文应该在语义、语法和风格等方面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仔细考虑原文的用词和句式,并尽量选择与之相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在翻译商务合翻译者应该确保译文中使用与原文中相同的法律术语和词汇,以保证法律效力和合同明确。
奈达的“对等”理论还强调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应用文通常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业惯例和文化习俗,因此译文应该尊重和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并适当解释文化差异,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在翻译广告宣传材料时,翻译者应该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习俗来选择合适的广告语言,并确保宣传效果的跨文化传播。
奈达的“对等”理论也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即译文应该在功能上与原文相对等。
商务英语应用文往往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功能,例如提供产品信息、市场推广或商务协议等。
译文应该具备相同的功能,并能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含义和目的,并采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相同的信息。
奈达“对等”理论对于商务英语应用文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在翻译商务英语应用文时,翻译者应该注意保持语言和文化的等价性,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目的。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商务交流和跨文化交流。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一、广告语言的特点广告语篇有其特有的格式及要求,广告语言在词汇、句法、篇章、修辞等方面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
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广告语言的特点。
首先,AID -MA(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and action )被看作是经典的广告创作原则。
广告的语言最重要的是“eye-catching ”/“ear-catching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去读或者去听该广告。
如雀巢咖啡的广告词:“Goodto the last drop.”译文:“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译文做到了意、音、形三者兼顾,实在妙不可言。
其次,广告的语言还必须要有可读性。
广告用语的这两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选词、语法、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广告中的词汇变化无穷,可是也相对稳定。
最后,广告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双关、押韵、拟人等等,这样能更加形象生动地传达信息。
分别举例如下:1)Smooth as silk is Thai.译文:泰航飞行,平滑如丝。
这是一则泰国航空公司的广告,短小精悍的比喻使泰航飞行的安全平稳的形象跃然纸上。
译文通过增词法添加“飞行”二字,加深了读者对泰航优质服务的印象。
使用比喻,可以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美。
2)I a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译文: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吸摩尔。
这是摩尔香烟在广告语中树立的一个双关典范。
它巧妙地使用more 一词的双重意义:more 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大写之后,变成了品牌名称。
这则广告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时又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该产品优于同类产品,能使消费者更满意。
双关语义被拆成两层,在译文中分别表述,而且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
3)Wherever it hurts ,we ’ll heal it.译文:不管它哪里伤痛,我们都将使之愈合如初。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引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翻译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其强调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这一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和意义。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主张翻译应实现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对等。
这一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理解和感受。
在俄汉翻译中,这一理论要求译者充分理解原文,同时考虑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使译文在语义、语用和风格上与原文达到对等。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中的应用1. 语义对等在俄汉翻译中,语义对等是实现功能对等的基础。
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并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表达。
这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泛的文化知识,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2. 语用对等语用对等是指译文在语境、语调和语气等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俄汉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原文的语用含义,如委婉、幽默、讽刺等语气,以及特定的表达习惯,使译文在语用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3. 文化因素的处理文化因素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俄汉翻译中,译者需要关注两国文化的差异,如价值观、习俗、宗教等,以便准确理解原文的内涵,并在译文中加以体现。
这有助于实现原文与译文在文化上的对等。
四、案例分析以一篇俄汉翻译实践为例,原文描述了一个俄罗斯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遵循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注重语义、语用和文化因素的处理。
例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注意到了原文中一些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表达方式,如亲切的称呼、家庭习俗等,并在译文中加以体现。
此外,译者还关注了原文的语境和语气,使译文在语用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最终,译文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使中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理解和感受。
浅析功能对等原则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 24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析功能对等原则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吉林师范大学/董敏【摘要】“功能对等”原则是尤金·阿尔伯特·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对中西方翻译界产生巨大影响。
他的理论对英汉互译有总要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词汇的翻译,双关语,谚语的翻译,三个方面来探讨对等原则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 英汉互译20世纪80年代,影响较大的西方翻译理论,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功能对等是指翻译时不应只追求字面逐字对应,而要达到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
译文的读者群与信息的关系和源语言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两者必须一样。
奈达在1964年首次提出这一理论,分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功能对的”有四项基本原则:(1)有意义;(2)准确传达原文的风格和内涵;(3)表达方式自然流畅;(4)两种语言信息接收者产生相似反应。
因而,翻译不仅要达到对文本信息的了解,还要对源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有足够了解,才能做到完整传达原文的思想,目的。
一、功能对等论具体应用从字面来看,对等理论追求的是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形式对等,奈达的理论解决了意译和直译的争论,不再拘泥于二者,而把重点放在结果上。
主张内容信息高于形式,可见在对译文的把握上,形式可少许加以改变。
因此,作为译者,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既表达原文内涵,又不丧失译文的美感。
1.词语,短句的翻译。
①词性。
在我们固有思维中,词语的核心是词性,决定了翻译属性。
外语学习者的通病是在翻译时,很难改变对词性的认识,使译文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在奈达看来,他把词重新归类:object(实体),具体的人或物;abstract(抽象概念),指对具体事件实物的客观描述;event(事件);relations(关系)。
举个例子,look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那么在翻译时就要根据词性决定句子译法,但是在奈达的分类中,loo是一事件,因此翻译成名词和动词区别都是不大的。
举个例子:(1)What film will be on this Sunday.这周末放映什么电影。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以《老人与海》中
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以《老人与海》中译本为例李灿宇,李永兰(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该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老人与海》汉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性、句法的角度浅析该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为以后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功能对等;词性转换;句型转换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7-0135-021概述奈达是语言学翻译理论界的泰斗。
他还发表了许多与翻译科学、理论、实践相关的书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翻译的科学探索》,该书被业内认为是学习翻译的必读书之一。
2理论综述奈达将语言功能分为9类,即表现、认识、人际、信息、祈使、行为、情感、审美、自我解释的功能。
对等不能局限于文字本身,判断是否对等主要在于读者的心理反应。
在他看来,译文应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的信息,首要任务是重现原文的意义,其次是风格(奈达,1969)。
他主张要打破传统翻译壁垒,抛弃传统的词性、句法概念,在词性和句法上给予译者一定的自由度,让译文更自然、更通顺易懂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内涵,实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3功能对等理论在《老人与海》李继宏、吴劳译本中的应用《老人与海》的中译本有很多,本文选择了李继宏和吴劳译本,首先两位都是翻译家,专业从事翻译活动,译作多而著名,在翻译界的影响较大。
其次吴劳先生作为翻译前辈的译作与现在翻译界热门的李继宏先生的作品进行对比,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在两位译作中发挥的作用。
3.1词性转换实体、活动、状态、过程、特征、连接、指示七大类是奈达对词新的分类(奈达,1996)。
重新分类后,词汇的翻译灵活性提高,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1:...the old man was now definitely and finally salao,which the worst form of unlucky.(P1)译文1:……这个老人现在绝对是个衰神,倒霉到了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3 Mar. 201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ຫໍສະໝຸດ 双语词典翻译中的应用— ——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为例
- 194-
面地反映源语释义所表达意义,所以对于这些词汇,在词典 中并不需要浪费珍贵篇幅,把源语逐字译出,而是简单提供 对等词就可以达到翻译的目的。
2.括注加对等词 语言是一种符号,它的的产生和发展跟政治、文化、自 然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息息相关、紧密相联。每一种语言 都存在其自身的特征,因为人们在使用中赋予它们特殊的 意义,而且,英汉双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这种差 别相对来说比同属同一语系的英法双语会更大。两种语言 间词义只是部份等值的词汇在词典翻译中不能直接给出对 等词,而是在对等词的基础上添加括注说明词目词的词义, 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及认知词语。如: (4)rife: 1 if sth bad or unpleasant is rife in a place, it is very common there(坏事)盛行,普遍 (5)happen: 1 [V] to take place, especially without being planed (尤指偶然)发生;出现 (6)aftermath:[usually sing.] the situation that exists as a result of an important (and usually unpleasant) event, especially a war, an accident, etc.(战争、事故、不快事情的)后 果,创伤 从以上三个例子可见,在翻译释义时只提供对等词不 能全面展现源语词目词的意义,因为这些词汇的英语和汉 语的词义并不能一一对应。因此,在翻译这些类词汇时,需 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括注,把汉语大致能对等的词汇中不存 在的语义成份。 3.语音仿造词加注释 每一个人类生存、发展的群体因其生活特色而形成具 有自身语特点的文化特色词。在翻译文化特色词时较常见 的方法是按照其发音仿造新词并增加括注解释目的语缺失 的相关概念。如: (7)hacker: a person who secretly finds a way of looking at and/or changing information on sb else’s computer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黑客 (秘密窥视或改变他人计算 机系统信息) (8)yuppie: a young professional person who lives in a city and earns a lot of money that they spend on expensive and fashionable 雅皮士(城市中收入高、生活优裕的年轻专 业人员) (9)clone: a plant or an animal that is produced naturally or artificially from the cells of another plant or animal and is therefore exactly the same as it 克隆动物(或植物); 无性繁殖动物(或植物);复制动物(或植物) 文化特色词是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缺失 的零对值词汇,利用语音仿造源语词目词发音,“其语音形 式所承载的语义内容也随之全部或大部份移植过来;”⑥而 添加括注则有助于帮助用户增加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和认 识。 (二)短语、习语的翻译 在英语中,大部份的短语和习语的意义并不能按其字 面义推测意义,这些短语和习语的意义也不是每个单词的 词义叠加,如: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让猫从袋子里冒出来 kick the bucket≠踢桶
双语词典是语言学习者、翻译工作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因为双语词典涉及到两种语言,所以它的编纂质量与其翻 译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词典翻译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文 学、科技文章等的翻译有很大的区别。词典翻译不仅仅是语 义对等的问题,还关系到语用、语体及文化的对等,它们两 者之间的对等可加强词典用户对所查词语的理解和认知。 换言之,词典中源语和目的语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要达成 这个目标就要求词典翻译功能上的对等。因此,奈达的“功 能对等”理论对词典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方面,以及作品本身成功的或不成功的信息。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词典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符号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奈达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其重点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而 不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双语词典的基本目的是在一种语言 的词汇单位之间寻找意义对等词。”④它所给出的对等词可 帮助用户理解词语的释义,增加其对所查词语的意义认知 效果。因此,目的语用户对词典中提供译文的理解应尽量与 源语用户对词目词的理解产生一致的效果。这与奈达所提 出的翻译思想是相同的,那就是强调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下 面将结合“功能对等”理论,提出词典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词典翻译的特点 词典是一种工具书,其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与文 学、法律章程、科技文章等的翻译有很大的差异。“词典翻译 以词目词为核心,以词、短语、句子为独立处理单位;”①词目 词的翻译,是以源语为依据,围绕着源语的语义、语用、语体 以提供对等词。在词典翻译中,根据源语与目的语的对等, 章宜华将其分三类不同的对等关系,它们分别是:完全等 值、部份等值、零等值。这里所说的“等值”是指“目的语与源 语词目词的语义特征、功能特征、文体特征、语域范围和使 用规则等都基本相等。”②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及翻译专家。他认为,能用 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一定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一个民 族使用的“落后”的语言结构并不会“限制”它对世界的认识 能力,而不同“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 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③ 奈达的翻译思想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而“功能对等”理 论是在第三阶段,也就是社会符号学阶段提出来的。奈达在 其 1964 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中第一次提出“动态对等” 翻译理论。这是经过他对《圣经》的翻译实践所得经验提炼 所得的翻译观点。“动态对等”指的是“最切近的话自然对 等”及“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 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 的研究中,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形式亦具有意义。在 1986 年 的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动态对等”这一说 法用“功能对等”代替。而对于翻译的对象,奈达认为包括源 语中所传达的语义、文体、文学形象上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
邓丽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词典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双语词典的翻译水平直接影响词典的质量。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七版为例,简单介绍了词典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功能对等;词典翻译;双语词典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2)03- 0194- 02
(一)词目词的翻译 1.直接提供对等词 针对一些在两种语言间语义、语用、语体对等的词汇, 也就是章宜华所提出属于“完全等值”的词汇,可以直接给 出对等词。章宜华认为完全对等的词汇主要存在于专业语 言、专名和理据性较强的新技术、新事物、新概念的命名中。 另外,刘宓庆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也详细列出 5 种 英汉对等的词汇,包括有:“(1)人称代词;(2)数词及其组合 式和各种数理公式;(3)无歧义的科学技术名词及专业术语; (4)无歧义的人名、物名、地名;(5)无歧义的名词、无歧义的 定式搭配及常用的自由搭配,如太阳→sun;白雪→white snow;rainy season→雨季,等等”。⑤这些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大致能一一对应的词汇,在词典中可给出对等词就能再现 源语的意义,方便用户理解词义。如(本文例子均取自《牛津 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 (1)carrot: 1 [U,C] a long pointed orange root vegetable 胡萝卜 (2)music: 1 sounds that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is pleasant or exciting to listen to. People sing music or play it on instruments.音乐;乐曲 (3)window: 1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r roof of a building, car, etc., usually covered with glass, that allows light and air to come in and people to see out; the glass in a window 窗;窗户;窗口;窗玻璃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目的语的对等词能忠实并全